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經典(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來感悟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以及他沉著、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人物
1、導言: 今天這堂課,我們要一起去認識一位新朋友。他生活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他就是司馬光。
2、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22,說的就 是 他 的 故事 。
3.你看,司是一個~~~~~~~(平舌音),我們一起讀好它。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同”字少一豎)
4、(出示圖片)你瞧,這就是長大后的司馬光。你知道他姓什么嗎?老師告訴你啊,司馬光可不姓司,他姓司馬,這是復姓。光是他的名字。
5、老師還告訴你:司馬光曾經做過宰相。他花了19年的時間主持編修了有名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鑒》。
二、初讀課文
過渡:那課文又寫了什么呢?同學們打開語文書,讀讀課文吧。
學生自讀
1、讀生字詞
(1)出示“一”。同學們,這個字,你會讀嗎?
(2)你再看,這些詞你能讀準嗎?(誰來讀前兩個?)
后兩個你來讀。你瞧,在不同的情況下,一的讀音會發生一些變化,
我們一起讀準它們。(齊讀)
(3)除了一,課文中還有些生字寶寶。現在請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詞兒連讀。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指名讀)
3、去拼音,開火車檢查
4、初讀課文
(1)這些生字寶寶你都會讀了,把它放回到課文里,你還能讀好它嗎?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本,雙手捧書,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5、 學生 分小節朗讀課文
(1)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文章一共有~~~~~~?(手勢)
(2)你喜歡哪個自然段?就請你來讀。你呢?其他小朋友一起來聽聽,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我們一起來幫著他們讀讀課題吧。(課文22,司馬光)
(3)課文說了一個什么故事呀?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聽得很仔細,誰愿意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1、其他同學仔細聽,想想,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2、出圖,你瞧,孩子們玩得多開心啊。
(出示句子)你能通過朗讀把他們的高興表達出來嗎?
3、出示第三句話。再讀讀,花園里還有什么?
(1))(出示“水缸”詞)這個缸是一個(后鼻音),我們讀準它。
(2)水缸是做什么用的?
是的,古時候的人不像我們現在都用自來水,他們用水需要挑水,這種水缸就是用來裝水的。
(出示圖片)你看,這口水缸和我們小朋友比比個子,還非常(大),(出示“一口大水缸”)誰能讀好水缸的大?看,水缸不但大,里面還裝滿了水。
(3)誰能通過朗讀把這口水缸的大和滿表達出來呢?(1個)
4、概括第一段的內容
(1)誰愿意來讀讀第一節?
(2)課文第一段有三句話,告訴了我們事情發展的起因,我們一起來讀讀。
(二) 學習課文第 二 自然段。
1、 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快,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吧。
2、發生了什么事?
(1)孩子一不小心掉進了 水缸里 。
(2)剛才我們知道了,這是一口又大又裝滿了水的缸,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怎么樣?
(出示第一句)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3、那其他孩子怎么樣?
(出示第二句話)我們一起讀讀。
(1)什么叫“慌”呀?你瞧這個“慌”字。(出示)是一個(豎心旁)的字。說明(和心理活動)有關。想想看,你在場,心情怎么樣?
(為什么會這么擔心啊?因為情況緊急。)
(2)情況危急呀,孩子們怎么做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出示有的~~有的~~還有的~~)
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出示圖片)是的,你看這個小朋友他(摸著腦袋,不知道該什么辦),他慌了;這個小朋友他(嚇得都哭了),他慌了;那這個小朋友(他喊著去找大人),他也慌了;他、他、他,他們都慌了。
(3)孩子們都慌了,誰能用朗讀,把你的感受傳遞給我們?
你為什么讀得這么急?你在擔心什么?
(4)是的,我們都很著急,很擔心,人命關天呀。一起讀讀這一節。
(三) 學習課文第 三 自然段。
過渡:缸里的孩子危在旦夕,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讀讀文章的第三段。
別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馬光卻(沒有慌),(出示第一個斷句)。他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去哭,去喊,去找大人。他很鎮靜。這就叫“從容不迫”。一點兒也不慌亂,這也叫“方寸不亂”。方寸就是一點兒的意思。我們讀好這兩個詞。(齊讀、男生讀、女生讀)
板貼兩個詞,并說:此時的司馬光是從容不迫的,是方寸不亂的。司馬光他沒有慌。
2、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
(1) 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石頭很重,司馬光很費力氣。
(2)指名讀第一句。
4、結果怎么樣呢?
