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研究生招生30年擴招30倍 經歷三方面變革
招考30年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溫儒敏至今清楚地記得他第一次聽到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時的情景。“那天是1977年10月22日,電臺廣播了中央招生工作會議的精神,要恢復研究生培養制度,號召青年報考。我突然意識到可以選擇人生的機會來了,決定試一試。”1978年5月5日,他和另外63500名考生同一時間走進不同的考場,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幾個月以后,溫儒敏幸運地成為我國恢復碩士生招生后的第一屆研究生,這一年碩士生全國共錄取10708人。
2008年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全國有120萬人報考,教育部計劃招收39萬碩士生,而最終招生人數可能還高于該數字。短短30年,碩士生招生的規模已經是1978年的30多倍。在這30年中,除了招生規模擴大,碩士生招生還經歷了招生手段現代化、招生制度和培養機制等三個方面的變革。
研招30年 擴招30倍
北京考試報記者 陳霄飛
現代化手段助力碩士生招生
許多曾經在20世紀80年代做碩士生招生工作的人說,在招生中采用計算機輔助管理絕對稱得上是一件大事。在80年代初期,北京化工學院(現為北京化工大學)每到碩士生招生期間,招辦工作人員都要進行大量簡單、重復的勞動。學校要抽出不少老師協助招生人員完成寄發相當于報考人數8倍左右的信件;抄寫全體考生的準考考生情況表、入學考試成績表及各種上報錄取名單;進行報考情況、錄取情況、考試成績及格科試卷份數的統計和報表工作,這些工作不僅工作量極大而且非常容易出錯,使招生管理人員常年處于緊張、疲勞狀態,難于開展高層次的管理研究工作。
這種局面在1986年得以改變。北京化工大學研招辦主任吳荔荔說,“這一年我正式調入研招辦工作,正好趕上由我校自行獨立研發的‘碩士生招生工作微機管理系統’在招生工作中應用,成為第一批受益者。”該系統功能相對完善、設計合理,從招生計劃編制、接收考生報名材料、發放準考證、試題份數統計到郵寄清單、成績統計、挑選合格考生等各個工作環節都由該系統處理并打印出結果,適于碩士生招生時間緊、內容復雜、重復性工作較多的特點。1986年11月,北京市高校招生辦公室委托北京化工學院舉辦培訓班,推廣這套輔助管理系統。先后有北京醫科大學、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在招生工作中應用了這套輔助管理系統。
然而,隨著前幾年研究生報名人數的突增,以往考生到報考點或招生單位報名的條件已經不能滿足考生需求了。中科院研究生院招辦主任高隨祥說:“在2005年以前的研究生考試報名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在國家規定的5天報名時間內,每天中科院的報考點都會來很多考生,把可以容納800多人的大廳擠得滿滿當當,場面十分壯觀。當然,人多報名的速度也比較慢,一個考生一般也要花一個小時左右才能完成報名。如果考生在填寫登記卡時出現錯誤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200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開始試行網上報名,這一改革舉措徹底解決了問題。在網報期間,考生自行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辦公室、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2005級碩士生劉瑋說,他是第一批通過網上報名報考研究生的考生。他對網上報名的第一感覺就是比以往方便了很多,一般只需20分鐘左右,而且網報時間很長,考生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報名。從此,在報考點排百人長隊等待報名的壯觀場面成了高隨祥的一個回憶。
招生制度改革提高選拔質量
1978年全國首次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包括,政治、外語、基礎課和專業課,全部由各招生單位命題。次年,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除原有科目外,增加了一門專業基礎課。1980年,政治理論課和外國語(英、俄、日語)首次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其他考試科目還有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1980年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結構被一直沿用至2002年,期間略有調整。
隨著全國碩士生招生規模連年大幅度增加,考試的組織和管理任務加重,難度加大。因此,從招收2003年碩士生起,適當減少了入學考試中初試科目的門數。當年的初試科目由5門改為4門,保留政治理論、外國語、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2007年,教育學、歷史學和醫學3個學科門類初試科目為3門,即政治理論、外國語及專業基礎綜合。2008年起,教育部開始對部分學科初試科目及命題形式進行改革。當年,教育部對納入農學門類招生所有學科專業(含其他學科門類中授予農學學位的學科專業)的公共基礎和動植物類學科群的基礎綜合實行聯考,其他學科(16個二級學科)的基礎綜合,招生單位可自行命題。調整后,農學門類專業初試科目仍為4門,即政治理論、外國語、農學門類公共基礎、農學學科基礎綜合。明年,教育部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初試科目調整后為4門,即政治理論、外國語、數學(一)和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科目實行聯合命題。目前,部分招生單位正在不斷加大初試自命題業務課的改革力度,部分招生已按一級學科(群)設置考試科目。
在我國首次恢復碩士生入學考試時,考試包括初試和復試,但對復試沒有具體規定。而在1979年至1982年的招生中,甚至沒做硬性要求招生單位。個別專業確有必要的,可在完成原規定科目筆試的基礎上進行復試。復試與否由招生單位確定。經過幾年的實踐證明,在初試的基礎上進行復試,有利于對考生的全面審核,因而除個別特殊情況外,1983年各招生學科、專業均進行了復試。
