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精選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永遠的蘇東坡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1
滿懷敬畏之情寫下這個標題,深怕自己稚嫩的筆會褻瀆你的名字。
瑟瑟秋風,蕭蕭秋雨。你孤獨一人來到黃州。說你孤獨,原來的親朋好友因“烏臺詩案”紛紛離你而去,快的令人瞠目;說你孤獨,當你被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眾走向黃州時,那些淳樸的老百姓竟然不知道你就是當年名震京城的才子詩人。
漫漫流放之旅,你的心也一如通往黃州的路一樣凄涼。想當初,你是何等的風光,何等的榮耀。21歲參加進士考試,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文章讓當時的主考歐陽修自嘆弗如。當你進入當時的政治中心,準備實現自己理想和抱負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到你的身上,快得讓你不知如何應對。在被關押了103天之后,你終于被惜才的皇帝放到黃州這個地方。名為團練副使,其實是要你在那里好好閉門思過。
當一場巨大的災難毀滅不了你,它就將注定讓你更強大。確實如此,當朝廷和文壇所有的臟水潑向你時,當你傷痕累累的走向黃州時,這個地方已經在準備迎接你這個偉大的人物。黃州這個曾經三國的古戰場,有多少風流人物在此閃亮登場。黃州此刻也正以它寬闊的胸懷在接納你。
黃州的生活是貧苦的,為了生存,你一如陶淵明一樣,在東坡躬耕。你那只拿慣如椽巨筆的手拿起鋤頭時,我似乎看到你自我解嘲的笑了。
黃州的生活是孤獨的,一種真正精神上的孤獨無告。“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這種孤獨源于一種對理想的堅守,一種人格上的堅守。
黃州的生活是豪放的。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讓你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鬧,去尋找無言的山水,去尋找遠逝的古人。在無法對話的地方尋找對話,于是對話也一定會變得異乎尋常。“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面對滾滾東逝的江水,你的內心也一定洶涌澎湃。“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對歷史人物的仰慕中包含著一顆渴望建功立業的心。這首千古絕唱誰能想到是在生命的最低谷被豪放高歌!
黃州的生活是灑脫的.。沙湖看田歸來,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狽,獨你在雨中高歌:“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誰怕?”這雨中的一聲怒吼喊出了心中郁結已久的痛,更是對周圍小人的一種應戰宣言。“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是一種寵辱不驚,閑看花開花落的從容與灑脫。
在與大自然無數次對話之后,你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從此你的名字叫蘇東坡。你把處于“江湖之遠”的貶所,視為建功立業的疆場。“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當你的人生之舟擱淺黃州時,你解救了數名女嬰;當你的人生之舟擱淺惠州時,一道蘇堤是你人生輝煌的一次見證;當你的人生之舟擱淺儋州時,一口口井也成了你的生命之源。
今天,每每讀你的詩文,我都在與一個偉大的靈魂對話。你身處逆境,達觀向上、超脫豪邁的積極處世態度值得我學習和追求。在和你的每一次對話中,我的心靈總是得到凈化、陶冶和升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任時光老去,歷史的長河也會留下您的名字——蘇東坡。
您是我心中永遠的蘇東坡!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2
在北宋文壇中有這樣一個人,他“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他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詩詞歌舞無所不精,他就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蘇軾。
他少年之時才華橫溢,機靈過人,三抄漢書,飲食搶菜。他壯年時期參加科舉,高榜得中,路途坎坷,被貶杭州。但還高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他中年之時卷入烏臺詩案,蹲監坐獄,被貶黃州,瀟灑創作,感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老年時期一路高升,東山再起,朝廷動蕩,星落常州,猶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他是一個充滿豪情的東坡居士,他的詩詞更是如此,《定風波》中的“也無風雨也無情”,表現了蘇軾對眼前的貶謫生活所抱的達觀態度。換句名言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題西林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不然的不出正確的結論。《江城子·密州出獵》更是豪放異常,蘇軾在詞中表達的報國殺敵的心愿如此強烈的令人覺得十分暢快。這是一種多么曠達的胸懷呀!這就是豪放詞的領袖——蘇軾。
