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發展戰略產業的幾個問題
有所為有所不為和戰略產業
戰略產業的定義是什么,哪些產業算是戰略產業,是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
戰略產業問題,是在全球化沖擊面前,“民族產業”處于全面守勢的情況下提出的。對民族產業不分輕重緩急一概保護當然不可取。科技政策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經濟政策要重視產業政策,國有企業改革要有進有退,抓大放小,關系到戰略性全局性的產業部門,要由國家保持控制力,有的要禁止、限制外國企業進入。國家對戰略產業有保護扶持的責任,不能任其在國際競爭中被“劣汰”。
較早系統提出戰略產業問題的是王小強先生。
“如果我們說某一個產業是戰略產業,也就是說,該產業不是從個人、企業、地方或部門的局部利益出發,而是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少數產業(空中客車是典型范例)。這類企業的存亡,不僅關系到利潤,而且關系到國家的安危,關系到國家在世界經濟政治乃至軍事事務中的戰略行動能力。國家不能放任本國企業在全球競爭中,自生自滅。”
“……我們這樣一個超大型發展中國家,如何界定,什么產業應該在什么意義上和什么程度上保持民族工業的形態。有必要認真研究,我國中期發展的內外部約束條件(資源、技術和市場),根據發展的需要,找出若干關聯產業,分析不同產業可能采取的發展方式……為綜合國力的概念充實更具體的戰略內容。”[1]
“十五”計劃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作為重點。有文章概括國有經濟需要保持控制地位的行業和領域:
“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造幣工業、重要軍事工業等。需要國有經濟經營,不允許民間資本進入;
“自然壟斷的行業:電信、鐵路、電力、煤氣、自來水等。在管理體制上,政府與自然壟斷企業的關系是規制與被規制的關系,即企業在獲得壟斷經營權的同時,必須承擔價格、服務等方面的義務;
“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大型水利設施、環保設施、城市公共交通、金融、保險等。這類行業具有顯著的外部性,政府及其國有企業有足夠的理由發揮作用;
“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中的重要骨干企業:大油氣田、大礦山、大鋼鐵、大石化、汽車集團、重要的電子企業等。就總體情況而言,私人資本和鄉鎮企業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在技術要求高,投資需求量達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重點競爭性行業中,它們還難以成為主導力量,還難以取代國有經濟在這些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經濟發展階段和轉軌時期的特征,決定了國有經濟在這些領域應保持足夠的控制力。”[2]
這些行業之所以需要國家保持控制力,是由于他們具有以下特點:一、有國防意義的產業或新興科技行業,在這些領域,西方國家對我實行技術禁運或限制,不能依靠外國,必須用自己的力量開發;二、支
[1] [2] [3] [4] [5]
【發展戰略產業的幾個問題】相關文章:
關于農業產業化的幾個問題04-30
我國環保產業人才發展戰略研究04-26
產業結構調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04-26
西部有機特色小雜糧產業發展戰略研究05-02
珠三角產業集群發展戰略調整04-30
產業結構調整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04-30
城市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戰略若干思考04-28
選題16: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和產業發展戰略04-28
西飛集團民品產業化發展戰略研究05-02
大興西瓜產業化發展戰略及產生的高效益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