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4-14 08:38:06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錦集七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錦集七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故事生動有趣,內容淺顯,通過流利地朗讀課文來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民谷文化的興趣,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知道如何用生肖來記人的出生年。

  教學重點:

  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激發學生對民俗文化的興趣。

  教學用具:

  字詞卡、十二生肖動物的頭飾、小黑板、生肖與年號轉轉盤教具。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強化記憶。

  1、 出示字詞卡,指讀:答非所問、信以為真、老態龍鐘、爭先恐后、垂頭喪氣、悠然自得

  2、 齊讀記憶。

  3、 質疑激趣,引入課題。

  師(1)談一談你的生肖是什么?你還知道其他人的生肖嗎?(各抒己見)

  師(2)教師點評,激趣導入學習:在生活中為什么有的人生肖相同,為什么有的人生肖不一樣?關于生肖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6課《十二生肖的故事》,并板書課題。

  [說明:在此教學環節中,留給學生發現的空間,在發現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二、合作學習、感悟內容

  1、小組內交流讀文:思考:十二生肖中主要寫了哪幾種動物?

  [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讓其廣泛參與到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去,給學生體驗和領悟的機會]

  2、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十二生肖”及其由來。(附板書設計)

  教師用簡筆畫,簡潔明了地表明十二生肖的排列次序。

  [說明:此教學環節中,讓課文故事更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

  3、 品讀重點句段,感悟故事前因后果。

  指導朗讀,重點指導體會老鼠的精明與狡猾。

  三、拓展訓練,深化理解。(出示小黑板)

  1、智力熱身

  花花是20xx年生的,生肖是猴,哥哥比她大五歲,哥哥是年生的,生肖是;妹妹比她小兩歲,妹妹是年生的,生肖是。

  2、智力闖關。

  華華12歲了,屬豬,媽媽也屬豬,請問媽媽歲生下她的。

  [ 說明:拓展訓練打破了學科間的界限,充分地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更體現了語文實踐性和綜合性。]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準備:

  1.課文內容的投影片。

  2.蟬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金蟬脫殼的起因。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金蟬脫殼。齊讀課題。

  2.設問:聽說過“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嗎?說說你的理解。

  3.講故事:三十六計“金蟬脫殼”。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中“金蟬脫殼”主要講什么?

  2.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①出示生字詞。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讀。

  3.默讀課文。

  第一部分(1-2)寫叔叔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揭開金蟬脫殼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奇特動人。

  第三部分(7)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

  2.出示:“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

  ①指名朗讀。

  ②說說你的理解。

  5.齊讀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

  1.搜集蟬的資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蟬脫殼》。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

  2.交流蟬的資料。

  二、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后

  2.出示:“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

  小組學習。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發現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停在那里不動了。”

  這是金蟬脫殼前的.樣子與第一段中“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相比較。

  ⑵按背→頭→腳→尾的順序,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說說閱讀的感受。

  抓住關鍵詞語“抽搐”、“裂開”、“極淡的綠色”、“深綠色”、“慢慢地活動”、“抖動”、“伸著”、“仰”、“撲”、“抓”、“抽”等來體會。

  ⑶金蟬脫殼后又有哪些變化?最讓你驚奇的是什么?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默讀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細地看著蟬兒”,看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

  3.總結全文:

  你看,作者對蟬的觀察是多么的細致入微呀。

  學習本文,對于我們寫作有什么啟發?

  四、布置作業

  小練筆:觀察一種小動物,并寫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情境導入:

  同學們今天上課之前,讓我們先來做點熱身運動。放響《幸福拍手歌》,讓學生跟著音樂節奏動起來。音樂完畢之后,師:“我們對幸福的表達有很多種方式,比如說唱歌、跳舞......但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課件出示:在你們心目中,幸福是什么?生答(5人左右)

  同學們的回答真是豐富多彩,各自都有不同的見解。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板書課題,叫生齊讀)

  讀童話:

  翻開書到46頁,邊讀邊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并用筆標出難理解的地方。(七分鐘后,回答: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說童話:

  試著用自己的話簡單的概括一下這個童話故事。(寫三個牧童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是什么!

