有關年味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年味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年味作文1
風依舊涼颼颼的,但溫度已經回暖,冬天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十分舒服。現在是溫暖的二月,家中的小孩子們比以往更興奮,大人們卻比以往更忙碌,回家的車輛也比以往更多了,一切都開始迎接春節的到來,年味濃濃……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早上我與爸爸去菜市場購買年貨。步行到菜市場,人可真多,簡直就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涌動在人群中,我邊避讓著買蔬菜的叔叔阿姨邊緊跟著爸爸的腳步,眼前全是涌動的人影和各式五顏六色的食品,耳邊回蕩著買家與賣家討價還價的聲音和各位老板吆喝叫賣的聲音,氣氛可真熱!我和爸爸來到干貨店,各種瓜子,各種堅果,彎彎的,尖尖的,寬寬的,都躺在一個個大桶子里,被一塊塊玻璃蓋著,有的像天真的笑臉,有的像銀色的月牙,可愛十分。揀一粒葡萄干放進嘴里仔細地品嘗,酸酸甜甜的。就這樣邊品嘗邊購買,年貨裝滿了自帶的小車,我們歡歡喜喜的滿載而歸。在這樣熱鬧的氣氛下購買年貨,年味濃濃。
接下來幾天,我與爸媽在家里搞了一次徹底的大掃除,家里一塵不染,煥然一新。我們也貼起了春聯,掛起了燈籠,粘起了年畫,喜氣洋洋。打開電視,竟是游子們歸家的情景。一輛輛摩托車,小汽車飛奔疾馳滿載大包小包的年貨,通過細長的隧道,穿過窄小的小巷,奔向溫暖的家。游子們不畏冷風猛吹,滿臉熱情的笑容,想到馬上就要見到自己的老母和親愛的孩子,給他們送上溫暖的`棉衣,美味的食品,再與親人吃上一桌年夜飯,甚是幸福。游子們渴望歸家,因為想給家人送上溫暖祝福,因為想與家人一起歡聲笑語,因為那怎嘛扯都扯不斷的親情脈絡……望著游子們歸家時的笑容,年味濃濃。
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歡聚一堂,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一家人開懷暢飲,共敘親情,互道吉祥,其樂融融。春晚開始了,看幽默搞笑的小品相聲,聽優美的新春歌曲,賞美不勝收的舞蹈,歡笑聲不斷。新年鐘聲敲響,整個夜晚便成了煙花爆竹的世界。漆黑的天空瞬間綻放出一朵朵五顏六色的煙花,明亮十分,美麗十分。除夕夜歡笑不斷,迎接新春的到來,年味濃濃。
過春節,穿新衣吃美食,年味濃濃;過春節,陪親人迎新春,年味濃濃;過春節,新時代新氣象,年味濃濃……
有關年味作文2
快要過年了。老人們都按照習俗操辦一些年貨。今天,我和媽媽去幫外婆,外公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外公讓外婆搓,自己去炸。可外婆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外公炸糊或是不熟。最后,外公同意了。于是,我,媽媽,外公三人負責搓麻花。外婆自己負責炸麻花。外婆給我們端來一盆面。外公把它們切成了一條一條的,媽媽和外公開始搓麻花了。我看著她們搓出來的麻花心里真是急啊。我邊看邊問外公怎么做。外婆耐心地說:“把小塊面搓成細長條,握住面的兩頭,向相反的方向搓。然后,提起兩頭面條會自然卷到一起,形成麻花擰勁狀。”我邊做邊看外公做。外公也一次次耐心的教我。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次的實驗。我終于成功學會了。我把搓好的麻花小心的放在手心里給外公看。外公樂呵呵的表揚我:“哦,哦,真不錯,有點傳統麻花的意思了。我外孫真聰明啊!”媽媽也復合“是啊,是啊,真不錯啊!”終于學會了,我興奮拿著自己搓的小麻花坐在沙發上。開始漫不經心的為自己的小麻花編了首歌謠:“都說麻花兒香,香里帶著甜,都說麻花甜,甜里透著香……”我的歌聲引來外公的贊許聲和笑聲。
我忽然感覺外婆一個人在廚房挺孤單的。就拿著搓好的麻花。去找外婆了。看著外婆熟練的把麻花放油鍋里,那小麻花在油鍋里上下翻滾。一會就變成金黃色。我心里癢癢的。就問外婆能不能讓我也炸上一根外婆開始說不行。因為怕我被油燙,說要過年了。可外婆哪能經起我的軟磨硬泡。最后,外婆教我:“要貼著鍋邊慢慢的'放進去,一定不要往里用力扔。那樣會濺起油花的。”我按著外婆的方法。慢慢的將一根麻花放進油里。我繼續往里放。放了幾根之后,外婆叫我停下了。說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會我放的麻花就飄了起來。一會就變黃了。等它一出鍋。我就拿出外公和媽媽嘗嘗。看著外公和媽媽都十分高興。我也特別高興。我看搓成長條的面,真的像長胡子。就將它貼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胡子。大家被我的幼稚舉動笑的前仰后合。連平時沉默寡言的外公,此時也蕩漾著無盡的笑容。最后,連我自己都被逗樂了……
這次幫外婆炸麻花。我學會了好多東西。我決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為,這麻花炸出了歡樂。炸出了知識。炸出了團圓。
有關年味作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宋代作家王安石寫的古詩,可以說明春節的習俗在宋代就有了,那么,時隔近千年的今日,春節的習俗會變嗎?年味,會變嗎?
