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優秀(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的意思。
2、能按瀏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出示課題秋游景山,請學生說說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些什么?(時間,地點,事件等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的讀音;想一想課文寫到了作者瀏覽了哪幾個地方(公園大門、果園、萬春亭)
2、學習生字詞(本課生字基本上較為簡單,學生通過自學能掌握字音字形,課堂上不用花過多的時間)
3、抓住表示地點的詞語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走進公園大門寫在景山公園大門口看到的美麗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我們沿著山路來到果園。(過渡句)寫在果園看到的迷人的秋色;
第三段(第3-7自然段)離開果園,我們沿著青石鋪成的山道拾級而上,來到了萬春亭。
(過渡句)寫在萬春亭舉目眺望美麗的北京城。
(三)重點學習第一段
1、指名學生朗讀該段,其它同學邊聽邊想,在公園大門口作者看到了什么?
2、集體交流,以山為中心,山頂上是萬春亭,山腳下是大花壇。
3、朗讀體會兩句話的特點
(1)請學生自由朗讀描寫山上景色的句子,后集體指名讀,再評讀,說說誰讀得好,請這位同學說說自己是怎么讀好的。(采用了比喻句,把樹林映襯下的萬春亭比作一幅美麗的圖畫,以此來說明景山公園內景色的美麗)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描寫大花壇的句子,注意千姿百態的用法,說明花壇里花不但顏色多而且形態美。
(3)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第一段,使學生產生對景山公園美景的喜愛之情。
(四)作業
1、能用(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說說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2、抄寫生字詞語
3、完成作業本上相關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2、3段,理解詞語果實累累、拾級而上、舉目遠眺、盡收眼底、鱗次櫛比的意思。
2、讀懂作者按游覽順序及方位順序觀賞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點事物寫出其特點的方法。
4、讓學生感受到景山公園美麗的秋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進入角色,相互協作,自主感悟。
1、走進大門。復習朗讀第一段,再現情景
2、進入果園。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果園圖。(整體圖,果實累累局部圖)
(2)交流感受。觀察說圖,體驗果實累累(說品種,說數量,說重量,說特點。)
(3)學文體驗。讀第二段。劃:景物(海棠、蘋果、大柿子)、特點。讀:描寫優美的句子。悟:詞句美(每句都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說:感悟體驗(結合自己的生活,說說看到過的類似的情景)。
3、登亭遠眺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美麗的北京。
(2)學文體驗。自讀:讀遠眺北京城西、南、東三個方向的'美景的詞
自悟:劃出描寫景物及特點的詞句,體驗詞句美。
(3)作交流。說說自己登亭遠眺中哪個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隨機出示相應畫面并好好地讀一讀。
交流感悟體驗:重點討論描寫景物特點的詞句,讀懂課文如何寫出北京城的美麗,體驗文字美:舉目眺望(美麗)
朝西望:潔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莊嚴金裝雄偉延伸
往東看:鱗次櫛比新型縱橫交錯巨人的步伐
(4)再現情景,梳理游蹤
出現北京的優美景觀,請學生配上解說詞(A類同學可以按照課文中的語言,B類學有余力的同學在掌握課文的同時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4、體會作者情感
你看到了那么美麗、壯觀的北京你有什么感觸,請你說一說。
作者又是怎樣想的呢?請體會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五、作業
1、聽寫詞語
2、完成作業本相關練習
3、試著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修辭方法寫句子
3、能學習課文的寫法,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二、教學過程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進行背誦,比一比,看誰背得最快
2、請各自然段背誦的擂主說說自己背誦的訣竅。讓大家一起學習,在最短的時間內背誦課文。
3、摘錄課文中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好好地讀一讀并能說出喜歡的理由。
4、有條件可以登上學校附近的山或樓房,看看紹興的景色,說說登山(樓)觀景的感受(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順序)。
三、作業:
把自己的感受整理成文章記錄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雛、巢,理解運用相關詞語。
2、積累姹紫嫣紅、風平浪靜這類結構的詞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閱讀芳草地中的兩句話。
4、通過因果句式的訓練,使學生理解句子間的關系,并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仿寫詩歌。
5、了解書信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形式。
教學重點: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仿寫詩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以杜甫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簡要說明信的重要性
師:剛才同學們背誦了好幾首唐代詩人的詩。杜甫是唐代著名詩人,老師也特別喜歡他的詩,記得他的《春望》一詩中有這樣的詩句:
[出示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由讀,抽生讀,理解句子意思)
師:這首詩寫出了在戰亂中,詩人對遠方的家人的思念與牽掛,此時一封報平安的家信可以帶給他多少安慰啊!因此
[課件出示]信是心與心的交流,信是情與情的碰撞,信使你我手拉手,心貼心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信》。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誰能說說我們平時寫信要用到些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
1、師:有一位小朋友剛學會寫信,心情特別激動大家看:
[課件出示]我學會了寫信,
用筆和紙,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寫啊,
寫許多許多的信
給自己,
我也要
寫一封封信,
讓自己的心,
和別人的心,
貼得緊緊、緊緊
2、師:自由讀這兩段話,思考他寫信所需的和我們有什么不同嗎?
