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
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1
一、傳統會計的缺陷 傳統會計是指形成、發展于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時代,現今仍在通行的.會計理論與實務.相對于知識經濟這種新的經濟形態的要求來說,傳統會計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作 者: 劉翠英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刊 名: 經濟論壇 英文刊名: ECONOMIC TRIBUNE 年,卷(期): 20xx ""(16) 分類號: 關鍵詞: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2
當下的世界經濟增長中,知識,科學,技術的參與程度越來越大,它們也愈加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經濟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知識經濟必將成為主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我們跨入了知識經濟時代,會計作為管理科學的一門,其賴以依托和生存的社會經濟環境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會計的會計假設會計原則,會計職能,會計核算內容以及會計報告等方面受到沖擊和影響,現代會計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響。為了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的會計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本文對這種新的經濟形態的基本特征進行了介紹。從知識經濟的特點出發討論經濟環境的變化給中國的傳統會計帶來的各方面的沖擊以及給出會計審計創新研究建議,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這一概念最初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初,OECD明確地把知識經濟定義為“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經濟”,作為促進人與自然協調、持續發展的經濟,它的指導思想是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資源來取代已經耗盡的稀缺資源,體現了我們對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科學新的認識。這種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知識、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投入快于有形資產的投資,在企業的發展中起著近乎決定性的影響。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會計遭到巨大沖擊:會計要素被賦予新的內容,會計職能由核算為主轉向經濟預測,管理決策為主,并且日益規范化,國際化,法制化;會計研究范圍拓寬,模式得到改進;財報體系更趨完善;
不同于往日會計提供以便相關經濟主體使用,以便做出有效的經濟決策的數量信息后就基本滿足了需求的`情況,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資本,財務資源,技術管理,人力資源方面的要求擴大,并且對知識資本擁有量和知識創新實力的信息也提出相應的要求。但這與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必須滿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的初衷是不違背的。
知識經濟擴展了會計主體的范圍。在知識經濟深入發展的情況下,會計主體的區分將變得不明顯。特別是在不同交易自由組合經營主體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主體在完成某項交易活動之后,在下一交易事中根據其資金,技術和知識的要求重新組合為一個新的主體進行經濟活動,加上互聯網影響下,企業可能是虛擬的,模糊的這會使會計主體的認定產生困難。
知識經濟給會計持續經營的時間假設帶來了挑戰。新背景下,供應商,零售商,電子信息技術與產品營銷的廣泛聯合,“管理外包”等策略和“借殼經營”等投機行為行為讓一個企業是否在持續經營難以界定。如此,會計計量,如成本的發生,費用的分攤和收益的確定,要求更高的企業財會管理水平。由于會計期間假設是對會計持續經營假設的進一步補充,在持續經營假設面臨挑戰的同時,會計核算時間有效性的界定和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問題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知識經濟外部環境作用下,及時提供較為準確的信息成為決策制勝的關鍵因素,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如果未來各個企業的原始數據能夠實現網上提供和下載,那么會計期間假設就失去了其意義所在。
知識經濟給貨幣計量假設帶來了挑戰。知識經濟環境中,產品的附加值高,升級速度快,價值變動空間大且頻繁,一種產品極易被另一種性能更佳,質量更好,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所取代,加上國際貿易壁壘進一步被打破和國際金融一體化的促進作用,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受到影響。隨著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轉賬功能,騰訊旗下微信支付功能等電子商務不斷開拓市場,傳統意義上的貨幣計量延伸為電子貨幣計量,貨幣無紙化在線交易成為一種趨勢,通過實務貨幣,電子貨幣所反映的價值遠遠不能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會計計量手段有望朝著知識產權,人力資源,高級技術管理等多元化方向發展。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自創無形資產和外購的無形資產項目將被詳細地納入會計系統進行核算,歷史成本計價原則不符合發展趨勢,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投資者的決策,
面臨這些挑戰,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迎接這些挑戰,努力研究財會學科的科學框架,積極進行會計創新,從而滿足知識經濟時代相關信息使用者的新要求。對此,我們要進行會計目標的創新,會計模式的創新,會計計量手段的創新和財務會計報告的創新:
把管理會計的目標納入會計目標。傳統的決策有用觀主要針對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情況下的企業財務會計目標,但管理活動需要許多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相互合作,以此其不能滿足現實需要,會計是方法,管理是本質,管理會計把會計方法和科學管理有機結合,為不同信息使用者和企業內部決策者提供有效信息,這樣才能更加客觀地貼近現實。
