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新聞炒作的負面影響論文
摘要: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網絡媒體發布的網絡新聞已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迅速占領市場,網絡傳播也已經成為與電視傳播、報紙傳播并駕齊驅的一種傳播途徑。然而,在網絡新聞迅速發展的同時,新聞炒作之風也刮向了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而網絡上某些針對受眾群體而特意進行的新聞炒作,在眾多領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關鍵詞:網絡新聞 新聞炒作 負面影響
新聞炒作是指在新聞發生和傳播過程中,新聞提供者或新聞傳播者有意識地介入其中,預設或者引導、強化部分新聞要素,以達到吸引受眾注意、實現直接或間接商業利益的一種新聞運作手段。如今,網絡上出現了一類新聞炒作,它們受炒作者受利益的驅使,針對某些受眾群體,利用其獵奇心理,特意用某些 “爆料”來吸引受眾的眼球,而喪失了新聞的本質屬性的虛假無用的信息。這類特意的炒作不僅給新聞受眾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也給網絡新聞乃至整個新聞界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阻礙,甚至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風波。新聞報道是服務于受眾和社會的,網絡媒體新聞炒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值得人們深思。
網絡新聞炒作對青少年學生的誤導
中國已步入信息化時代,中國的網民數量與日俱增。如今網民人數已突破4.2億,也就是說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網民,網絡新聞使用率為78.5%,用戶規模達3.3億人。由此可見,在中國已經有很多網絡新聞的受眾,他們在互聯網上接受各種各樣的新聞信息。目前,摻雜在網絡上的某些特意針對受眾的新聞炒作對許多受眾,尤其是青少年學生產生了消極影響。
青少年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思想和心理并不成熟,在其成長階段的很多方面還需要一些正確的引導。而如今,許多的青少年學生都已成為網絡新聞的受眾,據CNNIC的報告顯示:學生群體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仍遠遠高于其他群體,接近1/3的網民為學生。因此,有一些網絡媒體針對青少年學生這個受眾群體開始特意炒作,而炒作出來的“爆料”給青少年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給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心理等眾多方面帶來了許多誤導,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誤導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前進方向。青少年學生在思想上應該是積極向上的,以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然而某些炒作之人卻利用青少年學生強烈的獵奇心理,專門針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刻意的炒作,以此吸引學生的眼球,左右學生的思想。例如,在李宇春奪得超女冠軍之后,一些網絡媒體開始為了利益而精心炒作。頓時,網絡媒體炒作出的“春哥”紅遍整個互聯網,其炒作之風席卷各大貼吧、論壇以及博客。炒作者從青少年學生的角度出發,把炒作出的產物滲透到了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以便引起共鳴,吸引青少年學生的眼球。于是,特意炒作出的“信春哥,不掛科”成為青少年學生百談不厭的話題。由此可見,這些新聞炒作對一些學生的審美意識、文化思想等的前進方向帶來了誤導。而更為嚴峻的是,這類新聞炒作誤導了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前進方向,勢必會給他們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給青少年學生的心理成長帶來影響。網絡新聞炒作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方面產生了誤導,同樣也給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帶來了影響。