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10篇【合集】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山溝里的孩子決心從書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刻苦學習的經過,他們要起早貪黑地走山路,到學校讀書使學生通過比較體會自己優越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從而受到啟發向小朋友學習,認真刻苦讀書掌握更大的本領。
教學要求:
1、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以及課文的中心思想。
2、掌握課后思考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掌握本課的生字生詞。
教學重點:
體會山溝里的孩子上學的艱苦,并進行比較,了解現在城市中孩子優越的學習環境,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都是生長在城市中,你們知道山溝里的孩子們是怎樣生活和讀書的嗎?讓我們一起打開書自由讀課文,看看他們的情況。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
指名說一說山溝里的孩子生活和學習是怎樣的?可以結合文中的有關句子來說明,教師加以適當講解。
三、課文通過三方面來講山溝孩子的,先講了清晨孩子去上學的情景,天還沒有亮,山溝里還黑著,孩子們走過這座山,翻過那座山,去上學。通過描寫野葡萄、牽牛花、女孩子身上的新褂子顏色的變化,來描寫孩子們上學要起得很早。
四、指導學生朗讀,重點體會
五、課文第二部分講了,傍晚山溝里的孩子才從學校放學回家,孩子走過那座山,翻過這座山回家,天色已晚課文通過對山楂果、路邊的草垛、男孩子身上的褂子的顏色的變化,說明孩子放學回到家天色很晚。
六、天邊的云黑黑的,山溝里的路黑黑的。遠處狼在嚎,羊欄邊的黃狗往往叫,天黑洞洞的。這些景物的'描寫充分體現出了孩子們上學的艱苦條件。只有月亮照亮了孩子們回家的路。
七、小組討論:山溝里的孩子們每天是怎樣上學的,小組分別匯報學習。
八、說說自己是怎樣學習的?通過比較學習談談自己今后應如何學習,重點指導學生要向山溝里的孩子學習些什么品質?
九、把學過的課文再讀一讀,爭取有感情流利的朗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啟
1、板書課題,簡介威尼斯和作者。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名城,世界著名的游覽勝地。這個城市建筑在118個島上,全市有117條大小河道。19xx年3月,威尼斯市和我國的蘇州市結為“姊妹城”。本文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
2、指名讀學習要求。
3、課時內容安排,第一課時完成程序一、二和程序三的部分內容;第二課時完成程序三的.部分內容、程序四、五。
二、讀練一一自學程序與方一和三的部分內容
自學提示:
①根據課后習題六第1小題的提示通讀全文,了解課文寫了小艇的哪些特點;②概括自然段段意;③根據課后習題六第1在小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
2、學生根據自學提示自學,老師巡回輔導。
學生匯報自學情況,師相機點撥。
1、逐段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小艇的哪些特點。(課文寫了小艇的樣子: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船頭船艄向上翹起,像新月;小艇的行動輕快靈活;坐在小艇里看風景很舒適;船夫駕駛技術好,行船速度快。)
2、逐段概括自然段段意(第一自然段寫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第二自然段寫小艇的樣子;第三自然段寫乘船游覽的樂趣;第四自然段寫船夫駕駛技術好;第五、六自然段寫小艇同威尼斯人的生活密切相關。)
3、給課文分段。第一段(第:自然段)總講小艇的作用;第二段(第卜一一自然段)講小艇的樣子和船夫技術)第三段(第5一一千自然段)講小艇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三、讀練二一…自學程序與方法二”
1、自學提示:
①自學生字,讀準字音,借助字典,掌握字義;
②完成課后習題一,掌握字形;
③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縱橫交叉、操縱自如、擁擠、雇定、簇擁、嘩笑、靜寂、停泊
2、學生根據提示自學,師巡回輔導。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張衡其人,知道他從小愛科學,喜歡鉆研,長大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培養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2、學會本堂課的7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數”和“撒”,理解“無數、珍珠、碧玉盤、鉆研、天文學家”等詞語。
3、能用“著名”說話、寫話。
二、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學難點:
理解第一段的第一句話,體會這個比喻句的妙處。
四、教學準備:
幻燈片或課件或小黑板(課文句子、比較音節、當堂練習等)
五、教學過程:
(一)、切題。
1、唱《小小的船》。
2、從歌中“月兒”引出“星星”。(板書課題)
3、讀課題,正音:數shǔ。“星星、孩子”讀輕聲。
(二)、初知。
1、比較拼讀音節:
zhēn
héng
sǎ
shǎ
kào
rào
zǔ
chǔ
yáng
yán
màn
hàn
珍---衡
撒---傻
靠---繞
組---楚
仰---研
慢---漢
2、分組分段讀通課文。
(三)、賞析課文最后一段。
(出示此段: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1、剛才大家讀通了課文,知道課文主要講誰?(板書:張衡)
講他干嗎?(數星星——板書)
2、指名讀最后一段,問:張衡是什么時候的人?(板書:漢朝)簡介張衡。
3、衡取得了什么成績呢?請找出有關詞句讀讀。
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板書:天文學家)
(1)、學習“著名”:聞名、有名。并用“著名”說話、寫話。
(2)、簡要討論“天文學家”。
(3)、誰知道他怎么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的?