在“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我們13個家人的團聚之日。為什么要以噼里啪啦的鞭炮做一年的開頭呢?傳說,有一種作惡多端的怪獸,叫“年”,人們為了趕走它,就以放鞭炮的形式來驅趕它。現在放鞭炮是用來迎接家人,甚至成了兒童的娛樂……年味,變了一些。
過年時,每家每戶都要在門口貼上對聯,又稱“春聯”、“門對子”,傳說在古代,貼春聯是為了辟邪,掛年畫也是如此;如今,貼春聯掛年畫增添了許多紅色的`氣氛,更加喜慶。雖然用意變了,但是形式確沒有變。年味,變了一些。
那大家知道壓歲錢的用意嗎?在古代,壓歲錢是用來給兒童辟邪、驅邪的,里面可能會放一些錢,這是大人們對小孩的心意,祝福小孩子們平平安安;如今,家長們竟認為不應該接受別人的紅包,覺得不好意思,或者用一些善意的語言將錢拿來保管,反正我的家人保管的錢都要不回來了……年味,變了。
白天,我家并沒有去給別人一家一家的拜年,我們一家13人都在家里,一年未見面的親戚白天在干什么呢?玩手機!圍著家中的圓桌,一種安靜的氣氛,并沒有以前那樣那么激情的談話,講述一年中發生的事情。爺爺奶奶安靜的坐在中間,看著都寂寞,其他人個個拿著手機,大的在玩微信、發朋友圈;小的們在聯機打游戲。爺爺奶奶孤獨的、靜靜的看著我們……這還是過年嗎?年味變了!年味完全變了!
晚上,孩子們在外面放起了煙花,大人們也玩了一天的手機,累了,所以圍成桌打牌、聊天。我在外面放煙花正起勁,一股濃濃的煙肆無忌憚的往屋里熏著,大人們也不嫌棄,只是說說笑笑罷了。到了凌晨,天空放起了五顏六色的花炮,每家每戶都要放的,漆黑的天空變得不黑,寂靜的天空開始不安靜,變得熱鬧非凡,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天上的煙花……晚上,真美。年味,似乎沒有變。
那么,隨著時代的發展,可能春節習俗的用意變了,形式變了,但是年味并沒有變,變的僅僅是我們看待年味的心……
有關年味作文4
“5、4、3、2、1!”隨著那熟悉而富有意義的鐘聲,新的一年正式開始了。在那一刻,舊的20xx向我們揮手告別,而新的20xx正踏著整齊的步伐向我們走來。
每到過年,各戶人家都吃著香噴噴的湯圓,一邊看著春晚,一邊迎接新的一年。說實話,每到那個晚上,我都無比懷念往年發生的事情,千絲萬縷的思緒一下子化作洪水涌上心頭,真是既不舍又難堪。
過年,鞭炮的聲音永遠是少不了的。因為在我老家,鞭炮的聲響就像刺耳的鈴鐺,時刻警醒著人們:過去的早已化作塵埃過去了,在新的一年,我們要重新開始新的生活,迎接新的挑戰,讓日子更加長長久久!