3、寫信為什么要用心?它又為什么能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的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學習課文。
(三)精讀課文
[課件出示]
1、聽課文錄音,并思考我寫了幾封信?分別是寫給誰的?
2、生仿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并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封信來讀一讀。
3、檢查自讀情況。
4、學習第二節
a、齊讀第二節,自學生字雛和巢(從音形義三方面來學習)。
雛:誰會讀這個字?(注意翹舌音)開小火車讀
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雛這個字?
我們以前學過的好多字中也含有這個部分。想一想有哪些字呢?
雛什么意思嗎?[課件出示]
師:瞧,它們是那么稚嫩,羽毛還沒有長豐滿,嘴角還是嫩黃的,走路也搖搖晃晃的。
(幼小)雛鳥、雛
巢:學生交流。(翹舌音、上下結構)
哪里見到過這個生字?
[課件出示]
師:這些不同形狀的鳥巢,就是給小鳥遮風擋雨的窩,更是小鳥溫馨的家。
生字寶寶回到課文中,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三句。
b、理解內容。讀后回答:
(1)我替誰給誰寫信?信上說了些什么?為什么要寫這封信?
(2)出示句式:我要替雛鳥給鳥媽媽寫信,是因為,讓她快回巢。
(3)師:在天色將暗的時候,小鳥在巢中焦急地等著媽媽回家。假設你是雛鳥會對媽媽說什么?
(4)交流后個人競賽讀。(注意讀出急切的語氣)
C、是啊,它們是親親愛愛的一家人,彼此關心,互相依戀,小鳥的心和媽媽的心貼得緊緊的。師生一起感情朗讀。
5、學習第三小節
(1)女生讀第三小節。
(2)出示畫面,學習姹紫嫣紅的意思。(老師指出詞語后的1和注釋條的1相對應)
(3)花朵為什么要蜜蜂快來采蜜?
交流小結:它們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團結一心釀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們人類。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貼得緊緊的。
抽生感情朗讀第三小節。
6、習第四小節。
(1)男生讀第四小節。
(2)大海為什么要請小船快去航海呢?
(3)出示句式練習。
(4)出示畫面,理解風平浪靜的意思。
(5)出示詞語練習。
交流小結:它們是平安和諧的一家親。此時,慈祥的大海敞開寬廣的胸懷,讓小船在自己的懷抱里自由馳騁。大海的心和小船的心更是貼得緊緊的。
小組競賽讀第四小節。
7、習第五小節
(1)分三小組讀這三節課文
(2)齊讀第五小節,讀后體會2、3、4小節和第5小節的句式有什么變化?
(3)出示嘗試園,師:聰明的你能否把這兩封信修改成和前面三小節一樣的形式呢?
