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考研故事 三戰考研我該堅持還是放棄
“我只是想考上,三年不能就這么浪費了。”小孟畢業于西北大學,本科學習優異,考研卻以兩分之差落榜。今年他已是第三次考研。
同樣畢業于西北大學的小周,大學期間就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發展目標,讀研正是他實現理想的重要規劃。連考兩年,小周終于進入了心儀已久的研究生院。
毋庸置疑,有人欣賞重考的隱忍與堅強,有人珍視重考的拼搏與歷練,有人無奈于重考的煎熬與痛苦……在這種種表象的背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考研,究竟應該堅持多久?
近日,網絡調查顯示,421名考研成功者中,一次考上的僅占24.5%,考了兩年的占42.3%,而考了三年及三年以上的人數比例高達33.2%.這些“考了又考”的考研人,有著動機各異的“考研夢”,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這種一考再考行為?它到底值不值?也許,只有在對自我充分了解的前提之下,我們才能理性地認識重考。
**每個重考的人都能為自己在考研戰場上的“循環往復”找到理由,其中既有現實的困惑,也有心理上的惶恐,以及對自我認識不充分而導致的盲從。事實上,在理性分析之后作出的重考抉擇才最值得提倡。
一考再考,轉嫁就業壓力自大學擴招以來,本科生陡增,就業競爭白熱化。為增強自身競爭力,許多考生把希望寄托在考研上,此舉等于轉嫁了就業壓力。所以有人說,今天的“考研熱”是急功近利的社會心態的表現。
小桃報考南京大學已有三年。大四那年短暫而辛苦的實習讓內向敏感的小桃對未知的社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她理所當然地躲進書堆,加入了考研大軍。新聞學、古代文學、教育學,她三年換了3個專業,始終沒能成功。今年她決定再考一次。
小桃越想逃避就越感到恐懼。今年她已經26歲了,心態卻并不成熟。十多年的校園生活讓她缺乏人際交往的技巧,與陌生人說話舌頭就會打結。她以為:“讀研應該會好些吧?”
前行,沒有動力;回頭,又沒有勇氣。每當想起衰老的父母日漸佝僂的脊背和蒼涼的眼神時,她都會痛恨自己的懦弱和自私,但她沒辦法回頭。“我覺得自己只能在象牙塔里生活,害怕外面的一切,就像一個習慣了黑夜的幽靈懼怕陽光。”
心理學專家認為,多次考研的考生心里已經默認了一個“心理高度”,這個“心理高度”常常暗示他們的潛意識:考不上研究生,就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就沒有希望。這樣的潛意識使他們不僅意識不到問題的癥結所在,還產生了對就業的恐懼感。
對此,已從事多年社會學調查和輔導工作的盧老師指出,社會大環境是考生一考再考、不想放棄的根本原因,為了獲得求職的優勢而考研是如今很多應屆本科畢業生的選擇。但盧老師并不贊成盲目考研,“其實求職市場上還是有很多人才缺口的,只是考生都涌向了同一個地方,都市里白熱化的就業競爭使得他們浮躁功利,很多考生的目標發生了錯位。一考再考的行為可以理解,但我絕不提倡。”
缺乏規劃,一根筋考到底考研不能同時兼顧求職和復習。因為考研復習得“能坐”,像和尚坐禪;而找工作得“能跑”,像陀螺旋轉,兩種狀態相差十萬八千里。因此,很多考研的人一 旦開始備考,就發現要“跑起來”找工作很難,以至于不得不一條路走到黑。心理學專家認為,考生“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對其未來的人生發展道路缺乏設計和規劃。
今年28歲的小吳報考重慶大學,執著考研的他已經在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中堅持了三年。三年來,他的宿舍變成了民房,食堂變成了街邊小攤,而自己也不再屬于學校,每天早出晚歸,步履匆忙,形只影單。那些堆積如山的考研復習資料、那個方方正正的大書包就是他三年生活的惟一“伴侶”。
與小吳相比,今年己考上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的小雅其考研歷程更讓人唏噓感慨。小雅考了五年,直到今年才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學。“其實我也不清楚自己考研究竟是為了什么,但既然已經堅持了四年,第五年怎么樣也得熬下去。”小雅長舒了一口氣。
最近,《求學。考研》就“一根筋考到底”的現象作了網絡調查,發現有將近七成考生是“為考研而考研”,而這樣反復重考大多是“因為不知道除了考研之外能干些什么”。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孫大強分析認為,心理學里有“固結”這個詞——fixation,是指人生在過去某個階段沒有按照理想狀態走過,留下遺憾,這種遺憾的心態一直伴隨著當事人走到現在,這個人現在的很多行為都是為了完成當年的缺憾。“固結”也是人們常說的“情結”的一種形式。而很多考研人都是有 “情結”的。上了大學,一些人沒有學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對自己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抱憾四年甚至更久,這時他們就會心生一個情結:過去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失敗的,要通過考研來證實自己,來實現理想的自我。
事實上,是否需要選擇多次考研來證實自己,應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考研并不是成功的惟一出路。考生應該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多合理的規劃和安排,盲目從眾只會使自己更加茫然而無所適從。
為高學歷茫然堅持小同已經考了兩年湖南大學,前年初試差五分,去年復試差兩分,今年他毅然決然地再考——很幸運,總分高出了一點點,他終于被錄取。“高學歷一直是我向往和期盼的,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天的社會立足,所以不管考幾年,我都要考上。”
毫無疑問,高學歷是吸引考生反復考研的一大原因。不少考生在采訪中表示,自己的素質再優秀,但沒有高學歷,也很難找到好工作。北京印刷學院的魏老師認為,這種心理直接導致了考生“沉浸”在“考了又考”的泥淖里出不來,或者不想出來,“這是一種對自己相當不負責任的心理。幸運考上了固然非常好,可如果考不上呢?
