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時間:2023-02-14 11:03:10 良捷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通用50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為了以后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通用5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通用50篇)

▼※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10)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1~20)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21~30)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31~40)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41~50)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

  一、任教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1名,大部分學生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深入了解,我對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剛步入小學階段,有許多孩子還不能馬上適應課堂學習,個別孩子常常給我的課堂教學帶來許多的不便,但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這個學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二、學困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級學困生有陳鑫隆、江濤、黃旭欽、黃一涯、李尹越、廖祖峰、舒靈平等學生。這些同學自覺性不夠,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總想偷懶,不做作業或者抄別人的作業。造成我班的學困生基本原因如下:

  1、學習動機問題,導致學習困難

  2、學習策略問題,導致學習困難。

  3、不良家庭環境導致學習困難。我們學校小學學生家長大多是來自農村進城務工的流動家庭,家長素質普遍不高,對孩子的教育認識不夠明確,且大多把重心放在“養”上,他們不會“育”,甚至在“養”上都有問題。還有一些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出外打工,在外面隨便找個學校讓孩子就讀,因為教學方法、內容等方面的原因,這部分學生普遍跟不上這里的學習,導致學習困難。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

  1.以《標準》為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

  2.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豐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以一系列學生學校生活內容(發新書、聯歡會、作業評比等)為素材引出計算問題,使原來比較枯燥的計算教學有了豐富的現實背景,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意義和作用。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數學教學中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使學生獲取知識或技能而設計的,因此,要符合兒童認知特點和興趣需要,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兒童主動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3.教學內容的展開盡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1)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

  (2)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4.注意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

  5.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數與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數與計算的知識和技能也是小學數學教育要使學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

  (1)豐富關于數概念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建立初步的數感。關于數感,在《標準》中已有明確的`說明。

  (2)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計算教學的例題中呈現多種計算方法,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不對各種算法進行評價,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保護學生的自主發現的積極性。

  (3)計算教學的要求和訓練強度相對降低。

  6.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能力。

  9.注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為教師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1)注意為教師創設數學問題情景提供豐富的素材。

  (2)很多插圖提供的情境具有連續性或故事情節,為設計、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投影片等教學輔助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

  經過一個學期的培養,學生的常規有了顯著的提高,上課、作業、口算等方面都漸入佳境,本班學生總體來說都很乖,加上我主要以表揚鼓勵為主,因此,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還比較濃。有所欠缺的是學生傾聽的習慣還有待培養,也要加強平時的思維訓練,因為我發現學生的思維很容易定式,創新意識有待提高。班上有4個學生學習有困難,但好在對數學的興趣還在,對我也比較喜歡,這個學期要努力使他們不掉隊,爭取幫他們摘掉學困生的帽子。

  學情分析期末測評情況:優秀23人、良好3人、中等0人、不及格0人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數與代數: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l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空間與圖形

  ·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初步感受“形”與“體”的聯系,初步感受“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不同。

  ·能在釘子板上圍出和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3)統計與概率

  ·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在日常生活中對事物現象收集資料,能進行簡單的分類、統計數據,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并對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初步發展思維能力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方法時,能注意到方法合理和靈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樣化的交流中,初步培養思維的敏捷和靈活。

 。3)在直觀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初步朋友空間觀念。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初步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并對運用的方法和獲得的結果的合理性能進行初步的判斷。

  3、解決問題方面

  (1)會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并會簡單的交流。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并能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4、情感態度方面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x些事物有好奇心,并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等的數學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鼓勵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x些困難,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x些數學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在數學探索活動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正確辨認圖形;實際運用人民幣。

  教學難點:幾十九后面的數是幾?理解數位和數位順序。數100以內的數;理解圖形之間是有聯系的,并可以相互轉換的;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的算理;各種面值人民幣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措施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概念、構建有關數學知識。

  2、努力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數學,并產生與同伴交流的愿望。

  3、注意體現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體驗成功快樂。

  4、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

  6、注重學生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7、重點關注張婉寧、徐玘、許芳婕、李冠這些學困生,關注他們的情感、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穩步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3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一(5)班現有學生50人,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具有一定的觀察、比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較淺顯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探究交流意識和基本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已達學習目標,對學習數學產生了一定興趣,能較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特別對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比較感興趣。雖然上學期期末測試成績不是非常理想,但從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以及參與學習的興趣等方面可以確定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從課堂和數學學習活動中充分體現出來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本學期要繼續使已基本形成的興趣保持再接再厲,不斷提高積極性,進一步抓好基礎知識。同時,本學期重點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維,從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找規律。這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掌握好。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平面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認識人民幣、分類與整理以及找規律等。有了這些內容的學習,不僅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豐富多彩,形成了比較合理的數學知識結構,而且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掌握算理和算法,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四、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經歷與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與數據整理的關系;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6.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

  五、教學措施:

  1.課前備課必須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充分的預設,設計當堂檢測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布置并對個別學困生當面輔導。

  2.重視課堂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結合教學具體的情境,靈活運用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4.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審題,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聯系生活實際和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數學課堂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6.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六、課時安排:

  1.認識圖形(二)(3課時)

  2.20以內的退位減法(10課時)

  (1)十幾減9……1課時

 。2)十幾減9的練習課……1課時

 。3)十幾減8、7、6……1課時

 。4)十幾減9、8、7、6的練習課……1課時

  (5)十幾減5、4、3、2……1課時

 。6)十幾減幾的練習課……1課時

 。7)解決問題……2課時

  (8)整理和復習……2課時

  3.分類與整理(3課時)

  4.100以內數的認識(9課時)

  (1)數100以內的數和數的組成……1課時

 。2)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2課時

 。3)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2課時

 。4)解決問題……1課時

 。5)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2課時

 。6)擺一擺,想一想……1課時

  5.認識人民幣(5課時)

  (1)認識人民幣,元、角、分的進率……2課時

 。2)簡單的名數變換和加、減法……2課時

 。3)解決問題……1課時

  6.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2課時)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1課時

 。2)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3課時

 。3)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3課時

  (4)小括號……1課時

 。5)連加……1課時

 。6)連減……1課時

 。7)整理和復習……2課時

  7.找規律(4課時)

  8.總復習(4課時)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安排7個單元。

  1、數與代數領域:安排五個單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認數,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第二部分是計算,三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四、六單元教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在這兩個單元里還要學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第三部分是常見的量,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2、空間與圖形領域:即第二單元認識圖形,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在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之后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

  最后一個單元安排期末復習。本冊教材還安排了二次實踐活動,分別是“我們認識的數”“小小商店”。主要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應用意識、合作意識,獲得數學活動的積極情感。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認識計數單位,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3、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

  5、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三、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教學措施:

  1、上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培養學生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讓學生養成口頭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5、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達到95%以上。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抓中間,帶兩頭”養成學生之間互相幫扶的作用。

  五、教學進度:

  單元,日期,內容,課時

  第一單元

  x月x日,十幾減9,1課時

  x月x日,練習一,1課時

  x月x日,十幾減8、7,1課時

  x月x日,練習二,1課時

  x月x日,十幾減6、5、4、3、2,1課時

  x月x日,練習三,1課時

  x月x日,復習(一),1課時

  x月x日,復習(二),1課時

  第二單元

  x月x日,認識圖形,1課時

  x月x日,練習四,1課時

  第三單元

  x月x日,數數,1課時

  x月x日,數的'讀寫與組成,1課時

  x月x日,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1課時

  x月x日,練習五,1課時

  x月x日,數的順序,1課時

  x月x日,比較數的大小,1課時

  x月x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1課時

  x月x日,練習六,1課時

  x月x日,復習(一),1課時

  第四單元

  x月1x日,復習(二),1課時

  x月x日,月考

  x月x日,我們認識的數,1課時

  x月x日,復習檢測(一),1課時

  x月x日,復習檢測(二),1課時

  x月x日,整十數加、減整十數,1課時

  x月x日,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不進位),1課時

  x月x日,求被減數的實際問題,1課時

  x月x日,月考試卷講評,1課時

  x月x日,練習七,1課時

  x月x日,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不退位),2課時

  x月x日,求減數的實際問,1課時

  x月3x日,練習八(一),1課時

  x月x日,練習八(二),1課時

  x月x日,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2課時

  x月x日,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2課時

  x月x日,練習九,1課時

  x月1x日,復習,1課時

  x月12~x日,期中考試復習,5課時

  x月1x日,期中考試

  第五單元

  x月1x日,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2課時

  x月x日,認識大于1元的人民幣,1課時

  x月x日,練習十,2課時

  x月2x日,小小商店,1課時

  x月2x日,復習,1課時

  x月x日,復習,1課時

  第六單元

  x月x日,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2課時

  x月x日,練習十一,1課時

  x月x日,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2課時

  x月x日,復習,1課時

  x月x日,練習十二,2課時

  x月1x日,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1課時

  x月15~x日,復習,3課時

  x月1x日,月考

  x月1x日,作業講評,1課時

  x月x日,練習十三,3課時

  x月2x日,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2課時

  x月2x日,練習十四,2課時

  x月x日,復習,2課時

  x月x日,各單元綜合測試,8課時

  第七單元

  x月12~2x日,期末復習,11課時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內容:

  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包括以下內容:

  海底世界——數數;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媽媽的小幫手——分類與比較;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實踐活動;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有趣的游戲——圖形與位置;小小運動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我換牙了——統計;雪山樂園——總復習等內容。

  二、目的要求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能熟練的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認識>、<、或=的含義,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景,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

 。3)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4)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5)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x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6)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

 。8)加深對20以內的'數有關知識的理解。

 。9)加深對分類與比較及統計方面知識的理解。

  2、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成觀察并提出問題的習慣。

 。2)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餐廳里的數學問題8課時

  第二單元:游樂園里的數學問題14課時

  第三單元:市場里的數9課時

  第四單元:商店里的計算12課時

  第五單元:教室里的測量5課時

  第六單元:總復習6課時

  課時數共54課時

  二、學生情況簡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三、本冊教材目標分析:

  (一)知識和技能

  1、知道乘法的含義,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乘法口訣是怎樣得來的,熟記1~4的30句乘法口訣。

  2、熟練地掌握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10和幾個1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熟練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計算乘加、乘減式題。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愛護人民幣。

  5、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

  6、用劃正的方法整理數據,將數據填入表格中,通過涂色等活動制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ǘ⿺祵W思考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ㄈ┙鉀Q問題

  1、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ㄋ模┣楦信c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系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x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并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x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x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知道乘法的含義,熟記1~4的30句乘法口訣。

  2、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10和幾個1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熟練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計算乘加、乘減式題。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研讀教材,抓住重難點,設計的活動要有利于突破重難點。

  3、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創設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4、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多與后進生談話,關注他們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輔導和表揚,樹立他們學習興趣的愿望。

  5、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分層設計。

  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7、作好組內教研,交流教學心得。

  六、課時安排

  第二學期教學進度表

  周次時間授課內容課時

  12.9—2.13餐廳里的數學問題、20以內退位減法(一)5課時

  22.16—2.2020以內退位減法(二)、練一練一、練一練二5課時

  32.23—2.27加法和減法、練一練三、整理與應用一、智慧樂園5課時

  43.2—3.6游樂園里的數學問題、認識乘法、2的乘法口訣、練一練四5課時

  53.9—3.13100以內的數(一)、兩位數加一位數、練一練五、3的乘法口訣5課時

  63.16—3.203.16—3.205課時

  73.23—3.27練一練八、整理與應用二、智慧樂園二認識、100與整十數5課時

  83.30—4.3100以內的數(二)、找規律填數、比較數的大小、練一練九5課時

  94.6—4.10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練一練十、整理與應用三5課時

  104.13—4.17商店里的計算、認識人民幣、幾元幾角、進位加法(一)5課時

  114.20—4.24練一練十一、練一練十二、退位減法(一)、練一練十三5課時

  124.27—5.1練一練十四、乘減、練一練十五5課時

  135.4—5.8整理與應用四、智慧樂園三、教室里的測量5課時

  145.11—5.15認識厘米、量長度、認識米、練一練十六5課時

  155.18—5.22智慧樂園四、總復習5課時

  165.25—5.29總復習5課時

  176.1—6.5總復習5課時

  186.8—6.12期末復習5課時

  196.15—6.19期末復習5課時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7

  本學期我將繼續擔任一年級數學的教學工作。離一年級新生入學還有一周的時間,我需要做好充分的工作準備,以迎接新生們的到來。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新生由于剛從幼兒園出來,環境變化大,常規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知識都不懂,他們還像在幼兒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孩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具體工作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2)盡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系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性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盡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和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本班人數22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2人。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學生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在教學時,我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并通過以后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和作用。

  二、教學理念:讓不同的孩子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本冊實驗教材是以《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內容為依據。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復習和兩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第一單元“數一數”教材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體會數存在于我們生活當中,使教師初步了解學生數

  數、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況,為以后教學做好準備。本單元教學重、難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數數。

  第二單“比一比”是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準備性知識,重點是初步感知“多少、長短、高矮”的含義。難點是學會比較物體多少長短高矮的方法。關鍵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重點: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關鍵:使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重、難點:掌握圖形特征,建立空間觀念。關鍵:通過直觀操作,感受圖形特征。

  第五單元“分類”能力的發展對于將來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統化的知識,形成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很有益處。重、難點:確定分類標準,掌握分類方法。關鍵: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

  第六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重、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掌握6—10的加減法。關鍵: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

  第七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為學習2

  0以內的加減法做準備。重、難點:認識數位和計數單位,掌握數的組成。關鍵:通過直觀操作,逐步形成數概念。

  第八單元“認識鐘表”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重、難點:會看整時和半時。關鍵:掌握看整時和半時的方法。第九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好數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既有利于學生在用數學中領悟加減法的含義,又可以為以后發現和解決稍復雜的問題打下基礎。重點: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點: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關鍵:掌握一種20以內進位加法的方法。

  五、重難點

  難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點是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與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六、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的內容和我班的實驗情況,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這四個方面確定全冊的教學目標。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比較數的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與20以內數的組成,能認、讀、寫0-20各數。

  2.初步了解數位和計數單位:知道個位、十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

  3.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4.知道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初步體會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關系,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9

  教學目標:

  結合具體事例,經歷、感受認識上下、前后以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教學重點:

  一個物體在什么位置,都是相對的,常常與別的物體有關,如:小明、小青、小蘭三人排隊,小明排在小青的前面,小蘭排在小青的后面書本在課桌的上面,椅子在課桌的下面……

  教學難點:

  物體位置的相對性,而不是固定不變的。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典型例題:

  想一想,畫一畫:○在◎的上面,△在◎的前面,※的前面是◎,☆的上面是△。

  思路點撥:根據題意,以◎為基準,○在◎的上面,△在◎的`前面,※的前面是◎,也就是說※在◎的后面,☆的上面是A,也就是說☆在A的下面。

  解答:

  1.5的前面是();10的后面是();12的前面是().后面是();20前面的4個數是()、()、()、().

  2.想一想,寫一寫.

  3.想一想,該怎么畫。

  阿爾法趣味數學小課堂:

  1.它們各是誰?三只小花狗一起向前走,歡歡在喜喜前面,樂樂在喜喜后面.誰是歡歡,誰是樂樂,誰是喜喜?

  思路點撥:三只小花狗是排成一隊向前走的,因為歡歡在喜喜的前面,樂樂在喜喜的后面,可以確定中間的是喜喜,第一個就是歡歡,第三個就是樂樂了。

  解答:1號是歡歡,2號是喜喜,3號是樂樂。

  2.用“→"幫它們找到家.

  小鳥說:“我家住在小貓家右邊."

  小貓說:“我家住在小兔家右邊,小鳥家左邊."

  小免說:“我家住在小猴家右邊,小貓家左邊."

  小猴說:“我家住在小熊家右邊,小兔家左邊."

  小熊說:“我家住在小猴家左邊.”

