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人教版數學教學計劃(通用16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贊的教學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下冊人教版數學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5、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6、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通過期末復習,系統整理一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對不同領域內容的理解,體會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難點:
1、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數學思維的訓練。
3、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4、用數學。
5、發展空間觀念。
三、學生情況分析
這學期兩班學生共有68人。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平均分為94分,具有一定的觀察、比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較淺顯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學生中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注意力維持時間較短,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愛表現自己,自控力差等。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因此本學期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靈活性、學習的興趣的的保持,進一步獲得成功體驗。這學期我將和孩子們更加愉快地學習數學,讓孩子們在數學課堂上喜笑顏開,時常產生思維的碰撞。
教學中還存在大量的不利因素:如個別學生基礎和能力都較差,難以完成學習任務;另外,學生年齡小,好說好動,精力難以集中,思維跳躍性大。學生的課堂常規較差,尤其是傾聽的習慣和隨便插嘴的習慣。本學期要在扎實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
四、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并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8、課堂上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況,以鼓勵、激勵為主,重視課堂上輔導督促工作。
9、培養認真、仔細的計算和及時進行檢驗的學習習慣,特別要重視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培養、
10、作為教師首先以身作則,以飽滿的精神上課,以良好的教風影響學風,做到認真研究教材,挖掘生活素材,如多種形式的圖片、卡通等,設立“動手、動口、動腦”等合作交流的欄目,備好每一堂課,顧及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提高40分鐘效益。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2
今年我帶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課。在本學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以及建設良好的班團體作為主要目標。所以我制定了一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生情景分析
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天真可愛,活潑好動,對新學校、新同學、新教師等都充滿好奇,充滿憧憬,從幼兒園的“游戲為主”到小學生的“學習為主”;從“無規矩”到“遵規矩”;從“無知”到“懵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方面都是需要孩子在近期必須學會的,我們教師從入學第一天就開始做這樣的訓練工作,看起來一個簡單的口令,一個簡單的話語,一個簡單的動作,但想要孩子們做到整齊劃一是多么的不容易,任重而道遠。
二、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并能認、讀、寫10以內各數。初步明白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明白這些圖形的特征和名稱,并能進行識別。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讀整時和半時。
三、教材分析
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資料,為學生學習數學供給了更豐富的知識。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資料和學習素材。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構成數的概念,到達計算熟練。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我認為適宜的方法進行計算。安排“用數學”的資料,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的常規的培養和訓練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從擺放學習用品起,怎樣聽講、怎樣書寫、怎樣記作業,以及的簡單的檢驗作業的方法等都是學習習慣的資料。課堂上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我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以后的學習中仍應充分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2、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要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斷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自我去探索數學,獨立思考,并會產生與同伴交流的愿望,到達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
3、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供給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忙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難、求廣,應當研究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盡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供給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獲得信息,加深知識的理解。
4、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投影片等教學輔助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供給了方便,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3
一、指導思想:
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樹立數學到處可見的觀念。
二、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內容分析:
20以內的數的認識與計算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學習較大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基礎。在小學數學中處于最基礎的地位,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本冊教科書還安排了簡單的分類、認識常見的物體和實踐活動等內容。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于他們加深對20以內數的.認識、計算的理解與掌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領域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解決問題領域
1、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
2、學生初步了解到同意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度領域
1、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2、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生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形、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學生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五、教學對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兩個班的數學,他們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即將踏入正式的、正規的教育學習。我任教的這兩個班,他們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學校的一切充滿好奇,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但是他們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學生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時間較短,孩子普遍好動,行為習慣還有待規范。針對以上情況,我本學期的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數學。在課堂上,教師應從課堂常規訓練開始,因為課堂常規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過程,怎樣收拾書包、怎樣擺放上課用的學習用品、怎樣舉手回答問題、什么是課堂作業、什么是家庭作業、怎樣記家庭作業,上課什么時間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這個學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習慣的,特別是良好的聽、說、讀、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需要我們開始進行引導和培養的。
六、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6—10的加減法。
2、20以內的進位加法。
難點:
1、10以內數的組成
2、湊10法。
七、主要教學策略:
1、加強直觀教學,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數的組成,以及20以內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3、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4、加強知識的遷移作用,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減小教學步子。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4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生活中的數、觀察與測量、100以內的加與減和有趣的圖形。
