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時間:2024-03-01 16:58:00 禧雯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精選11篇)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1

  一: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得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朗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得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鄉(xiāng)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一:以圖導題 ,理解題意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你對這幅圖的理解。

  2:認真讀讀題目,說說你從題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題目點明了時間和地點)

  3:你還想了解這首詩的什么內(nèi)容?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他的創(chuàng)作有什么特點?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樣才能讀懂這首詩?怎樣才能讀好這首詩?

  二:以疑促讀,理解詩意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蠶”“桑”的讀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義。

  2:指名讀詩,師生正音。

  3:默讀古詩,思考大家提出的問題,解決不了的請作記號。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三:解疑品讀,感悟詩情。

  1:自由品讀,邊讀邊想畫面,同時要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尤其讀前兩句時要讀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后兩句要讀出繁忙的勞動生活的場面,注意“少”“才”“又”的讀法。

  2:指名朗讀,師生共賞。

  3:感情朗讀,體會詩情。

  四: 背誦,積累語言。

  五:引導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先用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以疑促讀、理解詩意的方法自學。

  2: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知道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搜集描寫田園生活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課題:

  1、老師范讀《漁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們了解詞嗎?試著說一說。

  3、簡介詞的`內(nèi)容。

  4、簡介作者背景:

  張志和:在朝廷作國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xiàn)漁夫生活來再現(xiàn)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

  二、 渲染氣氛,理解詞義:

  1、配樂朗讀,營造氣氛。

  2、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

  3、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4、自由學習,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畫出來。

  5、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7、教師小結:

  這首詩有鮮明的湖光山色,有漁翁閑適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成的山水畫。

  三、 反復吟誦,感悟意境:

  1、教師范讀,再入意境。

  2、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象每一個畫面。

  3、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4、小組輪讀,相互欣賞。

  5、感情朗讀,感悟意境。

  四、 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到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景物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3、默寫兩首古詩。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2

  第一課時

  《牧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和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fā)興趣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嗎?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爆發(fā)了黃巢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jīng)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

  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

  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同學反饋并質疑:

  (師適時板書并回答同學的質疑。)

  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同學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

  你讀懂了什么?

  3、根據(jù)同學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同學閉目想象。

  2、同學反饋:

  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同學配樂朗讀:

  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

  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競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

  (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第二課時

  《舟過安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小朋友,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小朋友。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

  板書課題:

  舟過安仁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準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自讀理解:

  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

  (老師巡回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小朋友,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

  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nèi)交流:

  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同學描述畫面,引導同學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同學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小朋友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小朋友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同學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

  用投影儀展示局部同學的畫,并讓同學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小朋友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小朋友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

  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同學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第三課時

  《清平樂·村居》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重點難點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同學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板書課題:

  清平樂·村居

  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并不是題目。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名稱叫詞牌。“清平樂”的“樂”要讀成“yuè”,清平樂原本是一種音樂歌曲,后來才用來當做詞牌。

  “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nóng)村閑居的人家”。《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讀,正音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難字正音,引導同學讀準:

  茅、檐、相、媚、翁、媼、亡賴、剝。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

  4、且讀且點評,讀出韻律節(jié)奏。

  三、再讀,解意

  1、自由讀文,自主理解詞語意思。

  2、自由匯報自身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獲,老師引導同學解釋重點詞語: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相互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

  翁媼:老翁、老婦人。

  鋤豆:在豆田里鋤草。

  無賴:音同“無賴”,這里指頑皮、可愛。

  3、小組合作,結合插圖和注釋,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青絲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4、再讀全文,同學質難問疑。

  (營造民主課堂,讓同學發(fā)表自身的看法,有爭議之處,還可以展開討論。)

  四、精讀、悟情

  1、教師配樂范讀,同學閉目想象畫面。

  2、請同學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同學配樂自由讀,邊讀邊悟。

  4、請同學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定、悠閑、快樂、恬靜、幸福的平淡農(nóng)村生活讓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讀,成誦

  1、小組內(nèi)互讀,把所感通過朗讀表示出來。

  2、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3、熟讀成誦。

  兩首古詩在內(nèi)容上是有聯(lián)系的,都是寫童年生活的。在學習課文時,既可以把兩首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教學,讓學生通過自學,體會其內(nèi)容上的相似之處,感悟童年生活因環(huán)境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又可以重點學一首,放手讓學生自學其他一首。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兩種教學設計都是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教學《牧童》可以這樣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介紹詩人,激發(fā)興趣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fā)了黃巢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jīng)得道成了神仙。

  相信通過這一段導語,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會被大大的激發(fā)起來,他們肯定會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寫的詩會是什么樣的,這時候我們要投其所好,趕緊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三次朗讀,達到對古詩的初步理解。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牧童》:

  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詩,正字音。尤其注意“鋪、蓑”的讀音。

  3、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通過查字典,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詞語的意思,想想這首詩大體寫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畫出來。

  4、指名交流,適時點撥。

  通過以上的三讀,學生對這首古詩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這種理解到底準不準確,這時候需要教師適時的點撥,很自然的進入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分四步進行:

  1、再讀古詩,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可以與人合作。

  2、匯報: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四、想象詩境,悟其感情

  1、教師有感情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發(fā)言,把所想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兩首詩都是敘事詩,有的融景于事,情感是淡婉的,不是激昂的,所以在讀的時候突出故事的特點,突出事情的趣味。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把古詩正確地背誦下來。

  五、總結學法,自讀感悟,總結學習方法

  剛才我們通過初讀詩句──了解大意──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學習了《牧童》。請你用這種方法學習《舟過安仁》。

  (下面由學生自學《舟過安仁》。)

  六、課外拓展

  1、課外讀讀描寫兒童生活的詩,比如:

  《所見》、《村晚》、《宿新市徐公店》、《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2、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改編成一個小故事寫下來。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經(jīng)驗積累,鼓勵他們大膽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當?shù)孛鑼懭宋锏膭幼骱驼Z言,從而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xiàn)手法。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畫面。

  3、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教學重難點】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預習】

  1、自學生字,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搜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教學課時】

  2~3節(jié)。

  第一節(jié)

  教學目標

  掌握生字詞,讀熟三首詩,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學都出去旅游了,祖國名山大川的壯麗風光一定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簡要的話語介紹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嗎?

  今天,我們還要從三首古詩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

  (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三、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1、亭、庭:指導讀準后鼻音。

  2、諳、暗:區(qū)別音、形、意。

  四、分組學習

  1、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在組內(nèi)試講每首詩大意。

  3、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nèi)解疑。

  五、班內(nèi)交流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讀、背三首詩。

  第二、三節(jié)

  教學目標

  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每首詩所表現(xiàn)的美好意境及表達方法,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一、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1、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

  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 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2、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 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

  3、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此詩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悶時所作,因此通過眾鳥高飛、孤云閑浮、人與山“相看兩不厭”來表達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讀起來使人產(chǎn)生一種失落、孤獨之感。

  4、指導背誦《獨坐敬亭山》。

  二、吟誦、理解《望洞庭》

  1、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此環(huán)節(jié)注意提示學生在描述中突出。

  ⑴ 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⑵ 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詩人通過恰當?shù)谋扔靼讯赐バ闵珜懙梦┟钗┬ぃ堈页鲈娭械谋扔鳎?/p>

  ⑴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jīng)打磨的鏡子。

  ⑵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導背誦《望洞庭》。

  三、吟讀、理解《憶江南》

  1、釋題:

  憶,在此當回憶講。“憶江南”為詞牌。

  2、根據(jù)學生可能產(chǎn)生的.疑問補充注釋:

  舊:過去。

  勝:超過。

  3、說說你從這首詞中體會到怎樣的景色,詩人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這樣的景色的:

  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布滿火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 (比較、比喻)

  4、請聯(lián)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后的反問句寫完整:

  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____________?

  5、指導背誦《憶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參考篇目:

  《鹿砦》、《望廬山瀑布》、《滁州西澗》、《山行》、《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

  五、作業(yè)

  1、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2、選畫一首古詩所表現(xiàn)的畫面。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3、能讀懂古詩詞,并用自己的話說出詩詞的意思。

  4、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感受春夏時節(jié)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詞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描述詩詞描繪的情景。

  2、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感受春夏時節(jié)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你知道古人是怎樣描寫夏天的嗎?今天,我們就跟隨宋代詩人范成大走進他的田園世界,去感受那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板書課題,釋題,簡介作者)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自讀古詩,字音讀正確,學習生字詞。

  2、齊讀,劃停頓節(jié)奏。(教師正音,指導學生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

  3、多種形式讀古詩,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田園風光。(夏季)

  4、學生借助注釋理解整首詩的意思。

  5、教師指導部分詞語。

  6、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整首詩的意思。(指名說,同桌互相說)

  7、再讀這首詩,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師生齊讀)

  三、細讀古詩,深入探究

  1、出示詩句: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1)學生說詩句的意思。

  (正值江南初夏時節(jié),梅子金黃杏子也成熟了,麥花雪白雪白的,金黃的油菜花稀稀落落。)

  (2)詩句中描述了哪幾種景物?這幾種景物有什么特點?

  師:多美的景色呀!詩人把它凝練成一句詩就是——(生接讀:“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你看,詩人就是這樣抓住事物的特點,用短短的兩句詩,就勾勒出了如此美妙的景色。(用換字法體會“肥”“稀”這兩個字的精妙之處。)

  (3)現(xiàn)在,誰來把這句詩讀給大家聽?讓我們從你的朗讀聲中也感受到這種美。

  2、出示詩句: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1)指名說詩意。

  (夏天日長,籬笆邊無人過往,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飛舞。)

  (2)為什么籬笆邊沒有行人,他們都到哪兒去了?(引導學生結合“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即夏天人們的勞動情況進行充分的討論、想象,感受農(nóng)民的辛苦)

  師:初夏時節(jié),田野里風光如畫,農(nóng)民辛勤忙碌,蜻蜓和蝴蝶在庭院里自由自在,上下翻飛。這樣和諧美麗的田園風光感染了詩人,讓他愛上了這溫馨美好的田園生活。讓我們也帶著對這自然風光的熱愛來朗讀這首詩吧。(配樂讀詩歌)

  四、總結拓展

  同學們,在詩人的筆下,炎熱的夏季也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同學們課后搜集其他描寫夏日景色的古詩讀一讀。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理解題意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描寫春景的古詩?這些古詩向我們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2、釋題。師:詩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時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二、初讀古詩,掌握生字

  1、生自由讀詩,有不懂的字詞提出來,一起學習、討論。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相機指導讀音。

  3、指導書寫。

  (1)生認讀會寫字,師指導易錯字的.寫法。(“籬”筆畫較多,注意筆順)

  (2)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

  三、小組合作,理解詩意

  1、指名讀,檢查讀的情況。教師范讀,學生靜聽,感受詩中所描繪的景物。

  2、理解“疏疏”“未成陰”,了解春季的特點。

  3、讓學生小組合作,分前兩句、后兩句說詩意,體驗詩句所描繪的景物美。

  4、理解第一、二句。

  (1)第一句寫了哪幾種景物?有什么特點?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小路通向遠方。)

  師:這句詩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遠望到的。緊接著作者收回視線,從遠望到近觀,又看到了什么呢?

