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論文15篇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德育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德育論文1
xx說:“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的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在改變中學德育狀況,實現中學德育目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的國際研討會上,各國專家也一致認為:應該把道德教育置于突出地位,不然,21世紀人們面臨的將是一個可怕的道德環境,而道德的淪喪又會加劇政治經濟等問題的惡化。在我國現階段,加強恩德教育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但在作為道德教育與品格養成主陣地的學校,卻普遍存在著德育低效的狀況。
中學德育狀況的“三化”問題:
一·德育目標理想化
在德育目標的認識上,不從實際出發,習慣性的把中學德育目標定位在理想化的虛幻的境界中,脫離了學生的道德實際認知水平,學生只能膚淺地唯心地理解它。這就直接導致了德育目標指向的負載過重,過空,過高,進而導致德育內容的大而寬。德育目標貴在切實可行,貴在與生命主體的和諧通融。華而不實,大而寬的德育目標,必然在實踐中失去信度和效度,進而造成德育實踐的空耗,最終影響德育的實效性。
二.育人方法簡單化
長期以來,我們的育人方法過于簡單陳舊,缺乏新意,一味強調教育者單方面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德育,要借助于與德育內容和德育目標相關的.情境,依賴于受教育者對真善美的真實體驗,靠特定情境中的受教育者的反省,自責,自律等深層次的精神搏擊過程,才能形成他的道德理念,進而轉化為道德行為。
三.環境影響的消極化
中學德育工作的一大誤區,就是試圖將學校變成道德上的“世外桃源”。而德育系統是一個與外部社會相互影響的而又具有性對穩定性的運行系統。學生生活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之中,他們的活動交往,接受的信息和受到的影響是復雜多樣的。在校內受到教師,同學,集體的影響:在校外受到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如果各方面的教育影響不一致,甚至相互抵消,德育的實效性講大大折扣,得不償失。
中學德育現狀的應對措施。
針對中學德育的現狀,中學德育工作的應對措施是:
1 德育目標要不高不空,具有可操縱性
德育目標“應該是生命內在的要求,而不應該是游離生命以外的什么東西。”美國道 德品質教育的目標就具體而實在,他們把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標建立在“六大支柱”上。即是:
(1) 信賴——誠實,不欺騙,不偷竊,堅持真理,效忠國家和家庭。
(2) 敬重——尊重別人,寬容差異,舉止禮貌,用語文明,用和平方式處理憤
怒和爭執。
(3) 責任——干好本職工作,自控自律,謹慎,可靠。
(4) 公平——坦率辦事,不存偏見,不推委過失,傾聽他人意見。
(5) 關懷——善良,熱情,寬恕,助人。
(6) 公德——合作,參與,睦鄰,遵紀守法,敬重師長,保護環境。
這些品質教育的目標就不空不高,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值得我們借鑒。
2 改變觀念,培養學生道德主體意識。揚棄傳統的育人模式
中學德育的主體是學生,是鮮活的中學生的個體生命。由于我們忽視甚至無視青少年鮮活生命的生動性,豐富性,多樣性,忽視甚至無視青少年個體生命對生活的獨特體驗,對精神的獨特追求,從而導致了簡單生硬的教條主義灌輸。在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社會需要大量的創新人才,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沖破傳統的育人方式,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在德育工作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道德主體意識,把學生看作是自身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引導與規范,使主體根據自我實踐傳遞信息,及時調節主體自我與非我的影響因素,使自我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指向有意義的德育目標,從而實現道德的自我完善。
3 重視優化育人環境,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全面教育網絡
首先,要大力改善學校教育環境。二十一世紀信息交流的渠道多種多樣,社會開放,我們不應該還把學生關在“世外桃源”中來進行呵護,而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接觸社會,觀察社會,思考現實問題,密切聯系社會實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想認識。只有把學生放到真實可感的社會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才能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哪些該做,那些不該做。深切體驗后所受的教育,遠勝于老師苦口婆心的說教。
初中德育論文2
1、班主任如何幫助初中生在日常中滲透德育教育探析
2、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淺析
4、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探究
5、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分析及對策
6、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探索
7、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記
8、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分層次推進探實
9、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管見
10、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幾點體會
11、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淺析
12、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13、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論與應用
14、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分析
15、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16、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與心理溝通的重要性
17、初中班主任德育課實效性探索
18、初中班主任的德育藝術
19、初中班主任兼思想品德教學的德育特色
20、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21、初中班主任如何開展班級德育工作
22、初中班主任如何實踐班級德育建設
23、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24、當前農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難點與創新
25、關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相關思考
26、關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具體討論
27、關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研究
28、關于做好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析
29、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構建與探索
30、解析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31、論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策略
32、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
33、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實施
34、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學
35、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36、淺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37、淺析初中非班主任教師德育職能弱化現象
38、如何讓學生在角色互換中成長--淺析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
39、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40、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
41、試論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42、試論如何實現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創新
43、試談隱性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專業化發展中的作用
44、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
45、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措施
46、談初中班主任日常生活中的德育
47、探究當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難點及解決策略
48、探究分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
49、探討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50、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對策
51、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質量的對策研究
52、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53、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的對策
54、鄉鎮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與留守學生教育問題之思考
55、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問題及對策
56、言傳身教身教為先--試論初中班主任日生活中的德育教育
57、英語班主任在初中英語德育中的滲透原則和途徑探討
58、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
59、走在思想前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相關思考
60、尊重學生個性--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
61、在中學班主任隊伍建設中滲透隱性德育思想的啟示
62、向善教育視角下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
63、淺談中學班主任實施德育教育的作用與策略
64、淺談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創新
65、淺談農村中學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教育
66、論中學班主任工作的瓶頸與突破--從教條式德育到邏輯式德育的轉型
67、感化與堅持--淺談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68、從教條式德育到邏輯式德育的轉型--論中學班主任工作的瓶頸與突破
初中德育論文3
初中德育管理方法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學生品德與知識共同提高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抓好德育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從初中德育工作實際出發,淺述了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闡述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開展德育工作的各項策略。
【關鍵詞】初中學校 德育管理 有效方法
一 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在我國的基礎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20xx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會議上,與會教育專家一致認為,必須把道德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來開展。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很多不利影響。同時,學校教育一直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初中學生仍片面注重升學率、優秀率等,以此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很多家長和學生對德育工作重視不夠,還抱著“唯升學獨成才”的觀念,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日益提高,這些素質不僅包括專業技術、文化內涵,也包括道德修養,它是現代化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而初中階段是學生各方面快速成長和逐漸形成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通過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說:“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不是站在這個世界的對面發牢騷、嘆惜,而應該在這心靈世界中耕耘、培育、收獲。”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去關心學生,不斷滲透道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 初中德育管理的有效方法
1。召開特定德育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樹立品德標準
在日常的學生管理中,班主任應該始終堅持德育工作的常態化,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平時的工作當中。每月都應定時召開主題班會,最好每月安排兩次,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專題性的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觀念,引導學生能夠正確判斷是非曲直,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并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以這個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不斷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完善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例如,班主任可以結合當前社會上較為關注的“復旦研究生投毒”事件,開展主題班會,針對同學之間如何正確的相處進行引導,教育學生要與同學之間和睦相處、互相幫助,正確處理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小矛盾,要寬容對待他人,積極主動地幫助遇到困難的同學,如,給其他同學主動的'講解不懂的難題。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如果在平時時刻注意,一定可以在班級內形成互幫互愛的良好風氣,把班集體建設得更好。
在召開主題班會時,除了要對學生講授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行為標準外,還要幫助學生全面、客觀地分析平時遇到的道德問題,解答學生的疑惑。初中學生年齡還比較小,心理還很不成熟,容易遇到各種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私下寫信,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在班上集中解答,召開針對性的班會,幫助學生解惑。這樣教師就能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對班級中出現的各種不良道德行為進行及時糾正,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
2。制定有效班級管理制度,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