構建適應知識經濟要求的會計模式。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知識密集型企業會逐步成為主導產業,決定企業未來發展的因素逐步由有形資產轉變為無形資產,其中以知識資本為主。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及相關信息使用者尤為關心無形資產的變動量及盈利能力。因此,會計模式應全面準確地反映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的形成,變動比例情況,反映市場經濟對企業的需求。
完善無形資產計量手段。會計計量重心應由貨幣計量,財務資源轉化為無形資產計量,主要表現為知識資源。由于在知識經濟時代中,無形資產占據企業總資產很大的比重,那么必須引入價值計量的理念,完善計量體系,根據不同交易事項的內容和性質擇優選擇計量方式,并在計量企業資產的過程中,強化技術管理和人力資源。
創新企業財務會計報告。金融工具的發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現,以及目前股市的不穩定性,要求在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的基礎上,完善信息披露,增強及時性,以滿足相關使用者減少決策風險的需要。會計人員要提供綜合數據,披露財務以外的諸如未來經濟預測的信息。會計人員需借助現代科技信息手段實時完成報告,以便企業管理層能夠高校獲取經營,理財所需數據,減少被動性和風險性。
知識經濟給會計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相應的挑戰。我們要深化改革,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創造出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更加美好的明天。
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3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使用以及分配為基礎的經濟。隨著21世紀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經濟逐漸成為繼自然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的又一種創造財富的新形式。這就需要對會計理念進行創新以滿足知識經濟時代所帶來的改變。
一、知識經濟對會計的沖擊與影響
在新經濟形式的影響下,建立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的會計管理與核算受到了深遠的影響,隨著經濟形態的變化,傳統會計理論在會計假設、會計核算體系、會計報告等內容上都面臨著知識經濟的挑戰。
(一)對會計對象的影響
在知識經濟出現之前,傳統會計模式是以企業的資產、負債和利潤等有形財富為對象,在人們的觀念中只有固定資產才能創造財富。而在新的經濟時代,會計的目標以及知識理論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智力、人力資源、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在會計系統中所占的份額逐漸加大,并逐漸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在近年來發展迅速的移動設備和電子商務等領域,知識和人力資源所發揮的作用與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了機器、設備所起的作用。在如今的知識經濟環境下,會計的對象己經更加廣泛,只有改變傳統會計的模式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對會計假設的影響
1.知識經濟對會計主體假設的影響
傳統的企業會計只對與該企業相關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與監督,并向企業、政府及其所有者提供企業經濟和經營狀況的信息。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會計主體的界限將不再穩定明確,而是隨著交易事項的經營主體的變化而變化。首先電子商務與移動終端技術的發展和興起讓網絡商店、網絡銀行、網絡交易平臺等經濟形式快速發展,這使得經濟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小。其次如投資基金等一系列沒有固定資產的經營形式的出現,讓會計主體的界限變得很難劃分,這就使得會計主體的存在形式變得更加多元化與不確定。
2.知識經濟對持續經營假設的影響
持續經營假設的目的是為企業的責權發生制、資木性支出、劃分收益性支出等多種會計核算原則的應用提供基木條件。隨著知識經濟形式的出現,會計主體的多元化與不確定,使得人們對企業是否在持續經營的問題上難以分辨。再加上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臨時性跨生產和銷售的]‘一泛聯合體,以及企業之間的吸收合并、借殼經營、資產重組等問題的發生,讓人們對于會計主體的持續經營界限的判斷更加困難。
3.知識經濟對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
當假定某會計主體能夠無限期的持續經營下去時,就需要規定出一個時間期限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段收集與處理,以便于結算賬目和編制會計報表。然而,人為的按照口歷所進行的時間分段與企業的客觀經濟需要之間一定會存在偏離,這就導致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的現象。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能否掌握最新的科技與信息成為其制勝的關鍵,這就需要企業的管理者在第一時間利用會計信息做出決策,且現代產品的周期逐漸變短,信息的擴散與更新速度逐漸加快都使得傳統會計分期假設與實際經營活動周期的差距在逐漸變大。
4.知識經濟對貨幣計量假設的影響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和貨幣交易的網絡化,以及國際間資木流動的加快,使得資木決策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就使得會計主體所面臨的貨幣風險越來越大,強化了記賬木位幣假設,且讓幣值穩定假設受到沖擊。
(三)對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影響
權責發生制是用來確認木期收入和費用以及債權和債務的一項原則,它以獲得收到現金的權利或者支付現金的責任的發生為標志,來對收入和費用的歸屬進行判定。即僅限當期己經確定的收入,不論是否己經收到款項都應計入當期的收入增加,而非當期的款項則不進入收入增加;凡是當期所產生的費用,不論是否己支付均計入費用增加,而非當期的費用則不能計入費用增加。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現金的流動情況。而權責發生制的這種原則使得會計信息不能準確反映企業當期現金流通的情況。
(四)對歷史成木原則的影響
歷史成木原則也稱作實際成木原則,是指會計在對當期所發生的經紀業務進行記錄是應該按照當期的資產實際支出來進行計量計價。即企業在其進行的經濟活動中取得財產物資時,應按照其建造或者購進時發生的原始成木記賬,并以此作為后期分攤和轉作費用的依據,且不會改變其賬面價值。然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以知識與人才等作為經濟支柱的無形資產逐漸替代了原有的有形資產,且這些無形資產所產生的初期費用與其實際價值不符,這就造成了以歷史成木為計價基礎的.資產負債表所顯示的財務狀況出現失真的情況,從而影響企業對經濟狀況與經營的宏觀策略。