  (2)齊讀第二句,作者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樹頭)為什么沒形成樹蔭?(因為葉子未長大)理解時應補“枝頭上的花已經(jīng)落了,但葉子還未長大,還沒有形成樹蔭”。從這一點可見這一天天氣怎樣?(麗日當空,地面上有斑駁的樹影和星星點點的光斑。)

  (3)小組內(nèi)說說這兩句詩意,指名說,齊讀這兩句。(多媒體出示畫面)

  師過渡:這稀疏的籬笆,長長的小路,葉兒不濃密的樹,構成了一幅清新、質樸的農(nóng)村景色圖。你們看畫面,這叫靜態(tài)描寫(板書)。

  5、理解第三、四句。

  (1)這兩句抓住了哪些景物?(兒童、黃蝶、菜花)男生讀第三句,感悟詩意。

  詩意:兒童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師:他們追到了沒有?)

  (2)女生讀第四句:飛入菜花無處尋。

  詩意:黃色的蝴蝶飛入金黃色的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師:為何“無處尋”?)

  (3)把這兩句詩連起來讀,指名說詩意。

  (4)再讀詩。(后兩句)這兩句詩寫兒童追蝶的情景。“跑、尋”屬于動態(tài)描寫(板書),兒童奔跑、撲蝶……讀來使我們倍感親切、耳目一新。

  6、自由讀全詩,體會詩人心情。

  四、重點賞析,體會情感

  1、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春分時節(jié)的美呢?

  2、想象練說:詩中前兩句是靜態(tài)描寫,后兩句是動態(tài)描寫,全詩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充滿了春的氣息。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邊想象畫面邊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詩導詞,引入課題

  (出示村居圖)當你看到這幅圖時,你會想到哪首詩詞?宋朝的著名詞人辛棄疾給我們帶來了一幅村居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品味。(板書課題,釋題)

  二、初讀詞句,整體感知

  1、這首詞是辛棄疾晚年所作,他是在什么情形下寫下這首詞的呢?

  (晚年隱居的辛棄疾過著十分恬靜安逸的生活,這首詞就是他到一戶農(nóng)家做客后,寫給主人作為禮物的。)

  2、那么辛棄疾筆下的村居究竟是什么樣的呢?(自由讀詞)

  (1)相機正音,指導上下闋之間的停頓。

  (2)相機理解重點詞語。(翁媼:老翁和老婦)

  3、指導寫字。

  (1)師出示會寫字,生觀察字形。

  (2)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

  4、這首詞中寫了幾個人,分別是誰,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三、展開想象,描繪畫面

  (一)學習上闋

  1、讀一讀上闋,你仿佛能看到哪些畫面?(自由讀,指名讀,教師配樂范讀)

  2、學生回答看到的畫面。(出示圖片)

  教師相機引導:

  (1)你仿佛看到怎樣的小溪?(緩緩流淌、潺潺流淌、叮叮咚咚……)

  (2)這是一戶怎樣的人家?從哪些字詞可以看出?(貧窮茅、低、小)

  (3)你的家是怎樣的?讓你生活在這樣的人家,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3、這家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呢?(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1)理解“醉”“相媚好”。(醉:酒后微醉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樂)

  (2)再讀句子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他們老兩口兒喝了點酒,有點醉了,說說笑笑互相打趣,其樂融融。)

  (3)你仿佛聽到他們說些什么呢?(生自由想象)

  (4)此刻你還認為他們貧窮嗎?(幸福、天倫之樂)

  4、齊讀上闋,感受他們平凡的幸福。

  (二)學習下闋

  1、過渡: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老兩口兒的三個兒子吧!

  (1)三個兒子在哪里,他們分別在干什么呢?(自由讀,指名說)

  (2)小兒是怎么剝蓮蓬的?(臥在溪邊剝蓮蓬)

  (3)“臥”什么意思?(趴著)如果你也是一個調皮的孩子,你會以怎樣的姿勢“剝蓮蓬”呢?(表現(xiàn)出一種自由自在的感覺)

  2、讓我們來猜一猜,老兩口兒最喜歡哪個兒子呢?你能說說理由嗎?

  (大兒子勤勤懇懇地種田,成了家里的頂梁柱;二兒子老老實實,默默地編織雞籠,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小兒子調皮可愛,為家中增添快樂)

  (1)再讀句子,哪個詞凸顯出小兒子的調皮?哪個詞最能反映老兩口兒對小兒子的喜愛?

  (2)烈日炎炎,小兒子在溪頭臥剝蓮蓬,久久不肯回家。老兩口兒和小兒子會有一番怎樣的對話呢?(學生發(fā)揮想象,自由說)

  3、在你眼中,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家庭?(和諧、幸福……)

  四、布置作業(yè)

  1、辛棄疾不僅是一位愛國詞人,也是位有很多作品現(xiàn)存于世的詞人,他的現(xiàn)存詞有六百多首。(出示目錄)希望大家課下利用網(wǎng)絡、書籍等工具查閱這些作品,假若你細細品讀,我想你一定會大有收獲。

  [教學板書]

  1古詩詞三首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梅子、杏子、

  麥花、菜花

  無人過、惟有農(nóng)忙

  (勤勞樸實、溫馨美好)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一徑、樹頭——靜

  兒童、黃蝶、菜花——動

  清平樂·村居翁媼相媚好

  大兒鋤豆

  中兒織雞籠

  小兒剝蓮蓬安居樂業(yè)

  [教學反思]

  本課的三首古詩詞描繪的都是農(nóng)村樸素恬靜的生活。在教學中,我主要從詞語教學入手,疏通詩詞的意思,引導學生走入詩詞描述的情境,感受詩詞的意境美。這個教學過程既是理解訓練,又是想象訓練,更是表達訓練。在體會作者思想感情時,我引導學生先由眼前的畫面感受作者的情感,再補充當時的背景介紹,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這種寧靜、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回顧前兩首,學習后一首,知識遷移訓練。

  教學步驟:

  一、回顧前兩首中一些句子的翻譯解釋。

  二、檢查感情背誦前兩首詩。

  三、學習后一首。

  1、常識:趙翼,清史學家、文學家。字云崧,號鷗北,江蘇陽湖人。本詩選自《鷗北集》,是評論詩人詩歌的。

  2、翻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杜甫的詩篇,萬人傳誦,經(jīng)久不衰,可現(xiàn)在讀來,已覺得不新鮮了。天地間每個時代都會出現(xiàn)有才華的詩人,在幾百年間,他們各自領導詩壇,開一代詩風。

  3、討論:這首詩是否貶低了李杜詩篇的杰出成就?此詩目的是在說明文學創(chuàng)作的時代性,而非貶低李杜詩篇的`杰出成就,惟有創(chuàng)新,才能領時代之風騷。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李杜詩篇,萬人傳誦,現(xiàn)在讀來,已不新鮮。)唯有創(chuàng)新

  論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才能領先。

  (每個朝代,都出才人,領導詩壇,開新詩風。)

  4、趙翼論詩的著眼點在于創(chuàng)新,請欣賞他的另外兩首論詩詩:

  5、你所知道的現(xiàn)代詩人,你所讀過的現(xiàn)代詩歌中,有哪些帶上了創(chuàng)新意識的色彩的?

  6、遷移訓練:你認為,我們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出發(fā),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哪些方面可以做到別出心裁,別具匠心?(展開討論,可引導學生從立意、選材、組材、煉句等不同環(huán)節(jié)的方面去考慮。)

  7、你能就眼前的人、事、物吟誦出兩句詩句來嗎?

  8、有感情地背誦《論詩》。

  9、布置作業(yè):默寫這三首詩。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通過自由讀,分組讀,師生合作讀,抽生讀等多種形式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通過結合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看插圖等方法教師點拔,大體把握詩意,體會作者的惜春。

  3、通過搜集詩人資料,教師相機補充介紹背景,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結合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看插圖等方法教師點拔,大體把握詩意,體會作者的惜春。

  難點:結合時代背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法學法

  講授法朗讀法、欣賞教學法情境教學法

  使用教材的構想

  古詩的學習孩子們已有一定的基礎,開課前,我準備讓學生先交流一下作者及詩題,并對學習方法簡單做了一復習。接下來通過品析語言文字,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開展多種語文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感受詞中所表現(xiàn)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的惜春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古詩中有很多描寫春天的古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庭堅的《清平樂》。

  二、知詩人和背景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蘇門四學士”之一。他在詩歌和書法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其詩講究修辭造句,追求新奇,與蘇軾合稱“蘇黃”。書法上獨樹一幟,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篇》三卷。

  三、初讀詩詞,掃清障礙。

  1.學生自由讀詩。

  2.教師指導學生理解重點字詞。

  4.明詩意。

  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后,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

  小結過渡。師:這首詩的意思已經(jīng)初步理解了。作者在尋找春天的足跡時經(jīng)歷了怎樣的情感變化呢?下面我們來品讀這首詩。

  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追問:“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運用怎樣的手法,表達了什么感情?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追問:作者想要抓住春的行蹤,就想到問黃鸝。其實人何嘗能夠向鳥提問,鳥兒知道“春歸何處”嗎?從詩人的想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從“百囀”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從“因風飛過薔薇”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五、小組討論

  思考:詞人的思想感情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變化?

