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騫出使西域的原因
張騫出使西域,又稱張騫通西域,指的是漢武帝時期希望聯合月氏夾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的歷史事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張騫出使西域的原因,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原因
匈奴威脅
西漢建國時,北方即面臨一個強大的游牧民族的威脅。這個民族,最初以“獯鬻”、“獫狁”、“儼狁”、“葷粥”、“恭奴”等名稱見于典籍,后統稱為“匈奴”,春秋戰國以后,匈奴跨進了階級社會的門檻,各部分別形成奴隸制小國,其國王稱“單于”。楚漢戰爭時期,冒頓單于乘機擴張勢力,相繼征服周圍的部落,滅東胡、破月氏,控制了中國東北部、北部和西部廣大地區,建立起統一的奴隸主政權和強大的軍事機器。匈奴奴隸主貴族經常率領強悍的騎兵,侵占漢朝的領土,騷擾和掠奪中原居民。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冒頓單于率騎兵圍攻晉陽(今山西太原)。劉邦親領三十二萬大軍迎戰,企圖一舉擊潰匈奴主力。結果,劉邦反被冒頓圍困于白登(今山西大同東),七日不得食,只得采用陳平的“奇計”,暗中遣人納賄于冒頓的閼氏夫人,始得解圍。從此,劉邦再不敢用兵于北方。后來的惠帝、呂后,和文景二帝,考慮到物力、財力的不足,對匈奴也都只好采取“和親”、饋贈及消極防御的政策。但匈奴貴族,仍寇邊不已。文帝時代,匈奴騎兵甚至深入甘泉,進逼長安,嚴重威脅著西漢王朝的安全。
聯合大月氏
天山南麓,因北阻天山,南障昆侖,氣候特別干燥,僅少數水草地宜于種植,缺少牧場,漢初形成三十六國,多以農業為生,兼營牧畜,有城廓廬舍,故稱“城廓諸國”。從其地理分布來看,由甘肅出玉門、陽關南行,傍昆侖山北麓向西,經且未(今且未縣)、于闐(今于田縣),至莎車(今莎車縣),為南道諸國。出玉門、陽關后北行,由姑師(今吐魯番)沿天山南麓向西,經焉耆(今焉耆縣)、輪臺(今輪臺縣)、龜茲(今庫車縣),至疏勒,為北道諸國。南北道之間,橫亙著一望無際的塔里木沙漠。這些國家包括氐、羌、突厥、匈奴、塞人等各種民族,人口總計約三十余萬。張騫通西域前,天山南路諸國也已被匈奴所征服,并設“僮仆都尉”,常駐焉耆,往來諸國征收糧食、羊馬。南路諸國實際已成匈奴侵略勢力的一個重要補給線;三十多萬各族人民遭受著匈奴貴族的壓迫和剝削。
蔥嶺以西,當時有大宛、烏孫、大月氏、康居、大夏諸國。由于距匈奴較遠,尚未直接淪為匈奴的屬國。但在張騫出使之前,東方的漢朝和西方的羅馬對它們都還沒有什么影響。故匈奴成了唯一有影響的強大力量,它們或多或少也間接地受制于匈奴。
從整個形勢來看,聯合大月氏,溝通西域,在蔥嶺東西打破匈奴的控制局面,建立起漢朝的威信和影響,確實是孤立和削弱匈奴,配合軍事行動,最后徹底戰勝匈奴的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步驟。
漢武帝即位不久,從來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在敦煌、祁連一帶曾住著一個游牧民族大月氏,中國古書上稱“禺氏”。秦漢之際,月氏的勢力強大起來,攻占鄰國烏孫的土地,同匈奴發生沖突。漢初,多次為匈奴冒頓單于所敗,國勢日衰。至老上單于時,被匈奴徹底征服。老上單于殺掉月氏國王,還把他的頭顱割下來拿去做成酒器。月氏人經過這次國難以后,被迫西遷。在現今新疆西北伊犁一帶,趕走原來的“塞人”,重新建立了國家。但他們不忘故土,時刻準備對匈奴復仇,并很想有人相助,共擊匈奴。漢武帝根據這一情況,遂決定聯合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于是下令選拔人才,出使西域。天山北路,是天然的優良的牧場,當時已為匈奴所有,屬匈奴右部,歸右賢王和右將軍管轄。西北部伊犁河一帶原住著一支“塞人”,后被遷來的月氏人所驅逐。而大月氏后又為烏孫趕走。