二、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的創新與發展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傳統會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沖擊,為了滿足新的經濟形式與社會變遷的要求,根據我國當前時代經濟發展的特點,需要會計工作不斷創新與發展,建立與知識經濟時代相適應的會計新制度。
(一)會計觀念的創新
1.建立新的資產觀念
知識經濟擴大了企業經營的范圍,讓企業的資源不再局限于有形物質,人力資源、智力資源等都己經成為了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被企業所擁有和控制的無形資產為其創造的經濟效益己經超過了傳統資源與設備等有形資產所帶來的收益。因此將知識、智力等一系列新型資源進行資木化,并將其列入會計的核算資產中就顯得尤為必要,這在實踐中己被證明是可行的。
2.建立會計網絡化觀念
以現代網絡技術為基礎的知識經濟,使會計信息的共享與開放更加依賴于計算機的網絡化。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計算機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對企業內部之間、各企業之間、企業與外界之間的的會計信息資源交流與共享都有深遠的意義。同時以計算機網絡系統為依托,構建完整的會計理論、會計方法與會計系統結構的網絡化。 3
3.建立會計動態時點觀念
以日歷為依據的定期財務報告形式己經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信息時效性要求,這就需要建立以時點為基礎的實時報告系統來為會計信息利用者提供及時的財會信息。建立會計動態時點觀念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從動態角度對會計環境及會計要素項目進行分析,以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會計動態系統。
(二)會計核算系統的創新
傳統的會計核算系統是建立在以銷貨購物、利息支付和資木支出等法律意義上的實物交易的基礎上的,這種以實物交易為基礎的會計核算系統其優點在于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根據當期所完成的實際交易產生的費用與收入進行核算。但在無形資產占主導地位的知識經濟環境中,智力和知識己經資木化,該方法不能準確的核算這些無形資產在當期所產生的實際價值。這就需要建立與無形資產相適應的會計核算系統,以為投資者和管理者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
(三)會計人才的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背景下,對會計理念的變革以及對會計信息系統的創新都能為會計職能的發揮提供動力。然而,若沒有優秀的會計人才踐行這些理論與系統,則創新只能是空談,因此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創新能力和專業素質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結合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要求,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素質培養,提升其對信息知識的準確掌握能力。其次是建立會計人員監督與考核機制,為會計人員提供進修新技術與新理論的機會,并在考核與監督的過程中給予優秀人員以適當的獎勵與表揚。
三、結語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傳統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形式,為會計相關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影響,使傳統會計的理論與系統不能夠在新的時代發揮作用。這就需要對會計理論與系統進行改變與創新,以便于企業決策者與投資者能夠依據準確、及時的會計信息做出正確的決定,讓企業的經濟活動持續發展,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經濟。
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4
摘要:知識經濟的創新發展促進綜合經濟體制的改革,知識經濟的改革需要引入各種創新技術。利用經濟知識的創新、管理的創新、技術的創新,完成對會計領域綜合的發展,促進經濟知識農業的綜合發展,完成工業經濟而不斷變革,實現會計生存環境的保護和發展。利用會計模式的觀念,改善會計基本理念,改變會計創新模式,適應會計基本知識經濟發展標準,從而實現知識經濟的創新。
一、會計經濟的發展狀態
(一)對會計目標的影響
受經濟發展的影響,會計目標主要研究決策標準派、知識流派之間的關系。我國的會計基本理論主要是區別會計目標標準完成的。通過區分向前性、可靠性標準,對未來的重要標準性問題進行分析,確定可能存在的最大局限性問題,確定知識性經濟是否滿足現有知識水平。根據企業經濟信息使用標準,對企業的資本知識進行創新研究,分析企業財務報告標準內容,分析滿足企業的資本物資資源增長標準,提高復合企業綜合經濟資源發展的信息要求,滿足企業人力資源經濟發展建設。
(二)影響會計信息的綜合質量
可靠性、謹慎性的會計特點,適合企業綜合經濟的發展,可理解、及時性、實質性是應用會計技術的主體標準。通過分析企業可持續性經營發展標準,確定貨幣的基本計量,對提前虛擬的會計信息進行分析,改變傳統知識經濟發展變化可能產生的信息質量模式沖擊問題,提高會計信息的綜合質量。一是加強貨幣標準時間和經濟價值體系的研究,通過分析歷史會計信息標準價值,分析會計成本可能產生的缺陷,對比價值差異,分析企業經濟現有的價值水平。二是對企業的知識經濟資產進行產業發展分析,按照企業信息量進行計量,分析可能存在的各種競爭問題,目前,主要采用的計量貨幣標準較為單一,影響會計信息對知識經濟的分析。
(三)與傳統財務數據報表的沖突
傳統財務數據是以會計基礎理論為前提,通過對實際的經濟事項的判斷,對重要的經濟資本貨幣、固定產值進行分析,確定會計信息服務的可用量標準,分析人力資源、商務名譽等多種無形資產的信息內容,確定貨幣時間價值標準,是否具有價值風險問題,是否影響財務報表的真實準確性。為了有效更新知識,采用信息決策的方法,提高財務報告數據的研發性,對信息進行充分披露,分析可用時間價值標準,確定風險價值水平,確定財務報告內容,降低與傳統財務數據之間的沖突問題。
(四)對資本的影響
企業的資本是一種可計量可控制的數據,是可以為企業的經濟帶來利益的。企業經營通過工業、農業物資資源分析企業的綜合經濟資本。通過分析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確定企業知識經濟類型,確定企業最優價值的資源。知識資本是發展企業經濟的主體資本,企業的無形資本一般占據企業綜合知識經濟的一半以上,知識經濟利益遠高于物資經濟。將人力資源、知識經濟的發展列入到企業資本資產范圍內,對企業的會計概念進行調整,拓展企業的資產范圍,實現會計核心資產的發展。
二、企業會計創新的知識經濟構思
(一)會計信息的創新研究
知識經濟的發展需要健全的會計基礎,會計的發展需要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環境,逐步提高企業變化架設標準。利用全面的概念標準,將傳統的會計成本進行原則化分析,確定會計信息的質量,提高會計企業的可靠性和及時性。依附會計實際發生的基本交易事項,對會計記錄、會計內容進行綜合總結分析,確定可評價、決策的標準范圍。隨著企業信息技術的發展,提升企業未來的發展現實意義。樹立良好的會計動態標準觀念,不斷完善企業的變化時間,充分利用企業事件標準,對企業的經濟風險進行分析,深入了解企業的會計風險、機會標準,從客觀動態的角度對企業的環境要素進行評判,建立會計信息理論體系,實施合理的動態會計管理體系。采用網絡系統的發展標準,對企業網絡會計管理方式進行溝通。網絡是企業知識經濟發展的標準,利用會計系統設計、會計方法搭建合理的網絡系統,完善會計企業的網絡結構化標準,改善會計信息的基本內容,提高會計假設標準。利用會計主體思想,加強可持續經營分期管理,假設會計的動態實體標準,分析會計的風險問題,對新派報酬進行假設,完成新會計概念的突破。