  春歸無行路(寂寞傷春)→若有人知(假設希望)→春無蹤跡(更加失望)→問取黃鸝(最后希望)→無人能解(徹底絕望)。

  覓春思春傷春之情層層深化。

  六、總結

  《清平樂》為惜春之作。詞人以清新細膩的語言,感嘆時光去而不返,抒寫了對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表現(xiàn)了對美好春光的珍惜和熱愛。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7

  教材分析:

  四年級下冊第一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三首詩詞都描述了祖國的山山水水,表現(xiàn)了是人對山水的熱愛,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獨坐敬亭山》描寫孤獨的李白在敬亭山下的感受;《望洞庭》中詩人劉禹錫描述了美麗的洞庭湖的景色;《憶江南》的作者白居易描寫了江南的美好風光。

  教學目標:

  1、會認識生字、會寫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會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獨坐敬亭山》。

  3、會通過看注解,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

  教學重點:

  重點品味詩句,背誦古詩,積累語言。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

  知識鏈接:

  《獨坐敬亭山》這首詩是李白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時所作。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tài)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的描寫,抒發(fā)了因懷才不遇而產(chǎn)生孤獨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以山為伴,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

  第一課時

  課前互動: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眩ǔ鍪纠畎讏D片)認識李白簡介。討論匯報自己對李白了解多少。

  開始今天的學習之前,讓我們一起先回顧一下以前學過的李白的詩。

  幻燈片展示《靜夜思》、《望廬山瀑布》《贈汪倫》。學生朗讀之后,教師小結從三首詩中感受到:思念家鄉(xiāng)的李白,熱愛山水的李白,對朋友有情有義的李白。

  再次仔細朗讀今天要學習的《古詩詞三首》,準備好了,就開始上課。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1、老師看見了大家十分自信的笑容,相信這節(jié)課我們能夠一起快樂的.學習。讓我們用最自信的語氣讀今天的課題,《古詩詞三首》。

  2、認真預習才能更好更快的學習課文。在課前預習中,你-------(幻燈片出示檢查預習你讀準字音,讀通順詩句了嗎?)有誰不怕老師的檢查。請同學們推薦三位讀書好的同學分別讀三首詩詞。提醒其他同學認真聽,給他們挑點毛病。

  3、學生評價。

  4、課件出示檢查預習

  5、你通過注釋理解了哪些詞語或句子的意思?

  6、你有不理解的問題嗎?(學生質疑)

  二、學習生字詞

  1、同學們都預習的很認真,看來字詞關是攔不住大家了。屏幕上的8個詞語如果你都認識,就給老師一個自信的笑容。那就開火車吧。

  2、是不是老師隨便指哪一個詞語都難不倒四年級一班的同學們啊?打亂順序讀。

  3、強調“敬亭山”------敬亭山在哪里?(江南,安徽)

  強調“兩不厭”------注釋中如何解釋“厭”,那么不厭是什么意思?“兩不厭”又怎樣解釋?

  強調“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只有一朵。白云的伙伴呢?早就走了,這是最后一朵,也將要“獨去閑”了。悠閑自在的飄走了。

  4、出示:“盡”在字典里的三種解釋,全部;完了,沒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氣。“高飛盡”里面你怎樣理解“盡”字的意思?“高飛盡”又怎樣解釋?“眾鳥高飛盡”呢?

  5、課后的五個生字朋友想要考考大家。分析“潭、諳、螺”都是左右結構,“庭、亭”是同音字,雖然字音相同,一個是山,一個是水。重點指導書寫“庭、亭”。

  三、理解詩句,體會感情

  (一)從題目上感悟

  1、大詩人李白喜歡旅游,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如果真的能夠穿越時光,李白坐上時光隧道來到我們山東泰安,你最想推薦他去哪里?(泰山)為什么?

  2、讓我們也坐上時光隧道穿越到唐朝,跟著李白去旅游。唐朝的江南也有一座山如同北方的泰山一樣出名。(板書:敬亭山)太多的詩人都到過敬亭山,寫出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詞,所以,敬亭山又叫“詩山”。

  3、李白來到敬亭山下,坐下來欣賞對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朋友陪伴嗎?有只可愛的小鳥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悠閑啊!(生回答,都沒有并說說從哪句詩里知道的。)

  4、沒有伙伴,你覺得李白是怎樣的心情?板書:獨。

  5、獨坐敬亭山的意思是( )學生填空,理解題目的意思。

  6、誰愿意來當一次小演員,把自己變成李白,讀一讀自己的這首詩的題目。

  7、知道孤獨憂傷的語氣要低沉,緩慢。練習朗讀題目。

  8、李白為什么會孤獨,會憂傷呢?一起來了解一下李白當時的處境,寫作的背景。

  (二)細讀詩文,理解含義

  1、課件出示全文。讓我們繼續(xù)穿越時空,以李白的身份,讀讀自己寫的這首詩。還要注意用上李白的語氣啊。

  2、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李白很孤獨?(重點理解高飛盡,獨去閑,第一句詩的含義。)

  3、寂靜的山上沒有一只鳥,沒有一片云,此時此刻有誰愿意懂李白的心,留下來陪陪他呢?(敬亭山)

  4、李白的眼里有鳥嗎?有白云嗎?只有什么?

  5、李白看著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樣看著李白。孤獨的山看著孤獨的人,孤獨的人看著孤獨的山,-----相看兩不厭,怎么看也看不夠。所以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6、此時李白深情的看著敬亭山,輕輕的說:“ ”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著李白,輕輕的說:“ ”

  把要說的話寫在課本的空白處。(強調學習方法:讀書時,邊讀邊想,邊想邊記,這是學習的好方法。)

  7、學生匯報之后,老師引讀。

  此時此刻,李白相對敬亭山說:“連白云和小鳥都不喜歡我了,只有你愿意留下來陪我。我們倆真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還想對敬亭山說:“我們兩個孤獨的好朋友在這么清靜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對李白說:“ ”

  8、李白愿意把敬亭山當做自己的好朋友來傾訴心里的話,我們可以體會到李白對敬亭山的什么性情?(板書:寄情山水)

  9讓我們再一次以李白的身份讀課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經(jīng)理解了每一句詩的含義。出示詩句含義。讀讀記記。

  10、指導背誦。

  四、回顧總結

  說一說這節(jié)課的學習有了哪些收獲?

  五、作業(yè)小超市

  1、練習背誦并默寫《獨坐敬亭山》。

  2、熟練朗讀《望洞庭》和《憶江南》。

  3、搜集一些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詞。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會認“徐、籬”等6個字,會寫“宿、徐”等14個字。

  2.通過看注釋,查字典,判斷重要字詞的意思,從而完整地理解詩意。抓住關鍵詩句,體會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三首古詩,能背誦《宿新市徐公店》。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詩句,體會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看注釋,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推測、判斷重要字詞的意思,從而完整地理解詩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徐、籬、疏”3個字,會寫“宿、徐、籬、疏、蝶”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誦讀古詩,理解古詩所描繪的美麗景色,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學習根據(jù)詩句理解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1.課件展示春天美景圖片。教師導入:同學們,課件中展示春景美不美?你會用什么詞語來形容這樣的美景?你想到了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些描寫春景的詩句?

  預設:詞語:萬紫千紅、詩情畫意……

  詩句: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今天,我們要跟隨南宋詩人楊萬里去欣賞暮春時節(jié)的鄉(xiāng)村景色。(板書:宿新市徐公店)

  2.認讀“宿、徐”。(注意指導把“宿”的平舌音讀正確)

  3.解題。你在哪里見過這兩個字?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預設:在招牌上見過“宿”,引導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現(xiàn)在的旅館、酒店。在同學等人的姓名中認識了“徐”。“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4.讀詩題。現(xiàn)在請你根據(jù)詩題的意思把詩題讀正確吧!

  宿/新市/徐公店

  5.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zhèn)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學家、詩人,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被譽為一代詩宗。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寫作背景:這首詩作于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詩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經(jīng)過新市,住在一間姓徐的人開設的客店里,農(nóng)村美麗的風光和兒童嬉戲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觸發(fā)了他的詩興。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大聲、流利地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借助課文注釋及其他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

  (1)生字

  ①注意讀準平舌音“宿”,翹舌音“疏”,邊音“籬”

  ②指導書寫“籬、疏”

  注意“籬”上下結構,上窄下寬,倒數(shù)第二筆是撇折。

  “疏”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第一筆是橫撇,下面的“止”最后一筆橫要變成提。

  (2)詞語理解。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縣北。

  疏疏:稀疏。

  陰:樹蔭。

  三、圖文結合,初讀感知

  1.了解景物。自由朗讀后交流:楊萬里在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在詩句中做上記號。再看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景物。

  預設:楊萬里在詩中寫到的景物有“籬”(籬笆)“樹”“菜花”(油菜花)“兒童”“黃蝶”;

  預設:從圖中還能看到田邊小路。

  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指導理解:

  “籬落” 指的就是籬笆;

  “樹頭”是指樹枝上。

  “小路”就是詩中所寫的“小徑”。(板書:籬落、一徑、枝頭(靜)兒童、黃蝶、菜花 (動))

  2.再讀詩句,讀通順。

  四、重點突破,理解詩意

  1.看看圖,說一說這些景物分別是怎樣的?

  (  )的籬落 (  )的小徑

  (  )的兒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樹

  2.讀詩句,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說一說。

  根據(jù)對詞語的理解,小組討論交流。

  選代表展示交流:

  預設:籬笆很稀疏,小路很長。

  指導圖文對照了解“疏疏、深”;指導聯(lián)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看圖并根據(jù)語境強調“走”在古時指的就是跑。

  “無處尋”用你自己的話該怎么說?(沒有找到)

  我們學過的哪句詩句里中的“無”也是指“沒有”的意思?(草色遙看近卻無中“無”是沒有的意思。)

  3.再讀詩句,讀好節(jié)奏。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五、吟吟誦誦,漸入詩境

  1.我們讀著詩句,就仿佛跟隨詩人楊萬里欣賞到了田園風光,請你把欣賞到的景色說給大家聽吧!