漢朝日趨強盛后,計劃積極地消除匈奴貴族對北方的威脅。武帝聽到有關大月氏的傳言,就想與大月氏建立聯合關系,又考慮西行的必經道路——河西走廊還處在匈奴的控制之下,于是公開征募能擔當出使重任的人才。
當漢武帝下達詔令后,滿懷抱負的年輕的張騫,挺身應募,毅然挑起國家和民族的重任,勇敢地走上了征途。
張騫,漢中成固(今陜西城固縣)人,生年及早期經歷不詳。漢武帝劉徹即位時,張騫已在朝廷擔任名為“郎”的侍從官。據史書記載,他“為人強力,寬大信人”。即具有堅韌不拔、心胸開闊,并能以信義待人的優良品質。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張騫“以郎應募,使月氏”。“郎”,是皇帝的侍從官,沒有固定職務,又隨時可能被選授重任。
張騫出使西域的原因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西域是指現在新疆和新疆以西、包括中亞等國的一些地區。在這個地區內,有大小三十六個國家,其中比較大的有大月氏和烏孫。那時,北方的匈奴貴族為了掠奪財物和奴隸,不但經常侵犯漢朝的邊疆,而且也經常侵擾西域的一些國家。有一次,一個從匈奴投降過來的人對漢武帝說:“匈奴打敗了大月氏,把月氏王的腦袋砍下來裝酒喝,月氏人也被趕到西邊去了,月氏人非常恨匈奴,何不和他們聯合起來共同攻打匈奴呢?”漢武帝知道之后,就想聯絡大月氏夾攻匈奴。但是,要到大月氏去,必須通過匈奴的國土。漢武帝下令招募不怕危險出使西域之人。
漢中人張騫就是這時應招,勇敢地接受了這項任務。公元前138年,張騫率領堂邑夫等100多人,從京城長安出發。當通過匈奴的時候,不幸被匈奴人抓住,帶他來見單于。單于對他說:“月氏在我的北邊,漢朝怎么可以派人去呢?難道我派人去越,漢朝也允許我穿行嗎?”于是把他扣住,一直扣留十多年。在這十多年里,張騫雖然已在匈奴娶妻生子,卻沒有一天忘記他所肩負的使命,但苦于無法逃脫。后來,終于找機會逃了出來。張騫逃出之后,繼續往西走,走了十幾日,越過蔥嶺,來到大宛國。大宛國派了翻譯和向導,把他送到康居國。康居又派人領他找到了月氏人。
這時月氏人已經占領了大夏的一塊地方住了下來,這塊地方比較富庶,而且很少外來侵略,所以月氏人也就不再想和匈奴打仗了。張騫住了一年,沒有收獲,只好返回。但在回來的路上又被匈奴抓住,扣留起來。一年多以后,單于死去,匈奴國內發生內亂。張騫同他的妻子和堂邑夫跑了出來。堂邑夫射箭的技術很高明,當他們饑餓的時候,堂邑夫就射獵飛鳥和野獸來充饑。這樣,他們才回到了長安。去時的100多人,回來只剩張騫和堂邑夫兩個人。張騫這次出使,雖然沒有結果,但是他帶回了許多關于西域各國的消息,而且第一次發現了一條從漢朝去西域的路線,建立了漢朝與西域的初步聯系,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張騫回來之后,向漢武帝報告西域各國的地理位置和風土人情。他說,大宛國在漢朝正西,大約一萬里,那里房屋、城郭都和中國一樣,居民也是以農業為主。而且多產好馬,傳說那種馬出汗如血,所以叫“汗血馬”。大宛東北是烏孫國。大宛正東是于闐,于闐以西,水都向西流入西海,于闐以東,水都向東流,入鹽澤(新疆羅布泊)。鹽澤的水潛行地下,向南流出地面,就是黃河的源頭,約離長安五千里。烏孫、康居、大月氏都是以游牧為生,和匈奴差不多。月氏人現在居住的大夏,在大宛的西南,以農業為主。但是,鹽澤以東是匈奴的疆域,正好截斷了漢朝去西域的道路。