當然,儀式是必不可少的,但誰也阻擋不了孩子們的天性。我和哥哥剛一出門,就被那直沖云霄的煙花擋住了去路。只看見各色各樣的鞭炮被小孩們點燃,隨后大聲附和一句:“快跑啊!”真是無憂無慮。煙花把天空裝扮得五彩繽紛,那微弱的火光就像七色花一樣綻放著,最后在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云散。不過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也足以給20xx增添許多喜慶了。
今年過年依舊是吃“大桌菜”,就是一大桌子的人,配上一大桌子的菜,吃著一大桌子的幸福和圓滿。今年也是吃的夠嗆,我和弟弟挨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挨在一起,夾也夾不到,聞也聞不到,真是辜負了我們這一肚子的食欲和口水。
在我們那邊啊,不存在收紅包這一說,只存在沒“交換紅包”這一說。人家親戚給了你紅包,你沾沾自喜。沒想到自己的爸媽也要給他紅包,這簡直跟交換沒兩樣。不過,收紅包的喜悅也會讓人感到一絲絲欣慰,至少別人有這份心,而這份心卻包含了太多太多。
過年只有那點時光才能讓我們喜悅無比,我們是多么珍惜,又是多么不舍。歡笑與淚水全都深深地包含在年味里頭!而在爆竹聲中,春節早已過去,但年味卻保留在心頭,因為它給了人們無盡的歡笑。
有關年味作文5
大年三十,家家戶戶紅紅火火。我們一家吃了午飯后便啟程前往外公家。過了三個小時,我們終于到了。
我向家人打過招呼后,立刻拿起了紅包和煙給外公,外公見到喜笑顏開,外婆則嗔怪道:又給你外公買煙,吸煙可不好啊。我看著外公迫不及待打開煙的樣子,笑著說:唉,沒事一年到頭了樂呵樂呵。之后,我走進正屋,看見兩桌人正一邊烤火一邊打牌眉歡眼笑,好不快活。平日懶懶的舅舅見我爸爸來了,馬上找出一張桌子,鋪上桌墊,擺上果盤,放好烤爐,又連忙找了四張椅子,急忙喊上我爸,小姨夫,大姨夫過來打牌。之后,四人便專心致志地投入了工作之后。我見大人都去打牌了,便去臥室拿吃的與我的表兄弟姐妹分享。我一開門,就被驚艷了:果然是春節,派頭就是不一樣。堅果,水果,飲料應有盡有,數不勝數,讓人眼花繚亂。我猶豫了很久,才抱著堆積如山的零食出去。
出去后,便是小朋友的游戲時間。
表弟邀請我和表哥一起玩游戲。表姐雖然不會玩,但她也沒閑著。原來,她正和舅媽一起看綜藝節目,笑得合不攏嘴。外屋打牌的人打得眉飛色舞,神采飛揚,里屋娛樂的.人則笑逐顏開。誰說年尾已經淡然消逝了?在我看我,不論什么形式,只要闔家團圓,年尾依舊在。
玩了這么久,也到吃年夜飯的時間了。
年夜飯應該是一年之中最令人期待的一刻吧。果不其然,外婆陸續端來了十多個菜:牛肉、雞肉、鴨肉、糯米粑粑我興奮不已,抓起筷子夾了許多菜。雖然不是山珍海味,但這就是家的味道,是溫情,是年味。緊接著,外公作為一家之主發表了新年祝詞。在一片歡呼聲中,大家舉杯同樂,一片祥和。年味充斥著整個房間。
吃過飯后,大家又回到各自崗位,有打牌的,有看春晚的,大家都喜氣洋洋,期待著新年的到來。
隨著春晚一步一步接近尾聲,零點鐘聲敲響了。在那一瞬間,外邊鞭炮雷動,五彩斑斕的煙花高飛著又綻放,留下絢麗奪目的光彩。我知道,充滿美好的狗年來了。
在我心里,年為大小取決于親情濃烈程度。一家老小可以團聚,便是年味最濃時。
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有關年味作文6
小時候,很是盼著過年,可以盡情地玩,痛快地吃。從家家戶戶飄出的各種味道,落在巷子的角角落落,單這香噴噴的年味就滿足了我過年的癮。
現在我已到中年,生活條件好了,年味比以前更豐富了,卻沒有了小時候盼過年的急切心情,也聞不到以前那種到處飄香的年味了,生活中反而多了各種令人煩惱的“味道″。
“呯!″車的尾部狠狠地撞到了后面的柱子上。上午我想開車去購年貨,心里著急時間晚了,倒車時心不在焉,車外的響聲一下子震醒了我。急忙下車,看到車后面已撞得慘不忍睹,我的心情頓時一落千丈,“懊悔”的滋味堵在了心口……
“老婆,馬上過年了,你看看家里到處亂糟糟的,你先抽時間打掃一下衛生行不行?看著老公不滿的樣子,我心里雖不情愿但嘴上答應了他的要求。說干就干,我按計劃擦玻璃、擦櫥子、擦桌子、洗衣服……家里終于窗也明了,地也亮了,而我累的躺在床上一動也不想動,過年這種“累″的'滋味實在不想要。
“媽,這幾天我摸著脖子左側長了兩個疙瘩,你快點陪我去醫院看吧。聽大女兒說完,我趕緊陪她去醫院,醫生檢查完后一臉嚴肅地問:“疙瘩長了有多長時間了?″“疼嗎?”“建議再找外科大夫檢查一下……″聽著醫生一連串地發問和建議,嚇得我六神無主起來,不知該如何是好?馬上過年了,孩子要真生病了,這可咋辦?回家后,一夜未眠心里塞滿了“愁愁”的滋味。第二天在同學的幫助和安排下,又去另外一家醫院給孩子做了檢查,一切正常,真是虛驚一場!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覺路也寬了,天也藍了……
我開著修得嶄新的車又去采購年貨了。回到家,倆個女兒幸福地吃著零食,快樂地打鬧著……老公在廚房忙著做菜,香味溢滿了每個房間,我又聞到了濃濃的年味……
“過年真好!"孩子們興奮地喊著。是啊,過年真好!雖然忙點累點,但一家人高興地團聚在一起,憧憬著新的一年就是最幸福的年味!