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是:(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四)在整理與復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二、學情分析
本年級一(1)和一(3)班共有學生50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學生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方面掌握比較扎實,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與學習活動中。特別是對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興趣較大。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學生的成績都還不錯,但是成績并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地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們更多關注的是保持學生已有的學習興趣,并逐步加以引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樂趣。
三、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六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并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厘米和米的實際意義,了解厘米和米的關系。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10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大小,學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并能解決相關的問題。
2、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難點:
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五、教學措施及預期目標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6、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7、繼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8、所教班級爭取及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到:96%。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5
一、學情分析:
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學生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大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在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并通過以后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和作用。
二、教學理念:讓不同的孩子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
本冊實驗教材是以《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內容為依據。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復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點是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與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的內容和我班的實驗情況,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這四個方面確定全冊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比較數的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與20以內數的組成,能認、讀、寫0-20各數。
2、初步了解數位和計數單位:知道個位、十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
3、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4、知道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初步體會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關系,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5、認識符號“>”、“<”、“=”,會用這些符號表示20以內數的大小。
6、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能辨認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圓等平面圖形,會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7、初步了解事物比較和分類的方法,結合實際,能把同類事物進行比較和分類。
8、初步認識鐘表,會認整時和半時。
9、初步學習對日常生活中的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會看、填寫簡單的統計圖和統計表。
10、初步培養學生操作、觀察、比較、辯析、整理、概括、語言表達、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二)數學思考
1、結合現實素材抽象出0-20各數,感受0~20各數的意義,能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初步建立數感。
2、能按一定的順序整理和記憶: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10以內數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法,想10以內的數的組成、分解,想10以內加減法的得數和20以內進位加法的得數,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4、能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20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中的應用問題。
5、通過拼、擺、畫、想各種圖形,感受和描述各種圖形的特征,通過對幾何形體的分類,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6、能用對應、比較等方法,比較出兩個事物的多少、長短、高矮。
7、能根據事物的同一類型的特點把一些事物分類。
8、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自已探究、實踐活動等,發展學生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9、通過數學活動,初步發展學生對應、統計等數學思想方法。
10、初步學習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發展數學意識。
(三)解決問題
1、能用0—20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10以內的加減、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3、能比較出學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內)數量的多少、長短和高矮,能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類。
4、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初步體驗1時、幾時、半時的長短。
5、能根據簡單統計圖表的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6、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情感、態度、價值觀
1、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⑴會看。會看數學書,能在書上找到要學習的內容。
⑵會聽。能聽懂老師和學生的講話,能邊聽、邊想。
⑶會想。能根據一些信息想出數學問題;會根據數學問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⑷會說。能把自己想的說出來,會說三句完整的話。
⑸會用。會用學具學習一些數學內容。
⑹會做。會做數學作業,書寫規范,格式正確,認真細心,能自己出題自己做,能檢查。
⑺能討論。能與同學討論數學問題。
⑻能評價。能作自我評價與評價他人。
2、在合作交流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積極思考,爭取發言,尊重別人,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3、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美德。
4、愛護學具、文具、數學書、作業本、書包,養成勤學習、有條理、講究美的好習慣。
5、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感受用數學的樂趣,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6受到關心集體、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等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健康發展。
六、方法與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6、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6
一、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數學學習非常重要。教師要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
二、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三、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
四、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7
一、同學基本情況分析