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后,還需要規范嚴格的班級管理制度來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管理。借助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可以全面監督學生的日常行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更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在一言一行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想制定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要以身作則,從我做起,為學生樹立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召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真正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第二,充分發揮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真正實現現代化班級管理模式,即學生自己管理自己。以班干部為班級管理紐帶,實現學生之間的監督和管理,促使學生在班級中規范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日常行為,不斷地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讓學生有規可循。如保護公物公約、儀表規范制度、在校紀律等,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平時應該遵守什么。同時,教師還應安排班干部對全體學生進行檢查,做到日檢查、周小結。對于學生的日常表現教師要及時給予總結和評價,表現好的要給予鼓勵和表揚,表現不好的要及時糾正,幫助學生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的德育管理模式。
誠實守信是檢驗道德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完美人格的體現。為了督促學生從小就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質,教師可以在班級管理制度中寫入誠信管理內容,為班里每一名學生建立個人誠信檔案,記錄學生的日常行為。如不交作業、上課無故遲到早退、考試作弊以及不認真參加集體勞動等不誠實守信的行為,記入學生的個人檔案;對于拾金不昧和主動承認自己錯誤都可以算為誠實守信行為,也要記入個人檔案。如果學生在一年之內,檔案中出現兩次以上不良記錄,取消一切榮譽的評選資格,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等。對于不良記錄較多的同學,要重點進行教育。這樣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都會注意自己的言行,嚴格要求自己,誠實守信,嚴于律己。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初中生的自尊心較強,在批評教育時要注意方法。
3。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滲透道德教育
現在的初中生思想十分活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德育教育如果只是簡單依靠教師的講授,很難取得成效。德育工作必須豐富多彩。引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依托實踐活動,融入道德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實踐活動中,可以激發學生對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認同感,樹立科學的人生目標,追求真、善、美,在實際行動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教師組織的實踐活動,可以讓以往的口號式的教學變為動態的話題,這樣更便于學生的理解,也能實現學生自我參與和自我教育。
在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之前,老師要提前做好籌劃。實踐活動必須立足現實生活,符合時代要求,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選擇的主題應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性。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實現,否則就會極大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實踐活動也就會失去原有的意義。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在清明節去烈士陵園掃墓,讓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節假日組織學生開展志愿者服務,去社區和街道,幫助廣大群眾;組織學生收集自己不用的舊書和舊衣服,每天節約一元錢,捐贈給貧困山區的學生。這些實踐活動,都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總之,在初中德育管理工作中,要不斷積極探索,正確把握道德教育工作的本質和方向,提高德育的實效性,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始終貫徹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尊重學生的人格,以人為本,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德育工作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把德育工作融入日常教育中,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為社會培養品學兼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周麗。論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教育滲透[J]。學周刊,20xx(29)
[2]龔運華。加強德育工作機制建設有效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對基礎教育德育工作的一點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xx(10)
[3]林惠雁。從初中生的問題行為談德育的培養――以深圳市龍崗區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為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xx(10)
初中德育論文4
一、信息技術課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信息技術課教師要從以下這兩個方面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1)要明確現在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知道現代的素質教育要以提升民族的教育作為宗旨。教育要面向全體的學生,不能只注重優秀的學生,不管那些所謂的差生,這樣是不行的,必須要考慮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教師的關注之下,健康的學習和成長。
(2)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師的教學模式都需要進行改變,否則根本難以適應現代的教學發展步伐。
(3)新課程理念下的“三維目標”為了推進素質的教育,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即課程的功能、結構、內容、方法、評價、管理,目前,以下兩個問題需要注意,第一、放松雙基。第二、課程與課時目標的混淆。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的是過程與結果,即實好了三維目標的實現。為了把握好這個“度”,從教學目標的落實開始實施。從生活中的實例分析,讓學生體會到百分數在生活應用的意義,以及其必要性和價值。在課前需要預習,而在課上進行交流,這樣就能理解其意義,以及能正確地讀寫。在結合相關數據的基礎上,讓學生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信息技術教學要采取分層教學
(一)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分層次教學中的分法是最關鍵的一環,教師在分之前,首先要做好學生的工作,不要讓學生心理有任何的負擔,覺得自己比別的學生學習差的思想產生,并不是要將他們進行等級的劃分。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而采取的一種教學措施。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發揮自己的潛力,縮小與其他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整體提高班級的分數。
(二)學生層次化———學生自愿,因能劃類,依類分層
在教學中,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數學的學習態度等方面,綜合進行考慮,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給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將學生按照下、中、上三個層次,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用字母A、B、C表示:A層表示的是在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學生;B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即能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但是對有發散思維的題目不了解。C層是拔尖的優等生,分層次教學的主體是班級教學為主,按層次教學為輔,層次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分層次教學”的成功與否。
(三)在布置作業方面要層次化
教師在教學完一個章節或者一個概念后,要針對這些概念性質的知識進行相關題目的練習,以達到對知識的鞏固。所以,在上完一節數學課后,要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不能一刀切,如對于A組學生,要布置一些基礎性的作業,比如課后練習題。對于B層的學生,則要以基礎性為主,同時還要留幾道有提高性質的習題。C層是基礎性作業和一些優點難度的綜合性試題。(四)在課外輔導方面也要做到層次化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及時針對學習由困難的`學生進行課后補習,補習的時間主要是課間或者是課外活動的時間,對于A層學生進行基礎補課,對于學習優秀的C層學生來說,要設計一些有難度的試題,讓他們多接觸一些有思考程度的試題,不斷提升學習能力。
三、信息技術教學要采用多元化評價;
學生一般對于計算機這門課,還是非常感興趣的,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也要設計教學情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創新自己的思維,在課堂中,由于一節課只有45分鐘的時間,學生在練習完基本操作后,基本沒有自己的時間去做其他的,所以,教師要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好的小視頻、小動畫等,開發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在上完信息技術課后,我們要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這種評價是多元化的,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改變教學的方式而已。
在評價中,多給予學生肯定,少點批評,激勵學生主動研究一些新的信息技術技能。培養他們的堅強、進取精神,從一點小的進步,獲取更多的能力。以上都說明。信息技術這門課的教學,我們要采取的評價方法必須多元化,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不斷提升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
四、信息技術教學課要多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
上信息技術課,都要在機房進行上課,所以,在操作計算機的時候,會遇到不少的問題,如果都問教師的話,教師根本忙不過來,所以,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交流,這種方法的使用,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那些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學生,利用展示臺進行展示,給予他們的成績的一種肯定,對學生進行安排優秀的學生旁邊安排2個計算機技術比較差的學生,讓優秀生輔導差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師方式的采用大大減少了教師的課堂輔導,使得解決不了的問題很容易的進行解決。
同時這樣做,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關系更加融洽和諧。使得教學目標很容易就達到了。綜上所述,我國的教育機構已經將信息技術這門課引入了中學的必修課,這對于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提高了每一位學生的素質,這是一項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的一個正確措施。教師要不斷對這門課程進行研究,勇于創新,不斷為信息技術這門課做出更多地貢獻。
初中德育論文5
一、德高為范,樹立教師道德標桿
首先,作為一名初中政治老師,必須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吸煙、不酗酒、不賭博……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其次,政治老師應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熱愛祖國、熱愛學校、熱愛集體……做一個合格公民;最后,政治老師要關愛學生,以生為本,給學生以子女般的關愛和呵護,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二、深入挖掘教材,滲透道德教育
初中政治是一門思想性、教育性很強的學科,其教育目標就包括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現并挖掘教學中的德育因子,不失時機地促成德育熏陶,將德育滲透于無形之中。如在教學“祖國養育了世代兒女”這一部分的內容時,筆者為了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感,對教材內容進行挖掘與拓展,從政治上分析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和諧民主,從經濟上分析了國家的富饒和強大,從文化上分析了祖國的悠久與燦爛……在講“祖國的治亂興衰關系個人的安危榮辱”這一部分內容時,我通過前后對比的方法,用歷史和現實的`事例讓學生明白祖國的繁榮昌盛是我們個人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教育學生永遠將祖國的利益擺在首位。于是學生便在這樣的氣氛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識點及相關的資料,鍛煉了思考判斷能力,同時對祖國的感情也得到了確認和升華。教材是基本的教育資源,政治教師必須充分挖掘初中政治教材中那些具有較強道德教育的素材和例子,為初中德育擴充有效資源。
三、拓展第二課堂,注重德育實踐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課堂45分鐘的思想品德教育,更要充分利用其課外時間,充分鼓勵學生開展德育實踐,在具體的實踐中讓學生得到道德的體驗和內化。因而,筆者認為可以大力拓展學生的第二課堂,讓學生走進社會、接受教育、熏陶情感、內化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初中政治教師可以聯系課堂教學內容,布置給學生探究實踐活動,這種德育實踐是學生親身經歷的,學生的感觸更加深刻,知識的內化和形成也更加直接,德育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這比教師苦口婆心的道德教育要更加有效。同時,在合作探究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彼此合作、一起分享、相互學習,團結協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也得到了強化,有利于德育的有效進行。
總之,初中政治課堂是中學德育的主要陣地,政治教師應該樹立起“大德育”觀,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道德典范,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子,同時在廣闊的第二課堂中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滲透,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讓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德育之花開滿政治課堂!
