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項鏈》主題的新思考
[作者] 江蘇 陳章明 吳月清
[內容]
莫泊桑的小說《項鏈》的主題,傳統的觀點是諷刺了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
不可否認,年輕時的瑪蒂爾德確實具有很強的虛榮心,但隨著情節的發展,瑪蒂爾德命運的變化,作者對瑪蒂爾德的態度由微諷而轉向同情。這種同情主要表現在下面四個“行為和動作”中:
失項鏈――瑪蒂爾德丟失價值四萬法郎的項鏈(十年后才知是假的),這個清貧的人家,無疑遭到了傾家蕩產的厄運。作者多次寫到瑪蒂爾德丟失項鏈后的神態:“她穿著那件參加舞會的衣服,連上床睡覺的力氣也沒有,只是倒在一把椅子里發呆,精神一點也提不起來,什么也不想。”“她面對著不幸的災禍,整天等待著,整天在驚恐的狀態里。”這些描寫,不僅僅是客觀的表現瑪蒂爾德丟失項鏈的心態,也流露了作者對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賠項鏈――瑪蒂爾德丟失了借來的項鏈,并未賴帳,而是決心賠償。他們為了買到一只與原來一樣的項鏈,幾乎跑遍了全城的珠寶店,終于在皇后街一家鋪子里發現一掛與原先一樣的項鏈。作者在寫他們尋找同樣的項鏈時,不無同情地寫道:“兩個人都愁苦不堪,快病倒了。”為了買回這掛價值三萬六千法郎的項鏈,他們“簽了好些債務,訂了好些使他破產的契約”,“他顧不得后半世的生活了,冒險到處簽著名,卻不知道能保持信用不能”。這些描寫傾注了作者對瑪蒂爾德的無限同情。讀者讀到這里,也不能不為瑪蒂爾德與其丈夫的困窘處境而擔心,不能不為他們的誠信所感動。
還債務――瑪蒂爾德為賠償項鏈,欠下了一萬八千法郎的債務,為了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瑪蒂爾德在生活的底層苦苦掙扎著:“她穿得像一個窮苦的女人,胳膊上挎著籃子,到水果店里,雜貨店里,肉鋪里,爭價錢,受嘲罵,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節省她那艱難的錢。”“她丈夫一到晚上就給一個商人謄寫帳目,常常到了深夜還在抄寫五個銅子一頁的書稿。”這些描寫,作者的同情溢于言表。僅僅抓裝她一個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么美麗,多么使人傾倒啊!”這樣一句話,認為瑪蒂爾德“仍對那片刻的虛榮念念不忘”(人教社參考書),從而斷定女主人公的虛榮心并未得到改變。這樣的分析顯得有些牽強。這時的瑪蒂爾德為了還清債務,已不顧一切臉面,哪里還有一絲虛榮心!至于她對當年舞會的回想,只是她在過去一瞬輝煌和苦難的現實的比照中對人生的一種回味。這種回味有什么值得非議的呢?
假項鏈――十年后瑪蒂爾德遇到佛來思節夫人,從交談中才得知所借的是一掛假項鏈。小說雖沒有寫出瑪蒂爾德聽到假項鏈后的反應,但我們可以想象出當時她聽到這消息后苦澀、辛酸的心理:十年的青春、十年的辛勞、十年的苦苦掙扎竟為的是一掛不值錢的假項鏈,這樣的付出也實在夠慘重的了!誰還忍心對這不幸的女人加以嘲諷呢?只有深深的嘆息和同情。另外,從作者的具體描寫中,也絲毫看不出諷刺的意
[1] [2]
【《項鏈》主題的新思考】相關文章:
新媒體帶來的美學思考04-29
關于科技查新的思考04-28
高職雙語教學的新思考05-02
有關色素分離原理的新思考05-01
建設新西崗的研究與思考04-30
“文化新辯證觀念”的歷史思考--對古希臘文化形成發展的“新辯證”思考04-28
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考04-30
酒店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的新思考04-28
皮亞杰晚年的新理論及其思考04-26
我國外語教學的新思考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