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職業院校加強藝術教育的思考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到藝術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職業院校加強藝術教育的思考,歡迎大家分享。
藝術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現狀
高職院校的教育特點
職業教育是為特定職業傳授所需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意識的教育,其目的是為了培養職業所需的人才。
職業院校是在對受教育者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有計劃地進行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教育,為各行各業輸送初、中、高級專業人才。高職院校是高等職業院校的簡稱,是高等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第一線職業崗位的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的高等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
藝術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發展現狀藝術的重要作用是培養人的想象力、創造力。
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開啟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藝術教育對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們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在近二十年來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也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成為我國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但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也呈現出一定的問題,當前的職業教育大部分停留在理性的層面,出現過度重視技術技能學習,強調職業能力的培訓,同時放棄學生個性的發展,忽視了學生成長的情感因素的現象。有的學校甚至仍處于藝術教育的真空地帶,不符合整個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職業定向性培養是指在一定的綜合基礎之上有所專長的定向發展,并不是單向性或單一性的強調技能培養。
職業教育應該是全面的,除了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道德的教育,還應有人文素質的教育,不能僅僅偏重技術。
藝術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新定位
高職院校中的藝術教育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它不是抽象的美學理論分析,也不是一般藝術院校的純技法教學,而是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的綜合教育模式。
這種藝術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藝術地感覺,又能幫助他們科學地思考。藝術以其生動的表現形式陶冶學生的感情,科學以其嚴密的邏輯和知識豐富他們的才智。經過這種藝術學熏陶的學生,必將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開闊的胸懷和眼界,更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和人文修養,更富有活力和美麗的人格,更富有進取精神。”
體育能使學生體魄強壯;智育能使學生學識廣博;德育能使學生思想上進。但對于學生的情感照顧不能空缺,此時的藝術教育顯得尤其重要。藝術起源于勞動生活之中,并獨立出來,它必能反作用于勞動生產。職業技能同屬于勞動技能,因此,藝術教育對職業技能的訓練具有強化意義。
高職院校中的藝術教育與技能教育猶如硬幣的正反兩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將技能教育與藝術教育相結合,職業教育才能真正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多才多藝、創造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所以,職業院校必須加強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重要性
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能力素質和精神素質等綜合素質。然而藝術教育對其有重要的滲透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職業知識是指專業知識、基礎知識和人文科技等方面的知識;職業技能是指人在一定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反復訓練形成的能順利實施某種活動的行為方式。現在多數職業院校的教學模式是單純地灌輸職業知識,強調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致力于把人培養為有用的工具,存在很強的教育功利性;對學生要求則是強制性記憶、周而復始的單一模式訓練,使其缺乏自由想象、創造的態度和精神。長久下來很多學生身心疲憊,力不從心,甚至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厭學情緒,對學習感到枯燥乏味,難以將知識技術融會貫通和記憶。我國古代史書《樂記》中就記載了“樂行而清,耳聰目明,血氣平和……”明確指出了音樂的治療保健功能。有針對性的結合自身的專業欣賞音樂,可以使學習狀態變得輕松、愉快、容易接受,從而有利于職業知識的學習和提高。“藝術是以社會生活為反映對象,涉及人類生活的廣大領域,其中包含著自然、社會、思維等各方面的知識和經驗”。藝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成為真正的藝術欣賞者。他們能從優秀藝術作品中去體會、培養對真、善、美的熱愛;培養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修身養性,使其成為和諧而全面地發展的一代新人。
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潛力是指內在的沒有發揮出來的力量或能力也就是人類原本具備卻忘了使用的能力。學習潛力是指一個人“有可能達到的”學業水平,與“現在已達到的”學業水平之間存在可開發的空間。科學研究發現,藝術學習能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智力。
保加利亞現代心理學家洛札諾夫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暗示教學法,其宗旨就是通過藝術活動手段的暗示提高學生大腦的興奮度,充分發揮大腦右半球的功能,開發學習潛力。學生在緊張的科學技能學習之后參與藝術活動,就能轉換興奮中心,使大腦得到必要的休息,而這時的記憶力將比平常記憶力更好,能激發學習潛力,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實踐證明藝術技巧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訓練興趣。
經常參與自己喜愛的藝術技巧的訓練,從技巧操作中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及有關心理品質,通過遷移作用能幫助其較好的適應從事專業操作的有關心理刺激,提高訓練興趣,開發學習潛力。輕松、愉快的心情下學習的動作技能對專業技能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是指能自我主動的去認識和發現有意義的新事物、新知識和新方法,并能尋找其中蘊含的基本規律,具備這樣能力的人是創新型人才必有的素質基礎。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指學生在相關的專業領域內所具有的提出新設想、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職業院校的傳統教學模式具有封閉性、學科性、專門化的特點,一味的強調機械性技能訓練,使學生的應變能力較弱,視野狹窄,阻礙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淡化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課程的作用在于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力的培養,可以開拓學生的創新能力。藝術作品的欣賞會培養和增加學生的創造分析能力和自由想象空間,獲得愉快的精神體驗。將這種能力轉移至職業技能的訓練,能增強其技術分析能力。這樣的藝術教育能讓學生領悟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還能在技術學習和操作中產生積極的創新沖動,激發創造的活力,從中塑造創新型的人才。
加強團隊合作意識
在當代合作意識越來越來強,也成為一個國家、機構和個體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證,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時代背景下的,員工合作的重要性也更加的突出,因此,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也成為當代教育的重點之一。
而當下的受教育者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備受關愛的成長環境中養成唯我獨尊的自我中心意識,對自我和別人的評價不夠客觀,一定程度的影響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也成為他們走向社會的障礙之一。
合作意識是可以通過集體活動中人與人的直接交往、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分享最終成果的關系中去培養。藝術教育對于團體合作意識的培養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藝術知識和藝術實踐活動中,可以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例如各種合唱、合奏、歌詠比賽等都是以集體形式展開的活動。通過參與這些活動,能使學生明白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從中樹立合作意識。即使是獨奏、獨唱、獨舞也存在與伴奏合作、與觀眾情感呼應的關系。參與這樣的活動能深刻感受共同意志和共同情感的集體,從而自覺地接受規范的約束,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相互協調的集體主義精神。也能使學生感受到團結的力量,從中領悟成功來源于合作的道理,促進職團結合作意識的培養;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溝通和交際能力。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高職院校開設的眾多課程中,文化課程、專業課程的教學是授予了學生“魚”,而藝術教育課程能使學生輕松自然獲得“漁”。藝術教育是種活潑的教學形式,能使學生在美感享受中動之以情;在實踐體會中曉之以理。
寓教于樂的教學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使他們從內心深處去感受美好事物的獨特性以及對生活的意義,從而培養學生珍愛生活,熱愛自身職業的美好情操。藝術教育是以美的方式來喚醒和打動人的心靈,將道德內容有機融入形象化教育手段之中,避免了傳統道德教育的強制性,更積極有效的喚起學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想品質修養在潤物細無聲之中得以提高。
【職業院校加強藝術教育的思考】相關文章:
關于加強職業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12-09
關于開展職業院校學生創業教育的思考12-08
加強對藝術類設計專業大學生能力教育的思考12-30
對加強資金管理的思考12-11
加強師德建設的思考12-08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思考12-11
加強船員道德素質教育的對策思考12-11
加強醫院管理干部繼續教育的思考11-05
加強官德建設的思考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