有關年味作文7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誰讓你風雨兼程?取下舊符,換上新桃,誰讓你素筆勾繪?歲末屠蘇,年尾有余,誰讓你大快朵頤?
行道遲遲,那是年的呼喊。“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縱使山水迢迢路遙遙,不曾改,回家團聚的渴盼!年味,是一路的人山人海,縱便疲勞亦幸福……
一紙窗花,貼滿窗喜氣;二副對聯,祝全年和順。往三四家拜年,同賀五福臨門,六回重聽《蓮花漏》,七載再嗅臘梅香。擺開八仙桌,九鼎溫屠蘇,闔家團圓夜,十全十美時。百般念,千般道,萬億叮嚀惟愿兒孫好!年味,是幾世同堂的歡聚,紅火而熱鬧,喜慶而歡喜……
追溯千年,年,對于華夏兒女,早已不意味著一年的盡頭,那是團圓時刻,那是情意綿綿,那是文化傳承……
古人過年,從臘八到元宵,有賞花燈、逛廟會、猜燈謎、舞龍舞獅等活動,熱鬧中不失雅趣,平凡中更添風味。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有“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之句。文人的'年,文味十足,意趣高雅,又不失齊家歡樂。
《紅樓夢》中,甄家過年,在路上逛廟會、賞花燈,更有老北京叫賣的冰糖葫蘆,爆竹聲中,年味是濃濃的鄉土之氣,脆脆的鄉土之音。
賈府春節,儼然大家做派。門前車水馬龍,相互之間依禮拜年,熱鬧非凡。元宵之夜,更有元春燈謎之樂,齊家共聚,既有規矩,又有活泛,王候之門,年雖少了份平民之質樸,卻未曾失熱鬧與親情。
從《祝福》中的祝福禮,到傳說中的除夕降魔、壓“祟”錢,與其說過年是一種團聚的歡喜,不如說是民俗文化的盛筵。從包餃子到煮湯圓,各地風俗各異,卻同樣有著但愿來年事事順心、和和美美之意。
可是,時光走至今日,空氣污染奪走了爆竹的“歲歲”平安、煙花的絢麗奪目,更奪走了小孩一年中的期盼時光;電子游戲奪走了老少的歡聲笑語,只剩一個人的自娛自樂;牌局酒局奪走了親人的推心置腹,奪走了剪窗花、貼春聯、做年夜飯的一團和氣與溫馨……
依舊是跨越千山萬水的奔赴家鄉,依舊是家庭團聚的盛世佳節,可人在一處心已散,形聚神散之年,縱使形式未變,那經歲月碾出的濃濃年味,卻在此一二年間消散殆盡……
什么是年味?有家的溫暖才有年味,有年夜的歡聲才有年味,有民俗文化的承載才有年味!
一簞食,一豆羹,讓心回家,讓愛永存!年味,方愈久彌香!
有關年味作文8
年末是一年的結束,也就是新一年的開始。春節最初大全家團聚的習俗也漸漸淡化了。有如此便捷的網絡,我們也可以隨時聯系上遠處的朋友與親人,團聚也并不像是以往那么困難。
我想,這大概就是年味越來越淡的原因吧!