面對危險,司馬光不害怕,想出了好辦法。這就叫“臨危不懼”。
誰來讀讀?你讀,你讀,全班讀。
5、孩子得救了,讀到這兒,你有沒有其他的辦法救落水的孩子呀?你是怎么思考的?
6、也許,當時的司馬光也和我們一樣,他的腦子里有許多的辦法,可他果斷地選擇一個辦法,這就是“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他想出了這個砸缸救人的好主意,并且立刻去做,這就叫“多謀善斷”。出示詞卡。你讀,你讀,全班讀。
7、孩子得救了,如果你就在司馬光的旁邊,你會怎么夸夸他?
(好,好在哪里?聰明,聰明在那里?)
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來夸夸司馬光吧!一起讀讀第三段。
8、你瞧,想出這樣一個好辦法的司馬光,當時也就只有7歲,和你們一樣大。在你的心目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司馬光呢?(四個成語)
四、總結全文。
1、最后讓我們捧起書本,用朗讀來把這個故事呈現出來。男生讀第一節,女生讀第二節,第三節我們一起讀。
2、出示課文填空
學完了課文,這個填空一定難不倒你。(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練習說話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的語文天地安排了寫字、變字形、分類、補充句子、觀察雪花、閱讀古詩等練習。
“學寫字”是鞏固巾衣本牙的筆順。
變字形是用靈活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漢字之間的聯系。
補充句子是在課文學習的鞏固和延伸。
讀背古詩的內容的是宋朝詩人王安石的《梅花》,古詩的內容與本單元的.速提相聯系,并配有圖畫,學生圖文對照,可以了解古詩的內容和意境。
“金鑰匙”告訴學生的是漢字的會意,運用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字的意思。
教學建議:
“語文天地”的內容可以集中進行,也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穿插進行。
“學寫字”的內容有“巾、衣、本、牙”,前三個可以結合課文《冬天是個魔術師》的識字寫字教學進行,“牙”可以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時認讀和學習書寫。
“變形小魔術”的練習時讓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給原來學過的字加上合適的筆畫或者部首,就可以組成新字。由于形式靈活,學生很樂意學習。
“讀一讀,繼續往下說詞語”是分類題目的形式,在完成這一題時,需要讓學生了解,接下去應該說哪樣的詞語,明白為什么這樣說。然后可以拓展,例如說說你有哪些學習用品,你家的廚房里都有哪些用具等等。
“照樣子說一說”的練習可以放在課文講解的過程中解決。
“讀一讀”的練習是讓學生了解有關節氣方面的知識,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經驗說一說。
處理“觀察雪景,或者收集報紙雜志上的雪景圖片,說一說”一題時,提前布置,讓學生收集、剪貼,上課時展示,可以用評選優勝小組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仔細觀察雪花,在老師的幫助下,剪一個漂亮的雪花圖案”的練習可以放在美術課上進行,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在板報欄里開辟一個小欄目,展示大家的作品。
《梅花》一詩,對于小學生來說,內容比較難,不容易體會其中包含的意境。
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讀,并且練習背誦,老師適當的點撥,讓學生了解古詩所含的韻味和美。《梅花》是詩人王安石推行變法受到保守勢力阻撓失敗后,復雜心情的表白。了解了這些,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中梅花凌寒怒放,身處墻角依然散發出幽幽清香,實際上是在表白自己孤芳自傲、不畏邪惡和永不屈服的志向和品格。鑒于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粗淺,在這里知識讓學生有所了解,無需記憶。
詩中的疑難詞語有:
凌:冒。寒:嚴寒。
獨:孤獨。遙知:遠遠觀望得知。
為有:因為有。暗香:幽幽的香氣。
詩意是:在墻邊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遠遠觀望不像是雪,聞到香味后便知道是梅花。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通過閱讀,學習苗苗關心,幫助他人的品質,養成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感受文中散發的濃濃的親情;懂得關心長輩,學會體貼長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老師拉開窗簾陽光進來)看他是誰?(陽光)你們喜歡陽光嗎?陽光會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你給別人送過陽光嗎?有一個小女孩要給別人送陽光,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5課《送陽光》。質疑題目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詞,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互相糾正(生字認識,標出自然段)
