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早稻產量及氮肥利用釋解論文

時間:2023-04-29 15:23:32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早稻產量及氮肥利用釋解論文

  1不同施氮量對超級早稻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早稻產量及氮肥利用釋解論文

  不同施氮量對超級早稻產量的影響較大。由表1可知,當施氮用量低于195kg/hm2時,稻谷產量隨施氮的增加而提高,當施氮量為195kg/hm2時,稻谷產量達到一個最高值,再增加施氮量時,稻谷產量降低,2個品種趨勢一致‘;新豐優22’的產量與N0相比,N1提高了81.29%,N2提高了86.13%,N3提高了97.03%,N4提高了120.86%,N5提高了116.82%;N4、N5處理的產量間無顯著差異,N4、N5的產量與N3和N2、N1達顯著水平。‘金優458’的產量與N0相比,N1提高了104.65%,N2提高了120.17%,N3提高了133.10%,N4提高了145.34%,N5提高了139.66%;N3、N4、N5處理的產量間無顯著差異,N2、N1差異達顯著水平。氮肥對‘金優458’的增產效果大于‘新豐優22’,2個品種在各處理之間均是N1增產幅度最大,‘新豐優22’N1比N0增產81.29%,而最高產量的N4與N1相比增幅僅為21.83%,‘金優458’N1比N0增產104.65%,而最高產量的N4與N1相比增幅僅為19.88%,說明低水平的氮能明顯促進超級稻產量的提高,隨著氮肥水平的提高增產效果越來越不明顯,甚至出現負作用。在產量構成因素中,穗數隨著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每穗粒數隨著氮肥施用量增加也有增加的趨勢,至N4最高然后下降;結實率隨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變化不大。

  2不同施氮量對超級早稻不同器官含氮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抽穗期的葉片含氮量高于莖鞘的含氮量,成熟期籽粒的含氮量高于植株的,抽穗后葉片中的光合產物和氮大量向生殖器官轉移,葉片含氮量下降很快,2個品種趨勢一致。在抽穗期‘,新豐優22’的葉片和莖鞘的含氮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含氮量與施氮量呈極顯著正相關(葉片r=0.9695**,莖鞘r=0.9421**);‘金優458’葉片和莖鞘的含氮量也與施氮量呈顯著正相關(葉片r=0.7793*,莖鞘r=0.7846*)‘,金優458’葉鞘的含氮量6個處理平均1.1162,明顯高于‘新豐優22’的0.7997。在成熟期,稻谷和稻草的氮含量也有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趨勢,稻谷增加的趨勢明顯,但增加的幅度很小,稻草的規律性不是很明顯,說明隨著施氮量的增加,向稻谷中轉移的氮也隨之增加。

  3不同施氮量對超級早稻氮素吸收的影響

  氮肥施用量對雙季超級早稻不同生育階段氮素吸收有明顯的影響(表3),抽穗期2個品種莖鞘的氮累積量均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葉片除‘金優458’的N5處理比N4稍低外,其他處理也是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稻谷中氮素累積量在195kg/hm2以下的各處理,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繼續增加氮素累積量下降;抽穗前氮素累積量隨施氮量的增加明顯增加‘,新豐優22’略高于‘金優458’,而抽穗后氮素累積量因品種而異,‘金優458’表現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至N3最高‘,新豐優22’沒有明顯的規律性。但抽穗前后氮素累積比例有明顯的規律,抽穗前氮素累積比例隨施氮量的增加有明顯增加的趨勢,2個品種氮素累積比例均與施氮量呈極顯著正相關(‘新豐優22’r=0.9661**,‘金優458’r=0.9231**),抽穗后氮素累積比例隨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說明過量施氮,抽穗前群體過大,無效群體過高,后期吸氮不夠,而嚴重缺氮又會導致群體過小,雖然抽穗后吸收和轉移的氮明顯增加,但總產很低,適量施用氮肥保證抽穗前達到合適的群體,并提高抽穗后的氮素累積量和累積比例。

  4不同施氮量對超級早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

  氮素吸收量除‘金優458’N5

  N4>N2>N3>N5;氮肥表觀利用率‘新豐優22’為N4>N3>N1>N5>N2,‘金優458’為N3>N4>N1>N2>N5,說明氮肥過高或過低氮肥回收率均較低,適量的氮能提高氮肥回收率。隨著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吸收量增加,但單位施氮量生產的籽粒產量和單位施氮量增加的籽粒產量均降低。如果單從籽粒產量來看,2個品種均是N4最佳,即195kg/hm2,如果兼顧籽粒產量和氮肥回收利用效率全面考慮170kg/hm2,既能達到較高產量水平,又能達到較高的回收效率,降低施用氮肥對環境帶來的壓力。

  5小結與討論

  目前生產上采用的超級雜交水稻品種一般植株相對較高,耐肥抗倒性增強,農民為獲得高產施用更多的氮肥,氮肥的過量施用和較低的利用效率,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進一步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和減少氮肥施用量對保護環境和提高種稻經濟效益都有重要意義。張均華等[13]研究太湖地區稻麥輪作農田適宜施氮量表明水稻施氮量超過225kg/hm2,產量增加不顯著。宋桂云等[14]研究表明超級稻品種‘沈農265’尿素施用量達562.5kg/hm2(折合純氮258.75kg/hm2)時產量最高,這些都是一季稻,對雙季稻的研究還相對較少。曾勇軍等[15]研究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條件下,超級早稻品種‘淦鑫203’和超級晚稻品種‘淦鑫688’最佳施氮量分別為180kg/hm2和232.5kg/hm2。本試驗表明,在一定施氮量范圍內,籽粒產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筆者研究中的試驗條件下,當施氮量為0~195kg/hm2時稻谷產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當施氮量超過195kg/hm2時,稻谷產量逐漸下降,穗數隨著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結實率隨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適當增施氮肥還可提高籽粒和稻草氮含量以及籽粒和稻草中氮素的積累量,抽穗前氮素累積量隨施氮量的增加明顯增加,而抽穗后氮素累積量因品種而異,‘金優458’表現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至N3最高,繼續增施氮肥,氮素積累量下降。抽穗前氮素累積比例隨施氮量的增加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抽穗后氮素累積比例隨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這些結果與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筆者的研究還表明,施氮量是影響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氮肥農學效率和氮肥偏生產力均隨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說明降低氮肥施用量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徑之一,但施氮量低,水稻產量降低,所以在實際生產中必須同時兼顧二者,因此,綜合考慮水稻高產和氮肥高效利用,該試驗條件下施氮量為170~195kg/hm2是比較適宜的。

【早稻產量及氮肥利用釋解論文】相關文章:

不同施氮水平對萵苣產量、品質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05-02

不同氮肥用量對晚稻生長的影響與產量效應05-02

潮土區秸稈還田下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對夏玉米產量的影響05-02

氮肥04-30

利用紅斑顠體蟲減少剩余污泥產量的研究04-27

尿素與復合氮肥增效劑配施對水稻氮素利用的影響04-27

論法稱之現量觀--由《釋量論略解》觀之04-29

利用伸壓變換矩陣解橢圓問題04-28

利用守恒法巧解競賽題04-30

利用ECMWF產品對慶陽極端氣溫釋用效果分析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