  小組交流說詩意,再在全班交流:

  (詩句的大意:稀疏的籬笆旁有一條深長的小徑,樹上的花兒謝了,露出一些新綠,葉子還沒成陰。兒童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蝶兒飛進黃山的菜花叢中沒法找尋。)

  (板書:黃 新綠 黃)

  2.看著這樣的景色,這樣的情景,詩人楊萬里會想些什么,他有怎樣的感受呢?

  預設:詩人被這美麗的景色吸引了,非常喜愛這鄉(xiāng)村田園風光。(板書:情:喜愛)

  請你把最喜愛的最有感受的詩句讀一讀。

  3.配樂一齊讀詩。這是詩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請你隨著音樂把詩誦讀一番,讀出自己的感受。

  六、圖文對照,學編故事

  1.這首詩雖然只有二十八個字,但在詩人眼里不僅僅是一個短短的鏡頭,展開想象,把你“見”到的說給同學聽聽吧。

  (這時,從小路的遠處,跑來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趕一只黃色的蝴蝶。黃蝶兒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與他捉迷藏。追了一會兒,黃蝶兒大概也飛累了吧,它停了下來,歇在路旁的籬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腳,眼睛緊盯著蝴蝶,一邊用袖子去擦臉上的汗珠。詩人這時仔細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圓圓的臉上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愛。淡紫色的短褂,藍色的長褲在暮春的田野里顯得更加艷麗。說時遲,那時快,小孩雙手一攏,猛地朝蝴蝶撲去。可是還沒等他把手合攏,那蝴蝶已機靈地扇動翅膀,飛進油菜花叢里去了,再也找不到了。看著那一片金黃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惱,滿臉的不高興。他瞅了詩人一眼,便蹦跳著跑開,去尋找新的快樂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和默寫。

  你能看著圖吟誦給同學們聽嗎?(指導有感情背誦)

  在背誦的基礎上,把這首詩默寫下來,注意不要寫錯別字。

  七、課堂總結,再現(xiàn)課文。

  1. 古時候的鄉(xiāng)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更是充滿了喜愛之情,請你想象鄉(xiāng)村生活的畫面,用喜愛的語氣再讀一讀全文吧!

  2. 本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時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請把這個故事寫下來,看誰寫得生動,想象豐富。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成功之處有以下方面:

  1.注重誦讀指導。誦讀的自然在于各個學習時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讀,讀出質量。初讀時要讀,指名讀,聽讀,齊讀,把字音讀正確,把詩句讀正確;理解詩句時要讀,默讀,落重音讀,把停頓讀正確,把節(jié)奏讀正確;吟誦時要讀,配樂讀,看圖誦讀,把詩意讀出來,把情感讀出來。

  2.圖文結合,讀中理解詩意,悟出詩情。圖文結合講求自然,切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幫助時引導學生看看圖,在部分學生關注時一起分享“成果”來看看圖學一學;感受詩情講求自然,詩人有詩人的情,讀者有讀者的情,時空不同,老少有異,只要個性的理解來自于對詩意的正確把握,來源于學生的心靈深處,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艷的“暮春撲蝶圖”中。

  不足之處:

  在朗讀方面下的功夫還不夠。

  今后應該多聯(lián)系生活,談體會和感悟的基礎上,自然過渡到感情朗讀,多多培養(yǎng)學生的感情朗讀古詩的能力。

  第二課時(《四時田園雜興》)

  教學目標

  1.了解詩詞內(nèi)容,感受古詩詞中描繪的鄉(xiāng)村風光,體會詩人在詩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自主識字,會讀“雜”字,會寫“雜、稀、蜻、蜓”等4個生字。正確讀寫“雜興”“菜花稀”“蜻蜓”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4.隨機滲透學習古詩的方法,會借助注釋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主要意思。通過看插圖、想象畫面等方式幫助學生體驗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1.揭題。一年之中有哪幾個季節(jié)?你能用一首詩來告訴同學們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嗎?

  (學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學習了有關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古詩,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古詩《四時田園雜興》,板書課題:《四時田園雜興》注意“雜”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

  2.讀詩題,解題意。

  請同學來讀詩題。

  “四時”“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

  ( “四時田園雜興”的“興”,四聲。“即興”意思是:對眼前景物有所感觸,臨時發(fā)生興致而創(chuàng)作。這里的“興”,興致,興趣,“四時田園雜興”,從一年四季的田園風光引發(fā)的各種即興作品。)

  “四時”在這兒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個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說就是——詩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色而產(chǎn)生了很多的感想。

  師:你看,抓住重點詞突破,然后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題目的意思!帶著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讀讀題目。

  《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今天咱們所要學的只是這其中的一首。

  2. 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nóng)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認識生字:雜、稀、蜻、蜓。

  注意讀準平舌音“雜”,后鼻音“蜻、蜓”。

  2.指導書寫

  “蜻、蜓、稀”都是左右結構,且左窄右寬,特別是“蜓”字,右邊不要寫成“延”。

  3.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通過查字典,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詞語的意思,想想這首詩大體寫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畫出來,小組討論。

  4.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

  (1)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麥花:蕎麥花。蕎麥是一種糧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種,生長期很短。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磨成粉供食用。

  (3)蛺(jiá)蝶:蝴蝶的一種。

  三、初讀古詩,感知內(nèi)容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1)個人自由朗讀。

  (2)指名試讀,評議。

  2.讀了這首詩,你能簡要地說說詩歌寫的什么情景嗎?

  3.小聲自讀,邊想畫: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田園風光?詩中都寫了哪些景物?他們分別怎么樣?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nóng)村景物的特點。)

  引導回答上面問題,并小結板書:

  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

  齊讀(正音,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

  四、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交流學法

  同學們,古詩語言簡練,但含義深遠,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先要了解詩的大概意思,平時遇到一首新的古詩你是怎么學的?(交流學習方法)

  預設:可以借助課文注釋理解。

  預設:可以查字典,查資料理解。

  預設:還可以問老師。

  是的,這些都是學習古詩的方法。接下來,咱們就先借助詩句下面的注釋,來讀懂重點字詞的意思,把這些詞的意思串起來就是每行詩句的含義,再把每行詩的意思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整首詩的意思啦!

  2.學生自學

  3.大概說說詩句的意思。(同桌說,指名說)

  (1)剛才,你讀懂了哪句?

  (指點“惟有、日長”等重點詞在詩句中的意思:惟有:只有;日長:天長了。)

  (2)知道了這些詞在古詩中的意思,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再來說說?

  (3)教師隨機點撥,注意語言表述上的流暢。

  照剛才他的說法,你覺得還缺少些什么?

  (借助注釋,能把意思說完整了;借助工具書,讀懂詩意,是一種學習方法,但在說的時候我們還要有自己的想法)

  4.質疑: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賞析“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1)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

  (2)交流: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2.賞析“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1)詩歌三、四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

  (2)交流:(天長了,農(nóng)民忙著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3)讀詩思考:

  詩人描繪了什么季節(jié)的景物?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nóng)村景物的特點。

  五、再讀古詩,交流探究

  1.整首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寧靜。第三句“日長籬落無人過”寫正午時分的幽靜的景象。第四句中寫“蜻蜓蛺蝶飛”顯得田野靜悄悄的,以動寫靜。(板書:寧靜 以動寫靜)

  總結:這首詩在寫法上運用了動靜相襯的寫作手法。

  4.指導朗讀:用輕柔、舒緩的語氣朗讀這首詩,體會意境。

  5.嘗試背誦: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六、對比閱讀,拓展延伸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安靜閑適的田園生活。(板書:清新、田園、安逸閑適)

  拓展《四時田園雜興》之一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過渡)師:剛才我們在學習這首詩的時候,除了借助注釋、插圖外,還通過發(fā)揮想象,(板書)讀懂了、讀好了這首詩。請大家再讀讀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又是在寫什么呢?現(xiàn)在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讀讀這首詩,說說大意,讀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仿照剛才學詩的方法,借助注釋,想象畫面,來讀懂整首詩的意思。

  2.學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讀,

  (2)說詩句的意思,說說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風光?

  3.比較兩首詩

  (1)這兩首詩都是寫田園風光,前一首呢,詩人重點在寫什么呢?(寫景),后一首,詩人著重描寫了村莊里男女勞動時的場景,讓我們感受到勞動的快樂,鄉(xiāng)村生活的和諧,這么一種興致。是呀,同樣是寫田園詩,但詩人觀察的角度不一樣,寫作的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有寫勞動場面的,有寫景物的。看來,這鄉(xiāng)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還有那各種各樣的人,在詩人眼中都是充滿生機、活力的。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有生機和活力的場景。詩人范成大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讓我們把這種情感帶進詩中來讀讀吧!(讀)

  (2)看著這樣喜人的景象,讓我們不僅想起了村莊男女勞動時的場面“晝出……”

  (3)雖然只字不提勞動場面,但景物的描寫同樣讓人感受到了那農(nóng)村的勃勃生機,勞動的喜悅。來,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這兩首詩吧!

  七、總結交流,拓展閱讀

  1.說說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樂趣?