  三個牧童是通過多少年才知道幸福是什么的?(十年)

  故事中主要人物分別有誰和誰?智慧的女兒和三個牧童(板書)

  十年前,三個牧童知道幸福是什么了沒有?(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他們不知道的?朗讀和體會三牧童和智慧的.女兒的對話。

  十年之中,三牧童由什么變成了什么?(三小孩成長為強健有力的青年)

  十年后,他們體會到幸福是什么沒有?你是怎么知道他們體會到了?默讀十年后三個牧童相聚時的對話并用直線劃一劃。分別叫3生讀醫生的話。回答:1、第一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什么?(學做醫生,為人治病。)2、醫生為人治病,想象一下他給病人治好病后,他會說些什么,病人又會說些什么呢?再次齊讀“弄明白了......”

  第二個第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又是怎么樣的呢?分別叫學生個讀。并回答第二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勤懇工作,對人有用。第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耕地種麥,養活多人。齊讀三青年的對話。

  這是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此時此刻出現了誰?(智慧的女兒)她說了些什么?用波浪線劃一劃。男生齊讀,女生齊讀,全體齊讀。(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板書:靠勞動,盡義務,做益事。

  說體會:

  1、看板書連線頭簡要概括地說童話。

  2、在生活當中,你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做過有益的事情感到幸福?

  板書設計:

  幸福是什么

  智慧的女兒三個牧童靠勞動,盡義務,做益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能根據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的意思。

  3 積累中華經典文化,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容,并在此基礎上記憶背誦。

  難點:感受朋友間的真摯友誼。

  教學資源:

  《高山流水》的樂曲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古往今來有關交友的名言很多,而我們今天要學習一個有關知音的千古流傳的故事《伯牙絕弦》。相信同學們學習了這篇文章會對友誼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二 初讀課文,讀正確流利

  1 自由讀放聲讀,讀準字音。

  2齊讀,注意感受節奏和韻味。師范讀,進行指導。

  3 同桌互讀,互相評議,指出不足。

  三認識伯牙,理解題目

  1聽伯牙學琴的故事,了解伯牙。(俞伯牙:楚國著名的音樂家,天下操琴的`高手)

  2伯牙絕弦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

  3默讀課文,思考:伯牙為什么要絕弦?

  4學生聯系上下文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

  四 解讀絕弦之因

  1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思考:伯牙乃著名音樂家身邊不缺乏欣賞贊美的人,為何子期死后就再也不鼓琴了呢?

  2從何處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3出示課件,由鐘子期的贊嘆,想象一下那琴聲再現時的場景。師播放高山流水樂曲。

  4既然說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了高山流水,假如你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透過琴聲,你聽到了徐徐的清風,你會如何贊嘆?還會有那些場景呢,你又會如何贊嘆?

  5是啊“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心中所念,朋友必得之而贊之,這就叫--知音啊,難怪如此擅長音樂的伯牙會絕弦呢

  6再次聆聽高山流水,再讀課文,試著背誦。

  五 深悟絕弦,感悟知音

  1再次聆聽高山流水,再讀課文試著背誦。

  1鐘子期死后,伯牙在子期墓前寫下了一首短詩,出示短詩,學生讀并體會。

  2面對伯牙的痛苦絕望,你想對他說什么?

  3交流交友名言佳句,體會人們對友情的珍視。

  4同學們,學習了這篇文言文,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朋友呢?

  5小結:知音難覓,如果你有幸遇到了,希望大家向伯牙對鐘子期那樣去珍愛。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語文》第三冊

  學習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并引導發現偏旁與字義的關系。

  2、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用數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

  3、朗讀詞語、通過讀記積累詞語。

  4、正確、流利、有感情背兒歌。

  5、圍繞“合作”這個主題,進行口頭表達。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實物投影、圖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播放音樂)聽到選這熟悉的聲音,又到了“我的發現”時間了,這一次我們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二、我的發現?

  1、出示課件(帶有“钅、衤、疒”旁的三組字)

  钅 鋼 銅 鐵 釘

  衤 被 裙 褲 襖

  疒 病 疼 痛 瘋

  2、同學自由讀一讀,在小組里說說自身的發現。

  3、交流發現:每一行的字都有一個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點擊偏旁)

  可是,你們知道嗎?這12個字里藏著秘密呢?聰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導同學觀察課件的12個字與“钅、衤、疒”字的關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與服裝、被子等有關;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與疾病有關)

  4、小組讀、指名讀、互讀、再脫掉拼音讀。

  5、你還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鼓勵同學在生活中識字,通過交流識字經驗增強識字的自豪感。)

  6、 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師和同學一起總結:字的.偏旁與字的意思有關。

  三、我會填?

