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優秀(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科利亞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科利亞五歲的時候從家門口向前數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數了5步挖出了木匣,從這件事中感悟到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
3、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課文后3個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講科利亞認真思考的過程以及順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課文圍繞著“科利亞的木匣”寫了哪些內容?
二、研讀課文,感悟語言
1、仔細讀讀“埋木匣”的部分,找出描寫科利亞埋木匣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1)圈一圈這句話中描寫動作的詞。
(2)科利亞為什么要這樣做?
回讀句子:木匣里盛著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有冰鞋、小斧頭、小手鋸和其他小玩意兒。
(3)從這些動詞,你看出科利亞是個怎樣的人?
2、找到“挖木匣”的句子讀讀。
(1)仔細找一找,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個字?
(2)從這5個“挖”字,你又讀懂了什么?
三、抓住關鍵,引發思考
1、讀課文10—12自然段,找出描寫科利亞找不到木匣之后有何反應的一個句子讀給大家聽。
引導學生站在科利亞的角度去思考并討論:科利亞當時在想什么?
師生總結出科利亞找不到木匣的可能性:
A、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
B、數步法可能不管用。
C、挖的方法可能不對。
D、自己的步子可能有問題。
2、科利亞是怎么排除前3種可能性,只確定步子有問題的呢?讓學生再幫助科利亞分析分析,從課文中找到依據。
四、細讀探究,討論排除
1、討論第一種可能性:
(1)讀課文,找出科利亞找不到木匣子之后與小伙伴們的對話。
出示對話:伙伴們說:“也許,法西斯把你的寶貝挖走了。”
科利亞說:“不會的,敵人連我們家的大箱子都沒挖走,還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嗎?”
(2)讀一讀,想一想,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找到什么依據?
小結:由此可知,科利亞斷定自己的木匣子不可能被法西斯挖走,他的理由是箱子目標大,木匣目標小,目標大的箱子沒有被發現,目標小的木匣子更不可能被發現,所以木匣一定還在。
2、討論第二種可能性:
(1)找出描寫媽媽埋箱子,挖箱子的句子:
媽媽把有些東西放進箱子里,從家門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
媽媽從家門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2)讀讀這兩句,想一想媽媽用的`是什么方法埋箱子、挖箱子的?(數步法)
小結:從媽媽的埋箱子和挖箱子中,可以看出,數步法是管用的。
3、討論第三種可能性:
(1)挖的方向有沒有搞錯?再讀讀課文,找出描寫科利亞他們家的房子的句子。
(2)“房子還在”告訴我們什么?(科利亞不可能把方向搞錯)
4、歸納排除,得出結論。
(1)既然木匣一定在,算術真有用,挖法沒有錯,那錯的無疑是步子了。步子又錯在哪里呢?找到寫科利亞一家離家出走的句子:
(2)4個年頭,科利亞會發生什么變化呢?(同桌互相討論)
讓學生上臺畫示意圖幫助理解。
五、結合生活,深化道理。
過渡:科利亞通過自己的分析,想出了辦法,找到了心愛的小木匣,他是多么的高興,我們一起讀讀最后1小節。
(1)聯系上文,說說你理解了科利亞受到的啟發嗎?
(2)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我們的周圍有什么在起變化呢?
六、布置作業
根據學生的交流,把自己的體會和認識通過一件事寫下來,可以是《由<科利亞的木匣>想到的》為題。
學生小練筆。
七、板書設計:
科利亞的木匣
(四年前)埋木匣 五歲 步子小 十步
(四年后)挖木匣 九歲 步子大 五步
懂得:一切都在起變化。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要做個有禮貌的孩子。
2、學會課文中兩個生字,“茶”、“謝”,學會課文中的禮貌用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導人新課
小朋友,老師這里有一封信,信是孫悟空送來的。出示卡片:
xiǎomínɡshìɡèyǒulǐmàodeháizi。請同學們根據拼音寫出漢字,再讀一讀,(填在課堂作業本上)你們想知道孫悟空為什么夸小明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嗎?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38課,《孫悟空考小明》。
(二)精讀課文
(1)講讀第二段。
①指名朗讀,思考:共幾句話?
②師生討論:第一句先講孫悟空變成誰,[板書:變老師]小明怎么做?(小明說老師好。)[板書:老師好]議一議:小明有禮貌嗎?為什么?老師怎么說?(小明好)是呀,見面時,師生應該相互問好。
③指導朗讀。小明的話應該讀出他的.有禮貌。
④齊讀這一段。
⑤學法:這一段先講孫悟空變誰?再寫小明怎么做?最后寫老師怎么說?
(2)講讀第三段。
①提出問題:a、孫悟空變成誰?
B、小明怎么做?
c、小妹妹怎么說?
按照剛才的學法,帶著這幾個問題自學第三段。
②師生討論:孫悟空變成誰?(變成小妹妹)看圖說說小妹妹怎么了?小明看見后怎么做?(用“·”點出小明動作的詞)“連忙”可以用什么詞代替?“連忙扶”說明什么?(小明樂于助人)指導朗讀第2句,“連忙”、“扶”讀重音。小妹妹得到小明的幫助后怎么說?(謝謝你)教學“謝”,為什么用言字旁?什么結構?“謝”中間的“身”一撇不出頭。老師指導書寫,學生在本子上寫1個,注意左中右結構緊湊。什么時候要對別人說“謝謝”?
小妹妹有禮貌嗎?你從哪里看出來?那么小明呢?(板書:不用謝〕“謝謝”和“不用謝”都是禮貌用語。
③這一段該怎么讀?(讀出有禮貌的語氣),同桌讀--指名讀一一齊讀。
(3)講讀第四段。
①孫悟空最后怎樣考小明呢?請小朋友們就照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學第四段,自學后完成填空題:
孫悟空又變成(),小明連忙說:“老爺爺(),老爺爺()。”老爺爺(),小明()老爺爺到門口,說“老爺爺,()!”
同桌討論交流,碰到生字“茶”,自學。
②師生共同討論填空題。說說哪些詞語看出小明有禮貌?[板書:請、再見]
③指導朗讀。要讀出小明的禮貌語氣。
(三)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孫悟主為什么夸小明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從課文的學習中,你知道了哪些禮貌用語?把它們寫下來。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茶”、“謝”。
(2)完成《課堂作業》本第5題、第6題。
[板書]38、孫悟空考小明
老師您好
孫悟空(變)小妹妹考小明謝謝,不用謝
老爺爺請,再見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2.并從中獲得啟示,3.培養學生要多動腦筋,4.勤于思考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初步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5.解決問題的方法。6.會認3個生字,7.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冰鞋,8.斧頭,9.手鋸,10.玩意,11.免得,12.搶走,13.難過,14.算術,15.當初,16.隨便,17.仍然,18.敵人,19.臺階,20.所以,21.懂得”等詞語。2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3.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科利亞怎樣從挖木匣中得到啟發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明白科利亞認真思考的過程,以及順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意思。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
(一)識記生字,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自學生字詞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從課文的題目看,2.《科利亞的木匣》,3.這篇課文主要是圍繞著什么寫的?(木匣)這篇課文圍繞著木匣寫了一件什么事?都寫了哪些內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初讀課文,劃出生字詞。
2.學生自學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情況。
1.指2.名3.按自然段讀課文(每人讀一自然段),4.注意學生生字詞的讀音。
5.指6.名7.讀生字詞。
8.正音
9.讀準多音字的字音。
本課有兩個多音字。“量”本課讀liang(2聲),還有個讀音是liang(4聲);另一個多音字是“數”,它可以讀“shu”和“shu)”,本課兩個讀音同時出現,“科利亞剛學數數”,第一個數讀“sh(”,第二個數讀“sh)”。
5.分析字形結構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在學生識記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你還會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和理解字義?引導學生按漢字的特點,記字形,理解字義,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區別“匣”和“箱”的字義,“匣”比較小,“箱”一般比較大。它們的共同點,都是盛東西用的。
(4):區分字形
斧和爺;鋸和據;免和兔;搶和槍;難和灘;階和價。
(四)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帶著問題讀課文。?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1)學生自己小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小組討論,這課寫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匯報:本課寫的是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2.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學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并從中得到啟示,明白事物總是在發展變化的,無論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對待它,而要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采取相應的做法。并且培養學生多動腦,勤思考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二)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啟示”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認真學習課文后三個自然段,從中受到啟發。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明白科利亞認真思考的過程,以及順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交待學習目標。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科利亞的木匣》一課的生字和新詞,并且初讀了課文,知道了本課寫的是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節課繼續學習這一課,通過學習,讓我們知道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并且使我們得到一些啟示。
(二)講讀課文
小聲讀課文,邊讀,邊對照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即什么線索)寫的?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啟示”的順序寫的。
1.學習課文第1部分
(1)出示思考題:
①科利亞是怎么埋木匣的?
