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考研征文]“漱石枕流”與考研
講述你的考研故事,分享你的考研心情:考研征文 (請勿擅自轉載)
晉代名士孫楚年少時想要隱居,便對王濟說:“當枕石漱流”,結果不小心說成了“漱石枕流”。王濟便反問他:“流可枕,石可漱乎?” 孫楚將錯就錯,借題發揮說:“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這便是“漱石枕流”的由來,出自《世說新語》。孫老夫子能將錯就錯,我也不自量力地要把“漱石枕流”拿來曲解一番,談談“考研”這個話題。
漱石枕流,可使耳聰齒利,西人有“armed to the teeth”之說,可見牙齒亦有其重要性,倘若武裝起來,確實是一件了不得的武器。古人有“咬碎鋼牙”的說法,來形容極度憤怒。如果說我們的身體是一座城堡,那么牙齒就是起拱衛作用的城墻。城墻倒了,城堡也勢必不可保。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如此一來,茶飯不思,飲食無味,再棒的身體也會被拖垮。革命的老本都沒了,拿什么談革命?身體都垮了,考研的路也就走不長。因此,良好的牙齒是良好的身體的必要保證,良好的身體是考研成功的必要前提。金字塔的巍峨壯麗便是歸因于塔基的牢固不破,而雷峰塔的倒掉則歸因于塔底磚石的被挖。我在考研期間非常注意體育鍛煉,每天總安排一點時間來運動,諸如乒乓、足球、跑步、太極等等。可千萬別小看運動,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生命就在于運動。“漱石”就是要給考研設立一個穩固的后方——良好的身體。
也許會有人認為,好端端的拿石頭漱口干嘛,那簡直是自虐。這種看法當然有其合理性,蜜水漱口的滋味當然強過漱石一百倍。但蜜水漱多了會導致種種牙病,而石頭漱口則越磨越利。這道理跟考研也差不多,去考研總有種種的原因,但總離不開對目前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期望這一條理由。本人大學畢業后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待遇不能說不優厚,但是“蜜水漱多了,牙病也來了”,當時選擇去考研,確實有點自找苦吃,但是心甘情愿。漱石用以礪齒,考研是以用知識將自己“武裝到牙齒”。眾所周知,沒有一副好牙,縱有山珍海味擺在面前也只能仰天長嘆;沒有用知識將自己武裝,縱有金子般寶貴的機遇也會從你眼皮底下溜走。可見“漱石”和“考研”并非是自虐,而有其眼光的長遠性。只要認準了目標,吃點苦又算得了什么?既然已經在路上,就走下去吧,當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何方時,也許你已經走的比任何人都遠了。想想當初我放棄了工作,頂著“同等學歷”的帽子,又是跨專業來考研,所付出的努力非一般的應屆生可比,但是值得當時支撐我考研的,是一股“氣”。在考研過程中,要時時有一股充溢全身,那是勇氣狠氣霸氣的結合。如果沒有這股氣,恐怕很難沖過考研這座獨木橋。倘若有人說實在是沒有引以自信的資本,那不妨學學阿Q,弱點也可以當成優點,無知者無畏嘛。我當時便充滿了這種盲勇之氣,雖無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概,至少也有“見鬼斬鬼,遇佛殺佛”的氣魄了。有了這“氣”,但不講“漱石”和考研之道,那也只是一只無頭蒼蠅,到處亂撞。“氣”的充足與否,也與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關。若無全盤而系統的復習,不下苦功,只知一味投機取巧,那“氣”是不可能足的。“漱石”之道就是要日日漱石、月月漱石、年年漱石,要的就是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效果,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本人復習時,天天有復習計劃,英語、政治、專業課都有不同的時間安排。古人有“十年磨一劍”的毅力,有“面壁十年圖破壁”的恒心,有“焚膏繼晷”的努力,有“懸梁刺股”的勇氣,相對他們而言,區區一個研究生考試算什么?最多也不過是努力一年罷了。日日將所學的知識精心揣摩,以求爛熟于胸。厚積薄發,猶如彈簧,壓的越緊,彈力越大。如此一來,縱令頑石亦能點頭,區區一研究生考試更不在話下了。以上提到了“氣”和“道”,還得另外提一下“漱石”的“石”。雖說要日日漱石,倘若不精心選擇石頭,恐怕遲早要把牙齒搞壞,所以得“睜大眼睛”。石頭有軟硬大小之分,如果不考慮自己牙齒的承受能力而隨便弄一塊石頭來漱,于牙齒非但無利,還會落下牙病。考研也一樣,倘若不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盲目購買低質量的參考書,不精心加以選擇,結果是吃力不討好,事倍功半。所以在購買參考書時,還是得“睜大眼睛”。
