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歐洲期貨交易所及其期權產品簡介論文
交易所作為規范性的衍生產品交易場所,給市場參與者提供了交易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的最佳環境,是發現市場價格,對未來市場供求關系進行預測,提供轉移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的途徑,維持市場經濟穩定的必要環節。而在“9·11”事件時,美國市場閉市,當時各公司管理的基金需要對沖,到哪兒去呢?到歐洲期貨交易所,所以我們的交易量在那段時間也增加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全球的經濟越來越一體化,互動性越來越強,金融衍生工具已經成為整個全球資本市場不可缺少的工具。
作為20世紀最重要發明的金融衍生產品,期貨已成為現代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由最初的商品期貨發展到今天,對市場生產和消費的重要性有增無減,中國入世和經濟國際化對企業經營又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經營管理必須運用期貨工具,對原材料、資金、匯率等進行套期保值。
運用期貨這個工具進行企業資金的風險管理,要求包括企業高層決策人員在內的人都應具有足夠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巧。期貨作為工具是一把雙刃劍,如德國一家公司因做期貨破產。其實,該公司可以不必破產,如果該公司董事會的決策人能稍微多了解一些期貨基本知識和操作技巧,不硬性地和不考慮時機地要求下面把所有的期貨部位平倉,該公司原有的期貨部位在一個多月后甚至能為公司獲利。
成功運用期貨工具進行企業資金風險管理的重要前提是管理者要具有非常平衡的心態。期貨交易的目的,簡單地說就是三個:投機、套利、保值。而企業資金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保值。企業經營者若能做到保值,通過做期貨把風險規避為零,就能獲得一個平衡的心態。在這個基礎上,若有閑余的資金,則可以考慮做一些套利交易。
在這里介紹一下我對期貨交易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金融衍生產品在中國的運用不會對個人投資者有任何危害,而只會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對沖工具。而且個人投資期貨,不會對市場造成任何風險。因為期貨交易本身采用保證金方式,一旦超過保證金限額就要平倉,損失就是期貨市場中這么多,不會再超過平倉后造成的損失。我們知道期貨合約只要不平倉,贏和虧都只是賬面上的。我想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1998年歐洲期貨交易所成立,因我們是公司會員制,5萬美元建一個公司就可以做會員進行交易。當時,德國一些銀行的首席交易員(他們的薪水是很高的)就自己建公司做交易。只有15%的人發財了成為億萬富翁,但是其他人都賠了。為什么呢?這些人自己做的時候,一旦自己的預期跟市場的發展相背離,還像在銀行時那樣跟進,追加保證金。但是個人資產畢竟很有限度,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行了,就沒有了。所以,只好平倉退出市場,自認倒霉。但作為機構投資者就要特別注意了。為什么呢?典型的例子就是巴林銀行。利森對市場的預測與現實背離,想通過追加保證金而不平倉,等市場回轉以后獲利。但事與愿違,造成了巴林銀行的破產。大家都知道,各個國家的退休保險金和養老保險金等都要由基金管理公司操作,他們的基金量是非常大的,一旦這方面出現問題的話,會涉及到千千萬萬人實際的利益。期貨交易需要專業知識和操作技巧以及嚴格的監管。所以,作為企業,不管是生產型企業,還是基金管理公司,關鍵一點就是保值,保值了才會有平衡的心態,然后做其他的事情。這是我的一點看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作為用于股票現貨市場的對沖工具,期貨交易所是全球資本市場運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歐洲期貨交易所成立于1998年9月28日。由于稅收原因,注冊于瑞士,但經營運作則是在德國。采取運程會員的方式。它的誕生,是歐元單一貨幣經濟區發展的必然產物。我們知道,到2001年底,全球國民生產總值中,美元區占了22%,歐元區占16%,日本占7%。歐洲期貨交易所是由瑞士和德國兩國期貨交易所合并而成的,它是全球惟一的跨國合并而成的交易所。
