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大學生感恩教育初探論文
[摘要]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隨著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感恩之心也在持續淡化。因此,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野下研究大學生感恩教育,對于大學生形成和諧人格,并促進其全面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感恩教育的主要內容入手,探討了和諧社會建設和大學生感恩教育之間的關系,分析了當前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現狀,提出了基于和諧社會背景下的大學生感恩教育實施策略。
[關鍵詞]和諧社會;大學生;感恩教育
感恩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美德,而且也是每一位公民必須堅守的最為基本的道德準則。注重大學生感恩教育,進一步提高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水平與感恩意識,可以說是當前時代發展的客觀需求。感恩教育是高校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并不僅僅是培養出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的感恩意識那么簡單,更加重要的是,它意味著一種責任意識與自尊意識,是在追求一種人生的新境界。注重大學生感恩教育正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要求,也是培養青年學生健康心理與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對于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感恩教育的主要內容
感恩教育主要是教育者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對受教育者所實施的,以知恩、感恩、報恩與施恩為內容的一種人文教育形式。感恩教育不僅是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而且也是以德報德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是一種人性教育。因此,感恩教育要堅持兩項原則:一是感恩教育應當回歸生活。所謂生活即教育,離開了社會生活的參與其中,高校就沒有了道德目標,也就缺少了目的。感恩教育應當在生活世界中去發現積極而豐富的德育內涵,在感恩中將德育與生活很好地結合起來,從而逐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所以,回歸生活就成了感恩教育的當然選擇。二是感恩教育應當以生為本。感恩教育應當凸顯出以生為本的內涵,將學生和教育的最終價值聯系起來。在高校中開展以生為本的感恩教育,能夠形成以人為本的建設和諧社會對于教育的要求,也就是教育一定要建立人與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高度協調的良好生態系統,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和諧社會建設和大學生感恩教育之間的關系探討
1、實施大學生感恩教育,有利于推動和諧社會建設
構建和諧社會是社會整體所能起到的共同作用,作為整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自身的發展與人際關系的和諧程度非常重要。實施大學生感恩教育能促進大學生的和諧發展與和諧人際關系的發展,進而不斷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是大學生感恩教育能夠促進大學生自身和諧發展。感恩教育不僅能激發出感恩的情感,而且能促進感恩意識的形成,也是引導大學生不斷產生感恩情感,從而形成感恩意識,讓感恩行為真正成為人和行為習慣。人自身可以說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環節,也是社會的主體。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前提就是人的個性和諧,也就是人格之和諧。只有人實現了自身和諧,才會具有和諧的人格,才會對生活充滿了激情,進而對他人與社會充滿感恩,實現社會的最終和諧,唯有如此,和諧社會才能牢固地樹立起來。在和諧社會的建設目標之下,注重大學生感恩教育,培養出大學生的感恩意識,才能幫助大學生克服個人主義的傾向,通過感恩教育讓大學生深刻認識到自我發展的條件,從而將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整體目標體系更好地融合起來,使其形成和諧的人格,為社會的總體和諧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是大學生感恩教育能夠促進和諧人際關系的形成與發展。人是所有社會關系的總和,大學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具有較高素質的社會群體,與社會和他人都十分密切的聯系。通過感恩教育能使他們更加懂得感恩,更加了解如何用感恩的心去報答于己有恩及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人際交往應當常懷感恩之心,能夠讓人心胸廣闊,進而擁有良好而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不但能為大學生的和諧發展與健康成長創造出心情舒暢的環境與氛圍,而且能幫助培養大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一旦大學生缺少了感恩意識,不但會造成人際關系冷漠和緊張,而且還會讓人變得不愉快,從而產生了不良情緒,肯定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并影響到其健康成長。所以,強化大學生感恩教育,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能夠促進大學生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并推動整個社會的和諧進步。
2、和諧社會的逐步形成,有利于大學生感恩教育的發展
大學生感恩教育對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和諧社會的不斷形成對于真正實施大學生感恩教育具有巨大的推動與促進作用。和諧社會所展現的是一種既穩定,又有序,同時還充滿活力的社會狀態。在和諧社會的形成過程中,社會各子系統的良性運行與協調發展,能夠逐步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此過程中,人的發展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人際關系的形成需要的是感恩意識的培養,而感恩意識的培養則與大學生感恩教育緊密相關。大學生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實現能夠成為必然。
在和諧社會的形成過程之中,因為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實施對于促進大學生自身的和諧發展與全社會的和諧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會的各子系統也都更為重視大學生的感恩教育,從而采取了許多措施促進感恩教育的發展: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大財政方面的投入,通過政策的支持,讓大學生感恩教育能夠擁有更為堅強的后盾;各高校也應當采取各種措施為大學生實施感恩教育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并組織教師對大學生感恩教育作出研究,使其向更深和更廣的方向不斷發展;大學生則要對感恩教育更為理解,并積極配合教師,以求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和大學生感恩教育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大學生感恩教育能夠促進自身的和諧發展與和諧人際關系的產生,從而為和諧社會的實現能夠提供前提與基礎。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又能促進大學生感恩教育真正能夠實現。
三、當前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現狀分析
1、社會環境中缺乏產生感恩意識的土壤
當前,社會正處于轉軌與變型期,一些最為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的缺失之下遭受到嚴重的挑戰。人們普遍不再自我關注,既不在意和他人之間的關系,也不在意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淡忘了我們永遠不可能獨自獲得幸福的道理。
2、家庭教育中缺少大學生感恩教育