初中德育論文6
1、營造一種家庭式的和諧班級氛圍,讓班級充滿氣息和活力
師愛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愛護和關心每位學生,學生就樂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為了盡快地使自己對新生產生真誠的師愛,我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他們接觸、交往。課間、飯后找他們聊天、說笑;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想辦法幫助解決;在他們出現思想問題時,找他們談心,耐心細致地說服教育。同時與他們的家長保持聯系,取得家長的密切配合。
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學生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歡樂所取代,逐漸的喜歡這個集體并安心開始學習。班主任還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各種活動,既做組織者,又做普通一員,讓學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親"。在軍訓期間,我和學生頂著烈日,共同進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在他們入校后的第一次運動會,我和同學們一起寫標語、做小旗,為運動員們吶喊助威,雖然嗓子啞了、曬脫皮了,但師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們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增強了新集體的凝聚力。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級管理制度,讓班級管理充滿“人情味”
俗語說得好:“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班風正,學風盛”,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利用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往往會適得其反,多設獎勵機制,減少懲治手段,如班級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往往會為了彌補自己的扣分而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是額外工作。另外,“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錯,班規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學生犯錯后不要馬上處罰,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罰以娛樂節目等等。對于新班級,開始階段的常規工作抓得好,就能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礎,班級會出現積極向上穩步前進的局面。班集體的凝聚力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班級的綜合評比也就會有很大的進步,每月一次的流動紅旗既是見證更是進一步前進的動力。
3、建立一支優良的班干部隊伍,使班級“分權”、“分層”合作
小學的孩子較為單純,有著強烈的表現欲望,都希望在參與班級管理時大展身手。如果權力過于集中在幾個同學手中,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營造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圍,并且會大大減弱班級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實行班級工作“分權”,班干部、課代表、小組長、各級各類管理員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應當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相互制約,力爭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級工作更加有序。當然,選出的這些班級干部畢竟不是完人,對他們不能過分苛求、指責,特別是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定期對班干部的工作能力進行培訓指導,給他們講解各部分的工作要點,組織他們學會指定計劃及具體措施,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并加以糾正。同時必須嚴厲批評班干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為,鼓勵他們以身作則并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樹立良好班風。
4、培養一班充滿自信的學生群體,盡快適應緊張的初中學習生活
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否成功有三條:自信、專注、條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筑在對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計上,并能認清自己潛在的能力,相信今天辦不到的事,經過努力明天一定能辦到。由此可見,自信是成功的起點。要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養樹立他們相應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開學初,很多學生會因為跟不上進度,出現“消化不良”或“欠債”的現象,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導致惡性循環。我主張學生在自我暗示中培養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種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導人的`行為,使之按預想的目標活動,最終達到目的。
例如,當一個人心情沮喪時,反復在心里默念:“我精神抖擻,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幫助人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所以,經常讓學生在心里鄭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語,比如“我一定能學好英語”,“我的語文成績越來越好”,考前默念“這次考試一定能考好”等,不僅對學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有了自信,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就能引導學生采取相應的對策。開學初,我就邀請了幾位學習成績優異的老生來到班上進行學習經驗交流,介紹他們是怎樣較快適應中專學習生活的,一方面請他們從整體講他們的學習經驗體會,另一方面講學好各科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老生的現身說法,對新生是大有幫助的,使他們建立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我還經常與任課老師保持聯系,請任課老師進行各科學習的具體指導,包括聽課習慣、作業要求、學法指導等,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真正地學會學習。對一些學習較差的同學,加強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所在,有針對性提出改進措施。“萬事開頭難”,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但一個班級的管理如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位班主任在管理這個班級時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初中德育論文7
論文關鍵詞:德育課 人格 教育
論文摘要: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礎,可以說人格就是細微的、隱形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狀態,而思想道德則是發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顯性的人格表現。從采取誘導式教育方法,避免強制式教育產生的逆反效果;內外結合,進行人格教育;堅持日常化教育,形成個人習慣;加強學生友好與和諧人際習慣的養成等四個方面進行努力,將會非常有利于中職學生的優秀人格的養成。
在黨的報告中,提出了創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就需要培養出大量具有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的青年一代。學校德育課理所當然地要承擔起這一重擔。要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道德素質,首先必須對他們進行人格的培養。“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思想道德教育就如無根浮萍,總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人下去。”可以說人格就是細微的、隱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狀態,而思想道德則往往是發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顯性的人格表現。
人格的養成教育是外化與內化的統一,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和訓練,使知、情、意、行諸要素有機地形成合力,就能引導學生形成優秀的人格,使學生素質逐步得到優化和提高。
在傳統的德育課上,有的教師僅僅把力氣花在正面顯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輸上,很少從人格和心理角度來深化品德教育,使品德教育變成了機械的說教,失去了品德教育的日常化和潛移默化的效應。在創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在市場經濟的現實情況下,我們必須轉變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把人格培養和思想道德教育緊緊結合在一起,從而發揮品德教育的應有優勢和效益。筆者認為,在德育課的人格培養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以人為本,采取誘導式教育方法,避免強制式教育產生的逆反效果
“中職學生正處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他們所獨有的青春氣息一方面給他們帶來了活潑向上的激情,讓他們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青年在這一時期表現出逆反傾向。”現今有部分學生喜歡扮“酷”、搞怪、做出一些吸引眼球的舉動以贏得別人的羨慕與追捧;更有甚者由于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以吸煙、酗酒、拉幫結伙兒來顯示自己的“義氣”。這就要求我們的德育老師在人格教育中應以學生為本,多一些寬容和溫暖,少一些簡單和粗暴。
譬如:我校從20xx年開始,就對學生在紀律、衛生、學習儀容儀表等各方面實行德育量化考核,并把考核的結果與評優、評先和就業結合起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往往只注重量的考核而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扣分的多加分的少,管理者只管扣分不重視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糾正和說服教育。這一措施的實行,不僅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使部分學生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人格的形成應當是自然的,道德的養成也是如此。
