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科研評價與資源優化配置論文
摘 要:我國近來關于SCI的爭論,不僅關涉基礎研究的評價問題,而且在更深層次上反映出科研資源應如何優化配置的問題。本文從概述我國科學界對SCI的討論出發,介紹國外對SCI功能的認識及其在科研評價中的使用,并對比我國目前存在的誤區,進而指出評價的最終目的在于使基礎研究的資源得以優化配置,而只有通過進一步深化我國的科技體制改革,才能更好地解決資源優化配置的問題。
關鍵詞:SCI 基礎研究 科研評價 資源優化配置
Abstract: The recent argument over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among scientists in China does not only focus on issues related to research assessment, but also reveals that scientist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how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basic research should be allocated. The paper outlines two different views on SCI’s function during the argument. B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usage of SCI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it pointed out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SCI’s function in China. As the ultimate aim of research assessment, the paper suggests,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llocating funds for basic research should be improved by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T system in China.
Key Words: SCI, Research Assessment, Allocation of funds for basic research
近來,因我國科學界及科研管理部門的“SCI爭論熱” (SCI是“科學引文索引”的英文縮寫)所引發的爭論頗為熱烈,多位院士的參與提升了討論的“重量級別”,海外學人的加盟更拓展了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從SCI的功用到科技期刊的水平,從評價體系到學術規范,從科學自主性到“誰來決定中國基礎研究方向”,等等 。實際上,討論的范圍已遠遠超出了對SCI本身的認識與評價,討論所折射出的是廣大科學界對我國整個科技管理中深層次體制性問題——諸如科技體制的結構、資源配置的方式等等——的深切關注與反思。作為一名科技政策工作者,筆者試圖對這場爭論中所涉及的一些論點及相關問題做些梳理,進而對評價的主要目的——科研資源的優化配置這一我國科研管理中的重要問題談幾點愚見。
一、我國有關SCI的討論
這場論辯的直接“導火索”是目前國內科研成果和人才評價中愈演愈烈的“SCI熱”,特別是SCI能否用于評價基礎研究,成為爭論的焦點。
傾向于贊成利用SCI進行評價的一方認為,對于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展示其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而SCI提供的數據對許多學科領域的研究來說,基本上能夠反映出一篇論文的學術水準和影響力,因而可以作為一種國際通行的評價手段。應用SCI作為評價標準,能鼓勵科研人員以高水平的論文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提高國內科技期刊的整體水平,進而推動“中國科學家走向世界”,也可避免我國科研評價中的人為因素或不正之風;而另一方則堅持,由于SCI本身固有的缺陷,因而不能或不宜用于某些具體學科(如基礎分類學、高能物理等)的評價,即使在某些學科領域可以使用,至多也只能是一種次要的或補充性評價工具。況且,發表論文不是科研的最終目的,若將SCI作為主要的甚或唯一的評價手段則是本末倒置。他們還擔心,近年來我國的“SCI熱”事實上已經助長了科研中的浮躁風氣和功利性趨向,也是行政人員過多干預科研評價、“外行領導內行”的表現形式。
可以看到,上述雙方的出發點并沒有什么本質的不同,都熱切盼望我國科學事業能得到健康發展。而且,雙方的觀點觸及了評價的核心問題,即為何評(評價的目的)、如何評(評價的方法)、誰來評(評價的主體)和評價誰(評價的客體)。要開展科研評價,必須事先明確這幾個基本問題,其中,評價的目的是問題的關鍵。
二、SCI與科研評價
從一般意義上來說,開展基礎科學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科研的總體水平,促進基礎研究多出成果、出人才。也就是說,無論采取何種評價方法,科研評價必須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有利于為科研人員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和條件,有利于科研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圍繞科學研究所開展的評價工作,必須充分考慮基礎研究本身的規律與特性。然而,正是基礎研究所具有的不確定性、結果多重性、漸進積累性、可轉移性等特性,給評價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也使得評價的結論往往難以取得共識。因此,根據不同的評價目的,采用的評價方法不同,主要方法有同行評議、回溯分析法、文獻計量學方法、經濟計量方法等等。
