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匯總七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班級概況分析:
本班學生 43 人。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于學習更說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至于其他學習成績還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二、本冊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漢語拼音”“識字”和“課文”四個部分組成。為了方便識字和閱讀,生字和課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共兩部分,主要通過圖畫讓初入學的兒童掌握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重視用眼衛生并在實踐中養成“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良好習慣,另外就是使學生從小學會愛惜學習用品。
2、漢語拼音,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默寫聲母、韻母并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3、識字,分2組編排,每部分每課都配有一幅情景圖,這樣按排不僅能使學生情景圖集中識字,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課文,共安排14篇課文,分6組編排,每篇課文均由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描紅六部分組成。14篇課文中隨課文教學識字305個,寫字168個,課文部分具有頭緒簡、篇幅短、內容新、插圖美、作業準的新點。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 .漢語拼音。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2 .識字與寫字。認識常用漢字 400 個,其中 100 個會寫。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 .閱讀。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 .口語交際。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 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 、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重點。
2 、 認識常用漢字 400 個,其中會寫 100 個漢字。
3 、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二)、難點:
1 、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2、識字量的增加,是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 400 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是一個難點。
3 、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是個難點。
五、 提高教學質量主要措施:
1 、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 、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 、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 、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6 、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7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
8 、變學會為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盡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體地運用教材,并力求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整單元備課,在備課時注重單元內每個教點的聯系。
9 、識字教學遵循識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之下,使他們能夠盡早閱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系,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認記生字的學習當中。尊重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相信學生能夠應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獨立識字,鼓勵他們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漢字。積極提倡同學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經驗和感受,一起玩識字、組詞的游戲或一同制作生字、詞語卡片,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
10 、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要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板書示范,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太多,為避免學生疲勞,寫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課中去。在寫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寫字的質量。
11 、在口語交際教學之前,要提早布置準備工作。在教學時,重視情境的創設,通過多種方式引起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交際過程當中,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為學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對象,同時關注交流的狀態,對交際的過程予以調控,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還要善于發現學生交流過程當中富有創意、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還要注意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此外,還要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人進行交流,從而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六、思想品德教育結合點:
1、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使學生懂得:刻苦努力是做人、成才的根本。
3、贊美真摯感人的各種親情。
4、給學生以“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教育。
5、對學生進行益智教育。