②科利亞為什么埋木匣?
(2)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
(3)指名讀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亞埋木匣的動詞:放、蓋、踩、撒,從埋木匣的這一連串的動作中,你體會到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
(4)指名讀第3自然段:說一說科利亞為什么把木匣埋起來?
一是因為全家人要躲避戰爭,東西多不能帶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亞善于動腦筋,善于觀察思考,他見媽媽把家里的箱子埋起來,受到啟發,所以自己也學著媽*的樣子把木匣埋起來。
出示句子讓學生體會理解:
“科利亞只會數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亞數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讓學生讀這兩個句子,體會“只……就……”的用處。
在這里“只”強調了科利亞的年齡小,只會數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為他只會數十步,年齡小,才造成后邊挖木匣時,挖不著,為后邊的內容埋下了伏筆。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出示思考題:
①媽媽是在什么情況下,什么時間,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媽媽是怎么挖的?
③你怎樣理解媽媽說得話?
(2)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的4~7自然段。
(3)個人讀之后,小組學習討論。
(4)畫出媽媽說的話,讓學生談談自己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媽*的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強調了算術真有用,第二層意思是假設當初不是數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隨便挖坑埋箱子,那現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時,這里也滲透著,科利亞也是照媽*的樣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為什么挖不著呢?怎么算術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這里又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5)學習課文8~12自然段:
①讀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科利亞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經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有找到。
科利亞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說明挖得面積比較大,還是沒挖著。
②學習9和10自然段:
讓學生小聲讀課文,想:當小伙伴們笑科利亞的時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許”,是可能的意思。
讓學生反復讀第十自然段,談談自己的理解。
科利亞心想:自己的方法沒有錯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沒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會被法西斯挖走。從科利亞的話中,暗示了他當時思維的過程,所以想來想去,認為“這里面一定有原因。”
③讀課文第11自然段:
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從“科利亞丟下鏟子,坐在臺階上,用手摸著腦門想。”看出科利亞遇事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從科利亞的話中體會三層意思:一是經過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當時很激動,會很大聲地告訴大家,用了嘆號。二是找到了為什么挖不著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會馬上找到木匣的。
讓學生體會當時科利亞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④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齊讀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科利亞學著媽*的樣子,照媽*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來,又用和媽媽同樣的辦法去挖木匣,媽媽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亞沒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來,經過科利亞動了一番腦筋,知道了自己沒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時自己年齡小,步子也小,現在九歲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時量十步,現在應當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從這件事中,科利亞受到了很大的啟示。
(1)默讀課文,劃出科利亞受到了什么啟發?再讀一讀,你是怎么理解的?
(2)出示科利亞說的話,一方面進一步理解他的話的意思。
科利亞善于動腦筋,勤于思考,他從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過程中,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圍的一切都在發展變化,面對著發展變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變的態度,應當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1.自己默讀,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啟示”的順序,說一說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的,怎樣挖木匣的,他從中得了什么啟示。
2.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3.指名說一說,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總結全文:師生共同完成。
1.用最簡練的語言說一說本課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寫的是科利亞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學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懂得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在發展變化之中,看問題不能用固定不變的態度,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板書設計: 的木科利亞匣
埋木匣:四年前 5歲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歲 步大 五步
受到啟發:勤動腦,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是圍繞著“壯麗的祖國山河”這個專題編寫的,由3篇精讀課文:《古詩兩首》、《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1篇略讀課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和語文園地六組成。
《望天門山》《飲湖上初晴后雨》:贊頌長江的雄偉氣勢、西湖的旖旎多姿。
《富饒的西沙群島》:反映了南疆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美麗的小興安嶺》:描繪了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
《香港,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現代都市香港的美麗和繁華。
語文園地六:口語交際、習作訓練和寬帶網
從導語到課文、到語文園地,各項語文活動的安排,都是圍繞著歌頒祖國大好河山、展現祖國發展成就,培養學生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這一主旨編排的。這里有古人贊頌長江雄偉氣勢、西湖迷人風采的古詩《望天門山》《飲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富饒的西沙群島》;有描繪北國各個季節不同景色的《美麗的小興安嶺》;還有展示現代都市風采
的略讀課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單元內各部分互相聯系,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使聽說讀寫各項能力整體推進、協調發展。
在二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和二年級下冊第三組課文的學習中,學生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學習本組課文,可以將新舊兩方面的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祖國的山河壯美。學習古詩,要讀懂詞句,理解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其他三篇寫景的課文,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在充分的閱讀中,領略美麗的自然風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學習過程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搜集有關資料,加深對祖國山河的了解。同時,指導學生掌握一些積累語言的方法,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
只有宏觀地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從整體上去思考,去把握,才能使各部分有機地融合,讓聽、說、讀、寫各項能力整體推進、協調發展。
22、〈富饒的西沙群島〉:總分總結構。分述部分是按照進入群島的地點變換由上而下,有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來介紹的。寫海面主要通過色彩的變化來表現它的美麗;海底主要寫水產資源,突出其富饒。寫海灘則突出貝殼的千奇百怪和海龜的龐大、有趣。寫海島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從總到分,進一步表現西沙群島的富饒可愛。
23、《美麗的小興安嶺》: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美麗景色有順序地來描述的。第一自然段概括敘述小興安嶺的特點——綠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別敘述小興安嶺四季的特點;第六自然段做總結,首尾呼應,緊扣題目。課文的語言生動、形象,貼切的運用比喻、
擬人等修辭方法,使文章充滿感染力。
24、《香港,璀璨的明珠》:抓住了香港最具特色的市場、美食、海洋公園和夜景來介紹其繁華和美麗。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內容、把課文讀懂,在讀的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
二、本單元學習建議
(一)著眼篇章結構的教學
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如快速閱讀課文,你會發現這篇文章在寫作方面非常有特色。
(二)注重特色段落的學習
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中寫魚多的一段時可這樣進行
師:請同學們來看看分述部分,想一想:分述部分是怎樣寫出魚多的?
寫出了西沙群島一帶海里所有魚的樣子嗎?