這十幾個我經歷的春節似乎都大同小異,我早已忘記自己親手接到第一份紅包的喜悅,也已經不記得感受到的第一份年味。
萎了記住,留下這些珍貴的瞬間,他們選擇了拍照。大家坐在一起,卻只顧著用手機不停地拍,反而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大家子人聚集在一起,等著最終的年夜飯。吃的也都是家的味道。
與其說是過節,倒不如說是一個家庭聚會。除了紅包以外,好想再也沒有其他的.年味了。
但,我發現我好像是忽略了什么。
到了年夜飯,一家人,不論多忙,都圍在桌子的周圍。大家有說有笑,或調侃,或感慨,回顧著逝去的一年,展望著新的一年。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著幸福與喜悅。
這就是過年。
在我看來,過年,因人而異,并不在于延續了多少傳統,關鍵就是團圓的喜悅與真誠。因為有對家的思念與牽掛,不論多忙,大家都會聚在一起。也許傳統已被大多數人淡忘,但這份情卻一直傳遞了下來,感染者每一個人。
這就是年味。
過年時,往日繁華的街上已經沒有幾個人。大街上的景象遠不如圣誕節之類的其他節日熱鬧,但,大家都已回到各自家中,體會著家的溫暖,享受這屬于自己的獨特年味。
貼服字,寫春聯,送紅包,團聚……這樣的傳統習俗往往生活中還是十分值得人們珍惜的。雖然在時間的推移之下,人們逐漸忘記了那一份最初的傳統習俗,但這些傳統仍然值得我們的傳承。
若干年后的春節,不知道還會不會見到門口大大的福字,不知道還會不會聽見清脆的爆竹聲。
但,團團圓圓的喜悅一定會一直傳承下去。
有關年味作文9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誰讓你風雨兼程?取下舊符,換上新桃,誰讓你素筆勾繪?歲末屠蘇,年尾有余,誰讓你大快朵頤?
行道遲遲,那就是年的呼喊。“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縱使山水迢迢路遙遙,不曾改,回家團聚的渴盼!年味,是一路的人山人海,縱便疲勞亦幸福……
一紙窗花,貼滿窗喜氣;二副對聯,祝全年和順。往三四家拜年,同賀五福臨門,六回重聽《蓮花漏》,七載再嗅臘梅香。擺開八仙桌,九鼎溫屠蘇,闔家團圓夜,十全十美時。百般念,千般道,萬億叮嚀惟愿兒孫好!年味,這就是幾世同堂的歡聚,紅火而熱鬧,喜慶而歡喜……
追溯千年,年,對于華夏兒女,早已不意味著一年的盡頭,那就是團圓時刻,那就是情意綿綿,那就是文化傳承……
古人過年,從臘八到元宵,有賞花燈、逛廟會、猜燈謎、舞龍舞獅等活動,熱鬧中不失雅趣,平凡中更添風味。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有“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之句。文人的年,文味十足,意趣高雅,又不失齊家歡樂。
《紅樓夢》中,甄家過年,在路上逛廟會、賞花燈,更有老北京叫賣的冰糖葫蘆,爆竹聲中,年味就是濃濃的鄉土之氣,脆脆的鄉土之音。
賈府春節,儼然大家做派。門前車水馬龍,相互之間依禮拜年,熱鬧非凡。元宵之夜,更有元春燈謎之樂,齊家共聚,既有規矩,又有活泛,王候之門,年雖少了份平民之質樸,卻未曾失熱鬧與親情。
從《祝福》中的祝福禮,到傳說中的除夕降魔、壓“祟”錢,與其說過年是一種團聚的歡喜,不如說是民俗文化的.盛筵。從包餃子到煮湯圓,各地風俗各異,卻同樣有著但愿來年事事順心、和和美美之意。
可是,時光走至今日,空氣污染奪走了爆竹的“歲歲”平安、煙花的絢麗奪目,更奪走了小孩一年中的期盼時光;電子游戲奪走了老少的歡聲笑語,只剩一個人的自娛自樂;牌局酒局奪走了親人的推心置腹,奪走了剪窗花、貼春聯、做年夜飯的一團和氣與溫馨……
依舊就是跨越千山萬水的奔赴家鄉,依舊就是家庭團聚的盛世佳節,可人在一處心已散,形聚神散之年,縱使形式未變,那經歲月碾出的濃濃年味,卻在此一二年間消散殆盡……
什么是年味?有家的溫暖才有年味,有年夜的歡聲才有年味,有民俗文化的承載才有年味!
一簞食,一豆羹,讓心回家,讓愛永存!年味,方愈久彌香!
有關年味作文10
又是一年除夕將至,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
剛到老家,爺爺忙起來了。他帶我去商店買了“福”字。經過爺爺一番叮囑,我們開始認真貼“福”。爺爺說“福”字是帶來吉祥幸福的,能祈禱在新一年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貼,我們一聽,干得不亦樂乎。我拿來一張金“福”字,往上貼時,爺爺說該把“福”字倒著貼,才能“福到”。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福”字也講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門上倒著貼“福”!
除夕這天,奶奶忙了起來。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紅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爺爺早已在灶前把火燒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會功夫,熱氣騰騰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鍋了。我看得眼花,來不及歡呼,奶奶又嫻熟地撒上芝麻﹑紅棗。在一旁的我早已饞了,趕緊切下一塊嘗了嘗,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軟,好地道的老家民間口味!