(四)拓展
1、師讀第六小節。我們給別人寫信,真誠地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給與別人幫助。從而使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貼得緊緊的。
2、師生合作朗讀請大家帶著自己的理解,帶著自己最真誠的心,老師和你們一齊
3、過渡:這位小朋友用自己真誠的心寫了許多許多的信,此時的你是否也有許多心里話要和自己的親人、同學、朋友、需要幫助的小伙伴、處于戰爭中的苦難的人們說呢?請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話寫在紙上。(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選兩句或三句,內容簡短。)
4、創意讀課文:加學生創作詩朗讀
(五)總結全文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用一顆真誠的心,而信架起了心與心之間的橋梁。當你感到快樂,請你告訴你的親朋,讓他們共同分享;當你感到憂愁,請你告訴你的好友,讓他們為你分擔。這樣,我們自己的心就會和別人的心貼得更緊、更緊
五、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二、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熱愛祖國大好河山;通過品味詞句,反復誦讀積累
語言,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掛圖或放映課件圖像,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進行范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然后讓學生談感受。
二、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
導語:那么,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找出來讀一讀。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將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蕩舟漓江,去觀賞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讀全文,學習字詞。
讀準字音,找出新詞,對不懂的詞句,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請教同學、老師。
三、觀賞漓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導語:我們先來欣賞漓江的水。觀察圖畫或觀看課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話來描述。
1、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齊讀(根據課堂讀的實際情況,可以讓學生個體再讀,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讀),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
品讀作者怎么寫出漓江水與眾不同的“靜、清、綠”?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綠”和“純”。翡水平如鏡的西湖?在讀議中讓學生體會,用對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和作者的贊美之情。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感受。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3、引導學生“發生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讓學生談對排比句的感性認識)注意通過范讀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三個“啊”的變調。能背的可以看著畫面當堂背誦。
四、鞏固識字,練習書寫
漓:注意右邊的寫法。
瀾:前鼻音。右邊“門”里面是“柬”。
瑕:可與“假”進行比較。注意右上是“]”。
翡:上下結構,下邊是兩個“”習,整個字要寫緊湊。
巒:前鼻音,與“瀾”比較讀音。與“戀”比較字形。
筏:上下結構,右下不要丟撇。
第二課時
一、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導語: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呢?
2、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畫一畫,結合插圖來欣賞。
3、互相交流:課文怎么寫桂林山的特點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較,也是用這樣的段落句式)
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隨機展示課件,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
特點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指導學生讀出感受,理解詞語,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圖像,以幫助學生理解“峰巒雄偉”“紅葉似火”。
看資料的補充資料圖片,讓學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
模仿句式練習,說說像什么。比如:還有的像背著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
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通過圖像,讓學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蔥蔥,色彩明麗。
特點之三“險”。重點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導學生通過字面、結合語句領會。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導“兀”的意思即“高聳突出”,然后讓學生自己連起來解釋,并放到句子中理解。這樣,教給方法后,再讓學生自己休會“怪石嶙峋”的意思。
4、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重點指導讀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險啊”。
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學習第四自然段)
導語: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圖片,當山和水相映襯時,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理解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1)引導理解字面意思,“畫卷”即繪畫長卷,一般要卷起來收藏。“連綿不斷”,接連不斷。“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
(2)觀看圖像片斷,同時配音介紹:“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道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3、引導邊讀邊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休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種陶醉山水之間的感覺,然后說自己的體驗。
三、指導背誦
用師生引讀的方法練習背誦。
四、抄寫句子
注意分號的用法。
抄寫描寫山、水特點的兩個句子,要求以標點為標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個字詞寫一個字詞,格式要正確,字跡要工整。同時提示,每兩個特點之間用分號來分隔,可以把各個特點分得很清楚。指導分號的書寫。
課后反思:本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讀完全文,學生都能體會到祖國山河的壯麗。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母愛的深沉與寬廣,感受母子之間的情感。
3、體會文章是怎樣通過外貌和語言描寫表現母愛的。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到圖書館借出60年代出版的小說《青年近衛軍》。
2、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句子,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愛的。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了一篇表現深刻父愛的文章《地震中的父與子》,感受到了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父親迸發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愛又是何等深沉啊!你們看,(教師出示小說《青年近衛軍》)這是一本在六、七十年代風靡全國的蘇聯小說。在當時,這本小說的價格是1元5角錢。在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很貧困,1元5角錢在普通的家庭里就可以維持一天的生活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以這本小說為線索展開的。(板書課題:慈母情深)
設計意圖:出示舊版小說實物,介紹當年的生活水平,提示文章的線索。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歸納一下,圍繞著這本《青年近衛軍》,課文寫了哪些事?