刻苦鉆研。(板書之并討論)
4、學習生字:
(1)、衡:指名讀,說結構、偏旁。教師故意板書一個極差的“衡”字,請學生說說該怎么寫,并上臺板書。
(師述:三部分要緊靠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才好看,也就是說大家團結起來才有力量。寫字如此,學習也應該互相幫助才能學好。希望大家團結一條心搞好學習。)
(2)、漢:指名讀,比較:漢——汗。給“漢”組詞。
(3)、研:指名讀,換偏旁:研——形(研——妍、刑)
5、齊讀最后一段。
(四)、賞析課文一段。
過渡:張衡長大以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小時候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來學習第一段課文。
1、自由讀此段,先說有幾句話,再上臺來標序號。
2、指名讀第一句: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的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1)、大家晚上去看過星星嗎?像什么?
(2)、討論“滿天”和“無數”。
(3)、學習此句的比喻含義:
散
滿天的星星——晴天的夜空
↓
撒
↓
無數的珍珠——碧玉盤
(可拿涂了黑底的托盤撒上粉筆頭以作簡單演示,有條件的可放“星空”的課件以加深理解。)
(4)、學習這個句中多音字:
數shǔ
數星星
撒sǎ
撒珍珠
數shù
無數
撒sā
撒網
(5)、張衡把看到的星星寫得這么美,說明他心里對星星的()之情。
(據回答板書“喜愛”或“喜歡”)
(6)、用“喜愛”的`語氣齊讀此句。
3、學習第二句: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著頭,指著天空數星星。
過渡:看到星星這么美,張衡是怎么做的呢?
(1)、請多生讀此句:
(2)、請圈出數星星的動作的詞:坐、靠、仰、指、數。(板書)
(3)、學生表演數星星的動作。同座互演或上臺表演。
(老師或其他學生朗讀相關語句)
(4)、從這些動作當中可以看出張衡數星星的時候做得怎么樣?
(據回答板書“認真”或“仔細”)
(5)、有感情地齊讀這一句。
4、學習第三句: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1)、喜歡讀的都讀此句。
(2)、數星星要仰著頭,多累呀!回去睡覺好了,張衡這樣做了嗎?
他“一直數到了幾百課”,這說明什么呢?(他不怕煩、不怕累。)
(3)、比較句子:
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一顆,兩顆……數到了幾百顆。
(讓學生自由闡述,討論。)
(4)、齊讀第三句。
5、教學生字:
珍:提醒右下部三撇的寫法。同音字比較:真、針、珍。
靠:告+非。用“靠”組詞。
仰:換偏旁“迎”。“仰—卵—柳”比較。
百:獨體字。給“百”組詞。
6、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小結本堂課。
(六)、當堂練習:
1、猜字謎:
①天真熱,一連三杯水,我喝了又喝。(漢)
②我不斷地用力,終于推開了一塊石頭!(研)
③這事太有趣了,我非告訴你不可。(靠)
④白娘子被一根扁擔壓住了。(百)
2、改錯字:
一個孩子座在院子里,造著奶奶,仰著頭,只著天空書星星。
()
3、補句子:
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彩虹
(七)、課外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3次。
2、每位同學夜里去看看星星,下堂課我們一起交流一下看到的情景。
附板書:
28、數星星的孩子
數星星
張衡———————————天文學家
(漢朝人)坐、靠、仰、指、數(刻苦鉆研)
喜愛、認真、不怕累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說出對句子的理解,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嚴謹。
2.抓住關鍵句子理解為什么只有一個地球,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找出有關的句子,了解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親近地球
1.在浩瀚無邊的宇宙,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它是人類的家園,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同學們,你們所有的快樂與憂傷,都在她身上留下印記;世界上所有消逝的事物,都在她的記憶中存留。
2.她就是——地球,地球我們課文中還親切地叫她是(搖籃、母親)讓我們深情地呼喚一聲——母親。
3.作者運用什么(打比方)說明方法,把地球比作母親。你瞧地球母親正向我們緩緩走來,你們看!