6、反映科技發展和社會文明。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概況分析:
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了解。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至于其他學習成績還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口語交際、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活動”五個部分。入學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學習常規。接下來是漢語拼音,學完拼音后要認識303個常用字,其中會寫146個字。而后是識字(1~4),8篇課文,識字(5~8),又8篇課文。16篇課文分做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系。每個單元之后設語文活動,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8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前面,使學生在導入新課時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
教材的編寫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內容具有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趣味性、廣泛適用性等特點。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漢語拼音。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2.識字與寫字。認識常用漢字303個,其中146個會寫。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口語交際。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重點。
2、認識常用漢字303個,其中會寫146個漢字。
3、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二)、難點:
1、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2、識字量的增加,是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03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是一個難點。
3、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是個難點。
五、提高教學質量主要措施: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6、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7、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培優輔差。
8、變學會為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盡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體地運用教材,并力求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整單元備課,在備課時注重單元內每個教點的聯系。
9、識字教學遵循識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之下,使他們能夠盡早閱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系,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認記生字的學習當中。尊重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相信學生能夠應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獨立識字,鼓勵他們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漢字。積極提倡同學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經驗和感受,一起玩識字、組詞的游戲或一同制作生字、詞語卡片,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
10、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要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板書示范,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太多,為避免學生疲勞,寫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課中去。在寫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寫字的質量。
11、在口語交際教學之前,要提早布置準備工作。在教學時,重視情境的創設,通過多種方式引起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交際過程當中,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為學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對象,同時關注交流的狀態,對交際的過程予以調控,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還要善于發現學生交流過程當中富有創意、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還要注意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對于前者,要給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際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對于后者,則在適當的時機予以糾正,一般不打斷學生,以免打斷交際進程,影響他們的情緒和交際的順利進行。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除了通過專門設計的口語交際課,在很大的程度上還要依賴于各種語文實踐活動。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通過回答問題、討論交流,對學生進行交際訓練。此外,還要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人進行交流,從而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9人,因為是一年級的新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年齡較小,活潑好動,自律性差,注意力難以集中,行為習慣尚在養成階段。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常規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根本不知曉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只是出自一時的愛好,課堂上專心聽講難以堅持。但天性使然,學生的好奇心很重,可塑性很強,內心很渴望教師真誠的贊揚,這一切都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提醒、糾正、督促,使其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受益終身。
