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而”
一
呂叔湘先生的《文言虛字》中說:“而”字的用法大別為二,順接和轉換[①]。作為連詞的“而”,在
古代漢語中是頻率最高的虛詞之一。而且,如呂叔老說的“順接”用法在白話中無須用它,但在文言文中卻用
了。可見“而”的頻率更高了。《孟子》中“而”字也隨處可見,難得有幾個章節不用“而”。本文擬從結構
與語用上進行討論。
1.動+而+動(+賓)
這種結構可稱為“動賓型”,即“而”的兩頭都有動詞,常帶賓語,或順接或轉接。
順接的例子如:
(1)“(于崇,吾得見王,)退而有去志。”(《公孫丑下》14章)
(2)(滕文公)過宋而見孟子。(《滕文公上》1章)
轉接的例子如:
(3)辭十萬而受萬,(是為欲富乎?)(《公孫丑下》10章)(大意是:辭去十萬鐘的俸祿卻接受萬
鐘的束修。)
(4)“仕而不受祿,”(古之道乎?)(同(1))(大意是:做官但不接受俸祿。)
此類動詞的結構若具體分別則可有:
1.1 動+賓+而+動賓
這類結構的特點是看似是并列關系,其實還可表示遞進、轉折等關系。其次是兩個動詞所帶的是不同賓語
。第三,此類句子的主語不現,多出現在對話中。
表示并列的如:
(5)無罪而戳民,(則士可以徙。)(《離婁下》6章)
(6)用之而成路。(《盡心下》21章)(大意是:經過這里便成了大路。)
(7)(古者)易子而教之。(《離婁上》18章)
表示遞進的如:
(8)閉門而不內,(是皆已甚。)(《滕文公下》7章)
(9)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盡心上》45章)
(10)莫如貴德而尊士。(《公孫丑上》4章)(大意是:不如提倡道德而且尊重士人。)
表示順承關系的如:
(11)如枉道而從彼,(何也?)(《滕文公下》1章)(大意是:如果枉屈了正道去追隨諸侯,怎樣
呢?)
(12)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公孫丑上》2章)
(13)(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而為諸侯,得乎諸侯而為大夫。(《盡心下》14章)(
丘:眾也。)
表示動作先后的如:
(14)zhěn@①兄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告子下》1章)
(15)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同(14)7章)
(16)再拜稽首而受。(《萬章下》6章)
表示轉折的如:
(17)過我門而不入我室。(《盡心下》37章)
(18)放飯流飲,而問無齒決。(同(17)上46章)(齒決:咬斷干肉。)
(19)不傳于賢而傳于子,(有諸?)(《萬章上》6章)
1.2 動+而+動+賓
這類結構的特點是共一賓語,在動作行為上表現為有先后,如:
(20)(不足,)又顧而之他。(《離婁下》33章)
(21)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滕文公上》3章)
(22)反之而未嘗與言行事,(何也?)(《公孫丑下》6章)
(23)行之而不著焉。(《盡心上》5章)
(24)(若湯,)則聞而知之。(《盡心下》38章)以上所舉(20)(21)是并列關系,(22
)(23)(24)諸句有轉折和條件意味。
1.3 動+賓+而+動
此類結構與1.1相似,“而”后的動詞可以及物或不及物,因而暗含賓語(從上下文里即可找到),如
:
(25)(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梁惠王下》12章)
(26)(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告子上》11章)(心:良心。)
(27)今又棄寡人而歸,不知可以繼此而得見乎?(《公孫丑下》10章)(“歸”“見”都可帶賓語
)
下列結構中的數量詞(還包括數量短語),它們多數活用為動詞,在表達上更簡潔,如:
(28)千里而見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晝,何濡滯也?)(《公孫丑下》12章)
(29)一日而三失伍。(則去之否?)(《公孫丑下》4章)
(30)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梁惠王下》11章)
2.主+謂+而+不+動
這類結構在表意時是“肯定又否定”,如“三過其門而不入”(《離婁下》29章),“久借而不歸”(
《盡心上》30章),或者表示由于某種行為動作的結果,如“喜而不寐”(《告子下》13章)、“聞王命
,而遂不果”(《公孫丑下》2章)。“而”的意義往往是表轉折的多,具體地說有下
[1] [2] [3] [4] [5] [6]
【《孟子》的“而”】相關文章:
孟子的作文09-15
「孟子名言」05-01
關于孟子的名言名句 孟子激勵人的名言01-31
孟子研究的史學進路--兼評劉培桂先生新著《孟子與孟子故里》04-29
孟子的經典語錄11-29
關于孟子的作文04-20
《孟子》處世箴言02-27
孟子的德治思想05-01
淺議孟子人學04-29
孟子的“仁政”學說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