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畢業論文:“副+名”組合與語義指向新品種 -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作 者】邵敬敏/吳立紅【作者簡介】作者單位:邵敬敏,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廣州 510632);
吳立紅,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廣州 510632)、黑龍江大學文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內容提要】對“程度副詞+名詞”這種特殊組合,現有的解釋最終都歸結為名詞的語法功能發生了改變,我們試圖根據語義的雙向選擇性原則重新進行解釋。第1,提出“語義特征的喚醒機制”以及“因果性”語義特征。第2,根據“形態名詞”的特點,提出語義指向新品種“語義特指”,包括:語義斜指法,語義內指法,語義偏指法,語義深指法和語義外指法。第3,討論了這類組合的可能性與現實性。第4,討論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以及所表達語義的模糊性。
【摘 要 題】漢語言文字學
【關 鍵 詞】形態名詞/喚醒機制/語義特指
【正 文】
1 引論
“程度副詞+名詞”這種用法,早就引起了漢語語法學界的注意,通常解釋為“詞類活用”,即名詞在這里臨時活用為形容詞,所以也可以看作是1種修辭現象,例如“如此青春”、“10分堂吉柯德”等。這1種組合其實并不新鮮,許多所謂的名形兼類詞,最早本來就是名詞,只是由于跟程度副詞結合次數多了,甚至于頻率超過了名詞的1般用法,這才變成兼類詞。例如“鐵、油、毒、牛”以及“內行、傳統、科學、理想、困難”等。
近年來,這種“副+名”組合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增長,不僅頻繁見于文學作品和各種媒體,在口語中也有擴大化的趨勢,因而引起不少語法學家的密切關注,并試圖從各個角度進行解釋。這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詞性轉變論”。從副詞的特點出發,認為是副詞“很”強制改變了名詞的功能和意義,使其臨時獲得了形容詞的功能,比如胡明揚(1992)。
(2)“功能游移論”。從名詞特殊的交際功能出發,認為名詞活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名詞的空間屬性,而“副+名”現象正是名詞的功能游移所致,比如張伯江(1994)。
(3)“語義量度論”。從名詞的語義是否具有詞性轉變的基礎出發,認為正因為這類名詞具有或是臨時賦有“量度義”,副詞才可促使名詞的功能發生轉化,比如張誼生(1996),譚景春(1998)。
第1種觀點是從副詞入手,強調的是副詞對名詞功能改變的外在強制性;第2種觀點是從名詞出發,強調的是名詞自身功能改變的內在因素;只有第3種觀點才開始注意到語義特征的量度問題。盡管這3種看法具體的解釋不盡相同,但是有1點卻是1致的,那就是最終都歸結為名詞的語法功能發生了改變,或者是名詞向形容詞功能靠攏,或者臨時活用為形容詞,或者干脆看作名詞和形容詞的兼類。
進入21世紀以后,這1研究有了可喜的新突破,這主要表現為對這種語言現象從功能解釋轉向語義解釋。1是從語義特征入手,施春宏(2001)把名詞語義特征分為“關涉性語義特征”和“描述性語義特征”兩種,并指出“副詞與名詞的組合實際是副詞的語義特征與名詞的語義特征的組合”。2是從語義指向出發,楊亦鳴(2003)認為副詞在語義上可以指向名詞,所以“具有1定的語義指向關系是副詞修飾名詞的基礎”。同類研究還有尹琪(2002)、周建云(2003)、宋培杰(2003)等。跟20世紀90年代的3種觀點相比,這顯然是1個進步。但遺憾的是,這些論文僅僅提出了新的思路,卻沒能具體解釋語義特征以及語義指向到底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因而說服力不夠。本文打算根據語義的雙向選擇性原則重新解釋這1有趣的語言現象。
2 語義特征的喚醒機制
我們認為,兩個詞語能夠組合成1個句法結構,關鍵是看2者是否具有某方面共同的語義特征。換言之,語義特征決定了句法組合的可能性,某個或某些共同的語義特征是彼此間相互選擇匹配的前提條件和必要條件,也就是說任何結構的組合必須遵循“語義1致性”這1基本原則(邵敬敏2001)。
形容詞通常分為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兩大類(朱德熙1956),程度副詞能夠與性質形容詞相互選擇,歸根結底也是語義特征匹配的結果。性質形容詞表示某種抽象的屬性,程度上必然存在差異,具有可變的量,因為具有【+屬性】這1語義特征,所以實際上隱含著【+程度量】這個語義特征,而程度副詞雖然沒有【+屬性】這1語義特征,但是卻具有【+程度量】的語義特征,所以能與性質形容詞取得語義吻合點,從而得以相互組合。以“紅”為例,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紅,例如“最紅”、“很紅”、“非常紅”、“更紅”、“比較紅”、“有點紅”、“略紅”等,所以跟程度副詞組合應該沒有問題。可見,【+屬性】和【+程度量】之間存在著某種因果關系,前者決定了后者。我們把這種隱含的語義特征關系稱之為“因果性”的語義特征。然而狀態形容詞卻不可以這樣組合,其原因就是狀態形容詞已經表示程度很高,因此“程度量”相對不變,例如“雪白、冰冷、火熱、滾燙”,“綠油油、紅通通、火辣辣、白皚皚”,既然無所謂程度的變化,當然也就失去了跟程度副詞組合的語義基礎了。①