學生們在關注一些惡俗的新聞炒作的同時,也可能會產生與炒作內容相似的病態心理。比如,在“芙蓉姐姐”以“變態審丑”的炒作方式在網絡上大紅大紫之后,“鳳姐”也開始以這種方式在網絡上炒作自己,甚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迅速畸形走紅。那么繼她們之后還會不會有青少年產生這樣的病態心理,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炒作,以達到走紅的目的呢?這種趨勢令人擔憂。現在許多青年人都渴望出名,看到其他草根出名,會對其紅遍網絡產生羨慕的心理,而如果青少年學生的心理被這些刻意的炒作所影響而變為病態心理,那么也會盲目地對其迅速走紅的畸形方式進行模仿和嘗試。可見網絡上這些特意的新聞炒作會給青少年學生的心理成長帶來不小的影響。在思想前進方向和心理的成長都被影響之后,青少年學生在對新聞的關注方向上也會走上歧途。
將青少年學生對新聞的關注引入歧途。由于網絡新聞炒作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觀、價值觀、心理等方面的誤導,學生們對新聞的關注也被其禁錮。某些網絡媒體利用學生強烈的獵奇心理,針對學生的口味炒作“爆料”,使得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被炒作的“爆料”上,而對真正應該關注的新聞事件、時事政治都視而不見。在這些網絡新聞炒作的影響下,有些學生在議論“鳳姐”的笑談和玉樹災區的國殤之間,選擇了前者;有些學生談論“小月月”的動態比談論國家重大新聞事件要多得多。當學生們張口“鳳姐”,閉口“小月月”,而不知“神八飛船”何時上天,不提我國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機試飛成功的時候,可以看出網絡新聞炒作已經把青少年學生帶到了一個關注誤區,學生對某些網絡新聞炒作的過分關注,使得自己對有價值的新聞報道知之甚少。
從以上幾個方面來看,某些網絡媒體針對學生而刻意進行的新聞炒作已經嚴重誤導了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進步、價值觀、熱點關注的方向,甚至影響其心理的健康成長。這些網絡媒體利用青少年學生在許多方面的不成熟以及“年少無知”,犧牲學生們的利益,以謀取經濟利益,是極其不道德的行為。而其對受眾的誤導也會成為網絡新聞迅速發展的一個重大阻礙。
網絡新聞炒作會成為網絡新聞發展的絆腳石
如今,因為信息化的高速發展,網絡新聞已迅速發展成為新聞傳播中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我國的網絡新聞因為發展的時間較短,并不成熟。網絡上某些針對受眾而特意進行的炒作如果大量占用了網絡新聞的空間,很有可能會讓處于發展階段的網絡新聞畸形發展。其具體影響如下:
網絡新聞的意義與作用變小。因為某些特意的新聞炒作是利用了受眾的獵奇心理,并且有很強的'針對性,所以能夠迎合受眾的需求,比普通新聞報道更具有吸引力。當這些新聞炒作吸引了大量受眾目光的時候,就會導致有價值、有內涵、有意義的新聞報道的關注率和點擊率相對下降。網絡新聞是新聞的一個分支,應該有著新聞的本質屬性。而網絡中某些新聞炒作是弄虛作假的新聞報道,沒有真實性和事實性可言,從本質上而言已經不屬于新聞的范疇,當受眾所接受的不再是真實的新聞,那么網絡新聞就失去了新聞本身的意義和作用了。
比如,2010年網絡上有關“小月月”的炒作就是完全弄虛作假的,是利用了受眾的獵奇心理而編造的故事,卻獲得了巨大的關注率和點擊率。去年國慶期間,一篇名為《感謝這樣一個極品的朋友給我帶來了這樣一個悲情的國慶,深度八做留戀》的帖子迅速吸引了千萬網民的眼球,還獲得了超過3萬條的網友回復。隨后,各網絡媒體開始爭相報道“小月月”,而“小月月”的衍生品——貼吧、論壇、討論組、群組也迅速出現在網絡上,使得與其相關的新聞和報道的搜索率及點擊率一路飆升,瞬間占領大量市場。雖然后來作者已經表示“小月月”純屬筆下之物,但是由于網絡上層出不窮的炒作,網民仍然對其有著濃厚的興趣,并給予高度關注,繼續在貼吧、論壇上發帖討論,讓“小月月”之風在網絡上刮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這股炒作之風席卷網絡之時,網民大量的注意力被其吸引,對于網絡上那些有真實性和價值性的新聞報道的關注就相對減少了。
由此可以看出,網絡新聞中弄虛作假的炒作占有大量市場,有價值、有意義的新聞關注率就會相對下降,如果這類炒作之風越刮越猛,這些類似的新聞炒作越來越多,越來越能夠吸引受眾的眼球,那么網絡新聞作為新聞的一個分支,其應該具有的意義和作用就變得越來越小了。