3.指名讀,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過多種形式的讀,從讀文中讓學生感受,苗苗對奶奶的關心。)
三、細讀,感悟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設計意圖:體會苗苗要給奶奶送陽光的原因,讓學生從苗苗身上知道應該如何對待老人。)
體會:念叨的含義,說明了什么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一生把“不能”讀得較重,還皺著眉頭)
3.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
重點指導①苗苗沐浴在陽光的情景。陽光是什么樣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大地沐浴著燦爛的陽光)你覺得陽光美嗎?陽光這么美,你能讀出喜愛、贊美的語氣嗎? 指名讀、男生、女生讀。
②當苗苗看到裙子里充滿陽光時會怎么想,然后又是怎么做的。
“一……就……”說明了什么?用“一……就……”說句話。
比賽朗讀:苗苗想的那句話(讀出苗苗強烈急迫的`心情
4.指導學生閱讀第四自然段
苗苗把陽光帶回家后發生了什么?苗苗包得嚴嚴實實的陽光怎么沒有了呢??
“嚴嚴實實”是什么意思?(生答)你會象這樣說一個詞嗎?老師給你一點提示:出示“干凈”“整齊”指導學生擴詞。
苗苗把陽光丟了,心情怎樣啊?(難過,生讀)文文一開始多高興啊,滿心歡喜地給奶奶送陽光,可是,陽光不見了,苗苗的希望落空了,苗苗急得要哭了。誰再來讀一讀。(生讀)是啊,奶奶曬不到太陽了,文文哭地多傷心啊!同桌互相讀一讀,感受文文心情的變化吧!(同桌互讀,體會文文的心情
5.奶奶為什么說沒有丟?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設計意圖:體會:苗苗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奶奶又是一個怎樣的人。讓學生想苗苗學習,做一個孝順老人,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6.回歸全文:朗讀(全體學生)
四、拓展延伸
1.通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2.你以后會給別人送“陽光”嗎
五、總結
只有我們心中有陽光,才能給別人陽光,希望同學們能做個有愛心的人,把陽光撒滿世界,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板書設計:
送陽光
奶奶 :病重 想要陽光
苗苗:送陽光 陽光不見了 已經送進了奶奶的心里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做課外閱讀題的幾種基本方法。
2、復習鞏固歸納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復習鞏固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4、復習鞏固通過品詞析句領悟文章表達方法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歸納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2、復習鞏固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3、復習鞏固通過品詞析句領悟文章表達方法的方法。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進行一次課外閱讀專項訓練,好吧?(板書:課外閱讀專項訓練)
二、反思閱讀現狀,發現問題,明確任務。
1、在做閱讀短文時,你覺得哪種類型的題做得不夠好?
師相機板書:主要內容思想感情表達方法
相機解決一些學生做題的困惑:如1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2聯系語言環境加標點。
2、同學們敢于自我反思、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真值得表揚!你們所遇到的這幾種難題正是我們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你們要達到的第三學段的學習目標!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攻克“歸納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這三道閱讀難關,有沒有信心?(有)從你們的聲音里老師聽出了你們的自信!
三、立足學情,有效引導。
〈一〉首先來攻第一關:歸納主要內容。
1、在做閱讀題時,要想歸納出文章的主要內容,首先得怎樣做?(讀懂文章)這時,我們一般選擇哪種讀書方式?(默讀)對,因為默讀有利于思考。讀幾遍呢?要因文、因人而宜,直到讀懂為止。
默讀時,還應注意些什么?
(1)要入情入境地去讀,讀進去,想開去,一邊讀一邊想。
(2)不動筆墨不讀書!標自然段,好詞好句,關鍵詞句,標點,做旁注,同學們掌握的學習習慣還真不錯!
2、現在就請同學們用這些方法去默讀短文《一位母親與家長會》看你能讀懂些什么?