北京師范大學的孫教授認為,存在這種心理的考生應該學會舍得,要拿得起放得下。應該捫心自問:我考研到底是為了什么?只是為了高學歷嗎?人是可以通過很多途徑自證的,如果多年考研僅僅是為了擁有一份高學歷,那么這種選擇的性價比是需要重新思考的。
記者曾到北京市人才市場詢問幾家大的用人單位對人才選擇的標準,一家外企人事部門的負責人表示,其實只有某些高端的職位才對學歷有比較苛刻的要求,一般的職位并不要求碩士以上學歷。當然,高學歷會為他們的求職加分,但是,用人單位更看重應聘者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如果一個素質不夠高的碩士與一個素質較高的本科生同時應聘,他們更愿意考慮后者。而所謂素質,指的是學歷以外的人際交往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對細節的謹慎、責任心和性格等等。而那些一頭扎進書堆里不問也不敢問世事的人,即使有再高的學歷也很難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追求理想,理性選擇不得不說,有一些人堅持考研是經過了理性選擇的,對于理想的追求和堅持是他們一考再考的重要原因。
阿麥的第二次考研是在畢業之后的十月,之前她曾一度猶豫是否要換一所學校,因為上海交通大學的競爭實在太激烈了。不過大學時就立志要考取上海交大研究生的阿麥最終沒有放棄,決定再沖刺一次。“理想這東西很怪,曾經為了更容易考取而多少次選擇放棄,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堅持。”也許只有曾經思考過放棄,才能 更清楚前行會得到什么。
沾染了“理想色彩”的考研很多時候成了一個人的戰爭,只要自己戰勝自己,即使無人喝彩,也會有所收獲。
對此,北京大學的朱教授表示:“在考了多次的學生中,有一部分是為了學術理想或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學科而考研的。不過,這樣的學生還是太少。”他認為, 并不是每一次考研的失敗都意味著離成功更近了一步,理想有時候是個虛幻的夢,人生充滿了各種可能,如果多年考不上,真的可以換個理想。“這不丟人,更不會 因此前途渺茫,說不準會‘柳暗花明’呢,不必在‘考研’這一棵樹上吊死。”
的確如此。為學術理想或興趣而考研的人很少,這些人往往也是考研成功后最坦然自若的。如果你為理想而考研,你會發現在經歷一次次失敗后,目標在細化,變成一個個現實可行的步驟,而前面的失敗僅僅是為這些步驟作鋪墊,你知道該干什么,該堅持什么。每一次的失敗都意味著原有知識水平的提升和細化,這已經離成功不遠了。這樣的狀態并非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要有極強的自律能力和耐力,還要掌握科學的自我評估方法。
【考研故事 三戰考研我該堅持還是放棄】相關文章:
考研復習 放棄政治就是放棄考研04-27
考研還是就業 我有點困惑04-25
堅持還是放棄的說說05-06
考研故事 堅持才能不斷成長04-27
應屆考研還是參加工作后再考研04-25
2011考研給力 為考研放棄期末考試04-25
考研還是工作需謹慎抉擇04-26
[考研外校]我的考研經驗分享04-26
考研數學備考自信不放棄04-27
學生糾結先考研還是先就業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