  3.一幢樓有三層,每層兩戶,小明家在小娟家下一層,小華住在小明家右邊,小勇住在小梅家上一層,小偉住在小勇家的左邊,請把小明家的窗戶涂成綠色,把小梅家的窗戶涂成黃色.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0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共31個學生。雖然大部分人在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尤其是少數學生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都沒有很好的養成。剛進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習慣,但又天真活潑,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可塑性很強。因此,這學期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數,比較,1—10理解,加減,物體圖形理解,分類,11—20理解,鐘表理解,20以內進位加法,數學天堂,我們的校園,總評。

  1、熟練統計20以內的物體數量,區分哪些是哪些,掌握數字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數字的構成,讀寫1到20的數字。

  2、初步了解加減的含義和加減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了解加減的關系,熟練計算10以內的一位數加減。

  3、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學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知道符號“=”、“和”,你就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字的大小。

  5、直觀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6、初步了解分類方法,簡單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確認半天。

  8、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工作認真,書寫工整的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教材分析

  1、每個單元后面都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起到很好的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公園體現了主體性原則,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注重學生的經驗和體會,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和學習材料

  4、數的識別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漸形成數的概念,達到熟練計算

  5、注意學生對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意識到數字可以用來表達和交流,初步建立數字感

  6、計算教學反映了算法的多樣性,允許學生使用他們認為適合計算的方法

  7、直觀理解三維和平面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和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這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實用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3、注意選擇對孩子充滿興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

  4、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

  2、使學生了解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一位數和十位數的數字含義,熟練計數20以內的數字,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字,掌握20以內的數字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掌握20以內數字的順序,比較20以內數字的大小。

  3、讓學生知道三個符號=、并且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字的大小。

  4、使學生了解加減的含義,直觀理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減的關系,熟練計算10以內的加減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連續加、連續減、加減的混合表達式。

  5、讓學生根據容易的加減運算,一步算出圖形應用題。了解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如果你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你會列出公式,指出已經統計過的單位名稱,聽寫答案,讀實物或直接看圖,聽寫問題的意思,簡單說出與其余的數量關系。

  6、讓學生直觀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對這些數字有初步了解。

  7、結合專題地圖和插圖及相關資料,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培養學生認真做題、計算正確、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學會系統地、按地思考。

 。2)、數學思維

  1、可以用生活經驗,去解釋相關的數學信息,學會用具體的數據去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它可以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運動的過程中發展空間的概念。

  3、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1

  一、學情分析

  本年級一(5)班共有學生45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學生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較扎實,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與學習活動中。特別是對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興趣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仍有畏難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學生的成績都還不錯,但是成績并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地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們應更多地關注的是保持學生已有的學習興趣,并逐步加以引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品質,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生活中的數、 觀察與測量、100以內的加與減和有趣的圖形。

  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是: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四)在整理與復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并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六單元《購物》。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系,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厘米和米的實際意義,了解厘米和米的關系。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統計》。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和同樣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10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大小,學會10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并能解決相關的應用題。

  2.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難點:

  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五、教學措施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4.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5.繼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6.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7.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六、教學進度安排

  課時安排:

  一、 生活中數…………………………………… 8課時

  二、 觀察與測量………………………………… 6課時

  三、 加與減(一)……………………………… 15課時

  我和小樹一起長……………………………… 1課時

  四、 有趣的圖形………………………………… 8課時

  整理與復習(一)……………………………2課時

  五、 加與減(二)………………………………… 15課時

  小小運動會………………………………… 1課時

  六、 購物………………………………… 6課時

  七、 加與減(三)………………………………… 10課時

  今天我當家………………………………… 1課時

  八、 統計………………………………… 3 課時

  整理與復習(二)…………………………… 2課時

  總復習………………………………… 4課時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2

  一、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擔任一年(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孩子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對數學學習充滿熱情,總體來說口算的速度和正確率也還比較理想。只是由于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控能力比較差,好說好動,傾聽習慣還有待培養。大部分孩子能主動學習,部分后進生需要特別關注,如坤,莉,銓,粵。因此本學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爭取使每個孩子都能積極認真地投入到本學期的學習中來。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同學的學習習慣,逐漸培養同學數學思維能力等。

  二、指導思想:

  面對新的社會要求,教師與同學應首先走了社會的前邊,因此我們應該以新課標要求為指揮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盡量體現以人為本,培養同學創新,開放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內容與思想的銜接,內容要在同學上學期的水平之上發展并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思想上注意新思維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思想結合。

  三、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其中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

  1、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2、會看讀寫幾時幾分。

  3、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4、用數學。

  5、發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3)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2、空間與圖形:

 。1)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統計與概率: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現象進行簡單的分類,學會用簡單的符號收集、整理數據,并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2)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并初步能對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

  4、情感與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系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并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五、具體教學措施:

  1、從同學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同學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課堂教學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同學,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同學,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鉆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同學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3

  一、教學理念: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進取的態度,有上好課的欲望。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學習上也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特別是口算能力提高很大。有一些同學基礎比較好。多數同學能理解所學內容,并進行一些簡單的變式練習。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個別小朋友上課不太用心。接受力比較差,學習起來也比較困難。學生做題時也比較粗心。

  三、教學要求:

 。ㄒ唬┲R與技能領域

  1、從生活實例中感受認識更多數的必要性,能讀寫100以內的數,理解數的組成,能說出100以內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含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掌握數的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

  2、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應用。

  3、會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用堅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能解釋估算的結果。

  4、認識鐘面、時針和分針,掌握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了解生活中時間的作用。

  5、能認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并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會認從正面、上面、側面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

  6、能辨認長、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會用這些圖形拼圖;能認識生活中的這些簡單圖形,并從初步感受幾何圖形美。

  7、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在比較、排列、分類活動中,體會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學習尋找簡單平面圖形的共性。

  8、能根據統計圖的`數據提出并回答數學問題,會進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簡單的統計活動,完成簡單的統計圖表。

 。ǘ⿺祵W思考領域

  1、能應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字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加減法的學習探索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歸納、類比和有條理地思考。

  3、在統計過程中,學會提取需要的數據并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解釋,逐步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4、在認識圖形以及辯認方向和位置的過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解決問題領域

  1、能積極參加數學學習活動,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經驗。

  2、在老師指導下,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與同伴解決問題的合作體驗,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4、能在算法多樣化的探討過程中,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5、能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ㄋ模┣楦信c態度領域

  1、用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解決所學問題,能克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從中獲得成功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認識生活中的數,認識生活中的圖形,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等數學活動。

  3、能用100以內的數、位置和方向、平面圖形、統計等知識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4、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思維過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四、教材編寫特點:

  重視學生經驗,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的學習內容。

  提供探索的空間,重視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過程。

  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地呈現學習內容。

  重視綜合與實踐活動的操作性、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用數學文化拓展學習內容,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同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六、教學措施及方法: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了解小學生的特點,仔細專研教材,根據學生實際認真備課,備好切實可行的教案。

  5、課后認識批改學生的作業,并作好記載,根據地學生情況及時訂證,對掌握不好的學生個別指導,每個單元結束后進行小結。

  6、加強直觀教學,增強操作、觀察、時間等教學手段的應用。

  7、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8、加強知識的遷移作用,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減小教學步子。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4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并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用元、角、分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統計活動中,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4、經歷探索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估計物體個數和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5、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過程中,解決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情感與態度與價值觀:

  1、在他人的指導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教學資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結構:

  教材共分10個單元,與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冊相比較,本冊教材增加了“位置”、“圖形的拼組”、“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五個單元的新的教學內容。

  “位置”和“圖形的拼組”是新的關于圖形與空間關系的內容;“認識時間”是逐步培養學生時間觀念的內容;“找規律”是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訓練,培養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的內容;“統計”是“統計與概率”正式教學的開始。這樣,本套實驗教材就初步呈現出內容豐富,結構寬闊的特點。

  2、內容體系: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和統計。教材以標準為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

  3、重點難點

  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難點: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看讀寫幾時幾分、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4、教學資源:

  除了教材以外,教師要因地制宜的開發和利用各種數學教學資源。例如教學圖片、音響、課件、剪紙和拼圖等都可作為教學資源來合理使用。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我班學生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但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弱,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讓他們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四、教學方法設計:

  1.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2.在教學中盡量體現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形成過程,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

  3.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4.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

  5.為學生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學習中,充分利用學生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五、教學進度與課時分配:

  本冊教學共63課時,分16周進行。第一單元位置4課時,第二單元 20以內的退位減法10課時,第三單元圖形的拼組4課時。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8課時,人民幣的認識4課時,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15課時,認識時間4課時,找規律4課時,統計3課時,復習課7課時。詳情見附表。

  六、教學評價方案:

  1、評價標準: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2、評價方式和方法:

 。1)考試成績與平時表現相結合。

  對學生的評定,我們除了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外,還要著眼于學生平時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可持續發展的探究能力、實踐與綜合運用能力及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所表現出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書寫情況、作業情況及是否認真檢查等情況)、學習方法及合作狀態等情況。

  (2)期末考試與平時考試相結合。

  對學生一學期學習以來,對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的考查,僅憑期末考試,是無法完整體現學生的學習情況的。我們要綜合期末考試與平時測查成績進行綜合評定。

 。3)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對學生的評價,我們除了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出”等級“或”分數“。 可以用描述性的語言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知識掌握的情況和能力水平進行表述,側重于學生發展性領域的表現。如:”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的學習活動“,”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是否認真,作業情況如何“,”有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善于與他人合作交流“等。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5

  一、教材

  (一)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

  與上一節課學習的連加、連減相同,加減混合也是由兩個計算步驟構成的一個連續的計算過程,但不同的是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既要記住第一步計算結果,又要在第二步計算時應對跟第一步不同的運算方法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掌握加減混合運算過程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另一方面,教材有意地呈現了對比性很強的兩組情境圖幫助學生學習,情境圖既有現實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觀地展示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過程和算理,充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巧妙地利用生活經驗來理解數學知識。但教材是組合型的情境圖出現的,學生對圖中原來物體的個數很難理解,所以如何指導學生學會看這種組合型的情境圖也是本節課教學的另一重難點。

  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加法先入為主,所以學生會形成思維定勢,錯誤地認為加減混合應該要先算加法再算減法,因此改正學生的這一思維定勢,正確地掌握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掌握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算式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算式的意義。在學習活動中,經歷觀察、比較、抽象和概括等思維過程,發展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法學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借助多媒體,運用直觀教學、啟發談話、討論研究等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用眼看、動腦想、開口說,使主動性、積極性得

  到充分的發揮。

  三、教學過程

  為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擬定教學過程如下:

  1、復習導入、回憶法則

  這一環節主要分復習舊知、回憶方法、引入新課三步進行,通過拼圖的游戲讓學生口述連加連減運算過程,回憶它們的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架起了新舊知識的橋梁,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把握教學起點,找準學習最近發展區。

  2、建構新知、對比認識

  本課中,學生將首次接觸這種組合型的情境圖,而借助中間的箭頭明確看圖順序和理解圖意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很難的。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我將從自主探究、辨析交流、比較歸納三個層次進行教學。

  基于教材中的兩組圖是由易到難的原則,所以教學上我將采取先放后扶的教學策略。

  教學例1時,由于組合情景圖中,原有天鵝的只數、飛來的只數和飛走的只數都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學生能看明白圖意,但要把圖意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所以指導學生清楚地說出圖意是本例題教學的關鍵。我將直接出示第一組主題圖,以圖中箭頭為突破口,以說為教學手段,先讓學生知道這是一幅組合圖,然后放手讓學生通過嘗試“說”來明白圖意。如果有學生在表述時能說出“原來”和“現在”這些關鍵詞,老師將馬上給予肯定,并適時利用這一課堂生成引導全班學生完整地說出圖意是“湖面上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了3只,又飛走了2只,現在湖面上還剩下多少只天鵝?”如果沒有學生提到這兩個詞,老師也將適時點撥指導他們把“原來”和“現在”這兩個詞加進去,以幫助學生明確數量關系。

  由于學生對圖意的準確理解,這時候再讓學生列出算式并說出計算過程,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根據學生的反饋,重點抓住第一步的得數7,說說在圖中表示什么意思,同時明確算第二步時,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7”減去“2”,從而使學生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增強對計算過程的感受。

  在這一環節,我特別重視“說”的訓練,目的是通過“說”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氛圍,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學生在“聽與說”的過程中很自然地領會了主題圖的含義、明確數量關系、理解計算步驟,從而掌握了加減混合的算理與算法。例2的教學,由于組合圖中的天鵝是先飛走一部分的,所以原來的`只數不易看出,有學生會認為原來有2只,也有人會認為原來有4只,所以此處我安排學生先看圖交流討論“到底湖面上原來有幾只天鵝?”對于學生的討論結果,老師不會給予肯定或否定,而是播放這樣的一段動畫,讓學生通過觀察明確此圖中原來的只數既包括湖面上的兩只,也包括飛走的那兩只,所以原來應該有4只天鵝。接下來的說圖意、提問題、說計算順序,我將交給學生自主完成。而在運算方法的學習上,為了解決“由于看不見第一步計算的結果而導致第二步計算受阻”的現象。我還采用“畫一畫,寫一寫”為輔助手段,引導學生畫出第一步的運算,寫出它的結果,有效解決“連續口算”這一難點,提高計算的準確性。當然,學生熟練計算后,這種輔助手段就可以不用了。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種思維的過程,也是一種教學的策略。所以,學習完這兩題后,我將引導學生觀察兩個算式,通過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引導學生歸納小結:無論是先加后減還是先減后加,都是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加減混合算式的時候,一定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3、鞏固內化、解決問題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學生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安排三個層次的練習。

  1、第一組的看圖列式和第二組的連線題是基本練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方法,同時提高他們計算和表達的`能力。

  2、第三組計算大比拼和第四組是綜合練習。其中第四組是常見的乘車問題,我先讓學生看圖完成。在學生匯報過程中,我鼓勵學生比較兩幅圖,質疑:為什么第一幅圖中車上原來是4人,而第二幅中車上原來是6人呢?在學生討論后,我再播放這樣的一段動畫,讓學生明確圖二中那兩個人是剛下車的,也要算在原來的人數里,所以圖二中車上原來有6人。

  3、第五組靈活運用是拓展練習。

  出示這樣的一組算式,2+4-=5 8-4+=6 8-+3=7 2+5+=9 9-5+=9 3+-3=5

  讓學生思考解決,并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練習通過逆向思

  維的訓練,讓學生明確加減混合最后的得數跟第一步的得數有密切的聯系,算準第一步的得數是關鍵。

  這樣安排練習有密度、有坡度,體現了層次性、針對性、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總結方法、評價反思

  引導學生總結學習內容,反思學習方法,評價學習態度。這樣的總結,不僅關注了學生的學習結果,更注重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體現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四、課堂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送給小組卡片,后邊藏著加減混合的算式,課的最后,小組成員只有算對了才能拿回去,這樣的課堂評價,不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進行,還鞏固了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五、板書設計

  以兩組情境圖為主,配以相應的算式和計算過程,對關鍵文字加以強調,盡量做到清楚明了,圖式結合,重點突出,對比鮮明,結合小組評比,提高學習興趣。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

  2、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學會認識整時。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整時。

  教學準備

  主題圖、大鐘面、小鐘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引入

  2、指導看圖

  師:小紅起床了,媽媽在旁邊笑瞇瞇地看著她,表揚她是一個早睡早起的好孩子。我們也要像小紅那樣,聽到鬧鐘響了,馬上起床,不睡懶覺,養成好習慣。

  3、揭題

  師:鬧鐘可以叫我們起床,那你還知道鐘表有哪些作用呢?

  師:鐘表在生活中經常用到,它的本領可大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

  師: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二、探究新課

  1、認識鐘面

  (1)看一看,比一比。

  A、觀察鐘面

  師:引導學生拿出學具鐘面,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么?

  B、比一比

  生匯報(都有兩根針和1~12這些數字)

  C、認識時針和分針

  師:這兩根針又有什么特點呢?

  生仔細觀察。

  師小結:對,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一根更長更細的叫分針,另一根更短更胖的叫時針。(結合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板書特征:時針短、胖;分針長、細)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讓學生認識分針時針。(演示并講解)

  D、指一指,認一認

  師指給學生認時針和分針。

  同桌互相指認。

  E、說一說

  師課件出示鐘面,生仔細觀察(時針分針在走)師問:你發現了什么?

  鐘面上的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的?(生思考)

  師:(小結)像這樣的方向叫做順時針方向。(結合鐘面講解)

  生跟著比劃,了解順時針方向。

  師小結:分針和時針總是朝著順時針方向不停地轉動。

  2、認識整時

  A、認識第一個鐘面上的時刻(7時)

  這是小紅早上起床的時刻,你知道是幾時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問:這個鐘面上的分針指著幾?時針指著幾?是幾時?

  生匯報:分針指著數字12,時針指著數字7。

  師小結: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就是7時。

  B、認識書上第91頁主題圖下面的三個鐘面

  師指著第一個8時的鐘面,問:你能說出鐘面上的時刻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匯報觀察認時間的'結果。(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我知道是8時)

  師:分針指著12時,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板書,生齊讀)

  按上面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先認,師再結合學生的匯報小結認整時的方法。

  師小結:我們把剛才我們認的這四個時刻都叫做整時。(板書:整時)

  C、撥鐘(認整時)

  師撥鐘生認。同桌互撥互認。師說時間生撥鐘。

  3、學習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

  師:剛才我們認出了鐘面上的時刻,那你能把這些時刻記錄下來嗎?

  A、介紹用漢字“時”的表示方法。

  幾時只要在幾的后面加寫“時”字就可以。(板書:8時)

  B、介紹數字表示方法。

  出示電子鐘8:00。這是什么?這種表示方法有什么特點?你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這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學生回答后,師簡要小結:用數字表示整時時,冒號右邊是2個“0”,左邊是幾就是幾時。

  C、學生接著用兩種表示方法把后面兩個鐘面上的時間表示出來,指導學生完成,并針對問題及時講評。

  三、應用

  1、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92頁的內容

  時間是很寶貴的,我們要合理利用時間,安排好一天的學習、生活。這是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出示課件)。

  師:打開課本第92頁,仔細觀察圖,說說他們什么時間在做什么?你能用兩種表示方法表示出每一個鐘面上的時間嗎?