他就是一個美食家,創造出令后人贊不絕口的東坡肉;他就是一位詞人,開創的婉約派“分庭抗禮”的豪放詞;他還是一位畫家,在畫竹石木等物可稱一絕。他的名字就是一座豐碑,永遠聳立在我的心中。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3
前年的冬天,讀完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后就客居嶺南了,嶺南的惠州古為瘴癘之地,是蘇東坡被貶后流放的地方。惠州有一個城中湖,叫西湖,有八十平方公里之闊,是杭州西湖的兩倍,其五湖六橋八盛景都因留有蘇東坡的痕跡而久負盛名。因為景仰、獵奇,我慕名去了惠州的西湖,覺著這嶺南之地的西湖有著與杭州西湖一樣的韻致,同樣的蘇堤、孤山,同樣的一湖碧水,但惠州西湖蘇堤兩旁、沿湖岸一溜溜的榕樹遮天蔽日,咋一看,就比杭州西湖的嫵媚多了一份難得的厚重與古樸,而且因為地域之優,它的綠,綠得更肥、更膩、更長久、更可人,我不由得更喜歡惠州的西湖了。所以,去年孟冬時節,我從中原來嶺南躲冬,惠州成了我寓居的首選之地,于是,我得以有大把的時間游走在惠州西湖的角角落落,體味一個文化巨人與兩個西湖的文化因緣。
據說,中國叫西湖的湖泊有三十六處之多,最為有名的當屬杭州的西湖、安徽潁州的西湖和惠州的西湖,這是南宋時期詩人楊萬里的“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穎水與羅浮”為三個西湖排下的座次,但這三足鼎立之勢是否真的蓋住了其他西湖的奇美,或者就是彼此真有高下,未必見得。除了這三大西湖,其他大大小小的西湖我去了五個,在我的眼里,它們的自然景致并不遜色于上述三處西湖,只是這些名不經傳的西湖少了附著在古代名人身上的風雅而風流不在。事實上,中國的許多名山名湖,除了自然姿色外,多以名人取勝,杭州、惠州的西湖就因蘇東坡而名滿天下,這就是所謂的大自然的人文景觀。
所以,若說杭州、惠州西湖,蘇東坡是一個無論如何繞不開的人物,他的為文為政、仕途風光或者落魄,都與這兩個西湖的青山綠水有著解不開的情緣。也許蘇東坡當初帶著一身豪放之氣走出眉州故土的時候,沒想到故國山河中的兩個西湖竟然成了自己生命中的兩道文化刺青,他或是仕途通達的三品宦官,或是貶謫蠻野的小吏,或是恣意文壇的泰斗,蘇東坡之于這兩個西湖,仿佛就是它們的真命天子,他的韜略、文采、肉肥骨艱的墨跡,都是上帝賜予它們的最豐厚的饋贈。
古時臨安府邊的這一汪湖水原本叫錢塘湖的,是蘇東坡在《乞開杭州西湖狀》的奏章中始稱西湖而沿用至今。惠州的西湖早先叫作豐湖,因其景色好似杭州西湖的情狀,而且又位于惠城之西,豐湖之美讓流放到此的詩人想到了念茲在茲的臨安府邊的西湖,在酒后微醺之時,提筆揮就了“夢想平生消未盡,滿林煙月到西湖”,豐湖便由此而易名成西湖了。好一個“西”字啊,傳神而風情!方位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尤其在文人的筆下,從來都不只是一個指向,西窗含黛、西樓望月、西廂房里的纏纏綿綿,纏繞在“西”字周身的是繾綣、詩情畫意、溫情脈脈。在詩人蘇東坡的眼里,兩湖相較,只是地域不同罷了,無所厚薄,若說江南煙雨中的杭州西湖是一個雍容華貴的貴婦人,那么嶺南朗日下的惠州西湖無疑是俊俏的'美少女,它們都有一身俊山麗水的羅衫,各自有其獨到的韻味,只是它們太幸運,是蘇東坡的道德文化介入,讓帝國南北的這兩汪湖水演變成了充滿生命氣質的文化山水。
十年前,我去杭州的時候,只是在雷峰塔上望了一眼西湖的嬌媚,對于她,過去只是在故紙堆里看靈隱寺的禪宗,在蘇東坡的傳記里模擬蘇堤上紅男綠女的游蹤,至于孤山、三潭印月,都不曾有過特別的向往,我內心深處向往的是大漠孤煙的恢弘、蒼山雪原的凜冽,江南濛濛細雨中的風花雪月牽絆不了我的神經。但當我離開杭州西湖的煙花柳岸,透過計程車的玻璃看著越來越模糊的細浪翠柳,心里不覺遺憾起來,這流溢著脂粉味道的香湖不單是一池柔弱無骨的碧水啊,隨便抓一把湖邊的泥土都是可以捏出蘇東坡的風骨與情懷的。好在惠州西湖邊的客家呢喃一如吳儂軟語一樣溫暖,相似的樓臺擁翠、亭榭挑月、拱橋如虹摹寫的風姿填充了我對錢塘西湖的心理缺失,我從惠州西湖的“蘇堤玩月”、“孤山蘇跡”、“花港觀魚”、“平湖秋月”中,依然能感受蘇翁穿越時空的西湖情懷對我的情感滋養。歷史似乎也要成全一代文豪的西湖情結,兩座孤山遠隔萬程山水,也要用兩個女人的墳塋標記南北兩湖的文化脈息和風情鏈接——蘇小小、王朝云,都是嬌媚,都是歌妓,都是長袖善舞,都長眠于孤山溫熱的懷抱之中。因為她們都是西湖的女兒。蘇小小與蘇東坡沒有干系,但王朝云是蘇東坡的侍妾、知己、知音,也是蘇東坡生命中最后的知熱知暖的一個女人。
南齊時的蘇小小無法看到千年之后的蘇東坡留給杭州人的恩澤,但王朝云卻見證了蘇東坡之于兩個西湖的千秋功業。當初貴為杭州通判的蘇東坡不知廟堂的水深水淺,一個“不合時宜”的通判沒能打通通往更高級別的仕途,卻疏通了湖水的阻滯、湖泥的淤積,錢塘西湖從此澄澈于天下。“......民足于水,邑日富,百萬身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狹水淺,六井漸壞,若二十年后盡為崶田,則舉城之人復飲咸苦,勢必耗散。”就是這一紙奏章讓西湖把臨安滋潤了千年之久。蘇東坡拯救了西湖,西湖像臨安府的肺葉一樣,清新、潤朗都在一呼一吸中。當蘇東坡再次遭貶謫來到嶺南這蠻夷之地的時候,羅浮山下的西湖如一個茍延殘喘的老人獲得了再生的機緣。浚湖、疏阻、清污、筑堤、建橋,“父老喜云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西村雞”,蘇東坡治理錢塘西湖解數,讓惠州西湖生機煥然,惠城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的每一塊青磚都因這渙渙湖水充滿了活性。
世事就這樣詭異、無常,貶謫似乎是更能接近民眾安邦治國、成就功業的捷徑,而且有幸與不幸、獲得或失去,有時候竟然珠胎暗結地連在一起,一個湖泊的起死回生居然與一個人多舛的命運生死相扣。
與蘇東坡同床共枕過的三個女人,王朝云作為侍妾最能走進蘇東坡的內心,是她陪伴著蘇東坡度過了流放惠州的孤苦無依的日子,但錢塘西湖水滋養大的王朝云最終沒能回到吳越之地,她的靈魂留在了惠州西湖畔的孤山。也許路途遙遠,她的靈骨無法抵達那塊生養她的故土;也許是蘇東坡無法料定余生的走向,只有將自己的愛妾安臥于一方靈山圣水,才是對西湖的一種眷顧和敬畏。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蘇翁且仁且智,有蘇東坡的西湖在,惠州就不是王朝云的異邦;西湖的波光瀲滟,是蘇東坡留給愛妾的滄桑淚光,她因此就不是沒有根基的孤魂野鬼。