4.投影出示:(創設情境學生個別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
5.她長什么樣?(比如:身材、衣服)
6.投影出示:(學生個別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7.這樣一位“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的母親在宇宙大家庭里,地位是渺小的。投影出示:(輪讀)師:同茫茫的宇宙相比,生:地球是渺小的。
8.這是運用什么說明方法說明地球小?(作比較)作者接著還用什么說明方法說明地球小?(列數字)體會“只有”一詞。說明地球小。
9.地球半徑6300多千米,如果我們把地球跟太陽作個比較,一個太陽抵得上130萬個地球呢!地球就像汪洋中的一葉扁舟。投影出示:一葉扁舟
二、體悟地球
(一) 1.這位人類美麗而偉大的母親——地球,宇航員在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投影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2.我們也來夸夸地球:投影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
3.地球母親因為“美麗壯觀”顯得可愛;地球母親因為“和藹可親”而顯得可愛;地球母親更因為“慷慨無私”更顯得可愛。(板書:可愛)
4.宇航員目睹了這樣一位可愛的地球母親,為什么又發出了投影出示:“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呢?(板書:破碎)
(二) 1.自由讀3—7自然段,相信同學們能找到答案。請用波浪線畫出了。
2. 我想在你們畫的波浪線的地方,其中肯定有一處能讓你怦然心動的,是吧?投影出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有沒有哪位同學畫出這一句?個別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
3.你讀這一段語句時心情這樣?(預設:擔憂、難過)
4.這個語段中哪個詞觸動了你的內心世界?(威脅)
5.“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罪魁禍首是——“生態災難”
6.我們現在一起讀讀剛才那位同學讀的那段話,投影出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邊讀邊想想地球上發生了哪些“生態災難”。
7.學生匯報。
8. 我們一起回顧剛才的話。用你們的心靈你再細細地去琢磨那段文字,生齊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讀著讀著你會發現“生態災難”這四個字,它已經不是四個字了,在你們眼前,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
9.練筆:我仿佛看到了 “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三) 1.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投影出示:“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的礦產資源的枯竭。”導致“礦產資源枯竭”的原因是——“不加節制”
2.“不加節制”你們聯想到什么?
3. 學生匯報。
(四) 1.同學們,課文中告訴我們了,地球上供人類生存的空間很小,地球上的'資源有限。那么宇宙這么大,我們人類能不能去找一個“后媽”呢?
2. 投影出示:齊讀“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這句話中“至少”去掉行不行?(學生討論)“至少”一詞說明距離的遙遠,體現了說明文科學性、嚴謹性。
3. 40萬億公里!猜一猜坐飛機得多少年啊?600萬年哪!誰去?
三、呵護地球
1. 正是基于種種的認識,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才發出一系列的感嘆,誰來為我們讀讀?
2. 投影出示:“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3.了解了課文內容,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4.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只有一個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 “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5.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讓我們一起問候地球——《地球,你好嗎?》 當天空不再是藍色,小鳥不會飛翔; 當江河不再有清澈,魚兒也離開家鄉; 當空氣不再是清新,花朵也失去芬芳; 當烏云遮住了太陽,世界將黑暗無光; 當冰山漸漸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 當大地干枯了村莊;眼睛也失去渴望; 當城市川流不息的車,從此沒有一點安詳; 當童話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丟了魔棒;(音樂起) 當玩具變成你的衣裳,從此沒有天真幻想; 當貪婪拼命的追逐,沒有動物與你歌唱。 讓我們一起熱愛吧!讓我們一起唱, 讓我們一起呼喚——地球,你好嗎?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1、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能夠邊讀邊想象孩子們在沙灘上玩耍的情景,感悟字里行間給大家的樂趣。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中的詞、句、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熱愛生活,敢于挑戰。
2、增進孩子對文章的喜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閱讀能力。體會文字的美。
教學重點
1、了解孩子們所編織的童話故事的內容,并試著用連貫的語句說一說。
2、分角色朗讀課文,感受孩子們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編織”導入抓文眼
1、直接板書:編織指名讀,正音。提問:在日常生活中,蜘蛛
會編織什么?你的媽媽呢?