1。科學技術與生產能力的快速發展
隨著我國企業的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的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保證了企業從勞動型生產產業發展為技術型科技企業,保證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開發,促使企業人力資源的成本會計核算問題越來越重要。通過采用企業的成本會計核算的方法,對企業中人力資源的成本進行合理的確定,完成企業整體管理模式的`不斷合理化,促使人力資源信息管理使用效果更佳的準確。
2。國家對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宏觀調控
通過國家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的管理問題上的宏觀調控,保證了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合理方法,提高我國企業成本會計在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形式下的合理運行,最大限度的實現我國企業綜合經濟能力的合理化發展。例如:國家對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消耗的要求,分析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標準,對會計成本進行合理的宏觀調控,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的宏觀標準,致力于加強人力資源的福利控制管理,保證人力資源各項福利的控制,提升人力資源對企業會計的管理水平,企業員工可以享受到合理的社會福利,企業的綜合發展可以受到更好的宏觀調整影響。
3。會計經濟下企業效益的快速發展
隨著現代企業經濟效益的需求不斷增加,快速的發展才能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機制下的實力,提高企業人才的培訓和管理,是保證企業內部人才素質和企業整體實力的有效手段。通過對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化管理的合力分析,判斷出企業在整體發展經營上的合理管理方向,確定企業對于人力資源的成本規劃,加速企業經濟效益的快速發展,提升會計經濟企業的穩定發展水平,保證企業在人力資源成本的核算問題上的有效發展。
(二)會計模式發展的創新研究
1。對無形資產的核算管理
依照知識經濟發展標準,對無形資產進行分析,確定企業綜合經濟發展標準范圍。知識經濟是無形的,又是具有主導意義的。企業的經濟創新主要依賴無形知識資產。針對會計模式下,企業的無形資產,分析高收益經濟發展特點,確定企業的實際經濟價值,對企業的投資、負債水平進行分析,從全面的無形資產范圍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做出合理的資產識別。無形資產需要進行合理的披露,分析企業知識無形標準,確定企業無形資產價值水平,確定可獲利能力,突出無形資產的重要地位。在信息披露中,要盡量減少企業會計信息的投資風險,根據企業綜合經營特點,對企業的不等距制度進行報告分析,及時分析企業無形資產的更新范圍,確定企業可開發的新無形資產范圍。
2。建立良好的會計管理環境
企業在信息科技發展的影響和帶動下,企業內部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成本的管理。每一個人員都是企業成本管理的一部分,企業通過制定合理的成本會計管理制度,加強企業會計的維護管理環境,逐步建立適合企業會計管理發展的基本標準,提升企業會計保護水平,加深企業綜合成本控制管理,保證成本管理規定的有效性和執行力。加強企業成本管理中員工的管理和培訓,加強員工對于工作技能和工作素養的培養,保證員工的整體素質符合企業的成本管理,這樣可以建立良好的企業會計技術人才儲備能量,提高企業會計管理的功能性標準,制定合理的人才分配管理過程,加深企業會計管理的執行力度和管理力度,加深企業會計管理的準確性,確保企業會計管理環境的合理性,實現企業會計內部人才的有效發展,建立良好的會計管理環境,加深企業綜合經濟發展。
3。加強會計核算的靈活性和多變性
會計核算的方法多種多樣有利于企業根據自身的方法加強企業目標化管理,保證企業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保證企業在每一個會計核算和解鎖流程中完成對于企業整個資產折算的評估。企業通過對固定資產的不同折舊處理,對成本和利潤進行所得稅額分析,保證企業的成本化費用得有結余,保證固定資產的基本價值份額得以保證,降低企業的基礎利潤,保證企業的應收稅額,企業可以較好的利用資金的時間分配比例進行資金成本分析,從而使企業在成本會計管理中得到結余。例如:工業中企業的管理方法以作業成本為基礎,加大會計信息化系統的應用效果,使得傳統的成本化會計不單單局限為寄存的方法,而是擴大為更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具有加強固定化資產的遞進型折線型方法。靈活多變的會計核算管理,對企業的會計的經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會計核算的靈活性核算標準,分析會計核算的準確多變意義,從會計核算運用下實現對會計核算的合理管理。
4。對會計管理部門的信息化管理
企業對成本會計的管理有很多環節,成本會計中的信息量巨大。成本會計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可以保證企業工作的基本要求,企業通過對成本會計的信息化管理,保證成本會計工作可以更好的完成,保證企業會計工作的合理開展。企業通過設立合理的成本會計管理部門,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的相關工作,制定合理的會計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企業信息科技水平的更新,及時將新科技、新信息融入到企業會計管理職責范圍內,確保企業的各項會計信息系統核算管理的發展,建立合理的企業會計信息人才管理部,及時搜集、整理、儲存優質的會計管理人才,定期進行信息系統檢查和維護,分析信息保證企業成本化管理工作的有效發展。
綜上所述,知識經濟的發展是需要從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角度范圍進行綜合分析的。通過會計領域的綜合分析,確定會計創新發展標準,確定企業無形資產的計量標準,分析企業的會計管理風險問題,從企業的收益中獲取企業的綜合探索標準。利用知識經濟發展條件,對企業的會計創新進行發展變革,改善企業的會計理論體系,更好的實現企業投資債務、債權的管理。
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5
摘要:在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傳統企業會計的會計對象、會計目標、會計的確認和計量以及會計報告等受到嚴重沖擊。為了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應對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無形資產的確認和核算、財務報告的編報等進行改革,使傳統企業會計不斷創新和發展。
關鍵詞:知識經濟 企業會計 沖擊 創新