學生默讀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歸納主要內容,理解思路,整體感知課文。
三、朗讀感悟,欣賞語言
1、課前同學們已經畫出了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現在我們結合你在課前和剛才閱讀的感受再讀課文,抓住最能打動你心靈的句子去讀、去感受,并把你的感受隨時記錄下來。
學生讀書,寫下自己的感受。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3、學生朗讀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語句,讀自己的閱讀感受:
“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從“我”看見母親的脊背彎曲著到母親背直起來、轉身、吃驚地望著我,這一系列的動作、神態的描寫,讓人感受到母親工作是多么辛苦、勞累。這一段話中三次提到“我的母親”,寫出了“我”心里的感受,母親辛苦工作累得疲憊不堪的'情景給作者以深深的震撼。)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者。”
(母親身上帶的錢很少,“揉得皺皺的”說明這些錢在身上帶了很長時間,不曾花掉。看出家境的貧寒與掙錢的辛苦。)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母親沒有時間跟自己心愛的兒子多說一句話,只是為了多干一點活,多掙出一毛錢!)
“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你這孩子,誰叫你給我買水果罐頭的!不是你說買書,媽才舍不得給你這么多錢呢!”
(只要兒子愛看書學習、只要兒子爭氣,母親從來不吝惜花多少錢,但是如果是為自己花錢,她竟這樣數落自己的兒子。)
……
引導學生在交流、感受的過程中有感情地朗讀好這些句子。
設計意圖:母子連心。這其中的感情不須分析,不用講解,學生一讀就懂。這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用心去感受課文中深深的情感,邊讀邊寫出感受,在交流中豐富對課文的理解。
四、練習有感情朗讀全文,體會文中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中飽含的深深的母愛
設計意圖:將理解和感受融會貫通,將文章的形象再一次整體顯現,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五、拓展練習
1、練習朗讀冰心的詩《紙船──寄母親》。
2、練習朗讀汪國真的詩《母親的愛》。
設計意圖:詩中的情感與文中的真情形成共鳴,激發學生對母愛的認識和思考。
六、布置作業
搜集表現母愛的詩歌或故事,練習朗讀,準備在班會上表演。
【教學建議】
《慈母情深》這篇課文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用深深的情寫出的。作者用飽蘸感情的筆觸刻畫出一位用含辛茹苦掙來的錢給兒子買書看的母親的形象,表現了母愛的深沉、無私和寬廣。這樣文章的教學只需要創設條件讓學生去讀,讓學生去感受、去傾聽文中人物內心的聲音,去與文中人物對話。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把閱讀、感悟、表達感受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閱讀。當然,教師應在學生閱讀前提出要求,即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去體會,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記下來,與同學交流等等。學生朗讀、討論、交流的過程就是表達感受、互相啟發、豐富課堂、豐富課文、豐富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總之,在這課書的教學中,教師應將引導閱讀、誘發感悟和指導練習這三項閱讀教學策略結合起來,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強調以讀為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預設目標:
1、會認7個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朗讀感悟課文4-8自然段,理解宋濤、陳丹、趙小藝畫風的方法,
引導學生新舊知識結合,感受大自然中風動的景物,從而養成仔細觀察,學會積累的習慣。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4)
1、猜謎激趣:
看不到,摸不著;花兒見它點頭;小草見它彎腰。(板書:風)
2、你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風嗎?(學生暢所欲言。)
3、今天我們就來畫畫風。(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識字(6)
1、老師帶來了3位小朋友。粘貼三個小朋友的頭像,請小老師領讀他們的名字。
2、號召學生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三個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
例如,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很想和你們做朋友。
3、卡片認讀“宋、濤、陳、丹、趙、藝”六個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了。
5、想知道這三位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6)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①畫出生字,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有不認識的字互相請教。③標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顯”,多音字“旗桿”、“呼呼地轉”。
3、生字寶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誰能把一對對好朋友讀一讀呢?(課件出示詞語,用小老師領讀和齊讀等不同方式學習。)
4、朗讀接力賽,指名接力讀課文,其他同學聽完評議。
5、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研讀課文,深入學習。(18)
1、他們三個分別是怎樣畫風的?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不同的記號)畫出答案。
2、全班交流。
你喜歡誰?為什么?他是怎樣畫風的?