蘇東坡也走了,走在大赦北歸的路途上,在常州的那個不知所蹤的茅棚里,蘇東坡留下了他的遺言“生無惡”。一個一生心無惡意,不做壞事的文仕,在皇權的淫威中沉沉浮浮,絕非是他個人的宿命,但權力的傲慢終究敵不過文化的自信,他的文墨詩章與他的西湖一樣,不管有無和風暖陽,它都洋洋灑灑地活著,這是蘇東坡賦予西湖的文化涵養,也是他永不終寢的文化壽命。
他無論如何想不到后人還在為他的靈塚在何處而爭論不休。余秋雨在他的《黃州突圍》中說:“埋骨的地點,他希望是杭州西湖。”《黃》文不是考證,當是緣于對蘇翁西湖情結的一種敬重。盡管蘇東坡說過,他想死后葬于嵩山,但我是寧愿相信蘇東坡生前是想過要魂歸西湖的,或杭州西湖,或惠州西湖,受惠于蘇翁的西湖能夠用滿湖的清澈回饋他的恩惠。倘使西湖蔥蘢的林木能為他的靈骨遮蔽炎涼無常的時光,該是對他靈魂的極好撫慰了。
兩個月后,我就要告別惠州的西湖了,或許不遠的某一天,我的旅蹤會在杭州西湖的蘇堤上兌現我的憧憬,但這轉身的留戀和既存的憧憬,絕不僅僅是純粹的地理崇拜。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4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史上,有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橫空出世,成為大宋文化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他,就是曠世奇才——蘇東坡。
他是一個曠達的人,在他遭遇坎坷的時候,總是能用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事情,哪怕只是一場綿綿的小雨,他也能品出和常人不同的韻味。記得那是元豐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幾個朋友陪同到黃同的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黃州城東三十里,時值春天,陰晴不定,出門時本晴空萬里,可是,在路途中突然遇雨,因并無雨具,同行皆狼狽,唯他在雨中從容不迫地行走。這風雨不僅是自然的風雨,也是人生的風雨,面對自然風雨從容的他,在人生風雨面前,他不僅人十分曠達,并且他還有十分曠達的.作品。被貶密州,他卻說:“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幾卷平岡。”兒女情長,他感慨:“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游山玩水,他感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這是一種何等曠達的胸襟與氣度!這就是被命運捉弄卻從未放棄抗爭的詞人——蘇東坡。
再品蘇軾,才知道胸懷曠達的蘇軾,也有癡情者的那一般柔情與凄婉,一首《江城子》讀哭了多少人。柔和的月光照在他身上,“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等待,讓他疲憊不堪,沉沉睡去了。夢中,他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時代,身著錦衣,輕輕地走在她窗前,“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這是一種怎樣的思念。“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官場的失利,處世的凄涼,命運的坎坷……而他只用作品寫出所有的悲觀。我了解他“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多情。我感受他:“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凄涼。我聽見他:“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的豁達。
他,一改宋詞中的婉約風格,開創豪放宋詞;他,才華橫溢,卻一直懷才不遇;他,不為挫折,歷經坎坷,終于鑄成壯麗詩篇!“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屬于李清照的女子之情。“楊柳岸,曉風殘月,”只屬于柳三變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慮只為李后主吟唱。他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他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風雨的一生,多情的一生,豁達的一生。這便是曠世奇才——蘇東坡。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5
推開歷史的那扇古銅色的大門,首先看到的便是他那一身白衣,手持卷書,口中還吟唱著一首悠揚的詩詞,我走向他,歌聲越來越清亮,面貌越來越清晰,指尖剛觸碰到他衣角的剎那間,便猶如童話一般,上一秒他還是那么朦朧而神秘,下一秒,我就來到了他的故鄉,遇見了年少的他。
那三遍漢書顯示出他的.刻苦,那一副對聯表現出他的志向,那無數科考流露出他的毅力。
經過許多挫折,他終于走上了他的仕途之路,但由于他那耀眼的光芒刺痛了那些習慣于黑夜的眼和嗅到了他大叔的面孔,使他離開了……這一去,就是幾十年,當他再次回來的時候,他的靈魂在風霜中已若不禁不起任何磨難,而悄悄的離去了。
他雖離去了,但他的筆下卻留出一片江山。
那“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開創了詞壇的另一半“豪放派”,使得千萬詞人都自嘆不如而甘拜下風。