近幾年,許多招生單位將復試作為對考生專業能力、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進行深度考查的環節。招生單位根據學科特點和生源情況,科學制定復試內容和辦法,引進教育評價和心理測量等手段,探索科學的多元評價考核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研招辦主任馬小俠說,目前的復試環節主要包括筆試、實踐能力考核和面試3種方式。復試內容也更加具體化,包括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外語聽說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
1985年,全國重點高校首次進行推薦少數優秀應屆畢業生免試入學試點工作。馬小俠回憶,當時的推薦比例是應屆畢業生總數的5%以下,而近幾年,高校接收優秀應屆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生已經成為碩士生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薦”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按規定對本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進行遴選,確認其免初試資格并向招生單位推薦;“免試”是指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不必經過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的初試,直接進入復試。目前,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按應屆本科畢業生數的15%確定推免生名額。推薦比例較以前大大提高。
培養機制改革提升培養質量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傳統體制下形成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和調控機制已經不能夠很好適應新形勢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需要。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說,以前的研究生培養體制有很多不合理之處:一是在國家下撥研究生培養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研究生入學時被劃分為公費生和自費生。兩類學生在繳納學費、享受獎助學金和醫療服務方面,差別較大;并且自費生無論入學后如何努力,學業如何突出,其待遇差別從入校到畢業都不能改變。二是導師招生數量的分配不合理。盡管有對導師科研情況和經費數量的要求,但是這種要求在落實上有難度、有漏洞,導致招生數量在導師之間的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培養質量的提高。三是在招生工作中,導師選拔研究生的自主權不夠充分,不利于導師責任制的落實。這些體制方面的不合理,都突出地制約了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所以必須進行改革。
改革研究生培養機制就是要進一步統籌培養單位教學、科研等方面的資源,以建立科學研究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和導師資助制為核心,改革研究生選拔機制,優化研究生培養過程,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完善研究生獎助制度,實現研究生教育規模、結構協調發展,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在教育部、財政部的推動和支持下,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自2006年開始,哈爾濱工業大學等3所高等學校開展了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試點工作;2007年,實行培養機制改革的高等學校增至17所;2008年,改革已推廣到47所設置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計劃至2009年,改革將推廣到全部中央部委屬院校,同時鼓勵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選擇省屬高等學校開展改革試點工作。
自述:北大給我破格復試的機會
北大,給我破格復試的機會
1978年3月,我著手準備考研究生。我的興趣本在古典文學,但找不到復習材料,剛好從朋友那里借來了一本王瑤的《中國新文學史稿》(上冊),就打算考現代文學了。臨考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又經常下鄉工作,只能利用很少的業余時間復習,心里完全沒譜。好在平時讀書留下一些心得筆記,順勢就寫成了3篇論文,一篇是談論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結合”的,一篇是討論魯迅《傷逝》的,還有一篇是對當時正在熱火的劉心武《班主任》的評論,分別給中國社科院唐弢先生和北京大學中文系的王瑤先生寄去,這有點“投石問路”的意思。想不到很快接到北大嚴家炎老師的回信,說看了文章,“覺得寫得是好的”,他和王瑤先生歡迎我報考。這讓我吃了顆“定心丸”,信心倍增。多少年后我還非常感謝嚴老師,他是我進入北大的第一個引路人。
考后托人打聽,我才知道,光是現代文學就有800多人報考,最高的平均分也才70分左右(據說是凌宇和錢理群得到最高分),我考得不算好,排在第15名。原計劃招收6人,后來增加到8人,讓11人參加復試。我想自己肯定“沒戲”了,不料卻接到了復試通知。大概因為導師看了我的文章,覺得還有些潛力吧,加上考慮到我的工作是完全脫離了專業的(其他同學多數都是中學教師,
【研究生招生30年擴招30倍 經歷三方面變革】相關文章:
悉尼大學計劃擴招6000研究生04-26
2000年我校研究生、本科生擴招04-28
研究生復試線3月公布 碩士擴招5%05-02
研究生復試線3月公布 碩士擴招5%05-01
面對就業壓力 研究生擴招不該是為了促就業04-30
兩部委:今年碩士研究生擴招5%左右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