大學生始終是家人所關注的中心。正所謂權利無限,而義務是零。在現實生活當中,父母所關注的只是孩子的學習而已,一切都圍繞著智能,將上重點學校、讀名牌大學、成就事業為重要事務,卻忽略了最為基本的道德與感恩教育,忘記了怎樣教育孩子做堂堂正正的人。大學生在這樣過于寵溺的家庭之中,只會受人恩惠,卻不知道知恩圖報,不會去感激與珍惜,不愿用自身的付出來回饋他人與社會,這就是感恩意識缺乏的具體體現。
3、學校教育過于重視知識教育
各類學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往往都拿一些高、大、全人物來作為大學生學習的榜樣,大學生所崇尚的永遠是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相反對身邊的生活和小事缺乏足夠的感受,因而體驗不到感恩的感覺。所以,正因為教育系統未能在學生們的心中播種下對身邊的人和事的感恩種子。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缺少機會學會為他人著想,因而也就并不具備感恩之心。
四、基于和諧社會背景下的大學生感恩教育實施策略
1、弘揚優秀的感恩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非常講求恩義與親情,注重知恩圖報,在歷史長河中存在許多充滿感恩情懷的名篇佳句,至今仍然廣泛流傳。繼承與發揚這些優秀傳統文化,能夠為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實施提供更為深厚的土壤。許多大學專門開設了中華傳統文化課程,通過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推廣,使大學生在認真學習與研讀的同時,能夠有更好的領悟。比如,通過讓學生學習《朱子家訓》、《菜根譚》等傳統的優秀書籍,并要求大學生認真探討學習的體會,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與此同時,感恩教育還要十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強化學生自身在道德發展之中的親身體驗,并在動態的過程之中,通過學生自身的真切體驗,主動養成較好的德行。德育就如同河流一樣,越深就越無聲。在感恩中,通過大學生的親身體悟,能夠避免那種空洞的說教,實現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主動培養積極向上的道德品質。
2、注重發揮高校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高等院校要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教學教育之中,著力加強與滲透感恩教育。高校的素質教育十分強調將德育擺在首位,要教育大學生學會做人,從而充分發揮出學校課堂教學所具有的主渠道作用,并全面推進大學的德育教育工作。一是要以課堂作為陣地。學生成長的各過程中所需吸收的精神營養——德育,最主要是要通過課堂教學來提供的。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唯有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才能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與健康成長發揮有效而持久的促進作用。二是以教材為切入點,將日常的學科教學滲透到感恩教育,尤其是應當在課程教學中編入一些反映感恩題材的內容,從而構建出感恩教育的情景,這是學校開展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徑。
3、營造良好的校園感恩文化氛圍
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應當努力創造與挖掘其中包含的教育因素,比如,可利用校園中的花草樹木與建筑布局等各類物質載體,將體現尊師重教、尊老愛幼及珍愛生命等方面的名言警句與優良行為體現于其中,讓大學校園中的花草樹木和建筑物訴說出感恩的美德。在高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各種規章制度之中,將知恩、謝恩和感恩等觀念及行為滲透到其中,并利用健全而和諧的感恩制度文化,從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引導、規范學生,并提升大學生的感恩意識,幫助其養成感恩習慣。要利用教師節、重陽節、母親節及感恩節等節日和開展豐富多彩的專題講座、文體活動等,形成以感恩為榮,以忘恩為恥的良好輿論環境,陶冶大學生的感恩情感。
4、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大學生的感恩體驗
對大學生開展感恩教育,應當重視強化感恩實踐。一是必須將感恩教育和學校的公益性活動相互結合起來。公益性活動主要是指能讓大家共同受益的無償性群體活動,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動和學雷鋒活動、扶貧獻愛心活動等。要在活動中彰顯大學生的熱情,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聰明才智、貢獻大學生的力量,讓其在活動中踐行道德,在活動中體驗奉獻之甘苦。二是一定要將感恩教育和大學的社會實踐活動相互結合起來。要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各類社會調查、勤工儉學等各項社會實踐活動。要利用好寒暑假時間,引導大學生主動走出校門,到基層和群眾中去,讓大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來感受恩德與恩情,最終能夠成為高品格的人才。
5、努力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
大學生感恩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學校、社會與家庭等各方面的積極配合,從而形成教育的合力。學校教育是關鍵性環節。大學生的良好品德形成,最為重要的還是要依靠學校教育,所以,高等學校一定要肩負起自身的崇高使命,切實提高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特別是感恩意識的培養。家庭教育是輔助性環節。人的成長可以說難以離開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行為方式彼此存在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家長要勤于自律,并以自身行為來影響子女,從而為大學生感恩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提供最好的環境。社會教育是基礎性環節。社會轉型對現行學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感恩教育不僅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又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做到中西文化的融合。值得欣喜的是,如今社會輿論已開始意識到感恩意識缺失所造成的嚴重后果,感恩教育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五、結語
綜上所述,感恩教育符合當前和諧社會對于高等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能夠促進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感恩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道德要求,在構建和諧校園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推動和諧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對大學生開展感恩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當在高等學校形成感恩教育的熱潮,讓大學生都能常懷感恩之心,不斷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感恩教育真正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耿樹豐,夏紅.和諧社會視野下大學生感恩教育[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6).
[2]任江林.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德育,2007,(11).
[3]梁吉霖.和諧社會的大學生感恩教育[J].中國冶金教育,2008,(2).
[4]劉冰.大學生感恩教育淺析[J].陜西教育,2008,(2).
[5]于欽波,劉欣.感恩教育:人生必修課[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大學生感恩教育初探論文】相關文章:
論哲學視角下的和諧社會04-29
和諧社會視角下的人自身和諧04-29
制度經濟學視角下和諧社會的構建04-25
傳播視角下音樂教學論文04-30
美學視角下的先鋒詩論文05-01
和諧社會構建視角下的我國社區體育發展模式04-30
反傾銷視角下環境成本的論文04-27
小學體育視角下的應急救護教育研究論文05-02
基于和諧社會視角的女童教育發展觀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