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安慰了多少思鄉人的心靈,使得千萬書生都崇拜不已而望洋興嘆。
站在那滔滔的江水中,望著那高聳入云的赤壁,他想起了周郎,那人“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郎,這使他完成了那無數星光也無法與他的光彩相比的《念奴嬌》。
眉山的變化造就他不平凡的一生。遠大的志向造就他偉大的詩風;善良的性格造就他坎坷的旅途,我們崇拜他的才華,更敬仰他的品格。
幾千年黃河沖不掉他的聲譽,幾千年的風沙掩蓋不了他的作品,幾千年的塵埃沾染不了他的品格,他就是那個永遠的蘇東坡。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6
爆竹忽響,光火飛沖,直沖夜幕。剎那間,煙花四溢,炫光奪目,為黑夜開辟一方明亮之處。煙花之下,東坡把酒臨風,不知不覺染上一襲煙花色。
回首東坡年少時,何不比這煙花絢爛。嘉佑二年對義居第一,及殿試掌衡榜中進士乙科。與一個年僅20余歲的少年,怎不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蘇軾周身仿若一下子有了煙花萬朵的光彩,心中欣喜如綻開的煙花一片。歐陽修更是對其期望有加,視其如一聲叫喊沖破黑夜的煙花,驚動一方文壇。
然而,年少的風采,不過是坊間煙花,只得燦爛一時。烏臺詩案將東坡的路途又一次拉回了黑幕。獄中,只有殘斷的微光與凄厲的飛雪,再不見煙花齊放,可東坡心中的熱火并未散盡。在黑暗中長久地墜落,反而使蘇東坡增添了對光的向往和追求。這一回,不僅僅只讓煙花在自己的頭頂綻放。他不回頭,不自哀,面對次次貶值,東坡從未被黑夜吞噬。
煙花易冷,光卻永恒。東坡邁著信步踏上徐州的土地。水患大作,百姓遭殃,徐州暗無天日,蘇東坡奮不顧身地向黑暗沖去,身披蓑笠,迎風,冒雪,抗洪流。且不說他制定工程,尋來援助的大功,單是他孤身守城便鼓舞了百姓。那時的他,不就是黑暗里忽而盛開的煙花,撐起了徐州百姓心中的`光芒,也守住了一方安寧。
煙花接一方地,亮一片天,轟轟烈烈也猶有盡時,可煙花綻開時的那番盛景,卻能成為人們心中永不泯滅的印記。東坡煙花色悄然涌入了歷史的洪流,流傳至今。
回望至今,東坡的煙花色,難道不似當今抗疫中的那些人嗎?鐘南山手握煙花,在人們紛紛逃離武漢時只身前往,無論抗疫過程中多大的腥風血雨,心中煙花絢麗,絕不讓夜幕籠罩在大地,斷絕光明,在時空的光彩中摩擦花火毫不含糊,花開黑夜,漸漸的,越來越多的煙花聚攏,越來越多的白衣天使沖向一線,撐起中國的光明。
歷史長空中,多少色彩都被湮沒,但是煙花之美,劃破蒼穹,東坡,有著煙花之色,有著煙花之絢爛,為文化史增添了如此濃墨重彩,余音繞梁,久久,也不會散去。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7
我對宋詞情有獨鐘,尤其是北宋大詩人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今天是中秋節,夜晚我來到了北宋時期的密州,當時蘇軾就在密州當官。
我來到密州府衙,走進蘇軾的房間,只見他正在一邊坐在桌前吃著月餅,一邊賞月,眼神中有一絲淡淡的憂傷。我走到蘇軾身邊,他看到我,笑著和我打招呼,并示意我坐下。我輕輕地問:“蘇軾,今天是中秋節,大家都在歡歡喜喜地吃月餅、賞月,為什么你這么傷心?”他回答說:“你有所不知啊!我和我弟弟手足情深,小時候我們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離了,長大以后就各奔東西,很少再有見面的機會。屈指算來,分別已有七個年頭了。”說著,他便低聲吟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沒等他說完,我已接著誦讀起來。蘇軾帶著傷感地點著頭。“蘇軾先生,不必如此愁腸,我相信總有一天你會和你弟弟團圓的。”他拿起桌上的酒壺和我喝起酒來。我與蘇軾對酒當歌,把酒言歡,好不痛快!蘇軾喝得酩酊大醉,口中還不停地說“弟弟,弟弟”。蘇軾先生是借酒澆愁,可是借酒澆愁愁更愁。畢竟我不是生活在那樣的年代,不能體會蘇軾的內心的.痛苦,也無法分擔他的憂愁,只有陪著他舉杯暢飲。
夜已深,蘇軾已酐然入睡。看著他那入睡時憂傷的樣子,我不禁為自己和親人生活在一起的感覺而幸福。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大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轉眼間和蘇軾游玩、探討宋詞幾天了,已是該回家的日子了。我們兩人真是舍不得分離,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臨走之際,我祝福蘇軾:“兄,但愿你早日和你弟弟團聚,讓你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希望以后我們還能見面。再見!“再見了。你以后一定要來看我!”呼喊聲中,我漸漸消失在人群中。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8
若是有人問我,你最想和哪個詩人一起游覽大好山河,看風起云涌,潮起潮落?我想我不會和李白,他太不負責了!我想我不會和杜甫,他整日愁眉苦臉,太苦哈哈了!我想我更不會和曹操,他疑心太重。一言不和,我的小命就難保了!但我一定會選擇一個人—蘇東坡。
蘇東坡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在黃州的一段時間,蘇東坡右眼發炎腫痛,病情嚴重。他不得不閉門謝客,在家靜心養病。蘇東坡是一個好客的人,一天沒和朋友在一起,渾身難受。為了解悶,蘇東坡編了個笑話逗自己開心:蘇軾得了眼病不能吃葷,嘴巴不答應,他對眼睛說:“我是他的嘴巴,你是他的眼睛,為什么要區別對待,憑什么眼睛患病不許嘴巴吃葷?蘇軾公正地判決,于是嘴巴跟眼睛商量說:“這樣吧,等有一天我嗓子啞了,你眼睛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我絕不阻擋。”蘇軾在眼睛發炎時還能編笑話逗自己開心,這非一般人能做到!