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師總結:你發現了一種分述的方法:舉例分述法。舉例可以用“有的??有的??”句式,也可以具體說幾個事物。
(三)注重積累,夯實語言基礎。
包括課內扎實學語言、課外引導學生不斷積累。
語文園地六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課可與本組課文的學習、寬帶網的活動結合起來進行,要從本組學習開始時就提出要求。請打算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的同學和打算介紹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的同學做好準備。
教師可以創設有趣的情境,以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教師要盡可能地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在雙向、多向的互動中活躍思維,提高學生表達、傾聽和應對的能力。
小組交流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評價活動。發現同學的進步,發現點滴可取之處。然后在小組內評選出活動的“最佳導游”“最佳解說員”“最佳游客”。在此基礎上,教師可簡單總結一下這次活動的情況。如果大家有興趣,還可以把這次活動搜集的資料整理好,辦一次展覽。
習作
這次習作要求學生寫自己去過的地方,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自由選擇。可以將習作和口語交際緊密結合在一起,把口語交際作為習作前的交流或者把習作作為口語交際前的準備。具體如何操作,教師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在進行口語交際時,向學生作些習作方面的提示。這次習作要達到“使別人讀了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關鍵是要抓住“這個地方怎么吸引人”來寫。如果有可能,教師可組織一次活動。習作時,要引導學生抓住這個地方的特點。展開想象,把這個地方的景物或變化寫清楚、具體。
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寫好后,讓學生讀一讀,改一改。
我的發現
這部分安排的內容是讓學生發現:有些詞有多個義項,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里,語義是不同的,認識到詞的意義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
日積月累
讀讀背背
本次“讀讀背背”安排了五句寫景的古詩名句。
教學中,要著重指導學生朗讀、背誦。要鼓勵學生從古詩文中摘抄自己喜歡的名句,與同學交流。
讀讀記記
教學“讀讀記記”,重點是指導學生讀熟、記住,了解一些語言現象,對詞語的意思不必做過多的講解。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發現這三組詞語的特點,第一組是“AABB”的形式,第二組是“又??又??”形式,第二組是“不??不??”的形式。此外,還可以做一些口頭的擴展練習,如,“明明白白”“蔥蔥蘢蘢”“又肥又厚”“不言不語”。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要有意識地運用這些詞語。
寬帶網
本次寬帶網從“迷人的景色”和“富饒的物產”兩方面給學生提供了一些具體的例子,這部分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
三、單元教學目標
1、會寫31個生字、會認22個生字、正確讀寫36個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
3、“讀讀背背”古代大詩人游歷祖國大好河山時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讓我們隨著課文的學習,去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富饒。
5、指導學生掌握一些積累語言的方法,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會寫31個生字、會認22個生字、正確讀寫36個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
3、指導學生掌握一些積累語言的方法,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
五、教具準備 圖片、課件、地圖等
六、課時安排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2-13課時
21古詩兩首
一、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包括兩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望天門山》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飲湖上初晴后雨》描繪的是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
“天門中斷楚江開” 寫出了浩蕩東流的長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長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在作者筆下,長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破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長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于兩山夾峙,洶涌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一個“回”字,翻滾拋擲、變化無窮境界全出。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么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遠望天門兩山所見的雄姿,下句則點明“望” 的立腳點和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 的立腳點是“日邊來” 的“一片孤帆”。一個“出”字,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當孤舟順流而下,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舟行過程中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詩人的喜悅之感。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遠客自當更加興味十足。“孤帆一片日邊來”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
《飲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瀲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在善于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西子,即西施,春秋越國美女,原為浣紗女,后被越王勾踐選入宮中,獻給吳王夫差為妃。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啊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姿。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給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選編本課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古人對祖國山河的描寫,在誦讀過程中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背誦兩首詩,默寫《望天門山》。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1、背誦兩首詩,默寫《望天門山》。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四、教具準備 圖片、課件
五、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準備有關天門山、西湖的文字、圖片資料。
古詩的學習,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如,配畫、配樂、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意。
2.課文中的兩首古詩,也許有不少學生都會背誦了。教師指導朗讀時,重點要放在怎樣讓學生讀出感情、讀出詩韻。可以結合看圖,邊讀邊想象,感悟詩句的含義。在誦讀中,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
情。誦讀,必須注意把握好停頓,把握好詩的節奏,讀出詩的韻律。
3.在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對詩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的基礎上,可結合課后第二題,讓學生相互交流各自對詩句的理解。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一、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 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介紹和說明的。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寫海面主要通過色彩的變化來表現它的美麗;海底主要寫水產資源,突出其富饒。西沙群島的海里有各種各樣的珊瑚、懶洋洋蠕動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魚的品種多、數量也多。寫海灘則突出貝殼的“千奇百怪”和海龜的“龐大”、“有趣”。寫海島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從總到分,使人確信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進一步表現西沙群島的富饒可愛。最后寫西沙群島將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個特點是首尾相呼應。第一自然段寫出西沙群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則寫西沙群島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第二個特點是用詞準確,寫珊瑚的形狀像“花朵、鹿角”,寫海參“懶洋洋地蠕動”,寫大龍蝦“全身披甲”“威武”等。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海島風光的美麗;二是學習課文里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顏色鮮艷、異常美麗,學生可能缺乏實際的感受;對海里魚的品種、數量之多,以及其他豐富的海域物產,也大都缺乏感性認識。所以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是本課的重點,對于遠離海域的學生來說,也是教學的難點。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深藍、杏黃、交錯、高低不平、各種各樣、懶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結隊、飄飄搖搖、顏色、形狀、千奇百怪、漁業工人、四腳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輩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三、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四、教具準備 課件、地圖、圖片
五、教學建議
1.教師準備中國疆域圖,西沙群島的圖片、錄像資料。布置學生搜集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也可以搜集一些有關西沙群島的圖片、文字資料。如,關于西沙群島魚類、鳥類的數據資料。
2.教學本課時首先要注重特色段落的學習,其次要注重積累,夯實語言基礎。
3.課文有兩處,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了思考的問題。一處是“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話的旁邊,提出“為什么這樣說呢”;一處是在課文的末尾,提出“我發現課文是圍繞一句話來寫的”。課文中的這些問題只是一個引子,教師不要困于這些問題的解決。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以以這些問題為憑借,引導學生質疑、討論、交流。讓學生領悟到讀書時應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逐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4.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教師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朗讀。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讀形式,如,自由讀、小組讀、同桌讀、范讀。讓學生通過朗讀從感官到內心體會到西沙群島的景色優美、物產豐富。指導背誦,要以理解為基礎。
5.課后第二題讓學生討論“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這是一個演繹性的問題,就是讓學生根據已有的概念到課文中去尋找具體的`內容。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教師不要求多求全,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多說一點,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少說一點。這道題的重點部分是在第二至六自然段。教師可幫助學生抓住各部分的特點來談。此外,老師還可以從這道題中引導學生感悟如何把習作寫具體,提高習作能力。
23美麗的小興安嶺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麗景色作為描述重點。春天,抓住“樹木”“積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來描寫;夏天,抓住“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等景物來描寫;秋天,抓住“樹葉”“松柏”“山葡
萄”“榛子”等景物來描寫;冬天,抓住“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興安嶺冬季的特點。作者在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時,不僅抓住不同季節的景物特點,而且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特點--樹木來寫,和第一部分的總述相呼應。
選編本課的意圖,是讓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興安嶺美麗富饒的同時,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嫩綠、匯成、欣賞、密密層層、擋住、視線、獻出、可口、鮮嫩、名貴、藥材。又松又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習作者抓住景色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1、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習作者抓住景色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四、教具準備 收集資料、地圖、圖片等
五、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時要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初讀課文時,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具體介紹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景色的段落,仔細閱讀,體會作者有順序的描寫方法。這篇課文,畫面感強,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畫面。
2.課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順序緊緊圍繞“美麗、物產豐富”進行了具體介紹,這幾段的結構、寫法相似。根據課文的這個特點,適宜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可以自定段落,自選學法,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教學中,教師可以實施教學方法的多重組合,將緊張的學習變為愉快的活動。
3.課文用準確的詞句描繪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十分形象、生動。教學中,可引導學生自己找出來,反復朗讀、體會。
4.本課語言優美,條理清楚,很適合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要以讀為主,以讀來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讓學生把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對祖國山河的熱愛的感情表現出來。
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背誦方式和段落練習背誦,可以想象情景背誦,可以抓住段中的重點詞語進行背誦,還可以看著插圖背誦。
5.課后小練筆,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景物,選擇家鄉的一處景物,學習課文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寫一段話。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一、教材分析:
《香港,璀璨的明珠》一篇略讀課文。本課向我們展示的是現代都市風采,讓人們感受到香港的美麗和繁華,從而激發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文圍繞“璀璨”這一題材從多個方面介紹了香港的美麗和繁華。第一自然段先是對香港一些基本情況的概述;第二到五自然段分別圍繞“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游勝地”“燈的海洋”具體介紹香港的繁榮美麗;最后一個自然段緊扣課題、畫龍點睛,贊頌了香港 “真是我們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 全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首尾呼應,中間4個自然段都能緊扣開頭第一句敘述。
作為略讀課文,本課另一重點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實踐能力,教師應放手讓學生運用前面習得的閱讀方法自主學習,不應做過多的分析和講解。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香港的,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香港的。
四、課前準備:1、學生收集有關香港的資料。2、課件
語文園地六
一、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課可與本組課文的學習、寬帶網的活動結合起來進行,要從本組學習開始時就提出要求。請打算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的同學和打算介紹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的同學做好準備。
在小組交流、評價的基礎上,教師可簡單總結一下這次活動的情況。如果大家有興趣,還可以把這次活動搜集的資料整理好,辦一次展覽。
二、習作
這次習作要求學生寫自己去過的地方,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自由選擇。可以將習作和口語交際緊密結合在一起,把口語交際作為習作前的交流或者把習作作為口語交際前的準備。具體如何操作,教師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在進行口語交際時,向學生作些習作方面的提示。這次習作要達到“使別人讀了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關鍵是要抓住“這個地方怎么吸引人”來寫。如果有可能,教師可組織一次活動。習作時,要引導學生抓住這個地方的特點。展開想象,把這個地方的景物或變化寫清楚、具體。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寫好后,讓學生讀一讀,改一改。
三、我的發現
這部分安排的內容是讓學生發現:有些詞有多個義項,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里,語義是不同的,認識到詞的意義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
四、日積月累
本次“讀讀背背”安排了五句寫景的古詩名句。教學中,要著重指導學生朗讀、背誦。要鼓勵學生從古詩文中摘抄自己喜歡的名句,與同學交流。
教學“讀讀記記”,重點是指導學生讀熟、記住,了解一些語言現象,對詞語的意思不必做過多的講解。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發現這三組詞語的特點。
寬帶網
本次寬帶網從“迷人的景色”和“富饒的物產”兩方面給學生提供了一些具體的例子,這部分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因“寬帶網”布置的任務與單元的專題相關,所以資料的收集可以結合單元中課文的學習先行提出。
[學習目標]
1.了解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上有不同的意思,認識到詞的意思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積累有一定結構規律的詞語和優美的古詩句,交流寬帶網信息。
2.自我發現,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區分字義,交流資料信息。
3.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引導學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與富饒。
教學設計
21《古詩兩首》
課型 古詩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亦、妝”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背誦兩首詩,默寫《望天門山》。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三、教具準備 卡片,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①同學們,你們了解李白、蘇軾嗎?誰來背背他們寫的詩?