二、學期教材內容及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科書按照主題單元編排學習內容,在“我上學了”之后,安排了2個識字單元、2個漢語拼音單元和4個課文單元,每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各有側重。
教科書的開篇,從學生視角出發,以“我上學了”為主題,采用參與式和體驗式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安排“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和“我愛學語文”3個活動板塊,引導學生順利進行角色轉換和身份認同,同時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漢語拼音共2個單元13課,拼音與識字學詞整合設計、同步進行。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精選學習內容,避免增加學習負擔。集中學習拼音之前,先安排1個識字單元,學習最簡單的常用漢字,然后再系統學習拼音,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使拼音與識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識字的編排遵循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識300個常用字(在課后以雙橫線標示),要求會寫其中的100個字(在課后以田字格標示)。重視打好識字寫字基礎,結合識字,學習常用偏旁;結合寫字,學習基本筆畫和筆順。
集中編排了2個識字單元,滲透漢字文化,體現漢字規律,著力于激發識字興趣,指導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寫字的編排體現書寫規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降低初入學的學習難度。
4個課文單元大體圍繞“自然”“想象”“兒童生活”“觀察”等主題編排,共選編課文14篇。課文語言典范,難度適宜,內容富有童心童趣,貼近兒童的經驗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思想內涵全面,蘊含著熱愛祖國、關愛他人、友好相處、熱愛科學等豐富的思想情感因素,亦有適應社會要求的時代精神;體裁多樣,有趣味性、可讀性和感染力;題材廣泛,富有生活情趣和教育意義,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兒童通過語言文字認識大千世界。
教科書安排了一篇連環畫形式的課文《小蝸牛》,不再全文注音,而只給少量難字注音,引導學生重視圖畫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學習借助圖畫認讀生字、讀通課文,在閱讀時嘗試運用多種閱讀策略,發展閱讀能力。
課后練習從朗讀背誦、理解內容、積累詞語、運用詞句、拓展實踐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活動形式力求多樣。
教科書安排了4次口語交際活動,引導學生在創設的真實情境中進行交際,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發展交際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對象意識、場合意識,在交際的時候尊重他人,遵守交際規則。
在每個單元后安排語文園地,圍繞本單元內容進行復習鞏固、拓展運用。包括以下欄目:識字加油站——以豐富多樣的形式,靈活安排常用字,引導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字詞句運用——形式多樣的聽說讀寫活動,重點復習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字詞和句式,適度拓展,強調綜合運用;書寫提示——強調重視漢字書寫,打好寫字基礎;我的發現——鼓勵學生發現漢字的構字規律,以提高識字效率,發展識字能力;展示臺——提供展示交流語文學習成果的平臺,鼓勵交流語文學習的收獲,引導學生留心周圍的世界,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日積月累——集中安排古詩誦讀、名言警句等傳統文化經典內容;和大人一起讀——編選學生耳熟能詳的故事、兒歌,提倡無壓力親子共讀,是銜接幼小、口語向書面語過渡的重要橋梁。
教科書在第一單元語文園地后安排了“快樂讀書吧”,這是課內外閱讀溝通的重要橋梁。通過這個欄目,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激發師生共同開發課外閱讀資源,不斷增加閱讀量,體驗主動閱讀、分享閱讀的快樂。
教科書后附有識字表、寫字表、常用筆畫名稱表、常用偏旁名稱表,供復習總結之用,為教與學提供方便。
教學目標:
(一)漢語拼音
1. 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 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識字與寫字
1.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2. 認識常用漢字3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 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寫字,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 初步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
5. 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三)閱讀
1. 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愛護圖書。
4 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語文 一年級上冊
2. 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 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 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樂于與他人交流。
5. 誦讀兒歌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6. 認識逗號、句號等常用標點符號。認識自然段。
7. 積累古詩和名言警句。主動進行課外閱讀。
(四)口語交際
1. 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 能認真聽別人講話。
3. 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 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教學措施
1.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成功的體驗,參與班級中的管理工作中來。針對學生的熱情度高卻容易冷卻、“中等生、待進生機會少”、“獨生子女勞動意識差”等特點,實行值日小組擔任班干部,使值日生盼望值日,使待進生很快嘗到成功的甜頭。
2. 在拼音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插圖,教學多媒體,在語境中學習,培養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在在發現中學習,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拼音教學中,盡量作到、在游戲中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