所以枕流,欲洗其耳。孔子面對滔滔的江水有“逝者如斯夫”的感嘆,這是古人對時間概念的一次探索。而“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名言則表明了一切皆流,無物常往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流不可枕,而孫楚的“所以枕流,欲洗其耳”將原本矛盾的命題合理化了。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耳朵也是接受信息的重要器官。耳愈洗愈靈敏,而洗耳的流水逝去很快,得迅速出手才能掬得住自己想要的那一捧,這跟考研所需的信息一樣,信息也跟這流水一樣運動著,永無止息,如果你一旦錯過,將很難再去尋回。萬事萬物都無不在變化之中,所謂的永恒都只是時間的斷點所構成。我們抓不住永恒,卻能抓住那一瞬間;我們抓不住浩瀚的信息流,卻能抓住自己所需的那一段信息。而信息對于現代人來說非常重要,二十一世紀是信息的世紀。考研也不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式的閉門苦讀,適當的接受一些有用的信息是極有裨益的。尤其是政治這門課,我個人便有深刻的體會。以前一個人拿了幾本參考書死記硬背,卻越讀越糊涂。后來參加了政治輔導班,幾節課下來腦瓜子豁然開了竅,結果也考出了比較理想的成績。誰排斥信息,誰就可能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信息正如那逝去的流水,你想把耳朵洗得靈敏些,就得用水來枕,你想要在考研這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就不能排斥有用的信息。耳朵越洗越靈敏,有用的信息越多越能讓你做出合理的判斷,增強你的自信,助就你的成功。
把孫楚先生的妙語曲解成這副模樣,實在是有點心虛。但思想若陳陳相因,那社會也不會進步。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人的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我竊喜為自己的胡扯找到了一塊擋箭牌。談了這么多“漱石枕流”與考研的話題,我覺得仍有必要描述一下我參加05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感受:
當我望著周圍黑壓壓的人群時,當我遇到了一位女生厚厚鏡片下膽怯的目光時,當我看到一位兄臺瀟灑地將吸盡的煙蒂彈往空中劃出一道美妙的弧線時,考試鈴響了。
“懦弱的人一生死一千次,勇敢的人一生只死一回。”莎士比亞的這句話是對我當時混亂思想最好的翻譯。
行文至此,特摘抄海德格爾的詩一首,送給正在考研路上行進著的勇士們。
去夢想那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去戰勝那不可能戰勝的敵人
去奔向那勇者不敢去的地方
去馳騁在那無法馳騁的戰場
伸出你擔負太多憂慮的雙手
去攀登那不可能攀登的星辰
作者email:jiangding1981 AT hotmail.com
【[考研征文]“漱石枕流”與考研】相關文章:
[考研征文]漫漫考研路04-07
[考研征文]走上考研成功之路04-07
考研常識:在職考研04-29
(考研)考研經驗吐血奉獻!04-26
考研報考指導:考研預報名與考研報名的區別04-30
(考研)考研經驗教訓談04-26
2016考研:如何收集考研信息04-30
[考研外校]我的考研經驗分享04-26
考研專家詳解考研英語復習04-27
考研英語 放大閱讀 “悅”考研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