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湖北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現狀的分析論文
一、實踐調研過程簡介
湖北工業大學赴黃岡生態圓夢實踐隊共16人(前期申請、選拔產生,包含15名學生、一名老師)。實踐隊7月1日從武漢市湖北工業大學出發到達黃岡市內,實地實踐至8日結束,為期一周。按照前期計劃,考察范圍涵蓋當地政府、企業、農業、旅游業等領域。先后訪問了麻城市政府、環保局、科技局等機關,調查走訪了市內污水處理廠、華建石材廠,參觀考察了尾斗湖生態旅游區、杏花村旅游景區等,同時在當地媒體配合下完成了激發市民環保意識的簽字活動、問卷調查等活動。
二、黃岡地區(麻城市為例)環保狀況現狀及問題分析
調查中我們對黃岡市麻城(縣級)市政府、工業、農業、旅游業等多領域進行了全面調查走訪,對該地區環保狀況分析如下:
1.政府方面
在對麻城市政府機關的走訪中我們了解到,麻城市政府致力于該地區經濟發展得同時也對該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極為重視。但是,在引導當地發展經濟的同時,由于生態環境保護考核難度大、花費高、審批程序復雜等一系列中間環節問題,導致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未能積極有效實施。此外,麻城市小企業很多,經濟實力較弱,而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規定中的清潔生產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小企業無力承擔等等,導致麻城市環境保護難度越來越大,治理難度也隨之加大。但是,政府也在不斷努力,自2014年起麻城市計劃投資用于麻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的100億資金,同時積極牽線搭橋,幫助企業和武漢各高校進行合作,解決企業在生態環境保護中遇到的各種技術問題。
2.工業方面
由于麻城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該地生產石材,該地工業發展主要以石材廠為主導工業。但是,石材的開采、加工都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污染,突出表現在廢氣、廢水污染上。但該地企業也在積極行動,我們在對該市污水處理廠、華建石材長的走訪調查中了解到,麻城市城東污水處理廠去年累計處理污水達978萬噸,削減COD730噸。污水處理廠將老城區生活污水轉化為潔凈的清水注入三角湖下游,為該地區農業灌溉提供潔凈水源。同時,與該地區蚯蚓養殖基地合作,將污水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泥作為蚯蚓養殖用泥,運用生物降解技術將污水處理廢物變廢為寶。污水處理廠將在接下來一年中努力完成“十二五”規劃要求,為建設美麗麻城不懈努力。另外,華建石材是麻城市所有石材廠中該企業是第一家投入300多萬資金購置專門的污水凈化設備,實現了廠內污水自主處理和水資源循環利用,既促進了該企業節能減排,又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帶來了巨大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3.農業方面
麻城市屬縣級市,該地城區面積不大,農村人口居多,農業也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我們實踐過程中了解到,當地農業發展由于受到地區自然環境限制,沒有形成規模發展,大多處于農村農民自由耕種的狀態。由此也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例如農藥的不科學使用、耕地的亂開發、農村的秸稈焚燒等等。但是,隨著環保觀念的深入,農村農業發展也逐漸的轉向綠色發展。實踐中我們考察了位于宋埠鎮和紅安交界的尾斗湖山莊和紅安佳和生態農林有限公司,了解了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和生態農林發展情況,考察過程中我們也能看到湖水清澈,另外我們考察的紅安佳和生態農林有限公司,其種植園中景觀樹的種植全部采用的復合肥,農藥的使用也較少,樹苗的培植使用可降解盆,有效的保護了生態環境。
4.旅游業方面
麻城市為大別山紅色旅游景區,同時位于麻城市岐亭鎮旁的杏花村也是當地的獨特旅游風景線。我們考察的歧亭鎮杏花村生態旅游區開發發在源頭上杜絕生態環境破壞,政府在招商時就規定了企業開發中綠化面積所占比重,并對其進行長期的跟蹤、定期的檢查,確保該地生態環境不遭受破壞。同時,該地區正在籌備建設生態農莊,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該地植被面積,同時建立配套的垃圾處理設施,確保旅游觀光過程中產生的生活垃圾不污染景區生態環境。
5.民眾生活方面
在我們對該市市民為期一天的發放問卷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民眾對當地生態環境狀況大多持不太滿意的態度。不滿意原因集中反映在該地石材廠生產所帶來的廢氣、廢水以及噪音污染給當地居民健康生活帶來不利因素,問卷同時反映出大多數居民居民環保意識不夠,生活垃圾隨意丟棄現象普遍,造成城市街道環境惡化,生活質量受到不好的影響。總之,居民對現有的環境狀況表示不滿意,急切希望改善當地生態環境。
三、針對黃岡市生態環境問題解決的幾點建議
1.政府及相關部門
(1)政府加強對全市生態環境的監管,配合環保部門、林業部門、農業部門、國土資源部門等,形成統一的宏觀監控。確保該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扎實進行,對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實行“零容忍”,查處一起,處罰一起,在全市范圍內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尚。
(2)政府牽頭,聯合環保部門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活動,讓生態環境保護觀念深入民眾心中,全市市民形成自發放的環境保護行為才是解決環保問題的關鍵所在。
(3)教育部門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的普及,從小孩抓起,培養民眾的環保意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眾環保意識太差的問題。
2.工業企業
(1)工業企業要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不能走“先污染,在治理”的老路,要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到企業生產理念中去,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同時,工業企業要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明白保護生態環境是每個企業應當承擔的重要社會責任。
(2)與時俱進,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引進低能耗低污染的生產設施,盡最大努力實現“清潔生產”。
3.農業方面
(1)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科學使用農藥、化肥,逐漸實現不濫用到不使用的轉變。采用科學方式發展農業,逐漸擺脫依靠化學肥料實現增收的錯誤道路。
(2)加強與湖北各高校(如:華中農業大學)的合作,引進先進的農業生產理念和方法,到達既實現增收,又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
4.旅游業方面
(1)合理規劃旅游景區開發,以“保護性開發”為主,確保景區的原生態面貌,用科學的規劃辦法,最大化避免對該地生態環境的破壞。
(2)建設旅游景區的同時,建設完備的垃圾處理設施,盡量避免景區垃圾的就地消化,以最科學的垃圾處理方式實現景區垃圾“零污染”。
5.民眾自身
(1)積極參與環保事業,以自身行動教育下一代,培養自身環保意識的同時也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低碳生活的方式方法,為城市健康美麗的生活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積極響應政府及環保部門的號召,以自身的實際行動配合有關部門的環保工作,做到垃圾科學衛生處理、不破壞城市綠化,積極主動地尋求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
【湖北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現狀的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大慶地區生態環境現狀05-02
湖北恩施地區豬瘟流行現狀與防控05-02
西部地區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分析和法制保護04-26
環境保護產品發展現狀分析論文05-04
林業生態環境現狀分析及保護措施論文05-04
大慶地區濕地現狀及生態建設04-29
美國生態環境保護歷史與現狀04-29
湖北省工業污染現狀分析04-30
生態城市規劃中生態敏感地區的判定與分析04-27
生態環境保護的論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