②看來同學們非常喜歡這兩位詩人的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他們寫的一首詩──(學生齊讀課題) 讀通詩句,了解詩意
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在讀不懂的地方打一個問號。
(二)合作交流
1、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生字:斷 楚 孤 帆 亦 妝
讓學生讀生字,并幫助正音。
2、多媒體出示課文。如果大家把這些生字帶到詩中一定會讀得更好!
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
3、自讀自悟詩意。請大學聯系課文中注釋,并參考一些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a.學生個人讀悟。
b.在學習小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問,大家商討解決。
d.教師引導大家說說詩意。
(三)品讀體驗
學習《望天門山》
1、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①教師范讀,學生自由體驗。
②多媒體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③指名朗讀,讀完后,請介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
④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師指導
引導背誦:這么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自由練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體配樂有感情的背。
2、總結全詩,深化感悟
3、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學習《飲湖上初晴后雨》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課件。提問:西湖的景色美嗎?如果你欣賞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別有一番滋味呢! 熟讀成誦,體驗情境
①朗讀交流。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
②體會詩意。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③再讀課文,讀出詩情。你能將西湖雨中的美景讀出來嗎?
學生借助多媒體的音畫反復誦讀體驗。
④學生自由背誦。
(四)鞏固延伸
1、交流課前搜集的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2、舉行“美麗的祖國”古詩詞朗誦會。
板書設計
21、古詩二首
望天門山 飲湖上初晴后雨
天門 中斷 水光瀲滟 晴
碧水 回 山色空蒙 雨
青山 相對出 西湖 西子
22 富饒的西沙群島
課型 講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圖片與文字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多媒體出示祖國地圖。師:同學們,你們聽說過西沙群島嗎?請看這是一幅我們偉大祖國的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西沙群島的位置?播放風光片。這節課就讓我們來游覽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吧!(播放完)美嗎?如果我們讀了課文,一定會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2、初讀課文
①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學生質疑)
②學生自由讀課文。明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邊讀邊想剛才提出的問題,在讀懂的地方可以用筆注一注。
二、合作交流
1、檢查自讀情況。
2、檢查生字新詞。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指名讀課文,說說通過讀課文知道了什么。
三、品讀體驗
1、凸現重點。
a.課文是圍繞哪幾方面描寫西沙群島可愛的呢?學生交流后教師板書:風景優美 物產豐
b.文中是怎樣具體描寫這兩方面的?
2、自主感悟。
a.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輕聲讀一讀,把自己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仔細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
b.小組內相互交流,相互指點。
3、合作探究。
探究一:(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從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a.你讀到這段話時,有什么樣的感覺?(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海面 五光十色 瑰麗無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讀出來嗎?b.海水真美呀!說說看,為什么這么美?(學生讀)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c.這么美的海水,讓人一看,就覺得西沙群島是個(教師指板書)風景優美的地方。
探究二:(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a.你為什么喜歡這兩段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b.教師小結:海底真是個大寶庫,有誰喜歡珊瑚的,請舉手;有誰喜歡海參的,請舉手請把你們的喜歡之情讀出來!c.學生朗讀體驗。重點理解“蠕動”“威武”;體會“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探究三:(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
海灘上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腳朝天,沒法逃跑了。a.喜歡這些美麗的貝殼嗎?想一想,貝殼有哪些顏色,形狀到底怎樣奇,怎樣怪? b.這些貝殼真是美麗,真是奇特,讓我們把它的“美”和“奇”讀出來吧!c.有誰能把海龜的“趣”讀出來?d.西沙群島的海灘真是神奇有趣,讓我們再回頭深情地看一眼!學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讀。
探究四、(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
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這是非常寶貴的服料。a.讀完后,西沙群島的鳥給你留下怎樣的感覺呢?學生從“鳥的天下”“各種”“遍地”“厚厚”等詞語體會到“鳥多”。誰能把鳥的多“讀”出來?b.西沙群島真是鳥的樂園。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鳥,你能把眾鳥齊鳴的場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先個人練說,再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匯報。
師總結全文: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島真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老師相信祖國的西沙群島必將在你們的手中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四、鞏固延伸
1、課后搜集描繪祖國風光的諺語、詩句。
2、向學生提供關于“西沙群島”的網址,引導學生課余可以上網瀏覽,全方位認識了解這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板書設計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總述 風景優美 物產豐富
↓
海水 五光十色 瑰麗無比
分述 海底 珊瑚 海參 大龍蝦 魚
↓ 海灘 貝殼 海龜
海島 鳥的天下
總述 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23 美麗的小興安嶺
課型 講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認識“融、匯”等10個生字。會寫“匯、欣”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抽出、嫩綠、匯成”等15個詞語。
2、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準備 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情境導入:播放小興安嶺四季風光的課件。讓學生說畫面,從而導入課題:美麗的小興安嶺。
2、引導質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小興安嶺在什么地方?課文是怎樣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的?)你打算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3、初讀感悟:學生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自由讀課文。在文中找出要求會認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4、再讀感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并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
二、合作交流
1、出示帶生字的詞語,指名讀,集體讀。
2、重點指導難讀的字。抽chōu 浸jìn 縷lǔ 軟ruǎn
3、指名學生讀課文,大家評價。
4、說說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品讀體驗
1、根據學生朗讀,多媒體出示: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欣賞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學生說喜歡的原因,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春天的畫面。體驗“抽出”的過程。邊讀邊想春天的畫面,讀出自己喜愛的感情。
2、多媒體出示: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教師引導:讀了這段話,有什么樣的感受?
學生回答,學生朗讀體驗,感悟“封”字用得真好。
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夏天的畫面。學生再次感受夏日小興安嶺的美麗,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3、朗讀交流,多媒體出示:秋天,白樺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學生讀課文,想像秋天的畫面,演示“落葉在林間飛舞”的情景。
學生再次朗讀,加深感悟。
4、多媒體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看著春天是不是快要來臨。
學生交流喜歡的原因。師:你能把自己的喜歡之情讀出來嗎?