正如肖川先生所說:“從學生的成長過程來說,是精神的喚醒、潛能的顯發、內心的敞亮、主體性的弘揚與獨特性的彰顯”。教育是一門藝術,其目的是春風化雨般地使每一位學生獲得自我發展的能力。教育者應當以誘導為主,逐漸引導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應該說這種“量化考核”教育是強制教育,強制教育是建立在對人的威脅和制裁的基礎之上的,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以理服人的心理,中國有句老話叫“壓而不服”。
二、內外結合,把外部灌輸和開發人的`自覺性結合起來進行人格教育
避免武斷或一刀切式的作法。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人的自覺性過程是個體內化的過程,而外部灌輸是社會教化的過程。只有外部灌輸而不注重社會個體的人格要素和思想政治內在化,人格培養就是一句空話。
譬如,在今天的校園里,學生隨口說臟活的現象屢見不鮮,消除這種不文明現象并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它需要我們的德育老師具備高超的藝術技巧才能妥善地處理好。有的老師悄悄將學生經常使用的不文明語言錄下來,在德育課上進行播放,希望通過臟話曝光觸動學生反思不文明的行為。但是,這并沒有起到一藥治百病的效果。
筆者認為,不同的情況應該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對于惡意漫罵的、故意說臟話的、偶爾說臟話的和習慣說臟話的不同情況,應該區別對待,不應采取統一暴光的一刀切方式來處理。對于德育教師和學校而言,重要的是營造文明的課堂和校園環境,營造人人文明交流語言的環境,同時加強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從文明禮儀的角度教會學生企確的交往方式,真正教會他們學說文明話,學做文明人。
我國傳統教育就十分重視從小培養人的自覺性,并主張通過“修養”建立自覺意識,這也是值得我們今天借鑒的有效方法。
三、堅持日常化教育,把人格教育的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結合起來,培養良好的個人習慣
作為德育課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結合教材內容,有機地對學生進行人格養成教育,使得培養的學生不僅有學問,還要人格健全,做人做事的能力強,以適應將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在努力創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在學生人格養成的教育中更應該重視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培育學生的優良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譬如,要培養愛國思想,首先就要從愛家庭,愛父母、愛家鄉,愛集體、愛學校做起;要培養感恩之心,首先就要從給父母洗一次腳,倒一杯水開始做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建設和諧社會培養出大批合格人才。
四、加強學生和諧人際習慣的養成。
和諧的人際習慣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礎。人際習慣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和諧習性。如善于協調、寬容、忍讓、妥協、合作等等。另一種是對抗習性。如,爭奪、競賽、苛求、攻擊、分裂、爭斗、孤立、自我封閉等等。
在現實社會里,人們更多地喜歡具有溫和、諒解、恭敬、謙虛、禮讓等性格的人,而不太歡迎象斗牛一樣的好斗者。在努力創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應當把養成學生的和諧習性作為人格培養的首要目標,盡量消除學生的對一抗習性。即使在成人的人格養成中,對抗也只能作為一種權宜性人際關系或工作手段,而不應當成為一種人格習性。否則,社會的人際關系就會惡化,人與人的對抗和爭斗就不可避免,建設和諧社會就成了一句空話。要培養學生的和諧習性,就要注意克服現代思想觀念中極端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觀,繼承和培養傳統的“無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自我中心主義,努力達到做純粹、高尚、奉獻的人的境界。
人格教育是一項綜合施教的系統工程,是將特定的目標內容滲透到德、智、體、美、勞諸類教育活動中的一種融合性教育。實際上,學校各門學科、各項活動的教育都包含有人格教育的成分。作為一個德育教師,我們只要善于把政治教育和其他學科及學校的各項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把課內課外結合起來,在設計教學時注重強化人格培養要素,就能夠增強教育活動的人格塑造力。
初中德育論文8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當前初中教育的主流仍然是應試教育模式,而初中德育,對青少年學生個體的生命體驗與內在精神關注不夠,德育的痕跡過深,德育活動的功利色彩太濃。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生思想道德和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初中德育教育的創新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德育教育;創新;教學方法
前言:
德育內容的泛化、德育對象的物化和德育方法的非生理化,使我們的教育者自覺或不自覺的、理性或非理性的在以非道德的方式實施著道德教育。原本應極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動蛻變為盲目的對規范與守則的遵從與機械呆板的行為操練,學生中普遍出現了道德人格的雙重性與大量道德行為的兩面性,導致初中德育的低效甚至無效。
1當前初中生思想道德和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未成年人產生了道德價值觀念的困惑和沖突:
我們面對一個充滿挑戰、困惑與機會的.世界,伴隨著社會發展與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其觀念的變化對既有的道德價值觀產生了沖擊,一部分人日益感到精神上的失落和道德上的無助,進而導致行為上的失范。在成人中出現的精神與思想危機通過種種形式又影響到相對封閉的校園,影響到未成年人的心靈世界,并演變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通過大量的觀察和體驗,初中學生發現了成年人的言行不一致,發現了書本上寫的跟人們做的有很大的差異,包括家長和教師。這種觀察和體驗,這種差異的發現,使初中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發生了變化。使初中生在信仰上產生了困惑與沖突,因此初中德育的實效性逐漸變差的原因就在于此。
1.2初中生生理心理發展的不協調性更加突出:
初中生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心理問題增加。近年對中學生心理測試發現,存在較嚴重心理問題需要心理治療的學生占總人數的15。1%。初中學生存在較嚴重心理問題的比例高于高中學生,初中為16。2%,高中為14%。對城市和農村存在較嚴重心理問題的初中學生進行比較,城市為17。5%,農村為14。9%。少年學生生理上的早熟已是普遍現象。除去物質上的外部刺激因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來自外部文化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現代社會中影視、各類大量描寫“性知識”的書刊、互聯網中種種色情信息,都對青少年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初中生學生不僅對現實社會中既有道德價值觀念產生了懷疑,還對人的生存意義產生了懷疑,過早地思考著生命的根本問題。但這樣沉重的哲學命題,對未成年人來說,是一個何等沉重的精神負擔。因此,學生的心理問題增多,學生自殺、出走的報道多見于媒體。
2初中德育教育的創新教學方法
2.1構建學校德育目標新體系:
道德的發展是一個前后連貫、相互聯系的歷史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既有過程又有創新。當前的初中德育,已經不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有必要打破僵局,重新構建多層次、多序列的學校德育目標體系。德育目標的多層次,就是在同一目標下確定不同等級學校、不同年段班級、不同年齡學生高低不同的德育要求,形成符合學校、班級、年齡實際的標準。德育目標的多序列,就是把同一目標中的不同層次,按其高低不同的要求,順次形成一個承前啟后的體系。根據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對初中階段學生作出不同層次的德育目標系列要求,認識到單一德育目標體系在現實情景之下的不適,而對已有的學校德育目標體系進行調整以解決學校德育的實效性。中學德育目標的層次序列可以根據年級分別列出“理想信念方面”、“道德品質方面”、“作風素質方面”等。突出學校德育的兩大特點,即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形式更強調實踐體驗,使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學習同思維發展結合起來。使德育目標層次清晰,具體明確,認知和實踐相統一,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
2.2讓德育回歸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需要和源泉。長期以來,學校的德育有遠離生活的傾向,“口頭德育”、“說教德育”喪失了德育的生活性、生動性和實踐性,難以真正把學生德育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所以,我們要構建起以社會現實生活為基礎,以學生的學校生活、社區生活、家庭生活為途徑,以學生情感體驗為中介,以學生日常生活為內容的德育模式,在引導學生學習生活知識和生活技能,體驗生命的意義,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成為熱愛生活、言行一致、有責任感和創新意識的新一代。除此之外還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
2.3強化德育隊伍建設:
各校都要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德育工作目標責任制。健全德育工作領導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形成校長親自抓,分管校長具體抓,共青團、少先隊組織配合抓,政教(德育)主任、班主任、全體教師共同抓的學校德育工作機制。試行副班主任制度,增加德育隊伍的力量,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開展師德論壇、師德巡回報告等活動,樹立師德新形象。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德育數教師的身教最有效,教師是學生的密切接觸者和直接影響者,一言一行都給學生提供了德育信息,所以教師的身正垂范是提高初中生德育有效性最重要的環節。
2.4下功夫做好“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