中午,奶奶用紅薯粉做了紅薯餃,餡是蘿卜﹑瘦肉﹑豆腐﹑烏賊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傳統的調料。一段時間后,奶奶把一個個紅薯餃放入蒸籠,過了一會,蒸籠周圍散發出陣陣香氣!出籠后,只見個個晶瑩剔透的紅薯餃沖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為快,夾一個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說:“孫子,多吃點,這可是老家的特產,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過年,我們家都會收到壽桃,這是50﹑60﹑70﹑80﹑90甚至100歲老人的子女把壽桃送遍整個村子,他們送來時臉上洋溢著笑容,能讓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壽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長壽”。今年是奶奶70大壽,爸爸和爺爺挨家挨戶地送壽桃,增進了鄰里之間的`親情友情。老家過年的味兒就是也不一樣越!
初八,祠堂里又開始唱戲了。祠堂里樓上樓下是人滿為患,笑聲不斷傳來。我看了一會就不看了,因為我看不懂,也許是我沒耐心,只能看熱鬧。最后只剩下媽媽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鑼鼓聲、二胡聲還能傳出來很遠。整個祠堂則五彩繽紛,臺上的戲子演得惟妙惟肖,贏得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初九,我們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老家熱鬧的情景像電影一樣浮現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濃!
有關年味作文11
年味是一杯菊花茶,越品越香,呷一口,久久回味。
年是一杯醇酒,千杯舉起方知樂。
年是一盞孔明燈,告別曾經,許下新年愿望。
年味就是過年的味道。
新的一年開始,新聯換舊聯,這便是年味。家家戶戶忙著張燈結彩。
每到農歷二十四,打工的人基本都回來了,整個村子不像平時那樣冷冷清清,平日里只能聽到小孩子的嬉笑。這個時候,大人們便拉起家常話,抑或是談談工作的辛苦,抑或是說說外地生活狀況,抑或是意外的收獲,總有說不盡的話題,老人們看著兒孫滿堂,更是舒展了眉頭,至于那些小孩子,到處亂躥,穿著新衣服家家拜年。
燒香拜佛,這便是年味。值初一,村里人都趕著去寺廟里燒香,這個風俗習慣直到現在還保留著。村里那些年歷資深的老人和些年輕人吹吹打打,全村里人同去寺廟燒香,燒香之后還要磕拜。我們這村就是特別,雖然不大,只有十七戶人家。但鄉里鄉親里十分和睦,一大群人從廟里回來的時候,一路也是要敲鑼打鼓的,一條河上下也失去了往日的冷清。
農歷二十九的晚上。點燃一盞盞孔明燈,但半空中有自焚自滅。寫著愿望的紙條也燒了,可是人們的`心卻奔騰如江水,那畢竟承載著他們美好的期許。點點煙花綻放,家家都在歡呼,混合著瞬間響亮的爆炸聲。樓上看電視的人們拉開窗簾看看星空,如雨的煙花從頭上滾落。煙花墜落,夜空寂靜了,人們有各自跑回屋去,也放下窗簾,
這就是年味,踮足昂首的那一刻,晶瑩淚花閃爍,歡呼雀躍的那一刻,滿懷這幸福,他們許下心愿,希望家人團聚。
年,或許是一杯白開水,有人說它無味,有人說它甘甜可口,也有人說它是品不盡的茶。
最難忘的還是兩家人吃餃子。大家常年在外難得聚到一起。正月初一的早上,向來是要吃餃子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包餃子,大人們和孩子一樣頑皮,包的餃子好友特色,有長方形的有海星,也有新目形的……那天晚上,大家還包了“餃子王”這個餃子恐怕兩個碗還裝不了,一個個的連忙用相機拍下來,笑得前俯后仰。屋子里鬧得熱氣騰騰。長這么大,第一次和二伯伯他們一家擠在這個小屋子里過年,他們洋溢這幸福的家庭氣氛里,拋下對已逝親人的悲傷。
這邊是年味,散著濃而醇的酒香……
真的年味不是張燈結彩,真的年味不是盤中魚肉,真的年味不是厚禮,卻是那近在咫尺的
鄉情,似酒不是酒,似茶不是茶,卻比酒更醇,比茶更香。
有關年味作文12
一年一渡的新春佳節到來了,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那洋溢著濃濃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每到這一天,遠方的親人都要回到家里與親人團聚,吃上一餐團年飯,表示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相親相愛,幸福美滿。
晚上,我吃過年夜飯,全家人都一起觀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12點的鐘聲敲響了忽然,“噼里啪啦”的一聲鞭炮聲印入耳簾,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禮花的聲音彼伏著,像是在與過去的`一年告別。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非花卻比花甚之”的禮花了。十幾支禮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姹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通!”地面上又升起個通體發紅的大火球。它飛到半空,“啪”的一聲,化作千萬顆小火星飛濺開來,拖著長長的、閃光的尾巴緩緩落下,好似翩飛的蝴蝶,從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風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個調皮鬼,給它們涂上七彩的顏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顆顆發亮,五顏六色的火焰拖著長長的尾巴,爭先恐后,前仆后繼地躥上夜空;瞧!那邊升出了“天女散花”,這里出現了“孔雀開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
天空中頓時成了“花”園,“花”的海洋,璀燦奪目,火樹銀花,多美呀!多么熱鬧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響聲,那漂亮的禮花托著一條美麗的長尾巴,在天空中劃下一道道拱們之后,“閃亮登場”了。禮花五彩繽紛,爭奇斗艷,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美麗的大花園!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沖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竄上天空,剎那間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頓時像炸開了鍋似的,沸騰不已。那各種各樣的喜慶聲連成一片,好似響徹云霄的交響樂。真是動聽極了!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響聲在天空中回蕩。炮仗、鞭炮雙管齊下,一個個直沖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了,那邊的又起來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那五彩繽紛的禮花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這絢麗的色彩,不正象征著我們祖國的錦繡前程嗎 ?