指名讀,大家評價。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突出“積滿”“又松又軟”“舔著又肥又厚的腳掌。”
播放小興安嶺冬天的景色,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朗讀,深入體驗。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四、鞏固延伸
1、你最喜歡小興安嶺哪個季節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
2、選擇家鄉的一處景色,仔細觀察,再寫一寫。
板書設計
美 大
麗 春 抽出新枝 小溪淙淙 花
的 夏 蔥蔥蘢蘢 密密層層 園
小 秋 葉子飄落 果實累累 大
興 冬 樹上積雪 物產豐富 寶
安 庫
嶺
語文園地 六
學習目標
①了解一字多義的語言現象和幾種不同的構詞形式,并能在平時自覺積累詞語。
②背誦古人描寫景物的詩句,并能在平時的讀寫中應用。
③增強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培養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課前準備 照片小黑板,詞語卡片
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揭示交際話題:風景優美的地方。
同學們,你們去過或最想去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
二、大家去過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過那個地方,你能把觀賞到的優美色向大家介紹嗎?假如你最想去某個地方,能講講想去的原因嗎?
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紹呢?學生討論,教師板書:結合照片或圖片 說具體說清楚,語言生動形象
三、生生交際。可以與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組合成小組進行交流。
四、全班展示交流。學生自由上臺介紹,相互評說。
五、拓展延伸。
a.祖國地大物博,風景優美,可是由于人們缺乏環保意識,使有些優美的風景失去了往日風采,大家想想看,我們怎樣使祖國的山更青,水更美?
b.學生相互討論,談感想,出主意。教師鼓勵學生當環保小衛士。
第二課時 習作
一、聯系口語交際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有聲有色地介紹了自己去過的地方,真讓我們大開眼界。如果把它寫下來,就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寫呢?我們可以從剛學過的幾篇課文中學到一些方法。
二、教師聯系本組課文具體指導。
按順序──寫清楚《富饒的西沙群島》: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美麗的小興安嶺》:春—夏—秋—冬,《香港,璀璨的明珠》: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游勝地—燈的海洋,讓學生背背印象深的語句。
三、學生構思,自主習作。
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指導。
四、學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五、請幾個學生讀習作,師生共同評點,肯定優點,指出修改方向。
六、學生再次修改習作,謄抄在作文本上。
第三課時 我的發現
一、學生自由讀文中兩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的字。
教師提問:讀了這兩組句子,大家有什么發現?學生討論交流,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引導學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義。
二、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這兩個意思外還有哪些意思?還可讓學生舉例說說,還有哪些字也有好幾個意思。
三、讀讀背背
1、借助拼音自由讀讀列出的詩句。
2、指名讀。集體齊讀。
3、學生試著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
4、學生自由地背一背詩句,可以相互抽查。
5、指名背誦。小組背誦。集體背。
四、讀讀記記
1學生在小組內自讀所列詞語,并說說這些詞語的構成有什么特點。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掌握詞語的構成特點。AABB式, ABAC式
3學生讀讀記記這三組詞語。
4學生根據詞語的構成特點,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看誰說得又多又準確。
寬帶網
①引導學生通過圖書、網絡搜集反映祖國迷人景色、富饒物產的資料。
②指導學生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如:風景類,物產類;
文字類,圖畫類,文字圖畫結合類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較豐富的資料以后,我們選一個時間召開“可愛的中國”資料展示會,好嗎?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在讀中理解課文是怎樣把桂林山水的特點寫清楚的,同時了解比喻、排比、夸張、對比等修辭手法的用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特色:
品讀審美,讀寫結合。
教學過程:
一、匯報資料、交流感受。
1.師引導學生說出課前查找的有關桂林的資料。
生1:桂林在廣西東北部,漓江西岸,湘桂鐵路經此,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生2:桂林以風景秀麗著稱,獨秀峰,象鼻山,七星巖等為著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譽。
生3:……
2.師相機鼓勵引入下一環節:同學們對桂林的了解還真不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桂林的了解將會更深。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發現特點。
1.讓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問:看看通過閱讀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自由地讀文章并在書上寫好旁注)
2.師:誰想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匯報)
3.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
三、學習桂林山水的特點。
(一)學習桂林“水”的特點。
1.師:請同學們找到寫桂林“水”的段落進行朗讀。
2.指導學生提問題:
a。桂林的`“水”有什么特點?
b。作者是怎樣寫桂林的“水”的?
3.學生先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
4.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師相機板書。
靜
桂林“水” 清
綠
5.指導學生 朗讀寫桂林水的有關語句。
(二)學習桂林“山”的特點。
1.師:請同學們找到寫桂林“山”的段落進行朗讀。
2.指導學生提問題:
a。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
b。作者是怎樣寫桂林的“山”的?
3.學生先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
4.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師相機板書。
奇
秀
桂林的“山”
險
5.指導學生 朗讀寫桂林山的有關語句。
(三)指導學生朗讀描寫桂林山水特點的段落。
四、嘗試背誦,體驗美。
1.學生 再讀2、3自然段。
2.學生 試背2、3自然段(背不出來的學生可看書)
五、讀寫有機結合,創造美。
1.選自己喜歡的一句話或一段話進行仿寫。
2。根據本文的寫法寫寫自己家鄉的風景。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學習他自覺磨煉自己意志的堅強品格。
2、練習用歸納段意的方法抓課文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系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體會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2、練習用歸納段意的方法抓課文主要內容。
一、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四課<登山>,來進一步了解列寧。
生:(齊)登山
二、新授、感悟
1、 檢測讀文情況,讀完后其他學生給予評價。
師:列寧和巴國茨基在登山時,不就是過一條小路嗎?這是一條怎樣的小路呢?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小組合作交流,做好分工,組織好語言準備匯報。
生:這是一條危險的小路,我們小組是從第6和第10自然段看出來的。請于興陽來讀課文。
生:這是一條驚險的小路,我們小組是從第14、15、17自然段看出來的。請朱立超來讀課文,我們是從這幾段描寫的動詞看出來這條小路是一條驚險的小路。
師:聽了你們的匯報,把老師和其他同學都帶上了那條小路上了,真令人膽戰心驚呀!那面對小路,列寧是怎樣表現的呢?(小組合作交流)
師:當列寧第一次走這條小路時,他是怎樣表現的?
生:匯報 當列寧和巴果茨基登上山頂時,展現在他們我們眼前是怎樣的一幅景象?請同學們讀課文中相關的段落,欣賞美景,在談一談感受。
生:課文第18段,談感受。
師:你們都感覺這景色這么美,那同學們說說此時的列寧心中會有什么想法?
生:說想法。
師:一個小時過去了,列寧和巴果茨基也該回去了,他們有選擇了來時的小路。他們第二次走這條小路的是怎么走的呢?(小組匯報)
生:小組匯報
師:我們知道了列寧和巴果茨基兩次走小路的表現,誰來說一說列寧第一次和第二次走險路有哪些不同?
生:匯報
師:我們來看最后一段,誰來讀一讀?
生:指名讀文 師:那么這一段我們怎么理解列寧說的話?
生:回答
師:同學們都理解的.很好,那誰來說一說列寧具有怎樣的精神品質?
生:列寧具有臨危不懼、遇險不驚、從容鎮定的精神品質。
三、擴展
師:我們知道列寧第二次走小路是為了鍛煉意志。課前你們也搜集了很多有關鍛煉意志的人物的故事和名人名言,誰來說一說。
生:積極說
四、總結
同學們搜集的真不少,學習了列寧的這篇登山的故事,我相信同學們也學會了很多,老師希望各位同學都要學習列寧的這種臨危不懼、遇事不驚、隨時隨地都鍛煉意志的品質。
這節課就上到這,下課。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1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教學難點:
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過程 :
一、情景導入(欣賞國畫,營造氛圍)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大畫家畫的畫,看你們能不能猜出這些作品是哪位大畫家畫的?