(1)喜歡趙小藝。
a、因為她第一個畫出風。b、因為她愛動腦筋。c、因為她畫出了飄動的旗子和轉動的風車。你從哪里知道她畫出風來了?她還畫了什么?為什么要畫飄著的旗子,呼呼轉的風車?你能讀讀寫小藝畫風的句子嗎?[點小藝畫風的句子]小藝第一個畫出了風,她心里會怎樣?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老師也來讀一讀行嗎?誰想向老師挑戰!誰來評評誰最棒!(他還加上了動作!)
[板:飄著的旗子][呼呼轉的風車]
(2)喜歡宋濤。
因為宋濤愛提問題。他提了什么問題?讀出問的語氣。
他畫出風來了嗎?畫的是什么?[板:斜斜的雨絲]他畫出風來了,高興嗎?你能邊想象他那高興勁,邊讀讀宋濤畫風的句子嗎?[點宋濤畫風的句子]
為什么畫斜斜的雨絲?如果能把“斜斜的”讀的.重點兒會更好!誰愿意再試試?(齊讀。)
(3)喜歡陳丹。
陳丹也很聰明是嗎?她也學會了畫風,誰能說說她是怎樣畫風的?[板:彎彎的小樹。]誰再來讀一讀陳丹畫風的句子。[點陳丹畫風的句子]
通過剛才的討論,大家知道了宋濤、陳丹、趙小藝畫的風在哪里了嗎?老師找還沒回答問題的同學來回答。[指板]在飄著的旗子里,呼呼轉的風車里,斜斜的雨絲里,彎彎的小樹里。有了風,畫面美嗎?我們來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下面我們來分角色讀課文,好嗎?你可以自由組合,扮演你最喜歡的角色。
4、哪個小組愿意上來讀?(指名一小組展示朗讀成果。)他們讀得棒不棒?
四、指導寫字。(6)
1、出示書寫的4個生字,指名讀一讀,組詞。
2、仔細觀察,說說有什么發現?
3、老師范寫,學生跟寫,并評議。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文中的主要詞語。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朗讀體會一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
2、小黑板。
3、課文錄音磁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今天,我們要一起游覽著名的風景區——武夷山,去欣賞那天游峰的險峻,在途中,我們還會認識一位老人呢!
板書:天游峰的掃路人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生字詞。
出示:
攀登、精瘦、運動鞋、氣喘吁吁
瘦削、眉毛、慈善、宿鳥
⑴同桌互讀檢查
⑵指讀,互評
⑶這些生字中,你們認為哪幾個字比較難寫,需要討論的?
⑷完成課后練習2。
2、指名朗讀課文(可分小節讀)。
提問:課文主要寫什么?
3、理清文章脈絡。
這篇課文是從幾個方面來寫天游峰的掃路人的?
第一段(第1、2節):武夷山天游峰的險峻,以及“我”登上山頂時的喜悅。
第二段(第3節):“我”下山在小溪邊散步時發現了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三段(第4—12節):“我”在與掃路老人的`交談中,感受到老人對生活充滿自信。
三、精讀課文第一段。
1、聽讀第一自然段。(播放磁帶)
⑴聽讀。
⑵聽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一些什么?板書:天游峰
2、齊讀第一自然段。
3、天游峰是一座怎樣的奇峰?你知道嗎?請你用筆把有關的語句畫下來,讀一讀。
4、說話練習。
出示:
天游峰
5、文章怎樣來寫天游峰的險?
出示:
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⑴指名讀。這一句告訴我們什么?
板書:九百多級石梯
⑵這一句用什么方法來寫天游峰的險?
⑶怎么打比方的?從這個比喻,我們可看出石梯怎樣?