  這首詩描寫的是初夏農(nóng)村的自然景色。讓我們從中體會到田園之美,自然之趣,勞動之樂。

  2.搜集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的其他詩篇,閱讀欣賞。

  板書內(nèi)容

  四時田園雜興

  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

  清新、田園、寧靜、 安逸、閑適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方面: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掃清字詞障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掌握生字詞,能夠讀通課文,為理解課文打下基礎。對整首詩歌有個整體感知,初步體會田園生活的美好。

  二、研讀品味,理解詩情。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這節(jié)課的主體,通過理解詞語,初步感知古詩內(nèi)容,探究詩意,了解詩情,步步深入,層層理解,通過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教學時,首先讓學生了解作者及詩題,然后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品讀、感悟。在熟讀詩歌的基礎上,梳理詩中的重點詞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詩的詩意。通過自學、小組交流、全班反饋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在此基礎上,想象詩歌的意境,體悟作者表達的情感。

  三、對比閱讀,拓展延伸

  本課選取了《四時田園雜興》“春日”組和本課的“夏日組”對比閱讀,通過對比閱讀,既容易讓學生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又拓展了學生的類文閱讀,可謂一舉兩得,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不錯。

  不足之處: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如下:

  古詩的朗讀力度還遠遠不夠。今后應該在古詩朗讀的節(jié)奏、韻律上下功夫。可以配樂朗讀,教師范讀帶動,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入情入境地讀,真正喜歡古詩,喜歡朗讀。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鋤、剝”2個字,會寫“茅、檐、翁、鋤、賴、剝”等6個字,適時引領學生理解“翁媼”“無賴”等詞語的意思。

  3.朗讀課文,放飛想象,感受鄉(xiāng)村田園生活的靜謐與美好,體會詞人對溫馨、平和的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4.引領學生總結并運用“看圖猜一猜”“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議一議”的方法學習古詩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題,解題讀題

  1.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兩首古詩《宿新市徐公店》及《四時田園雜興》,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詞,它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板書)——清平樂村居。

  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邊寫邊提醒:寫字像做人一樣,來不得半點馬虎)

  齊讀課題。

  2.(板書:村居)看到“村居”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師板書“村居”)

  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下面老師再考考大家。(師板書“清平樂yuè”,并齊讀)

  “清平樂”這個詞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

  (想象一下:有水的地方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清涼舒適。這是一首清靜平和的音樂,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

  3.看來,有了豐富的想象,一個普通的詞也會變得有靈性、有生命,就活起來了。學語文就要這樣。

  指讀:清平樂 村居

  4.師介紹:

  “清平樂”是詞牌名,清平樂是一首曲子,是用來演奏的。光聽這個詞牌名,你有怎樣的感受?

  (凡是用它作詞牌的詞都給人一種清靜、平和、舒適的感覺。)

  二、初讀感知,疏通字詞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要把課文讀得字正腔圓,一字不差。

  2.學生自讀課文。提醒:輕輕地讀,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去尋找那種清靜、平和、愜意的感覺。

  3.檢查初讀。

  誰來都給大家聽?

  (讀得正確即可,教師相機正音。)

  教師相機正音,指導書寫“茅、檐”。

  “茅”上下結構,上窄下寬,第五筆是點,最后一筆是撇,別忘記寫。

  “檐”左窄右寬,右邊的橫畫較多,注意間距均勻,長短不一,“言”字上面一橫最長。

  4.指名學生朗讀;齊讀全詞。

  5.讀著讀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詞的特點:長短句;詞有詞牌名;詞有上下片;詞是押韻的。)

  6.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詞,看看有沒有哪個字、哪個詞語、或是哪個句子不理解。

  有問題嗎?有了問題,怎么辦?

  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看圖猜一猜、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議一議。

  學生自主學習。

  7.交流釋疑。

  我們先來說一說,經(jīng)過討論解決了哪些問題?

  預設:“翁”是什么?請大家看這個字的上面,“翁”字上面是一個“公”字,那就是說“翁”指老公公。

  “媼”字左邊一個“女”字,就是指老婆婆,老奶奶。

  翁媼就是指白發(fā)蒼蒼的老年夫婦。

  預設:誰知道“溪東”這個詞的意思?

  預設:“鋤豆”這個詞可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得聯(lián)系上下文。哪位同學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鋤豆就是鋤豆子地里的雜草)

  我們可不能被文字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不過,我們總是在錯誤中長大的。

  三、再讀課文,感受韻律之美

  1.我們理解了一部分詞語的意思之后,再來讀一讀這首詞。生齊讀。

  2.聽到你們讀,老師也非常想讀。

  師用清新的語調讀,力求讀得入情入境。

  3.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讀得好嗎?

  “詞”也叫長短句,句子有長有短,所以讀起來抑揚頓挫。

  “小”“草”“媼”,發(fā)現(xiàn)了什么?(第一、二、四句末尾三個字韻母都相同,都有“ao”)

  韻母相同或相近,這就是押韻。古人寫詩寫詞講究押韻,所以詩詞讀起來瑯瑯上口。大家把詞的上片讀讀,感受一下。(生讀)

  我們看詞的下片哪些字押韻?(東 籠 蓬)

  讀一讀,再次感受一下。

  這首詞有意思嗎?我們再讀一讀。

  四、放飛想象,浸潤靜謐之美

  1.孩子們,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著讀著,你的眼前浮現(xiàn)出哪些畫面?

  (生簡介畫面:鄉(xiāng)村美景圖、翁媼對話圖、大兒鋤豆圖、中兒編織圖、小兒臥剝圖)

  2.品環(huán)境

  (1)好茶需要慢慢飲,好詞需要細細品。下面我們就細細品來,用我們的想象去品出詞中的圖畫。

  我們首先來欣賞一下這家的居住環(huán)境。誰來讀詞的一二兩句?

  你從這兩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詞人為什么說是“青青草”,而不是“青草”?

  (2)賞景不僅僅要用眼睛,還要學會用耳朵來聆聽!(課件播放潺潺的溪流聲)

  這樣的美景屬于你,美美地讀一讀吧。

  (3)讀到這里,老師有一個疑問,“茅檐”是用泥巴壘的墻,茅草蓋的房,又矮又小,很簡陋,為什么還給你們產(chǎn)生這樣美的感覺呢?老師告訴你們:很多詩人都有“茅檐”情結,“茅檐”這個詞在詩人的筆下頻頻出現(xiàn)。(板書:茅檐 低小 )

  一個“茅檐”,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寧靜的詩意的小鄉(xiāng)村。讓我們把這種美好的感覺讀出來。生齊讀。

  3.品人物

  (1)在這樣美的環(huán)境里住著怎樣的一家人呢?請接著讀下面。

  (2)這一家一共有幾口人?

  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預設:

  ①品小兒

  我最喜歡小兒,因為他很可愛。

  從哪里可以看出小兒可愛呢?

  我說:“你是個無賴,你高興嗎?”

  為什么?

  那作者為什么說小兒是“無賴”呢?(活潑、可愛)(板書:小兒 無賴)

  是的,古代有許多詞的意思到了現(xiàn)在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古今詞義的差別,今后我們還會遇到這樣的詞。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小兒可愛呢?

  品“臥”。“臥”是什么樣的姿態(tài)?

  “臥剝蓮蓬的樣子”能想象出來嗎?

  (很專注,很認真,還會哼著歌,一會兒還會仰著,高興就打個滾,搖頭晃腦,晃動著小腳,側著身子,用手托著頭……)

  師生小結提升:是的,小兒臥的姿勢可多了,他愿意仰著就仰著,愿意……

  師引說:他是多么——快活、愉快、自由自在、幸福、愜意……

  難怪冰心奶奶說,“除了宇宙,世上最可愛的就是孩子”,就是你們,就是這個小兒。誰來讀讀這句?

  ②品大兒和中兒

  喜歡大兒,因為他很勤勞。

  喜歡中兒,因為他會編織雞籠。會編織雞籠,那就是說他——心靈手巧

  (板書:大兒:勤勞 中兒:心靈手巧)

  ③品翁媼

  師講解:雖然他們年歲逐增,青春不再,容顏已老,可是童心未泯。人們常說老小孩兒,老小孩兒,其實老人往往和孩子一樣可愛。前面有同學提出“相媚好”這個詞不懂(課件出示圖片:突出“相媚好”)。你們看圖,兩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靠得很近,相互親熱地聊天,這就是——相媚好。

  “相媚好”指兩個人很親熱地說著有感情的話。他們嘴里操著吳音會說些什么呢?

  老人們,這么親密地、甜蜜的說著話兒,拉著家常,這就是——相媚好。(板書:翁媼 吳音 相媚好 )

  如果此時大兒、中兒、小兒聽到老人甜蜜的交流,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呢?

  孩子們,你們覺得這一家人生活得怎樣?(幸福、甜美、快樂、溫馨、自由自在、與世無爭……)

  你們看,他們每個人都在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干自己喜歡干的活,真是各得其樂。你們向往這樣的生活嗎?師引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僅僅是“翁”和“媼”醉了嗎?還有誰醉了?(詩人、我們)(板書:醉)

  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讓我們也醉一回吧!(放音樂,配樂朗讀)

  讓我們閉上眼睛,記住這首《清平樂》。

  聽了同學們的吟誦,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幅畫,仿佛聽到了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讓我們再來美美地吟誦這首《清平樂》!

  五、拓展延伸,寫話練習

  出示這首詞的畫面,提出寫話要求。

  1.配樂寫話。此時此刻,你的腦海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請用簡單的文字進行描述。

  2.畫面取名:給自己的文字取一個美麗的名字。

  3.集體交流

  交流討論:鄉(xiāng)村美景圖、翁媼對話圖、大兒鋤豆圖、中兒編織圖、小兒臥剝圖……

  4.背誦這首詞。

  板書內(nèi)容

  茅檐 低小

  翁媼 吳音 相媚好 醉

  清平樂 村居 大兒:勤勞

  中兒:心靈手巧

  小兒:無賴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成功之處有以下方面:

  一是初讀詞讀通順,正確。先讓學生自己把這首詞讀正確,讀流利,讀得字正腔圓。然后,結合詞的特點,如“長短句”“韻腳”以及“詞牌名”等特點,讓學生深入體會,從而讀出了詞的感覺,品出了詞的韻味。

  二是理解詞意,解決關鍵詞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猜一猜、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議一議的方法自助解決困惑。在組織教學中,根據(jù)學情,因生而動,緊緊扣住“無賴”“相媚好”等關鍵詞進行交流與體會,大膽放手,鼓勵學生探究,抓住詩中關鍵的詞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斷,從而深刻地理解詩詞的意旨。

  三是圖文結合,想象畫面。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出畫面,才能讓學生深入感悟詩情與詩境。通過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設詞的情境,讓學生輕聲誦讀想象,感悟詩詞的意境美。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和客觀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想象,從而感悟詩歌的意境之美。最后,又通過“這是一幅 的圖畫”進行提升,將詞的畫面用詞語進行提煉與升華,學生的“溫馨”“幸福”“幽靜”“和諧”“歡樂”等感悟將本課教學推向一個高潮。

  四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前面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不斷與作者進行對話,也逐步想探究:辛棄疾為什么要表達一個“溫馨”“幸福”“幽靜”“和諧”“歡樂”的畫面呢?