  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師講評,生訂正。

  2、說說自己一天的安排

  教育每個學生都要遵守紀律并愛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3、練習十六第三題:讓學生試一試

  四、總結

  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板書小結今天的學習內容)

  2、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做時間的主人。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7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10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退位的含義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

  1、聽算:

  14-9 32-8 14-3 64-8 14-7

  12-3 42-5 63-4 72-9 82-3

  2、計算:

  47-23 56-41 72-32

  二、新授

  1、多媒體出示:根據已給信息提問題,試圖自己解決問題。學生列算式。

  2、板書:50-24

  (1)首先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問題?(相同的數位對齊)

  板書豎式,從哪位算起?個位上0減4不夠減。怎么辦?(利用小棒計算)

  (從十位退一)也就是從十位借一,和個位上的0組成10,現在就可以減了,10-4=6,個位上寫6

  (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個1,還剩幾?4-2=2十位上寫2。

  (3)四人小組討論: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相同的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三、鞏固練習

  1、出示題目第21頁的第六題,分別讓學生說出個位夠減不用向十位借一,讓學生說出計算正確,但書寫不對,十位算得的0不用寫,讓學生說出最好打上退位點,防止忘記,出錯。

  2、4人小組分工合作,解決第21頁的'第7題,做完后在小組中說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3、學生獨立完成練習第8題,說明先寫上得數,再連線 。

  四、課后作業:第11題,寫出豎式

  教學反思:本節課退位減法,是減法教學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基礎,并且會用豎式計算,所以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數學例題中的數學信息提出了不同的問題,并列式計算。在列豎式的時候強調筆算減法的注意事項,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算起,部分學生就像做加法一樣,從十位開始做,發現他們做錯得時候,我馬上拿出來作為錯例進行評講,強調算法的重要性,以后就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8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一(1)班數學,本班共有學生36人,其中有11人是住宿生。由于剛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開始學習生活,孩子們短時間內還不是很適應,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帶著幾年幼兒園生活所養成學習和生活習慣。如:上課隨意走動;隨意說話,不聽老師指揮;讀、寫方面的要求等。還有,本班有近1/3的住宿生,這些孩子在7、8歲就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更是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這些都需要和班主任及其他任課老師一起慢慢引導,讓每個孩子都能盡快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

  二、教材分析

  (一)、 教學內容

  按照一年級剛入學兒童的學習水平,一年級上冊教材具體安排了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方面的教學內容包括。具體如下:

  (1)數與代數領域。

  知識與技能:認識20以內的數。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包括連加、連減);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

  解決問題:聯系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解決求和、求剩余的實際問題。

 。2)空間與圖形領域。

  知識與技能: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大、小,輕、重。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解決問題:簡單幾何體的分類。確定和描述物體所在的相對位置。

  (3)統計與概率領域。

  知識與技能:物體的簡單分類。象形統計圖。簡易統計表。

  解決問題:對簡單事物進行分類、整理,用象形圖或簡易表格表示整理的結果。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說明。

 。4)實踐與綜合應用。

  有趣的拼搭(實踐活動)。

  豐收的果園(綜合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愉快的周末(綜合應用本冊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與過去的第一冊教材相比,不僅"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有許多變化,而且還大幅度增加了"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這兩個領域的內容,并加強了實踐活動和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適應課程改革與學生發展的需求。

 。ǘ、 教材特點

  本冊教材為了適應新時期對教育的要求,貫徹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落實《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各項規定,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對教學內容和教材編寫作了精心的安排,具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1. 科學安排教學內容,使教材的知識結構更加合理。

  教材把四個領域的教學內容分為十二個單元進行教學。其中"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三個單元的內容主要是數數、比較和分類;"數和運算"的內容分六個單元,教學20以內數的認識,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以及認識鐘表;"空間與圖形"的內容分兩個單元,分別讓學生認識物體的相對位置和簡單的幾何體;"統計與概率"的內容,主要教學收集、整理簡單的數據,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另外還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和知識的綜合應用。

  對于內容結構的安排,與過去的教材相比,本冊教材的內容結構有較大的改變。首先,對于數數、比較和分類,不再作為"準備課"來教學,而是作為正式內容讓學生學習。它不僅讓學生學習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初步體會可以從數學的角度和用數學的思維方法觀察周圍的事物,初步接觸一些數學思考的方法。其次,對于數和計算,10以內的不再把認數和計算穿插進行,而是先認數,主要讓學生學習認數、寫數和大小比較,并重視通過認數初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再單獨安排"分與合",讓學生在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分"與"合"的'思想,以便學生自己探索加與減的含義、計算方法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然后采用相對集中、分段安排的方法教學加和減。20以內的進位加和退位減,只分為三段進行教學。第三,對于"空間與圖形",教材先安排認位置,讓學生認識前后、上下、左右,并能用它們描述物體所在位置;再安排認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于"統計與概率",則通過對有效信息的收集、整理,讓學生初步體會簡單統計的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第四,把"解決問題"貫穿于教學內容四個領域的全部,使數學學習和數學活動本身成為對"問題"的探索和解決。一方面,教材不再出現"應用題",而是選擇現實的、有意義的、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具體實際問題,作為學習計算的題材,使解決問題融于計算教學的過程中;同時,在認識圖形、統計等內容的教學中,都是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索、討論、交流等活動,逐步學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增加實踐活動和綜合應用,幫助學生綜合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探索性地解決一些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實際問題,加深對不同領域內容的理解,體會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選取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學生感興趣的素材作為教學題材。

  教材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生動有趣的、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事物,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相應內容的策略與機智。例如,選擇學生非常熟悉的家庭客廳、廚房這樣的場景,讓學生觀察、比較這些場景的物體,認識長短、高矮和大小、輕重,并建立相應的觀念;選擇讓學生整理自己的學具和文具,學習"分一分",認識分類的意義,學習分類的思想和方法;組織學生自己通過搭積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幾種幾何體,并通過"有趣的拼搭"進一步感受這些幾何體的一些特征。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題材,促進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又如,在教學10以內加、減法時,以學校生活里學生親身經歷過的澆花、游戲、游泳和踢足球等活動,以及生活里常見的栽樹、運南瓜等勞動的現實場景為題材,或創設動態變化的情景,或提出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展開學習活動并從中體會數學的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再如,教材在選取童話題材方面,以"森林運動會"的場面為題材,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學習"等于"、"大于"和"小于"的含義及表示方法;在教學簡單的統計時,通過動物到大象家做客的情境,提出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分類收集和整理數據。

  教材還注意從學生身邊選取一些有價值、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應用數學思想、方法及數學知識、生活經驗來解決。例如,應用分類的思想整理日常用品和食品,在上下樓梯的情景中找出"都靠右走,誰走錯了",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說一說"你在哪兒見到過0",針對鐘面上表示的時刻說說不同時間的鐘面上"怎么都是10時",分清有上午10時和晚上10時。又如,讓學生根據"你最喜歡吃哪一種水果"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整理喜歡吃各種水果的人數,用統計的方法描述問題的結果。

  3. 重視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重視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

  本冊教材改變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重視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充滿主動探索和合作交流。

  首先,教材在呈現教學內容時,一般采用"創設問題情境--學生主動探索--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和拓展"的過程,并采用圖片、對話、活動等多種形式。例如,教學十幾減9時,例題中先呈現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接著采用卡通圖片結合語言表達的方式,充分展示學生思考、探索、交流的活動,在學生的交流中呈現各自的算法,讓學生在感受不同的算法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接著在"試一試"里讓學生"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不再統一給出某種算法,而是讓學生對自己的算法作出必要的解釋。又如,在教學統計時,先設計到大象家做客的童話場景,提出不同的問題,再引導學生分類、整理,用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的統計表表示問題的結果,然后讓學生用統計的數據進行分析、解釋和說明。

  其次,教學內容的呈現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突出學生的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以適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要求。例如,在"認物體"時,讓學生自己玩積木,試著把積木塊分類,在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進一步聯系生活找它們的"朋友",逐步建立這些幾何體的觀念,同時安排"有趣的拼搭",使學生在"滾一滾"、"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數一數"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它們的特征,發展空間觀念。又如,在"分與合"里教學5以內數的分與合時,例題先提出"把4個桃放在2個盤里,可以怎樣放"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發現4可以分成幾和幾,再提出"幾和幾合成4"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接著提出關于5的分與合的問題,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究,把結論交給學生自己得出,然后讓學生獨立擺一擺、填一填,完成2和3的分與合。在加、減計算中,都是先出現學生熟悉的、有意義的實際問題的場景,提出數學問題,接著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經驗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組織相互間的交流,發現或總結算法,然后出現類似的數學問題或通過情境變式,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并作出自己的解釋。再如統計的學習,則讓學生著重通過小組合作,經歷和體會簡單統計的過程,用自己的語言交流統計的結果。教材的這些處理,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體會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使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 提倡算法多樣化,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材在計算教學中,盡量為學生提供自己探索的空間,通過自主探索突出算法多樣化。例如,10以內的加、減計算,不再像過去那樣先復習數的組成,然后用數的組成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方法,而是聯系實際問題的情境出現算式,讓學生來探索、交流計算方法。這樣學生就可以聯系生活經驗算出結果,也可以從圖畫里數出結果,還可以用"分"或"合"的思想解釋結果。2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的計算,教材讓學生獨立思考、相互交流,出現多種算法,使學生在感受、體會不同算法的基礎上,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這里不強調學生采用同一種算法,也不要求學生幾種算法都掌握。

  教材在提倡算法多樣化的同時,還十分重視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數感。例如,在認數中,讓學生理解所學數的意義,用涂色、畫圖或用學具來表示數,說出"比8小的數"、"比7大的數","說一說5離8近一些,還是離1近一些",通過游戲讓學生猜數,要求學生用認識的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等;在計算中,讓學生"不計算"估計算式的結果,體會估計的方法及其合理性;讓學生在探索問題時自己選擇適當的方法,也有助于數感的培養。

  除了上述特點之外,本冊教材還具有落實思想品德教育、落實數學思想方法、重視數學實踐活動和解決問題、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有序扎實、圖文并茂富有童趣等鮮明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數與代數

  經歷數物體個數的活動,認識20以內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認識數0,知道一個物體也沒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點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結合計數器初步認識個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幾表示幾個一,知道10個一是1個十;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或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在分與合的活動中理解并受氣10以內數的組成;聯系把兩部分物體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和從總數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實際問題,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聯系實際問題理解連加、連減和回頭混合兩步計算。

  結合鐘面認識時針、分針,會正確說出鐘面上的整時時間,會說出鐘面上接近整時時間大約是幾時。

 。2)空間與圖形

  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狀的物體。

  在堆、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活動中,初步感受"平面"和"曲面"。

  初步認識并會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統計與概率

  經歷把物體按種類、形狀、顏色、用途或其他特征分類的過程,初步感受"分一分"是整理、統計數據時的重要方法。

  會用簡單的象形統計圖表示分類的結果,會把統計得到的數據填入相減的表格,會利用象形統計圖和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

  2、數學思考方面。

  在認數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發展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抽象出數,理解數的含義;在操作學具活動中,感受并概括出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在比較兩類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述關系的能力。

  在理解加、減法含義和學習加、減法計算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在對實際問題進行數量關系分析的基礎上,選用恰當的數學方法計算;通過對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發展計算策略,在多樣化算法中選擇適宜自己的算法;在計算練習中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在認識常見的幾何形體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活動,在物體的形狀、大小、相互位置等方面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在把物體分一分、理一理、數一數的過程中,感受到統計是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表達統計結果的能力。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觀察、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實際情境或問題,具有初步的發散思維;在教師幫助下進行有條理的思考,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組織下,應用20以內的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

  在教師的組織下,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并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好奇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喜歡觀察并提出問題。

  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經過獨立思考認識數學知識的體驗。

  在觀察、操作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教學措施

  1.把解決問題寓于認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內容的教學過程中。

  2.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

  3.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

  4.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

  5.聯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較多的用實物、圖形、小棒、數字表示數的內容,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數描述身邊的事情并用數交流信息。

  6.通過交流算法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評價,為學生保留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選用算法的空間。

  教學計劃時間安排表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備注

  19/1~9/2準備課2/2

  29/5~9/9數一數1/1比一比1/1分一分1/1

  認位置1/1機動1/2

  39/12~9/16機動1/2認數(一)4/10

  49/19~9/23認數(一)5/10

  59/26~9/30認數(一)1/10機動2/2認物體2/2

  610/3~10/7國慶放假

  710/8~10/14機動2/2分與合6/6機動1/2

  810/17~10/21機動1/2加和減4/21

  910/24~10/28加和減5/21

  1010/31~11/4加和減5/21

  1111/7~11/11加和減5/21

  1211/14~11/18加和減2/21機動2/2期中考試1/1

  1311/21~11/25統計1/1認數(二)4/5

  1411/28~12/2認數(二)1/5認鐘表1/1機動2/2

  加法1/10

  1512/5~12/9加法5/10

  1612/12~12/16加法4/10機動1/2

  1712/26~12/30機動1/2期末復習 4/4

  1812/26~12/30綜合練習5/8

  191/2~1/6綜合練習3/8(元旦放假)

  201/9~1/13小學期末測試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9

  一、復習導入

  1、 復習:

  昨天我們認識了誰?

  13是怎樣組成的?18呢?

  你能用小棒擺一擺嗎?

  讓學生在計數器上表示數:11,15,20。并說說數的組成。

  2、 口算

  教師出示口算卡:10以內的。

  比一比,誰算的快。

  二、探索新知

  1. 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么?

  一共有幾個蘋果?你是怎樣知道的?

  2. 你看了圖能列出什么算式?

  10+5=15

  5+10=15

  15-10=5

  15-5=10

  這些算式是什么意思?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3. 想想做做第1題——你能用小棒擺出17嗎?

  看了你擺的小棒能列什么算式?

  反饋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揭示課題: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的`有關10的加減法。

  三、鞏固練習

  1、 想想做做第4題

  看圖,明圖意——復習有關帶大括號和問號的圖文應用題

  2、想想做做第2題

  先觀察算式半分鐘,思考怎樣算得又對又快。

  再讓學生在教材上完成。

  交流怎樣算得快。

  3、奪紅旗比賽。

  想想做做第3題。

  4、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抽卡片報得數。

  (2)火車開得快又快。

  5、同桌合作,一個說算式,一個說得數。

  6、摘蘋果游戲:

  準備一些卡紙,將10加幾與相應的減法算式寫在蘋果反面,貼在蘋果樹上,指名學生摘蘋果,蘋果就獎勵給學生。

  四、小結提升。

  1、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2、師出示10加幾與相應的減法各一道,提問學生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2、 練習十第2題

  按順序填數,比一比誰數得熟練。

  3、 游戲——猜數:第3題

  老師先和學生一起玩,示范如何開展這個游戲。

  再由學生同桌玩或四人小組玩。

  4、 第5題

  讀懂圖意后,獨立完成。

  5、 比一比——想想做做第2題

  注意一組四題的聯系。

  6、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8+2+3 農歷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初二 17-7+6

  指名板演,集體交流時,注意強調算法。

  練習十第6題——求未知加數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10加幾和10減幾的內容,想一想,這類題你是怎么算的?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0

  一、全冊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鐘表,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減法(一),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減法(二),厘米、米的認識,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教材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內容的展開盡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一班44人,二班42人。經過了一學期數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對課堂常規有所了解,他們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學能力在上學期基礎上有所提高,但他們天真、好動,好奇、好問、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強。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也有濃厚的興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也有少數學生由于各種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施教,讓每個同學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進步。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并會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和大約幾時。

  3、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理解各個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4、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5、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

  6、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7、經歷探索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并提出能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8、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9、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10、在與同伴交流認數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合作意識。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成觀察并提出問題的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4、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

  五、教學措施

  1、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把握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理念,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維度確立教學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能把教學目標僅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等顯性目標上。

  2、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

  教師要注意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經驗。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中要注意改變由教師為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激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地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和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教學時,就同一問題情景,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在自主練習時要為學生提供難易、數量不同的題目,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地完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

  5、教師應創造性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師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而更應該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雖然本教材已構建成以教科書為核心,以教師教學用書、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音像資料和教輔讀物為輔助的立體化的課程教材體系,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教師還需因人、因地、因時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內外課程資源,以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

  6、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實施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樣的多元化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要將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1

  一、指導思想:

  經過總教學,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本事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到達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的主要資料

  1.“100以內的數”的教學。

  著重教學100以內數的順序、數位表、數的組成和數的大小。教學時,能夠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學習的100以內數的相關資料。對于數位表應進行重點教學,它是學習100以內加減法計算、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法則的重要基礎。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能夠多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一說,逐漸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

  教材主要從兩方面進行教學: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用計算解決簡單的問題。本學期學習的計算主要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等資料。這些資料不論在計算難度,還是在計算的方法上,都存在必須的差異。教材中雖然把這些資料集中安排教學,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點。注意比較練習,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計算的方法。對于“20以內的退位減法”,要求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相同,學生應熟練掌握。對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較熟練。對于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在計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學生能計算正確就能夠了。對于計算方法,根據《大綱》的精神,允許學生選擇自我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教學時,能夠先讓學生計算。計算后,能夠分小組討論,這些題能夠分為哪幾種形式,每一種計算問題能夠用什么方法計算。使學生經過討論、交流,溝通思想,相互學習,到達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說一說每種計算方法有什么不一樣點。在學生討論時,教師要注意巡視,參與學生的討論,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意識。

  教學解決問題時,先讓學生認真看圖,說一說圖意。然后,學生思考:根據圖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能夠采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后,按小組匯報討論的結果,全班進行交流。

  3.“元、角、分”的教學。

  本學期在學習“元、角、分”時,主要經過很多的操作、活動幫忙學生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系,以及人民幣的應用,使學生對元、角、分有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并結合具體情境進行應用。教學時,主要讓學生回憶所學的知識。如果學生遺忘了,還能夠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用實物幫忙學生思考。

  4.“幾時幾分”的教學。

  由于時間的概念比較抽象,所以在教材中只要求學生能看著鐘面說是幾時幾分就能夠了。教學時,能夠讓學生說一說應當怎樣看鐘面,也能夠讓學生討論一下自我是怎樣看的?赡苊總人看鐘的習慣不一樣,但不論什么方法,只要能說正確即可。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估計時間的意識和習慣,即看鐘面時,如果一時說不出準確的時間,能夠說一說大概是幾時幾分。多進行這樣的練習,對學生建立時間觀念是很有好處的。另外,還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結合具體實際多向學生滲透時間的觀念。

  5.“位置和圖形”的教學。

  教學時,一方面,要結合教材圖中所描繪的情境讓學生說出每個學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用所學過的有關位置的詞語描述整個畫面的情境,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本事。描述時,要異常注意有關“左”、“右”相對性的問題。教師還能夠根據本班具體情景,創設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到達全面教學的目的。

  6.“統計”的教學。

  教學時,能夠根據教材中供給的素材,分小組直接讓學生觀察統計圖,解決問題。另外,還能夠先不出填好的統計圖,而根據全班的實際情景,經歷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景解決問題。這樣就能夠把本學期所學的統計的全過程都教學一遍。

  7.教學的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減法計算.