有關年味作文13
過年是什么味道呢?對我而言是快樂的、自由得、甜蜜的味道。快樂得就像被關在籠子里的鳥兒回歸大自然一樣,像被沙灘擱淺后的魚兒突然回到大海一樣,又好像海倫凱勒有段時間突然感覺能看見東西、聽到聲音一樣甜蜜。總之,過年的那幾天就是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最最美好的時光。
一年了我在學習和玩耍這兩個詞語中,真的是被媽媽管得太嚴格了,只有到過年回老家我才可以“瀟灑”了。回到老家跟我的同年玩伴玩耍了!啊哈!想到這里我在地上翻了十幾個跟斗。每當臨近過年我的心情總是激動無比的,每一次過年回老家,對我這個天性好玩的男孩來說就像餓了一個星期的流浪漢突然看到美食時的那種歡喜。想想在平時,媽媽像念緊箍咒一樣,整天到晚讓我學習、學習、再學習!她恨不得我每天24個小時都在學習中度過。每天跟我講那些小時不讀書,長大后要吃苦的大道理。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到過年媽媽大部分時間都忙于走親訪友和與同學聚會上,無暇顧及我的學習的事情了,當然媽媽也懂得給我過年時放松一下,彌補平時的不足。如果是去親戚家里,我肯定是要去的,如果是同學家媽媽就不會把我帶上。我就在等這個時候,只要媽媽一走,我便像泥鰍一樣溜出家門,我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找到伙伴就和他們瘋狂的玩了起來。放鞭炮、打水仗、翻墻、捉小魚。我玩得滿頭大汗,我也不管了,整個人累了也不愿歇一會兒。應該更具體的說,我就像利用這美好的時光盡情地瘋玩。瞧,連奶奶叫我吃飯都沒有聽見。最終是爺爺出馬把我喚回去的,爺爺開玩笑的說:“我以為你走丟了呢!走吧,我們去吃飯了,要不然,奶奶以為你和我一起走丟了呢!哈哈,我們爺孫一起笑起來了,歡樂的笑聲在空中回蕩……
可是時間過得實在太快了,我還 沒有玩夠的時候,開學已經臨近了。這不媽媽又在叫我了:看書嘍,做作業嘍!