歸納:哦,從你們的回答中,老師知道了,“編織”兩個字都是“纟”(偏旁加紅),是因為蛛網和毛衣都是用長長的絲線編織而成的。
2、教學“編織”兩字,說說去了“纟”,右邊的字認識嗎?并在教學中提示學生,這兩個字是形聲字。
3、指導寫字。老師邊引導邊范寫,在指導中讓學生明白左右結構的字要寫成左窄右寬。
4、學生按要求練寫。老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寫字的姿勢。過渡: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篇有趣的課文,文中的小朋友也會編織,他們會編織什么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答案就在課文里。
二、初讀感知理文路
1、帶著問題學生自由讀課文。讀后反饋。(板書:沙灘上的童話)指名讀課題。
2、沙灘上也能編織童話,多有趣啊!讓我們再一次用心地去讀讀它,遇到不認識的字問問同學,也可以查查工具書,并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學生再一次讀課文后,老師提問:還有沒有哪些字詞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師生共同解決。
4、出示一組詞語:相約壘起城堡補充魔窟轟塌贊賞
(1)誰來展示一下(2)開火車讀(3)齊讀展示
過渡:同學們真能干,這么短的時間就把這么多詞語學會了,現
在讓我們把這些詞語放回到課文中,再一次輕輕地讀一讀,仔細地想一想,孩子們是怎樣編織童話故事呢?把你的理解在書上劃一劃。
三、品讀感悟識童趣
(一)壘城堡
1、自由讀課文,并在書上劃出有關的句子。
2、同桌之間先交流交流,向同桌讀讀自己劃出的句子。
3、學生自由反饋,適時板書:壘
4、出示句子研讀:
這城堡里住著一個兇狠的魔王!
他搶去了美麗的公主!
你們快聽,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1)自由讀一讀,把它讀通順。
(2)誰想站起來試試。
(3)學生讀得好時,可以這樣引導:你讀得真好,你的讀想告訴大家什么?讀得不好時,引導學生跟著老師把句子讀通順。
(4)像他這樣誰還會讀?
(5)你也來試試。從他的讀中,你們聽出了什么?
(6)你能讀嗎?我發現“兇狠”這個詞你讀得特別標準,能給大家再讀一遍嗎?出示詞卡:兇狠,指名學其它學生讀一讀
(7)教學“狠”字。①誰有好辦法記住它。狼——狠,歸納識字方法:換偏旁、用熟字想生字、猜迷語等。②誰能組組詞。③寫好這個字應注意什么?重點引導寫好“反犬旁”。老師可引導:反犬旁
的背駝一點,因為狗、狼、獅等動物大多是四只腳彎腰走路的。教師邊說邊范寫。④學生模仿著寫一寫,速度快的同學可寫兩個。
(8)這么兇狠的魔王你喜歡嗎?那就讓我們用這樣的語氣再一次去讀讀這三句話。
(9)引讀欣賞:一個小朋友討厭的說:“這城堡里住著一個兇狠的魔王!”另一個小朋友接著說:“他搶去了美麗的公主!”第三個小朋友聽了著急的說:“你們快聽,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過渡:是啊,小伙伴著急了,公主在哭呢?同學們,這個童話故事又將怎樣紡織下去呢?請大家快速讀讀8—16小節。適時板書:搶
(二)救公主
1、誰來說說我們在沙灘上又編織出了什么?(8—16小節哪一節都可以)
2、學生反饋中老師可適時評價:你讀得真好!你讀得還不夠通順,請再來一次吧!聽得出,你也成了沙灘上的一員了??
3、理童話,出示:
哦,原來為了救公主,我們自己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用(挖地道的)方法,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
4、引導學生用“開心、愉快”的心情讀讀這一句話。
過渡:公主得救了(板書:救),我們真高興啊!那么,我們的童話又將編織到哪兒了呢?請讀讀20—24小節,讀了課文,說說你的發現。
(三)公主是媽媽
1、請學生說說讀后的發現。A、小伙伴在沙灘上玩得真開心。B、媽媽變成了公主??
2、媽媽為什么會變成公主呢?
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從這個句子你還能讀出什么?