要教育轉化“問題學生”,一定要有專人化時間去做這項工作,明確責任、目標和方法。我們提倡初中生實施德育導師制度,讓最需要教育幫助的學生都有一位自己最信得過的老師在思想上得到幫助,行為上得到指導。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組織他們參加各種文體、藝術、科技、制作等興趣活動,讓他們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消耗在這個年齡必須消耗的能量,實現各自的表現欲望。對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克服自卑心理,然后引導他們逐步把一部分精力轉移到文化課的學習上來。“問題學生”的轉化雖然很難,但只要學校領導和教師有這個意識,明確教育轉化責任,舍得化時間精力,運用“問題學生”幫教轉化規律,像抓學校的升學率那樣抓“問題學生”的轉化,是完全可以達到目標的。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目前初中德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果再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們的下一代就不可能擔當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就可能成為泡影。因此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創新成為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楚營穎。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xx(72)。
[2]余清訓。初中德育教育創新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xx(04)。
初中德育論文9
199x年8月,我離開了大學校園,進入了初中校園,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199x年9月,我開始擔任班主任職務。我發自內心地喜愛這份工作,正因班主任是橋,是園丁,是雕塑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班主任是蠟燭,是春蠶,不求索取,只講奉獻。班主任是扁擔,一頭擔著國家、社會的期望,一頭擔著家長、學生的心愿。班主任是天空,是大梅,胸懷坦蕩,包容萬千。因此,我常對自己說:"我是一塊石,一塊磚,要在學生心中把一座頂天立地的豐碑修建。"十幾年來,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為塑造一顆顆完美的心靈而辛勤耕耘。
從我參加教育工作的第一天起,學生的影子,學生的表現,學生的一切都牽動著我的心。劉志偉有了困難,我鼎力相助;楊曉飛有了疾病,我去問醫求藥;憨厚的"大老實"李明可別讓他吃虧呀;愛耍小性的“嬌嬌女"鄭侃侃是不是又需要開導指點了;臉皮兒薄的"含羞草"顧海秋是否有了思想負擔;屢教不改的"搗蛋鬼"孔慶宇需要誨人不倦。
為了改變學困生成績不理想的狀況,我多次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時刻和午后放學時刻為他們義務補習功課,所補課時無法計算。同時在數學課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為學困生帶給展示自我的機會。當他們回答對一個問題時,就會得到我和同學們的一陣鼓勵的掌聲。從笑容中能夠看出孩子們獲得了一種成功感。學困生的家長十分感激我,給學校黨支部寫來了多封表揚信,其中一封信中充滿激情地寫道:“脹老師師德高尚,奉獻敬業,我們的孩子能在張老師的教育下學習成長是一種幸福,我們感到一百個放心。"
我所帶班級共有學雷鋒服務點23個:有敬老院,有烈士的母親,有孤寡老人,有離退休教師,有部隊。學生們定期去那里慰問服務,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僅199x。199x兩年共收到表揚信43封,做好事87件,我的學生孫萌夕拾到現金1100元主動交還失主,被全校師生傳為佳話。我所帶班級的團支部書記張哲同學從電視中看到山村小朋友紀偉因翻車造成內臟嚴重
損傷,每一天要支付幾百元藥費,當醫大二院的醫生和紀偉的父母向社會發出求救時,張哲主動和幾名同學把平時節省下來的731元錢捐給了素不相識的紀偉。他們還在信封上寫下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這是所有善良人的心愿。當紀偉的母親用跪拜的.形式向同學們致謝時,在場的同學們都落了淚,這件事對他們的感觸實在太深了,以致連續幾天他們都在議論這個話題。他們感到自己在助人為樂活動中凈化了自己的靈魂。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經常對班千部進行考查,然后啟用有正義感、潛質強、進步明顯、成績突出的學生擔任班級干部,并透過召開班會、聯歡會,利用早、午檢工作總結等機會來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潛質,工作潛質和組織潛質。一旦他們在工作中出現偏差,不是求全責備而是主動承擔職責,樹立他們的信心,使他們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有一次,在學校籃球比賽中我所帶的班級失敗了,有的同學埋怨班長王瑩抽了四號簽,有的同學責備體委曲波水平不高,兩位千部在同學們的起哄下,難過得流下了眼淚。我應對此情此景,站起來說:“俄十分明白大家,我的情緒和大家是一樣的,但我們的干部的確花了很多時刻和精力,失敗的原因有多種,最主要的原因是我這個班主任缺少體育細胞......"我誠懇的自我批評使得同學們的起哄聲立刻安靜下來,當同學們了解到王瑩和曲波自費請校外體育教師來指導后,大家都很感動,接下來的拔河比賽,我所帶的班級以全勝戰績獲得了全校冠軍,班干部的威信得到了維護,從此他們的工作更用心、主動和有創造性。
組織培養班群眾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在班群眾建設中實行學生的民主、自主管理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依據教育目標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所進行的創造性管理活動。199x年,我在班級中采取了"值日班長制"的教育形式。具體的做法是:把一個班級的學生按座位順序或學號順序,每一天安排幾人擔任當天的“值日班長",負責檢查當天各小組到校學習狀況,督促做好"兩操",檢查衛生,處理偶發事件,記載好人好事等。到周末,在我的指導下,分析總結各個小組狀況,指出傾向性問題,提出班群眾發奮方向,評尋禮貌小組",從而到達學生的自主管理,培養良好班群眾的目的。班級在短時刻內出現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多年的學子與教育生涯使我深切休會到豐富的育人形式是培養優才生的重要途徑。班會是其中一種很好的教育形式。班會的題目要具備必須的教育好處,還要適應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所處的時期。我認為,初一入學時,題目可定為"請你認識我",在班會上由每位學生進行自我說,包括學生的姓名、愛好、特長等等,使班主任了解學生,也使學生了解班主任,加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還能夠適時召開題目為“理想與實現理想"、“某班,我愛你"、"畢業相聚某一天"等主題班會,為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培養學生群眾榮譽感。
初中德育論文10
學校工作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德育為首”要求學校開設的全部課程都有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任務。本文主要探論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中學化學教材蘊含著許多豐富的愛國主義教學內容。古代化學史上,我們的祖先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成就。如造紙術、火藥的發明和運用分別比歐洲早10個世紀和5-6個世紀,造紙術和火藥是我國古代的重要的化學工藝,也是我國成為文明古國的標志,兩者的發明和運用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冶煉和瓷器也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化學工藝,這些技術也遠遠領先于世界各國。
在近、現代化學史上,我國的化學家也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建國后,我國在化學工業上成果顯著。例如:我國的化學家同生物學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島素。化學科學與化學工業上的成就保證了我國原子彈研制中有關化學材料的部分。我國化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學結構與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為人工合成生命物質邁出了新的一步。
一個人的自我意象一旦形成,就非常難于改變。積極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對于人是一種巨大的潛在動力。
什么叫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是心理學術語,從字面理解就是人潛意識中的自己的形象。潛意識中認為自己在群體中應居的位置或所屬的等次。
具有成功的自我意象的人,在任務面前往往有模糊的成功憧憬,在學習或工作中會自發地調動內在的各種積極因素,頑強地向成功的方向努力,一次次地實現預期目標。
少年兒童正是人生形成自我意象的時期,教師要注意塑造學生成功的自我意象。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堅持“肯定成績,恰當鼓勵,具體指導,布置任務(近臺階任務,即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果子)”。是一種培養學生成功自我意象的有效辦法。
例如,某學生按教師的布置做了四個題:第一題對了;第二個題思路還正確,但只做對了前面一部分;第三個題做錯了;第四個題不會做。從這次作業看,該生這次成績屬下等。教師個別輔導時,回避下等的結論,而以肯定成績、體現鼓勵、具體指導的方法進行。教師說:“很好!第一題你做對了。第二題你的思路是正確的,中間的這一步要這樣……你完全能夠做對。第三題咱們一塊討論,理理思路……你是有能力做出來的,下去你獨立做做。第四題,老師給你講一講……。”最后,教師的結論是“你很有潛力”,并結合這次輔導和學生存在的問題,又布置了幾個題。這幾個問題有伸手可摘的果子,有踮起腳能夠摘的果子,有跳起來可及的果子。由于輔導是在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的,學生是在成功的愉快的心理狀態下接受輔導的,學生離開教師后,一般都會按教師的布置做。
一個優秀的教師口中,應無泄氣的`語言。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學生只要跟老師接觸,心理總是愉快的,總能從教師那里獲得具體指導和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教師應重視塑造學生成功的自我意象,針對不同的學生,巧妙地創造成功情境,使各類學生都能在成功的體驗學習,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鍛煉學生的毅力,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成功的自我意象。
塑造學生成功的自我意象是教育教學研究中的一大課題。筆者的短文,目的在于引起更多的教師對這一課題的重視和研究,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用,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好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四有”新人。
初中德育論文11
[摘要]加強對少年兒童的 政治 思想品德 教育 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前途。中小學校作為最主要的教育陣地應充分挖掘學校德育教育的渠道,努力提高德育的實效,培養出身心健康、全面 發展 的 現代 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中小學 德育教育 教育途徑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對少年兒童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前途。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要求:“扎實推進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同志也曾經指出:“各級黨委和教育部門必須重視青少年的德育 工作,對學生的教育,特別是思想品德教育,一點放松不得”。“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須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中小學教育的全過程。”現在,我就中小學校實施德育教育的途徑談幾點 體會。