(高、陡、窄)
⑷情景創設
教者把一根棉線拎在手上,讓線飄悠,感知石梯的險。
⑸自由讀。
邊朗讀,邊想象,邊體會“一根銀絲在云霧中飄飄悠悠”的險。
⑹指名讀。
6、這么險峻的天游峰,作者攀登上了頂峰,心里怎樣呢?
7、指導朗讀。
武夷山的天游峰是那么險峻,你能讀出這種險勢來嗎?作者登上了險峰時是多么喜悅,你能從朗讀中體現出這種心情嗎?
自由練讀,指名朗讀。
8、指名讀課文第一段。
四、作業。
1、認真誦讀課文。
2、寫出下列字的筆畫數。
攀()、瘦()、鞋()
眉()、慈()、宿()
3、抄寫詞語。
攀登、傍晚、伴隨、氣喘吁吁
瘦削、鞋子、慈善、自在悠閑
宿鳥、眉毛、汗珠、炯炯有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天游峰是一座怎樣的山峰,文中哪些語句寫了,請你朗讀給大家聽。
二、精讀第二段。
1、指名讀。
2、“我”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掃路人清掃路面的聲音是那么分明,請讀讀有關語句,細細地體會。
3、出示:
我循聲迎了上去,及至到了跟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
⑴這段話著重描寫了人物的什么?
⑵你對老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⑶你能把這樣一位干煉的老人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⑷誰來試試?
4、這位老人是誰呢?
板書:掃路人
三、精讀第三段。
1、文章的第三部分著重描寫了人物的對話。
2、請自由輕讀,說說讀后的感受、體會。
⑴老人每天一級一級地掃石階、多辛苦啊!
⑵“不累,不累,我每天……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老人的這句話,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可以看出老人與山的感情很深。
⑶第7節的第一句話寫出了作者眼中的天游峰頂天立地,它用具體的數字告訴人們天游峰的石階之多。
⑷文章的第1段已告訴我們天游峰的石階又窄又陡又險,這里用具體的數字又一次告訴我們,讓我們更進一步的了解天游峰的險。
⑸“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倒抽了一口冷氣。”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游客攀登之難,以及老人每天掃石階的頑強,寫出了作者對老人的敬意。
⑹“按說,我早該退休了,……我能舍得走嗎?”這段話是寫老人對自己美好生活的描繪,從最后一個反問句可以知道老人一輩子也不想離開大山。
⑺“三十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這句話表達了老人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⑻這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行為的語句把一個自信、豁達的老人呈現在我們面前。
⑼“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寫出了對老人的尊敬之情,作者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了。
注:學生在講述體會、感受時,要充分讓他們朗讀課文,要有感情地投入地讀,或讓學生聽課文錄音磁帶,或教者范讀,要充分調動學生想讀好書的興趣,在講解人物外貌時,可引導學生觀察文中插圖。
3、指名分角色朗讀。
⑴天游峰的掃路人是怎樣一位老人呢?
(自信、爽朗)
⑵文章從開始到結束,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老人的什么感情?
(崇敬、仰慕)
⑶分角色朗讀。
四、欣賞佳句。
這篇文章你們喜歡不喜歡讀?請大家再讀一遍,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
2、有感情地賞讀佳句。
⑴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⑵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
⑶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⑷笑聲驚動了竹叢里的一對宿鳥,它們撲棱棱地飛了起來,又悄悄地落回原處。
五、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對“天游峰的掃路人”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2、文章描寫了天游峰的險峻這對表現人物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掃路人工作的辛勞,歌頌了老人的頑強不息,對生活的自信與熱愛。)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⑴課文第3、8小節都有老人外貌的描寫,請認真讀一讀。