對于“副+名”組合的解釋,我們跟以往分析不同之處在于:這既不能單純歸結于副詞,也不只是名詞的原因,而是兩個相組合詞語的語義雙向選擇的結果。換言之,不僅要考慮兩個詞語各自的語義特征,還要考慮它們之間的選擇關系以及語義指向的途徑。
英國的語義學家利奇(1981)把語義分為7種,撇開“主題意義”,剩下的6種語義,可以分為兩大類:理性意義和聯想意義。聯想意義包括除了理性意義之外的另外5種意義:內涵意義、社會意義、情感意義、反映意義和搭配意義。所謂理性意義是語言交際的核心意義,它是靜態的,是其他語義的基礎。通過縱向的相同語義場成員的區別性特征對比,我們可以獲取某個詞語的理性意義,比如“中國”,是在同“日本、美國、英國、俄國、法國、韓國”等其他國家的比較中獲得它的理性意義的;而某個詞的聯想意義則是動態的、不確定的、可變的,是外圍的語義,受到時代、社會、文化、交際場合、交際對象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它不可能在縱向的聚合類的對比中獲得,而只能在橫向的不同詞語匹配構成的句法結構的組合中才能顯示。
聯想意義中最重要的是內涵意義,利奇早就指出:“內涵意義是指1個詞語除了它的純理性內容之外,憑借它所指的內容而具有的1種交際價值。”這說明,關鍵是該詞語“憑借它所指的內容而具有的1種交際價值”,即它可以包括各種特征,軀干的、社會的、心理的等等,例如“今年在倫敦過的春節非常中國”,這里的“中國”明顯帶有“中國色彩”的內涵意義,比如放爆竹、吃餃子、舞獅子、發壓歲錢、拜年、賀喜等等。
聯想意義越豐富,跟程度副詞組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從理論上講,任何名詞都有進入“副+名”組合的可能,但事實上卻并非如此,這就需要做出合理的解釋。我們重點考察那些具備名詞的全部語法特征,明確屬于名詞類,然而也能夠在某些場合跟程度副詞組合的名詞。由于這些名詞比較特殊,我們仿照“動態名詞”的名稱,把這類名詞命名為“形態名詞”。② 在具體掌握上參照了《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本),只按名詞注釋的就收,如“火氣”(怒氣;暴躁的脾氣);而按名詞和形容詞兼類,而且兩方面分別注釋的就不收,如“運氣”(命運;幸運)。
3 語義指向的新品種
副詞在喚醒名詞的屬性特征時,語義指向主要采用以下5種途徑。
第1,語義斜指法。
這主要是針對“形語素+名語素”構成的名詞。這類偏正結構名詞的語義核心,本來應該是中心語素,所以修飾語的語義原則上應該指向這個中心語素,例如“小紅花”,“小”的語義應該指向“花”,而不是指向“紅”,但是當程度副詞跟名詞組合時,實際上這個副詞的語義特征【+程度量】無法跟名詞匹配,或者更加準確地說,副詞的語義無法指向名詞的中心語素,卻可以指向名詞的非中心語素(修飾語素)。而事實上,人們在語義理解時也是這樣進行的。例如“很柔情”,“很”事實上語義指向的不是“情”,而是“柔”,等于說“感情很溫柔”。“很專業”的“很”語義指向“專”,意思是“業務很專門”。這類名詞本身帶有形容詞性構詞語素,因而性狀特征就比較明顯,內涵意義比較豐富,程度的差異表現得更明顯,因而最易與程度副詞組合。我們可以理解為副詞的語義不是指向名詞性的中心語素,而是斜指向形容詞性的修飾語素。這些名詞主要有兩類:1是指物的名詞,如“溫情、激情、雄心、耐性、韌性、獸性、狹義、廣義、絕路、悲劇、喜劇”等;2是指人的名詞,如“神童、高手、老手、貴族、貧民”等。例如:
(1)安捷倫科技公司最近也宣布降低員工薪金,并削減4000名員工。相比之下,中關村的裁員風潮已是很溫情的了。(李楊《中關村被裁人員有感:“我恨在食物鏈的底層”》,新華網2001. 11. 21)
(2)“我才是最喜劇的人”1直以英雄形象深植影迷心中的梅爾吉布遜,或是影壇大哥勞勃狄尼洛,都不會是喜劇的最佳演員;不過,事實上,這可是喬治是調侃自己太喜劇才會得到這個獎。(《特寫:金球獎頒獎朱莉亞·羅伯茨笑容百變》,南方網新浪首頁/影音娛樂/電影寶庫2001. 01. 28)
(3)事實上,所謂的投資理財顧問的定義是很狹義的,不過就是讓客戶的錢能夠保本,客戶實際利潤很小,保證這種投資
【畢業論文:“副+名”組合與語義指向新品種 -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從語義指向看副+名的雙向選擇機制05-02
語義的雙向選擇與副+名05-02
結果補語的語義指向04-26
論語義超常組合與語義的模糊性05-02
畢業論文:論《圍城》中的知識女性形象 -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11-23
組合、聚合關系對語義的制約04-30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04-29
論語義指向及其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05-03
組合中語素和詞語義范疇的變化04-28
也談副+名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