  8教學的難點:時分、人民幣的認識。

  三、教學的'主要目標

  1.經過總教學,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本事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到達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2、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我的學習過程和收獲,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3、經過總教學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4、經過形式多樣化的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趣味的教學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5、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忙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一樣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四、教學的具體設想

  1、首先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我的學習過程和收獲。能夠讓學生說一說在這一學期里都學了哪些資料,哪些資料最趣味,覺得哪些資料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覺學習比較困難的是什么資料,問題銀行中還有什么問題沒解決,等等。也能夠引導學生設想自我的教學方法。這樣學生能了解到自我的學習情景,明確再努力的目標,教師更全面地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景,為有針對性地教學輔導指明方向。

  2、以游戲活動為主進行總教學。游戲是一年級兒童最喜歡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玩中教學,在教學中玩,在玩與教學相結合中發展。如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讓學生玩猜數、對口令、接龍等游戲,加深數感。又如加減法計算的教學,不能出現單純的題海練習,這樣學生會厭倦的。能夠設計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戲活動,學生邊玩邊熟練加減法的正確計算。

  3、與生活密切聯系。教學時同樣要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能夠設計一些生活情境畫面給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能夠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學生不僅僅感受生活即是數學,數學即是生活,并且各方面都得了發展。

  4、以實踐操作為主進行總教學。

  五、總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20以內退位減法(補充課本第99頁第7題)

  第二課時:100以內數的讀寫、加減法(課本第98頁第1、2、3、4、5、6題,補充。)

  第三課時:元、角、分的認識,時、分的認識(課本第99頁8題,100頁9題,補充。)

  第四課時:位置與圖形、統計(課本第100頁第10、11題,第101頁,第105頁)。

  第五課時:總教學(課本第102頁第1、2、3、4、5、6、題,第103頁、第104頁)。

  練習測試5課時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一年級數學組教師將以《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和《溧水縣普通教育辦學水平評估方案》為工作標準,以學校工作計劃為依據,構建“精誠”為核心價值的課程文化,實踐“精誠管理”造就“快樂教育”氛圍,貫徹執行規范、追求效益、崇尚創新的工作態度和精神,加強學習,加強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整體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團結互助、互幫互學,繼續以新課程理念為先導,立足課堂教學,以“三十五分鐘課堂的研究”為活動主題,組織本組教師進一步學習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理念,認真扎實地開展好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在求實、高效上下功夫,從而有效提升我組數學教師的課程理解力和課程實施力,促進一年級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二、主要工作

  1、以“三十五分鐘課堂”為主題開展教研活動。

  2、“三十五分鐘課堂”教學競賽。

  三、具體工作和措施

 。ㄒ唬┙M織加強理論學習

  1、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以及各類理論書籍、經驗論文。

  2、集體研讀教材,細讀例題編排、練習編排的特點,正確全面地把握教材編寫的意圖。

  3、組內教師須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不同形式的專題講座,全程參與教學研討,必要時作主題發言。平時研討活動中全組教師也可就常規管理中的教師與學生在教學、學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

 。ǘ┞鋵嵔萄薪M常規管理

  1、提高教師備課的實效性。

  OA電子備課系統在個人主備、團隊備課的前提下,形成個性化的設計方案,從“他組織”走向“自組織”,使備課過程成為課程創新與開發的過程。教學之后,要及時寫好教后反思或教后記。

  2、設計科學有效的練習,合理設置作業。

  合理使用《補充練習》,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題目進行練習,對于有一定思維含量能有效拓寬學生思維寬度和深度的一些題目必須要做,對于一些重復設計的機械操練題,教師可視本班實際情況選擇不做或少做。教師也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自行設計一些具有實踐性、綜合性、靈活性、開放性的綜合練習,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緊抓教學質量不放松。

  本學期,我們要繼續狠抓平行班的教學質量,為確保教學質量的提升,采取如下措施:

  ⑴平時做好培優補差工作。教師要對班級內的學困生進行情況分析,有的放矢地做好補差工作,并做好追蹤記錄。

 、浦匾暺綍r單元評研的實效。本學期開始嘗試開展“評研”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意識,注重評研的.有效性,每次利用單元機動課進行評研,教師要根據評研情況認真審視自己的教學質量,不斷調整改進教學,及時做好漏補缺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開展學科活動,營造校園數學文化氣息。

  解決問題是小學生的一項必備的數學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深切體會到: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要從低年級抓起。本學期的數學學習中有大量解決問題的內容,因此本教研組的教研活動更應緊緊圍繞“三十五分鐘課堂的研究”為主題來展開,平時加強日常訓練,學期中認真組織全體學生參與“解決問題能力競賽”。

 。ㄋ模┓e極開展教研組課題研究

  本學期本教研組的專題教研活動是《小學低年級解決“實際問題”教學的實踐與探索》。為了保證這個課題深入有效地開展,要求組內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1、以各種方式展開理論學習,提升理性認識。

  圍繞研究主題,每位教師在學期內學習相關理論文章,并做好理論學習摘記。教師們還可利用課余時間查找并學習相關的資料,在小組教研活動中進行交流和研討,骨干教師的研究課題可與本課題結合起來,共同推動課題研究的進展。

  2、進一步開展實踐研究,探索有效實施的策略

  各位教師不論是備課、說課、評課等活動都可圍繞專題展開。通過課例研究,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教學結果進行反思,不斷研究和解決教學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3、開展《基于“核心問題”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通過《基于“核心問題”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縮小教師教學水平之間的差距,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校名師隊伍的建設和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4、發揮組內骨干教師的傳幫帶的作用,挖掘本組優秀教師,為組內青年教師搭建發展平臺。

  四、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

  2、第一次組內集體備課、研討。(主備:《第一單元:20以內的減法十幾減9》)

  3、第二次組內集體備課、研討。(主備:《十幾減9》)

  4、組織理論學習,完成讀書摘抄。

  三月份:

  1、學習《溧水教育》20xx年第12期的文章《提升教學品質的思考和探索》。

  2、第三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二單元:認識圖形》)

  3、組織教師參加學校“三十五分鐘課堂”系列教研活動。

  4、教研組組內教學工作自查。

  5、組織理論學習,完成讀書摘抄。

  四月份:

  1、組織學習課程標準(20xx版)。

  2、第四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三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

  3、期中質量調研。

  4、撰寫、上交教學案例或敘事。

  5、第五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四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6、組織理論學習,完成讀書摘抄。

  五月份:

  1、第六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五單元元、角、分》)

  2、組織教師參加學!叭宸昼娬n堂”系列教研活動。

  3、教研組組內教學工作自查。

  4、第七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5、組織理論學習,完成讀書摘抄。

  六月份:

  1、第八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七單元期末復習》)

  2、組織學生參加學!敖鉀Q問題能力”的等級考試。

  3、進行期末復習研討。

  4、撰寫、上交教學隨筆《我最得意的一節課》。

  5、組織理論學習,完成讀書摘抄。

  6、期末教研組工作小結(再次檢查需上交或上傳的各種材料)。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3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3人,有一人住宿,男生2人,女生1人,有一名眼睛視力差,黑板上的字看不清。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到達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必須的興趣,能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墒窃谟龅剿伎忌疃容^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中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可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的所有情景。僅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情景。所以對這些學生,我應當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構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堅持,并逐步引導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樂趣中。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并能有必須個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學目標:

 。ㄒ唬┍緝越滩牡慕虒W目標

  1、第一單元加與減(一),是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降低了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們學習數學的難度,退位減法是一個難點,學生掌握比加慢,但同時也是今后豎式減法的重點所在,所以在介紹的數小棒、倒著數數,湊十法,看減法想加法,借助計數器這些方法中,孩子們喜歡用什么方法不統一,自我怎樣快怎樣算,可是要介紹這些方法。

  2、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經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具體情景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聯系。

  3、第五單元加與減(三)在加與減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于進位、退位)和連加、連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ǘ┛臻g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學生將經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一樣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發展空間關念。

  2、第四單元趣味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上學期立體圖形到此刻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歡的拼圖,用它能夠拼出很多的圖形讓孩子們自我動手拼,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趣味的圖案。

 。ǘ⿲嵺`活動

  本冊教材在第五單元之后安排了一個大的實踐活動,即分扣子和填數游戲。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從根據客觀事物抽象、本質的特征進行不一樣方式的`分類,促進孩子邏輯思維的發展。同時,安排學生填空數游戲,旨在對孩子的口算本事邏輯思維和觀察本事的訓練、感受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這冊教材教學重點是;100以內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構成初步的數感。

  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所以,應當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數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資料,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本事。

  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購物、以及觀察、數學的思維訓練。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活動。

  2、認真鉆研教材,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備好課,寫好教案與反思。

  3、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提問時適當降低難度,應當研究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精講多練。教會學生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幫忙學生弄懂每一道題,到達計算熟練。

  4、布置一些比較趣味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和認真做題的習慣。

  5、及時進行學習水平反饋,及時查漏補缺。

  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7、必須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

  8、課堂主要是提高學生的本事,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9、引導學生思考,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10、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4

  一、基本情況的分析:

  我們一年級一班現有學生62人,其中獨生子女占90%以上。經過了半年的學習,他們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學能力在上學期基礎上有所提高,但他們天真、好動,好奇、好問、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強。所以,本學期,計劃讓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培養各種基本能力。

  二、本冊教材知識系統及安排:

  本冊教材包括“南極小客人”、“下雨了”、“農夫與牧童”、“綠色行動”、“小小存錢罐”、“大海邊”、“阿福的新衣”、“我們的鞋碼”、“兒童樂園”幾個部分。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ㄒ唬、數與代數:

  1、在實際情景中能正確地任、讀、寫10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景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在現實情景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空間與圖形: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ㄈ、統計與概率:

  1、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2、能完成簡單的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ㄋ模⿲嵺`與綜合應用:

  1、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

  2、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四、教改思路及措施;

  1、認真學習區《學科素質教育實施方案》,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及時獲取有價值的資料,學習先進的教改理論,教改經驗。

  2、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 以課堂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將新思路、新方法滲透到每節課中。

  3、教學過程要體現開放性、活動性。提倡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讓學生在寬松開放的情景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既長知識又長智慧的目標。引導他們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開發潛能、理解知識、發展技能,學習數學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4、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中努力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到用數學眼光“看世界”的意識。

  5、注意學習過程的構建性。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創設情景,運用已有的經驗,在動手、動腦和相互交流的活動中,通過“做數學”獲得再創造的機會。

  6、改革評價模式

  對學生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既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學習態度的發展。在學科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我能行”的觀念意識,配合學校的評價改革方案,科學合理地運用“我學會了嗎?”“豐收園”等欄目,全面了解學生的小狀況,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

  五、教學進度安排:

  1、“南極小客人” 4課時

  2、“下雨了” 2課時

  3、“農夫與牧童” 4課時

  4、“綠色行動” 8課時

  5、“小小存錢罐” 4課時

  6、“大海邊” 10課時

  7、“阿福的新衣” 4課時

  8、“我們的鞋碼” 2課時

  9、總復習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5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4)、(7)兩個班的數學教學,由于學生剛由小學升入初中,好多的習慣還不規范,導致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為了能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本學期學情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非常密切,知識的綜合性也較強,教材為學生動手操作,歸納猜想提供了可能。觀察、思考、實驗、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能更好地自主學習。因此對每一章的教學都要體現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要求老師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學第一周我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中發現少部分學生基礎還可以,而大部分學生基礎和能力比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設法,鼓勵他們增強信心,改變現狀。在扎實基礎上提高他們解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教學計劃:

 。ㄒ唬┱莆諏W生心理特征,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由小學進入中學,心理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但學生環境的更換并不等于他們已經具備了中學生的諸多能力。因此對學習道路上的困難估計不足。鑒于這些心理特征,教師必須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時時地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要想辦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離開數學知識將無法進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直接興趣,數學第一章內容的正確把握能較好地做到這些。

 。ǘ┡μ岣哒n堂45分鐘效率

 。1)在教師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讀教材,駕奴教材,認真備課,認真備學生,認真備教法,對所講知識的每一環節的過渡都要精心設計。給學生出示的問題也要有層次,有梯度,哪些是獨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組合作完成的,知識的達標程度教師更要掌握。同時作業也要分層次進行,使優生吃飽,差生吃好。

 。2)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初一的數學是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的精神,在教學中著重對學生進行上述幾方面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盡可能地把學生的潛能全部挖掘出來。

 。ㄈ┘訌妼W生學法指導

  進入中學,有些學生縱然很努力,成績依舊上不去,這說明中學階段學習方法問題已成為突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知識的內存規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斷、綜合、歸納的解題能力,我要求學生養成先復習,后做作業的好習慣。課后注意及時復習鞏固以及經常復習鞏固,能使學過的知識達到永久記憶,遺忘緩慢。

  三、加強集體備課:

  與本組的其他教師加強集體備課,突顯集體的優勢,作到進度統一。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6

  一、班級情況簡析

  因為是剛進入一年級進行學習,課堂常規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過程,怎樣收拾書包、怎樣擺放上課用的學習用品、怎樣舉手回答問題、什么是課堂作業、什么是家庭作業、怎樣記家庭作業,上課什么時間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這個學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習慣的,特別是良好的聽、說、讀、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需要我們開始進行引導和培養的.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表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 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注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余的數量關系。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了解。

  四、教學基本思路:

  (一)數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數學教學必須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數學接受能力。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的教學應有實際背景,利用學生的.經驗,使用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探索和考察數學概念得出含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他們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為了避免小組學習流于形式,就必須用心培養學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輸出,也有信息輸入,所以加談、傾聽、閱讀、書寫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對數學而言,交流還應具有描述的技能。

 。ㄈ┚o扣數學活動的目的設計安排活動

  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的教學,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而活動本身有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過程。

 。ㄋ模┳鼍毩暋懽鳂I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習得技能的必要環節.實踐活動

  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實踐活動或小調查。例如:

  1、找一找,說一說。我找3個比我高的人我找2個和我同歲的人我找

  2、說一說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加法問題。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間,向同伴說一說你是怎樣整理的。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7

  教學目標 :

  以游玩花果山為主線,使學生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加號。會讀寫算式。能根 據具體情境寫加法算式,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認識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夠解釋自己的

  學情預測 :

  學生能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加號。會讀寫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寫加法算式,能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

  圖片若干張,信封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談話導入(課件1)

  小朋友,這是唐僧師徒四人,你們都熟悉他們嗎?老師猜你們最喜歡孫悟空,對吧?老師告訴你,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就在我們連云港,是全世界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今天老師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去游玩花果山。要坐景區的專車,那就先搶答老師的問題。

  二、互動探究,認識加法

  1.創設情境(課件2)

  談話:我們排好隊,過了檢票口,大約走5分鐘,就會看到平坦的大路左邊有個“花果山放生池”,里面有很多的錦鯉。這是老師請得小導游,正在等我們呢!

  2.認識加法(課件3)

  提問:小導游手里的魚食吸引了好多魚來到岸邊。大家仔細看,有幾條魚?師引導學生用完整話表達。多找生說。

  提問:瞧,又來了幾條魚?師引導學生用完整話表達,多找學生說。

  提問:誰能把剛才2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多找學生說。

  剛才2句話都是你們說,現在聽老師說一句,一共有幾條魚?跟著老師說一遍。誰能把你們說的2句,和老師說的1句話,連起來說一遍?試試看!多找人說,可以同桌互相說。

  教師檢查學生說的結果后,告訴學生:最后一句話就是問題,我們所要求的`問題。

  提問:一共有幾條魚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呢?

  學生答案估計有:一個一個數,看圖的,3條魚和2條魚合起來的,當學生回答是從合的角度考慮時,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并告之學生,可以從學過的合成來解釋,并用手勢表示合,讓學生多說。

  教師講解:“3條魚和2條魚合起來就是5條魚,”這句話可以用一種算式來表示,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加法算式。(引出課題,教師板書)

  3 + 2 = 5

  加號

  讀作:3加2等于5.

  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其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它代表一種計算方法—加法,意義是兩部分合起來,一共是多少。

  3.理解算法

  誰再來說說,計算3+2=5時,你是怎么知道是有5條的?

  讓學生結合圖意,再互相說一說3+2=5表示什么意思。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4.教學試一試(課件4)

  誰來說一說,這2張圖是什么意思?用你的話,告訴大家。引導學生仿例題說3句話,鼓勵說完整話,讓學生多說。

  先來了1條魚,又來了2條魚,現在有幾條魚?

  提問:要算現有幾條魚,就是把1條魚和2條魚怎么樣呢?(教師手勢表示合)

  追問:1條和2條合起來,可以寫什么算式?

  互相說說,指名口答,教師板書。要求學生說說為什么用 計算,是怎樣算的,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結

  “3+2”表示把幾和幾合成幾?“1+2”呢?可以怎樣算出它們的得數?

  我們在魚池邊待的太久了,別忘了我們是來游玩花果山的,還是請小導游帶路吧

  三、糾正反饋,遷移鞏固

 。ㄕn件5)談話:我們經過山門,往上走就會看到巨大的石像,介紹《西游記》作者,并借用小導游的話“想見美猴王嗎?那就接受我的挑戰吧!”

  1.指導完成“想想做做” 1(6)

  教師指導學生看懂圖意,會用完整話表達,可以寫什么算式?為什么可以寫加法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

  引導學生從合的角度考慮,讓學生多說。

  2.指導完成“想想做做”2 (課件7)

  以前我們學過用擺小棒的方法來認識數的分與合,那么我們也可以用畫圓的方法算出加法得數)

  指導學生看懂題目要求,教師示范第一小題,要求學生說說老師先畫了幾個圓,再畫幾個圓,最后算出得數。其余2小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找學生板書。

  3.指導完成“想想做做”3(課件8-信若干封)

  過渡:小導游豎起大拇指直夸我們了不起哦,真是太聰明了!很樂意做我們的小導游。帶領我們參觀三元宮,來到水簾洞口,她先進去跟美猴王打聲招呼,出來后:“美猴王有客人,先去招呼了,請我們稍等片刻,他給我們準備了好多新鮮的草莓呢。而且也給我們留了信,我們看看信里說了什么!”