網絡新聞的優勢被削弱。網絡新聞的最大特點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將大量的信息傳遞給受眾。速度快、信息量大,這是網絡新聞相對于電視新聞和報紙新聞的巨大優勢,這也是絕大多數人選擇互聯網作為信息媒介的重要原因。如果新聞炒作越來越多,占用了互聯網過多的空間,那么,在速度方面,受眾接收真正有價值的新聞報道會有一定的滯后性;在信息量方面,當受眾發現網絡上充斥著大量虛假、無用的垃圾信息,而有價值的信息卻少之又少,那么網絡信息量大的優勢便毫無意義。
網絡新聞炒作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網絡上的新聞炒作,對青少年學生以及網絡新聞的發展都有著不小的負面影響,以至于不利于社會的發展,因此,網絡上的新聞炒作,對社會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信息時代,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與發展對新聞的傳播有一定程度的依賴性。而網絡上的新聞炒作會成為網絡新聞發展的絆腳石,是新聞傳播中一個不小的隱患。新聞炒作故意夸大、扭曲、掩蓋新聞事實,以嘩眾取寵的方式欺騙受眾、欺騙社會,并常常報道虛假的信息、庸俗無聊的新聞,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行為,在社會上掀起了不少輿論,制造了諸多不良風波,這些都成為影響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與發展的不利因素。
其次,社會風氣是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環節。然而,網絡新聞炒作中的惡俗、虛假的成分,不僅違背了職業道德,傳播了惡俗文化,而且不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建設。關于“小月月”的炒作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在有關“小月月”的各種炒作躥紅網絡之后,網友們竟把主角看做神一樣的人物,進行膜拜,還成立了“拜月神教”的團體,使得天涯、百度、豆瓣、人人、微博的網友爭相討論。這些行為對社會風氣的影響頗大,主要表現在:其炒作的惡俗內容影響了社會文化的健康發展,變態審丑的方式則影響著當前社會上時尚思潮的方向,而成立“拜月神教”對一個子虛烏有的丑陋角色進行膜拜,無疑是誤導了受眾思想,敗壞了社會風氣。 對網絡新聞炒作的反思
網絡新聞炒作對受眾、網絡新聞乃至整個新聞界以及社會的負面影響是很多的。面對這些負面影響,我們應該進行反思。
新聞炒作是新聞傳播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隨著網絡新聞的發展而迅速發展的。新聞炒作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適當的新聞炒作是可以在網絡新聞中傳播的。但是,當很多網絡媒體或商家都跟風大量特意炒作時,就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對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應該及時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在炒作之風剛剛盛行,并未對網絡新聞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造成巨大的阻礙之前,相關部門應該對網絡上的新聞炒作加以控制,在網絡管理方面嚴格把關,禁止在互聯網上對某些人物、某些事件進行特意的炒作;嚴厲懲治網絡媒體或商家為謀取經濟利益,不顧道德底線,針對某些群體而進行的炒作行為。另外,網站編輯以及參與網絡傳播的普通受眾也要加強責任感,做好把關人,不傳播虛假信息,不進行跟風炒作,使網絡傳播有序、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魏劍美、唐朝華:《商業策劃與新聞炒作》,中國商務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頁。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二十六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0年。
【網絡媒體新聞炒作的負面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網絡媒體對人們生活方式的負面影響的論文12-30
關于新聞策劃與新聞炒作的幾點思考論文02-23
擯棄新聞炒作做好新聞策劃論文02-23
網絡媒體初中語文論文10-25
網絡媒體05-24
資本運營中的作用及其負面影響論文10-06
“性善論”對中國法治的負面影響 論文01-20
預言網絡媒體07-20
大眾傳媒對兒童的正負面影響論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