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遵循教育規律堅持趣味教學--淺談中師與初中生物教學的銜接
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它是力求認識客觀世界,渴望獲得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探求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有興趣的學習可使學生積極主動、全神貫注、甚至廢寢忘食,對知識的掌握會更加迅速牢固。反之,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搞好中師與初中生物教學的銜接,筆者對1991、1992、1993三年進入我校普師班的619名新生在初中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生理衛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不署名、不討論、實事求是的調查,結果如下表(學生來自五縣一市、兩個礦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調查項目 結果(人數) 百分比(%)
對生物是否感興趣 是 208 33.60
否 411 66.40
生物是否難學 是 388 62.68
否 231 37.32
初中老師做實驗次數 10次以上 89 14.38
1-10次 261 42.16
0 269 43.46
自己做過實驗嗎 是 58 9.73
否 561 90.63
喜歡自己動手做實驗嗎 是 511 82.55
否 2 0.32
無所謂 106 17.12
是否適應新教法 是 217 35.06
否 352 56.87
無所謂 50 8.07
畢業后是否愿意去農村 是 305 49.27
否 273 44.10
無所謂 41 6.63
從上表可以看出,進入中師的學生,學校換了,教師換了,再加上基礎不一,教學的脫節和學習的不適應現象是很普遍的。他們中有的對生物學習感到困難,有的對教師的教法不適應,有的在初中放棄了生物學習,甚至有的學校干脆取消了生物課,生物學知識基本上是空白,這給中師的生物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只有堅持啟發性、趣味性,強調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中師生是未來的小學教師,應盡可能使他們在課堂上體味到知識、趣味與啟發性的有機結合的教法,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為此,筆者多年來始終堅持做到以下幾點,效果較好。
一、精心設計引人入勝的導言
好的導言,可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上好一節課的重要環節。我查閱大量資料,盡可能采用激發興趣的方式引入。每章、每節乃至每節課,也盡量通過實驗、模型、講故事、討論、設疑等方式引入。
如在學《生物與環境》前,補充了人口增長與糧食資源危機、人口普查、水法、土地法、礦產資源法等內容,介紹人類面臨的十大環境問題并列出驚人的數字:全世界每年增加6000萬人,須增加糧食12×10[6]t,目前尚有8億人處于饑餓之中,我國也有少部分地區仍未解決溫飽問題。我國1992年與1952年相比,人口增加一倍多,土地減少1/5,盡管奮斗了40年,人均占有糧食僅增加38kg。全球每分鐘有10公頃土地變為沙漠、20公頃森林消失;每小時有2個物種滅絕,有3×10[6]t土壤流失,每天生產垃圾27×10[6]t,向大氣排放co[,2] 15×10[6]t;有10萬人死于污染造成的傳染病和癌癥;中國每年因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860億元,相當于8個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損失。通過這些數字提高了趣味性。
二、加強生動多樣的直觀教學
直觀教學可使知識具體化,便于學生更好地感知、記憶、理解知識。對于動植物的形態、結構來說,語言敘述不如實物、標本直接作用于感官所產生的感知那樣鮮明、具體、完整。
多年來,本人堅持貫徹直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