蘇東坡是一個瀟灑、苦中作樂的人。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蘇東坡融入了當地生活,過的其樂融融。黃州的肥豬肉特別多,價格便宜。做為犯官的蘇東坡,沒有很多錢,只能買肥豬肉。瀟灑的他,研究出一套“豬肉大法”這也是留傳至今的—東坡肉。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人不肯吃,貧人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東坡還是個仁慈、善良的人,身為杭州知州的蘇東坡,除了進行整理西湖這項大工程外,每天主要處理一些瑣碎的日常公務。那次,蘇東坡審理一樁偷稅漏稅的案件,不但不懷恨在心,還放走了那個其情可憫的漏稅“商人”。
和蘇東坡一起游覽山河,他的幽默風趣會增添旅程的色彩,他的.苦中作樂會縫補旅程中的不如意,他的善良會使旅程充滿暖意。與他同行將會是一個瀟灑、風趣、有溫度的旅程。這就是我眼中的蘇東坡。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9
追求美的本色,宦海沉浮的仕途,幾度坎坷的人生,從不失才情的人格。“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這便是蘇東坡,這位才子,這位藝術家,這位因本性的正義感、道義與人文之追求而不得志的文人,這位最終看破紅塵的哲人所詮釋的、被他看透的人生之縮影。
從少年時的豪情蕩氣,到晚年的出世灑脫與逸逸飄仙,我們看到的蘇東坡總是他那個時代在混沌中最閃亮動人的一顆星。再三上書直諫皇帝完全廢除青苗債,他恤民仁德;在徐州動用公款以治水,他直爽愛民;除杭州水患,他堅勁的身軀挺立在飛泥濺湯之中;以保百姓生命為已任,終受讒言污蔑慘遭撤職,他慷慨大義。這一切在亂局當中珍存的美德與溫情,為后人所代代歌詠。蘇東坡永遠以他那寬厚的背影獨屹于人道之巔。明代詩人吳寬以雄渾詩句贊道:“自公去后五百載,水流無盡恩無窮。”他用他理性、先進的頭腦,在紅塵中發出一抹耀眼的光芒。他并不皈依任何一家學說,并不刻板地循規蹈矩,從不在儒家的“學而優則仕”句中彷徨,他恩澤萬眾的民本思想也是他堅守的道義,堅守的人性之美之結果。面對“朋黨之爭”,他并不急于依附于“仁”的一方,無論出發點為國或為民,在他眼中皆擇其優而踐之。遇其真理遭踐踏之時,勇立于萬眾之上的,惟有他。他可謂改革大潮中堅持真理的一根中流砥柱,但也是妒忌者與饞臣的一顆眼中釘。正如他所陳,他自己是“思無邪”的,從來向往美的一面,最后為酷吏,佞臣所害。他有堅定的“正”的價值觀,同時更有堪稱“可愛”的人格人品。他的美,心靈之美,道德之美,藝術之美,“人”之美,都表現得無不淋漓盡致。
蘇東坡的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情趣,那是孤獨的赤子的精神寓所。做詩、為畫,勁展濃墨。閑暇時,他便成為了一個置理性于不顧者,任情感支配他世界。也許是釀泉為酒時的熏香,也許是放空精神的愉悅,又或是賞月抒懷,可以說蘇東坡的一生都是一段段情感的婉轉與跳脫。他長游于山林之間,放慢步子。他舉首仰望那碧青的山頭,胸應中氤氳著草與落紅之芬芳。他嘆一口氣。情感,或是悲,或是離觴,亦或是不得志,在他心中和目光里打轉。他捋一捋胡子,便又沉醉山水與詩詞了,那是多么優麗,多么凄美的精神安慰與補贖!步步行艱,而卻步步品味。鳥雀鳴啼,歌聲滲在晨露里,往下滴,潤著泥土,淌著花瓣被風搖起的股股波濤,也平復著他掙扎的心靈。他吟唱著,純粹地笑著,像個多情的孩子……“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又或是小橋流水上升騰起的薄霧,籠著人家,引著炊煙,浮動。“西崦人家最應樂,煮芹燒筍餉春耕”。他的心中,我想,在羨慕之余也會濺起一絲苦楚吧。喜怒哀樂無處不在,而蘇東坡最優的一點也許是樂觀的境界。
蘇東坡的樂觀不是道家的無為產物。在蘇東坡的字典里,“無為”的意義永遠是擇其適之時而為。蘇東坡的樂觀亦不是儒家的行“仁”或佛家的放空精神而得,而它是一種天然的心境,一種寵辱偕忘的出世之境界,一種良心上的坦然,是他中年知天命時才有所獲的。但他飄仙的情感世界又總被他憂國憂民的理智所牽制,他的樂觀并不是純粹的,而是浪漫的,清高的,潔身自好的,只是他在精神的絕望與痛苦的邊緣掙扎所結上的傷疤。他從絕望中獲得了一種清淡的處事方式與老成的思想理念。桂酒也許便是他得以解脫的唯一方式了吧,沉浸于沉淀、濃郁、醇厚而清甘的芬芳中不可自拔,那世間還有什么,能與其相比呢?偶酌一杯,他欣然而品,酒透著他的心脾中去,染著他的精神。“百卉甘辛角芳馨,旃檀沈水乃公卿!”他向往陶潛的那種出世,可是對于從小受儒家教育的他來說,那種境界只可“瞻”仰而不可求。
他還感慨歷史,歌詠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寫下《赤壁賦》的悲壯詩篇。也許人是渺小的.,但精神是永恒的,價值是永恒的,迷茫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確只是可悲的螻蟻,但也可以是不朽的魂魄。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述:“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對于這位“美”男子來說,求美當然也要有藝術與人情之美,對于漢字抽象的一筆一劃的律動與跳躍,蘇東坡再能懂它們不過了。他最愛畫冬石,也許這也是他境界的一種共通。與世無爭,有一種淡淡的,但默然于世間守望的美,價值的美。這種美,滲透在他的仕途里。他是正義無可磨滅的代言人,是一種人性,一種人道,一種理智與良心的守護神,一個人之常情與價值觀的寄托者,立乎三朝政壇。也許他畫的石表面坑洼不齊,鱗次櫛比的磨坑,吸汲著他的精力。但當雨水潤滿全身,它又會像海燕一般再度騰飛,在天空盤旋,迎接暴風雨的到來!杭州是蘇東坡的“第二故鄉”。這位性情中人常來此賞景。西湖之畔,處處笙簫。江面琉璃滑,偶有雀禽嚶然,低掠蘇堤之下而鴻翔。蘇軾當年為太守之時,便在此解決了居民的用水難題。錢塘江從西湖畔騰瀉,飛奔直流,滿貫東海。因此,西湖水量益減,百姓用水益缺。如此愛民好景的詩人便建筑蘇堤以防洪,改道引流,用水之難則無憂矣。同時,將“三潭印月”之佳景也印于多少游客之心底。“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東坡在筑畢蘇堤之后即景起興,便又沉醉于他美好的文學情懷之中了。
