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面臨怎樣的知識世界
一節語文課上,我轉引了《中國教師報》上的一則報道——
蜜蜂為什么發出嗡嗡聲?權威專家包括《十萬個為什么》都認為:是靠翅膀振動發聲。湖北省監利縣12歲的小學生聶利大膽挑戰這一說法:“蜜蜂有自己的發音器官,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甭櫪ㄟ^多次實驗觀察,發現蜜蜂發聲來自于翅膀根部的兩粒比油菜籽還小的發聲器官。聶利的這一發現使她在第1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榮獲優秀科技項目銀獎和高士其科普專項獎。
我意在通過解讀了解學生的思維狀況,并引導思考,就首先引導學生感受聶利:“從報道中,你覺得聶利是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紛紛發言,黑板上留下我的隨機板書:熱愛科學、質疑、求知求真、大膽、勇于發現、不盲從、挑戰權威錯誤……
隨后,我讓學生將這些詞匯加上自己的話,連貫起來說一說對聶利的印象,意在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繼而我帶學生轉入對“聶利(以及我們)”面對的世界、知識“真實性”的深層思考。
我問:“權威專家包括《十萬個為什么》中關于蜜蜂發聲的介紹是正確的嗎?”
“錯誤的!”
“可是,在聶利通過實驗發現這是一個錯誤之前,我們許多人看到《十萬個為什么》的時候,認為蜜蜂是如何發聲的呢?”我追問。
學生說:“靠翅膀振動發聲。”
“而真實的結論卻不是如此,那此前《十萬個為什么》所記錄的這一知識就不是真的!
“的確如此!”學生很贊同。
“由此促使我們思考:所有存在的知識都是正確的嗎?”
有學生舉手說:“我們所了解的知識大部分是真的,但肯定也有假的、不真實的地方!
“既然如此,那我們身處的世界里的一切也就不全是真實的了!”我緊追不舍。
學生似有所悟!
“可見存在的知識并非全是正確的。不過在沒有得知蜜蜂有專門的發音器官這個知識之前,我們不也相信它就是靠翅膀振動發聲的嗎?由此可見,人們居然生活在一個并不完全正確的知識世界里!”我的話讓學生有些驚異,“而對于我們來說,大部分人是怎樣對待這些知識的?”
“盲目相信!”
“而我們相信的東西實際上并不是完全正確的,那我們如何從對知識的盲從中走出來呢?”
……
教室里陷入沉寂!
這沉默的背后是學生“悚然而驚”的思索!
隨后,我們就此進行了討論。黑板上留下了這樣的發現要點——“關注——質疑——實踐——求知求真”。
如果學生們能以他們的發現面對眼前的知識與世界,誰說他們不會獲得新的超越?
[1] [2]
【我們面臨怎樣的知識世界】相關文章:
我們的世界04-28
我們的世界 我們的未來04-26
世界深水油氣勘探現狀及面臨的挑戰05-02
我們是怎樣活著散文04-29
我們是怎樣言說創造的04-29
中國需要怎樣的世界04-27
世界給予的生命太過悲哀,我們不知怎樣救贖作文700字04-28
面臨04-29
我們的世界作文07-28
我們的世界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