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社會工作學的研究*《光明日報》
(田森(中國當代社會研究中心)于2001-10-19 11:24:00發布)加強對社會工作學的研究
中國當代社會研究中心主席 田森
今年5月,我同中國科學院路甬祥同志討論過有關科學發展的一些問題。在那次談話中,他建議應加強對社會工作學的研究,這個意見立即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鳴。
什么是社會工作學呢?對此至今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1947年聯合國在調查各國社會工作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概況時,曾收到33個國家對社會工作所下的33個不同的定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不同國家的社會工作學由于各自背景的不同而有異的現實。在我看來,社會工作學不妨定義為:“一門研究如何助人,如何保障社會全體成員的基本生活權益,促進社會穩定和發展的科學。”我在不同場合還多次就社會工作談到過一個意見,我認為社會工作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藝術。要做好它不僅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如理論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甚至醫學、自然科學的知識等),而且需要有處理人際關系的藝術(社會工作從來把自己的視線投向活躍于社會中的各種群體、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所處環境之間的關系),當然要做好社會工作還需要擁有真誠的愛心和對社會的責任心。最近,我看到一本講述美國社會學家莫爾對待人生和死亡的故事的書,它的名字叫《相約星期二》,讀罷不禁勾起了我的許多聯想。78歲的莫爾在患了絕癥面臨死亡的前夕依然那么從容地呼喚人世間的愛。他對病榻邊聆聽他講述這最后一堂人生課的學生米奇說:“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產生一種愛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我們文化中很大的一部分并沒有給予你這種東西。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的多。……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和意義的創造。”而這正是從事社會工作所特別需要的。
大家知道,最早提出社會福利概念的是19世紀英國偉大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他為改善當時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福利條件做了大量工作,對此恩格斯曾經給予高度評價。他說:“在英國所發生的一切為工人階級謀福利的社會運動及其一切實際成就都是和歐文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但總的說來,西方社會工作的興起淵源于慈善工作,它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的社會工作是在本世紀初起步的,早在二十年代燕京大學就已設有講授社會服務工作的課程。遺憾的是, 1952年大學院系調整時,與社會學密切相關的社會工作專業也同樣遭到了被取消的厄運。直至1979年隨著社會學的重建,社會工作才作為應用社會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而逐步恢復和發展,致使作為一門專業的中國社會工作比之國際上的社會工作落后了許多。不過,中國的社會工作也是頗有特色的。早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解放區就較有成效地開展了優撫安置工作,建國以后中國的社會救濟福利工作更是取得了許多成就,對穩定社會、推進社會進步都做出了可貴的貢獻。當時,這些工作大都被囊括在民政工作之中,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民政工作就是社會工作。細察之,一方面社會工作與民政工作確有密切的聯系,中國民政工作是中國社會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兩者也有所不同。民政工作涉及的諸如村民自治、基層政權建設等屬于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方面的內容,并不屬于社會工作的范疇;而拯救失足青少年,對處于困境的人們提供心理治療,呼喚發揮社會道德力量,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服務,促進社區工作等方面則又不屬于民政工作的范疇。現今,我們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中國民政工作的傳統優勢,另一方面也要學習西方社會工作可資借鑒的經驗并吸收西方社會工作的一些內容,把兩者結合起來,在促進中國社會工作專業化和科學化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體系和社會工作學,這對促進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必將發揮積極作用。
眾所周知,70年代末,在中國現代史上揭開了史無前例的改革開放的序幕。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極為深刻的革命。正是改革開放的巨浪推動著中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邁進,從封閉半封閉、凝固半凝固的社會向開放社會邁進,從計劃經濟模式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邁進,這是何等巨大的變遷!希望之花頓時開遍了神州原野,它給人們帶來了多少清新的芬芳啊!然而,隨著社會轉型的步步深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