  1、出示課件(不帶詞語)

  一只( ) 一個( ) 一把( )

  一塊( ) 一條( ) 一盤( )

  2、你能根據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嗎?(小組內練習后推薦一人講給大家聽)

  3、 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

  4、 在生活中像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會說嗎?

  5、拓展:

  五顆(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間( )

  四、我會讀?

  小朋友們認得、填得真好,咱們接著往下學。(點出“我會讀”。)?出示課件圖片上寫著“我會讀”中的詞語。

  書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運動褲

  身手 習慣 宣布 稱譽 議論紛紛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勞 吞吞吐吐

  同學自身讀一讀詞語,邊讀邊想:這些詞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讓同學說說“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詞語。

  五、讀讀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繞口令形式的兒歌,在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同學借助插圖,在讀中感悟。

  1、下面我們就來學一首兒歌:走山路。(出示課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練讀,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配樂朗讀)

  3、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讀,男女生讀,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4、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看課件:小豬、小鹿和小兔為了什么事急壞了?

  6、老師指著課件讓同學自由發言。

  7、指導背誦(四人小組合作、開火車)

  8、齊背兒歌。(配樂)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絡、庭、敝、戀”4個生字,會寫“絡、箱”等14個字,正確讀寫“網絡、遍布、五湖四海”等詞語。

  2.能正確朗讀課文。

  3.讀懂本課內容,抓住文章的要點;初步了解電腦網絡的意義、用途及有關知識,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課前準備

  1.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和設計好的表格,實物投影儀。

  2.有條件的同學上網操作,嘗試網絡各種功能,如下載資料、網上娛樂、發送電子郵件等。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

  情不自禁 目不轉睛 戀戀不舍 家庭 敞開

  五湖四海 迫不及待 應有盡有 網絡

  2.指名讀

  3.齊讀

  激發閱讀興趣,整體感知

  1. 下面請大家認真讀一讀課題,說一說你最想知道什么?(如,什么是“信息”?“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通往哪里?“我家”是怎樣跨上“信息高速公路”等問題)

  2.老師把同學們問的問題概括如下:

  (1)“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本文用信息高速公路來形容網絡)

  (2)“信息高速公路”有什么作用?

  3.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

  4.指名回答

  “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本文用信息高速公路來形容網絡,即互聯網)

  (1)出示網絡幻燈片

  (2)齊讀句子(第2自然段第3句)

  (3)用可以….可以…….還可以…….說句子

  “信息高速公路”有什么作用?

  (1 )出示幻燈片,讀句子

  5.同學們網絡這么神奇,相信大家都很喜歡吧,那文中的我喜歡嗎?下面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表格就知道了

  投影出示以下表格,引導四人小組填。

  我做了什么 看到什么 心情 感受

  進入

  訪問網站

  發電子郵件

  6.全班交流。

  7.同學們,從表格中的詞句我們可以感受到小作者對網絡是怎樣的一種情感呢?(喜愛之情)向這種“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情感”的讀書方法值得我們在讀書中運用,下面就讓我們用喜愛之情來讀3-6自然段吧

  指導朗讀,有感情朗讀課文

  1.聽讀3-6自然段

  2.指名比賽讀

  3.全班配樂讀

  交流感受

  1.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信息高速路對自己生活、學習、帶來的方便。

  2.師小結(出示教師寄語)

  3練習

  布置作業

  有條件的同學課后請親自跨上“信息高速路”,查一查有關機器人的資料,準備與同學們交流。

  板書設計: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聯網(奇妙)

  查閱信息 發電子郵件 網絡購物

  其他用途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材說明:

  本次練習安排四個項目,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讀讀背得,學好鉛筆字和口語交際訓練。其中,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重點。

  教學目標:

  1、學習一些擬聲詞,初步掌握擬聲詞的構字規律,并運用擬聲詞將句子補充完整。

  2、朗讀、背誦4個成語和古詩《鵝》。

  3、寫鉛筆字,認識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

  4、觀察圖畫,按要求進行口語交際,知道如何向別人道歉和接受別人的道歉。

  知識與能力:掌握擬聲字的構字規律,并學會運用。背誦4個成語和古詩《鵝》。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讀讀、想想,留意身邊的事物,要會看、會聽,善于模仿,不斷搜集加工身邊事物。

  情感與態度:學會如何向別人道歉和接受別人的道歉。

  教時安排:4課時。

  教具安排:小卡片,田字格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一些擬聲字,初步掌握擬聲字的構字規律,并運用擬生字將句子補充完整。

  2、朗讀、背誦四個成語和古詩《鵝》。

  重點難點:學習擬生字,掌握擬生字的構字規律。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顯示4組擬聲詞,指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認讀。

  2、引導學生說出四組擬生詞分別是鴿子、小雞、小貓和小青蛙的叫聲。播放它們的叫聲。

  3、對口練習,讓學生再次亮開嗓門模仿。

  二、教學第二題。

  1、指導學生說說這些表示動物叫聲的詞語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討論:為什么表示動物叫聲的詞語多是口字旁?

