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85后大學生下鄉創業
訊 “85后”女孩林恩輝不當“白領”卻下鄉當“農民”,成為了當地的一個美談。
福建東北部山區的福安市曉陽鎮。沿著曉陽鎮區小道走進“恩輝農博園”,晚熟葡萄、獼猴桃、歐洲李、紅梨、樹莓、桃子等各色果樹在雨后更加綠意盎然,一個占地面積300余畝、引進國內外優質果種11大類83種的農博園映入眼簾。
“恩輝農博園”坐落于世界地質公園白云山北麓,林恩輝就是這個農博園的“莊主”。外貿專業畢業的她,2010年懷揣著“莊園夢”扎根曉陽鎮,創建生態農博園。
“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到農村玩,從小就有一個莊園夢,打造四季果樹采摘的莊園。”林恩輝近日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兒時的夢想現在越走越扎實”,農博園形成了循環、低碳、立體的現代化種養基地,今后將走集休閑觀光、自助采摘、燒烤、農家樂等為一體的休閑農業之路。
伴隨高校的擴招之后,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出校門,大學生就業成為一個日益突出的社會新問題。不過,“就業難”引發了“創業熱”,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創業來實現就業。在福安,就有不少大學生像林恩輝一樣懷揣夢想,下鄉創業,形成一道美麗的鄉村風景線。
不同于林恩輝從城里下鄉創業,2008年7月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的謝思惠,卻是回鄉當農民。他放棄全額公費免試攻讀研究生的機會和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優厚待遇,在家鄉曉陽鎮谷口村創辦了福建省思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福安市澤民農業專業合作社,還在世界地質公園白云山景區內建有自己的茶葉加工廠和千畝生態茶葉基地。
“決定返鄉到農村創業,主要是因為我從小的夢想,就是用知識改變命運,讓家鄉的土地創造的價值由500元(人民幣,下同)變成5000元,讓家鄉的農民過上好日子。”從小在貧困山區長大的農民孩子謝思惠說。
當他帶著母校專家的研究成果回到家鄉,在田間地頭推廣技術的經歷讓他明白:讓農民知道一項技術好不是靠嘴巴說的,而是要做給農民看的。
于是,他承包了30畝地,建立起“規模化生姜高產栽培示范基地”,開始他的創業生涯。在示范基地里,他把母校專家的研究成果運用到生姜種植中,生姜大獲高產;而且,周邊農民廣泛接受他的新技術,生姜增產高達三成,僅此一項就為當地農民增收300萬元。
“一個農民大學生創造了一個模式,激活了一個農村,帶動了一個產業。”數字是最好的說明,曉陽鎮的5個大學生創業基地現集聚大學生20名,涉及茶葉、藥材、花卉、葡萄種植以及臺灣泥鰍養殖等,2013年創收600多萬元,帶動436人就業,帶動農民創收2000多萬元。
“對剛回鄉的大學生,鎮里會提供技術支持、資金扶持,包括小額創業貸款、專家技術指導等,以及落地要素配套和用工便利。”曉陽鎮黨委書記王耀說,還利用在外鄉賢的營銷網絡幫助大學生拓展市場。
為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福安市每年安排財政專項預算120萬元作為創業扶持啟動資金,750萬元作為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全面落實工商、稅務、資金、場所等方面優惠政策,加大大學生自主創業培訓和創業指導,搭建起一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新平臺——寧德市(福安)大學生創業園。
政策幫扶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活力。數據顯示,福安現登記在冊返鄉創業高校畢業生367人,創業項目203個,其中謝思惠已成為中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典范。
大學生下鄉創業,與農民工進城雙向互動,成為了當前中國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的一種新趨勢。當地一位政府官員認為,現在的中國農村,迫切需要像謝思惠這樣有文化、有技術、懂管理的高素質人才去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建設新農村。
【85后大學生下鄉創業】相關文章:
85后女大學生談創業05-01
崇州85后大學生夫妻回鄉創業05-01
85后女攝影師創業12-31
85后女大學生棄高薪創業建農業園05-02
80后大學生的創業故事05-01
90后大學生夫妻創業夢05-02
90后大學生組團返鄉創業05-02
90后大學生電商創業05-01
2018年90后大學生組團返鄉創業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