⑵學習文中這一方法練說一個你熟悉的同學。
六、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4。
2、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寫一個你熟悉的人。
附板書:
13、天游峰的掃路人
游客
天游峰:九百多級石梯、望而卻步
(險峰)、半途而返
掃上山
掃路人:每天一級級、輕松自在
掃下山、自信豁達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知識與能力
1、能區分意思相近的詞的用法,積累表示情感的詞語并能熟練運用。
2、積累名言,了解名言蘊涵的意思,從中受到啟示。
3、閱讀短文,懂得“給予別人比向別人索取更為愉快”的道理。
4、讀一讀,想一想,能圍繞一句話將內容表達具體。
5、通過口語交際,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多種形式的讀加深學生的理解。
2、運用讀寫結合的方式使學生能將內容表達具體。
3、鼓勵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閱讀短文,懂得“給予別人比向別人索取更為愉快”的道理。
2、體會媽媽的辛勞,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教學重點:
1、能區分意思相近的詞的用法,積累表示情感的詞語并能熟練運用。
2、閱讀短文,懂得“給予別人比向別人索取更為愉快”的道理。
3、讀一讀,想一想,能圍繞一句話將內容表達具體。
4、通過口語交際,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1、閱讀短文,懂得“給予別人比向別人索取更為愉快”的道理。
2、讀一讀,想一想,能圍繞一句話將內容表達具體。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小黑板,學生準備三八婦女節送給媽媽的禮物。
教學時間:
八課時
教學過程:
師生雙邊教學活動方案預設預設修改或生成情況。
第一課時
一、學習“讀一讀,想一想”
1、學生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糾正字音。
3、再讀詞語,看看你發現了什么?(每一組的.三個詞語都是近義詞)
4、教師過渡:其實這些詞語看上去意思相近,但是他們卻有自己特殊的用法。
5、完成每組選詞填空,辨析詞語意思。
(1)我十分(喜愛)看書。
他十分(熱愛)他的事業。
他(酷愛)運動,每天都要堅持鍛煉身體。
(2)我們應該(尊敬)每一位老師。
對于別人的發言,我們要(尊重)。
他十分(敬重)爺爺,常常以他為榜樣。
(3)我十分(想念)你。
中秋節,我常常(思念)著遠方的爸爸。
我真是(懷念)以往愉快的生活。
(4)我(希望)你能快點長大。
我們決不能辜負老師的(期望)。
我(渴望)得到那本夢寐以求的《灰姑娘》。
6、教師總結:近義詞往往在使用范圍、使用程度等方面略有區別。同學們以后要注意。
7、再次齊讀。
二、學習“讀一讀”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再次讀詞,了解詞語的意思。
3、學生交流,教師提示,共同了解詞語的意思。
4、指導學生情感朗讀。
5、快速默讀,想想這些詞語都有什么特點?(全是描述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的詞語)
6、再次齊讀。
三、學習“寫一寫,背一背”
1、學生自由讀名言。
2、小組合作學習,說說你讀了名言受到的啟示。
(1)勞動創造一切。
(2)努力向上,積極奮斗,這樣才能將理想變成現實。
3、指導學生練寫,注意標點符號。
4、評價練寫情況。
5、練習背誦這則名言。
6、檢查背誦情況。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我的好友武建設》
教學要求:通過習作將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想象中的人的特點表現出來。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21第一課時
一、 揭示話題。激發興趣
開課,為吸引學生注意力,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同學肖像。(找個有鮮明特點的)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畫的是誰?
師:你們看,老師畫的'像嗎?哪些地方畫的最像?
師及時小結:老師畫的像是因為抓住了這個同學的主要特征。
二、 范文引路,掌握要領
1、小朋友,你們看這副圖,圖上的小朋友可愛嗎?
2、誰來說說這個小朋友長什么樣?
3、趙建設小朋友不僅把自己的好朋友畫的很生動,而且抓住了好友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得很生動,小朋友來讀一讀。
4、我們來看看,趙建設是抓住是什么來寫的?
外貌 興趣 愛好
5、圖文對照,你看看武建設的什么地方與眾不同呀?
6、現在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我們為別人畫像,用習作介紹別人,要注意什么?