當前,人類社會正在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是建立在知識、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以信息化和網絡化為基礎,通過持續、全面的創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促進科技、經濟、社會的和諧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會計的發展是與經濟環境相適應的,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我們必須以全新的思維,探索知識經濟時代下的會計觀念。
知識經濟對傳統企業會計的沖擊
對會計對象的沖擊
傳統的會計模式是以企業的價值運動即G_G的運動作為自己的對象,對財富的認識主要局限于有形財富,對獲利驅動力的認識主要局限于有形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對象的沖擊具體體現在對會計要素的沖擊。會計要素的定義應根據形勢的發展及時作出修改,更好地服務于會計目標。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知識資源和人力資源成為公司最重要的資源,企業的無形資產在整個資產總額中的份額將大大超過有形資產。因此,資產的定義必須修改,否則將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相應地,其他會計要素定義也要作出修改。
對會計目標的沖擊
對會計目標的認識,不論是“決策有用觀”,還是“經營責任觀”,都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并未考慮知識經濟時代的新情況。會計目標的確定,應以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為目的。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使用者對信息的要求是全面而廣泛的,因而企業財務報告的目標,不僅要滿足使用者對企業資本、物質等財物資源的增長和創造的興趣,也要滿足企業對人力資源、知識資源的信息需求。
對會計確認的沖擊
會計確認就是確定一個項目能否進入會計信息體系。會計確認要求遵循可定義性、可靠性、相關性、可計量性四項標準。由于確認標準嚴格,于是許多只符合其中某個標準、但不符合全部標準的項目被排除在會計系統之外。然而這些項目卻對使用者的決策非常有用,從而造成會計信息的有用性下降。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源和知識產權將成為企業財富的最大驅動力,這將是會計確認的主要課題。由此可見,根據形勢的發展適當擴大資產的確認范圍,勢在必行。
對會計計量的沖擊
會計計量是會計的核心。傳統企業會計計量是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計量模式。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無形資產將取代有形資產占據主導地位,計量模式將以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為主,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計量模式正面臨沖擊。
對會計報告的沖擊
知識經濟環境下對會計確認和計量的沖擊,最終都會反映在對報告的沖擊上。傳統的會計報告由于受確認標準的限制,將許多對決策有用的信息如人力資源信息、自創商譽等無形資產信息排除在外,更缺乏面向未來的預測性信息和價值信息等,造成會計報告信息數量上不完整。
知識經濟時代下傳統企業會計的創新
修改會計對象、會計確認等相關內容
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在企業資產總額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尤其在高新技術領域,衡量企業價值的主要標志是不以物質資源為主,而是以無形資產為主。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如專利權、版權、商標權、專營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都將正式納入會計系統進行管理和核算。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全面來臨,無形資產在企業資產總值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企業自創的無形資產將會正式納入財務報表。特別是為盤活存量資源,企業間將會產生重組、購并。如何科學地、客觀地評價企業的全部資產,編制出合理的財務報表,對傳統企業會計是一個挑戰,因此在這里只討論修改無形資產的相關內容:
靈活界定企業吸收無形資產投資的比例。企業吸收無形資產投資是現代企業的通常做法。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也是允許用無形資產投資的。但我國1992年底頒布的,1993年7月實施的《企業財務通則》中對企業吸收無形資產的投資比例進行了限制,明確規定企業吸收無形資產一般不超過注冊資本的20%,如果技術含量較高超過20%的,要經審批部門批準,最高不超過30%.而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知識經濟在資源配置上以智力資源——無形資產為第一要素,企業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仍然維持20%——30%的無形資產比例已不能滿足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因此需要靈活界定無形資產投資的比例。
確定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傳統企業會計核算中,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土地使用權、著作權、商譽。而在知識經濟條件下,要求我們充分認識知識成為生產力要素的主要成分后所引發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法律、新變革,這從客觀上要求我們拓展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把人的智力、知識作為一項無形資產的重要內容。拓展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對于我們轉變觀念、重視科學知識、重視人的智力要素,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有重大意義的。
研究和引入新的計量手段知識
經濟時代會計計量重心要從財物資源轉向知識資源,其中最大障礙就是會計計量問題。傳統的`計量手段已不適應知識經濟的要求,因而在計量手段上需要革命化的變化,在會計系統中引入多種計量手段,因不同性質會計事項而選擇不同計量手段,應是一條可取之道。多元化的社會由五彩繽紛的事務組成,強調獨一無二的計量手段只能使會計陷入困境。
突出財務會計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
