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相思納蘭性德賞析
長相思納蘭性德賞析,這首詞是納蘭性德作者中比較著名的一首詞,風格兼有豪放和婉約,而在寫景抒情方面又十分傳神,使得這首詞傳誦極廣。本文長相思納蘭性德賞析由unjs.com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導讀:
這首詞是作者隨同皇帝出關祭祀時有感而作!其原文如下: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長相思字詞解釋:
榆關:山海關。
那畔:那邊,指關外。
聒:喧鬧,嘈雜。
故園:故鄉,家園。
長相思翻譯:
翻過一座座山,越過一倒倒水,我隨同護駕的千軍萬馬,浩浩蕩蕩地向山海關進發。天黑了,營帳中燃起了盞盞燈火,壯麗輝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時候,營帳外忽然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眠。同樣的寒夜風雪之聲,卻覺得和家鄉截然不同。
長相思納蘭性德賞析:
“山一程,水一程”描寫的是伴隨皇帝出行時的一路上的風景,也有山回水之意。“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山又一山,過了一河又一河,就像一個趕路的行者騎在馬上,回頭看看身后走過的路的感嘆。如果說“山一程,水一程”寫的是身后走過的路,那么“身向榆關”寫的就應該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關”就是山海關,作者是在伴隨皇帝去山海關以外還有很遠的長白山,“那畔行”正是說明此行的最終目的地不是“榆關”,而是在“榆關”的“那畔”。 “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語言,“那畔”猶如“那廝”,“那邊”,“那處”,作者會脫口而出此俗語,很顯然既有一種放松,也有一種不情愿。
“夜深千帳燈”這一句寫出了皇上遠行時候的壯觀。想象一下那副場景吧,風雪中,夜幕下,在群山里,一排排營帳里透出的耀眼的燈光,景象該是何等的壯觀!
“風一更,雪一更”,“更”是指時間,舊時夜里的一種計時單位,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形成了工整的對仗。“聒碎鄉心夢不成”,夜里,寒冷的風雪吹打著帳篷,作者怎么也睡不著,失眠了,于是于寂寞無奈之中數著更數,感慨萬千,又開始思鄉了,因此才有“故園無此聲”。其實并不是“故園無此聲”,而是以往在故園有親人,有天倫之樂,讓自己沒有機會睡帳篷、聽風雪,在溫暖的家里也不會覺得寒冷,而此時此地,遠離家鄉,才分外的感覺到了風雪異鄉旅客的情懷。由此才覺得“故園無此聲”。總的來說,這首詞寫得很傳神,很動情,然而狀觀之處卻體現不出作者的大氣魄來,這可能源于他宦官家庭出身,父親謹慎為官的教育,也可能源于他內心深處的某中不悅。不過這樣一來,恰恰又集豪放與婉約于一體之大成,凝煉出中華詞壇上一顆風骨神韻俱佳的燦爛明珠,深得后人的喜愛和傳誦。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原名成德,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號楞伽山人。曾經因為避諱皇太子保成,改名性德。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恢復。清朝著名詞人。詞風與李煜相似。納蘭出身顯赫,父親是康熙時期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納蘭性德自幼修文習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進士。初授三等侍衛,后晉為一等,長年追隨康熙左右。
納蘭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寫詞。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情真摯濃烈,寫景逼真傳神。納蘭性德在清初詞壇獨樹一幟,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于寒疾,年僅三十歲。王國維曾評價納蘭性德的詞壇成就是“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以上這篇長相思納蘭性德賞析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詩詞盡在:詩句大全 !
搞笑謎語,腦筋急轉彎,祝福語,每日驚喜不斷,盡在unjs.com!可通過掃描本站微信二維碼或者添加微信號:miyu_88,即可進行體驗!
【長相思納蘭性德賞析】相關文章:
納蘭性德《長相思》課件腳本..05-01
畫堂春納蘭性德翻譯賞析12-14
納蘭性德04-29
納蘭性德的詩句04-02
納蘭性德簡介03-08
納蘭性德生平介紹05-30
詩人納蘭性德的愛情悲劇05-01
納蘭性德的生平介紹資料11-28
浣溪沙(納蘭性德)(精選10篇)04-28
對納蘭性德的評價100字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