一、創設潛移默化的育人環境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努力使學校墻壁也說話。”這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不容忽視。確實,優美的校園環境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審美、愛美的 心理品質,激發學生勤奮學習、奮發向上的志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關心集體的美好品質,養成愛護公物、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為此,學校應創設一種良好的育人環境,把學校的一切看作是育人的陣地。如:我校在院內建立專門的德育櫥窗,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敬校愛校教育;使操場四周的圍墻變成繪有各類啟思益智壁畫的 文化墻,在醒目的位置修建莊嚴的升旗臺,在顯眼地方寫上校訓、校風,讓廣大師生在犀行校訓、校風的 實踐中逐漸培養起愛校、愛集體的責任感;樓道內精心設計了《熱愛祖國》、《了解家鄉》等各類圖文并茂的牌匾,在教室內張貼學生《守則》、《規范》、名人畫像、格言、標語班訓和莊嚴的國旗,以名人事跡激勵學生,以名人格言引導學生,以標語班訓要求學生……這樣,通過環境建設,讓校園中的一切事物都在說話,讓校園中的每個地方都起到教育的作用,使學生的優秀思想品德得到培養,良好習慣得以養成,情操得到陶冶。
二、施教主體表率育人
“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沒有皂權的獨斷專行,卻有皇權一樣的讓人頂禮膜拜”。學生由于年紀小,見識少,對于是非、善惡、美丑等還沒有成熟的觀念和切身的體會。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就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師的言行就是道德的標準。他們往往把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作為自己學習的內容,仿效的榜樣。因此,學校必須特別重視德育工作主力軍——教師 職業道德修養和表率作用。學校應重視對教師進行師德教育和業務培訓,以提高教師自身的修養。同時,教師要深刻認識自己的職業特點,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如:教師要求學生不要遲到,自己就要早到;要求學生升旗時嚴肅認真,自己也要嚴肅認真;要求學生明理誠信,自己就要“說話算數”;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平時就要禮貌待人……這樣,教師從思想到作風,從言行到舉止,處處帶好頭,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對抽象的規范和要求有“范”可依,讓學生在富于形象的榜樣中受到啟迪和教育。這不僅增強了教師德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實效性,而且讓學生在教師表率的潛移默化中形成教師所期望的良好思想品德。
三、學科教學滲透育人
課堂教學不僅是實施知識教育的主要途徑,也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因此,要通過各科教學,使學生掌握系統的 科學 知識的同時,感悟先進基本理論和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道德觀。這就要求教師在各科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材的內在思想因素,根據學科特點和教材實際找準文化知識和德育結合點,上課時找準德育的切入點,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學科教學和德育的有機結合,發揮學科教學的育人功效。
如教學思想品德課《同情和幫助殘疾人》時,可讓學生分別模擬盲人過馬路、瘸子挑擔、啞巴求救……使他們體驗到殘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比正常人多得多,從而明白為什么要同情和幫助殘疾人,產生同情殘疾人的良好愿望,并養成自覺幫助殘疾人的良好行為。由于思品課德育因素豐富,且一事一理,因此我們可以在指導學生讀懂課文,明白道理的基礎上,激勵學生情感,并在實際生活中指導其具體行動。
德育與智育高度結合的學科應屬語文,對優美的祖國 語言文字的感悟便是一種很好的德育教育,更能促使學生產生弘揚民族文化、熱愛祖國的情感。另外,篇篇課文都蘊含豐富的德育內容:《草原之歌》《美麗的小興安嶺》《桂林山水》等可用來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教育;《周的睡衣》《一件棉衣》《一夜的工作》教育學生要有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我的戰友邱少云》《黃繼光》感受民族英雄的可敬形象;《桂林山水》《林海》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凡卡》《賣火柴的`小女孩》等感受資本主義的冷酷與不平等,體會我們社會主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激發學生奮發學習,創造更美好未來的志向,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同情心…… 再如數學課中,在引導學生認識“圓”時,可讓學生知道圓周率是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經過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來的,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另外,我們可利用 體育 課培養競爭意識、拼搏精神,滲透集體主義 教育 ;利用《 社會》滲透愛國愛鄉教育;利用《 自然 》《科技》滲透愛自然、愛 科學 教育……
這樣,把 政治 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學校各科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在學習 文化知識和健體的同時,受到教育和熏陶,從而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教師還要主動自覺研究所任學科的德育 規律 , 總結 出行之有效的德育滲透方法,并落到實處,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文道結合。
四、開展活動,行為育人
課外教育活動由于范圍廣泛,形式靈活多樣,內容生動活潑,符合學生特點,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更能發揮特有的作用。“各種法定 節日,傳統節日,革命領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 歷史 人物的誕辰和逝世紀念日,建黨紀念日、紅軍長征、辛亥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殺”等國恥紀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學、入隊、入團、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日子,都蘊藏著寶貴的思想道德教育資源。”為此,學校要結合學生特點,開展多種主題鮮明的活動。如可抓住歡度國慶的有利契機,在國慶前夕開展“歌唱祖國”歌詠比賽, 組織《迎國慶手抄報比賽》,組織學生觀看“百部優秀愛國影片”,用革命先烈為新 中國 英勇獻身的實際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教育;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每年九月“推普宣傳周”組織上街宣傳、校內比賽等活動,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 語言文字;利用周會課和各種集會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并在平時狠抓文明禮貌教育,讓學生養成守公德、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除此之外,還可經常組織演講會、故事會,開展體育、書畫、征文等比賽活動。組織夏令營、冬令營、革命圣地游、紅色 旅游 、綠色旅游以及各種參觀、瞻仰和考察等活動,把深刻的教育內容融入到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之中,用祖國大好風光、民族悠久歷史、優良革命傳統和 現代 化建設成就教育未成年人。
這樣,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 實踐證明,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所受到的感染和陶冶,所受到的激發和磨煉遠遠超過教學,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學校要一手抓課堂教學,一手抓課外活動教育,做到兩手同時抓,兩手都要硬,讓課外教育活動真正發揮其德育作用。
五、構建社會德育網絡共同育人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進”避免“5+2=0”的現象發生。
一是辦好家長學校。家長學校旨在提高家教水平和 管理能力。通過開辦家長學校,讓家長們接受一定的家教知識、掌握與學校德育相適應的家教方法,按國家培養目標、教育方針管理子女,教育好后代。
二是建立德育教育基地。除了強化校內教育功能(諸如加強少先隊 工作、主題班隊活動、優化思品課教學、其他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等)外,建立校外固定的德育教育基地也是德育教育社會化的途徑之一,它有利于受教育者直接感知社會的偉大,有利于學生用實踐知識驗證課本知識,有利于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三是設立校外活動站。以居民小組或村委會為單位,按地域劃分,設立校外活動站,聘請共青團、婦聯干部、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工人、老干部、老教師和村長擔任校外輔導員。這支活動在希望田野上的校外輔導員隊伍,平時幫助、指導家長管教孩子,收集社會、家長對學校的建議,了解學生在校外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學校,也把學校的階段性德育教育內容、要求及時傳遞給家長,配合學校實施和檢測學生在校外的道德表現。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隨著形勢 發展 ,學校更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積極探索和不斷改進德育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的實效,培養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
初中德育論文12
關鍵詞:體育 教學 德育 教育 隨機教育