  不足之處:

  教學按照預設的教學流程走,但留給學生朗讀的時間少了,互動交流的時間少了,大部分時間老師在講授,沒有真正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課后,我認識到除了老師自身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在備課時還要預設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并有應對能力,孩子是有思想的,課堂情況是隨時發(fā)生變化的,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還要能不受教學設計的限制,跳出教學預設,將各個環(huán)節(jié)做扎實且能巧妙無痕銜接過渡,讓學生學到實實在在的東西。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 自主認讀“籬”“剝”等6個生字,會寫“籬”“檐”等15個生字。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詞,背誦古詩詞,默寫《宿新市徐公店》。3. 通過題目中的關鍵詞,借助注釋、圖片理解詩詞的意思。抓住表現(xiàn)景物的詞語,比較閱讀相關詩詞,想象畫面,說出詩詞描繪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首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第一步:揭題,初讀古詩

  1.我們先來讀一下這首詩的題目。(興xìng,第四聲)

  2.今天我們嘗試通過詩題中的關鍵詞來理解這首詩。詩題中有三個關鍵詞,是哪三個?

  ——四時。

  ——田園。

  ——雜興。

  3.我們先把這首詩讀熟,讀出節(jié)奏。

  第二步:圍繞“田園”讀詩

  1.詩題中的一個關鍵詞是“田園”。“田園”就是鄉(xiāng)村,“田園”這個詞告訴我們,《四時田園雜興》寫的是鄉(xiāng)村風光,寫的是農(nóng)民的日常生活。這首詩寫到了鄉(xiāng)村中的事物,寫到了哪些?

  ——梅子。(出示圖片并解釋:梅子,又叫青梅,是果梅樹所結的果子)

  ——杏子。

  ——麥花。(出示圖片并解釋:小麥的花期較短,在兩到四天之間花朵基本上會全部凋零;小麥花的顏色為白色)

  ——菜花。(出示圖片并解釋:菜花,一般是指油菜花,在江南分布很廣泛;油菜花在春天開放,看過去一片金黃)

  ——籬落。(籬落,就是籬笆,用竹條或者木條編成的柵欄,相當于簡易的圍墻)

  ——蜻蜓。

  ——蛺蝶。(蛺蝶,蝴蝶的一種,比一般的蝴蝶體形要大)

  2.如果給這些事物分分類,你會怎么分?

  ——梅子、杏子。(水果)

  ——麥花、菜花。(農(nóng)作物)

  ——蜻蜓、蛺蝶。(動物)

  3.是啊,這是一首描寫鄉(xiāng)村生活的詩。讓我們強調這些鄉(xiāng)村事物再來讀一讀這首詩。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蝶飛。

  4.這些事物里有兩樣在田園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猜猜看,是哪兩樣?田園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事物是蝴蝶和菜花,不信我們來看一看。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范成大《晚春田園雜興》)

  油菜花間蝴蝶舞。(黃公紹《望江南·思晴好》)

  (說明:南宋之前,詩歌中很少見“菜花”這一意象。油菜在江南農(nóng)村比較常見,隨著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的南移,菜花成為描寫江南農(nóng)村風情的常見意象。菜花與蝴蝶的組合是經(jīng)典組合。)

  第三步:圍繞“四時”讀詩

  1.詩題中的另一個關鍵詞是“四時”,“四時”主要指春夏秋冬四季,你覺得這首詩寫的是哪一個季節(jié)?(初夏)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梅子已經(jīng)金黃,杏子分外飽滿,這正是初夏時節(jié)的情景。梅子在江南,尤其是丘陵地區(qū)分布廣泛。梅子是南方每年夏天雨水比較多的時候食用的一種水果,所以我們把這段時間稱為梅雨季節(jié)。

  ——小麥正在開花,油菜花已經(jīng)稀疏,這也是初夏時節(jié)的情景。

  ——初夏時節(jié),白天變長,農(nóng)民早出晚歸,村子里很少有人走動,只有蜻蜓、蛺蝶在飛舞。(強調這里的“日”是“白天”的意思)

  2.是的,整首詩都在強調這是初夏,寫出了初夏的特點。我們來讀整首詩。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蝶飛。

  第四步:圍繞“雜興”讀詩

  1.詩題中的第三個關鍵詞是“雜興”。“雜興”的意思就是隨興而寫、有感而發(fā)的詩。所以“四時田園雜興”的意思就是看到四季鄉(xiāng)村風光和農(nóng)民的日常生活,產(chǎn)生了一些感想、感受,寫了60首詩。

  2.那么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的主要感受是什么?你覺得詩人范成大喜歡這田園生活嗎?(喜歡)他喜歡什么呢?

  ——他喜歡田園風光的美麗……

  ——他喜歡鄉(xiāng)村生活的安靜……

  3.哇,能讀出詩人喜歡鄉(xiāng)村生活的安靜,非常了不起。你是從哪里感受到鄉(xiāng)村生活的安靜的?

  4.蜻蜓、蛺蝶在飛舞,畫面動起來了,怎么還說鄉(xiāng)村生活是安靜的呢?安靜應該是靜止的啊。

  ——蜻蜓、蛺蝶的飛舞更加襯托出鄉(xiāng)村的安靜,這是以動襯靜。

  5.帶著我們的感受好好讀這首詩。

  第二首 《宿新市徐公店》

  1.請根據(jù)你的理解把詩題讀正確。(指導學生根據(jù)意思停頓,讀好詩題)說說詩題的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

  ——宿:住宿、投宿。

  ——店:住宿的客店。

  ——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2.走出客店,詩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籬落(籬笆)。

  ——小路(徑)。

  ——樹頭(樹枝上)。

  ——兒童。

  ——蝴蝶。

  ——菜花(油菜花)。

  3.請根據(jù)這首詩選擇合適的形容詞填空。

  (  )的籬落

  (  )的小路

  (  )的樹頭

  (  )的`兒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稀疏)的籬落

  (幽深)的小路

  (嫩綠)的樹頭

  (可愛)的兒童

  (黃色)的蝴蝶

  (金黃)的菜花

  4.下面我們重點來交流其中幾個景物,很多人在“小路”前填了“幽深”,你是從哪里看出小路是幽深的?

  ——我是從“一徑深”的“深”字看出來的。

  5.古代詩人很喜歡寫幽深的小路,很喜歡寫“一徑深”。我們來看一看。

  蹋得蒼苔一徑深。(司空圖《山中》)

  門掩松蘿一徑深。(李九齡《山舍偶題》)

  煙霞一徑深。(孟貫《過王逸人園林》)

  6.很多人在“樹頭”前填了“嫩綠”,你是從哪里看出樹枝上有嫩綠的樹葉的?

  ——我是從“新綠未成陰”看出來的。“新綠”表明這時正是初春,枝條上剛剛爆出嫩芽,新葉剛剛長出,還沒有形成樹蔭。

  7.古代詩人很喜歡寫嫩綠的樹枝,很喜歡寫“未成陰”。我們來讀一讀。

  楊柳未成陰。(李端《送郭補闕歸江陽》)

  葉小未成陽。(歐陽修《望江南·江南柳》)

  微黃才綻未成陰。(段成式《折楊柳》)

  8.所有人在“蝴蝶”前都填了“黃色”,在這首詩里,蝴蝶必須是黃色的,為什么?

  ——如果蝴蝶是其他顏色的,就不好玩了。因為其他顏色的蝴蝶飛入黃色的菜花叢中,很容易找到。而黃色的蝴蝶飛到黃色的菜花叢中,就很難分辨,孩子們就蒙圈了,就特別有意思。

  9.在“兒童”前,同學們所填的形容詞就多種多樣了,請解釋一下你為什么要這樣形容。

  ——我填的是“活潑”,因為……

  ——我填的是“可愛”,因為……

  ——我填的是“呆萌”,因為……

  10.下面,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在稀稀落落的籬笆旁,一條小路伸向遠方,路旁樹上的新葉剛剛長出,還沒有形成樹蔭。路邊長著各種各樣的花草,還有蝴蝶和蜜蜂在上面飛來飛去。兩旁是大片的油菜花。孩子們很興奮,跑著跳著追一只黃色的蝴蝶。黃色的蝴蝶飛到黃色的菜花叢中,孩子們就蒙圈了。

  ——客店的院子是用稀疏的籬笆圍成的,有一條幽深的小路伸向遠方。路旁邊的樹還沒有形成茂盛濃密的陰涼,樹枝上,只有稀稀疏疏的新綠在蕩漾。一群孩子急急忙忙奔跑著,去追趕路邊的黃蝶。突然,黃蝶飛入菜花深處不見了。

  11.是啊,詩中的兒童活潑、可愛、頑皮,讓人喜歡。其實,在我們的古詩詞大花園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兒童。我們來讀一讀,積累一下。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白居易《池上》)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袁枚《所見》)

  12.我們一起來背誦、默寫這首詩吧。

  第三首 《清平樂·村居》

  1.我們今天要學的是一首詞,詞和詩有很多不同之處,請觀察一下,說說有哪些不同之處。

  ——題目不同。(“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詞題)

  ——詩每一句的字數(shù)往往相同,詞的句子有長有短。

  ——詞分為兩部分。(上闋和下闋)

  …………

  2.我們先來讀好這首詞,這首詞里有的字很生僻,例如“媼”;有的字是多音字,例如“亡”“剝”。(教師可具體講解)

  3.詞和詩一樣,非常注重押韻,例如“小”“草”“好”“媼”押韻,“東”“籠”“蓬”押韻。(“蓬”古音念póng;“大兒溪東鋤豆”,為了押韻,寫為“大兒鋤豆溪東”)我們再來讀一讀,感受詞的音韻美。

  4.這首詞的詞題是“村居”,詞中哪些詞語讓你一下就看出這首詞寫的是“村居”,是農(nóng)村生活?把這些詞語圈出來。

  ——茅檐、溪、鋤豆(是指在豆田里除草)、織雞籠、剝蓮蓬。

  5.真好!正是這些詞語給我們傳達了農(nóng)村、鄉(xiāng)下的感覺。以后學古詩詞,我們就要像這樣抓住一些特別的詞語去想象。

  6.相信你感受到了詞人對鄉(xiāng)村的喜歡。他喜歡鄉(xiāng)村什么呢?結合下面的注釋,四人一個小組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吳音:吳地的方言。作者當時住在帶湖(今屬江西),此地古代屬吳地。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樂。

  翁媼(ǎo):老翁、老婦。

  鋤豆:鋤掉豆田里的草。

  織:編織。

  亡(wú)賴:這里指小孩頑皮、淘氣。亡,通“無”。

  臥:趴著。

  7.是的,整首詞都在表達喜悅之情。“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幾句詞里直接出現(xiàn)了“喜”字,詞人喜歡他們什么?

