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產品電子商務前景研究論文
1沭陽獨特的產業基礎、寬松的創業環境和有力的政策
1.1花木產業體量巨大,產業基礎扎實
沭陽地處中國南北交界處,氣候宜人,一年四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北方的樹種到南方種植、南方的品種移植到北方,都需要在沭陽先“待”上兩年,否則移栽難以存活,早在很久以前,沭陽人就發現了這一規律,并利用這一特有的優勢,大面積種植花卉苗木。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當地政府進一步挖掘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引導新河、顏集等鄉鎮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普遍種植花卉苗木,并且帶動了木材加工產業的發展,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互聯網的廣泛運用,網上交易成為花卉苗木及相關附屬用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一大批網店應運而生,目前網上銷售的鮮花綠植等70%來自沭陽。同時,網上銷售的持續火爆又加速了沭陽花卉苗木產業的發展壯大,全縣花卉苗木種植面積擴大到了51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
1.2人力資源豐富,無數人通過網上銷售發家致富
人是第一資源,也是最寶貴的資源。沭陽擁有190多萬人口,是全國人口第三大縣。敢想敢闖、富有創新精神是沭陽人的鮮明特征。改革開放以來,很多年輕的沭陽人到蘇南、蘇中地區務工,增長了見識、學到了本領。伴隨著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無數外出務工的沭陽人看到了商機,他們把目光瞄準了家鄉的花木,選擇了返鄉創業,成為新一代“創客”。顏集鎮周小龍2005年開始從事網絡花木交易,經過兩三年的打拼,網上年交易額突破200多萬元,其花木產品通過網絡銷售到東南亞及港澳臺市場,沭陽電視臺專題報道了他的致富經歷。新河鎮龍堰村創業青年陸明2006年注冊網店,當年銷售額達到20多萬元,2012年突破300萬元,被縣創業辦公室授予“沭陽縣十佳網絡產業示范店”稱號。他們的成功激勵了千千萬萬沭陽人,成為一道靚麗的創業風景線。
1.3電商平臺日趨完善,“互聯網+農業”空間越來越大
2003年以前,沭陽縣花木銷售主要是通過花木綠化工程、花木經紀人以及通過各種網站發布花木信息,銷售渠道相對單一,網上銷售份額很低。2003年,有人利用“書生商友”網絡平臺做起苗木生意,標志著沭陽縣網絡營銷進入了新的階段,當年10月,部分青年嘗試在淘寶網開設花木銷售網店。2005年以后,很多青年人利用淘寶、阿里巴巴、天貓等網絡平臺開設花木網店,從事花卉苗木及其他農產品網絡交易。2010年后,全縣農產品網絡營銷步入高峰期,到了2014年,除了上述網絡平臺,又有部分農民登陸京東、中華、淘寶南京館等網絡平臺從事農產品網上交易。2014年,沭陽縣坤藝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飛等8個人投資80萬元建立了沭陽縣花卉苗木交易網絡平臺——苗木匯,2015年3月京東宿遷館成立,沭陽縣也于2015年建立了網絡創業公共服務平臺,所有這些為沭陽“互聯網+農業”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平臺。
1.4政策寬松、扶持力度大,基礎設施配套相對完善
農產品網上銷售的主體主要是實力不強的創業農民,農產品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業態,它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引導。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2014年把農產品網上銷售列為農村工作重點,鼓勵農民開展網上開店創業。網絡創業已被列入縣委、縣政府對鄉鎮及縣直部門的目標考核,建立了嚴格的獎懲和考核機制。2015年縣里專門騰出土地,規劃建設了2萬平米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并對入園電商給予大幅度優惠。縣農村商業銀行專門開發了信貸品種,對網絡創業給予大力扶持。2012年,沭陽縣在宿遷大道與上海路交叉口規劃建設605.05畝、總投資達8.6個億的百盟物流園,該園是一座以公路運輸為主,公、水、鐵多式聯運的現代化物流樞紐,一期項目2013年11月投入運營,眾多物流企業的進駐,為推動沭陽農產品網上銷售提供了重要條件。
2“互聯網+農業”讓老樹發新芽,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農民得增收、市民得實惠
農產品網上營銷門檻低,對文化知識的要求相對不高,從而賦予了個人和企業更大的商業能量與自由。從沭陽的實踐來看,互聯網與傳統農業的有機結合,不僅改變了農產品流通模式,催生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繁榮,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也讓城市居民得到了實惠。
2.1推動了花木產業提檔升級
沭陽是傳統的花木大縣,一度只能靠數量取勝,在高檔品種上與常州武進椏溪、南通如皋等地存在一定差距。隨著農產品網絡銷售的蓬勃發展,沭陽農業提檔升級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一是高檔苗木栽種面積不斷擴大,以江蘇金海棠、三葉園林為代表的園林企業,所種植的苗木高檔化、專業化、品牌化趨勢日益明顯;二是推動特色產品發展,互聯網將小農戶與大市場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多樣化的市場需求、激烈的市場競爭倒逼網絡經營者改變種類和提高產品質量,風信子、長春騰、杜鵑、君子蘭等200多個新品種在沭陽落了根;三是促成了花木有形市場的建立,沭陽縣先后建立了花木大世界、國際花木城、蘇臺花木產業園,線上交易的活躍帶動了線下市場的發展。
2.2完善了花木網絡營銷經營模式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沭陽縣農產品網絡經營模式日趨多元化,目前主要有B2B、B2C、C2B、C2C四類,B2B、B2C主要以沭陽縣坤藝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飛等人創建的“苗木匯”網絡營銷經營平臺為主,實現營銷主體、網絡平臺、產品輸送一體化,通過建立自己的苗木基地向企業和個人提供綠化苗木、大小盆景等產品。C2B、C2C則是沭陽縣農產品網絡營銷的主要力量,經營主體利用淘寶、阿里巴巴、天貓等網絡平臺銷售各類農產品,經營的產品多半靠自己生產,但也有許多特色產品從當地、山東、廣東及養殖戶和生產廠家采購而來,形成了“買全國、賣全國”的格局。
2.3帶動了農產品物流產業的發展壯大