(課件出示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八駿圖》、李苦禪的《鷹》讓學生猜。 )
播放當代名家國畫作品,簡要介紹
生:自由發言。
如: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苦禪的鷹,張大千的虎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和畫畫有關的課文。
板書課題“畫家和牧童”
二、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師:(1)認讀生字。
生:帶拼音認讀(指名讀、齊讀)、去拼音認讀(男女生賽讀)。 師:(2)帶拼音認讀詞語。
生:(小老師帶讀,齊讀。)
師:拱手: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傳統禮節,是左手抱右手。表示感謝的意思。牛蠅是專門叮咬牲畜的蒼蠅。
三、研讀文本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誰能把故事的大致經過向大家介紹一下呢?
過渡:畫家戴嵩和牧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這節課我們再做進一步的交流。
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并交流。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體會戴嵩的“著名”
師:畫家指的是誰?請用一句話簡單介紹一下。
“著名”是什么意思?(出示第一自然段)
“著名”這個詞雖然只有兩個字,但是卻可以寫成好幾句話。請你認真讀一讀,體會戴嵩的著名表現在哪些地方。
生:學生自讀,讀后交流。
1、“一?就?”這個關聯詞語,體會兩件事緊接著發生。用這個關聯詞語仿說句子,若有困難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適當的詞語。比如(著涼,肚子痛。等等。
2、“沒有不,爭著”用場景表現“爭著購買”的情形。師生配合表演。
教師小結:這戴嵩,名氣可真大,真受歡迎。請你讀出戴嵩的著名來。
生:學生朗讀。
(二)學習《斗牛圖》的傳說,領會人物的品質。
師:戴嵩的名氣好大,再來看看牧童。他姓甚名誰?有名氣嗎?他是干什么的?
這樣一個著名的畫家,竟然和一個默默無聞的放牛娃一起出現在課題當中,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嗎?學生簡單描述,師隨機指導。
下面我們就去詳細了解一下這件事。看看:
1、戴嵩僅僅是畫畫好嗎?
2、一個小牧童為什么可以給大畫家進行指教呢?
要說這事兒,還得從戴嵩的一幅畫開始說,是哪一幅畫兒呢? 生:《斗牛圖》
師:什么叫斗牛?怎么斗?
生:說,師指導
師:區分“斗”的讀音(投影出示)
師:戴嵩是怎么畫《斗牛圖》的?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勾畫出描寫戴嵩畫畫的句子,反復讀,你感覺到了什么?
生:學生讀后交流
① 解“濃墨涂抹”“輕筆細描”,體會“抹”“描”的不同。 生:學生先口頭理解,再出示一幅國畫,讓學生指出哪里是“濃墨涂抹”,哪里是“輕筆細描”。
②抓住關聯詞語“一會兒?一會兒?”,體會戴嵩畫牛的熟練速度,并讀出這種熟練來。
師總結:戴嵩不愧是大畫家,畫技高超,畫得又快又好。
C.周圍人的贊嘆
師:看到這樣高超的畫技,周圍的人不禁發出一聲聲的贊嘆,他們都是怎么贊嘆的呢?
生:指生讀。
師:老師告訴你,每個詞語都有自己的表情和溫度,請你讀出他們的表情來。
生:學生再次練讀。
師:如果你也在場,你還會怎樣夸這幅畫?你也來贊一贊戴嵩的畫吧。
師:我知道大家都想好好夸一夸戴嵩,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適的詞語。現在,老師借給你一些詞語。
出示詞語“活靈活現”“妙筆生花”“栩栩如生”
學生合理的運用這些詞,仿照課文贊嘆就再也不會空洞了。 大家一起來贊嘆吧!
生:造句。
D、體會牧童
師:1、過路人、商人、教書先生,那么多人都在紛紛稱贊著戴嵩的畫,可是就在這一片贊揚聲中,冒出一個不同的聲音,是誰?
生:(牧童)
師:2、是呀,關鍵人物牧童出場了。他的這句話好像炸雷一樣,你知道什么是“炸雷”嗎,為什么這句話像是“炸雷”呢?
生: “炸雷”不但是指牧童的聲音大,還指在周圍的一篇贊揚聲中,這句批評的話語是多么讓人意外啊。
師:3、他是在說誰畫錯了?怎么可能呢?是真的畫錯了嗎?
周圍的人不愿意了,你聽聽他們在說什么呢?你聽見了嗎?沒聽見就對了,因為他們還沒說呢,心里正琢磨呢。你替他們說說吧。
E.場景再現,體會牧童這句話給周圍人帶來的.震撼,了解牧童的直言和勇敢。
教師隨機采訪,學生扮演商人和教書先生等。
生:商人說:“-------
教書先生說:“--------
師:我也要說,這是誰家的孩兒,真是沒大沒小,滿口胡言,趕快領會家去好好教育教育吧。
究竟是哪里畫錯了呢,請同學們自讀第五自然段,找答案。 師:板書。
原來是牛尾巴畫錯了。
F.通過人物話語體會人物品質。
師:這篇課文里,戴嵩特別會說話,他說的這幾句話可不簡單。請你再好好讀一讀,細心的你能發現什么呢?大家在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
生:戴嵩謙虛有禮。
師:牧童的話也不簡單,你也再來讀一讀,看看有什么新發現。 牧童的認真,觀察仔細,敢于直言。
師:這么多圍觀的人,為什么只有牧童指出了畫中的錯誤呢? 生:牧童每天都和牛打交道,看過兩牛相斗的情形,所以知道。而畫家,商人,教書先生等沒有看過兩牛相斗的情形,所以不知道。
師:畫家僅僅是畫技高超嗎?牧童在你心里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請你對其中的一個說一句心里話。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 會認本、像、著、最、狗、叫、貓、跳、又9個生字。會寫又、手、書、本4個字及詞語一本書。
2. 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識字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激發學生對書本的興趣,培養學生愛看書的習慣。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詞語卡片或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 識字、寫字。
1. 識字。
⑴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師:利用生字卡片點名讀、和開活車的方式讀,比一比,誰讀得準,以便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⑵重點指導最、狗、貓三個字的讀音,發現讀得不準的要及時糾正。
⑶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
⑷師要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如最字,可啟發學生:這個字是我們認識的哪些字組成的 ?讓學生把它拆成日、耳、又三個已經認識的熟字,以便幫助記憶。叫和貓可連成一起編成兒歌小貓、小貓,喵喵叫來記憶。本字可與木字進行比較。
2. 寫字。
⑴讓學生先看一看要寫的字的字形。
⑵師引導:又本兩字書寫時撇和捺要伸展。手字書寫時撇和兩橫要寫在上半格,這三筆的間隔要均勻,下面一橫要寫長一點,寫在橫中線上,最后一筆是彎鉤。
⑶書空
⑷課堂練,教師輔導。
(二)朗讀、背誦指導。
⑴朗讀第一節的前三句,語速稍緩慢,語調輕而低,體現爸爸、媽媽和我沉浸和陶醉在書本中。我也愛看書中的也字應拖長一點,表現出我
也喜歡看書。第二節的前三句中,厚厚大大花花綠綠應讀重些,強調書的種類多。
第二節的最后兩句押韻,朗讀時要讀出韻腳。
⑵帶著愉快的心情輕松地朗讀,體會我對書中的小狗小貓猴子的喜愛之情和被它們所深深吸引,體會了我對書本的'濃厚興趣。
⑶引導學生邊讀邊做動作,表演朗讀。
⑷檢查互讀。試背誦。
(三)感悟、理解。
⑴讓學生朗讀課文后,師引導觀察:畫面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讓學生說說,然后引導學生,小朋友的 爸爸和媽媽在看書,小朋友和他們一樣在看書,就是我也在看書,體會也的用法。
⑵讓學生做拿和捧的動作,比較課文中用詞的準確性,同時體會小朋友一家對書本的喜愛。
⑶找出課文中的一些句子,讀一讀,然后 讓他們進行想象,感悟課文內容的精彩。
⑷結合課文內容,編故事,把編的故事說給同學們聽一聽,
(四)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先讓學生回憶,再進行交流。
(五)實踐活動
⑴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在選擇喜歡的詞語填寫在空花朵上。
⑵布置學生看外書,喜歡看什么書就看什么書,看誰看的書最多。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一、教材編排的特點
《我們家的貓》這篇課文分兩段寫了我們家的大花貓。第一段先總寫大花貓的性格古怪,接著分三層寫了貓古怪的具體表現。第二段也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方法,寫了花貓小時候的淘氣可愛。