7、集體交流,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相機出示。
A、介紹人物要寫人物的外貌、興趣、愛好
B、介紹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點――與別不同的特點
C、要按一定的順序寫
D、圖文盡量保持一致
三、 各自畫像,嘗試表達
1、請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人或者自己的好朋友長什么樣。
2、在學生的發言中教師及時提供一些描寫人物外貌和興趣愛好的語句。
3、畫出好友的樣子,可以給他穿上各種衣服,手上拿著他最喜歡的東西。
4、小組交流,說說這個人的興趣愛好。
5、各小組推薦一名學生全班交流。
四、評價交流、嘗試寫作。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這是選自德國漫畫大師卜勞恩的漫畫集《父與子》中的一個故事,由四幅圖組成,每幅圖下配有與畫面內容相關的成語。第一幅圖中,兒子和小樹比肩而立,父親為兒子量身高;第二幅圖中,父親在小樹上畫下兒子的身高,此事可謂有目共睹;第三幅圖中畫著光禿禿的小樹站在風雪中,旁邊還有一個可愛的雪人,這在告訴人們,寒來暑往,一年很快就過去了;第四幅圖畫中,兒子一年里長大了,父親又領他來到了小樹邊,和小樹比一比身高,其結果令父親目瞪口呆。
在學習過程中,想象父子之間的一系列行動與對話,感受幽默帶給我們的快樂,并能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體會濃濃的父子情。
設計理念:
觀察圖畫,發揮想象,補充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借助想象體會父子情深。作名著導讀的傳播者,讓學生喜歡漫畫創作,自主去讀卜勞恩的《父與子》。
教學目標:
1。觀察漫畫,了解漫畫內容,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體會父子親情。
2。認識5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結合漫畫,理解4個詞語的意思,提高理解詞語的能力。
4。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閱讀《父與子》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5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理解4個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體會父子親情。
教具準備: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出示《父與子》簡介課件及父子圖片課件,(目的:激發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并樂于了解原著)。
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恩的連環漫畫《父與子》譽滿天下、風靡世界半個多世紀。今天,這對父子又來到了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一年以后》這則幽默。板書:一年以后
二。欣賞漫畫,培養想像能力,學習字詞。
1。 自由觀察圖畫,與同桌說一說每一幅圖講了什么事?
(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學會表達。)
2。指生分別說四幅圖的意思,再連起來說圖意。
從文中你知道孩子的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體會盼望孩子快快長,父親對孩子的.愛與關懷。)
過渡:春天來了,誰來想像一下,父親與兒子在樹下做什么?(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引出第一幅漫畫。)
3。課件出示圖(一)。
(1)看圖,父親在做什么?知道誰與誰“比肩而立”。
(2) 與生做比肩而立的動作。
(3) 讀詞,并指生試著用“比肩而立”說一句話。
過渡:有一天父親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你們猜猜,是什么?
4。課件出示圖(二)。
(1)觀察漫畫,了解“共與睹”,讀準“睹”的字音,從“目”旁你能猜出字意嗎?學習“者”、“睹”。
(2) 說一說“有目共睹”的意思,你還知道什么事情是“有目共睹”?
過渡:日復一日,父親期待兒子像小樹一樣茁壯成長,把老師的話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寒來暑往)
5。課件出示圖(三)。
(1)讀詞語,讀準“暑”的讀音,“暑”是什么意思?與誰相對?怎樣記這個字?
(2)看看圖,說說“寒來暑往”的意思。
(3)用“寒來暑往”說一句話。
過渡:父親期盼好久的結果同學們可以告訴我嗎?(目瞪口呆)這個結果同學們用帶著表情再說一遍嗎?(做動作理解詞語的意思)
6。 課件出示圖(四)。
(1)讀詞語,學習“登”字,認識偏旁“癶”,指導寫“登”字,學生在田字格中寫一個,對照觀察以后再寫一個,再結合“目字旁”識記“瞪”。學習“呆”,會意字,本義指言語木訥,口齒不靈,引申為人頭腦遲鈍、癡傻,又指人臉上表情死板,發愣。
(2)父親為什么“目瞪口呆”?
(3)如果你在場,你會怎樣對“目瞪口呆”的父親說什么?
7。你能用上這四個詞,把故事講一講嗎?學生練習后,指名講。
8。 漫畫中的父親,是一位怎樣的父親?漫畫又表現了怎樣的親情?
四。課堂總結:漫畫家卜勞恩創作的漫畫還有許多,同學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搜集,去欣賞,他會給你帶來極大的樂趣。
板書設計:
一 年 以 后
比肩而立
有目共睹 父子情深
寒來暑往
目瞪口呆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孔子教案-小學語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