  3、歸納:人或動物發聲與口有關,所以表示它們聲音的擬聲詞一般都是口字旁。

  4、啟發學生說說還有哪些口字旁表示聲音的字。

  5、歸納引申,一些物體的發聲,擬聲字也加口字旁。

  教學第三題:加上小動物的叫聲,再讀一讀。

  1、小雞一邊地叫,一邊在找蟲子。

  2、指名讀句子,想想橫線上應填什么詞。

  3、在橫線上填上嘰嘰嘰。

  4、比較讀,體會加上小雞叫聲后句子顯得更加生動。

  5、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余下的兩道題。

  6、交流反饋。

  7、比較讀,進一步體會。

  8、遷移運用。

  河水流淌,好象在唱著一支快樂的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朗讀、背誦4個成語和古詩《鵝》。

  重點難點: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

  1、復習:背誦學生學過的成語。

  2、準確認讀。

  學生參加自讀。

  教師范讀正音。

  學生自由朗讀。

  3、了解大意。

  出示書中插圖,思考:圖中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4、聯系親身體會,領悟父母與子女、兄弟之間的親情。

  5、熟讀成誦。

  指名讀。

  自由讀。

  練習背誦。

  檢查背誦。

  二、教學古詩《鵝》

  1、激趣導入:

  相傳駱賓王小時侯天資聰穎,有一次在池塘邊玩耍,有人想考考他,便指著在塘中戲水的幾只白鵝問駱賓王,你能作一首詩嗎?駱賓王沒有回答,只是對群鵝凝視片刻,便脆生生地吟出了《鵝》這首詩。/article/那人非常驚訝,高興地抱起小駱賓王說:真是個神童呀!從此這首詩便傳開了。

  2、自由練讀,讀正確,讀流利。

  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指名試讀,教師正音。

  3、了解大意,領悟詩情。

  教師范讀,學生思考:這首詩主要寫什么?

  教師結合插圖講解詩句的意思。(鵝、鵝、鵝,彎著脖子,向著天空高聲唱著歌。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鮮紅的鵝掌,劃動著清澈的水波。)

  圖文對照,引導學生邊讀邊做一些動作,領悟詩情。

  配樂朗讀。

  4、熟讀成誦。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練讀、練背。

  指名試背。

  同桌互背。

  5、鞏固積累,學生背誦學過的`古詩或自學的古詩。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寫好鉛筆字,認識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

  重點難點:把字寫好,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寫鉛筆字。

  1、指名讀題。

  2、指導。

  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元、完、竟3個字。

  復習描紅和臨寫的要求。

  指導書寫元字。

  出示元,提醒學生注意元字四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其特點:上部的兩橫一短一長,第三、四筆處均與長橫相連,但不互相連接,第四筆的起筆要靠近豎中線。

  教師范寫一個元字。

  學生練習。

  反饋矯正。

  按上述步驟,指導寫完、竟。

  二、練習。

  讓學生按要求練習描紅、仿影和書寫。

  反饋。

  20、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21、表揚寫字姿勢正確的學生。

  22、指23、出學生存在的問題,24、進行矯正訓練。

  第四課時

  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說話或做事不小心,可能會傷害別人,這時候你應該及時向對方道歉,以爭取對方的理解和原諒,那么怎么向別人道歉呢?這里就有學問了。板書課題:口語交際:學會道歉。

  二、逐圖觀察,弄清圖意。

  1、指導學生逐圖觀察,思考:每副圖上都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聯系生活經驗,逐圖想象當時的情景,弄清圖意。

  三、分組討論,學習道歉。

  21、分成四組,

  22、一組討論一組圖,

  23、但成員各抒己見,

  24、也可以邊演邊說,

  25、教師巡視,

  26、傾聽,

  27、點撥,

  28、輔導,

  29、參與討論。

  30、推選代表,

  31、組內排練。

  32、逐圖表演道歉與接受道歉。

  33、師生交流。

  34、師生共同35、表演。

  36、學生自由組合。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