  信封里裝有習題,要求算出得數,并說說是怎么想的,突出用“幾和幾合起來是幾”來口算。小組合作,匯報交流,答對獎勵。

  四、全課總結(課件9)

  這個客人是誰呢?哦,原來是豬八戒啊!瞧,美猴王跟我們問好呢!借用美猴王的話,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會了什么計算方法。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8

  一、指導思想:

  以《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結合本班學生及數學學習的具體情況。通過復習,提高學生的實際數學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激發興趣,感受數學的魅力。

  二、復習目標:

  1.經歷對知識回顧與整理的過程,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逐步養成回顧與反思的習慣。

  2.促進學生的認知策略和發展,提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復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5.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復習的重、難點:

  復習重點:主要放在數與數的運算這一塊內容中的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及應用,人民幣的認識。復習難點: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筆算(進位加、退位減),人民幣的簡單計算,解決問題,鐘表的認識(辨別大約幾時)。

  四、學情分析:

  我任教兩個班的數學,各有64名學生,這兩個班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天真、活潑、好動;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學習興趣濃厚,計算能力薄弱。但他們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一(1)班:學生差距大,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習慣有待加強,平時上課,能認真聽講的學生約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六十,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只能持續5分鐘左右,但他們的交作業習慣較好,可每次都會有20個左右的小朋友做錯題。

  一(2)班:達到優秀的有39人,中等生有15人,差生:7人,學困生:3人;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每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與技能,接受能力強,上課喜歡集體回答問題,學困生較少,但交作業的情況不太好,現在還有幾個學生會忘記交作業。

  五、復習措施:

  1.首先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復習前,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弄清學生對哪些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哪些知識還存在問題,存在什么問題,從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復習活動,以增強復習的實效性。

  2.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學生也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把握好知識的重、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學習、理解數學知識。使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3.復習加減法計算時,(每天5分鐘)可以采用游戲、競賽等多種形式組織學生練習,以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促進計算技能的形成。

  4.收集單元測試卷、練習冊、作業中容易出錯的題,做重點的滲透復習;設計專題活動,滲透各項數學知識。專題活動的設計可以使復習的內容綜合化,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

  5.根據平時教學了解的情況,結合復習有關的知識點做好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工作。

  6.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多做家訪,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學生學習。

  六、復習內容及時間安排

 。ㄒ唬、100以內數的認識(1)1課時

  1.數數(正數、倒數、單數、雙數)

  2.回顧數位的認識

  3.進一步了解數的意義

  4.反饋練習

  100以內數的認識(2)2課時

  1.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減一位數

  2.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反饋練習

  (二)、認識鐘表2課時

  1.進一步鞏固整時、半時、大約幾時

  2.據具體情景描述時間

 。ㄈ、方位與圖形2課時

  1.進一步鞏固所學圖形特征

  2.說說認識方向的要領

  3.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ㄋ模、100以內數的加減法(1)2課時

  1.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熟練掌握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位加、退位減)

  3.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2)2課時

  1.鞏固計算方法

  2.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ㄎ澹、人民幣的認識2課時

  1.鞏固人民幣單位

  2.能夠進行簡單計算

 。、厘米、米的認識2課時

  1.回顧與整理

  2.會畫線段,并會測量

 。ㄆ撸⒔y計1課時

  1.會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

  2.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ò耍⒖倧土3課時

  1.回顧全冊內容,進行針對性地整理和反饋

  2.查漏補缺、綜合練習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9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提出的“以雅育雅,自主發展”為指導,圍繞學校的工作重點“從愿意到明白,聚焦課堂教學”開展本期數學教研組工作,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機制,使得教研組團隊建設專業化,教師專業發展自主化。用任務驅動,使教研組內每位成員明明白白上好每節課,明明白白做好每個研究,明明白白搞好每次活動。

  二、關鍵詞:

  常規,研究,質量,活動

  三、工作策略:

  想實招,做實事,求實效

  四、工作要點。

  配合班主任抓好“德育”工作,尤其是好習慣的堅持,因為“習慣決定成敗”。

  搞好教研工作,做到“務實教研,教研務實”。堅持每單元集體備課,而且時間、

  地點、主講人要落到實處。另外隨機教研隨時在組內開展。(本學期的教學重點

  應該是:認真組織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效。

  以高度的責任心,熱忱的服務態度,強勁的服務力來做好一切常規工作:

  ⑴ 堅持做好教學“八認真”;

 、 認真抓好“教學十環節”;特別要在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高效性上下功夫;

 、 讓學生繼續適應教師的課堂教學,

  ⑷ 認真做好課前修改,課中靈活有效地實施,課后認真細致的總結反思工作;

 、 認真上好組內的研究課,并做好評、說、反思工作;

 、 堅持提前兩周備好課,每個單元檢查簽字。

 、 認真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養。

  【8】初步培養學生養成“錯題記載”的`習慣。

  【9】開展年級組內的數學競賽(如:口算比賽)。

  【10】配合年級組搞好年級的特色活動,并在活動中突出體現數學學科的特色。

  五、本學期特色工作:

  1、建立一年級學生情況記載表。

  2、加強和二年級的聯系,高效地開展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

  3、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收集相關資料。

  4、輔導學生參加數學比賽。

  5、落實“課堂觀察”的研討工作。

  6、開展富有特色的教研組活動,促進組內每一位教師的發展。

  六、各學月工作重點安排:

  第一學月:制定本組工作計劃,參加期初的教材分析,盡快順利開展新學期的教學工作。

  第二學月:繼續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開展課堂觀察研究活動。

  第三學月:積極參加專家聽課日活動。

  第四學月: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展年級特色的“口算”比賽。

  第五學月:實踐反饋性的考試,工作總結、質量分析等期末工作。

  七、組內集體備課安排:

  第一、六單 元 、整理與復習(一) 主講 謝

  第二、四單 元 、整理與復習(二) 主講 趙

  第三、五、七單 元 加與減(一、二、三) 主講 任

  第八單元 、總復習 主講 鐘

  八、組內研究課題:

  《組織教學對學生學習質效的影響》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30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3人,有一人住宿,男生2人,女生1人,有一名眼睛視力差,黑板上的字看不清。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能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中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情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樂趣中。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并能有一定個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學目標: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1、第一單元‘‘加與減’,是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降低了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們學習數學的難度,退位減法是一個難點,學生掌握比加慢,但同時也是今后豎式減法的重點所在,所以在介紹的數小棒、倒著數數,湊十法,看減法想加法,借助計數器……這些方法中,孩子們喜歡用什么方法不統一,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紹這些方法。

  2、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具體情況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聯系。

  3、第五單元‘‘加與減’在加與減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于進位、退位)和連加、連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關念。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上學期立體圖形到現在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歡的拼圖,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圖形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拼,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ǘ⿲嵺`活動

  本冊教材在第五單元之后安排了一個大的實踐活動,即‘‘分扣子’和‘‘填數游戲’。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從根據客觀事物抽象、本質的特征進行不同方式的分類,促進孩子邏輯思維的發展。同時,安排學生填空數游戲,旨在對孩子的口算能力邏輯思維和觀察能力的訓練、感受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這冊教材教學重點是;100以內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

  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數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購物、以及觀察、數學的思維訓練。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活動。

  2、認真鉆研教材,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備好課,寫好教案與反思。

  3、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提問時適當降低難度,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精講多練。教會學生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弄懂每一道題,達到計算熟練。

  4、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和認真做題的習慣。

  5、及時進行學習水平反饋,及時查漏補缺。

  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7、一定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

  8、課堂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9、引導學生思考,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10、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31

  一年級學生由于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并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征,感受并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并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系,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表”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系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并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系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系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并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三、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四、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于創新。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32

  一、形勢分析

  我班有32名學生。有24個男生,8個女生。剛入學的孩子活潑天真。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數學興趣濃厚,家庭教育和學習愛好良好。通過入學考試,全部達到入學要求。

  雖然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們不知道怎么學,學不會。有些學生學習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師要耐心地給予不同層次的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他們養成熱愛學習的習慣,讓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這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目的要求

  1、知識和技能:

  體驗從實際情況中抽象數字的過程,知道20以內的數字,學會讀寫;理解20以內數字的構成,知道符號的含義,=,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的估計。結合具體情況,初步了解加減的含義;在探索了一位數加法和對應減法的口算方法后,我可以熟練地計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對應減法;20以內學會加減估計。知道鐘面,整點時間和鐘面上的大概時間。結合具體情況了解上、下、前、后、左、右,有初步的方位概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認識這些物體對應的圖形,通過實際活動體驗這些物體的一些特征,就能正確識別這些物體。感受并比較一些物體的長度、大小和重量。了解象形圖和簡單統計表,通過實踐學習簡單分類,體會和體驗數據采集和統計的過程,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數據回答簡單問題,能夠與同行交流。

  2、數學思維:

  初步學習從數學思維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比如數物體的數量,比較事物的數量,比較簡單的長度、大小、重量等。在形成數字概念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理解20以內的數字時,通過比較和排列找到數字之間的聯系,在學習“分離和組合”時,發展學生有序的思維、分析和推理能力,在“識別鐘表”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梢杂谩俺ā焙汀敖M合”的思路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結合具體情況探索一位數加減,體驗他們與同行交流算法的過程,正確、有條理地講解他們的'算法;能夠說明估計的過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的過程中,空間的概念得到了發展。感受收集整理數據的簡單過程,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有簡單的統計思維。

  3、問題解決:

  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況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夠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簡單的幾何可以簡單分類,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可以聯系情況來描述;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可以收集有效的信息,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達問題解決的結果。體驗和同桌一起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夠和同齡人交流想法。

  4、情緒和態度: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對一些與ma有關的東西產生了好奇心

  三、興趣和良好習慣

  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數學學習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學時,首先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學生回答得對與錯或語言是否完整,老師延緩評價,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特別注意的是不宜用統一的、程式化的語言來訓練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讓每個學生首先喜歡上課、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學數學。

  1、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例如,在實踐活動“小小運動會”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設計成一個童話故事,在講故事的進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模擬表演;還可以結合學校的運動會,鼓勵學生從中發現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

  3、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愿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學會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

  四、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立了“問題銀行”等欄目,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即使有的問題當時不能解決,可以放在“問題銀行”以后解決。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3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一年級學生由于剛剛從幼兒園畢業,踏入小學校園,活潑好動。大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我覺得在教學時,應主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感興趣,再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了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也就使學生邁向了數學學習成功的第一步。主要任務有以下幾點:

  1、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做好準備,把需要的書本、學具擺放整齊; 聽課:坐得端正、認真思考、仔細傾聽別人發言等; 發言:先舉手,老師允許后才站起來回答,回答問題響亮完整; 書寫:格式正確,字跡端正、工整。

  2、數學能力的培養,認真觀察、仔細計算、積極思考等。

  3、培養數感。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到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等。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大小、比長短、比高矮,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在10以內加減法之后,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等等。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

  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難點是進位加法,即要學好湊10法。這是學生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之一,學好這部分內容將對學生計算產生積極影響。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數一數活動能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通過具體情景體驗與參與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經歷數的分和合的實踐操作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通過讀一讀、寫一寫會讀寫0—20各數。

  2、通過演示、操作、表述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經歷計算、同伴交流、總結能比較熟練地運用適合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經歷加減法的計算過程,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結合實物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5、通過課堂觀察、講解、組織學生討論總結會看鐘表上的整時。

  四、主要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刻苦鉆研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法,認真上課批改作業,用教師的言行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使學生愿學、樂學。

  2、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和網絡等現代化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課堂上多用兒童化的語言,多給學生微笑和鼓勵,努力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從而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4、抓好單元檢測,把好單元教學關。

  5、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

  6、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為學生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本學期本人的工作目標

  我決定以一個新人的姿態從頭開始。在平時的工作中,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每天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極大的熱情愛工作、愛學生,尊重身旁的每一個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取得優異的教學成績。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34

  一、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本期共有學生40人,超齡生有8人,不足齡生有10人,其中在入學初4歲的學生有3人,年齡相差大,理解本事也就不一樣,學習成績也就有很大的差異。經過平時成績檢測,成績滿分人數總在3人左右徘徊,90分以上人數在15人左右,及格率在85%左右,成績總在30分以下的有2人。由于本班學生成績參差不齊,給期末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可是為了在近3周的教學時間里,盡可能地發揮出最佳教學效果,特制定本教學計劃。

  二、教學資料簡析:

  本冊教學資料主要是:位置;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等。重點教學資料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根據本學期教材資料,結合本版實際情景,教學主要抓住以下幾個重點資料: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10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100以內一個數加(減)整十數的加(減)法,用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等。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加法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我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明白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明白1時=60分,明白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構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四、教學方法與措施:

  1、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與反思自我的學習過程和收獲。說說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談談自我對哪些知識學得比較模糊,需要好好鞏固一下。

  2、充分研究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盡量采取游戲的方法,設計一些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歡樂中教學,更好地獲得最初步的知識和技能。

  3、把握好知識的重點、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都在原先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教學的方法。

  5、改善對學生評估,重視學生自身的縱向比較,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具備了什么本事,在哪些地方還需努力。

  6、根據平時教學了解的情景,結合教學有關的知識點做好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工作。

  五、教學時間安排:

  1、位置……………………………………1課時

  2、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2課時

  3、圖形的拼組……………………………1課時

  4、100以內數的認識……………………1課時

  5、認識人民幣……………………………1課時

  6、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2課時

  7、認識時間………………………………1課時

  8、找規律、統計…………………………1課時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35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3人。從上期平常學習和期末考試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基礎知識掌握得較為牢固,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也有少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按要求完成作業等,對于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里,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二、教材分析

 。ㄒ唬⒔虒W內容

  1、數與代數

  本冊教科書有關數與代數的知識安排了分數;分數加減法和方程。這幾部分內容聯系是緊密的,分數的學習是學習分數加減法的基礎,分數加減法的學習以及學生前面掌握的整數四則計算是學生學習方程的基礎。

 。、空間與圖形

  本冊教科書在空間與圖形安排的內容是長方體和正方體。在這部分內容的設計中,充分體現“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變換”,通過觀察物體、制作模型、數學實驗等方式,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表象,在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過親身體驗來幫助學生獲得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一些本質特征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推導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场⒔y計與概率

  本冊教科書的統計與概率安排的是折線統計圖,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學習一種新的統計形式。學習重點不放在如何制作統計圖上面,而是放在如何運用折線統計圖來了解信息,應用信息上面,通過這樣一種方式達到增強學生統計觀念的目的。

 。础嵺`與綜合應用

  本冊安排的綜合應用有三個:設計長方體的包裝方案,一年吃掉“多少森林”,發豆芽。在編寫方式繼續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動方式,為學生設計出基本的活動程序并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進行活動,并在每個程序下面都給學生留有記錄、分析、計算和寫建議的

  地方,明確要求學生參與整個活動過程,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ǘ、教學目標

  1、能找出10以內兩個非零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能找出兩個非零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2、理解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會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和通分。知道分數和除法、分數和小數的聯系,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進行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不包括將循環小數化成分數)

 。、會進行分數(不含帶分數)加減運算及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會解決有關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础⒃诰唧w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會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一些特征,并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

 。、通過實例,了解體積(或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單位長度的實際含義。

 。贰⒔Y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應用這些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進一步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通過實例,認識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

 。、初步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獲得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初步樹立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10、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類推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察和統計觀念。

  (三)、教材主要特點:

  1、重視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2、突出新舊知識的聯結點,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原有經驗來推動新知識的學習。

  3、重視學具操作和數學實驗,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

  4、尊重學生個性,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5、配合教學內容安排數學文化,拓展學生的視野。

  三、教學措施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在學習中,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大量的生動有趣,富有現實性和數學意義的教材,以便于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的學習活動,但隨著年級的增高,教材中安排數學知識的難度加深。所以,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

  (二)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現實的聯系,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數學,促進學生對數學的認識。

  每個在校的兒童,他們都有著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這其中包含著大量的數學活動經驗與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在現實生活中,小學生可以廣泛的接觸到數、量、空間、圖形、數據、可能性、關系等豐富的`數學世界。因此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現實空間的聯系;另一方面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即學生已有經驗、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興趣等。使學生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

  (三)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一直是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我在教學中也力求保持和發揚這一傳統,并做好以下兩點:(1)加強對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教學時,在使學生掌握數學概念、法則、數量關系的同時,重視數學方法的訓練,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和運用數學的意識。(2)努力處理好基本訓練與創造性思維發展及后繼學習的關系。數學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的“再創造”、數學學習的“再創造”過程,并非是機械地去重復歷史上的“原始創造”,而應根據自己的體驗并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小學的創造性思維是在數學學習的“再創造”過程中逐步得到發展的,而“再創造”的前提是通過必要的基本訓練使學生形成扎實的基本功。

 。ㄋ模┲匾暸囵B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數學教學應努力體現“從問題情境出發,建立模型、尋求結論、應用與推廣”的基本過程。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水平,通過這樣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在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動中逐步發展應用意識,形成基本的實踐能力。在日常數學活動中,安排一些小課題研究和實習作業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ㄎ澹┌盐战虒W要求,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要善于駕奴教材,把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要求開展教學活動。在直觀感知和廣泛的背景下,通過自身體驗,在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學習概念,不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計量單位、計算法則和基本數量關系。對計算的要求適當,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計算速度存在的差異,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達到同樣的計算速度;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算法,不用單一的思維理解算理。

  (六)改進教學評估方法。

  教學評估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察。在評估結果的處理上,注意多種方式的結合,是評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樣化。對知識和技能的評估,盡量做到試題類型多樣化,難度適當,不出助長死記硬背的題目,著重觀察計算的正確性,計算中的思考活動,對基本數量關系的理解和對空間關系的認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視自身的縱向比較,更多的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具備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關注他們知識和能力上的缺陷。評價體現激勵的作用,承認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積極鼓勵和肯定每一個學生的進步。

  (七)耐心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多和家長取得聯系,多用表揚鼓勵的方法,幫他們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課時安排

 。ㄒ唬┓謹担14課時)

  分數的意義3課時

  分數的大小比較2課時

  真分數和假分數2課時

  分數的基本性質2課時

  約分2課時

  通分2課時

  小數與分數2課時

  整理與復習1課時

 。ǘ╅L方體、正方體(14課時)

  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2課時

  長正方體的表面積2課時

  體積與體積單位4課時

  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2課時

  解決問題2課時

  整理與復習1課時綜合應用:設計長方體的包裝方案1課時

 。ㄈ┓謹导訙p法(6課時)

  分數加減法5課時綜合應用:一年“吃掉”多少森林1課時

  (四)方程(18課時)

  用字母表示數4課時等式3方程2解方程3解決問題4整理與復習2

 。ㄎ澹┱劬統計圖(5課時)

  折線統計圖4綜合應用:發豆芽1

 。┛倧土暎5課時)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36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班上學生共53人,天真活潑,對學習充滿樂趣,上期成績較好。本期在教學時應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上期成績基礎上進一步學好數學。

  同時培養其聯系生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課堂學習常規還有待進一步進行規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三、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是以一年級(上)“20以內數的認識”、一年級(下)“100以內數的認識”為基礎,安排了數數、寫讀、讀數、數的大小比較、較大數的估計等內容,目的在于為學生整體建構科學的數的概念,更好地認識萬以內的數。

  第二單元“千米的認識”是繼二年級(上)認識了米、厘米,知道分米且具備了“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認識長度單位千米、介紹毫米的。對毫米學習的要求要低一點,《標準》表述的'是“認識行千米,知道毫米”。