四、小結升華話主題
是啊,平時關心自己、愛護自己的媽媽也許早就成了孩子們心中的公主。同學們,沙灘上的童話編織結束了嗎?不,童話還有繼續,在一個個童話中,我們編織出了快樂、童真、童趣(板書),愿美麗的童話陪伴著我們開心度過每一天。
五、板書設計
壘快樂 編
沙灘上的童話救童趣 織 搶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3個。積累詞語9個。積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全詩。
讀懂詩歌最后一節的意思。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3個。積累詞語9個。積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全詩。
教學難點
讀懂詩歌最后一節的意思。
教具準備
課文錄音、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生字3個。積累詞語9個。積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讀懂詩歌最后一節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謎語導入
2、揭示謎底
3、出示課題:太陽的話
4、鼓勵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小結:課文就是用了擬人的手法,寫了太陽的希望、太陽美好的愿望。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一想,太陽會說什么話?
2、接龍讀課文,師生點評。
3、學習生詞:晨曦、睫毛、枕頭
(1)學習生字:曦:注意字形,試著用編字謎或想象的方法學習這個生字。除部首外還剩幾筆?
睫:這個字為什么是目字旁?我們還學過哪些目字旁的字?
(眼、睛、眉)
枕:用換部首的方法學,“沈”。
(2)重點理解詞語“晨曦”就是晨光。
4、朗讀詞語:花束、晨曦、溫暖、露水、枕頭、睜開、睫毛、關閉、空間
(三)感受課文、指導朗讀
1、交流:太陽究竟說了什么話,它的心愿和希望是什么?
2、重點指導學習第2、4節。
(1)說話訓練:太陽為我們帶來了什么?
太陽帶來了( )、( )、( )和( )、( )。
(2)指導朗讀第2節。
(3)讀讀第四節,說說太陽的'心愿是什么?
(4)指導朗讀第4節
根據課文完成練習:金黃的( )滿身的( )
林間的( )關閉的( )
上面練習的答案除了課文中的,還可以說“金黃的( )、滿身的( )、林間的( )、關閉的( )”
(5)指導朗讀 2、4節,試著把2、4背誦下來。
3、用喜歡的方式朗讀自己喜歡的課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朗讀之中。
4、交流朗讀
5、通過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詞句?
交流,釋疑
6、指導背誦
(四)拓展
聽了太陽的話,你想對太陽說些什么呢?
(五)總結課文
小朋友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大自然充滿著生機。太陽照在小草身上,小草變綠了。太陽照在花兒身上,花兒穿上了漂亮的衣裙。生活在一個充滿陽光,充滿花香,充滿溫暖的世界里,人的心里也充滿陽光,充滿溫暖,人們的生活也充滿陽光,充滿溫暖。
(朗讀全文)
(六)作業布置
1、熟讀詩歌,背誦全文
2、抄寫生字詞語
3、分層作業 模仿課文,自己寫一首兒童詩。
板書設計
1、太陽的話
帶來光明帶來溫暖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指導背誦全詩。
2、積累所學字詞,鞏固字詞。
3、模仿課文,自己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師引入: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很美的詩《太陽的話》,太陽把美好的祝愿和希望帶給了我們,大家都很喜歡這首詩,請小朋友選擇一節自己最喜愛的段落讀一讀,比一比誰是最佳播音員。
1、學生自由準備;
2、分別請四個學生接龍朗讀詩歌;
3、師生進行評價,評出最佳播音員;
4、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5、選擇一節自己最喜愛的段落背一背;
6、挑戰明星背詩。
二、鞏固字詞、積累字詞。
1、朗讀課文生字新詞:
個別讀、齊讀;
2、強調書寫注意點:晨曦、睫毛
三、教學拓展,學當詩人。
1、太陽帶給我們美好的一切,在大自然中還有什么也給予我們帶來了美好?
學生交流:月亮、星星、春風、小鳥……
2、那么它們又帶給了我們什么呢?
仿照課文第二節選擇自己喜愛的內容說話,教師指導點撥;
3、你能說說它們的祝愿嗎?
學生仿照課文最后小節練習說話。
4、學著課文的樣,學當小詩人。
學生交流、教師點評;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美好的事物,它們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的快樂,讓我們都能敞開心扉去感受這美好的一切,接受大自然賜予的一切美麗,課后請小朋友仿照課文學當小詩人,也來作首詩《……的話》,期待你們精彩的作品。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是兒童詩歌,讀來瑯瑯上口。教學中,我運用朗讀策略,在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既讓學生從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又使學生真正擁有課內時間,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認識9個字和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 朗讀課文。
3、 能講述故事,從而認識到魚翁是個有勇氣、有智慧的人。
教學重難點:
1、 認識9個字和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 在朗讀中體會魚翁是個有智慧、有勇氣的人。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魚翁和魔鬼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導入
1、 出示魚翁和魔鬼的圖片,學生對比,認識到魔鬼的兇狠、可怕,魚翁在魔鬼面前顯得十分弱小。
2、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魚翁和魔鬼。他們之間會發生一件什么故事呢?我們來讀讀課文吧!