  ——喜歡老大勤勞。

  ——喜歡老二手巧。

  ——喜歡小兒可愛。

  ——喜歡小兒自在。

  ………….

  8.三個兒子各得其樂,辛棄疾寫得真好。其實,作者的這種寫法是從別人那里化用過來的。請說說辛棄疾的詞和漢樂府《相逢行》的相似之處。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小婦無所為,挾瑟上高堂。(漢樂府《相逢行》)

  ——都寫了三個人。

  ——都寫了三個人分別在做什么。

  ——最小的那個都沒有真正在干活,都比較可愛。

  9.辛棄疾巧妙化用前人的名句,寫出了孩子們的勤勞、孝順、可愛,這對我們學習寫作有很大啟發(fā)。下面我們讀這首詞的下闋,讀出喜悅之情。

  10.除了這幾個孩子,還有沒有令詞人心生喜歡的?(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這兩句詞透露出濃濃的甜蜜,你能抓住其中的字詞說說你的理解嗎?

  ——“醉”字用得特別好,說明這對老夫妻喝了點兒小酒,日子過得特別舒服。(生活很窘困、很焦慮時,會有閑情在白天喝點兒小酒嗎?)

  ——“吳音”這個詞表明夫妻倆說著當?shù)氐耐猎挘欠N說話聲讓人感覺又輕柔又好聽。(“吳音”,指吳地的方言。作者當時居住的帶湖在春秋時代屬于吳國,所以他把這個地方的話叫作“吳音”。吳音軟媚,說起來柔媚婉轉,就像唱歌一樣,更增加了幾分親昵。)

  ——“相媚好”,我認為這是夫妻倆在相互逗趣、取樂。(他們甜甜蜜蜜的,說著親熱的話,你能想象一下他們都說了什么嗎?)

  11.這真是幸福甜蜜的一家子。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喜悅之情。

  12.除了這一家人,還有沒有令詞人心生喜歡的?(這里的風景也讓詞人喜歡)從字面上理解,小草普通,茅屋矮小,詞人喜歡什么呢?

  ——雖然茅屋低矮,但是生活安寧、幸福,給人溫暖、和諧、寧靜的感覺。

  13.辛棄疾寫詞抒發(fā)自己的心情,他喜歡這里風景寧靜,喜歡白發(fā)翁媼夫妻和美,喜歡兩兒勤勞能干,喜歡小兒可愛自在。我們來讀一讀,還原詞人的喜愛之情。先自己練一練,再來比一比。

  一喜風景寧靜

  二喜夫妻和美

  三喜兩兒勤勞

  四喜小兒自在

  14.我們來背一背這首詞吧。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10

  設計說明

  本文包含三首古詩詞,其中有兩首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和《宿新市徐公店》,一首詞《清平樂·村居》。《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描寫了初夏農(nóng)村的忙碌,村居生活富有情趣。詩中用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nóng)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詩人楊萬里之作,這是一首描寫農(nóng)村景色的詩,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詩人在店內(nèi)看到兒童嬉戲的天真活潑,以及菜花開放、遍地金黃、彩蝶飛舞的自然景色,有動有靜,人景交融。《清平樂·村居》則描寫了農(nóng)村清新秀麗的環(huán)境及農(nóng)村安寧平靜的生活。在詩人的筆下,三首詩詞都描寫農(nóng)村里的樸素恬靜,是著名的田園佳作,無一不表達著作者對農(nóng)村快樂生活的向往與憧憬。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清平樂·村居》的音樂及字卡、詞卡。

  學生準備:預習生字詞,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注:1.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見前面的“課文備課方案”。

  2.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涉及的“學生活動卡”請使用手機掃描封面二維碼進行下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以前我們學過很多描寫鄉(xiāng)村田園的古詩,誰來背一背?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鄉(xiāng)村生活的詩。出示課題《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和《宿新市徐公店》。

  3.指讀字音,理解課題:“興”是多音字,在本課讀“xìnɡ”,“雜”是平舌音,“雜興”的意思是隨興而寫的詩;“宿”是多音字,在本課讀“sù”,是“住”的意思。“新市”是地名,在今湖南攸縣北。

  4.帶著理解讀一讀課題。

  設計意圖:古詩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讓學生回憶原有知識是一種快樂的展示過程,從這樣的興趣點出發(fā)引入新詩的學習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二、學習古詩,感知詩意

  1.學習《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2.自由讀這首詩。讀準平舌音“雜”,讀通詩句。

  3.指名朗讀,齊讀。

  4.默讀古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小組內(nèi)想辦法解決。

  5.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說說你在這首詩描繪的畫里看到的情景。

  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詩人筆下的畫面,并結合畫面,讀出感情。

  學生交流:

  預設:

  生1:讀到“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兩句時,“我”仿佛看到果園里梅子成熟了,金燦燦的,杏子也長得很肥美。田野里小麥開花了,雪白一片,油菜花漸漸凋謝了。

  師:多美的景色呀!詩人把它凝練成兩句詩就是——(生接讀詩句)。你看,詩人就是這樣抓住事物的特點,用短短的兩句詩,就勾勒出了如此美妙的畫面。

  生2:讀到“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時,“我”仿佛看到夏天的時候,籬笆邊沒有人,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飛舞。

  3.教師引導想象:蝴蝶和蜻蜓飛來飛去,可愛極了,為什么籬笆邊沒有行人,他們都到哪兒去了?

  (讓學生結合“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充分的討論,了解夏天人們的勞動情況,感受農(nóng)民的繁忙和勞動的辛苦。)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設計意圖:感悟詩句必須以正確的字詞理解為基礎,在理解的過程中,輔以畫面幫助,在聯(lián)系中發(fā)現(xiàn)理解古詩的規(guī)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識,掌握了語言規(guī)律,使學習有規(guī)律可循。

  三、想象畫面,自學古詩

  1.過渡:剛才大家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學習了第一首古詩,相信第二首古詩也一定難不倒大家。下面請大家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1)教師出示自學要求,小組合作學習。

  ①按節(jié)奏讀一讀古詩,讀準生字的讀音,讀出詩的韻味。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②根據(jù)對加點字詞的解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整首詩的意思。

  籬落:籬笆。

  疏疏:稀疏。

  陰:樹蔭。

  一徑深:一條小路長長的。

  急走:快跑。

  ③讀讀詩句,在你的腦海中浮現(xiàn)了什么畫面?

  (2)引導學生匯報交流成果。

  ①指名朗讀詩句,齊讀詩句。

  ②交流詩句的意思:稀疏的籬笆旁邊一條小路長長地伸向遠方,樹上的花落了,樹葉還未長得茂盛,還未形成樹蔭。兒童匆匆忙忙地跑著追趕一只黃蝶,黃蝶飛入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③說說自己看到的畫面:我看到了在那稀疏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是那樣安靜;我仿佛看到樹上的花已經(jīng)紛紛落下來,可枝頭的嫩葉才長出來,還沒形成濃密的`樹蔭。

  ③配樂朗讀詩句。

  設計意圖:兩首詩都是畫面感十分強的鄉(xiāng)村古詩,采用在學習前一首詩的基礎上自學,讓學生自學第二首古詩,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會寫的字:雜、稀、籬、蜻、蜓、蝶、宿、徐、疏。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雜、籬、宿”都是上下結構的字;“稀、蜻、蜓、蝶、徐、疏”都是左窄右寬的字,“蜻、蜓、蝶”部首相同,都是“蟲”字旁。

  3.教師范寫:籬、蝶、疏。

  4.學生臨寫,教師巡視,及時指導。

  5.集體評議。

  設計意圖:寫字是一項技能,技能的學習靠熟習。本環(huán)節(jié)意在給學生一定的書寫時間,培養(yǎng)學生先觀察再書寫的良好習慣,通過指導和練寫,不僅使學生重視寫字,教師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指導。

  五、背誦積累,實踐拓展

  1.背誦古詩。

  2.選擇你喜歡的古詩,結合里面的詩句,給古詩畫一幅配畫。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設計意圖:制作“詩配畫”是一種綜合性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并與美術學科相整合,強化詩的美育功能。這一過程還重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形成自主學習古詩的習慣。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復習鞏固: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首描寫田園生活的古詩,誰能背一背?(指名背誦)

  2.過渡:背得真好!獎勵大家欣賞音樂(播放ppt),好聽嗎?同學們知道這首歌詞出自哪里嗎?

  3.(板書:清平樂·村居)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首詞,看看題目,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教師可舉例,對比說明“詩和詞在形式上的區(qū)別”。

  4.小結:詞的題目由詞牌名和詞題組成。在這里“清平樂”是詞牌名,這首詞最開始是配樂唱的歌曲,“樂”在這里讀yuè,“村居”是詞題。

  5.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以音樂欣賞引出要學的詞,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了解詞的特點

  導學:除了題目不一樣以外,找找詞句和我們之前學過的詩有什么不一樣?

  1.詞句有長有短,不像古詩,結構嚴謹,句式對仗,詞相對而言形式更加自由一些。

  2.中間的空行把詞分為兩部分,相當于把歌詞分為兩段,在這里我們稱這兩部分為上闋和下闋。朗讀時,上下闋之間要有停頓。

  3.詞押韻ao“小、草、好、媼”;onɡ“東、籠”。

  設計意圖:教師指導學生認識詞體、了解詞韻,感受“詞”這一文學樣式的優(yōu)美,有助于學生對詞的理解。

  三、理解詞意

  1.導學:讀了詞題“村居”,你能猜到這首詞描繪的是一種怎樣的畫面嗎?