  第三單元三位數的加減法,是在20以內數,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為基礎,主要有整

  十、整百數的加減(口算)、加減法的估算,三位數的加減法及“探索規律、解決問題”等內容!叭f以內數的認識”和“三位數的加減法”是本冊教科書的重點。讀寫數中涉及“0”的讀寫、加減計算中的連續進位和連續退位,變化多、學生計算正確性差,探索規律和解決問題思考性強,這些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要特別注意。

  第四單元“認識圖形”是以一年級(下)初步感知和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為基礎通過實際操作、觀察、體驗,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形四邊形,并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拼組圖形。

  第五單元安排的是有余數的除法。二年級(上)學生學習了表內除法(用口訣求商),三年級(上)將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用豎式求商。而有余數的除法,正是溝通和連接這兩部分知識,內容有除法豎式和認識、理解有余數的除法。

  第六單元“時分秒”是在一年級(下)“認識鐘表”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活動中建立“時、分、秒”的實際概念,并結合“時、分、秒”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七單元“收集與整理”。學生在一年級(下)經歷、體驗數據最簡單最直觀的分類,本單元內容有數據的分類整理,初步接觸最簡單的統計表、統計圖(僅限于一個方格表示一個數量)。

  四、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ㄒ唬┲R與技能領域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萬以內的數,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能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結合具體情境感受較大數的意義,并能估計。

  3、正確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4、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平面圖形的過程,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能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或圓拼圖。

  5、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千米的含義,知道毫米,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6、結合實際認識有余數的除法,理解“余數必須小于除數”,會寫除法豎式,能解決簡單的有余數的實際問題。

  7、認識鐘表,能在實際活動中體會時、分、秒的長短,能結合具體情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8、經歷整理數據的過程,學習最簡單的整理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形,能完成相應的圖形。

 。ǘ⿺祵W思考領域

  1、在萬以內數的認識中能借助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字信息做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能結合具體的估算情境,解釋估算的過程。

  2、在認識簡單平面圖形與拼組圖形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概念。

  3、在探索規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并說出主要的思維過程。

  4、能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并初步學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歸納、比較。

 。ㄈ┙鉀Q問題領域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通過具體的問題情境,了解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并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3、初步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領域

  1、在他人的幫助上,對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拼組圖形、探索規律、數據收集、測量、體驗時、分、秒等有趣、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上,能克服在探索規律、解決問題、測量、統計、實踐活動等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在認識圖形,時、分、秒,測量長度,探索規律,解決問題等內容的學習中,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來主動構建知識。

  5、開展課前3分鐘口算,增強學生的可算能力,從而提高計算能力。

  6、加強估算與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六、教學課時及進度安排

  教學內容課時安排

  一、萬以內數的認識9數數、寫數、讀數4大小比較2較大數的估計1 整理與復習2

  二、千米的認識3計量的發展(數學文化)2

  三、三位數的加減法18加減法的估算2三位數的加法3三位數的減法3探索規律5聰明的高斯(數學文化)2解決問題3 整理與復習2

  四、認識圖形4平行四邊形2拼組圖形1七巧板(數學文化)1

  五、有余數的除法4

  六、時分秒6認識鐘表3解決問題3

  七、收集與整理 5

  八、總復習5復習訓練6

  以上安排,若與學校安排相沖突,以學校安排為準調整并計劃。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37

  今年我帶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課。在本學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以及建設良好的班團體作為主要目標。所以我制定了一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生情景分析

  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天真可愛,活潑好動,對新學校、新同學、新教師等都充滿好奇,充滿憧憬,從幼兒園的“游戲為主”到小學生的“學習為主”;從“無規矩”到“遵規矩”;從“無知”到“懵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方面都是需要孩子在近期必須學會的,我們教師從入學第一天就開始做這樣的訓練工作,看起來一個簡單的口令,一個簡單的話語,一個簡單的動作,但想要孩子們做到整齊劃一是多么的不容易,任重而道遠。

  二、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并能認、讀、寫10以內各數。初步明白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明白這些圖形的特征和名稱,并能進行識別。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讀整時和半時。

  三、教材分析

  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資料,為學生學習數學供給了更豐富的知識。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資料和學習素材。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構成數的概念,到達計算熟練。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我認為適宜的方法進行計算。安排“用數學”的資料,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的常規的培養和訓練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從擺放學習用品起,怎樣聽講、怎樣書寫、怎樣記作業,以及的簡單的檢驗作業的方法等都是學習習慣的資料。課堂上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我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以后的學習中仍應充分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2、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要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斷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自我去探索數學,獨立思考,并會產生與同伴交流的愿望,到達獲得知識、發展本事的目的。

  3、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供給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忙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難、求廣,應當研究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盡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供給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獲得信息,加深知識的理解。

  4、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投影片等教學輔助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供給了方便,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3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學生身邊熟悉的、新穎的和趣味性的內容為素材,目的是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社會、認識自然,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使學生能通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感覺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

  2、情境串“引發出“問題串”。根據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除小單元外),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幾個有密切聯系的信息窗(情境圖),每個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少個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現形式是把這些學生感興趣的現實活動情境貫穿起來,編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從而引出一系列相對獨立而又有著一定邏輯關系的問題,形成了“問題串”。

  3、生認知特點出發,優化單元知識結構。本冊教材徹底改變了過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編排方式,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優化單元知識結構。如第六單元“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傳統教材中,將“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不進位)”和“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不退位)”的筆算放在一起,將相關的口算放在其他單元中,人為地將筆算與口算分開,不便于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本單元在知識安排上,將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編排在一起,使口算與筆算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便于學生了解計算的多種策略。同時,又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編排了加減混合及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4、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融合為一個過程。本冊教材不受嚴格的知識體系束縛,由解決現實情境中的問題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然后把學到新知識又作為解決新情境中問題的工具,讓學生把解決問題知識學習融合在同一過程中,形成以解決問題為線索的基本框架。如第65頁加混合運算,主題圖呈現的信息是:小朋友拿50元錢購買紀念品,珊瑚每只17元,貝殼每只25元,海豚每只23元,海螺每只13元。教材沒有直接出示算式,而是在學生解決教材中提出的“用50元錢去買一只海螺每只和一只珊瑚標本,還剩多少元錢?”或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其他問題過程中,通過探索獲取運算的方法,然后利用獲取的方法,解決其他問題,實現解決問題能力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步發展。

  5、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教材通過含有豐富信息綜合情境圖,提供給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足夠空間,提高學生從數學的角度選擇信息、組織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第一單元“南極小客人——100以內數的認識”信息窗1,由圖中的兩位小朋友在南極實地考察的情境和天空飛著的賊鷗、冰面上的企鵝、雪地上的海豹等信息,學生可能提出“有多少只企鵝?”“有多少只賊鷗?”“有多少只海豹”等問題。本冊教材沿用了一年級上冊教材的特點,在每個情境圖的后面都設置了卡通問號和問題口袋,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保護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

  6、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本冊教材的編寫思路、呈現方式和欄目設置都旨在積極倡導新型的學習方式,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如“你說我講”體現一種開放、民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與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第53頁的“你說我講”,紅點標示的問題是“擺輪船比擺帆船多用幾個貝殼?”,要解決這個問題,策略是多樣的,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分析,獨立探索出各自的計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以此體現算法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學習。

  二、教學內容

  新教材第一冊共有9個單元:

  第一單元:逛公園——100以內數的認識

  第二單元:下雨了——學看鐘表

  第三單元: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

  第四單元 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

  第六單元: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

  第七單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認識

  第八單元:我們的鞋碼——統計

  第九單元:兒童樂園——總復習,另外還包括兩個數學廣場和兩個實踐活動——奇妙的回形針、小小信息員。

  三、教學目標:

  I、知識與技能

  (一)數與代數

  1、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空間與圖形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三)統計與概率

  1、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

  2、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方法、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

  2、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II、數學思考

  1、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00內數的過程,發展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數感與符號感。

  2、經歷探索100以內容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估計物體個數和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認識圖形、方向及長度單位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4、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能對統計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初步的分析判斷,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

  III、解決問題

  1、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并能與同伴交流。

  2、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并提出能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3、能綜合運用方向、圖形等知識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4、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過程中,解決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IV、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把握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理念,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維度確立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能把教學目標僅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等顯性目標上。

  2、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教師要注意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經驗。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中要注意改變由教師為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激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地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和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教學時,就同一問題情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在自主練習時要為學生提供難易、數量不同的題目,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地完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

  5、教師應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師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而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雖然本教材已構建成以教科書為核心,以教師教學用書、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音像資料和教輔讀物為輔助的立體化的課程教材體系,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教師還需因人、因地、因時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內外課程資源,以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

  6、實施多元化的評價。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實施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樣的多元化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要將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

  五、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逛公園-----------------------6課時

  第二單元:下雨了-----------------------2課時

  第三單元:農夫與牧童------------------4課時

  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2課時

  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5課時

  第六單元:大海邊---------------------17課時

  第七單元:阿福的新衣------------------4課時

  第八單元:我們的鞋碼------------------2課時

  第九單元:雪山樂園---------------------5課時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39

  一、學情分析

  本班現有學生29名,留守兒童就有11個,都生活在農村。一年級的兒童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有強烈的求知欲望,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對數學有一定的基礎認識。學生學習目的明確,能自覺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學習積極性高。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也有四、五個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愿意動腦,不舉手發言,作業質量也不盡如人意,在學習上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督促。對于這些學生,改正他們的學習習慣是關鍵。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冊內容包括:100以內數的認識;圖形的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人民幣、認識鐘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分類與整理;總復習。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熟悉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把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把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在現實情景中熟悉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應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3、會口算100以內的不進位加和不退位減,能用豎式計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能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4、熟悉鐘面、時針和分針,把握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了解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時間。

  5、能辨認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這些方向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第幾排第幾行描述同學所在的位置,會辨認從正面、背面和側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外形。

  6、能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感知一些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聯系與區別,會用這些平面圖形拼圖。

  7、熟悉象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的需要進行簡單的分類,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數學題目,會進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簡單的統計活動,完成簡單的統計圖表。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學習探討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回憶、類比和有條理思考的思維方法。

  2、在統計過程中學會提取需要的數據并對統計結果進行歸類,體驗數據中蘊涵著信息,逐步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3、在認識圖形以及辨認方向與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動、學習過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碰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縱、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嚴謹。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進步學習數學的愛好,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熟悉和10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同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以及數學思維的練習。

  五、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開展課前5分鐘口算,增強學生的口算能力,從而提高計算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多采用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題目,而不是一味的難、廣。多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4、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5、做好每個單元的測試工作,及時反饋,查漏補缺,加強培優輔差,盡量做到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6、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六、教學課時及進度安排:

  1、100以內數的認識 15課時 第1~4周

  2、位置 7課時 第5~6周

  3、認識圖形 6課時 第7~8周

  4、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10課時 第9~10周

  5、認識人民幣 3課時 第11周

  6、認識鐘表 4課時 第12周

  7、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7課時 第13~16周

  8、分類與整理 2課時 第17周

  9、總復習 6課時 第18~19周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40

  一、教學班級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

  這學期我還上一(1)節和一(2)節課。經過一個學期的深入了解,我已經對每個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剛進入小學階段,很多孩子并不能馬上適應課堂學習。個別孩子經常給我的課堂教學帶來很多不便,但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笑和歡笑。經過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基本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愿意參加學習活動。然而,一班的許多學生被送到托管地,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時間照顧他們的學習。但是他們的學習效果不好,成績沒有提高,這也是這個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學期更要注意保持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逐漸引導思維的樂趣和成功經驗的樂趣。

  二、學習困難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第一班有傅志偉、陳一凡、王杰等同學。這些學生意識不夠,缺乏努力學習的精神,總是想偷懶。因為他們的父母在做生意時不受監督,所以他們被置于托管之下。雖然他們的作業可以完成,但他們的成績會下降而不是上升。還有傅家豪、小文成、劉玉婷等。前兩個學生上課不聽,課后不做作業。好像智力有問題,嚴重影響全班平均成績。

  三、采取的相關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況,利用棍棒、圖片等教學(學習)工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的良好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聽取他人意見,表達自己的想法。

  4.結合生活實際和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歡的游戲、童話、故事、漫畫等來創造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改進教學理念: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應該采用游戲教學來引導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多關注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泛。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思維水平,照顧中學生和思維慢的學生。

  3.安排一些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作業,少一些死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家長一些正確的方法來指導孩子的學習。

  四、教學進度

  (略)

  五、本卷的總體目標和要求。

  (1)教材分析

  本實驗教材的編寫是以《標準》的基本思想和規定的教學內容為基礎,在總結現行九年制義務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應用經驗的基礎上安排的。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和心理學原理以及兒童的年齡特點,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歷,反映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的材料和環境。同時,也繼承了現行九年義務教育的一些好經驗和有效措施

  本教材的特點如下:

  1.以《標準》為基礎,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數學學習知識。

  2.根據學生現有的經驗設計活動和學習材料,關注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3.教學內容的發展盡可能反映知識的形成過程。

  4.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

  5.數與計算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的多樣性。

  6.提供更豐富的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內容和材料,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

  7.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8.注重開放式的教學方法,為教師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二)教學內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內容:位置、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組裝、100以內數的理解、人民幣的理解、100以內加減(1)、時間的理解、求規律、統計、數學練習。

  本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的數識,人民幣識,100以內的加減(1),時間識,找規律,統計,數學練習。本教材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數字的基礎上,將識別數字的范圍擴大到100,讓學生理解數字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字的讀寫,找出100以內數字的構成和大小,用這些數字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字感。100以內的加減分為口算和筆算。這本教材出現的是口算,也就是兩位數加或減一位,整十位。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所以學生要好好掌握。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41

  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平面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樣,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平面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認識人民幣、分類與整理以及找規律等。有了這些內容的學習,不僅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豐富多彩,形成了比較合理的數學知識結構,而且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利用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引入平面圖形的認識,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感受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分類與整理”將分類與統計結合起來教學,體現了“分類”與統計的關系,強調在分類的基礎上整理數據,突出分類是整理數據和描述數據的基礎。

  “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根據本冊教材的內容特點,教材的“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擺一擺,想一想”,加強了對探索方法的引導,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加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

  4.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與數據整理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字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初步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在綜合與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42

  一、教材分析

  一年級《數學》下冊共分七個單元,教學內容包括:20以內的退位減法;認識圖形(二);認識100以內的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元、角、分;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期末復習。

  教學內容根據2011年版課標的修訂,分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和“綜合與實踐”三個領域:

  1.“數與代數”領域安排了5個單元。 內容包括: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100以內數的認識;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人民幣的認識和簡單計算。本冊中100以內數的認識分成三段。第一段認識整十數和一百,結合教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第二段認識幾十幾,結合教學幾十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口算;第三段教學10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這樣安排,學生容易在操作中發現規律,先認識整十數,再認識介于整十數之間的幾十幾,可以加深對數的大小關系的認識;把口算和認數相結合,可以用數的組成作為口算的基礎,使口算可以進行,通過口算又可以加深對數的組成的認識。

  2.“圖形與幾何”領域安排了1個單元。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要求在釘子板上圍平面圖形,利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物體或在方格紙上畫平面圖形。用折、剪、拼等方法進行簡單的圖形變換。為今后學習幾何圖形奠定初步的基礎,也有利于學生積累學習空間與圖形的初步經驗。

  3.“綜合與實踐”領域安排了兩個實踐活動。分別安排在第四、七單元里,《我們認識的數》用100以內的數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描述、估計、交流,《小小商店》簡單的購物,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有關教學內容的體驗,聯系現實情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應用所學知識加以解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探索并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探索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整十數與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以及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相應的加、減計算;能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能很快說出100以內數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能正確、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能比較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整十數與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初步理解并學會解答求被減數、求減數以及求兩數相差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具體的情境中,直觀認識常見的簡單平面圖形。直觀認識并能正確區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能在釘子板上圍出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能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

  2.數學思考

  (1)在認識100以內數的含義、探索100以內數的組成方法、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內的數描述日常生活現象等活動中,培養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

 。2)在探索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有條理、有根據地進行思考重要性;通過相應的口算和筆算的練習,提高進行加、減運算的能力。

 。3)在借助相關物體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在擺圖形、圍圖形、折圖形、畫圖形以及拼圖形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4)在應用加、減法解決求被減數、減數以及求兩數相差多少等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休會數學抽象的意義,感受簡單推理的價值。

  (5)在探索和交流簡單的數和圖形的排列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問題解決

 。1)初步學習從事物的數量、物體的形狀、數和圖形的排列規律等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

  (2)初步學會利用生活經驗和直觀手段在已知條件與所求問題之間建立聯系,并運用學過的數計算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初步學會與同學交流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簡單規律的發現過程,以及實際問題的分析過程,積累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態度

  (1)在認數、認識人民幣和認識圖形等活動中,主動進行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對事物的數量及其大小、物體的形狀及其變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2)在探索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數和圖形的簡單排列規律等活動中,體會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在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用100以內的加、減計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學習的特點和價值。

 。4)知道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思考,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初步學會在交流中接受正確的觀點;知道在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錯誤,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三、教學建議

  1.精心選取學習素材,激發學生的.探索愿望

  現代數學教學提倡用的素材應與現實世界密切聯系,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應該蘊含所要教學的數學知識。基于這種認識,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選取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生動有趣、有數學內涵的素材?紤]到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教師主要可從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游戲和童話世界中選取學習素材,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如可用猴子賣桃引出十幾減 9的計算,可用搭積木的場景引出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認識,用兩人抓花片比多少的情境引出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用商店購物的情境引出對人民幣元、角、分的認識等等。這樣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和現象,從中提出數學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可以幫助學生借助熟悉的事物理解數學知識,還可以使他們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

  2.注重呈現方式,為學生營造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

  數學學習是學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的一種自我的、能動的、有意義的建構,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冊教學內容的呈現一般體現“創設問題情境——學生主動探索——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和拓展”的過程,并采用圖片、對話、活動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研究現實問題的基礎上主動地展開數學學習。教學中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對于每個領域的每堂課都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觀察、操作、猜測、探索和交流。如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可以提出“你想怎樣算”“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算”“和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算的”等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提供與同伴進行交流的機會。例題和習題的呈現多可采用圖片、游戲、卡通、表格、文字等多種多樣的形式,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地呈現素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利于學生展開學習活動。