人生失意時,他曾吟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高昂調子,去坦然接受現實。正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只得順其自然,頗有些佛道之神韻。樂觀之境界,情懷之高遠,為世人所流傳,欽佩!“黃州惠州澹州”,他用詩詞輕吟著這感情做的人兒的苦與衷,樂與愁,安慰著自己,也牽動著多少人的心,這是感情上的表達與會意。任思流舞動,他只是自己,只做自己,循著本性——這些也是他可愛之所在。林語堂筆下的蘇軾,那樣可愛,那樣詼諧,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他:一個充滿情趣的人,一個堅守美好的人,一個藝術者,一個浪漫者,一個至善的人,一個性情中的固執者,自負者,清高者,享受生活滋潤者……他便是蘇東坡,有血有肉的蘇東坡!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10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李杜的聲名早已印在腦子里。不過當我聽聞到蘇辛之類的名篇時,推崇李白的內心不禁有了一絲動搖,沒錯,我最喜愛的詞人便是東坡,那一個“自墾城東一坡”的居士,那一個“自笑平生為口忙”的美食家,那一個“西北望,射天狼”的曠世奇才。
我喜愛他的文筆。豪放中略帶婉約,而又不失一種迷人的瀟灑。思親人,他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直面生死,他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凄涼悲壯。屢次被貶,他留下“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的闊達釋然。這些不過是生活的點滴,但他們串連在一起,便就是生活。
我喜愛他的樂觀,元豐三年,一紙詔書把他帶往了黃州。北宋朝廷斷章取義,顛倒黑白,雖有幸保住腦袋,卻只落得團練副使的有名無實的虛職。但他仍并不為此氣餒。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一紙詩文留下,便使他成為北宋文學史上風華絕代的存在。他的一生屢次被貶,他也通過異于常人的方法排解內心的憂郁,黃州的豬肉,惠州的荔枝,海南的生蠔……,這些尋常的食材,在他手中有展現出另一種別樣的.風味,讓現今的人們體味到舌尖上不一樣的蘇東坡。
他也十分樂山好水,我在這點上與他竟十分相仿。不過他所游歷之地,我似乎僅到達過幾處,不過在這相同空間,不同時間,我似乎在穿梭時空與他相會,一起在這廣闊天地中共賞芳華。
笑看他這一生,苦也好,樂也罷,他那自我調度的釋然是我渴望擁有的。他一生的價值,想必也會超出自身的想象吧。
我喜愛東坡,他就是完美男神。Only the idol of mine。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11
世間本無所謂對與錯,思想使然。善惡,黑白,對錯,本就無嚴格的界限,只是人們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罷了。從一面來說,蘇東坡樂觀豁達,耿直敢言,豪放率真;但從另一面來看,也可以說他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擅長社會交往,不擅政。蘇東坡的優點顯而易見,能讓我們受到感觸和啟發,如果反觀之,未嘗不能悟出一種生活態度。
優點之一:樂觀豁達,隨遇而安
我們都知道,蘇東坡被貶過很多次。作為一個滿懷斗志與才慧的愛國詩人,官場失意,心里免不了抑郁不平。但他就如任何一個平凡人一樣,就此消沉灰心喪氣了嗎?“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飲酒是他遣懷苦悶的一種形式;希冀是他至存高遠的體現;豪放是他豁達胸襟的必然結果!縱使身旁荊棘叢生,亦相信風雨后總會有晴開月朗;縱使墮入萬丈深淵,亦有在地獄中也能比過天堂的斗志與決心。
反觀之一:
蘇東坡是人,不是神。正如《后赤壁賦》中寫道“道士顧笑,予亦驚悟,開戶視之,不見其處。”他也在出入世的問題上感到過迷茫。雖然他也寫過很多豪放樂觀的詩文,但大多數詩文中也反映出他的情感矛盾。《前赤壁賦》中,客人所說“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未嘗不是他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慨。“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亦寓暗傷流年之感。縱然一個人再偉大不凡,終究還是擁有著人之常情。