二、 初讀識字
1、 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2、 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檢查讀書認字情況。
3、 班級開火車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4、 同桌互相認讀詞語。
5、 反饋:同桌一起讀詞語,看誰是學習的好伙伴。
6、 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7、 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 學習生字
1、 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 選字組詞或說話。
3、 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呢?學生自由說。
4、 教師指導范寫。
5、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6、 書寫評價。
作業:
1、 讀課文。
2、 寫字。
第二課時
一、 復習
1、 抽讀生字卡片。
2、 聽寫詞語。
二、 流利的朗讀課文
1、 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內容。
2、 自由朗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3、 學生自主質疑解疑。
三、 學習課文
1、 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 指名讀第1、2兩個自然段。
(2) 出示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想象當魚翁撈到這個黃銅瓶子時心情怎樣?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3)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寫魔鬼的語句,讀一讀。
(4) 看到這個魔鬼,你有什么感覺呢?這時魚翁會想些什么?
(5)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三到九自然段
(1) 同桌朗讀這一部分。
(2) 從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
(3) 學生自由回答。
(4) 魔鬼是怎樣對待漁夫的呢?它為什么要這樣對待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5) 指導朗讀第三到五自然段,思考:魔鬼該用什么樣的語氣朗讀呢?魚翁呢?同桌互相讀一讀,說一說,然后指導朗讀,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6) 魚翁是怎樣對付魔鬼的呢?
(7) 分角色朗讀六、七、八、九這四個自然段。
3、分角色熟讀對話。
4、小組內分角色表演。
5、班級匯報表演,集體點評。
四、拓展延伸
1、魚翁靠什么戰勝魔鬼呢?
2、你喜歡這位魚翁嗎?
3、這個故事帶給你什么啟發嗎?
4、齊讀課文。
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2、課外閱讀其他童話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2、 學習由上至下、由外至內的描寫方法。
3、 背誦課文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難點: 學習課文中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什么地方?今天老師就帶領全班同學去新疆旅游,去看看那里的天山之夏。(板書課題、幻燈片播放地圖)
2、字詞檢測 (不過旅游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先學好字詞,明確旅游路線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欣賞那里的美景) 峭壁 飛瀉 白蓮 蕩漾 俯視 矯健 新疆 戈壁灘 濺起 漏下 五彩斑斕 五彩繽紛
3、文章結構 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從那些字可以看出來?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2、 學習由上至下、由外至內的描寫方法。
3、 背誦課文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難點: 學習課文中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什么地方?今天老師就帶領全班同學去新疆旅游,去看看那里的天山之夏。(板書課題、幻燈片播放地圖)
2、字詞檢測 (不過旅游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先學好字詞,明確旅游路線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欣賞那里的美景) 峭壁 飛瀉 白蓮 蕩漾 俯視 矯健 新疆 戈壁灘 濺起 漏下 五彩斑斕 五彩繽紛
3、文章結構 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從那些字可以看出來?