  3.突出重點,幫助學生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計算是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教師要把握好教學層次,在知識溝通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實施教學時要注重從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入手引入問題,引導學生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并引導學生逐步優化算法。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準倡導的一個重要思想,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多種方法。總之,計算教學要妥善地處理好情境創設與復習輔墊、算理直觀和算法抽象、算法多樣與算法優化、解決問題和技能形成的關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計算正確率的高低不僅以計算技能為基礎,還與計算習慣的養成密切相關,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有序地思考表述、規范地書寫。

  4.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空間觀念等數學意識

  數感、空間觀念等所涉及的數學意識,是學生對學習對象帶有感情色彩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些感受、體驗和理解可以幫助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選擇恰當的策略。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掌握概念、形成技能的同時要十分注意培養學生數感、空間觀念等數學意識。如教師在教學“認數”和加、減計算時,要多利用實物、圖形等,結合現實情境,用恰當的語言描述加深對數序、數的大小的理解,加深對算理的理解,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引導學生對計算結果進行預測、監控和檢驗;在教學“認識圖形”時,要注意聯系實際,加強操作,使學生形成實物的面與圖形之間的聯系,能夠互相轉換。

  5.充分尊重學生多樣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學習策略

  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他們探索的過程、交流的過程,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是他們“做數學”的結果。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方法和經驗去解決問題,以幫助他們不斷積累學習數學的方法,逐步形成有效的、多樣化的學習策略。對于教材中呈現的不同算法,不同解法,教師不能立足于全部“教”給學生,更不能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如果教材中呈現的某種方法學生沒有提到,教師沒有必要再去追問“是否還有別的方法”;有的學生提到了教材中沒有的方法,只要是正確、合理的,教師都應肯定,不正確的教師要予以引導,幫助辨析、交流、比較,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并努力把它學好。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因材施教,千萬不能“一刀切”,使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策略單一化、模式化。

  6.注重練習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材在引導學生對新建立的數學模型進行解釋和應用時,安排了很多具有實踐性和開放性的習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在充分領會教材意圖的基礎上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能動的處理教材,適當的更改、調整、增刪都是可以的,目的在于使練習的內容和形式更加貼近學生,增加趣味性、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從而有助于喚起學生主動探索的愿望,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和主動求異的意識,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43

  一、學情分析

  我班共有20名學生,10名男生,10名女生。學生的來源很廣,每個孩子都活潑可愛,有著較強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他們純潔善良,好奇心強,求知欲強。但是由于年齡小,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說話或者做小動作。很多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具體單元安排為: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認識10以內的數;認識圖形(一);分與合;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認識11—20各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期末復習;有趣的拼搭和豐收的果園兩個綜合實踐活動。

  1、“數與代數”領域安排了6個單元。內容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認數,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單元數一數、第五單元認識10以內的數、第七單元分與合,第九單元認識11—20各數;第二部分是計算,安排在第八單元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第十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些內容是學生今后計算學習的重要基礎,教材編排時不但課時有所增加,而且增設了“思考題”和“你知道嗎”的內容,旨在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拓展認識,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豐富對數的認識,增強探索規律的意識和簡單應用知識的能力。

  2、“圖形與幾何”領域安排了3個單元。即第二單元比一比、第四單元認位置、第六單元認識圖形(一),一方面利用生活經驗,認識長短、高矮、輕重、遠近等,初步建立長度觀念和質量觀念;另一方面,結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初步應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再一方面,經過實物、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感知這些幾何體的基本特征,為今后學習幾何圖形奠定初步的基礎,也有利于學生積累學習空間與圖形的初步經驗。

  3、“統計與概率”領域安排了1個單元。即第三單元分一分,要求學生能根據給定的標準或者自己選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初步體驗簡單的分類活動,學習分類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為以后學習統計和概率領域的內容打好基礎。

  4、“綜合與實踐”領域安排了兩個實踐活動。分別安排在第六、八單元里,結合認識物體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結合10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安排了《豐收的果園》。讓學生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體驗,激發開展數學活動的興趣,并能聯系現實情境發現并提出問題,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結合現實場景,經歷數數并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在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中,體會加法和減法的含義,探索10以內的加法、減法以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相應的加法、減法計算;能應用所學的計算解決簡單的求和與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實際問題,能探索一些簡單的物體、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

  (2)在具體情境中認識長短、高矮;聯系生活經驗初步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經過觀察、比較,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3)能根據物體的數量、形狀、顏色或其他標準,對熟悉的物體進行簡單分類。

  2、數學思考。

 。1)在認數過程中建立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認識數的含義,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簡單的事物;在操作學具的活動中感受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體會分與合的數學意義,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較兩種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體會初步的對應思想,掌握簡單的比較方法,具有用語言或符號描述數的大小關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減法含義以及探索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運算能力。經過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簡單數量關系,選用恰當的方法進行計算,初步體會有根據地進行思考;經過對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初步感受思維活動的條理性;經過在多樣化算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培體會思維過程的靈活性,發展思維能力。

 。3)在認識常見幾何形體的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形狀、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在把不同物體分類、整理的過程中,初步培養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識和觀察、比較的能力。

 。5)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實際情境和問題,初步感受數學抽象和簡單推理的意義。

  3、問題解決。

 。1)初步學會從事物的數量多少,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關系等方面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初步學會經過簡單的數數、比較大小、加減計算以及觀察、操作、分類等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初步學會用20以內的數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與同學交流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方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態度。

 。1)在老師的幫助與鼓勵下,對數數、比較、分類、計算等與數學有關的活動感興趣,具有喜歡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2)在建立數的概念、認識物體形狀、討論計算方法、表達思考過程等活動中,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培養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獨立思考并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

 。3)在用簡單的數表示事物的多少、用加減計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以及用文字、符號表示簡單規律等活動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知道用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4)知道在計算以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等數學活動中有可能會出現錯誤,并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教學建議。

  1、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一年級學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認真的學習態度。要求他們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傾聽、積極發言、準確表達、認真作業。學生在寫作業時,老師既要關注學生的作業質量,更要關注學生的坐姿、握筆的方法,保護學生的視力。嚴格要求學生按格式書寫、字跡端正不涂改,認真聽題、細心計算、耐心檢查,逐步養成書寫規范的良好習慣。說到書寫規范,不僅要求學生數字寫得清楚、美觀,還要注意寫數字的筆順,比如:經常有學生把“0”、 “8”的筆順寫錯。

  2、豐富問題情景,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1)創設有趣的情境吸引學生。

  教材在選擇素材時注重創設形象、生動、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游數學知識的“海洋”,進行有趣的數學活動,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實際教學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從而引出所要研究的問題,如“數一數”教學中,選擇了兒童樂園的場景,讓學生興趣盎然地進行觀察、數數、初步感受數的實際意義。再如教學“10以內加法和減法”時,用學生熟悉的場景(澆花、植樹、游泳、跳高、踢球、乘公交車)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

 。2)編寫生動的故事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征,在教學時,我們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創設一些童話故事的情境,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有趣的童話故事中學習數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以“森林運動會”為素材,引導學生學習數的大小比較;在教學5以內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時,經過“小朋友澆花”這一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提出“現在一共有幾人”“還剩幾個人”的問題,讓學生產生數一數、算一算的沖動,主動去探索計算的方法,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

  (3)設計豐富的活動提高計算能力。

  在上一年級前,學生已經積累了有關10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等方面的經驗,所以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基本沒有問題?谒20以內的進位加法稍有難度,這是后續學習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生必須學好,并達到熟練計算的程度,學期末速度要求大約為每分鐘8道一步計算式題(直接寫得數),正確率要達到90%~95%。由于低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而計算練習又比較枯燥,因此,老師在強調計算的同時,也要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數學撲克、登山奪紅旗、數學醫院、摘蘋果、開火車、接力賽等);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同桌自編計算題交換算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提高計算正確率,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3、經歷活動過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給學生鍛煉數學思維的機會。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判斷、分析,發展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使學生的數學思維獲得發展。

 。1)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探索與合作的空間。

  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創設探索的機會,留給學生足夠的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夠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習數學。真正使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如在學習加、減法計算,特別是20以內進位加法時,鼓勵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并交流算法,實現算法多樣化,并引導學生對不同計算方法進行比較,感受每種計算方法的優劣,選擇適合自己或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優化計算方法。

 。2)要注重突出數學基本思想在知識形成和應用中的作用。

  一是要重視引導學生經歷簡單的數學抽象過程,初步體會數學抽象的意義。例如教學10以內數的認識時,先讓學生數出現實場景中人或物的數量,再引導他們用相應顆數的算珠表示“一類等價集合中元素的個數”,最后由相應顆數的算珠抽象出數,并借助直尺和圖形使他們初步感受直線上的點與數是一一對應的,明確數的順序和大小。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時,側重引導學生經歷“用小棒擺出十幾→在計數器上撥出十幾→寫數”這樣一個逐步抽象的過程,初步感受不同數位上的數可以表示不同的數值,體會十進制計數法的特點。

  二是要重視引導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體會數學思考的條理性和確定性。例如,組織“比一比”的活動時,增加了比“3支筆的長短”、比“3種水果的輕重”、比“3杯水的多少”等問題,引導學生在確定最長最短、最輕最重、最多最少等活動中,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

  4、注重習題的針對性、層次性和可選擇性。

  一是要適當增加有助于提高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的練習。例如,為了給學生多提供一些練習寫數的機會,在學習“認識1-5”和“認識6-9”這兩個部分內容后分別增加了1課時的練習,同時還在練習一和練習二中適當增加了習題的容量。另外,考慮到學生熟練掌握8、9的分與合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歷一個適當的過程,把8、9的分與合分開編排,并增加了1課時的練習。

  二是進一步加強相近、相似或容易混淆的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比較。例如,教學10以內的加、減計算時,讓學生把得數相同的算式連起來,說出指定得數的若干不同算式,啟發他們在此過程中自主體會相關加、減式題的聯系和區別。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經過題組形式,多次引導學生比較“得數相同的不同算式” 和“得數不同的相近算式”,啟發他們在比較中進一步把握相關式題的內在關聯,提高計算的靈活性,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5、適量補充安排思考題和自主閱讀材料。

  本冊教科書一共安排了12道思考題,這些題目涉及數和運算的意義、計算的方法和技巧、簡單的實際問題和數學規律、簡單的判斷和推理等內容。解答這些思考題,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拓寬知識視野、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自身的價值與魅力、鍛煉思維的邏輯性和靈活性。本冊教科書還經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了兩則自主閱讀材料,目的主要在于激發學生主動獲取數學知識的愿望,啟發他們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我們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量補充安排相關的思考題和自主閱讀材料。如在教科書29頁“照下圖這樣,把8根短繩連在一起,要打( )個結”,可以讓學生在動手做一做或者畫一畫中探索規律,解決問題。進一步延伸“把8根短繩連在一起,圍成一圈,要打( )個結”,讓學生進一步探討。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44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基本情況分析:今年我任教一年級二班數學,學生人數32人。全班學生剛進校門,年齡小,愛說、愛動、愛表現,天真爛漫,喜歡玩耍,對于學校的生活充滿了渴望,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學習習慣處于初步形成期。

  2、認知能力:學生的程度不一,有的孩子對于點數、數字的書寫有了一定的基礎,有一定的學習數學的經驗;而有的學生,對于數字和數學語言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認識,學生的程度深淺不一。

  3、學習態度及習慣:每個學生都抱著美好的愿望來上學,開始他們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來接受正規的教育。但是談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4、培養目標: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養成喜歡數學,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

  5、其他:本學期我要狠抓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讀寫姿勢,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學習數學的能力。并且,注意學生各方面的安全,培養形象思維能力。

  二、全冊教材分析

  1、本冊教材安排及特點

  本冊教材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學生熟悉的、新穎的、感興趣的內容為素材,目的是有計劃的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社會、了解自然。使學生能觀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

  密切主題素材之間的聯系,構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形成“問題串”。根據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幾個主題情境。主題情境是包含有多個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現形式是把學生感興趣的現實活動,劃分為幾個情節,編排成“故事串”,從而引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問題;也可以把一個現實活動的各個環節完整地反映出來,從而引出一系列有邏輯聯系的問題——形成“問題串”。構建開放的、具有一定思維跨度的板塊編排方式

  為教與學留有盡可能大的思維空間。本教材多構建的“板塊”編排方式,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一個單元里,減少例題,強化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擴大教與學的空間,如“20以內的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單元;二是減少欄目設置,構建了簡單明了的結構。教材在綜合情境圖之后,安排了“你說我講”板塊。這個板塊分兩個層次,標有紅色圓點的一般是需要學生合作探索、非常規性問題,標有綠色圓點的是讓學生獨立常識解決的問題!白灾骶毩暋卑鍓K,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技能,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應用意識。“回顧整理”板塊,是讓學生自主的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整理與深化!拔覍W會了嗎”和“豐收園”板塊是在一個單元的學習結束后,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與評價。本教材打破過去過于嚴格的知識體系的束縛,由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引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本冊教材重點、難點及解決問題的策略

  本冊教材共有九個單元:快樂的校園、媽媽的小幫手、走進花果山、誰的手兒巧、海鷗回來了、有趣的游戲、小小運動會、我換牙了、雪山樂園。

  教材重點: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的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教材難點:體會20以內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數的加減法;初步形成空間觀念;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過程,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教學中要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練習題要精選,不搞機械重復;練習形式要豐富多彩,能吸引學生;練習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水平和個體差異,如就同一問題情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等,總之要最大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另外練習一定要強調高效率。

  3、根據學生實際和新課程理念,你準備如何科學、靈活地使用好教材

  本冊新教材與以往的教材又有所不同,一打開書一幅色彩鮮明的開學圖呈現于學生的眼前,內容豐富的海底世界,讓學生經歷自然有趣的`看圖數數活動過程,展示自己已有的經驗,為學新知識打好基礎。初步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學習這課時,我會組織學生有條理地觀察,按照“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并且引導學生說一說,說的時候也要注意條理性,并且有意識地使用圓點來表示數字,使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詞語,從而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形成連貫性。本冊書突出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如:第一單元《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中信息窗2,圖中的主信息是教師和學生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副信息是幾個同學在操場上跑步,遠處的綠地里還插著標有班級的牌子。這一情景圖中的顯性問題是“扎小辮的同學排第幾?”在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并提出這一問題。如學生有困難,我就來提出。圖中的隱性問題,要由學生在顯性問題的引導下自己提出。如“穿花衣服的小朋友排第幾?”等等。我還會重視 “合與分” 的教學,結合具體的實物和習題的聯系,讓學生感受數字的意義。再如,本冊教材中的“聰明小屋”,背后蘊涵著一種開放、民主、探索、交流的教與學的方式。對一些掌握了基礎知識后,具備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學生,我會放手讓他們獨立解決,提高部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激發他們熱愛數學、勇于探索數學的良好習慣。我還會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分析、獨立探索出各自的計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使算法的多樣和學習的個性化在這里得到較好的體現。

  教學中,我還將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這個大課堂,充分利用書籍、電視、報紙、家庭、網絡等渠道,觀察、調查、參觀、訪問和搜集查閱資料等,在活動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在生活這個大課堂里讓學生學好數學。例如在學了《分類與比較》后,我會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分類統計,引導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房間等,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和探索數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此外,教學中,我還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運用將故事、做游戲、搞比賽、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在綜合情境圖的教學中,我將有意識地由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分析提出問題,提高學生從數學的角度選擇信息、組織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把解決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緊密聯合起來。

  三、本年級教學目標

  根據學科、年段和本冊教材,結合三個緯度擬定板塊式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

  位置與順序;認識“”、“”、“=”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20以內數的大;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上數字的意義;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經歷用2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理解數的意義,初步形成數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較數的大小的過成中,建立初步的符號感和對應思想。

  2、空間與圖形。

  通過事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等立體圖形;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在認識幾何形體和確定位置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初步培養與同伴交流與合作中的合作意識。

  3、統計與概率。

  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像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單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的過程,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了解用簡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4、實踐與綜合應用。

  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20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方法、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促使學生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的好奇和興趣,喜歡學習數學,喜歡觀察并提出問題,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具有經過獨立思考認識數學知識的體驗;使學生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構想和具體措施

  一年級的學生的,對于學習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卻充滿了向往,所以,利用一切時機,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今后的學習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數學教學中,我會著重抓以下幾點:

  一培養認真聽講的習慣。

  聽講是課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門。學生聽講能力強弱與否,是決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課上我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主要采取正面引導的方法,看到某某學生聽講特別認真,我會適時地表揚。如,“王佳宇同學聽講多認真呀,真是個會學習的好學生,同學們真應該向他學習!倍吹絺別不認真聽講的學生,我會用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級學生很單純,都愛受表揚,我覺得正面引導的效果會好一些。

  一年級學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齡特征,其思維更具形象性。在具體教學中,我會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與直觀性,盡量利用教學掛圖、教具、電腦課件等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種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這樣學生在課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學習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課認真聽講的良好習慣。

  二培養學生說的習慣

  在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培養說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能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便于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發展。

  1、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班級里,總有那么一些膽大敢說的孩子,也不乏膽小怕言的學生,針對實際,我會時時以敢說者帶動、激勵怕言者。教學中,對于那些愛探索、肯帶頭的學生,我都給予及時的表揚:楊帥同學膽子真大,回答問題時聲音真響亮;李曉雪同學真愛動腦筋;你說得棒極了等等。對于那些不善于發言,怕發言的學生給予期待的眼神,鼓勵的目光,并加以適當的點拔、適時的引導,增強他們說的勇氣和信心,只要他們能開口,哪怕聲音再輕說得再離譜,我也會以鼓勵的口吻對待,讓他感到自己也能說,即使說錯也沒關系。比如,當敢說者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復述、模仿的機會讓給怕發言者,并給予鼓勵:“你也說的很好!币源苏{動他們的積極性。再如,課中對于那些較簡單的問題,我把說話的機會也讓給怕發言者,并及時鼓勵:“你答得非常正確,很有進步!碑斢械膶W生回答錯了,我就隨機應變:“你能大膽發言了雖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確,但已有進步了,老師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確。”對于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這是很大的鼓勵。

