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的實踐與體會的論文
心理學家波斯納曾經提出的:教師成長=經驗+反思。教學反思,可使教師改變多年來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和工作方式,重塑自我,重構課堂,重建教學,促進自身專業發展,不斷提升專業水平,與新課程共同成長。而年輕教師經驗不足,只能通過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逐步完善教學藝術。教學反思主要集中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按教學進程,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在實際教學中,我通過在三個不同階段對教材的理解、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設計等多方面進行不斷的思考和更新,使我在理論和實踐經驗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重視教學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設計能力
在教學前進行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分析和設計能力。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教師大多關注教學后的反思,忽視或不做教學前的反思。其實教師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不僅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缺補漏、吸收和內化的過程,更是教師關注學生,體現教學"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的過程。
在空氣的教學中,要利用大氣壓測量氧氣的體積分數,而進入九年級的學生,根本沒有接觸過有關壓強的知識。如何讓學生理解,化難為易呢?我通過對教學設計的反思,最后決定以同學們熟悉的鋼筆,膠頭滴管吸水入手,通過實驗使學生明白氣體減少,水占有減少的氣體的空間(即氣體減少多少,水進入多少)。這樣,通過對教學難點的反思,增強了感性認識,解決學生的疑難,把本節課的難點變的淺顯易懂。
所以,經過課前的反思與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更適合學生,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強化教學中的反思,提高調控應變能力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達到的效果,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設計思路和方法,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在前面的教學實踐中,當學生對利用大氣壓測量氧氣的體積分數已非常理解時,我在實際教學中卻發現,水沒有顏色,學生不易觀察到現象,我及時調整方案,滴入幾滴紅墨水,效果非常好,課前預期的目的基本達到。而用一張實驗失敗的照片分析該實驗測得的.值偏小的原因時,學生講出了可能紅磷偏少或氧氣消耗得少。再也講不出其他原因時,這是課前沒有想到的,提示學生除了從藥品和儀器方面考慮外,還可從什么方面考慮?學生還是講不出。這時再提示:“我剛才為什么拿著瓶子轉了那么久才打開夾子,為何不燃燒后馬上打開,還要振蕩?”這時學生受啟發,想到了放熱,要冷卻。我想如果開始實驗時,把教材上操作的關鍵詞:立即塞緊瓶塞、振蕩、冷卻至室溫等用紅色的字重點突出,且先分析前面實驗成功的原因: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瓶內氣壓變小,內外氣壓差把水壓進瓶內。
可見,教師根據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況及突發事件,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和教學行為,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語言,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提高課堂效率。
三、落實教學后的反思,提高評價總結能力
教學后的反思是教師最常見的、運用最多的一種反思形式。教學后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教學后反思既要反思成功之處,又要反思不足之處,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間思維情感的不斷碰撞,教師思維的活躍性往往因此得到激發,產生一些瞬間靈感,很好地解決了問題、完善了教學設計。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同時也會因時間的流逝而煙消云散,所以教師應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加以捕捉記錄,為以后的教學設計添磚加瓦。
總之,只有通過有效的教學反思,教師重新審視自我,發現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經驗得以升華,缺點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益才會不斷地提升。
【教學反思的實踐與體會的論文】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實踐論文02-22
初中化學教學實踐與反思論文02-03
論實踐中的反思教學論文12-19
教學反思論文01-11
激情教學在實踐中的體會論文12-29
有關于雙語教學手段的實踐與體會論文11-19
語文實踐活動的嘗試與反思論文04-14
《學畫》教學實踐與反思01-13
服務本土文娛產業創意實踐的教學反思論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