(移步換景:進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完課文,天山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談談你的感受。(幽靜、繁花似錦、五彩繽紛…)
2、文章抓住了天山什么特點來寫的?(“靜”美)
3、圖片欣賞,了解新疆,了解天山(老師想請一個小導游來為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講解,從圖片讓我們整體感受一下天山獨特的韻味,誰愿意試一試?)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一定有同學迫不及待想去了,那我們就出發吧。來到新疆,可正是七月,到處都是戈壁灘,炎暑逼人。那我們就一起騎馬上天山避暑吧。
(一)進入天山
進入天山,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點?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
景物:雪峰、溪流
特點:雪峰(高、大、白)
溪流(急、清、活)(男女分別讀雪峰和溪流的句子)
寫法:襯托,如:以藍天和云影襯托雪峰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比喻,如:說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小結:由上至下,寫了天山的雪峰高、大、白的特點和溪流急、清、活的特點。突出了天山寂靜的特點。
(二)再往里走
不要背著迷人的寂靜的雪山溪流牽絆了我們的腳步,我們繼續前進,再往里走,相信里面還有更加美的景色在等著我們。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寫了原始森林什么特點?突出了天山的什么特點?(視覺)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
(密、綠、)(聽覺)馬蹄濺起的水聲;遠處的幾聲鳥鳴(幽)
小結:以動襯靜,寫了天山原始森林密、綠、幽的特點,突出了天山密林的幽靜。
(三)再往里走
1、山腳像秋天似的涼爽,再往里走就到了春天了。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為什么到了這里就像是春天了?你喜歡這片花海嗎?(齊讀第四自然段)像….像….像….寫出了野花多、高、艷的特點。誰能模仿這個句子寫一段話?“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所以作者不禁要贊美“雖然這時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里的無邊繁花呢”(改成陳述句:雖然這時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沒有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里的無邊繁花。)反問句,加強語氣,更能表達了作者對野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小結:連用三個比喻構成一組排比句寫出了野花高、艷、多的特點。
2、走出這片原始森林,穿過著花的海洋,我們到了這奇麗的千里牧場。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千里牧場的?突出了它什么特點?(由外至內,遼闊、風平浪靜)小結:由外至內,寫了這像織錦一樣的花海和這無邊的牧場就像風平浪靜的海洋。騎著馬我們輕輕的走,靜靜的感受天山的“靜”美,靜靜的徜徉在這美妙的人間天堂,這就是天山之夏。思考這句話的作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總結全文,表達了作者對天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四、課堂小結
談談這次天山之旅你有什么收獲?
1、看到了天山的美景
2、學習了寫作方法描寫順序(由上至下、由外至內等)修辭手法(比喻、夸張、反問等)
3、積累了很多優美的詞句。
五、拓展訓練
練筆:選擇一處你熟悉的地方,試著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完成一篇小習作。推薦:文章節選碧野的《七月的天山》,課后有時間請同學讀一讀整篇文章。
板書設計
天山之夏
進入天山
雪峰(高、大、白)
溪流(急、清、活)
人間天堂
移步換景
再往里走
原始森林(密、綠、幽)
“靜”美 再往里走
野花 (高、艷、多)
牧場(遼闊、風平浪靜)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對夕陽西下整個過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夕照的熱愛、贊美的思想感情。(2課時)
二、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感悟作者恰當的比喻手法。
2、感受夕照日奇麗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讀課文,感受夕照的奇麗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
四、教學方法:以讀為主、讀中悟情悟法。
五、學生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掛圖、錄音機、投影、幻燈。
七、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大家看過夕照的景象嗎?交流。
2、小結:日出的景象是壯觀的,夕照的景象也是如詩如畫的。這節課,我們就來欣賞一篇描寫夕照美景的文章。
[意圖:將學生的生活與課堂緊密相連,交流的同時激發了學習的興趣,突出教學的開放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質疑。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
2、教師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糾正容易出錯誤的讀音。
3、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學生交流)把你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4、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作者描寫了夕照的哪些景象?分別是在哪些自然段中描寫的?(教師引導學生梳理)
5.你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教師將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
(估計學生可能產生以下疑問:為什么作者說是"如詩的夕照"?
夕陽為什么會是調皮的?為什么把它比作石榴?"我"為什么會有一種感概和激動?等等。簡單問題隨時解決,如果是教學的`重點問題留在后面教學中解決。)
[意圖:這個大環節中,學生第一遍讀課文,重點是解決字音問題,把課文讀通順;第二遍讀課文并交流是讓學生說出自己初步的閱讀感受,這時的感受一般是淺顯的;第三遍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在此基礎上,請學生提出閱讀中不明白的問題,以學定教。]
三、細讀課文,感受夕照的奇麗,解決學生疑問。
1.讓我們再來認真地讀課文,相信大家能在讀中自己解決疑問。請學生自由朗讀,可以把最喜歡的夕照的景象多讀幾遍,等一會兒把讀得最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2.請學生朗讀最喜歡的景象,其他學生仔細聽并展開想象。在聽完以后說說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由于作者是按照夕陽落下去的經過來描寫景象的,所以在引導學生交流中,應該在尊重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的同時,可以考慮按照時間的順序安排交流,以便讓學生有順序地想象夕照景象。
當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教師可以相機引導學生體會"為什么說夕陽調皮,"當學生朗讀第六自然段的時候,教師可以相機引導學生體會"為什么說夕陽像熟透了的石榴,"當學生朗讀第七自然段的時候,教師可以相機引導學生體會"#39;我#39;為什么會有一種感慨和激動;"其他問題也可以在學生交流想像到的景象時相機解決。
3、你們想像的夕照景象多美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播放夕照的錄像片斷)看完后你想說什么?
