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保證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的措施論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路面產生波浪、碾壓車轍、坑凹、接縫臺階等不平整現象的原因并從填料、壓實、排水等方面提出相應措施。
關鍵詞:路面;平整度;措施
一、前言
隨著高等級公路的迅速發展,對于路面平整度要求越來越高,路面平整度直接反映行車舒適程度。文章就高速公路出現的波浪、碾壓車轍、坑凹、接縫臺階、橋涵與路面接茬不平、跳車等路面不平整現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處理措施。
二、路面不平整產生的主要原因
路面的施工,影響因素很多,單是路面平整度,就與施工人員素質、路基施工質量、橋頭涵洞兩段及橋梁伸縮縫的處理、路面底基層及基層的施工、路面施工機械的選用及路面材料的質量有關,而這些恰恰就是影響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原因。
1.路基不均勻沉降,造成已鋪筑路面出現坑凹
⑴路基填料控制不好,如果采用高液限粘土或建筑垃圾作為填料,最終將不同程度的出現路基不均勻沉降;
⑵半挖半填路基的接合部處理不當、不能按規范要求挖臺階施工,將造成路基于填料接縫接合部產生裂縫和沉降;
⑶路基壓實機具不足,使路基土壤的密實度偏低,土體透水性增強,造成水分集聚和侵蝕路基,使路基土軟化而產生不均勻沉降;
⑷特殊地基路段、路基防護排水不完善,軟基路段的防護、排水系統不完善,會造成濕陷性黃土的不均勻沉陷,水流不暢,引起路基變形,產生沉降。
2.橋梁涵洞兩端及橋梁伸縮縫的跳車,嚴重影響著路面整體平整度,引起跳車的原因有:
⑴橋梁、涵洞的臺背回填,由于作業面狹小,機械壓實不容易到位,引起路基的壓縮沉降;
⑵臺背填料與臺身的剛度差別大,造成沉降;
⑶在橋梁、涵洞與路基結合處,常會產生細小縮裂縫,雨水滲入后,使路基產生病害,導致該處路基發生沉陷;
⑷橋梁伸縮縫在選型和施工時考慮不周和處理不當,產生跳車現象。
3.路面攤鋪機械及施工工藝對平整度的影響很大
⑴攤鋪機械性能好壞,決定著路面面層的平整度。
⑵攤鋪機基準線的控制,也影響著路面平整度。
⑶攤鋪機操作不正確,最容易造成路面出現波浪、搓板。當攤鋪機操作手不熟練時,容易導致攤鋪機曲線前進、運料車在倒料時撞擊攤鋪機、攤鋪機不連續行走或在行走過程中熨平板高低浮動等不規范作業,都會使路面形成波動或搓板,從而影響路面平整度。
4.面層攤鋪材料的質量影響路面平整度
⑴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如:油石比過大,已鋪筑的路面會產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過小,路面會出現松散;
⑵瀝青混合料的拌合不均勻,如:當篩分系統出現問題時,造成骨料級配發生較大變化;溫度過高造成瀝青老化,不能保證瀝青混凝土攤鋪質量;拌和能力過小,出現停工待料狀況,使接頭處溫度降低,出現溫度差,形成一個個坎;當運輸設備不配套或司機技術較差時,會撞擊攤鋪機,使機身后移,形成臺階。
5.碾壓對平整度的影響
瀝青面層鋪筑后的碾壓對平整度有著重要影響,選擇碾壓機具、碾壓溫度、速度、路線、次序等都關系著路面面層的平整度。
⑴壓路機型號的選擇上,如果采用低頻率、高振幅的壓路機時,會產生“跳動”夯擊現象而破壞路面平整度,壓路機初壓噸位過重也會使剛攤鋪好的路面產生推擠變形;
⑵碾壓溫度的控制上,初壓溫度過高壓路機的輪跡明顯,瀝青料前后推移大,不穩定;復壓溫度過高會引起膠輪壓路機粘結瀝青細料,小碎片飛濺,影響表面級配;溫度過低,則不易碾壓密實和平整;
⑶碾壓速度的調整上,壓路機碾壓速度不均勻、急剎車和突然起動、隨意停置和掉頭轉向、在已碾壓成型的路面上停置而不關閉振動裝置等都會引起路面推擁;在未冷卻的路面上停機會出現壓陷槽;
⑷碾壓路線的行走上,碾壓行進路線不當,不注意錯輪碾壓,每次在同一橫斷面處折返,會引起路面不平;
⑸碾壓次數的確定上,碾壓遍數不夠,即壓實不足,通車后形成車轍;碾壓遍數太多,由于短時間集中重復碾壓,會造成已成型路面的推移。
三、提高路基及路面基層平整度的措施