傳統上,交易所往往是各個國家的一個壟斷性的機構,因為各國政府規定企業上市或者某些產品如期貨的交易只能在指定的交易所進行。那么歐洲期貨交易所的成立實際上是突破了民族和國家的界限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目標是通過建立一個高流通的平臺以交易歐洲各國的產品。由于我們沒有入會費和年費,只收比較低廉的交易手續費,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投機套利和保值者的參與。到目前為止,歐洲期貨交易所在全世界18個國家(歐洲16個國家,再加上美國和澳大利亞)共有421家會員公司。
衡量一個交易所的經營情況往往計算其交易的合約量及其包含的市值量。如果只算合約量,則韓國為多,是8億多張,我們是6。47多億張,如果從合約價值量來看,則是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領先。
歐洲期交所的金融衍生產品涵蓋面很廣,主要分為股票基準產品、指數基準產品、貨幣市場產品和資本市場產品。在歐洲期交所各產品交易量比例分配上,資本市場產品交易量最多,然后是股票基準產品和指數基準產品,貨幣市場產品交易量很小。貨幣市場產品指的是一個月到三個月的銀行拆借期貨,倫敦國際金融期交所在這方面還是占主導地位。但在資本市場產品方面,即國家長期債券這方面我們是當仁不讓的。
除了股票基準產品只有股票期權外,指數基準產品、貨幣市場產品和資本市場產品既有期貨又有期權。香港交易所有股票期貨也有股票期權。去年倫敦國際金融期交所也推出了股票期貨,但交易量不是很大。因為期權交易要求專業知識多一點,但是資金投入更少一點,在歐洲,投資者大部分都是專業人員、機構,所以他們專業知識很多,股票期權操作得很好。近年來,歐洲期交所在投資者的普及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使用期貨和期權工具。
歐洲期交所提供的股票期權產品來自歐洲各國,德國(43只)、瑞士(26只)、芬蘭(6只)、荷蘭(23只)、法國(9只)、意大利(3只),甚至還超出了歐洲包含美國(10只)。僅以諾基亞股票期權為例,今年1到9月共交易了1574。8萬張合約,平均每月170多萬張合約。指數基準產品也是歐洲期交所的一個長項。比較今年1到9月德國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交易量可以看出,期權合約的交易量(34358198張合約)高于期貨合約的交易量(14302597張合約)。
但歐元斯托克50股指期貨合約的交易量(今年1到9月為61119065張合約)目前高于期權合約的交易量(25974189張合約)。斯托克(STOXX)有限責任公司是美國道瓊斯指數公司和瑞士、德國、法國三家交易所1998年共同建立的一個子公司,主要計算歐洲股票標準指數,歐元斯托克50股指包含從12個歐元國家選出的50個最佳的藍籌股。斯托克50股指則是從歐洲各國選出的50個藍籌公司,包括了英國和瑞土非歐元國家。斯托克股指1998年2月26日投產,每指數點價值波動為1個點,相當于10歐元,每張期貨合約初始保證金為3100歐元。指數每15秒鐘計算一次,追蹤顯示歐洲及歐元區50家最大的藍籌股公司的發展動向,指數組成每年9月評議一次,斯托克50指數可體現出全歐市場自由流通資本量的50%。從去年6月到今年6月,歐洲期交所的交易量增長了210。19%,占全區市場的99%強。
最后一句話就是,期貨本身可以投機,可以套利,可以保值。每個人,每個企業,你們選擇哪一種方式介入,就看你們自己的定位,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個工具是非常必要的,要充分學習和認識它。
【歐洲期貨交易所及其期權產品簡介論文】相關文章:
期貨交易所合約04-30
美國期貨交易所合約04-30
我國期貨交易所合約規格04-30
股票期權及其實踐思考04-30
上海期貨交易所結算細則-細則03-08
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細則-細則03-09
期貨法律法規: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104-30
期貨法律法規: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704-30
期貨法律法規: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204-30
期貨法律法規: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