在互聯網的催化下,農產品的物流模式也在發生嬗變,以電子商務為主要形式的新型流通模式快速崛起,在流通主體、組織方式、上下游影響等方面都呈現了積極的創新和變化。各類生產者直接對接電子商務平臺,沭陽的農戶和家庭農場、合作社、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踴躍變身網商,在廣闊的市場前景下,他們的議價能力變得越來越強。據了解,沭陽的快遞價格在華東地區價格最低、效率最高,江浙滬三地一般次日即可送達,在不超重的情況下,一般的快遞費用通常不超過5元,這主要得益于沭陽農產品的銷售量特別巨大,形成了明顯的規模效應,而且全國知名的物流企業在沭陽都建立了分公司。
2.4直接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
沭陽縣花木網絡銷售的快速崛起,激起了創業就業的熱潮,帶動了農民就業、物流運輸、餐飲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社會效益巨大。據不完全統計,全縣1.2萬家網店,平均每個網店用工5人,大的網店用工都在10人以上,按每人每天收入100元測算,僅此一項,至少給農民帶來20億元的收入。同時,物流運輸業隨之興旺,圓通、申通、中通、快捷、天天、匯通等20多家物流公司在新河、顏集、廟頭等鄉鎮建立了物流中轉站,按照物流成本占交易額15%計算,全縣農產品網絡銷售產生的物流費用約6億多元。不僅如此,花木網絡營銷的關聯配套產品銷售也十分火爆,在新河、顏集等鄉鎮,花盆、托盤等附屬產品批發店隨處可見,當地住宿、餐飲等產業生意人氣也很旺。
2.5切實提升了農民的市場地位
通過互聯網交易,農民轉型為賣家,可以直接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和交易,從而極大地增強了議價權,提升了交易地位。可以說,在“互聯網+”大發展之前,中國農民很少有人能夠直接和消費者平等地討價還價。部分農民雖然沒有直接面對消費者,但也通過電商供應商的方式,融入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產業鏈,并從新型流通模式帶來的扁平化中受益。從去年起,淘寶推進了特色中國項目,面向全國開展地方館建設工作,發展原產地農產品直銷模式,不僅推動了各地農產品品牌的樹立,也推動建立了一批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商,強化了分銷、質檢、包裝、冷鏈在內的農產品服務體系的完善,而農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3沭陽“互聯網+農業”的前景展望
3.1加快推進農村互聯網基礎建設
信息時代,互聯網在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活,寬帶和水電氣一樣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深化“互聯網+農業”首先就要解決互聯網問題。與城市相比,農村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網速慢、資費高的問題由來已久,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仍然存在。沭陽應以國家正在實施“寬帶中國”戰略為契機,加快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為廣大農民“觸電上網”提供便利條件。
3.2做大做精農業產業
“互聯網+農業”的基礎是農業產業。據阿里零售平臺統計,2014年福建省賣掉了平臺上74.88%的烏龍茶,云南賣掉了平臺上63.11%的普洱茶,黑龍江賣掉平臺上26.87%的大米。而烏龍茶、普洱茶、大米正是上述三省的特產,并且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化。因此,沭陽可借鑒其他地方好的經驗做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提升產品檔次、在產品品牌上做文章,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夯實“互聯網+農業”基礎。
3.3提升農產品物流產業層次
當前,影響和制約“互聯網+農業”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物流產業不規范、效率不高。與工業產品相比,農產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物流的要求很高。作為地方政府,沭陽可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引導和鼓勵順豐、圓通等物流公司加大在沭陽的投入,改善農產品物流設施設備,優化聯運交通網絡,增加箱式冷藏車數量,盡量減少運輸農產品損耗,最大限度地縮短農產品在途時間。
3.4切實規范網絡經營行為
網上營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也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沭陽縣絕大多數網絡經營者守法經營,但也有極少數者不講誠信,嚴重影響了沭陽電商整體形象。目前,沭陽市場監督部門已經與阿里巴巴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享網商身份、銷售等基礎信息,聯手打擊違法行為,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賦予“互聯網+農業”更強的生命力。
3.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從總體上看,沭陽“互聯網+農業”發展空間巨大,但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電商實力不強,需要政府給予更多扶持。要結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充分利用宿遷經貿學院、縣農廣校、軟件園電商學校等,邀請專家對網絡經營者開展電商專業培訓、創業培訓。要設立網絡創業基金,鼓勵更多的大學畢業生或農民從事農產品網絡營銷。
【農產品電子商務前景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農產品國際貿易現狀研究畢業論文04-29
農產品出口貿易對策研究論文05-02
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前景04-29
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子商務安全研究論文12-14
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創新研究論文04-29
電子商務管理應用研究的電子商務管理論文04-30
高原訓練的現狀與前景研究04-30
電子商務未來發展前景12-09
外貿電子商務發展前景05-01
從電子商務論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