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透過“開放題”看課改
透過“開放題”看課改
一、從教材“開放題”看課改理念的體現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教材中相關的開放題有 P69(11)圖中哪些可以用 7+3=10表示; P100(5)看圖列式;還有P46、P57、P87生活中的數等。《課程標準》還指出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相關的開放題有P37(5)用哪個物體可以畫出左邊的圖形,請把它圈出來;P40(5)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
P31和P63的思考題等。《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相關的開放題:如Ping算一算游泳池里一共有多少人等等。這些開放題都能很好地體現課改的新理念,我們的教學正是以這些開放題為裁體,讓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促進學生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更快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二、從“開放題”的課堂教學產生的效果看課改目標的實現
也許教過舊教材的老師都有這樣的經歷:平時,課堂上的回答問題、板演老是先叫郭些學困生,哪怕那些優等生的手舉得再快再高,優先權也是給了那些學困生,直到他們實在回答或做不出來,這時機會才會降臨到優等生的頭上。雖然我們常常會覺得手心不忍,但是沒辦法,如果機會先給優生,那學困生就永無“出頭之日”了;而如果中下學生都會了,化等生肯定也會。這是什么原因?深入思考不難發現,正是由于答案的唯一性所局限,只要有一個同學把答案說出來,其他人就沒什么好說了。而數學開放題則具備了“開放”的特點,它的條件是可以多樣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解題的策略靈活。會給學生提供了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發揮各自想象力,展開數學思維和方法交流的機會,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都樂于參與,這樣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都得到充分發揮。
三、根據課改精神,設計好開放性練習
1、在教學《鐘面的認識》之前,我布置學生自制一個與眾不同的鐘面。結果學生做出各式各樣的鐘:有方的、圓的、還的卡通模樣的;制作的材料也不同:有的用卡片,有的用泡沫,有的用吹塑紙,還有的用光盤。這些作品形態各異、色彩鮮艷。敢亮極了。這的練習設計,我們達到三個效果:(1)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2)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有的人會與父母或同伴合作;(3)對學生進行數學美的教育。
[1] [2]
【透過“開放題”看課改】相關文章:
透過歲月看洪江04-25
透過事故看安全04-29
透過表象看實質作文07-27
透過窗戶看世界作文09-25
透過隱喻看模因05-01
透過河流看生活04-28
透過車窗看世界作文08-22
透過現象看本質作文01-25
透過現象看本質 作文04-30
課改總結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