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學前兒童社交退縮性行為的研究的論文
摘要:社會化是兒童成長為一個正常的社會人必須的,而社會交往是社會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與之相反的社會退縮則大大地阻礙了學前兒童社會化進程。隨著對學前兒童研究的深入,我們會發現有這樣一些兒童,他們喜歡呆在家里不愿與別的兒童交往;更不愿融入陌生環境。這種行為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就容易發展成為社會交往敏感,甚至社會交往恐懼癥。了解學前兒童社交退縮性行為,有利于我們及早采取預防糾正措施,防微杜漸使學前兒童健康成長。
關鍵詞:學前兒童;退縮性行為;社會交往
社會中我們會發現有這樣一些兒童,他們健康聰明,學習成績也不錯,唯一讓父母擔心的是他們太畏懼,在人多的場合總還是靜坐一旁,他們很難快速融入新環境,這種情形稱為“社會交往退縮性行為”簡稱“社交退縮性行為”。這樣的兒童在團體中很容易被別人忽略。學前兒童的退縮性行為不但阻礙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而且會導致更廣泛的行為障礙,甚至會產生更嚴重的心理疾病。就此原因我對學前兒童社交退縮性行為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解決方法。
一、形成快樂情緒和合理宣泄不良情緒
學前兒童初期產生的快樂情緒基本以滿足生理需要為主,年齡小時,多是生理因素引起。隨著年齡的增長,快樂多是由社會因素而引發的。除了滿足基本的需求之外,皮膚的接觸,別人的認同,朋友的贊賞,都可以鼓勵學前兒童樂觀、快樂的生活。交往的快樂就是一種歸屬感,因為快樂是可以分享的,可以傳遞的。學前兒童學會快樂的生活,自然對其社會行為有積極的影響。
學前兒童社交退縮性行為的不良情感情緒如憂慮、煩惱、厭惡、恐懼等,只有讓其發泄,其行為才能趨于正常。因此,要交會學前兒童向父母、向同伴傾訴,或者引導他們在適當的場合用有趣的活動來代替、沖淡和消退不良情緒等,這都有效的排解不良情緒的方式。
二、增加學前兒童與外界交往的機會
學期階段是學前兒童對外信息交流的探索時期,有社交退縮性行為的學前兒童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缺乏主動性,他們的同伴圈子往往很小,長此以往,只與幾個同伴交往會使學前兒童變得更加孤僻。增加兒童的交流機會有助于克服兒童膽小、怯生等退縮性行為。例如,帶學前兒童到親朋好友家拜訪;并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多與小朋友交往、玩耍,增加交流機會;同時鼓勵兒童在集體活動中大膽表達增加的觀點和看法。
三、加強行為訓練
有退縮性行為的學前兒童大多是因為沒有掌握相應的交往模式,很少帶來交往成功,因而產生社會退縮性行為。現代教育中所謂社會技能的綜合訓練,其實質就是讓兒童掌握交往行為模式,從行為訓練入手以提高交往能力、克服社會退縮性行為的教育方式。交往模式掌握的過程包括語言指導、榜樣示范、行為演練和積極強化等環節。
1、語言指導是指向訓練者講明訓練內容、訓練方法及其意義,重點講解行為模式的要領。例如:樂樂要參加詩歌朗誦比賽,此時樂樂家長應該幫助樂樂分析詩歌情景,指明比賽重在參與的精神,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2、榜樣示范是指向兒童展現有針對性的、易于效仿、多樣化的的理想模本,使兒童能直觀地進行觀察和模仿,能夠“依葫蘆畫瓢”,其展現方式有電影、錄像、網路等以及真人示范。
3、行為演練指兒童在榜樣示范基礎之上,加之以練習能夠理解的行為模式,直到熟練化的過程,這是行為模式由內化轉向外化的關鍵性心理過程,行為演練的完成,標志著兒童已經學會了相關交往技能。
行為演練的基本要求是“重復”,直到轉化成為習慣。在此期間,家長要注意幫助幼兒,理解幼兒,不能操之過急。
4、積極強化是指用獎勵引發成功的快樂,激發兒童交往興趣,消除社交退縮。積極強化可用贊揚、社會關注、某種獎品、活動機會或者代用券等方式進行。要求強化有及時性,當兒童理想行為出現后要盡快給予強化。強化要有經常性,特別在理想行為剛剛發生的階段實踐證明,交往模式無論是作為補救措施,還是作為干預措施,對學前兒童社交退縮性行為的改變是有效的。
四、培養良好的家庭氛圍
作為學前兒童主要的生活環境,家庭氛圍對學前兒童各方面影響至關重要。父母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他們的意見,允許孩子表達、表現自己,給予孩子充分交流的機會。在家庭生活中,孩子記得到尊重又得到保護;正當的需求可以的得到滿足,不適當的行為會得到抑制和糾正,寬嚴有度、官方結合。
五、培養學前兒童自信心
1、自信心對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和認識能力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能促進幼兒產生積極主動的活動愿望,大膽探索、思考問題、樂于周圍人交往,保持愉快的情緒。學前兒童在獲得更多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能逐漸發展樂觀、勇敢、獨立性強等性格特征。
2、成功感是自信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積極體驗會激發兒童在嘗試的欲望。由于學前兒童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是有限的,有的事情他們經過努力能做到,有些經過努力也暫時做不到。這個時侯,不要勉強兒童,適當是時候還要幫他們一把。著名教育家蓋杰說過:“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學習動力的方法。”
3、幫助學前兒童養成樂觀的態度,學習是在嘗試錯誤中進行的,無論的成功還是失敗,這個過程對于學前兒童了解自己、學習經驗都是非常重要的。教會他們正確面對失敗,樂觀的自我評價,表現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時,不自暴自棄,不怨天尤人,能主動調動情緒,保持平衡的心態。
退縮性行在學前時期已經相當穩定,所以預防和糾正應該越早越好。干預不僅要聚焦于訓練社會技能,而且要調節情緒,這是需要多種渠道共同配合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認識到學前兒童社交退縮性行為的表現、形成原因及糾正方法,更有利于促進學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幗眉:學前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周梅林: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劉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年版。
[4]王小英員春蕊:如何讓女兒有主見?學前教育,2009年,cn11-1371/g4。
【學前兒童社交退縮性行為的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兒童期社交退縮與人際關系的研究綜述04-29
兒童4歲到7歲社交退縮行為的適應意義04-26
SOS兒童村兒童和普通雙親家庭兒童個性行為對照研究04-29
童年中期兒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覺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04-27
近十年來我國兒童社會退縮研究進展05-02
學前期兒童自我控制行為的研究05-02
人群疏散中非適應性行為的研究04-27
學前兒童樸素生物學理論的研究05-02
退縮04-29
體育運動中惡意攻擊性行為的研究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