3.優化課堂行為,備好每一堂課,使學生上完課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實感。
4.深入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需要,盡可能滿足他們。針對一年級孩子的特點,努力使課堂生動有趣、有吸引力,從而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5.多與家長溝通,共同探討教育學生的有效方法,家校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2.圍繞目標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
3.注意聽說讀寫能力的協調發展
五、后20%學業幫扶措施
因為一年級剛開學,孩子的學習基礎、能力才剛剛開始顯現,因此我只能根據學生短暫的課堂表現、生活習慣以及平時的應變能力來確定本次幫扶人選。
1、校內外齊抓共管,家校結合,拓寬教育渠道。利用家長,讓家長協助教師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
2、課后多和后進生交談,態度要和藹,使后進生愿意接近老師,經常和老師說說心里話,有利于老師對學生了解,有利于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加強對后進生的個別心理輔導。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搞好特別學生的情況跟蹤調查,對其心理障礙進行研究和排除,矯治其心理疾病,充分發揮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
3、對學困生的作業盡量面批面改,及時糾正錯題。
4、開展互幫互學的活動,座位的排列盡量讓中、后進生創設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課后“小老師”的作用。
5、對后進生的缺點批評要恰當得體,切忌不可傷害,不能讓其他同學嘲笑他們,嫌棄他們。對后進生堅持“四個不”“五個先”原則。“四個不”即:不定性,不歧視,不溺愛,不加壓。“五個先”即:表揚鼓勵優先,關心幫助優先,作業批改和學習輔導優先,家訪優先,參加群體活動優先,以努力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6、優化課堂教學,分層次設計目標,給后進生制訂能夠完成的目標,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悅。積極探索“低起點,多層次,高需求。”的課堂教學模式。“低起點”就是傳授新知識的起始階段放低起點,運用直觀形象的方法,使學生聽的懂,學得進。“多層次”就是針對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差異,因材施教。“高要求”就是精心鉆研教材,使所有的學生都處于“跳一跳,摘個桃”的學習狀態。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7、利用課余時間幫助差生輔導,盡力使他們的成績有所提高,讓他們認識到“我能行”。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4
新教材課程改革的實施為我們教師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此我們一年級的教師在參加新課程教材的培訓中,深入學習課程標準,認真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為了能更好地開展今后的語文教學工作,現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學對象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66人,他們的年齡多為6周歲。通過在校一個多星期的接觸、了解,發現他們個個活潑可愛,聰明伶俐,大部分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有較強烈的求知欲和上進心,但由于年齡和心理認知的關系,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缺乏自制力,有待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除此,他們接受學前教育也參差不齊。現將學生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1、大部分學生通過在幼兒園里對識字和文章(故事)的接觸、學習,他們對語文課已有了較為初步的了解、認識,也產生了較為濃厚的興趣,他們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識字,并能講一些故事,雖然有些故事講得不是很流利,但是可以說明這是學習語文的開始階段。由于在幼兒園里對識字、故事的學習沒有很強的系統性,因此,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是極其微薄的,他們不具備拼讀,閱讀文章能力。除此,由于幼兒教師的疏忽,很多學生的執筆方法是錯的,導致現在一時難以改正,需指導強化。但是,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他們已能運用簡單的一些詞語進行普通話交流。
2、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里對語文已有初步的接觸、學習,他們學習語文的氛圍和習慣雖然不是很好,但也有初步的形成。他們初入學,早上來學校還不能自覺進教室進行早讀,上課習慣不好,像讀幼兒園一樣,小動作極多,不能專心聽講,也不愿思考。上課很多學生不能認真、安靜地聽老師提出的問題和同學的回答。但是,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能很早來到學校,個個都還很有禮貌,能跟老師問好,回去能跟老師道再見,能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相信不久,他們能很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班內存在著一些較為突出,優秀的學生,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好,對語文有濃厚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們喜歡看課外書,講故事,有較強的表現欲望,他們勤勞,學習習慣較好,上課專心聽講,勤于思考,作業按時完成,字跡端正,發言大膽積極,能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想,多記,多練,多用。但班內也有一些這樣的學生,他們還無法轉變自己的真正身份,還像幼兒園里一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上課積極性不高,小動作多,愛聽就聽,不愛聽就做小動作,學習興趣不濃,習慣不好,但他們還是孩子,初入學兒童,可塑性很大,相信他們能學好語文。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教材的開頭是入學教育,用四幅圖,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學習常規。然后是漢語拼音部分,共13課,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后是識字(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兩個識字單元各4課,每課認字12—14個。20篇課文分作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系。在每個單元之后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全冊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寫其中100個筆畫簡單的字。
縱觀整冊教材,有如下特點:
1、教材采用多種方式體現語文學科的綜合性,以便使初入學的兒童受到比較全面的語文啟蒙教育,不僅在漢語拼音、認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方面打好基礎,而且在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
2、漢語拼音、識字、閱讀、口語交際的編排,都注意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律。
3、這冊教材大幅度更新內容,不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時代氣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
4、教材的各個部分都體現了主動學、玩中學的編排意圖。教材中安排的各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都有助于學生在游戲中、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學習。
5、針對我國地地域遼闊、文化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國情,本冊教材內容兼顧城鄉,難度適中,分量適當,為教師、學生留有拓展和創造的空間。
三、教學重點、難點
漢語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是本學期教學的重點、難點,新教材仍然要求學生正確書寫漢語拼音,并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認識生字。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識字量很大,學生接受的學前教育參差不齊,教學中有一定的難度。
四、教學目標
(一)、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通話。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書寫。字寫得正確、端正。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書寫習慣。(2)掌握正確的使用學習用品的方法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
2.漢語拼音。(1)讀準聲母、韻母。(2)能準確地拼讀(3)讀能說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4)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5)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1)準確認讀255個生字。(2)說出基本筆畫的名稱。(3)能按筆順在田字格里書寫、默寫129個生字。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姿勢端正,卷面整潔。
4.口語交際。(1)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度大方。(2)能根據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累的.話回答問題。(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圖意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情。
5.閱讀。(1)能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2)認識句號、問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3)正確地復述課文,語句連貫。(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教學重點:
1. 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和愛惜學習用品,養成良好的學習、寫字習慣。
2. 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準確拼讀和正確書寫音節。
3.在語言環境中識字,規范地寫字。
教學難點:
1.認讀每課綠線格內生字。2.在朗讀中理解、體會語言文字。
3.練習用連貫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6
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深入接觸,我對班級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班有69人,個別孩子常常給我的課堂教學帶來許多的不便,但也是因此使我們班級充滿了人文氣息。從去年的檢測成績上看,我班孩子的課堂學業水平較好,在寫字方面讓我覺得較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在課外閱讀方面有部分孩子似乎已經喜歡看課外書了,在語言表達方面,孩子們會講,但順序性不強,這可能與我的教學是脫不了關系的。為了更好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現將本學期計劃如下:
1、識字寫字教學
本冊教材的識字量適當,多認少寫,既有利于提高閱讀能力,又有助于減輕學生負擔。
在識字要求上,一是要求要適當,二是要承認學生間的差異。識字的第一步,可以放低要求:在語言環境中認識,就算認識。
正因為識字是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如何鞏固識字就成了識字教學的難點。教師要發揮創造性,采用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強已認識的字的復習、鞏固工作,防止回生。專家認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復現,再復現,通過不同場合,不同使用方法的多次復現達到鞏固識字的目的。只要從思想上重視,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生字的復習、鞏固是可以做到的。教材非常重視寫字教學。與第一冊識字完全分開不同,每課要寫的5—6個字都是本課中出現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規律。指導寫字,要細致、到位,提倡教師邊指導邊板書,使學生不但能把字寫對,而且能把字寫好。最好每節課都讓學生動動筆,認真練習寫字。要切實保證寫字質量。另外,在寫字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識字課與閱讀課文教學要區分開。識字課重在認字、寫字,引導發現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興趣和識字能力,會寫字,寫好字。識字韻文讀熟即可,學生有興趣可以背下來,千萬不要講。
2、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這種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在教師指導讀書的過程中,學生自悟、自得的。在教學中,應盡量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性指導,而是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體會到課文的.情感因素,并在動情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表達出自己體會到的感情。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教師范讀、給畫面配音讀、分角色表演朗讀、讀給小伙伴聽,等等。朗讀指導宜分層進行:1。范讀或配樂讀激趣;2。指導學生讀正確,重點是讀準生字、難字、多音字的字音,糾正地方音;不指導學生讀流利,在學生容易丟字、加字,不會斷句,容易讀破句等地方重點指導,還要糾正學生一字一字地讀或唱讀;4。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重在課文情感基調(喜愛、贊揚、激動、說明)的把握,重在學生自讀自悟獲得情感體驗,再通過朗讀,把這種情感體驗傳達出來。