讓我們來看一下國際上對評價基礎研究所用方法進行的相關研究工作。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后期,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英國研究理事會曾分別組織專家對科研評價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在對基礎研究的評價中,迄今最重要的、使用最為廣泛和最為人所肯定的仍然是同行評議方法。研究方向的確定、資源的分配、論著的發表、榮譽的授予等等,都離不開以科學共同體為主體進行的同行評議——科學家始終在對科研的重要性和質量作出評判(無論對自己的還是對別人的),而“其他方法只是在同行打分評審中偶爾作為證實的手段而采用”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研究還指出,文獻計量學方法(包括對SCI的使用)更適合于評價科研機構或大量科學家的集體,而不適合于評價研究人員個人,更不能將不可比的數據進行比較。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研評價工作相對成熟的發達國家,由政府組織的評價工作絕大多數都是以科研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為對象的,并將評價作為決策的重要手段。對管理部門的評價主要對象包括國家的整體科研實力、宏觀科技政策、大型研究計劃等,以改善投資水平,優化科研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及時調整政策。美國國會于1993年通過了“政府績效與結果法案”(GPRA),要求資助科學研究的聯邦機構必須開展績效評估,以提高資助效益,增強起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此外,日本、德國等國也成立了專門的評價機構,獨立地對本國管理部門的科技政策和科研機構進行評估。
在作為決策輔助手段的科研評價中,一般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以期用翔實可靠的數據和合理的定量分析,為國家宏觀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在這方面,SCI作為一種實用的定量指標和評價手段,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澳大利亞政府工業與科學技術部的工業經濟局(BIE),曾于1995年對該國的科技體制和科學研究水平進行了評價。對其科研活動的績效評價主要根據1981-1994年SCI數據庫中的指標,通過對科學論文與引文進行國際比較以及對合作論文的考察,分析該國在若干學科領域中的優勢與劣勢以及國際合作狀況(包括與不同地域、在不同研究領域的合作),進而對國家基礎研究的整體水平進行評估。此外,這項工作還研究了澳大利亞在一些主要學科領域基礎研究的實力在時間序列上的變化趨勢,并分析造成這一變化的可能原因。
但目前,我國在宏觀科技政策方面的評價工作還很薄弱,對一些必要的基礎數據的積累也較缺乏。與發達國家的情況有所不同,我國利用SCI開展科研評價的主要對象恰恰更多的是發達國家認為并不適宜作為評價對象的研究人員個人。而且,盡管評價工作常常由行政人員和科學家共同承擔,但往往由行政人員起主導作用,由此帶來的問題也最為人所詬病。另外,各種獎勵的審評、職稱的評定、人才的選拔等等,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且不說這些評定中各種非學術因素的影響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評審選拔中“公關”的作用也是心照不宣的。尤其是,獎勵往往是以能夠在SCI收錄的期刊上發表論文為條件,這一錯誤導向致使一些人盲目追求論文數量,滋長了浮躁的學風和急功近利的傾向。這些做法遭到許多科學家的激烈反對,也直接影響了SCI在我國的聲譽。
評價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公正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國家科技政策的制定、科研資源的配置和科學家積極性的調動等諸多方面,特別是評價與資源優化配置的關系值得認真研究。因此,明確評價的目的、采用合理的評價方法、規范評價的程序等是非常重要的。與此同時,通過評價工作,也可反映出一個國家科學研究及管理的總體水平和科技管理體制的特點。
三、科研評價與資源優化配置
對基礎研究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是科技政策與管理中的重要問題,也一直是困擾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對于我國的基礎研究而言,資源配置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對基礎研究投入的不足和科研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兩個方面 。近幾年,在我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推動下,國家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國內基礎研究經費支出分別為29.2億元、33.9億元和46.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4%、13.7%和35.3% 。當然,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基礎研究經費總額及其所占研究與發展(R&D)經費的比重仍然明顯偏低。但國家對基礎研究投入的較大幅度增長,使得科研資源合理配置的問題更加凸現出來。可以設想,倘若科研評價只是為評價而評價,不與經費或影響經費分配的因素掛鉤,再重要的評價大概也不會得到多少重視。