[意圖:運用電教手段,引導學生直觀地感受夕照的美景,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四、品讀,升發情感。
1、小結:通過剛才的朗讀和想象,聽得出大家庭已經讀懂了課文,并且都有很喜歡夕照的景象,下面再讓我們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次請小組合作選擇各小組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齊讀、分自然段讀等),把你們眼里的夕照美麗景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交流匯報,大家評議。(各小組朗讀的過程中,可以適時地配樂。)
3、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交流。
4、課文讀到這里,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作者為什么說這是"如詩的夕照",你們能不能寫幾句詩來贊美一下夕照的景象?
5、學生交流所寫的詩句。
[學生通過寫詩,可以盡情表達對夕照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在練筆中明白"如詩的夕照"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檢查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1、上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夕照》,課文時的生字掌握得怎樣呢?請學生看拼音寫漢字(投影出示)將錯誤較多的生字重點糾正。
2、請掌握好的學生介紹一下自己是如何記住課文中的生字的。
二、讀課文,感悟作者恰當的比喻手法。
1、作者把夕照的景色寫得如詩如畫,讓我們感受致函夕照的奇麗景色。默讀課文,看看作者把夕照都有比了什么,畫出來并小組時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結:作者恰當地運用了這些比喻的語句,把夕照的景色描寫得這么逼真、奇麗。讓我們再次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這些句吧。
[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欣賞課文中的比喻句,感悟作者的描寫手法。]
三、背誦課文。
1、作者描寫了這么美的夕照景色,讓我們一起來背誦一下。請學生自由練習背誦課文。
2、在小組里背誦給大家聽,互相評議。
3、把你背誦得最好的段落背給全班同學聽,大家邊聽邊想象。
4、有條件的可以播放夕照的景象,請學生配音解說。
[意圖:用小組時背誦、給畫面配音解說等到形式,激發學生背誦的興趣,在背誦中再次感悟、想像夕照奇麗。]
四、討論。
1、讀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在小組時交流一下。
2、小組匯報、交流。(學生的感受可以是對景色的感受,也可以是對作者寫作方法的感受,還可以是其他的,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不同的感受。)
[意圖:用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感悟課文,鼓勵學生閱讀時有不同的讀感受。]
五、練筆。
1、你觀察的夕照景象是怎樣的呢?請你們把自己觀察到的景象寫下來,也可以像作者一樣,用一些恰當的比喻寫出自己的觀察。
2、全班交流,建議教師要注意到各個層次的學生。
▲教學小結:
本文行文條理清楚,用詞貼切,比喻逼真,寫出了夕照如詩如畫的景觀。希望同學們在了解課文怎樣寫夕照變化的同時,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積累材料的方法。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2.能按“閱讀提示”的要求學習課文,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表弟”用實際行動改正缺點的精神,感受“表弟”美好的心靈。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新年禮物。
(二)按要求自讀課文
要求:1.借助漢語拼音把課文讀通順,哪些地方有困難就停下來多讀幾遍。
2.默讀課文,在不懂的字、詞、句下面畫上橫線打上“?”,然后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試著理解不懂的字、詞、句。
3.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作者圍繞“新年禮物”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組討論交流
1.向本組同學們匯報你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內容不懂。
2.同學之間在小組內互相解決不懂的問題。
(四)師生共同交流自學情況
1.指讀課文。
2.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都講了什么?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課文記敘了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準備送給老師新年禮物的過程中,改正了過去做作業 不認真的缺點的事。
(五)質疑
1.在全班提出自學和小組學習中仍未解決的問題。
2.師生共同歸納,疏理所提問題。
(六)自由讀課文
培養學生借助思考題自學課文的能力。
(七)全班交流
1.作者為什么說:“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
明確:(1)使學認識到這是作者對弟弟送給老師禮物的評價。
(2)作業 清楚、工整、正確是每個學生應該做到的,所以說:“算不上什么禮物。”
(3)聯系弟弟過去的毛病,現在對作業 的態度,作業 的'樣子,可以看出弟弟是真心實意改正缺點,尊敬老師。所以說又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
2.教師適時進行朗讀指導。
(十)擴展練習
1.把句子補充完整。
(1)弟弟告訴爸爸,他們小隊悄悄地商量過了,送給老師的新年禮物要
(2)他是用美好的心靈,在做著送給
2.從課文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朗讀。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