  2、讓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完整。一年級學生,知識面窄,語言貧乏,尤其是數學語言更難以正確表達,他們往往能夠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確表達出來,根據這一特點,我會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寄于一定的數學情境之中,讓學生邊操作邊表達循序漸進,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三養成動手操作的習慣。

  動手操作是兒童認識事物的重要手段,兒童在動手操作中獲得直接經驗,在“做中想,想中學”。我深信:只有學生確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為了讓一年級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擺一擺”“畫一畫”、“圈一圈”、“數一數”等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學生在直觀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能夠積累學習的“關鍵經驗”,而這些經驗是無法教會的,必須由學生自己體驗。例如,在教學有關4的分與合時,我會讓學生借助學具,將4根小棒分開:一邊放1根,另一邊放3根;一邊放2根,另一邊也放2根;一邊放3根,另一邊放1根。有了這一操作的過程,再抽象成數的分與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實現了由形象到抽象的過渡。

  四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

  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把數學知識生活化,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學以致用,在教學中經常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知識才能被學生真正地掌握,也只有在實踐運用中才能體現其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我要拓寬課堂教學領域,為學生提供數學學習的大背景,將數學學習置于學生社會生活的大課堂,引領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數學與社會、生活、大自然的廣泛聯系,學會從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數學信息,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觀察、分析、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如:上完《分類》課以后,我會布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按什么規律把物品進行歸類的,之后再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東西,叫學生扮演“中、小型商場小經理”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歸類。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在學習了統計后,我會設計一道“調查你最喜愛的電視節目”的游戲性作業,因為這是跟學生興趣愛好有關的,相信通過此項作業,同學們對統計調查會有更深刻的了解。學生會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計算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五倡導探索、合作、交流式的新型的學習方式。

  新課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共同探究,展開討論,小組成員各抒己見,實現信息在群體間的多向交流,讓學生嘗試到合作的樂趣。就15減9教學為例,我將為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套學具(盒內10根小棒,盒外5根),讓學生先獨立操作,自主探究,怎樣從15根中拿掉9根,要求邊操作邊輕聲講述拿小棒過程。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進行組內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會顯現出來。有的可能會說:我是一個一個地減,1、2、3、……9,還剩6根;有的可能說:我是先從一盒10根中拿掉9根,再把盒內剩下的1根和盒外5根合起來得6根;有的可能說:我是先拿去了盒外的5根,再拿去盒內的4根,還剩6根;還有的可能說:我是想9加4等于13,所以13減9等于4……共同探究,使學生了解多種算法,面對這些算式,我一一加以了肯定。隨后,我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兩題12—9=□,16—9=□,通過對學生所選算法的統計,得出大多數小朋友用做減想加的算法,達到了算法多樣化與算法最優化的結合。

  開展合作的學習,方式有很多,如:二人合作、小組合作、自由結合小組合作、無座次合作等等。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取長補短。一年級剛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還沒有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本領。因此,在教學開始,首先教會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在小組合作時,安排好每組的成員,并為他們確定一名組長,小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有秩序的發言,當然,小組長不能總是一人擔當,可采取輪流制,讓小組內的每位學生都得到鍛煉的機會。例如教學《我換牙了》一課時,讓學生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體會與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根據信息窗提供的信息,引發學生統計的欲望,組織學生參與到整理數據、涂統計圖、填統計表、分析問題、做出判斷的過程。把這些過程放到小組當中,通過小組交流,集體整理,作好統計。在這個過程中我會進行指點,發現問題,及時給以指導,讓學生體會到小組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為避免發生形式上的交流,及時給每個小組進行評價,表揚合作好的小組,樹立好的榜樣。通過交流合作,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收集信息,用一定的方法整理數據,并能根據統計的結果回答一些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再如:教材第73頁的“你說我說”要探索的第一層次問題是“需要寫多少個號碼?”解決這一問題的策略是多樣的,如教材中呈顯的,既可以按運動項目計算“一共有多少個運動員”,也可以按性別計算“男女運動員一共有多少”課上在研究時,要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分析、獨立探索出各自的計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有的采用數數的方法,有的采用“湊十法”等等,算法的多樣和學習的個性化在這里均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期間,使學生學到解決問題的策略,體驗到探索的樂趣。

  五、教學具準備:

  教學掛圖、教具、電腦課

  教學計劃對于整個學期教學的進行有指導作用,通過我們提供的小學數學教學計劃,可以幫助教師使教學有序的進行!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45

  一、情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30人,經過半年的在校學習,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仍有少數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跟不上,導致學習成績跟不上。學生們都是活潑可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伤苄詮姡w上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為更好的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特制訂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冊教材主要包括兩大部分:

  (1)數與代數(共3個單元)

  第三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

  第五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第七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2)空間與圖形(共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置

  第二單元認識鐘表

  第四單元認識人民幣

  第六單元認識圖形

  此外還有實踐活動第八單元探索樂園

  (二)本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目的要求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經歷認識左右、前后、上下等相對位置關系的過程,會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2、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表,知道鐘面上表示的整時、半時、大約幾時,初步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能認、讀、寫100以內的數,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會用、=等符合和詞語來描述100以內數的大小。

  4、能說出個、十、百數位的名稱,識別100以內各數位上數字的含義。

  5、結合具體物品感受100以內數表示的量;能運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

  6、結合生活實際中的購物等活動,使學生掌握有關元、角、分的簡單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7、會口算百以內的簡單加、減法,會計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

  8、圖形的認識: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簡單圖形;會用它們拼圖;能對簡單圖形進行分類;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9、能進行兩位數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運算,掌握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法則和書寫格式。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設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重視與生活的聯系,以學生的真實生活為素材,使學習變為生活。

  4、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5、及時呈現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增強數學意識。

  6、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7、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共同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和提高。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46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繼續任教一年級(4)班和(5)班的數學。一(4)班的學生人數是58人,一(5)班的人數是60人。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并能按時去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結合計算教學,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于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罢乙幝伞币龑W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并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8、課堂上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況,以鼓勵、激勵為主,重視課堂上輔導督促工作。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47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落實《數學新課程標準》。通過教育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親歷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抽象的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同時,強化基本計算能力和歸納的能力。培養其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同時提高知識應用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學習的內容有《整式的乘除》、《平行線與相交線》、《三角形》、《變量之間的關系》、《生活中的軸對稱》、《概率初步》 《設計自己的運算程序》和《七巧板》的綜合與與實踐。

  各章教學內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數的基礎性概念,整式的乘除屬于代數的基本功,是解決問題和進行推理的需要,也構成進一步學習的基礎。重點是探索整式的乘除運算法則,理解整式的乘除運算的算理,推導乘法公式。難點是靈活運用整式的乘除運算法則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正確地運用乘法公式。

  《平行線與相交線》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即所謂的“三線八角”問題和對平行線的討論是平面幾何中重要的議題,也是基礎性的內容,有很大的教育價值。讓學生通過探索和簡單的推理熟悉相關的性質與判定等幾何事實,并確信它們成立,成為這冊教材“公理化”的經驗背景。在這章的最后設置了“用尺規作角”一節,是理解和運用相關幾何知識的極好機會,只要求按步驟作圖并保留作圖的痕跡,暫時只要求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作法。平行線的條件和平行線的特征是本章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角形》:教材提供許多活動,給學生充分的實踐和探索的空間,使他們通過探索和交流發現一些與三角形有關的結論,并應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給學生提供 積累數學經驗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識,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推理過程。重點是三角形的性質與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類。難點是能進行簡單的說理。

  《變量之間的關系》:把變量之間的關系列為單獨一章,這是在學習了代數式求值和探索規律等地方滲透了變化的思想基礎上引入的, 為進一步學習函數概念進 行鋪墊,因為函數是一種特殊的.變量之間的“關系”。重點是在具體情景中從表格關系式、圖像中獲取信息找出自變量、因變量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難點是通過 觀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變量之間的關系以及正確把對變量之間關系進 行分析和對變化趨勢進行預測。

  《生活中的軸對稱》:實際上是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和討論,并通過軸對稱圖 形來探索軸對稱圖形的性質。軸對稱可以看成反射變換,也是一種幾何變換。事 實上,平移和旋轉可以經過兩次反射變換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點是研究軸對 稱及軸對稱的基本性質。難點是從具體的現實情境中抽象出軸對稱的過程。

  《概率》一章,在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礎上,進一步刻畫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給出了概率的概念,“停留在黑磚上的概率”的概率 重點是理解概率的意義,并會計算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能設計出符合要求的簡單概率模型。難點是理解概率的意義,并會計算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理解現實世界中不確定現象的特點,樹立一定的隨機觀念。

  三、教學措施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工作。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小論文,寫復習提綱,使知識來源于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于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于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開展分層教學,布置作業設置A、B、C三等分層布置,課堂上顧及好、中、差三類學生。

  8、進行個別輔導,優生提升能力,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補充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為差生以后的發展鋪平道路。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48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3)班有學生四十九人,(4)班也是四十八人。通過師生一學期的共同努力,絕大部分部分上課能夠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下課能夠按要求完成作業,具有一定基礎的學習習慣,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學生上課紀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經常開小差,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能及時完成,經常拖拉作業,以致學習成績較差,還需要在新學期里多和家長取得聯系,共同做好這部分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工作。

  二、教學內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材共六個單元和一個總復習,分別從數與代數、空間圖形、實踐活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

 。ㄒ唬⿺蹬c代數

  1.第一單元“加與減(一)”。是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降低了一年級上學期學生們學習數學的難度。退位減法是一個難點,學生掌握比較慢,但同時也是今后豎式減法的重點所在。所以在介紹的:數小棒、倒著數數、湊十法、看減法想加法、借助計數器……這些方法中,學生們喜歡用什么方法不統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紹這些方法。

  2.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六單元“加與減(三)” 在“加與減”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且可以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上學期立體圖形到現在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歡的拼圖,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圖形,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拼,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ㄈ⿲嵺`活動

  本冊教材在第五單元之后安排了一個大的實踐活動,即“分扣子”和“填數游戲”。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從根據事物的非本質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進行分類,發展到根據客觀事物抽象、本質的特征進行不同方式的分類,促進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安排學生填數游戲,旨在對孩子的口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的訓練,感受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ㄒ唬┙虒W重點

  1.熟練計算二十以內的退位減法。

  2.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學習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ǘ┙虒W難點

  1.20以內退位減法。

  2.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四、教學目標:

 。ㄒ唬┣楦信c態度:

  1.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數學內容,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獲得數學知識,初步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通過教科書里了解更多的有關數學的知識,體會數學是人類在長期生活和勞動中逐漸形成的方法、理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體會數學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

  4.在教師的具體指導和組織下,能夠實事求事地批評自己、評價他人。

 。ǘ┲R與技能:

  1.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探索并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初步體會面在體上,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學措施:

  1.認真研讀教材,搞好課堂教學研究工作,向課堂要質量。充分利用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和富有現實意義的素材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各種數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2.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特別是加強計算教學。計算是本冊教材的重點,一方面引導學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計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過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同時注意教材之間的銜接,對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開展一幫一活動,與后進生家長經常聯系,及時反映學校里的學習情況,促使其提高成績,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與決心。

  4.加強口算練習,逐步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6.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圖形表象,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

  7.每學完一個單元的內容,做到及時復習,及時考核,這樣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補差補漏。

  8.從作業上嚴格要求學生,不但書寫工整,且準確率高。對每天的作業老師要及時批改,并讓學生養成改錯的好習慣。

  9.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效率。

  10.做好培優扶差工作,提高數學及格率,力爭使及格率達95%。

  六、學困生輔導和轉化措施

  1.開展一幫一活動,讓優秀學生帶動后進生,促使他們的轉化。

  2.加強家校聯系,共同教育。

  3.思想教育,轉化觀念端正學習態度。

  4.根據學生的知識缺漏,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補缺補漏。

  5.多一份關心、幫助,努力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鼓勵、表揚他們,使其體驗成功、努力學習。

  6.因材施教,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

  7.課堂上多設計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8.加強作業指導、抓質量。

  課時安排:

  一、加與減(一)…………………………………… 9課時

  二、觀察物體………………………………………… 2課時

  三、生活中的數……………………………………… 7課時

  四、有趣的圖形……………………………………… 4課時

  整理與復習…………………………………… 3課時

  五、加與減(二)………………………………… 8課時

  數學好玩……………………………………… 2課時

  六、加與減(三)………………………………… 11課時

  總復習………………………………………… 5課時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49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的數學教學內容是高一數學下冊,包括第四章《三角函數》和第五章《平面向量》。按照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第四章教學需要36個課時(不包含考試與測驗的時間);第五章的教學需要22個課時,共計需要58個課時。本學期有兩次月考和五一長假,實際授課時間為18周,按每周6課時計算,數學課時達到110課時左右,時間相當充足。這為我們數學組全面貫徹低切入、慢節奏的教學方針提供了保障,也是我們提高學生數學水平的又一次極好的機會。

  二、教學計劃:

  本學期的期中考試(預計在4月14號至4月17號進行)涵蓋的內容為第四章的前9節,由于課時量充足,第10節正切函數的圖像和性質以及第11節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將在上半學期講授,這樣下半個學期的教學任務為30個課時。

  我們備課組經過認真的思索、充分的.討論,將期中考試前的教學進度安排如下:

  (一單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數

  4.1角的概念的推廣3課時

  4.2弧度制3課時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數3~4課時

  4.4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4課時

  4.5正弦、余弦的誘導公式4課時

  復習課(習題課)

  4課時

  單元測試及講評2課時

  (二單元)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

  4.6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7課時

  習題課3課時

  4.7兩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4課時

  習題課2課時

  單元測試及講評2課時

  (三單元)三角函數的圖象及性質

  4.8正弦、余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5課時

  習題課2課時

  4.9函數的圖象4課時總計授課53課時,余下課時可安排期中復習。

  期中考試后的授課計劃:

  4.10正切函數的圖象和性質3課時

  4.11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 4課時

  習題課2課時

  第四章復習4課時

  第五章

  (一單元)向量及其運算

  5.1向量1課時

  5.2向量的加減法2課時

  5.3實數與向量的積3課時

  5.4平面向量的坐標計算3課時

  5.5線段的定比分點2課時

  5.6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及運算律3課時

  5.7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2課時

  5.8平移 2課時

  習題課3課時

  單元測試與講評(隨堂)2課時

  5.9正弦、余弦定理5課時

  5.10解斜三角形應用舉例2課時

  實習與研究性課題4課時

  習題課3課時

  單元測試與講評2課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50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新學期里,我們數學教研組將一如既往的做好各項工作,特制定本學期的教研組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導處教學工作計劃要點為指導,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穩步推進課程改革。圍繞教研組的科研課題,轉變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法,優化教學模式,逐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益,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二、目標任務

  1、發展上學期數學教學效果,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數學教學質量與上學期相比能有所提高。

  2、開展以"如何利用課堂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為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著力變革教師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3、配合學區教研室開展創建"優秀教研組"活動,切實加強科組教學研究,提高科組教學研究能力,積極參加學區教研室組織的各種活動,爭取好成績,爭當優秀教研組。

  4、按時高質量的完成學校規定的各種常規工作。

  三、主要措施

  1、扎實做好常規教學工作:

  (1)備課要充分,目標要明確;上課要認真,方法要靈活;作業布置要突出重點,講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練必評,有錯必糾;

  (2)做好周周練的工作。

  狠抓學生的計算與基本技能訓練,做到天天2--3分鐘口算或者是基本計算訓練,(一、二年級口算:12題/分鐘,各年級計算正確率:90%以上)落實好周周練工作,針對周周練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分析,并有改進措施。使各個班級在學區質量抽測與學校抽測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努力達到學校的教學質量目標的規定。本學期各年級做好單元基礎達標測試,打好基礎在學區抽測中取得好成績,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各數學教師認真擬定好教學計劃和輔導學生的計劃。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習慣培養,做好輔優幫困的工作。

  (4)加強自身業務學習:養成多看書,看好書的習慣,多參加校內外的專題講座、教材培訓、教學交流和觀摩等活動,一學期聽課、評課爭取達到10節以上。

  2、加強教研工作:

 。1)切實做好每一次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做到活動前有中心議題,活動中有記錄,活動后有分析。

  (2)全體數學教師要善于用新課程理念來審視和剖析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每位老師上一到二節實踐課,課后要進行反思,并寫出教學體會。每位老師期未進行一次課題小結(課例或論文)。教研組要及時整理材料,結合本學期研究情況,整理出實踐課的`經驗、成果。這學期我們將在"寫"上加強力度。

 。3)創設學習信息技術的氛圍,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意識,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鼓勵教師運用,切實全面提高數學教師的信息素質。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實現素質教育不可忽視的基本內容。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養成嚴肅、認真的治學態度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形成有計劃、有條理的工作作風。

  四、各月活動安排:

  2月

  1、小結上學期期末測試情況,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2、分年級制訂教學計劃。

  3、檢查備課。

  3月

  1、開展教學設計研究活動。

  2、備課、學生作業月查。

  3、進行口算、計算比賽。

  4、開展校內公開課活動。

  4月

  1、繼續開展教學設計研究活動。

  2、檢查學生作業。

  3、進行期中考試。

  4、各年級小結期中測試情況,明確后半學期的目標

  5、為迎接學區督導檢查做好準備工作。

  5月

  1、開展教研活動。

  2、學生作業月查。

  3觀看教學錄像。

  6月

  1、檢查學生作業本和教師備課本。

  2、各年級制訂期末復習計劃。

  返回目錄>>>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4-02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4-03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4-02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1-25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2-20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09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5-01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2-09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0篇)01-05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5篇02-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熟女体下毛毛黑森林| 国产 字幕 制服 中文 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大香区一二三四区2021|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蜜柚|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国产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网址|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日本亲近相奷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蜜芽tv在线|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高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对白| 亚洲av永久无码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人与禽zoz0性伦交|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宅男66LU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国产 中文 亚洲 日韩 欧美| 小说区 亚洲 校园春色|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