“一要真實、二要具體”是本單元的讀寫訓練重點,因此,教學重點要讓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貓寫得真實、具體的。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①了解作者筆下貓的特點;②學習本課9個生字,理解“古怪、盡職、屏息凝視”等詞語,會用“勇猛”“生機勃勃”造句。
操作目標:①了解作者是怎樣抓住貓的特點,真實具體地進行描寫;②品味“說它……吧”“蹭”“……踩印幾朵小梅花”“生機勃勃”等詞句,學習精彩的語言,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③借助課文內容與插圖,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思維能力;④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情感教學目標: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激發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了解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貓的特點的。2.結合課文中的語言文字進行詞句訓練和朗讀訓練。
教學難點:學習抓住事物特點真實具體地描寫的方法。
四、教學設計與依據
本文教學分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借助“預習”,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借助工具書等自學生字新詞;給課文分段;質疑,提出問題。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學習1-3自然段。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學習第4自然段,總結全文。
下面,重點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第一課時學習的基礎上,分五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質疑導入
首先,回憶課文第一段哪句話概括了大花貓的性格特點,并要求學生說說怎么理解的,接著,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第一課時質疑情況提出教學目標,即了解體會課文是怎樣真實具體地描寫貓“性格古怪”的特點。(這一設計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和需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給學生學習以明確的導向、定位)
(二)嘗試自學
1.提出要求
本文語言簡潔明了,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閱讀讀懂課文內容。根據這一特點,上課伊始,就放手讓學生自學。根據本課的學習重點,要求學生邊讀邊畫出具體描寫大花貓性格特點的語句。
貓的特點具體描寫
老實
貪玩
盡職
2.學生自學
3.自學反饋
以填表格的形式分段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如:讀第1自然段,填表
(安排學生自學,要有要求,要保證足夠的時間,要有評價,才能達到切實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讓學生動腦動手,通過圈畫批注培養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研讀品味
本課的學習重點是研究學習課文的語言,并通過語言訓練學生思維。
1.學習第1自然段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在我們眼前出現了老實的貓、貪玩的貓、盡職的貓,哪種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為什么?
(本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怎樣把貓的老實、貪玩、盡職寫具體的。同時,精心設計有思考價值,有一定思維難度的問題,給學生留有廣闊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火花)
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小結并強調作者細致地觀察了貓,才把貓的性格特點寫得很具體。接著,教師進一步說,作者不但描寫具體,寫法也獨到,請比較兩組句子,①能換成②嗎?為什么?
①說它老實吧
②它很老實
①說它貪玩吧
②它很貪玩
通過討論,學生體會到句式①是通俗的說法,同時還包含著作者的喜愛之情。
(這種有特色的語言現象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所以拿出來重點訓練,讓學生領會語言運用的準確恰當。學習語言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犑耗閬不獨鮮檔拿ā⑻巴嫻拿ā⒒故薔≈暗拿呢?
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讀,請同學們聽聽他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或者還有哪些地方沒注意到。
(在理解內容,體會語言的基礎上訓練朗讀,讀有要求,有評價,同時,讓學生自主選擇朗讀內容,貓的“老實”“盡職”固然可愛,貓的“貪玩”也允許學生喜歡,突破學生頭腦中的思維定勢,是求異思維的一種訓練形式)
2.學習第2自然段
本段學習重在選取典型的語言讓學生品味,并通過語言訓練想像思維,訓練語言表達。
首先,讓學生品味“蹭”字:“蹭”是什么意思?誰能表演“蹭”的動作?大花貓在“蹭”主人時,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表演既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想像大花貓的心理活動既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表達能力,又有助于體會大花貓的可愛)
接著,讓學生比較句子:①和②哪句更好?為什么?
①……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②……在稿紙上踩印幾個小黑點。
聯系以前學過的《雪地里的小畫家》,通過比較,學生不難明白,第①句更形象,更能表達作者的喜愛之情。
(課后“思考·練習3”要求學生找出課文中最能表達作者喜愛貓的感情的句子,句①可以說是最典型的一句,通過這一訓練,學生完全可以舉一反三,了解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師:那么,大花貓在主人寫作時給主人“畫”上幾朵“小梅花”,它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請你用大花貓的口氣說說。
(有意把“踩”說成“畫”,是為了更好地把學生帶入情境,憑借語言訓練思維,學生可以從“與主人比賽”“給主人娛樂”等方面想像,只要合理就行,沒有標準答案,有助于發展求異思維)
然后,對“豐富多彩”“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等詞語,讓學生通過模擬貓的叫聲進行理解。
(詞語理解的方式很多,形象地理解,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對大花貓給自己解悶和不高興時一聲不出的心理進行想像,感受貓既乖巧又倔強的性格特點。體會貓的特點,進行表情朗讀。
五、練習運用
第3自然段比較簡短,重點抓了“勇猛”一詞的學習。首先要求學生用“勇猛”說一句話,再針對課文第一幅插圖,加上“實在”或“的確”說一段話。最后,看圖,以“我們家的大花貓的確(實在)勇猛”為中心句說一段話。
(學習是為了運用。本課的訓練重點之一是學習作者怎樣具體描寫貓的性格特點,本環節力圖讓學生學以致用,既仿又創,仿有基礎,創有空間。另外,教材將第一幅插圖安排在第一自然段后,是要表現大花貓屏息凝視捕捉老鼠的情景,是課文內容的延伸,這里,把“勇猛”的學習與這幅插圖聯系起來,可以說是一種巧妙的結合)
最后,要求學生用“說它……吧”的句式,說2、3自然段的內容。如:說它溫柔可親吧,可它有時候又“不近人情”。說它膽小吧,可它有時又十分勇猛。
(這一練習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復習新學的語言句式,也是對全段內容的總結)
六、回顧質疑
對本節課的學習表現、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進行總結后,要求學生回顧課文,對課文進行質疑。
為了開拓學生思維,可以給學生提供幾個范例,如:
①第一自然段先寫大花貓老實、再寫貪玩、最后寫盡職,這個順序能隨便調換嗎?
②課文為什么不先寫小花貓,而是先寫大花貓?
③這篇課文原來題目是《貓》,后來為什么要改成《我們家的貓》?