優點之二:耿直敢言,灑脫率真
蘇東坡是一位愛國詩人,他在政治上有自己的遠見抱負。他明智地發現了新法的弊端,不顧自身安危毅然的寫下了《上神宗皇帝書》。他的這種勇敢,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點贊!他也不愿與小人同流合污,敢于同那些腐敗官員作斗爭,他那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高雅也值得我們欽佩。
反觀之二:
蘇東坡的耿直敢言顯然讓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接連被貶甚至入獄。俗話說:“處事樹為模,本固任從枝動搖;立身錢作樣,內方還要外邊圓。”他的不知變通讓他得罪了很多權貴,他的為人處世太不計較后果。與其與敵人在明面上就撕破臉,自己吃力卻不討好,于自己的仕途有百害而無一利,不如為人收斂一點,行事有計策而不盲目,如果官都越做越小,那還有什么為國家出力的資本呢?當然,要想在腐敗黑暗的官場中保持初心,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的.強烈決心。
優點之三:重情重義,珍重愛情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微霜……”這首詞是蘇東坡為悼念亡妻王弗寫的,足以體現出蘇東坡對愛妻的深摯思念之情。
《東坡逸事》里有王氏“幕后聽言”的故事,是說東坡每有客來,王弗總是躲在屏風的后面屏息靜聽。在宋代,女子的天地越來越小,而蘇東坡能如此待王弗,可見其對王弗的信任至極與用情之深。
反思之三:
蘇東坡一生為情所重,卻也有樹欲靜而風不止的煩惱。西湖晏飲時有女子慕名而來演奏古箏,蘇東坡便為她寫下了“欲待曲終尋問處,人不見,數峰青”。有一名惠州女子名超超,執意想與東坡為婿,東坡恐有不便之處,便匆匆離去。多年之后,他故地重游,聽說超超已死,驚然動情,為她寫了首《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噫!何必如此糾結于是非曲直,不過對的人生于錯的世罷了。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12
翻開中國史冊,你會發現歷史上人格健全學識淵博的文人其實并不多,蘇東坡算是一位。眾所周知,蘇東坡生活的年代是積弱積貧的北宋,軍事上的羸弱卻意外地造就了文化上的繁榮,整個宋代,文學天幕可謂是群星璀璨,而蘇東坡無疑是其中最耀眼奪目的一顆。
縱覽其一生,雖是少年得志,卻也是歷經曲折與坎坷,飽受命運的捉弄與摧殘。作為一名士子,蘇東坡是幸運的,他遇到了勵精圖治而又懂他愛他護他的帝王,結識了致力于改革文風而又賞識他的歐陽修。于是,經天緯地之才早早被發見,滿腹經綸得以施展。然而,嫉妒與詆毀也隨之接踵而來,烏臺詩案更是險些讓他遭受滅九族之災。蘇東坡一生被貶謫和放逐無數,最終在海南儋州溘然仙逝。
作為一名文人,蘇東坡的才華無需贅述,僅憑前后兩篇《赤壁賦》就足以讓他名垂青史,他是中國歷史上鮮有的集儒、釋、道于一身的大家。作為一名官員,蘇東坡絕對是優秀的,他無論走到哪里,哪里就會出現政通人和的和諧景象。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父母官,雖然時光流轉了千年,但人們腳下所踩的仍是他所修建的蘇堤,嘴里吃的仍然有他所創制的東坡肉……他是天上掉下來的`一顆文曲星,也是一位集萬千黎民寵愛于一生的青天大老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博學多才的文曲星,一位被皇帝太后愛護的大才子,一位被百姓愛戴的好官員卻始終為同僚所不容。我曾經拜讀過林語堂先生所著的《蘇東坡傳》,林老在書對此的解釋是,蘇東坡太有才了因而成為了眾矢之的。的確,古往今來,才華之人總會遭來陷害與損毀,比如李斯之于韓非,龐涓之于孫臏……而我私下認為,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缺乏一個完善的制度對賢人的保護。想必大家一定知道有名的“分粥的故事”,一個好的制度可以讓壞人變成好人,而一個壞的制度則可以讓好人變成壞人。范仲淹、歐陽修、范縝、蘇東坡已近乎圣賢,因而在沒有好的制度的條件下仍然能防腐拒變,而風霜高節、始終能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終究是少數。古代如此,當今亦如此。當下的中國,之風不可謂不甚,但很多官員其實當初并不想腐化,可是在制度和風氣的影響下,卻不得不走向腐化,換而言之,用時下比較流行的一句話來形容,有一種無奈叫立軍,有一種悲劇叫立軍。
經常,我們會在各種媒體上看到,各級黨委政府干部要加強廉潔自律,自覺防腐拒變。我個人認為,想主要依靠官員自律來解決問題純屬扯淡。畢竟,廣大干部也是普普通通的人,而不是圣賢,要想從根本上根除的毒瘤,惟有變革和完善制度才是良方。這種變革勢必會損害絕大多數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注定了定會遭受重重阻撓,時間定會漫長無邊,也許是好幾十年或上百年,亦或是更長。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13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詩人、書法家、畫家大家對他應該也很了解吧!
蘇軾說得上是一位大詩人啦!什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啦,都是他的作品。可是,你知道嗎?蘇軾也是一個大吃貨呢!