他又說,他在大夏的時候,曾看見邛竹杖和蜀錦,據說是從身毒(印度)買來的。張騫推測,大夏距漢一萬二千里,在漢西南,而身毒又在大夏東南,那里有蜀物,可見身毒離蜀不遠。因此他建議從這條路去西域可能比較安全。張騫所說的情況,現在看來,除了對西域河流的流歸了解不確切,對黃河的起源了解有錯誤外,其他如各國位置、風俗習慣等的情況,因為是他親身經歷,所以還是相當可靠的。后來漢武帝又專門派人沿黃河而上,追溯它的起源。漢武帝聽說西域各國出產許多珍寶,又有“汗血馬”引起了他的興趣。于是派人從蜀出發,去找身毒國(印度)。
其中有一個使者到達夜郎國,夜郎國王對他說:“漢孰與我大?”意思是不相信世界上還有比夜郎國更大的國家。所以后來人們用“夜郎自大”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妄自尊大的人。這次派遣的使者都沒有到達目的地。公元前121年,漢朝擊敗匈奴,占據了河西走廊,打通了漢朝去西域的道路。這時漢武帝又幾次向張騫提起去西域的事。張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我在匈奴的時候,知道現在的烏孫國王叫昆莫。昆莫的父親當國王時曾和大月氏打過仗,結果被打敗了,國王被殺,土地被奪,人民只得離開故地去投靠匈奴。當時昆莫剛出生不久,有人把他藏在草堆里,自己去找食物。
回來的時候,看見一只狼正給他喂奶,一只鳥叼著肉在旁邊飛。大家以為他是神。匈奴王也很愛護他。昆莫長大之后,匈奴王派他領兵,還給他人民。但從此他就不再服從匈奴了,匈奴和他打過幾次仗都沒打勝。”張騫的意思是先聯絡烏孫,讓他們搬回故地(甘肅河西走廊),以斷匈奴右臂,其他大夏諸國自然可通行。漢武帝同意了他的意見。公元前115年,張騫又率領300個身強力壯的人,第二次出使西域。每人各備馬兩匹,帶牛羊一萬頭,金箔絲綢等無數。他們先到烏孫,會見國王昆莫,說明來意。但昆其認為漢朝離自己很遠,又不知道漢朝是否真是大國。烏孫離匈奴很近,過去一直臣服匈奴,大臣們對匈奴很害怕,所以很有顧慮。
他們都希望親眼看一看漢朝是個什么情況。張騫住了一段時間,仍無所獲。他只好派他的許多助手分別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波斯,今伊朗)、身毒等國。張騫自己和烏孫的幾十人回到長安,他們才知道漢朝果然是個大國。兩三年后,張騫所派出的副使大都帶著當地的人先后回到長安,而且帶來許多禮物。《漢書-張騫傳》記載,安息國王獻大鳥卵及犛靬眩人。大鳥卵可能就是鴕鳥蛋,犛靬人是白種人,他們會玩魔術,會口中吐火和自縛自解等技藝,所以叫“眩人”。漢武帝很高興,這時張騫已經死了,從此西域的路才通暢了。漢武帝得知大宛的貳師城有汗血馬,但大宛不愿意給,就派遣李廣利率數萬人擊大宛。
戰爭前后歷三年,大宛戰敗,漢武帝得汗血寶馬三千多匹。漢武帝得到汗血馬非常喜愛,稱之為“天馬”。他聽說汗血馬喜食苜蓿,特地派人從西域取來苜蓿種子,從此中國才有了苜蓿。當時通往西域的路有南北兩條。按現在的地圖,北邊的一條出玉門關,經吐魯番、庫車到喀什,再過帕米爾高原,到中亞的費爾干納(古大宛)等地;南邊的一條,出敦煌外古陽關,經若羌、和田到莎車,過帕米爾高原,到阿富汗、伊朗(古大月氏和安息)一帶。西域的土產葡萄、苜蓿、石榴、寶馬等由此輸入中國;中國的絲綢等多由南路運往西域,再由此運到歐洲。這條路被西方歷史學家稱為“絲綢之路。
同時中國內地的文化也傳到西域和鄰近各國;西域的音樂、美術、雜技也傳入中國內地,豐富了中國人民的文化生活。
【張騫出使西域的原因】相關文章:
西域美玉之國解釋02-17
張騫是哪個朝代哪里人03-01
上臺緊張的原因03-03
孩子腹痛的原因04-29
女人出軌的原因10-12
產生壓力的原因02-19
中醫脫發的原因02-18
痘痘產生的原因02-18
孩子膽小原因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