1.認真處理原地面
填筑路堤時應首先進行原地面處理。當路堤填筑高度不小于1.0m時,應注意將路基范圍內的樹根,草叢全部挖除。若基底的表層土系腐殖土,則須用挖掘機或人工將基表層土清除換填,厚度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不小于30cm為宜,并予以分層壓實。如發現草炭層、鼠洞、裂縫,應更換符合條件土回填,并按規定進行壓實。路堤通過耕地時,路堤筑填施工前必須預先填平壓實。
2.控制路堤填料
路堤填料一般應采用砂礫及塑性指數和含水量符合規范的土,控制最佳含水量,保證土料在最佳含水量下達到最佳壓實度。如果土質含水量特別大,通過翻曬來達到最佳含水量。
3.填土路基壓實
路基施工時,應嚴格按要求進行,并應通過試驗路段來確定不同機具壓實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松鋪厚度和碾壓遍數、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
4.特殊地基處理
⑴對于路基高度不高,軟土層地段等,采用砂墊層、置換填土、反壓護道、拋石擠淤的方法處理,以增強路基;
⑵對于排水地基,根據實地情況,采用砂墊層法、袋裝沙井法、砂樁、塑料板排水法及置換填土來處理;
⑶對于軟土地基或濕陷性黃土地區比較復雜的地基情況,采用墊隔土工布、碎石樁、加固土樁及強夯的辦法處理;
⑷對于軟土路堤的處理,采用墊隔覆蓋土工布、增設土工格室、土工格柵等辦法。
5.完善排水設施
為了保持路基能經常處于干燥、堅固和穩定狀態,必須將影響路基穩定的地面水予以攔截,使用溝渠、管道等將其排除到路基范圍之外,防止漫流和下滲。
6.避免橋頭、涵洞兩端及伸縮縫處跳車
⑴地基加固處理,為消除橋臺和臺后填方段的差異沉降變形,可采用插塑料板等方法對地基進行排水加固,另外還可根據填方路提的壓力計算,采用粉噴樁等進行加固處理,濕陷性黃土可采用強夯等辦法進行加固;
⑵橋頭設計過渡段,即在一定長度范圍內鋪設過渡性路面或設置搭板,可以使在柔性結構路段產生的較大沉降通過過渡段至橋涵結構物上,避免跳車;
⑶臺背填料可選擇當地的石渣、砂礫等透水性較好的材料,在高填方的拱涵及涵洞與側墻的相接部位,盡量選用內摩差角大的填料進行填筑;
⑷在靠近構造物背后設置必要的地下排水設施,可在橋臺與填方結合處及過渡段的路面下設置墊層,防止路面下滲水進入填方。
7.控制碾壓
提高平整度碾壓分為三個階段,即初壓、復壓和終壓。初壓,應緊跟攤鋪機后碾壓,盡量保持較短的初壓區長度,以使表面盡快壓實減少熱量損失,初壓易為1-2遍。復壓,緊跟初壓區,不得停頓,一般碾壓區不超過60m.每臺壓路機應全幅碾壓(1/3-1/2輪寬重疊),不少于6遍,在規定溫度內直至壓實到標準,要防止漏壓或不同部位壓實度的不均勻。終壓,采用雙鋼輪壓路機全幅碾壓不少于2遍,消除輪印為止。終壓溫度,普通瀝青不低于90℃,改性瀝青不低于100℃。控制好碾壓,才能保證平整度。
綜上所述,只有全面控制施工的各項環節,才能保證路面平整度,把整條公路做得內實外美,平整舒適。
參考文獻:
[1]《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鄧學鈞。《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淺談保證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的措施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措施04-29
談保證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的措施04-30
淺談控制瀝青路面平整度的相關措施04-27
淺談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響因素和預防措施05-01
淺談SMA路面平整度的控制05-03
淺談如何保證瀝青路面施工的平整度04-27
淺談如何控制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平整度04-29
臨侯高速公路提高瀝青路面平整度的措施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