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五課達標檢測題-政治試題
第五課達標檢測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1.在社會總產品中,扣除已消耗掉的生產資料后的那部分凈產品是( )
A、國民收入的物質構成 B、國民生產總值
C、國內生產總值 D、社會說明了產值
2.國民收入經過復雜的分配過程,按其最終用途,可以分為兩部分( )
A、一部分用于生產,一部分用于積累 B、一分用于生產,一部分用于消費
C、一部分用于積累,一部分用于消費 D、一部分用于交換,一部分用于消費
3.預算和財政的正確關系是( )
A、國家財政是預算的主要環節 B、國家財政是預算的基礎
C、國家財政是通過預算實現的 D、預算是國家財政的全部內容
4.財政支出是實現( )的財力保證
A、企業效益 B、按勞分配
C、國家職能 D、商品價格
5.2004年《半月談》第3期載文指出:如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在三年內免征營業稅、城市建設稅、教育附加稅和個人所得稅。這一材料說明( )
A、財政通過稅收對社會分配進行調節,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財政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C、稅收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
D、稅收是國家主要的財政來源
6.2004年中央財政用于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支出近130億元,用于基本養老保險金的補助支出高達410億元。財政部門用于社會保障投入的資金( )
①從財政收入的角度看,可以形成貨幣購買力,是社會總供給的一部分 ②是財政分配的一個方面 ③可以反映政府活動的范圍、方向及政府政策 ④從財政支出的角度看,是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04年《半月談》第1期載文:中央決定,今年農業稅稅率總體上降低1個百分點,重點用在糧食主產區;取消農業特產稅,在計稅耕地面積上生產的農業特產稅改征農業稅,除保留了28億元的煙稅外,其他的一律不再征收農業特產稅。在農業方面稅收的調整體現了稅收的( )
A、利益調節作用 B、促進經濟發展作用
C、無償性特征 D、固定性特征
8.2003年我國稅收收入首次突破200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收3000億元。在經歷非典與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之后,取得這樣的驕人業績,表明了中國經濟已經步入協調、高速的發展軌道,我國每年的財政收入有90%來自稅收。這表明稅收( )
A、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 B、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
C、是組織財政收入的重要形式 D、有利于使財政的作用得以充分的發揮
9.隨著依法治稅進程的加快和稅法宣傳的深入人心,廣大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有了提高,但對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卻重視不夠,不注意納稅資料的保護就是問題之一。國家實行依法納稅,有利于( )
①保障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和社會的正常發展 ②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 ③規范涉稅者的行為 ④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是某市的一些經濟參數,可以形成財政收入的是( )
①某國有企業2003年納稅600萬元 ②某國有企業2003年向國家交納 200萬元的利潤 ③2003年某市從世界銀行貸款4000萬美元 ④某市2003年工商管理費100萬元 ⑤某市2003年城市建設的開支是2億元人民幣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1.中央決定,2004年農業稅稅率總體上降低一個百分點,重點用在糧食生產區;取消農業特產稅。這表明( )
A、稅收是組織國家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
C、稅收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 D、稅收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
12.2004年6月9日上午,在鄭州市花園路與農業路交叉口,一位男士闖紅燈被交警罰款20元,這20元罰款的歸屬你認為正確的是( )
A、應該交歸國庫,形成鄭州市的財政收入 B、應該歸交警隊擁有,因為是交警執行任務所得
C、應交給銀行,形成銀行資金 D、應交給社會公益部門
13.中國人觀點比較保守,對于在國家的財政中如果“每年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A、會產生通貨緊縮 B、會產生通貨膨脹
C、屬于財政收支平衡 D、說明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14.2003年2月20日溫州新聞網消息:與往年不同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給我市造成了嚴重影響。財政部門及時調整思路,建立應急機制,在減免有關稅收的同時,全市共籌措“非典”防治資金1.22億元(其中市級投入5360萬元)。這表明( )
A、財政是衛生事業的重要物質保證 B、通過財政可以實現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C、國家通過財政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D、財政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5.建設部、財政部、民政部、國土資源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頒布的《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辦法》,于2004年3月1日實施,財政預算安排是資金主渠道。廉租住房制度建設堅持以財政預算安排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的原則。要使財政的作用得以充分的發揮,具體措施是( )
①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增加財政收入②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減輕企業負擔,盡量減免稅收稅收③盡量減少財政支出④正確處理好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所謂賦稅,就是國家不付任何報酬而向居民取得的東西”。最能表明這句話含義的選項是( )
A、稅收是國家通過法律形式予以確定的,征稅必須有法律依據
B、國家取得的稅收收入,既不需要返還納稅人,也不需要對納稅人付出任何代價
C、不論企業盈虧都必須依法納稅 D、稅收可以使財政得到切實的保證
17.稅收的共同點是( )
①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國家職能②都以國家的強制力做后盾③有的是以經濟力做后盾④都是取之于民和用之于民⑤都體現的是一種分配關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8.社會主義國家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所以社會主義稅收從根本性質上說是( )
A、組織財政收的基本形式 B、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
C、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 D、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
19.2003年我國稅收收入首次突破20000<
【第五課達標檢測題-政治試題】相關文章:
《化學與生活》檢測題04-29
考研英語:暑期單詞過關達標檢測方法04-29
《偉人細胞》檢測題03-08
矩形的判定檢測題04-28
七年級上第六單元達標檢測題(語文版)04-30
分式方程檢測題04-26
機械能 綜合檢測題05-01
圖形相似單元檢測題05-01
反比例函數檢測題04-27
達標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