摘要: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師生現實情況做好準備,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通過領導重視納入評估內容,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而且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養他們服從組織、遵守紀律、熱愛集體、朝氣蓬勃、勇敢頑強等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和良好的體育風尚,特別是德育在體育教學中表現具體、觸手可及,通過聯系實際,學生易于接受,從而防止了簡單說教的現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觀念的更新,教育跨過了應試教育的檻,向新課程標準下的素質教育進發。體育也同樣加強了社會、生理、心理等素質教育,注重了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融思想教育、德育教育于體育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而且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養他們服從組織、遵守紀律、熱愛集體、朝氣蓬勃、勇敢頑強等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和良好的體育風尚,特別是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表現具體,觸手可及,學生聯系實際,易于接受,從而防止了簡單說教的現象。對于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如何體現思想品德教育,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從師生現實情況做好準備
1。學生心理條件的準備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在認識方面有如下表現:感知覺活動的精確性、概括性有了明顯的發展,他們已能較為全面深刻地觀察事物并剖析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在情感與意志的發展上,他們情感日漸豐富,容易感染和接受影響,其社會情操初步形成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團結友誼等,另外好奇心很強。教師是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對其情感意志加以培養和鍛煉,并對于各方面的缺憾加以糾正調節。
2。教師教材、教法等的準備
(1)備課。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備課前應充分鉆研教材,注明在哪樣活動中具體表現,并在教案中有所體現,切實把育人的目標落實到每節教學中。
(2)課堂常規。每節體育課都有一定制度化了的教學常規。例如,課前場地器材的布置,教師可充分挖掘學生在教師面前的表現欲和榮譽感,讓學生取送器材,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為集體、為他人做好事的好品質,而且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3)教學過程。根據教案中教材教法的安排和要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道德意志品質的培養,例如,小組長帶隊,整隊、分組練習,同學們積極響應,如此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的精神。又如在支撐跳躍著已有一定難度和危險性教學內容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克服畏懼心理,對其動作加以肯定,從而培養了學生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
(4)基礎知識課。在基礎知識教學時,加強學習目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為振興祖國的體育事業而學習、而鍛煉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責任感。如在教授體育的產生和發展時,闡明體育與軍事的關系,加強國防教育。使學生了解體育的強身作用防御作用,從而使學生明白,只有強壯的體魄才能保衛祖國,才能甩掉“東亞病夫”帽子。又如通過“乒乓外交”“五連冠”“亞洲飛人劉翔”等體壇佳話,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操,積極的為祖國而學習,學好知識加強鍛煉的意志品質。
二、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
1。更新觀念,加強素質教育
“思之于行前”只有頭腦中有了一個目標、計劃,行動起來才能得心應手,不偏離主題。對學生增加素質教育的教材,并對完成效果的評估提高到非應試教育的評估水平上來。
2。利用教師的“光環效應”
教師是德育教育的傳播者,也是德育教育的表現者。在師生的雙邊教學活動過程中,通過生動簡明的講解,正確優美的示范,和良好的品德修養、言談舉止,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使學生有敬佩而信服,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服從教師的領導、指揮,逐步培養遵守紀律尊敬師長的好品質。
3。結合體育項目的特點
在體育教材,各項目的要求不同,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不盡相同。例如,隊列隊形的教學,就應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教育,提高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并行成坐、立、行的良好姿態。在籃球等球類項目比賽中,不僅要求隊員個人技術良好,而且需要隊員的良好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成績,這有助于提高、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集體主義觀念。同時,可用反面的打“英雄球”難以取勝,從而對正確的加以肯定,強調發揚集體主義精神的重要性。又如,在長跑、超長跑項目教學中,周期性的`重復運動,毫無興趣可言,可適當講解“馬家軍”在訓練時,磨掉腳趾甲的事例,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同時鼓勵學生堅持下去,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堅毅不拔的意志品質。
4。教學過程中的隨機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些不文明、不禮貌的現象。教師應把握契機,隨時對學生加以引導教育,以期達到育人的目的。如課上某位同學做錯了動作,部分學生起哄嘲笑他,抓住這一事例,向學生講些同學之間有錯時應該當互相鼓勵幫助,而不是冷嘲熱諷,從而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真誠待人的良好品質。又如,在使用實心球時,某個同學用腳踩球,針對這一點,教師應馬上對學生進行愛護公物,保護學校財產,珍惜體育器材愛護公物的教育。
三、領導重視納入評估內容
由于體育成績計入中考總分,造成學校比較重視僅有的幾項考試項目,其評估時,也僅看升學學生的體育成績滿分率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注重成績這一硬件教育,而忽視了思想品質教育,所以在以后的教學評估中,應安排適當的德育教育內容,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存在德育教育的內容,只有教師不斷的挖掘,隨時指導修正學生的思想品質缺陷,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
初中德育論文13
摘 要:教學“傳道授業解惑也”,其實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即“授業解惑”;二是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傳道”。所以語文課堂上,既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知識,又要在授課中對學生滲透德育。側重舉例論證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的原則和方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方法
在初中教學中進行“傳道”方法很多。經實踐證明,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教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呢?
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要有針對性
在初中階段,語文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通過文辭優美、意境深遠的文章,陶冶學生的情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和《綠》,老舍先生的散文《濟南的冬天》等。
2.可以通過充滿愛國主義的文章和詩篇,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如: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做》,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等。
3.還可以通過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英雄事跡的文章,培養學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刻苦學習、奮發向上的好習慣。如:《老山界》《金色的魚鉤》《草地晚餐》等。
二、利用課外閱讀教學實施德育
課外閱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途徑之一。調動學生積極參加內容豐富而新穎、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讀書活動,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性格,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崇高的道德品質。當然,課外讀物五花八門,學生一定要有選擇地去讀,教師也一定要掌握學生各個方面的特點,給出有價值的書目供學生參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能力并且及時加以指導,使他們真正地熱愛閱讀,主動閱讀。
三、名言警句的積累和理解
從古到今,在學生教材中,有很多非常出名、歷史悠久的名言警句,其中包括詩詞、散文或小說,這些名言警句不僅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和文學特色,而且還含有一些詩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雋永的名言名句。還有些課文的.思想內容,往往通過其中的幾句話或者一段話來體現。面對這些非常有教育意義和思想道德理論的句子,我們更應緊緊抓住其核心意義,圍繞課文提供的語言材料和中心,來逐字逐句地分析他們的喻義和作用。舉例說明。如,在講授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時,不僅要求學生領會作者對洞庭湖的美好景色的出色描寫,同時也要讓學生銘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時的寫作背景。又如,在講解魯迅小說《故鄉》,在分析閏土的藝術形象的同時也要學生理解和背誦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勵學生:在未來的生活道路上,應有勇于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總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絕對不可少的環節。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它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崇高的道德情操,磨煉學生的意志,激活學生的潛力和創造力,還可以使語文教學工作達到真正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王涵。名人名言錄。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04.