但實際的情況是,近年來國家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雖有部分通過資助競爭性項目的.方式支出(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的“973”項目等),但面向全國科研人員的競爭性研究項目的經費仍然偏少,有相當一部分經費直接由行政主管部門撥款至研究機構和大學,由各單位的管理機構負責經費的管理。于是,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出臺了針對本單位科研活動的“土政策”,在資源分配的過程中缺乏廣泛的專家評議和科學的評價方法,甚至將科研經費的發放與若干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水平的“硬性指標”掛鉤。如,科研人員每發表一篇SCI論文就獎勵數千元、甚至萬元(超出月工資數倍之多),這對福利待遇普遍偏低、獲取科研經費渠道有限、研究經費嚴重不足的普通科研人員而言,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在發達國家,對科學家最有意義的獎勵是國際同行的承認,因此,在高水平的科技期刊上發表論文,就是最好的激勵方式。而且,發表高質量的論文本身就是科學家的主要任務之一,其所屬的研究機構并不會因其發表論文而額外發給獎金。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不同的情況呢?筆者認為,科研管理體制中資源配置的方式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必須認真研究評價與資源配置間的關系。
在發達國家,政府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除了對大型儀器設施和大型研究計劃進行支持以外,主要是以通過相關部門資助面向全國的競爭性研究項目的方式發放,而在我國出現的由科研執行部門(大學或研究所)向本部門的研究人員發放研究經費的情況是比較少的。這主要是為了減少本部門行政人員對研究活動的干預,也符合自由競爭社會中對科學自主性和平等競爭的基本要求。例如,美國的聯邦政府一直是支持本國基礎研究的主要經費來源(占基礎研究總經費的一半以上),其資源配置主要是通過一些資助機構(funding agency,如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航天航空局、國家科學基金會、能源部、貿易部等機構)設立有任務導向的(mission-oriented)研究項目或自由申請的研究項目,面向全國公開招標(即使在有下屬研究機構的國立衛生研究院,也必須有相當數額的經費資助院外的研究項目),依靠包括國外同行專家在內的廣泛的同行評議系統,來實現擇優支持,即科研資源配置的優化。日本在過去的科技管理體制下也是先將研究經費撥至各大學和研究機構,由其自行管理,但近年來日本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改革科研資源配置制度,效仿歐美各國的做法,將研究費用從大學和研究所控制的經費中分離出來,同時,擴大競爭性的研究經費,使科研資源得以優化配置。
與這種制度相適應的是,在這些國家,科研人員的項目申請得到批準后,經費的使用也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須說明的是,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較高,可以保證科研人員安心從事科研工作。于是,在這種高工資的基礎上,不會出現在我國十分普遍的、將部分研究經費用于研究人員的勞務津貼的現象,但在研究項目的經費預算和實際支出中,可以有較大比例部分作為項目的人工成本(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研究項目中,人工成本可占到30%左右),用于支付雇傭輔助人員和研究生的費用 。
可以看到,發達國家的科研管理體制中對基礎研究的資源配置方式有如下的特點:⑴主要通過科研資助機構而非執行機構,設立面向全國的競爭性研究項目;⑵通過由廣泛的科學共同體成員參與的同行評議,對競爭性項目進行擇優支持;⑶在研究項目經費中人工成本占較大比例,主要用于雇傭輔助人員和培養研究生。我們看到,印度、韓國等近年來科學發展較快的發展中國家的情況也是如此。
我國基礎研究的資源配置情況則不然。盡管近年來已有若干項人才計劃對少數優秀科研人才進行了高強度的經費支持,但大多數普通研究人員的待遇仍然偏低,政府基礎研究的大部分投入依然是對各科研執行機構實行行政撥款的方式,面向全國的競爭性研究項目經費較少;由科研的執行機構——經費的使用者之一來分配經費本身就會產生若干弊病,更何況往往是行政人員而非研究人員同行來主導分配;各研究單位和大學管理的研究經費在分配過程中人為因素較多,缺乏合理的評價機制和有效的監督作用,使得有限的科研資源未得到優化配置;與此同時,科研經費的管理辦法也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地方,經費的使用中存在不規范的現象,等等。這些問題若得不到解決,將影響我國基礎科學長期穩定的健康發展。科研資源配置問題的解決,不是僅僅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科研評價方法和體系就能完成的,與此相關的問題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須對我國科研管理體制進行更深入的改革。如,進一步明確科研決策部門、資助機構和執行部門各自的職能定位,普遍提高科研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進一步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大幅度增加面向全國的競爭性研究項目數量,盡快實行研究項目的全成本核算,充分考慮研究項目中的人工成本,推動基礎研究與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以實現我國科學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可參見2001年4月至9月《科學時報》上陸續刊登的有關SCI的討論。
吳述堯主編,同行評議方法論[M],科學出版社,1996年
周青華,基礎研究的制度改進[J],科研管理,2001(5)
2000年的數據來源于2001年10月11日國家統計局等部門聯合發布的《2000年全國R&D
資源清查主要數據統計公報》,1998年和1999年的數據來源于中國科技統計網站:
【SCI科研評價與資源優化配置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高等院校的體育資源優化配置的論文05-15
市場經濟與資源優化配置07-05
人力資源如何優化配置?07-05
高校教師資源優化配置的對策研究論文09-13
企業如何優化人力資源配置10-05
網絡打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電腦資料01-01
德國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及其對我國的啟示07-02
優化資源運作規范論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