知識的快速更新,加大了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風險。而金融工具創新、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現,更是加劇了經濟的動蕩。為減少知識更新所帶來的決策風險,在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基礎上,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必然要求進一步提高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信息披露的充分性。鑒于上述分析,為滿足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減少決策風險的需要,應對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適當創新。這不僅涉及到財務報告本身結構框架的改變,而且也導致了報告所依據的會計基礎理論的創新。在會計理論方面,提高及時性與會計分期假設有關,可考慮縮短報告的時間間隔,也可以根據業務經營特點,實行靈活的不等距的報告制度。同樣,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從空間跨度來說,企業應提供“金字塔”式的報告結構,從最底層的原始數據到最高層的高度濃縮的信息,以適應不同使用者對“充分性”的需求差異。而從時間跨度來看,會計不但要提供“過時”信息,而且要提供“實時”信息與預測信息。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將是財務報表創新的主要方向。
以經濟資產為基礎改造會計系統
諾貝爾獎得主弗里德曼曾指出“資產價值是由它可能產生的未來收益所決定的”。這種將資產視為企業對一項預期權益的權利的定義,使得資產的形成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法律形式或交易形式,而是將一切可能在未來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都包涵于“資產”的定義之內。在這一“資產”定義的指導下,一些原來在GAAP會計模式下難以計量的項目,包括知識創造系統、獨特的組織設計(如DELL以網絡為基礎的計算機直銷系統)、獨特的人力資源以及其他管理創新等可以給企業創造未來收益的項目,都可以并入會計的統一核算之中。這樣,以經濟資源為基礎的會計系統可以將GAAP會計下許多難以計量的資產項目加以合理的計量,以向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更加相關的信息。
知識經濟已經滲透到社會和經濟的各個領域,給會計領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會計創新已經成為一個嶄新的課題。無形資產的確認與計量、企業風險的管理、未來收益的計量等都是需要我們積極研究、探索的新問題。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只有進行會計創新,變革傳統財務會計體系,才能更好地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服務。
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6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給管理會計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了新的沖擊,這種要求和沖擊需要管理會計在眾多領域必須加以創新和發展。文章就這個問題闡述了管理會計應在觀念和多方面的管理上力求創新,才能適應形勢的新發展。
【關鍵詞】知識經濟;管理會計;創新
一、知識經濟時代給管理會計體系帶來的沖擊
自上世紀以來,知識經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知識經濟是以人類高度發展的知識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并以信息為核心產業的一種經濟形態。它具有以下特點:(1)以知識致富替代了資源致富的工業經濟時代;
(2)信息產品作為經濟核心的支柱,發展迅猛;
(3)作為工業經濟時代的支柱產業的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下降;
(4)企業組成以高智力的科技含量為主。
由于知識經濟具有與工業經濟不同的特點,作為企業決策支持體系的管理會計也同樣面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工業經濟時代,傳統的管理會計注重本企業的決策、計劃及執行,只對本企業的成本管理、責任會計、決策方法負責,而知識經濟時代,光從本企業入手,已經滿足不了企業在國際、國內大市場環境下競爭的信息需要。企業要面向世界,為之服務的管理會計也必須放寬視野,為企業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2)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投資取向以智力投資為主,企業要以長遠的戰略眼光,在人才開發、科研技術開發及新產品研制等方面下功夫,以確保長期的競爭優勢。
(3)知識經濟時代使得企業更加注重自身價值,因此對企業價值的衡量與管理也是擺在管理會計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
(4)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產以無形資產為主體,因此在資產計量方法上要加以改進;制造業比重的下降要求成本計算方法、成本管理方法也隨之改進。
(5)企業經營成果不僅表現在利潤上,更表現在企業價值的增加上,如何反映利潤的分配和價值的增值也是企業面臨的新問題。
(6)管理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進一步提高。現有知識已滿足不了知識經濟需要,管理決策者必須能夠跟上時代的需要,才能給企業的發展帶來活力。
二、管理會計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一些創新
(一)觀念上的創新
首先是市場觀念要創新。在工業經濟時代,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是相對穩定的,產品生產表現為大批量、標準化,市場需求變化周期較長,個性化特征較少,競爭主要體現在市場占有率高低方面。與此相適應,傳統管理會計把目光聚集在企業內部的管理與協作上,注重通過控制產品生產成本來完成管理會計的目標,并以產品成本作為定價的基本依據。而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后,由于信息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大大加快,從而導致生產組織由傳統的“大量生產”向“顧客化生產”的歷史性大轉變;同時,當代高新技術的發展,使生產高度電腦化和自動化,形成生產上的“彈性制造系統”。因此,企業在市場觀念上必須創新,密切注視市場導向,加強研究市場動態,根據市場要求的變動及時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以獲取市場競爭優勢。其次是企業整體觀念要創新。為適應當代瞬息萬變的客觀經濟環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必須具有整體優勢作為基礎和條件。企業管理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解成不同的子系統,各個子系統從總體上來說目標是一致的,但有時也會發生矛盾,這就要求必須把企業管理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只有整體的目標才是系統的最高目標,只有整體最佳,才是最優的管理對策。管理會計必須根據上述要求,樹立整體觀念,從整體上去分析和評價企業的管理活動。為此管理會計的控制不能僅僅停留在對結果的.分析,而要通過對過程的控制將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和企業整體目標相聯系,為尋求企業整體的競爭優勢服務。再次企業價值觀念要創新。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是知識管理,與傳統企業管理一般只重視規章制度不同,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知識管理是強調以企業文化建設為重點的“軟”管理。而價值觀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它通過企業精神、經營方針、企業信條等形式間接地表現出來。每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精神,用一種共同的價值觀來熏陶全體員工。企業文化的確立和創造,必然對管理會計控制系統設計帶來影響,促使管理會計的系統設計更多地考慮到人的因素,以適應戰略管理所需要的文化氛圍,有效地實現其過程控制。
