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節目主持新現象的研究論文
摘要:廣播電視節目使用多名主持人即主持群的現象越來越多。主持群的使用有其積極效果,但某些相關問題也需要引起重視。
關鍵詞:主持群;分工;搭配
當前,在電視或廣播節目中,由多名主持人共同主持節目的現象越來越多,以至于在業界和學界,已經出現了“主持群”的說法。與以往個人獨立主持或雙人搭檔主持不同。“所謂主持群,即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特點鮮明的主持人按照特定規律組合在一起的一種形式”,從主持人到主持群,是否代表了一種節目主持的新趨勢?使用主持群的意義何在?有沒有值得注意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研究。
一、主持群:現象簡介
主持群現象是最近兩三年才蓬勃發展起來的節目主持形式,但啟用多名主持人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得更遠。九十年代央視的《正大綜藝》節目就有兩名演播室主持人和一名外景主持人。春節聯歡晚會也一般由多人主持,較為固定的是四人或六人。但當時并沒有“主持群”的說法!爸鞒秩骸备拍畹奶岢黾傲餍,更多得益于最近兩年形式新穎、異軍突起的電視節目。上海SMG的脫口秀節目《上班這點事》啟用的是三人嘉賓主持群,其“輪流做主持,今天我當班”的形式曾讓人耳目一新。安徽衛視《劇風行動》啟用的是以周群為核心的多人主持群,該欄目和欄目主持已經在電視界小有名氣。湖南衛視的王牌欄目《快樂大本營》播出至今,形成了何炅、謝娜等五人組成的“快樂家族”主持群,“快樂家族”這一組合名稱頗能體現湖南衛視著力打造主持群的特別用心。最為極端的是《天天向上》,曾出現過八人同臺主持的現象,目前,該節目較為固定的主持人是汪涵、歐弟等四人組成的主持群。隨著擁有多名主持人的《奧運向前沖》、《挑戰麥克風》、《智勇大沖關》、《震撼一條龍》、《非常周末》等節目的火爆,主持群現象已經成為近來異常突出的電視節目事件。
目前為止,使用主持群的節目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綜藝節目。多名主持人同臺主持,相對來說有角色分工,有相互配合,每個主持人以自己鮮明的特色和個性化的專長相互補充,激蕩出更具效果的娛樂空間,形成多元豐富的主持氛圍,因而對觀眾更具有吸引力。還有一類是大型直播節目。央視新聞頻道在汶川地震時期制作的《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節目,連續多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滾動播出新聞,有自巖松、張泉靈、張羽、敬一丹、李小萌、董倩、柴靜、趙普、康輝、海霞、文靜、李梓萌、郎永淳、耿薩等眾多主持人輪番上陣。從地震現場到直播間,主持人之間,主持人與記者之間無縫對接,維持了連續的高強度的直播節目的順利進行。奧運會期間的奧運特別報道,也是多名主持人集體主持,多個演播現場共同報道。當然,嚴格來說,第一類綜藝節目的主持人是集體亮相,同臺主持,而第二類新聞直播節目的主持人是輪流上陣,分時段主持。后者似乎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持群。但因為在一個節目中出現了強大的主持陣容。人們還是越來越傾向于使用“主持群”的稱呼。
二、主持群:誘因和效果
主持群現象何以在最近兩年層出不窮?其誘因是什么?使用多名主持人的作用和意義何在?以下對此進行一些簡要分析。
首先,使用多名主持人有利于豐富主持風格、加強主持效果、提高主持質量、提升節目整體利益。一方面,多名主持人聯袂主持可以為觀眾展示多元的、豐富的、個性化的主持風格,彌補單個主持人風格固定、主持單一的不足。因而使節目更具有吸引力。比如曹可凡和袁鳴共同主持《共度好時光》時,曹可凡顯得溫潤儒雅,書卷氣濃郁,而袁鳴則清新灑脫,洋溢著青春活力與動感。他們之間相對的一靜一動,一穩重一活潑,形成了優化組合,恰到好處地產生了互補的主持效果,從而塑造出節目所需要的融知識性、趣味性、欣賞性于一體的整體風格。。另一方面,節目主持過程中差錯紕漏、失誤風險、突發事件客觀存在且在所難免,多名主持人搭檔合作可以彼此幫襯、拾遺補缺,互相之間更好地圓場、補場、救場,使節目主持更加成功。
其次,使用多名主持人有利于主持人隊伍建設。從節目主持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和主持人培育長效機制的建立來說,主持人隊伍建設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節目中使用多名主持人,以老帶新,以好帶差,無疑是一個積極有效的可行之道。比如湖南衛視《挑戰麥克風》的主持群馬可、李好、孫驍驍。馬可和李好已經具備一定的實力和名氣,孫驍驍是新人。三人在同臺主持的過程中,相互磨合,不斷進步。隨著孫驍驍主持經驗的豐富,主持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經成為湖南衛視和廣大觀眾日益關注的新一代主持人。
再次,使用多名主持人可以滿足日益豐富的節目形態的需要。隨著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的豐富,節目形態也日趨多樣化。除單一的播音間或演播廳主持外,現場主持、外景主持、連線主持也越來越普遍。因為節目存在空間活動形態上的變化,啟用多名主持人也就成為必然。比如《歡樂中國行》中,除了總主持董卿外,還有一名介紹主辦方或主辦地風土人情、經濟文化情況的外景主持。新聞直播節目使用“記者連線”形式,由記者擔任現場主持,可以將最新消息及時傳遞回來,提高了節目播出效率。記者型主持人成為主持群中的重要力量。