有一次,蘇軾被貶到了黃州,因為俸祿很少,他以為只能吃土了。但到了黃州以后,他發現黃州的豬肉很便宜,可是,當地人不會做,做出來的豬肉很腥,所以他就買了豬肉自己回家做,還教當地百姓做,為此還寫了一首詩: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
還有一次,蘇軾被貶到海南,那里的海鮮美味極了。蘇軾一看高興壞了,還特地給家中寫了一封信,說:無令朝中大夫知,恐爭南徙,以分此味。意思是:千萬不要讓朝中的大人們知道這件事,我怕他們爭著來這里,把好吃的'分走。
這就是蘇東坡,可愛又才華橫溢的蘇東坡!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14
詞如其人。他的豪邁眾所周知,故而他不經意間所流露的溫柔和深情,才更為動人。
蘇軾十六進京赴考,雖因考官的失誤只得摘取榜眼,但事實上,他卻是那個真正的狀元,稱其“鬼才”不足為過。貶至黃州時,那一首《赤壁賦》掀起了文學史的驚濤駭浪,拍碎了多少詩人“風花雪月”、“無病呻吟”的美夢。晚年的蘇軾,有“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的狂傲和老當益壯的豪情,亦有“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蕩氣回腸的氣勢和超脫瀟灑的神韻。
文如其人——他是浪漫之詩人,豪放之詞家,超脫之文人。他的豪邁眾所周知,故他的溫柔和深情才更為扣人心扉。一首《江城子》,字字悲涼,句句斷腸,無奈“十年生死兩茫茫”,讀來令人無語淚漣漣。一直以來,蘇軾在人們眼中,幾乎成了“樂觀”的代名詞,似乎他流露出的情感中有一絲悲哀都是令人詫異的。殊不知他也是人,而非仙非神。“小軒窗,正梳妝”,恍然間,他記起了亡妻梳妝時的嬌美,他都記得,他沒有忘。即使相隔十年,相隔陰陽兩界,他都沒有忘。辛酸淚,無處訴,月夜孤身一人,身居他鄉,哭成此詞,何人不感慨?何人不動容?
蘇軾的人格魅力難以琢磨,他像一個熔爐,將“儒”、“佛”、“道”三種看似截然不同的思想巧妙地鍛煉融合在一起。他積極入世、憂國憂民;不計得失,信奉眾生平等,卻又認為死生是相生相成,追求內心平和。然而,要清楚蘇軾究竟是怎樣做到的,我們就不得不提“烏臺詩案”。
“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蘇軾的弟弟蘇轍如是說。“烏臺詩案”,他被小人誣陷,雖死罪可免,但卻活罪難逃。一貶至黃州,二貶至余杭,三貶至瓊州。瓊州即海南,宋時仍是荒夷之地,名副其實的.天涯海角。貶,再貶,貶至無可再貶之地。問起:“恨否?”他只是笑著:“何為恨?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眼見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我不是蘇軾,也無法真正明白,這一句看似輕描淡寫的話后,究竟有多少的情感在其中。這是種對自己,對小人的釋然、包容,而其中又有刻在他骨子里的積極、樂觀與曠達。或許還有些什么。但是,由一個被迫墜入深淵的人說出這樣的話,我的感受只有震撼和千萬分的心疼。
蘇軾有情有愁,他是個俗人;他的思想是汲取了世間精華,又仿佛脫離紅塵。世人皆說李白是騰飛成仙,陶淵明是遁土化靈,他們都是“仙靈”。然而蘇軾不一樣,至始至終,他都在人間。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15
在我的眼中,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真切愛民的人。
蘇東坡的思想,以儒學為主,道家為輔。濟世安民是他一生不變的理想。
王安石變法時,他看透王安石的功利心,看到原本的利民之法,使民受苦。他沒有沉默,選擇發聲。司馬光對新法全盤否定,那些于民有利,行之有效的新法亦將廢除時,他再次站出來發聲。
他這是何苦呢?若不發聲,以他之才,必早已官居相位,執宰天下了。但這非蘇東坡所求。同朝為官的小人,著眼于權。而蘇東坡卻著眼于民。他的發聲,不是為己,而是為民。
而這換來的`,卻是蘇東坡被貶艱苦之地。苦又何妨,“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苦難無法毀滅的,是他的理想,是他對百姓的愛。無論當多么小的官,他一如既往地堅守本心,滅蝗,抗洪,救孤兒,能力所及之事,他從不錯過。
被貶黃州時,老友巢谷曾來看他,傳給他治瘧疾的藥方,而蘇東坡也答應巢谷,不將藥方傳給他人。當瘟疫襲卷黃州,奪走一個又一個百姓的生命時,在誠信與大義面前,蘇東坡選擇后者,獻出藥方。我想,他是問心無愧的,因為他救活了黃州的百姓。
蘇東坡出任杭州太守時,看到西湖很久沒被整頓,其間大片水草。他便決心為民解憂,四處籌款,疏浚西湖。他將清理出的淤泥筑成一道長堤,即“蘇堤”也將岸邊的湖面租給百姓種菱角,又在西湖中建三座石塔,即后來的美景“三潭印月”。“蘇堤”和“三潭印月”正訴說著蘇東坡于民的那份熱忱。
蘇東坡,大智大愚,心中裝的是人間大愛。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他對百姓的愛如汪洋之深,如泰山之高,深沉而博大,在千年的光陰中愈見深刻。時至今日,百姓仍愛他,學者仍崇敬他。大江東去,蘇東坡仿佛不再是一人,而是種精神的代名詞,綿延千秋。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相關文章:
蘇東坡作文04-28
關于蘇東坡的作文10-17
蘇東坡的酒作文07-22
永遠的作文08-21
我心中的蘇東坡作文05-07
我眼中的蘇東坡作文01-26
永遠的榜樣作文07-31
永遠的悔恨作文08-01
永遠的貝多芬作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