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論語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論語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論語作文1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出自《論語》,這是我最喜歡的名言之一,每當讀起這些,我都會贊嘆經典的中國文化。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钡囊馑际牵喝绻覀內齻人一起走在路上,他們身上必定有值得我效仿的地方,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不好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句話教導我們虛心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品質,看見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要向他學習;看見別人做得不好的時候,也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缺點。
如果我們沒有虛心精神,自己只顧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不聽別人的意見,那我們就不會進步,只能停留在原地,時間一長,你就會退步,成功的幾率會越來越小,失敗的幾率會越來越大,這樣一來,你也跟一兩歲小孩沒什么兩樣了。
這樣的道理,都是《論語》這本書教給我的!墩撜Z》這本書是一些簡短的句子合成的,但這簡短的句子卻深含了意義深刻的道理,告訴我們該怎么去做,怎么去面對。但有些話,卻要結合實際來理解。
比如說,《論語》里有:“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钡囊馑际,當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父親去世后,要觀察他的行為,若是他還堅持父親在世時的行為準則,就可以稱他為一個有孝心的人。其實這樣的孝,片面強調了兒子對父親的依從,歷史在發展,人們的言行舉止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后代超過前代,這是歷史的必然。
你的父母如果是一個小偷,按照這個道理,你要繼承父母,做一個小偷,那這一定是好的'嗎?不是的,因為你繼承的是壞的,不善的,這樣對自己不好,對自己的家庭也不好。
對自己不好的是,你可能因此會進監獄、坐牢,和一些壞人關在一起。這樣,你有可能會變得更壞,做更多壞事。
對自己家庭不好的是:一,你的家人會非常傷心,漸漸跟你疏遠,不再跟你在一起了。二,你的孩子有可能會跟你一樣做一個小偷,這樣下來,你的子子孫孫都會變成小偷。
所以,我們要多看書,多知道更多的知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他們的優點,這樣我們就可以少犯錯誤,更快進步了!
關于論語作文2
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不知道《論語》是不是有這么厲害,但是我卻知道,從牙牙學語一直到今天,我一直在接受著《論語》的熏陶,而且我還堅信,我一輩子都將蒙受《論語》的陽光雨露滋潤。
從小,媽媽就告訴我說,做人要懂得“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所以從媽媽那里,我知道了做人要謙虛,要謙讓,要與人為善,要有所敬畏,凡事都要不急不躁。
爸爸也告誡我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一直都知道,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能送給別人;送給別人的東西,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如果是我和別人都同時喜歡的東西,就先讓給別人。
上學了,老師又教導我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在老師的講解中,我逐漸認識到“義”對一個人立于天地之間的重要性:追求大富大貴,固然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如果到手的“富貴”是偷來的,是搶來的,是不擇手段巧取而來的,那么這樣的“富貴”就是不“義”的,我寧愿不要這樣的“富貴”。
后來,學習課文《論語十則》我才知道,媽媽爸爸,還有老師講的這些大道理,原來都來自《論語》!
而且,通過進一步的學習,我還明白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等其中所包含的道理。知道要想讓自己過得去,就要先讓別人過得去,凡事要留有余地。知道在義與利面前,君子與小人的選擇是截然不同的,君子在“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時候,寧愿舍棄利益也要保持自己的氣節;而見利忘義的小人,為了一點蠅頭微利,為了一丁點兒的蝸角虛名,竟然彎腰折節,甚至不惜為鷹犬為爪牙,甘愿受人驅使。
我雖然不能被名韁利鎖束縛,不會為了一點虛名微利而出賣靈魂,但是很多時候,凡夫俗子一個的我,也仍然不能擺脫汲汲于功名利祿,羨慕有錢人,崇拜明星大腕,希冀一夜暴富、一步登天的煩惱。每每到了這個時候,我就去讀《論語》,而《論語》總能給我提供“方法論”,幫我調準人生的航向。
可以這么說吧,《論語》對我的意義重大。它一直在影響著我的“三觀”,一直在指導著我的人生選擇。我還堅信,《論語》對于我的未來,也必將是一盞指路明燈!
我是要做君子不做小人的,雖然我是一介女生!@是《論語》告訴我的!