同學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同學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同學成績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統一規范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同學: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同學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同學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同學結合計算教學,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同學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同學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同學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于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同學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同學的空間觀念。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同學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同學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同學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同學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同學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同學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同學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關注每一個同學在情感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2、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同學的計算能力。
3、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培養同學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同學的數學能力。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同學的創新能力。
6、結合教學內容,對同學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學進度表
(一)、位置(6課時)第一周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8課時)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4課時左右
例27課時左右
例3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3課時左右
(三)、圖形的拼組(4課時)第五周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15課時)第五周至第七周
數數數的組成4課時左右
讀數寫數4課時左右
數的順序比較大5課時左右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1課時左右
擺一擺,想一想1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5課時)第八周
認識人民幣2課時
簡單的計算3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30課時)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6課時左右
2、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8課時左右
3、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1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4課時左右
(七)、認識時間(6課時)第十四周
小小店1課時
(八)、找規律(6課時)第十五周
(九)、統計(6課時)第十六周
(十)、總復習(10課時)第十六周至第十九周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8
一、任教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1名,大部分學生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深入了解,我對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剛步入小學階段,有許多孩子還不能馬上適應課堂學習,個別孩子常常給我的課堂教學帶來許多的不便,但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這個學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二、學困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級學困生有陳鑫隆、江濤、黃旭欽、黃一涯、李尹越、廖祖峰、舒靈平等學生。這些同學自覺性不夠,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總想偷懶,不做作業或者抄別人的作業。造成我班的學困生基本原因如下:1、學習動機問題,導致學習困難2、學習策略問題,導致學習困難。3、不良家庭環境導致學習困難。我們學校小學學生家長大多是來自農村進城務工的流動家庭,家長素質普遍不高,對孩子的教育認識不夠明確,且大多把重心放在“養”上,他們不會“育”,甚至在“養”上都有問題。還有一些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出外打工,在外面隨便找個學校讓孩子就讀,因為教學方法、內容等方面的原因,這部分學生普遍跟不上這里的學習,導致學習困難。
三、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四、教材的編寫特點
1、以《標準》為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
2、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豐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以一系列學生學校生活內容(發新書、聯歡會、作業評比等)為素材引出計算問題,使原來比較枯燥的計算教學有了豐富的現實背景,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意義和作用。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數學教學中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使學生獲取某一知識或技能而設計的,因此,要符合兒童認知特點和興趣需要,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兒童主動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3、教學內容的展開盡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1)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
(2)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4、注意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
5、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數與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數與計算的知識和技能也是小學數學教育要使學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
(1)豐富關于數概念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建立初步的數感。關于數感,在《標準》中已有明確的說明。
(2)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計算教學的例題中呈現多種計算方法,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不對各種算法進行評價,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保護學生的自主發現的積極性。
(3)計算教學的要求和訓練強度相對降低。
6、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能力。
8、注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為教師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1)注意為教師創設數學問題情景提供豐富的素材。
(2)很多插圖提供的情境具有連續性或故事情節,為設計、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投影片等教學輔助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9
一、班級情況簡析:
這學期執教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課并擔任一(1)班的班主任。兩個班共有學生98人,一(1)班男生29人,女生20人;一(2)班男生29人,女生20人。他們大多都接受過學前教育,94%來自區外。由于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其父母幾乎都是來溫打工,接受的文化教育,生活水平普遍都較低,有些家長甚至對孩子的學習無暇顧及,作為數學老師真有點感覺人單力薄。大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在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并通過以后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和作用,并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通過課堂觀察,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同學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個別同學數數能力、全面觀察問題的能力不是很好、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這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是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第一單元:數數。教材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體會數存在于我們生活當中,使教師初步了解學生數數、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況,為以后教學做好準備。
重、難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
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數數。
第二單元:比一比。比一比是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準備性知識;
重點是:初步感知“多少長短高矮”的含義;
難點是:學會比較物體多少長短高矮的.方法;
關鍵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1—5的認識和加減法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
重點: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
關鍵:使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