最后,使用多名主持人體現了科學的人性化的人事管理態度。節目主持工作精神壓力大,勞動強度高,節奏變化快。很多主持人在節目之后都精力疲憊,甚至有人稱“有身體被掏空的感覺”。使用多名主持人,可以相對減輕單個主持人的勞動強度和工作量,是對主持人的人性化關懷。雖然吳小莉當年在鳳凰衛視七十二小時帶妝主持香港回歸直播節目,其職業能力和工作態度令人贊賞;雖然少數知名主持人的確能憑個人實力圓滿完成高強度的節目主持任務,如在2008年出色完成央視眾多綜藝節目主持的董卿和財經節目主持的芮成綱,但過度使用、過度消耗單個節目主持人絕不是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之道,不利于勞動力的維護,也無益于主持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并且,在很多場合,尤其是在大型直播節目中,主持群是必然的選擇。試想,如果沒有白巖松、張泉靈、柴靜等十幾位主持人、記者的聯袂主持,《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高強度、長時間直播可能很難產生如此成功的效果。因此,使用多名主持人,體現了對主持人作為勞動者的尊重,是科學的人性化的管理態度。
三、主持群:問題及思考
節目主持使用主持群有其必要性和積極性,但其背后也有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是主持群中主持人的選擇與搭配問題。不是任意一群人站在舞臺上就是主持群,一般來說,風格不同的主持人可以優勢互補、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為節目主持增值增色不少。如果在一個主持群中,主持人之間在性別、性格、特長、外形、知識素養、反應能力、語言表達等方面能各有特色,相互補充,這樣的組合應該容易成功。當然,如果主持人風格較相近或一致,只要分工明確、積極配合,也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快樂大本營》的主持人,可以說個個都性格突出,外向活潑,所以他們五人有一個相對的分工。一般是何炅負責串聯節目,掌控節目流程,把握節目節奏。謝娜則以幽默、搞怪、詼諧、出其不意吸引觀眾。海濤、吳昕等人則常成為被搞怪的對象,用模仿和其它表演激活氣氛,給觀眾帶來最大的娛樂效果。
其次是主持人在主持群中的個人定位問題。這也牽涉到個人和群體的關系。在主持群中,一般都有一個首席主持,或有總主持和分主持。不管自己主次如何,都應該從節目利益出發,既要發揮自己的最大才能,體現自己的潛在價值,也要為他人考慮,為其它主持人留有空間。大家齊心協力,和諧合作,使節目熠熠生輝。為了避免節目主持中的搶話、爭斗或者冷場,主持人既不能以個人為中心,著力彰顯自我。也不能因為自己臺詞少分工少而消極懈怠、逃避任務。只有明確個人定位,才能相互理解,相互磨合。寬容大度,形成默契自然、良性優化的主持人關系。
最后,主持群的使用是否符合節目制作運營理念的問題。業界有人明確反對主持群,稱使用多個主持人不符合經濟原則,很多時候一群主持人還給人鬧哄哄的感覺,等等。客觀來說,這些問題都現實尖銳。不能回避。隨著節目市場化運作和品牌化運營的深化,是否使用主持人應以節目運營理念為指導!堕_心辭典》、《魯豫有約》、《楊瀾訪淡錄》這類帶有主持人深刻烙印的節目,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了主持人和欄目的相互依存、良性互動,擁有節目的品牌特色和主持人品牌價值,在觀眾心目中有一個節目與主持人的認同心理,并不適合引入主持群。而對于某些節目,多名主持人之間的互動、表演和配合本身就是節目的一大看點,那么主持群就可以成為節目的賣點和特色。正如《天天向上》的制片人張一蓓所言:我們主持人有最大的優勢,……,開始選這幾個主持人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他們之間的一個互補和搭配。《天天向上》的主持人有湖南人、上海人、廣東人、臺灣人、日本人,既打女性市場,又打北方市場,又打海外市場。這就是節目定位和制作理念的問題。當然,節目制作理念是另一個大的問題,限于本文題旨,對此就不贅述了。
注釋:
① 陳昌輝:《綜藝節目主持群的分工與配合》,《新聞愛好者》2008年8月下半月刊。
、 王群主編,《電視主持傳播概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56頁。
【節目主持新現象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課堂插話現象的研究論文05-02
大學課堂學生資源荒廢現象研究論文04-27
虛假廣告現象研究04-28
靜電現象的早期研究04-30
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研究論文04-30
青島現象的奧秘論文04-28
淺談告狀現象論文04-28
認識中意會現象的研究04-29
(物理)靜電現象的早期研究04-30
舌尖現象的研究進展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