在老家過年是快樂的、自由的、甜蜜的,這不過年的腳步還 沒有遠去,我又在期待著新的一年快點來到。
有關年味作文14
快要過年了。老人們都按照習俗操辦一些年貨。今天,我和媽媽去幫姥姥,姥爺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姥爺讓姥姥搓,自己去炸。可姥姥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姥爺炸糊或是不熟。最后,姥爺同意了。于是,我,媽媽,姥爺三人負責搓麻花。姥姥自己負責炸麻花。姥姥給我們端來一盆面。姥爺把它們切成了一條一條的,媽媽和姥爺開始搓麻花了。我看著她們搓出來的麻花心里真是急啊。我邊看邊問姥爺怎么做。姥姥耐心地說:“把小塊面搓成細長條,握住面的兩頭,向相反的方向搓。然后,提起兩頭面條會自然卷到一起,形成麻花擰勁狀。”我邊做邊看姥爺做。姥爺也一次次耐心的教我。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次的實驗。我終于成功學會了。我把搓好的麻花小心的放在手心里給姥爺看。姥爺樂呵呵的表揚我:“哦,哦,真不錯,有點傳統麻花的意思了。我外孫真聰明啊!”媽媽也復合“是啊,是啊,真不錯啊!”終于學會了,我興奮拿著自己搓的小麻花坐在沙發上。開始漫不經心的為自己的'小麻花編了首歌謠:“都說麻花兒香,香里帶著甜,都說麻花甜,甜里透著香……”我的歌聲引來姥爺的贊許聲和笑聲。
我忽然感覺姥姥一個人在廚房挺孤單的,就拿著搓好的麻花。去找姥姥了。看著姥姥熟練的把麻花放油鍋里,那小麻花在油鍋里上下翻滾。一會就變成金黃色。我心里癢癢的。就問姥姥能不能讓我也炸上一根姥姥開始說不行,因為怕我被油燙,說要過年了。可姥姥哪能經起我的軟磨硬泡。最后,姥姥教我:“要貼著鍋邊慢慢的放進去,一定不要往里用力扔。那樣會濺起油花的。”我按著姥姥的方法。慢慢的將一根麻花放進油里。我繼續往里放。放了幾根之后,姥姥叫我停下了。說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會我放的麻花就飄了起來。一會就變黃了。等它一出鍋。我就拿出姥爺和媽媽嘗嘗。看著姥爺和媽媽都十分高興。我也特別高興,我看搓成長條的面,真的像長胡子。就將它貼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胡子。大家被我的幼稚舉動笑的前仰后合,連平時沉默寡言的姥爺,此時也蕩漾著無盡的笑容。最后,連我自己都被逗樂了……
這次幫姥姥炸麻花。我學會了好多東西。我決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為,這麻花炸出了歡樂。炸出了知識。炸出了團圓。
有關年味作文15
對于城市里朝九晚五的人們來說,年味就是飯店里上下半場的火速年夜飯,就是原來天空中璀璨的煙花,現在閃爍的星夜,是微信的紅包,群發的短信……
而對于離開城市,下到鄉村的我,年味就是腳踩的泥土,就是搶占露天茅坑、臭美的鴨子,就是皺紋爬上眉梢,步覆蹣跚的爺爺,是叔叔自賣自夸的年夜飯。褪去了城市的繽紛與繁華,離開了水泥地,高樓大廈,老家的年味是,是一年一度的“盛宴”。
出嫁日。喬遷喜。滿月宴。
老家過年,不僅僅是年三十的年飯和跨年的春節晚會,更是各種宴席扎堆的時間。于鄉里人而言,一年到頭都在外打工,很難有機會合家團圓,也很難有機會使鄉里鄉親聚在一起。
于是過年前后,嬌美的新娘在暖冬時,披上圣潔的嫁衣;人們舉起紅酒白干恭喜在外打拼的朋友終于賺足了立戶金,遷入新居;可愛的寶寶借著喜慶的時節辦上一個滿月酒,見見他忙碌的叔叔阿姨們。
這時的年味不再是辭舊迎新,不再是“總把新桃換舊符”,而是所有喜慶的總和,所有幸福的積累。它使獨居老人開懷,使親朋好友舉杯共酌。
粉蒸肉。觀賞魚。老鹵味。
沒有松鼠桂魚,沒有鮑魚鼎湯,沒有剁椒魚頭,有的就是趙家村自制粉,用來蒸魚、蒸肉還可以蒸菜。鄉里人的餐桌上,都是自家的鄉土秘菜,老鹵味就是隔壁家三爺爺做的,一身深藍色的制服,是原先三爺爺幫人掌勺時的統一服裝,指頭夾著一根煙就干活了,揉面、切菜、切肉、成團、浸油、下鍋,自有一番年味。
再就是那觀賞魚了,雖不吃,但夠看,紅的、黃的、綠的`佐料讓人覺得年年不僅有余,更有五彩的生活。
回鄉人。鄉里人。一家人。
老家的房子,門戶相對,總是開敞著的,過年時,東家借米,西家借炭,就像是一家人。
叔叔總打發弟弟向別家借材料,弟弟則自稱專業跑腳的。
到了人家家,別人就問:“你是哪個屋里的啊?”弟弟便說:“去就會軍屋的。”
別人就懂了,馬上拿上自家特色,抱給弟弟,還讓弟弟帶上些其它吃食。
回鄉后,我聽到最多的是:
“璇璇,你回來過年了,來,帶上雞蛋回武漢。”
鄉里鄉間的年味是有著泥土芳香的,伴著最幸福的味道。
【年味作文】相關文章:
年味的作文(經典)08-29
年味作文03-01
年味的作文07-19
年味的作文03-04
(經典)年味的作文10-07
年味作文09-13
年味的作文(經典)09-29
年味08-25
年味【經典】09-05
憶年味作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