在進行課文教學時,要尊重并鼓勵學生說出個人的閱讀感受,除了討論書中的思考題之外,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獨立思考問題,敢于發表個人見解。要留給學生交流閱讀感受的時間。由于閱讀活動具有強烈的主觀性,學生總是以自己的思想認識、情緒態度、興趣愛好來評價賞析課文。因此,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和反映。學生的這種極具個性的評價和賞析,有時會超越課文希望說明的道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應拘泥于統一的認識。只要沒有大錯,就應當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不要用單一的評價尺度來限制學生。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在學習課文時,經常讓學生充分“動”起來,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表演一遍,以加深對重點詞句的準確把握。實際上這對教師理解課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教學用書在這方面做了相應的改進,教材說明部分強調教師和學生一起對課文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盡量少對課文內容作分析和歸納,而是用感受性和啟發性的語言對課文進行解讀,甚至“旁敲側擊”,以便拓寬教師的思維和想象空間,讓教師生發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提倡教師自己去讀、去感受,然后才是參考、學習、借鑒。
3、語文園地的教學
“我的發現”
——名稱已經顯示出鼓勵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的意圖,在教學時不要包辦代替,要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現,并樂于跟同學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把這里發現的識字方法運用于今后的識字學詞之中。
“日積月累”——鼓勵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并復習鞏固生字。教師可以創造多種形式,激勵學生主動積累詞句。有些老師創造的每天三分鐘背誦,是一個好辦法。
“口語交際”——
教材中八個口語交際的設計,既聯系專題,又貼近學生生活,從而使學生有話可說,易于達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口語交際的教學,要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在口語交際課之前,有的要提早布置準備工作。
依據教學內容,盡量模擬社會生活交際實際創設情境,形成良好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情境氣氛中產生交際欲望,自由無拘無束地參與。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勾起話題、點撥引導,放手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實踐,不作過多的指點,更不要有過多的限制。課堂上,教師要全身心地投入,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注意觀察和傾聽,要在學生充分表達的基礎上,給予點撥糾正,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更要善于發現學生充滿童趣富有創意的語言,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創造生氣勃勃、極富動態性的課堂氛圍,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7
1.閱讀教材的雙線編排。
如前所述,教材的編寫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閱讀單元。一年級下冊六個閱讀單元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安排如下:
從教材中可以看到,每個單元的課文大致都能體現相關的主題,形成一條貫穿全套教材的、顯性的線索,但在教材中未予明確命名。另一條線索,即將“語文素養”的各種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分布并體現在各個單元的練習系統之中,這一點,從低年級教材中就已經開始體現。具體到一下教材,語文要素的落實主要體現在課后練習和文中的泡泡里,為教師教學提供線索和抓手。
比如,第七單元的一個語文要素是“根據課文信息作簡單推斷”,在《一分鐘》的課后練習中,讓學生用“要是……就……”的句式來說話,既是基于課文內容,又需要學生在把握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邏輯推斷;《小猴子下山》的課后練習,讓學生說說“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也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整合,最后得出結論。
又如,第三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在課文《樹和喜鵲》中,“孤單”一詞下面吐了泡泡:“讀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單’的意思。”直接點明了單元的語文學習要素。雖然泡泡吐在“孤單”這個詞語旁邊,但這種方法要在這課教學中重點指導和運用,不僅僅局限于“孤單”,在接下來的課文《怎么都快樂》中,“獨自”“靜悄悄”“有勁”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了解詞語的意思。在后續的閱讀學習中,更可以反復操練和鞏固,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
2.加強朗讀能力的培養,重視詞句的積累和運用。
低年級教材對于朗讀訓練的安排也有梯度和層次。一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掌握了拼音這個工具,能夠借助拼音正確地朗讀課文。一下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出了“讀好長句子”“讀好對話”和“讀出疑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的要求。
教材是個有機的整體,每個學習目標的提出都不是孤立的,都會前后勾連,相互照應。教師在使用教材的時候,要注意利用好教材,抓住重點,瞻前顧后。比如讀好長句子的要求,雖然教材中在第三單元的《端午粽》和《彩虹》中作了明確的要求,但在之前的課文中已有鋪墊,出現過比較長的句子,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四個太陽》。教學中不妨隨時抓住并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將語文要素的落實貫徹學期始終。
在詞句訓練方面,多數課文后面安排了詞語或句子的練習。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從課文提供的語言材料生發,引導學生發現規律、主動積累、積極實踐,最后指向運用。
3.重視閱讀和表達的關系。