(二)成本管理要創新
新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要求我們轉移成本管理重心、拓展成本控制視角。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產品的價值將更多地取決于產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識,這些信息有技術上的,也有市場方面的。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以及對市場的掌握在企業增值中占較大的部分,生產制造則占增值中相對較少的部分。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相對其開發和市場調研支出顯得微乎其微。在這種情況下,成本管理的重心應當逐漸從生產制造成本轉移到產品研制開發成本方面,由成本控制轉移到成本計劃。因此,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在管理會計中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必須作革命性變革——以“產品”為中心的成本計算將被“作業”為中心的成本計算所代替。通過對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使相關的損失、浪費減少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從戰略意義上考慮,管理會計可以包含以下成本管理內容:
(1)通過適度的投資規模來降低成本。
(2)通過加強適時生產系統與存貨管理降低成本。
(3)通過合理勞動力投入來降低企業成本。
(4)通過目標成本計算與成本企劃降低成本。
(5)通過合理的研究開發,按照所得大于所費的原則降低企業總體成本。
(三)人力管理的創新
堅持以人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人力資本將成為企業管理中首先考慮的問題。與此相聯系,管理會計在進行預測、決策、規劃與控制的過程中,必須將提供的會計信息與對人的管理結合起來。具體做到:
(1)進行人的行為研究,采用有效的激勵方式和業績考核方案,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行為積極性,使人在開始行動之前,就有積極的行為意識,在行為過程中能做到有意識的自覺控制。
(2)對人力資源價值及成本的確定。為了實施具體的人力管理,有必要將人力資源價值的成本量化,因為量化后的人力資源數據有助于各項管理措施的操作。
(3)進行人力資源的投資分析。人力資源同物力資源一樣,能夠在未來為企業獲得一定的收益,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但是若不進行科學的可行性分析,也會出現投資失誤,給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失。此外,對人力資源投資的分析與評價,還有助于企業在總資本預算中充分考慮到人的因素,使企業資金的分配更為有效,克服以往管理者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重視人力資源投資的短期行為。
(四)決策分析與評價體系要創新
管理的重心在決策。從決策分析方面來看,傳統管理會計在進行決策分析時注重把模型運用和結果計算放在首位,而忽視模型運用的前提分析和結果計算的取數過程,以致影響到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應該說,與結果計算相比,取數分析過程更為重要。在經濟行為分析中,作為計算依據的取數是否正確,決定了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實際中,對取得的數據要進行確定性、可靠性評價,進而確定所取數據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對模型中運用的數據,凡存在不確定性的因素,應提出控制措施。確實找不到控制措施的,必須對取數進行風險測定,并調整取數的大小。
從決策評價標準方面來看,目前管理會計所采用的決策評價標準主要是利潤最大化和現金凈流量最大。這些利潤、成本和現金標準只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從企業管理目標來看,上述決策標準已經有些過時,至少說很不全面。實踐證明,單一的決策價值標準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教訓,何況企業管理已從管理的單項研究發展到管理系統全面考察、從滿足于內部分析進展到注重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變化的綜合研究。現實的管理會計決策離不開利潤、成本、現金等標準,但還要綜合考慮其他各種難以或無法計量的因素。比如,在知識經濟中,投資方案的評價應側重以是否能給企業帶來人力資源的積累及各項技術的提高為標準,而不能僅僅注重短期可以節約資金等等。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在知識經濟時代,每一個企業都將面臨新的生存環境,如何在新的環境下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會計工作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李蘋莉.戰略管理會計發展與挑戰[J].會計研究,1999,(1).
[2]郭曉君,等.知識經濟與企業管理[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3]Ronald W Hilton.管理會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4]許亞湖.論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J].財會月刊,20xx,(12).
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7
知識經濟是和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它是當今世界一種新的經濟類型。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之上的經濟。知識經濟是以不斷創新的知識為主要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它領依靠新的發現、發明、研究和創新,是一種知識密集型的經濟。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形成,以及由信息技術推動的經濟變革的迅猛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經濟時代。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如何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呢?