重、難點:掌握圖形特征,建立空間觀念;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0
一、單元教學內容:
認識物體和圖形(第32頁――――第37頁)
二、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和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初步認識。由于在現實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把立體圖形的認識放在平面圖形之前,這是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的。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可以按三個層次進行:知識的引入―――知識的教學―――知識的應用,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在知識的引入和運用上,要注意體現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和生活化。在這部分知識中,應考慮到學生認識事物都有一個從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所以對于每一種圖形,都要按三個層次進行:從實物引入――抽象為一般模型――給出圖形名稱。
最后,讓學生說出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分別是這四種立體圖形,使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描述所處的生活空間,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性。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要求充分利用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來引入平面圖形,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同時,本單元的活動設計具有開放性,可以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
三、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與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和特征。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和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5、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四、單元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五、教法:
直觀教學、快樂教學、合作交流、聯想遷移。
六、學法:
操作法、小組合作學習、想像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1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有7名,其中女生5人,男生2人。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三單元《加與減》
(一)第五單元“加與減
(二)第七單元“加與減
(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六單元《購物》。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系,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厘米和米的實際意義,了解厘米和米的關系。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統計》。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和同伴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這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購物,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提問時適當降低難度。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及時進行學習水平反饋,及時查漏補缺。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6、一定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興趣。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2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安排7個單元。
1、數與代數領域:安排五個單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認數,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第二部分是計算,三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四、六單元教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在這兩個單元里還要學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第三部分是常見的量,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2、空間與圖形領域:即第二單元認識圖形,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在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之后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
最后一個單元安排期末復習。本冊教材還安排了二次實踐活動,分別是“我們認識的數”“小小商店”。主要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應用意識、合作意識,獲得數學活動的積極情感。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認識計數單位,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3、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
5、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三、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教學措施:
1、上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培養學生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讓學生養成口頭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5、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達到95%以上。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抓中間,帶兩頭”養成學生之間互相幫扶的作用。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3
一年級小學生,由于年齡小,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注意力很難較長時間集中。如何讓這些活潑好動的孩子在4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呢?我認為,必須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在教學中做了以下五點嘗試。
一、趣味引入
古希臘柏拉圖說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一開始,教師如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課堂學習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認識鐘表》教學時,我給學生出示謎語:“兄弟三人齊上路,有快有慢不停步,走了三百六十日,沒走出玻璃鋪,”學生很快猜出是鐘表。我問學生:“你會認鐘表嗎?”。這時我及時引入新課:“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鐘表。”這樣,以猜謎語導入新課,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較快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
二、設置問題情境
單純的數學問題往往比較枯燥,為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我們可以為學生設置生動的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來。
例如,在學完20以內的加減法之后,我給同學們出示課件:六一兒童節來了,動物們準備召開聯歡會,樹上有8只小鳥在唱歌,樹下有5只小羊在吃草。出示問題:現在一共有幾只動物?學生寫出算式:8+5=13。課件繼續展示跑來5只猴子。問題:現在有幾只動物?13+5=18。不一會兒,剛才唱歌的小鳥飛走了,問題:剩下了幾只動物?18-8=10。由于課件直觀、形象,對學生極富吸引力,學生在課件的引導下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很快就算出了問題的答案,消除了不少學生因見到較為復雜的應用題而產生的畏懼心理。
三、讓學生動手操作
一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心強,動手操作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來。
例如,在學習7的分法時,我讓學生每人準備7根小棒,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學生很快有了不同的分法。我啟發學生:“我們可以按一定的順序來分,比如,一邊按照123456的順序,那么另一邊就是幾呢?同學們來試一試。”學生很快發現,一邊是123456,另一邊是654321。我繼續讓學生動手操作:“那么,你們按照這樣的方法來試一試9可以怎么分呢?”學生很快得出結論,9可以分成12345678和87654321。這時,有不少學生學激動地說:“我發現規律了,左面一組數和右面一組數的順序是相反的。”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輕松學到了知識,還從中總結出了規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直觀演示
由于一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差,我們就要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以利于他們的.學習。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把他們感興趣的形象應用于課堂,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得數是9的加法時,我出示了5個蘋果圖片,問學生:“圖片上是什么啊?有幾個?學生們邊說,我邊寫上5。接著,我又貼上4個,邊貼邊問:老師又拿來幾個啊?學生邊回答我邊寫上4。接著,我繼續問:“一共有幾個蘋果?”由于我們前面已經學過加法,不少學生馬上回答:5+4=9。學生準確地理解了加法就是:把兩個數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數的運算。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五、建立合作競爭機制