閱讀是輸入的過程,表達是輸出的過程。小學語文學習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中閱讀活動與語言表達活動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而在閱讀教學中,應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感,抓住學生語言內化與輸出的關鍵期,在培養閱讀能力的同時,注重語言的運用和表達。
課后練習中,有的是引導學生基于文本語境,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表達的題目,如《一個接一個》“想想你有沒有和‘我’相似的`經歷,和同學說一說”《一分鐘》“一分鐘能做什么”;有的是要學生調動語言積累和知識儲備進行表達的題目,如《端午粽》“你知道端午節或粽子的故事嗎”;有的是讓學生嘗試進行書面表達的題目,如《我多想去看看》課后,布置學生以“我多想……”開頭,寫下自己的愿望。
4.倡導大量閱讀,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系。
沒有較多的閱讀量和較廣的閱讀面,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今后的寫作能力是難以得到提升的。擴大閱讀量,加強課內外溝通,是這套部編教材的一個重要特點。
“和大人一起讀”是教材新設的欄目,目的是照顧此時還不具備獨立閱讀能力的學生,采取大人伴讀、親子共讀的方式,讓大人和孩子一起聽讀故事、聽讀兒歌童謠。這樣的編排,將語文學習的內容和形式與學前教育自然而然地銜接起來,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語文、愛上閱讀。“和大人一起讀”提倡無壓力閱讀,不著痕跡地將學生領進閱讀的大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下的“快樂讀書吧”,內容是“讀讀童謠和兒歌”。這是在一上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之后,開始循序漸進、按類別推薦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第一步。童謠和兒歌,是學生學前就開始經常接觸的、耳熟能詳的文體,學生閱讀起來親切自然,不會產生畏難情緒。教材內容由一本翻開的書頁呈現,由兩首兒歌和童謠喚起學生的閱讀記憶,文前和文后的三個泡泡,激發學生閱讀童謠和兒歌的興趣,并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閱讀感受和書籍。
5.長課文的編排。
一年級下冊教材,課文的長度相應有所增加。多數課文的長度控制在200字以內,少量課文的長度達到300字左右,如《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最長的一篇《動物王國開大會》,有18個自然段,字數達到了450字。之所以在低年級教材中安排少量長課文,是希望學生能夠從閱讀初期,就有從整體上關照文章的初步意識,并且能夠運用已有的閱讀知識、閱讀能力進行自主閱讀,成為一個主動、積極的閱讀者。
有鑒于此,教材中安排的長課文,一般都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體裁多為童話,內容活潑有趣,容易引起閱讀興趣;二是結構具有反復的特點,學生閱讀了第一個環節之后,比較容易推測出下面的情節,并且能用前面的方法進入下面的學習;三是配有豐富的、生動形象的插圖,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課文。把握好長課文的這幾個特點,在教學中抓住重點,適度放手,有助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
6.連環畫課文的編排。
課程標準在低年段提出“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的要求,如何理解這個要求?一方面,學生能夠借助圖畫理解文意或語意;另一方面,在識字量還不多的情況下,鼓勵學生運用多種閱讀策略認識生字,如,借助圖畫、生活經驗、上下文語境,以及形聲字的構字特點進行猜讀。這對于培養學生識字和閱讀的興趣、發展學生獨立識字和閱讀的能力,提高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很有幫助。
為此,教材在一年級上、下冊,有計劃、有梯度地安排了3篇連環畫課文,分別是一年級上冊的《小蝸牛》,一年級下冊的《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在一年級上冊,主要落實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如,《小蝸牛》一課中沒有標注拼音的生字和詞語,都是可以從圖畫中推測出來的,如“蝸牛”“草莓”“蘑菇”。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借助圖畫猜讀生字,并通過互相交流獲得學習方法。一年級下冊,除了繼續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學生還可以運用更多的閱讀策略猜讀生字。
教材采用難字注音而不是全文注音的方式,目的是逐步引導學生閱讀非全文注音讀物,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自信心。難字注音中的“難字”是指:(1)不要求認讀的生字(即見面字);(2)要求認讀的生字中,學生憑借上述識字策略無法猜讀出來的字。
以《咕咚》一課為例,除了本課要求認識的12個生字(見課后生字條)之外,還有“湖、腿、極、哇、啊”5個學生不認識、本課也不要求認讀的見面字,這5個見面字,教材中全部標注了拼音。
而對于12個要求認讀的生字,凡是學生可以通過上述策略猜讀出來的生字,就不標注拼音,放手讓學生去猜讀。無法借助上述手段進行猜讀的生字,標注了拼音。
本課12個要求認讀的生字中,未標注拼音的有6個,分別是“咕、咚、嚇、鹿、象、攔”。這6個字可以借助下面的方法猜讀:
“咕、咚”兩個字,學生從上下文可知,這是木瓜掉進水里的聲音;借助生活經驗,學生大體可以推測出:比較重的東西掉到水里,會發出“咕咚”的聲音;再利用已經學過的形聲字規律,可以準確推測出這個擬聲詞的讀音。
“嚇”字,學生之前已經認讀過“了、一、跳”,那么“什么了一跳”?學生調動平時的口語經驗就可以推測出,應該是“嚇”字,沒有其他的搭配;再利用形聲字規律進行印證,這里可以確定是“嚇”字。
“鹿、象”兩個字,學生借助第107頁的插圖,看圖即可知字。
“攔”字,借助第107頁的第2幅插圖,可以看出野牛是站在其他動物的對面,擋住其他動物的去路;再利用形聲字規律,可以推測出是“攔”字。
在猜讀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可能無法得出準確的答案,但是,在同學間相互交流的時候,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學的思維過程和學習方法,進而學會今后怎樣處理類似的問題。這一學習過程,并不簡單地指向學習的結果――認識漢字,而是同時重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重視了學習方法的引導,同時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的工作計劃11-25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18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工作計劃11-04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6-29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03-01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總結04-07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8-27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總結05-21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4-02
一年級小學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