初中德育論文14
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摘 要:新課程中提出的三維目標是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由此可見,新課程更為學生的自身發展服務,新課程的教育宗旨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而在終身發展中德育教育更為重要。
關鍵詞:德育教育;物質性;發展性
現行的高中生物新課程比起舊課程,更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人常說:“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品德,縱有再淵博的知識也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那么,在現行的新課程中,體現了哪些德育觀點呢?我們教師應從哪些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呢?
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作為一個公民,具有愛國主義的思想是最基本的思想。在我們的課本中有些小資料:如,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的誕生中,我們知道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是由我國科學家在1958年研究并合成的;在“人類基因組計劃”資料中,我們知道這項堪與人類登月計劃媲美的工程是由美、英、德、日、法、中六個國家承擔的,而我國是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這些事實,都應當足以使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一定會激發出同學們的愛國熱情。
二、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的教育
態度決定成敗,而科學的態度能使事情得到更好的解決。課本中有一些科學家的研究史,如必修I課本的開頭,有主編與鄒承魯教授的一席談話,從中我們知道了對科學的研究要有極大的熱情和很大的勇氣,更要有勇于創新的思維,還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再如科學家們對細胞學說的探究過程中,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的精神,而在“細胞世界探微”一段資料中我們知道研究離不開探索精神,理性思維和技術手段的結合。
三、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環保問題現在已是一個全球性話題。但我們的學生環保意識差,衛生觀念也不強,甚至不知道環保的意義。在我們的課本中從生物與環境,生物的進化這些章節中,我們知道生物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經過長期的演變而進化的,生物界的生物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通過食物鏈、食物網等營養結構相互聯系的,地球不單是我們人類的家園,也是其他生物的家園,而其他生物與人類的生存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們不敢想象地球上只有人類一個物種的情景。地球這個自然環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要想在這個環境中長期生存,保護和愛護她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四、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1.世界的物質性
在第一冊課本第一、二章中我們知道,沒有哪一種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生物界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而這些元素在構成生物界的化合物后,形成了細胞這一重要的結構。細胞是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幾乎整個生物界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的基礎上來完成的。可見,生物界具有物質性。
2.普遍聯系的觀點
在我們的課本中,這種觀點幾乎隨處可見。如生物界與非生物界是有統一性的。細胞作為一個生命的基本單位其各個結構上是有聯系的而其結構和功能相適應,保證了細胞是一個非常精密的結構。能量對生物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動力,但生物界的.能量卻根本來自于非生物界,光能由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下來進入生物界。
3.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整體由各個局部構成,只有保證了給各個局部的正常,才能使整體和諧。如一個多細胞的生物體由各個細胞構成,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甚至系統。各個組織、器官、系統各自執行特定的功能,整個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得以正常維持是在各個組織細胞、器官、系統功能正常的基礎之上完成的。
4.發展變化的觀點
物質是變化的,沒有絕對的,永恒的事物。如生物的進化,新物種的形成,體現了這一觀點。再如科學家們對一些現象的研究和認識,在不斷地變化、補充和完善。
5.對立統一的觀點
在第一冊中我們知道,生物都有新陳代謝這一基本的生命活動,而這一基本的生命活動卻是由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這兩個相對獨立的兩面構成的。又如一個物種之所以能長期穩定地存在,是因為遺傳,而生物得以進化的本質是變異,一個新物種的形成過程中必然有遺傳和變異。再如任何生物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被選擇而適應并保留下來的,但生物在環境中生存,必然又會影響環境。
我們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是被嬌慣的一代,由于家庭的、社會的原因,使他們養成了一些有偏差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不但要教給他們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做人。那么我們就可以利用課本中的這些資料對他們加以引導,使他們一方面有了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同時也會激發他們學習生物課的興趣,從而很好地達到情感與態度價值觀這一目標。
初中德育論文15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的確難管、難教,在處理班級的突發事件和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這個過程真的就是一個斗智斗勇的過程。但教育學生絕不是打、罵、訓,尤其是面對初一的新生。初三畢業班的學生成熟懂事,而新來的“小朋友”怎樣,對我來說,真是一種責任和挑戰。他們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很多行為習慣、學習習慣都不同于他們小學六年的所學,所以,我認為首先要讓學生融入新的教學模式中,即用情境改造學生心態,引導學生快速上路。
什么是情境改造?情境改造的作用和引導教育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在積極引導新生盡快適應已經改變的生活、學習習慣,在初一學習中更早成熟起來,認識到初中學習的重要性,主動學習,為以后的學習打基礎。
因此,對初一學生的情境改造教育也很重要,以我班為例:
首先,營造一種家庭式的和諧班級氛圍挑戰枯燥生活。
“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這是徐校長每次班主任例會上都要說的,也是毛校長沒學期期末總結里談到的,更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老師如果愛護和關心每位學生,學生就樂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新生入學后,我便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他們接觸、交流;課間、飯后找他們說話聊天;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指導他們幫助解決;在他們出現思想問題時,坐下來陪他們談心,耐心地說服教育;此外,體育課上、運動會上,為他們大聲加油、吶喊助威;考試前,陪他們共背共記,同時與他們的家長保持密切聯系、配合。雖然嗓子會啞、會曬脫皮、會浪費很多個人時間,但師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們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從而增強了整個集體的凝聚力。
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很快用新奇和歡樂取代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和不安,逐漸的喜歡這個集體并能為這個集體而努力。
其次,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級管理制度改變古板制度。
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正所謂“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于是很多老師會利用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校規校紀,但這樣多往往會適得其反,讓調皮的學生反感,讓膽小的學生害怕。應該多鼓勵,少懲治,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為了彌補自己的錯誤而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是額外工作。還有一點,“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點錯,班規不要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鼓勵大部分,批評教育小部分”才是我們制定班規的初衷。
需要補充一點,班規的制定要在開學初,定下了就不要隨意改變,有了班規就要以規定辦事,這樣對于新班級,開始階段的常規工作就能抓得住、抓得好,也能為以后的教育打下基礎,班級會積極向上穩步前進。
再者,培養一群充滿自信的學生群體挑戰學習困難。
自信,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它是對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計,是走向成功的起點。要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養樹立他們相應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開學初始,很多學生會因為跟不上進度,出現“拖腿”、“瘸腿”現象,嚴重的還會產生怕學、厭學心理,此時主張學生在自我暗示中培養自信,是有很大幫助的。元旦的時候,我邀請了幾位學習成績優異的畢業生來到班上進行學習經驗交流,介紹他們是怎樣較快適應初中學習生活的,畢業生的現身說法,對新生是大有幫助的,使他們建立信心,相信自己也會走出陰霾,迎來陽光。除了學生學會自我“安慰”外,外來的信心教育也很重要,例如,期末考前每天放學時,我總會帶學生大聲喊出“自強不息,勇爭第一”的口號,很多老師笑我說我們班在搞傳銷,其實這樣做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更是能凝聚班級的集體榮譽感。
一個班級既有紀律,又有信心,還有目標,這樣的班級就是我所要追求的班級。所以情境教育對新生教育和插班生教育作用較大,適合他們的年齡和心理,有助于孩子的成長,班級的形成,更有助于他們心態的成熟。
解決班級難題的方法有很多,我所說的情境改造也是一種摸索,也是一種探求,希望這種方法能給學生帶來好的幫助與作用。如何把班級工作做好,我想方法只是一個方面,更關鍵的是態度。什么樣的態度決定什么樣的結果,好的態度會給班級帶來希望,好的態度更會帶來更好的辦法,如果每個班主任都能積極挑戰班級難題,難就能“迎刃而解”。
【初中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德育論文08-17
德育論文范文01-22
大學生德育論文09-02
大學生德育論文范文08-06
高中班主任德育論文03-29
小學教師德育論文范文01-27
小學教師德育論文(精選8篇)04-28
小學班主任德育論文:班級管理經驗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