關于論語作文3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想來孔夫子的話,做為中華兒女的我們都能說上一兩句吧,可是你了解它的意思嗎?你會說當然,從幼兒園就開始和老師一起學習的東西,當然多少也會懂得一些意思。之前我也和你想的一樣,直到看見一位學者對論語的解析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三思而后行,我們一直以來理解的意思都是做事之前要好好思考,慎重行事。學者華杉的理解確是不要想得太多,想兩次就夠了,想多了就把事情想糊涂了。按照我們學習過的知識,從字面去解釋,也是很有道理啊。再說一個道聽途說,我們學習的意思就是傳播沒有根據的消息,華杉解析說,一個人在道上聽見一個道理,就急于顯擺自己的學識,還沒回家呢,就說給別人聽了,把善言,有德之言丟棄了。同樣四個字,卻有著不同的理解,到底哪個更接近孔夫子的意思呢,我們真的知道嗎。
一千個人心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理孔夫子的話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其實真正的歷史到底是如何呢?很多學者大咖覺得當下的各種影視劇和大賣的小說與歷史嚴重不符,誤導群眾正確認識歷史?墒俏蚁胝f,除了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外,其他的細枝末節誰又清楚呢;实鄣睦掀呕蛘哒娴牟凰齐娨曅≌f里說的詭計多端,但若是沒有些聰明智慧也難以在皇宮后苑里好好存活吧;都說雍正篡改了遺詔才登的基,可你怎么就知道他爹就不是真的愛他,賞識他膩,所以啊,歷史真正的樣子我們誰也不知道。
我們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除了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的文字,語言,詩歌等使我們的歷史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任何可以引起我們了解歷史的欲望的源泉都在助力歷史的傳承,文化的延續,而這其中必將加入我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新的元素。所以課本上的知識是對的,華杉先生的解讀也有其信服的道理。就比如此刻正在奮筆疾書的.我的旁邊正坐著研究甄嬛和如懿關系的老媽,沒有好看的電視劇,想必娘親也絕無研究歷史的雅興吧,而她若堅持研究下去,或許真就比我從書本上學的多了。
我們這個時代,只要你想,你肯做,總會收獲些什么。子曰:你真的知道孔夫子說什么嗎,誰又真的理解孔夫子的話呢。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從曾經的歷史里吸取經驗教訓,從圣人的話里尋找智慧,得出自己的體會,從而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修身齊家治國之道,便是圣人真正的語意了吧。
子曰:我們在聽,我們在學,我們在思,我們在做。
關于論語作文4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關注當代文化是當今的必修課,同時,也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孔子,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之一。
孔子應該說是戰國時期儒派的創始人了,《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言論,大多關于學習,或是人生中的重要哲理,最適合我們這些學生閱讀。
《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知識并不僅僅是了解,弄懂,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鞏固知識,這樣,學習才會有真正意義。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其又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币苍趶娬{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并且,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從舊知識中體會出新學問會很困難,但往往,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又會有新的發現。這便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鬃拥倪@種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正是現代教育人士所提倡的。僅僅兩句言簡意賅之語,便點明其主旨,再怎么對此不屑一顧的人,都會改變他的看法吧。
《論語》中有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捌涞烂鞣e累之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把把看似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雄偉的山巒,那時,風雨自然興盛。只有積累一滴滴似乎毫無用處的水,才能匯聚成壯麗的深淵,即使是蛟龍,也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積少成多,也就養成了良好品德,心靈,就自然升華了。只有積累平時的一步半步,才能走到遙遠的千里之外,去看那更為廣闊的世界。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連綿的江海,乘風破浪,勇往直前。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后就擁有了無懈可擊的知識功底,成功便自然會尾隨而來了。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在這之間,還有更多人生道理等著我們去明悟,還有更多的文人知識等著我們去了解。中華文明延續了五千年,其間涌現出多少永世流芳的偉大人物和優秀著作!我心中的那篇論語,便是中華文化這片星空里,最閃亮,最耀眼的星系!
關于論語作文5
論語和現在我們閱讀的大多信息一樣,都是碎片化閱讀讀物。區別于當今營養含量不高的網絡讀物,論語里的每一句話都含有特定的道理,是許多人身體力行的智慧結晶,至今,它還是一部具有極高經典的高質量讀物。
讀論語,讓我透過書本的封面看到了古人的生活習俗,讀論語讓我領悟了人生的道理,讀論語讓我的內心受到啟迪。如沐浴春風,希望成為像孔子那樣的圣人。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讀書學習對于孩子來說是有一些抵觸的。不僅僅是因為那枯燥的學習過程,更是因為使用錯誤的學習方法,辛辛苦苦學習的知識卻被遺忘了。當看到論語里的這句話后,我便認識到了復習的重要性,小孩子本來就普遍記憶力不好,再加上規律性的復習和復述,學習不好不也會變好了嗎?當其他孩子的埋怨記憶力差,記憶不牢固的時候,我卻通過經常復習的方法記住知識,當別人記不住,而我卻能夠記住,這就會讓我心里產生一種成就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與思的'關系我很久才弄明白,經常埋頭于苦讀,不斷的選擇題海戰術,希望獲取一些做題的成就感,卻總是失敗的題型變化萬千,想要靠平凡的腦子不斷練習卻不加思考,導致題目越做越亂,而看到論語中的這句話后,我察覺到了思的重要性,于是我做題不再是機械性的重復,而是帶入思考,把不同的題型的同點找出來,就一改昔日的做題效率了,但是只有思的話,記憶中沒有限時的附著物,就很容易流逝,所以思與學結合才能得出更好的結果。
如果沒有論語中的這句話,我也許至今深入泥潭而不知。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是緊迫的,特別是對于我們高三的學生來說,這一年我們要整合以前11年學習的知識。并化作為自己的力量通過只有幾天的高考時間,對于珍惜時間的人來說過得是很快的,因為他們總是認為時間不夠,而對于那些整天無所事事的人來說,就是度日如年,好好珍惜,利用時間,可以讓我們在相同的時間內比別人做的更多的事情。由此可見,時間的重要性。
讀論語讓我獲得了許多,我希望各位同學也能夠靜下心來,慢慢品讀論語,品讀的時候就像喝茶一樣,先苦后甜。
【論語作文】相關文章:
悟論語作文08-12
我與《論語》作文08-12
問孝《論語》作文04-29
論語讓我明白了作文07-06
(優秀)我與《論語》作文08-13
(實用)我與《論語》作文2篇08-14
《論語》十則鑒賞02-17
《論語陽貨篇》翻譯02-23
論語讓我明白了寬容1000字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