(肯定默讀方法,默讀習慣!)
題目見提綱五年級語文第七、八單元復習卷十、(一)5
交流讀書收獲。
3、你們讀懂的便是主要內容的部分了,我們再稍微加工一下,就是主要內容了。
在歸納寫事類文章的主要內容時,你有什么竅門?
(板書1、完整、簡要)(2、誰干什么法)(3、時間、地人物、事件)
4、同學們的方法可真不少!誰能根據同學們的竅門,集思廣益,來歸納一下《一位母親與家長會》的主要內容?別忘了,既要完整,又要簡要!
同位交流——全班交流互評。
5、剛才,我們運用的方法,便是復習小博士指導給我們的歸納文章主要內容常用的“要素串連法”。也就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幾種要素串連起來,還要注意簡要完整!
恭喜同學們第一關攻關成功!Ye!
〈二〉再來攻第二關:體會思想感情
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1)把心放到文章中心,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
(2)抓住關鍵詞句。
板書:關鍵詞句
2、現在,就請同學們用你們的方法來體會一下的《一位母親與家長會》的'思想感情。首先,我們得再次默讀短文,讀進去,想
網
開去;邊讀邊標關鍵詞句,看你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學生自讀自悟
全班交流:通過再次讀文,你標出哪些關鍵詞句,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我們要把這些體會融合在一起,盡量全面一些!
看看復習小博士的體會:齊讀1遍。
3、現在,我們回顧一下剛才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便是復習小博士給我們指出的:齊讀1遍。
恭喜你們,第二關攻關成功!Ye!
〈三〉最后一關,領悟表達方法。
1、你都知道哪些表達方法?
2、你是怎樣領悟表達方法的呢?
(再讀文章,通過品讀詞句來領悟。)板書:品詞析句
是呀!表達方法就蘊含在字里行間!
3、好,就按你們的方法,再去默讀全文,仔細品味品味詞句,看你能領悟出什么樣的表達方法?
交流:
(1)你通過哪些詞句,品出了什么表達方法?
(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來表現人物內心或品質)
(2)這是一篇寫事的文章,有原因,經過,結果,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事情發展的順序)
這兩點合起來,便是這篇短文所采用的主要的表達方法。
這樣,通過品詞析句,我們就總結出寫事類文章的一般表達方法:
1事情發展的順序。
2通過人物動作、語言、神態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或品質。
同學們可真棒!都可以和復習小博士相媲美了!
恭喜同學們,第三關攻關成功!Ye!
第二課時
〈五〉總結學法
回顧我們的攻關歷程,我們在攻每一道關時,我們最先做的是什么?(讀文章),不只一次地讀!反復地讀!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才能調動我們的語感,發動我們的思維,抓注關鍵詞句,通過品詞析句,就能找出問題的答案。
板書:多讀——語感
四、學法遷移,領悟運用。
1、運用我們剛才復習的方法,我們再來做一篇閱讀短文,好吧?
《遙遠的麥地》題目見五年級語文第一、二單元復習卷三、(三)
學生自已做題
全班展示交流
師生、生生互評,談方法。
五、總結延伸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做寫事類課外閱讀題的幾種重要方法,希望同學們課下繼續學以致用,用這些方法去攻克更多的閱讀難題。
板書設計:
課外閱讀專項訓練
主要內容——完整簡要
思想感情——關鍵詞句
表達方法——品詞析句
多讀——語感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 、會認 3個生字,會寫 13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手鋸、玩意、免得、搶走、難過、算術、當初、隨便、仍然、敵人、臺階、所以、懂得”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請文章脈絡。
3 、能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科里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初步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4、學習通過生活中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①今天,讓我們走進蘇聯作家左琴科的故事里,去認識一個也愛動腦筋的孩子,板書:科利亞一起喊喊他的名字,他有一個小木匣,可喜歡了,板書:木匣指導寫法、讀音。
②你認為木匣什么樣?科利亞的木匣究竟有什么奧妙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注意預習提示: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②想想課文講了科利亞圍繞木匣做了些什么?
2、交流。
①讀詞語:小手鋸臺階多音字(量盛)
②課文講了科利亞圍繞木匣做了些什么?