一、知識經濟對傳統會計的沖擊
傳統的會計計量模式以公認會計準則(GAAP)為指導,采用了歷史成本的計量原則。這種會計模式正面臨著知識經濟的嚴峻考驗。
1無形資產成為會計核算的核心內容。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在企業資產總額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尤其在高新技術領域,衡量企業價值的主要標志不以物質資源為主,而是以無形資產為主。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如專利權、版權、商標權、專營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都將正式納入會計系統進行管理和核算。傳統會計系統中確認的無形資產大部分是外購無形資產,自創無形資產不作為資產在賬面上反映。這樣,一方面使企業的無形資產不能得到全面的體現;另一方面,財務報表中沒有無形資產的詳細項目,既不利于全面衡量企業的真正價值,又不利于投資人了解無形資產的構成以及科研投入和技術含量。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全面來臨,無形資產在企業資產總值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企業自創的無形資產將會正式納入財務報表。特別是為盤活存量資源,企業間將會產生重組、購并,如何科學地、客觀地評價企業的全部資產,編制出合理的財務報表,對傳統會計是一個挑戰。
2投資者的決策依賴于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新對于企業的生存和成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基礎,同時也是企業盈利能力的基礎。這一特性也就決定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盈利能力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對于投資者決策的成敗起決定作用的是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而這恰恰是歷史成本會計所難以解決的問題。根據GAAP,可以在企業財務報表上進行反映的收益應當是企業已經依據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已實現收益,是建立在收入/費用(配比)概念基礎上的收益。這種建立在收入/費用(配比)概念基礎上的收益不僅容易被企業管理當局所操縱,更為重要的是它不能提供有關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的信息,以使投資者對企業的發展前途和投資價值做出判斷。因此,如何科學地反映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向投資者提供相關信息,對傳統會計也是一個挑戰。
二、知識經濟條件下的會計創新
會計作為一種管理信息系統,其核心任務就是向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相關與可靠的財務信息,以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決策(決策有用論)。其中,相關的信息是指投資者能夠用來評估企業未來經濟發展狀況的信息,而可靠的信息則是指未被管理當局操縱的信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歷史成本會計在提供相關與可靠的財務信息方面存在著上述弊端,需要進行較大的創新。
(一)對相關無形資產實行資本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正在成為企業價值創造的主要驅動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給出基于價值創造的無形資產定義:無形資產是指由企業創新活動、組織設計和人力資源實踐所形成的非物質形態的價值創造來源。鑒于無形資產(諸如企業的研究開發能力、暢通的營銷網絡、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等)在企業盈利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繼續采用歷史成本原則核算無形資產,特別是將企業自創的無形資產進行費用化而不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上進行反映,就不能準確地向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關信息,甚至有可能誤導投資者和債權人。因此,對于無形資產特別是自創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需要進行改進。國際上使用的自創無形資產計價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1)全額費用法,即將研究與開發費用全部作為期間費用,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2)全額資本法,即將研究與開發費用在發生期內歸集起來,待開發成功并投入使用時列作無形資產,分期攤銷其價值。(3)成果決定法,即在研究與開發費用發生期內,設置多欄式賬戶專門記錄其相關支出,最后按研究與開發活動的結果來決定采用何種處理方法。若已經取得成果并預期能夠產生收益時,就將相關支出全部資本化;反之,將其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考慮到無形資產在企業價值創造中的作用,筆者認為應當拋棄當前GAAP會計對自創無形資產進行費用化的做法,采用上述第二或第三種處理方法較好。
(二)將儲備確認會計作為現有會計報表的補充
1982年,FASB(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頒布了SFAS69,要求石油天然氣公司對其經營做出一些補充披露。SFAS69要求披露的其中一點,就是要求石油天然氣公司對其已證實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所能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做出估計和披露。這一披露的目的,是為了在未來現金流量方面,向投資者提供比以往歷史成本為基礎的會計報表所披露的信息更為相關的信息。這一現值會計,就是儲備確認會計(ReserveRecognitionAccounting,RRA)。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的歷史成本數據與其價值相關性極低。例如,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其市值與賬面價值之比(M/B)的平均數,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1左右持續增長到20xx年的6倍以上。這表明,每6美元的市場價值只有1美元反映在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其余的5美元則代表了投資者對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期。知識經濟所具有的不確定性使得以歷史成本數據為基礎編制的會計報表在提供信息方面滿足不了投資者和債權人的.要求。因此,在現有會計報表的基礎上,應補充一張RRA報表,作為會計報表的補充,以大體反映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情況以及未來收益對企業現值的影響。雖然在RRA的運用過程中,會出現諸如折現率的確定、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主觀因素過多等問題,從而會削弱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但值得肯定的是,RRA能夠提供比歷史成本計量更為相關的信息。對于投資者來講,RRA具有潛在的有用性(WilliamRScott)。
(三)以經濟資產為基礎改造會計系統
諾貝爾獎得主弗里德曼曾指出資產價值是由它可能產生的未來收益所決定的。這種將資產視為企業對一項預期權益的權利的定義,使得資產的形成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法律形式或交易形式,而是將一切可能在未來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都包涵于資產的定義之內。在這一資產定義的指導下,一些原來在GAAP會計模式下難以計量的項目,包括知識創造系統、獨特的組織設計(如DELL以網絡為基礎的計算機直銷系統)、獨特的人力資源以及其他管理創新等可以給企業創造未來收益的項目,都可以并入會計的統一核算之中。這樣,以經濟資源為基礎的會計系統可以將GAAP會計下許多難以計量的資產項目加以合理的計量,以向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更加相關的信息。
(四)突出財務會計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
知識的快速更新,加大了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風險。而金融工具創新、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現,更是加劇了經濟的動蕩。為減少知識更新所帶來的決策風險,在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基礎上,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必然要求進一步提高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信息披露的充分性。鑒于上述分析,為滿足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減少決策風險的需要,應對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適當創新。這不僅涉及到財務報告本身結構框架的改變,而且也導致了報告所依據的會計基礎理論的創新。在會計理論方面,提高及時性與會計分期假設有關,可考慮縮短報告的時間間隔,也可以根據業務經營特點,實行靈活的不等距的報告制度。同樣,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從空間跨度來說,企業應提供金字塔式的報告結構,從最底層的原始數據到最高層的高度濃縮的信息,以適應不同使用者對充分性的需求差異。而從時間跨度來看,會計不但要提供過時信息,而且要提供實時信息與預測信息。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將是財務報表創新的主要方向。
知識經濟已經滲透到社會和經濟的各個領域,同樣也給會計領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會計創新已經成為一個嶄新的課題。無形資產的確認與計量、企業風險的管理、未來收益的計量等都是需要我們積極研究、探索的新問題。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只有進行會計創新,變革傳統財務會計體系,才能更好地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服務。
【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相關文章:
財務會計創新實踐心得10-13
關于2022財務會計創新實踐心得08-18
淺述人類社會知識經濟08-04
創新的作文12-27
創新的作文01-11
創新的教案02-25
創新的作文01-15
創新的句子04-23
創新優秀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