一年級小學生都爭強好勝,榮譽感比較強。因此,我采用同桌比賽、小組比賽、全班比賽比賽等形式,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完十以內的加減法之后,我設計了30道口算題,讓全班同學搶答,每答對一題給一顆星星,最后根據星星數量的多少評出班級的口算小明星。在學完20以內的加減法之后,我進行了小組比賽,最后以得分多少評出優勝小組,還讓學生評選出表現最優秀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注意采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參與比賽他們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比賽中去。
一年級是學生學習階段的開始,我們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積極主動地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4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為核心,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1)20 以內的退位減法和 100 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2)認識人民幣及其換算。
(3)分類與整理的方法。
2、教學難點
(1)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和算理。
(2)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3)找規律的`方法和應用。
三、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利用實物、圖形等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和運算方法。
2、游戲教學法:通過數學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
3、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
4、問題解決教學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資源
1、教材:選用適合一年級學生的數學教材。
2、教具:計數器、小棒、圖形卡片、人民幣模型等。
3、多媒體資源:利用圖片、動畫、視頻等多媒體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五、教學活動安排
1、課堂教學活動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講解新知識,通過直觀演示、舉例說明等方法,讓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和運算方法。
(3)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4)進行課堂小結,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2、課外教學活動
(1)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讓學生在課后鞏固所學知識。
(2)組織數學興趣小組,開展數學游戲、數學競賽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六、教學評估與反饋
定期進行測驗和考試,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給予指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建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5
一、教學目標細化
在認識圖形方面,學生能夠準確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圖形的特征。對于 20 以內的退位減法,學生要熟練掌握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分類與整理中,學生學會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并用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表示分類結果。認識 100 以內的數,學生要掌握數的讀法、寫法和組成,能夠比較數的大小。認識人民幣,學生要了解人民幣的面額和單位,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和簡單計算。在 10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中,學生學會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找規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學方法創新
1、故事教學法:將數學知識融入有趣的故事中,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習數學。
2、兒歌教學法:編寫一些簡單易記的數學兒歌,幫助學生記憶數學概念和運算方法。
3、實踐教學法: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如擺小棒、數豆子等,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數學知識。
三、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環節:采用謎語、游戲、故事等方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新授環節:通過講解、演示、提問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
3、練習環節:設計多樣化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鞏固練習。
4、總結環節: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總結學習方法和收獲。
四、教學評價多元化
1、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測驗成績等進行評價。
2、學生自評: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成果等進行評價。
3、學生互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互評,讓學生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
五、教學資源拓展
利用網絡資源,下載一些數學教學視頻、動畫等,豐富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閱讀數學繪本、故事書等,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與家長合作,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數學學習中,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6
一、教學目標明確具體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掌握 100 以內數的讀寫、組成、大小比較方法。
(2)熟練計算 20 以內的退位減法和 100 以內的加減法。
(3)能正確辨認常見的幾何圖形,并描述其特征。
(4)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與整理,能用簡單的統計圖表表示結果。
(5)認識人民幣的面額和單位,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和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培養學生的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突出
1、重點
(1)100 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
(2)人民幣的認識和計算。
(3)分類與整理的方法。
2、難點
(1)退位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2)人民幣的簡單換算和計算。
(3)找規律的方法和應用。
三、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1、情境導入法: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2、直觀演示法:利用實物、圖形等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
3、操作實踐法: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4、游戲活動法:設計各種數學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5、合作探究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資源充分利用
1、教材: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教學資源。
2、教具:準備計數器、小棒、圖形卡片、人民幣模型等教具。
3、多媒體:制作多媒體課件,利用圖片、動畫、視頻等資源輔助教學。
4、生活資源: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利用生活中的資源進行數學學習。
五、教學活動豐富多彩
1、課堂教學活動
(1)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注重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2)組織課堂討論、小組合作等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3)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2、課外拓展活動
(1)布置有趣的數學作業,如數學手抄報、數學日記等。
(2)開展數學競賽、數學游戲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鼓勵學生參加數學社團,拓展數學視野。
六、教學評價全面客觀
1、評價內容多元化: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
2、評價方式多樣化: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式。
3、評價過程動態化: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
通過以上教學計劃的實施,相信能夠提高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2-09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6-14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2-25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1-02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7-06
有關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4-04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4-03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4-02
最新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7-18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