③幫老師完成板書,理清文章敘述順序:()木匣——()木匣 ——()
④文章哪幾段寫的是這些內容?
三、品讀感悟,明白道理
1、埋木匣
(一)讓我們跟隨作者走進科利亞的世界吧,請同學們認真讀1-3段,畫出科利亞埋木匣的句子。
出示:“他放好了木匣,蓋上土,用腳踩實,還在上面撒了一層細沙,免得被人發現。”
(1)指名讀,哪些詞語寫出了科利亞的動作?
(2)再讀,注意這些表示動作的詞。
(3)師讀生做動作,這是一個怎樣的科利亞?
2、科利亞為什么這么認真的、小心的埋木匣?(簡單補充衛國戰爭的資料)
3、這小木匣里到底裝些什么?
出示:“木匣里盛著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有冰鞋、小斧頭、小手鋸和其他小玩意兒。”
(1)、同學們想想,里面還會有哪些小玩意兒?
(2)原來,小木匣里裝了這么多小玩意,什么都有,句子中哪個詞是這個意思?(各種各樣)這些好玩的小玩意兒,對于五歲的科利亞來說,那可都是(),這個小木匣也可以稱作他的(寶匣)
(3)再讀句子。
4、難怪科利亞埋木匣時那樣認真、小心,這可都是他的寶貝呀,就讓我們帶著這份喜愛,和科利亞一起埋下小木匣吧。(讀埋木匣的`句子)
(二)挖木匣
過渡:科利亞埋好了木匣后,跟隨家人遠離故土,來到了喀山城,這一住就是四年,整整四年啊!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里,科利亞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他的家鄉,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曾給他帶來多少歡樂的小木屋,尤其讓他惦念的是他心愛的——小木匣。四年的衛國戰爭終于結束了,回到家鄉的科利亞多么想( )
默讀4—12自然段,畫出科利亞挖木匣的句子,找找他挖了幾次?
1、交流。
(第一次)
出示:“挖呀,挖呀,坑已經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找到。”
(1) 仔細讀讀這句,這里用的最多的是哪個字?
(2) 從這五個“挖”字中,你讀懂了什么?
(3) 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指名讀。
(4) 師創情景領讀此句。是的,任憑科利亞怎樣挖,結果卻是沒挖到,此時的科利亞放棄了嗎?他又是怎樣做的?
出示:“科利亞丟下鏟子,坐在臺階上,用手摸著腦門想。”
1、科利亞在想什么?
2、他在想挖不到木匣的原因,總結同學們的想象,有這幾種可能:木匣可能找不到,算術可能不管用,挖的方向可能不對,自己的步子可能有問題?
3、和同桌交流,科利亞是怎樣排除前三種可能的?
創設情境,老師采訪科利亞。
師:科利亞,你的木匣可能找不到了吧?
科利亞,算術不管用了吧?
科利亞,你到屋子后邊挖吧?
4、這些證據都證明了木匣一定還在,算術也管用,方向也對,那一定是自己的步子有問題,科利亞最終想明白了嗎?
出示:“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我馬上會找到我的木匣子。”
(1)、科利亞認為自己錯在什么地方?為什么只量五步?
(2)、這時的科利亞認為自己終于找到原因了,心情怎樣?
(3)、把你的感受送到這句話中吧。指名讀。
(4)、科利亞想的對不對呢?你從哪個詞知道的?
(5)、“果然”什么意思?再讀這個句子。
(三)明白道理
1、捧著心愛的小木匣,科利亞可高興了,他更高興的是什么?
2、指名讀13段。
3、通過挖木匣這一件小事,科利亞明白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周圍的一切,不是都起在變化嗎?”
4、我想,他的小伙伴們也明白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周圍的一切,不是都起在變化嗎?”于是,我們都明白了()
5、想想,我們周圍都有哪些變化?
6、同學們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上完這節課,你有變化嗎?
四、拓展延伸
過渡:同學們,科利亞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時間在變,周圍的一切都在發生變化,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在變,可是,有一個大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課下,請同學們閱讀園地七中的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想想,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板書
26 科利亞的木匣
(埋)木匣——(挖)木匣——(明白道理)
一切都在變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