(讓學生質疑是訓練思維的一種好方法。篇末環節的質疑不同于課始時的質疑,是從整體出發,對課文內容,語言表達等較深層次的思考,對優秀學生是一種挑戰,對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安排這一環節,使他們對前面所學知識再一次回顧、思考,有利于教師及時輔導。這樣,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要求就得到了落實)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掌握多音字“發”(伯)的讀音。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蠶的生長過程和形態變化,激發學生對昆蟲的研究興趣。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結合學習生字詞“蠶”、“姑娘”,揭示課題
1.出示蠶的掛圖,引出課題生字教認。
問:這是什么?(板書:蠶)出示“蠶”的字卡,學生看拼音讀“cdn”。注意“蠶”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蠶”字是上下結構,上部是“天”,下部是“蟲”。書空記字。
問:誰知道“蠶”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蠶是一種昆蟲,能夠吐絲,蠶絲能織成美麗的綢緞)對,人們把“蠶”看做像一個美麗能干的姑娘,親切地稱“蠶”為“蠶姑娘”。(板書:姑娘,補全課題)
出示“姑娘”詞卡,學生看拼音讀“gunia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讀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兩個宇都是左右結構,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別書空記字。
2.這節課我們開始學習《蠶姑娘》這篇課文。齊讀課題:蠶姑娘。
二、初讀指導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后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習生字詞。
(1)會讀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發”。特別注意區分、讀準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節。
(2)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桑葉,蠶卵,蠶床,蠶山,吐絲,繭子,蓋新房,蛾,從此
(3)讀順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字詞:
蠶,桑葉,從此,瘦
鉆出,換上,卵,繭
(2)指名讀,引導學生讀準加點字的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節。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桑葉:(用圖或實物講解)
蠶卵:蠶蛾產下的子。
蠶床:指養蠶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書上插圖)。
蠶山:(看實物或圖)供蠶吐絲做繭的一束束草稈子或麥秸稈子,上尖下寬,所以叫蠶山。
蛾:(看圖)蠶的成蟲。
從此:從這時起。
(4)抽字詞卡片,讓學生讀。
(5)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描紅指導
1.提示注意點。
此:左右結構。左部“止”第一筆是長“豎”而不是短“豎”,第四筆是“提”而不是“橫”;右部“匕”先寫“撇”再寫“豎彎鉤”,兩筆相連而不交叉,不能寫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齊平。
舊:開頭兩“豎”長度相當,上下間隔相等,“日”框內部一“橫”連左“豎”不連右“折”,底部一“橫”既連左“豎”又連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筆改“橫”為“提”,右連第三筆“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橫”宜收緊些,下面“口”形上寬下窄,體形稍大,使下部平穩。
蠶:上部首筆是“橫”而不是“撇”,第四筆“捺”起筆處連“橫”而不連“撇”。“撇、捺”舒展,預留下部空隙寫“蟲”。
換: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部“提手旁”寫法同前;右部“奐”,自上而下筆畫由收緊到放開,最后兩筆“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穩。
鉆:左右結構,左右寬度相等。左部“金字旁”開頭兩筆占位略寬,蓋住下部筆畫;右部首“豎”挺直,“橫”畫宜短,左連“豎”畫,下面“口”形寫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穩。
娘:左部“女子旁”寫法同“姑”字;右部“良”首“點”宜高,第二至四筆應橫向收緊,“豎提”長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兩筆,“撇”連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為“點”;下部“木”的“橫”畫要長,“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穩。
蓋:上下結構。上部“羊字頭”開頭兩筆一側“點”一撇“點”,三“橫”間隔均勻,中“橫”略短;下部“皿字底
”體形寬扁,框里兩短“豎”,分別同左右兩“豎”畫走勢相應,而彼此對稱,平分成框里三個空隙,末“橫”特長,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穩定。
裳:上部宜縱向收緊;下部“衣”的“橫”畫宜短,“撇”畫稍長,“豎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連于長“捺”,下部四筆體形寬放,保持全字穩定。
2.學生練習描紅。
四、布置作業
1.練讀課文,注意第2~5自然段詞句的異同。
2.讀抄詞語(見文后練習3)。
札記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默寫詞語。
變成,吐絲,蠶姑娘,吃桑葉
換上,從此,暖洋洋,蓋新房
2.指名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事?(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蠶姑娘從蠶卵里鉆出來的時間是在天氣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訴我們蠶是從蠶卵中孵出來的)(板書:卵一蠶)問:“鉆出”是什么意思?(在這里,鉆出就是爬出來的意思)
(3)小結: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就知道蠶是在春天從蠶卵里孵出來的。
(4)齊讀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剛從蠶卵里鉆出來的蠶姑娘是什么樣子?(又黑又小)
(板書:又黑又小)蠶姑娘出來以后怎么樣?(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黑衣裳。醒來以后,變成黃姑娘)(板書:吃桑葉、睡、脫、醒)教師提示注意:蠶吃桑葉的幾天當中,它是在動著的;而從睡到醒當中的時間里,它是不吃也不動的,這叫做蠶眠。(板書:蠶眠)蠶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脫去一層皮。第一次蠶眠脫去的是黑皮換上了黃色的皮,所以說“變成了黃姑娘”。
(3)小結:讀了第2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在生長中開始階段的情況。
(4)齊讀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語句基本相同,但有幾個詞語換了,誰能說一說?(“又黑又小”換成“又黃又瘦”;“黑”換成“黃”,“黃”換成“白”)這反映了什么情況?(反映了蠶姑娘在不斷生長)(板書:又黃又瘦)還有什么詞語換了?(“就”換成“又”)
誰能說說“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兩個不同動作接連發生用“就”;表示某個動作的重復發生用“又”)對,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蠶眠的情況是恰當的。
(3)齊讀第3自然段,注意詞語換用的情況。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兩個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誰能說說哪些語句不同?(“又黃又瘦”換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變成白姑娘”換成了“從此一天天發胖”和“從此一天天發亮”;“脫下黃衣裳”換成了“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板書: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發亮)這反映了蠶姑娘不斷地長大了。
(3)齊讀第4、5自然段,注意詞語換用情況。
三、指導背誦
看提示(寫在小黑板上)背誦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______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變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兩個字,下同)
2.看提示背誦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
四、課堂作業
朗讀、練習背誦第l-5自然段。
札記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指名背誦第1-5自然段。
二、繼續細讀課文(第6、7自然段)
1.第6自然段。
(1)指名讀。
(2)為什么要寫明“睡了四回”?(因為蠶眠有四次,這是蠶的生長特點,所以必須特別寫明)這個自然段里把繭子比作什么?
(新房)為什么說“繭子真漂亮”?(繭子又白又亮,長圓形,很好
看)
(3)這段里為什么不寫“醒了,醒了”,要寫“成了,成了”?
(蠶沒有再睡,就不能說“醒了”;蠶結繭子好比蓋新房,繭子結成,好比新房蓋成,所以要寫“成了”)“成了,成了,繭子真漂亮。”這句要怎樣讀?(要讀出喜悅的語氣來)請你把這句讀一下。(學生讀)
(4)小結: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吐絲結繭前后的情況。(板書:吐絲結繭)
(5)齊讀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讀。
(2)繭子里面的“蠶姑娘”稱做什么?自答:繭子里的“蠶”稱做蠶蛹。(板書:蛹)為什么寫它“一聲也不響”,不寫“一動也不動”?(繭子里的蛹是慢慢在變化,逐漸長出兩對翅膀來,所以不能寫“一動也不動”)
(3)“繭子開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蠶蛹長出翅膀,成為蠶蛾(板書:蛾),蠶蛾咬破繭壁飛出來就是開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斬帛”;士田煙嬙n奪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徂會括而有趣。請看第31頁上面的第一、二兩幅圖。(學生看圖)“變了,變了,變成蛾姑娘。”這句要怎么讀?(要讀出驚異好奇的語氣來)請你讀一下。(學生讀)
(4)看31頁上第三幅圖,想一想:兩個蠶蛾在干什么?(蠶蛾在產卵)提示:蠶蛾產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蠶卵又能孵出小蠶來,又開始新一輪的生長過程。
(5)齊讀第7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
1.根據板書內容說說蠶的生長過程。
2.填空練習,概括課文。
從_____里鉆出來的又_____又_____的蠶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來都變了樣,第一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體一天天_____。它吐_____結_____,最后_____開了窗,飛出了_____姑娘。
3.齊讀完成填空后的這段話。
四、課堂練習
1.讀句子,初步認識句子的并合(課后練習4)。
這里有兩組句子,每組三句話,要求我們讀一讀。初步懂得怎樣把兩句話并成一句話來說。
(1)各人自讀,體會。
(2)指名讀第一組三句話。
(3)誰能說說怎樣把第一、二兩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兩句連起來,把第一句未了的句號改為逗號,把第二句開頭的“蠶姑娘”去掉,這就并成了第三句)
第二組三句話的練習方法同此。
2.背誦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韻的字引背。(押韻的字寫在小黑板上:娘、上、由主.*白¨向宙*白、
(2)分兩個大組,一組背,另一組聽,再交換一次。評議。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誦。
3.背誦全文。
(1)全班背誦。
(2)指名背誦。
4.書面作業。
(1)擴詞。
蠶()()()()
換()()()
絲()()()
(2)照樣子,寫詞語。
例:暖洋洋,紅通通,黑白,綠亮
札記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鯨》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