  為了更好地理解詞的內(nèi)容,體會意境,請同學們自讀這首詞,把詞句讀準確,讀通順。

  2.指名讀詞,辨析字音。

  (1)剝:兩個音意思一樣,bāo,一般用作口語,如“剝皮、剝花生”;而bō屬于書面語,所以這里讀bō。

  (2)亡賴:同“無賴”,這里指頑皮、淘氣。“亡”,這里讀wú。

  (3)翁媼:強調讀音。“翁”指的是“老翁”,“媼”指的是“老婦”。

  3.交流書寫注意事項。

  (1)出示會寫的字指名認讀:茅、檐、翁、賴、剝。

  (2)觀察生字的特點,交流書寫要點。

  (3)觀看書寫動漫。

  (4)練寫2個字。

  4.結合注釋理解這首詞的意思。(自由讀,同桌討論,同學匯報,其他人認真聽。)

  (1)茅:指茅草屋。

  (2)相媚好:相互逗趣、取樂。

  (3)吳音:這首詞是辛棄疾閑居帶湖(今屬江西)時寫的。此地古代屬吳地,所以稱當?shù)氐姆窖詾椤皡且簟薄?/p>

  (4)翁媼:老翁和老婦。

  5.引導朗讀:當我們知道了這些字詞的意思時,對整個作品的理解就更深入了,讓我們同桌之間互相讀讀,指名展示讀。

  設計意圖:旨在引導學生借助注解,將這首詞讀正確,讀通順,并初步感知詞的內(nèi)容。

  四、讀出畫面

  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清平樂·村居》也是如此,每一句詞都是一幅生動的畫。

  (一)環(huán)境圖

  導學:這些畫面有些是寫景的——請你讀(指名讀詞句),有些是寫人的——齊讀詞句。

  1.第一個畫面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2.引導學生自讀,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甚至聞到了什么?

  3.交流:低矮的草房邊上,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流動,岸邊草兒青青。

  4.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二)人物圖

  讀讀這首詞,看看簡練的語言里一共描寫了幾個人?他們都在干什么?

  預設1:

  1.出示:醉里吳音相媚好。

  2.交流:一對滿頭白發(fā)的老翁和老婦,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只聽見他們正在“相媚好”,他們在聊什么呢?

  預設2:

  1.出示: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2.交流:老夫妻倆的三個孩子,大兒子、二兒子多么勤勞、孝順、能干啊,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農(nóng)活兒。

  預設3:

  1.出示: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2.交流:小兒子呢?他在干嘛呢?“臥”是什么意思?(躺、睡、趴)去掉的話好不好?看到這樣的小兒子,你想到了哪個詞?(調皮、淘氣)

  引導學生理解“亡賴”的 古今義,了解

  這是一種 “明貶實褒”的表達方式。

  3.指導朗讀:詩人用到了“亡賴”,同“無賴”,指“放刁撒潑,蠻不講理”。而在這里指“頑皮、淘氣”。小兒子在溪頭趴著,悠閑地剝著蓮蓬,何等的調皮,何等的自在啊!在詩人的描述中,我們仿佛看到了這茅舍一家老小幸福和諧的生活畫卷,風景如畫,有勞作的美好,也有生活的溫馨,讓人陶醉其中。讓我們也來美美地讀一讀,讀出溫馨美好。

  設計意圖:邊讀邊想象畫面,圍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展開交流,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詞的意境,走進村居。

  五、感受情懷

  1.認識詩人辛棄疾。

  辛棄疾,宋代詞人,字幼安,號稼軒。他出生時,中原已為金所占,辛棄疾一生堅決主張抗金。這首詞寫于他晚年歸隱時閑居農(nóng)村時所寫。

  2.升華情感。

  可以說,這是詞人偶然捕捉到的一個生活鏡頭,同時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了詞人那極富生活情趣、極富人情味的內(nèi)心世界。聽到那低繞婉轉的南方口音,看到這樣一幅一家老小其樂融融的鄉(xiāng)村生活場景,詩人內(nèi)心一定充滿了無限的柔情和溫暖,寧靜的鄉(xiāng)村生活給他帶來的精神上的享受。

  3.再讀全詞。

  設計意圖:了解詞作背景,更有利于學生對詞意的理解。

  六、拓展練筆

  1.讀詞句,結合自己的感悟,想象詞句中呈現(xiàn)的情景,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展開合理想象,將課文改編成一個小故事。

  2.大膽想象,揣摩人物心理,恰當?shù)孛鑼懭宋锏膭幼骱驼Z言,從而表達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設計意圖:將文本學習的內(nèi)容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融入孩子的想象,把想象內(nèi)容化為文字,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給學生課堂主人地位,增強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板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梅子(金黃) 杏子(肥)麥花(雪白) 菜花(稀)日長籬落蜻蜓蛺蝶風景美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一徑、樹頭兒童、黃蝶、菜花) 喜愛

  清平樂·村居

  茅檐  小溪  青草翁媼大兒、中兒、小兒

  教學反思

  本文的三首詩詞均描寫了田園生活的恬靜美好,每一首詩詞都是一幅畫,所以在學生充分朗讀并且了解詩詞意的基礎上,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結合著詩詞句來說說自己在詩詞中想象到的畫面,并且采用詩詞配畫的形式,聯(lián)想畫面,真正讀懂古詩詞,感知詩人、詞人的情感。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11

  【教材分析

  四下第一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田園生活”,編排了三首既有田園氣息,又有童真童趣的古詩詞,即范成大的七絕《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楊萬里的七絕《宿新市徐公店》和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三位作者均處于南宋時期,這三首詩詞都是他們在晚年時期的創(chuàng)作,無論是對農(nóng)村生態(tài)美景的欣賞,還是對于鄉(xiāng)村安寧生活的向往,都是共通共鳴的。

  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組詩)共六十首,分別詠嘆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園生活,被錢鐘書贊為“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本課選編的是組詩中的第二十五首,描寫的是一幅夏日田園鄉(xiāng)村圖。前兩句寫景,“梅子金黃”“麥花雪白”“杏子肥”“菜花稀”,顯示了季節(jié)的變換,色彩絢麗;第三句敘事,寫夏日初“長”,但農(nóng)事正忙,白天籬邊少有行人;最后一句又寫景,以只有“蜻蜓蛺蝶飛”來反襯農(nóng)事的繁忙。全詩不直接寫“農(nóng)事忙”,卻從側面透露勞動情況,含蓄卻意濃,詩人將勞作生活的苦樂與田園情趣融為一體,為讀者描繪了一軸生動的農(nóng)家生活長卷。

  《宿新市徐公店》(組詩)有兩首,是楊萬里描述自己住在徐公店的見聞,本課選編的是第二首。詩人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田園美景的欣賞,對天真無邪的兒童的喜愛,對鄉(xiāng)村田園生活的贊美。詩歌從眼前之景著筆,由近及遠,寥寥數(shù)筆,將“籬落”“一徑”“樹頭”“菜花”生動地展現(xiàn)于讀者眼前,又采取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的方法,將兒童踏花追蝶的樂趣寫得活靈活現(xiàn),田園的靜謐與生機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nóng)村風俗畫,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nóng)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huán)境和生活畫面。上闕里,茅屋、小溪、青草為背景,一對白發(fā)翁媼趁著醉意,吳音媚好的溫馨畫面躍然紙上;下闕中,大兒鋤豆、中兒織籠、小兒臥剝蓮蓬,三個孩子各司其職,和諧美好。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這首詞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歸隱上饒地區(qū)閑居農(nóng)村時寫的,他向往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nóng)村生活,也更可見他內(nèi)心滿是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愛國熱忱。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于學習古詩有一定的基礎,但對詞的學習則是初次接觸。教學本課的兩首古詩,既要引導學生激活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又要適度拓展,可以進行比較閱讀,進一步感受田園詩、農(nóng)家詩的特點。而教學《清平樂·村居》這首詞,則需要適當介紹詞的知識,并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學習詞的基本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雜、籬、徐”等6個字,會寫“雜”等14個生字;

  2.朗讀感悟,并熟讀成誦,能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3.掌握詩詞的學習方法,描述詩中描述的情景,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

  重點:通過誦讀品悟,讀出詩詞中的趣味與情味。

  難點:體會田園詩的韻味,感悟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板塊一了解田園詩初識“農(nóng)家景”

  一、整體引入,了解田園詩

  1.了解田園詩:從東晉的陶淵明開始,便開啟了“田園詩”這一類型的詩詞創(chuàng)作,王維、孟浩然、白居易等著名詩人都非常鐘愛田園詩的創(chuàng)作。本課學習的正是三首關于田園主題的詩詞。

  2.促疑巧發(fā)現(xiàn):請快速默讀這三首詩詞,看看你有哪些發(fā)現(xiàn),試著說說你對田園詩的理解。

  3.認識范成大:說到田園詩,不能不提范成大。他在晚年回到家鄉(xiāng)蘇州石湖,創(chuàng)作了一組詩,共六十首,分別詠嘆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園生活,命名為《四時田園雜興》。四時,指四季。“興”,這里讀xìng,雜興,指隨興而寫的詩。今天我們學習的是這組詩中的第二十五首。

  二、誦讀疏通,初識農(nóng)家景

  1.初讀讀正確:讀詩歌,首先要讀正確,請自由朗讀詩歌,注意難字上的拼音。有困難可以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zá xīlíwéiqīngtíngjiádié

  雜 稀 籬 惟 蜻 蜓 蛺 蝶

  2.速讀讀流暢:在讀正確的基礎上,我們來挑戰(zhàn)誰讀得更流暢。一分鐘時間,試著你能讀幾次?

  3.慢讀讀節(jié)奏:已經(jīng)有同學能背誦這首詩了,接下來我們要慢讀了,讀出節(jié)奏韻律來,你還可以閉上眼睛邊讀邊想象,你看到了夏日鄉(xiāng)村的哪些畫面?

  【設計意圖】這組詩詞都屬于田園詩,且照應本單元的人文主題“田園生活”,因此入課時不能孤立進入,而應放在田園詩的大背景下。采用促疑發(fā)現(xiàn)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初讀三首詩詞,從內(nèi)容上去發(fā)現(xiàn)田園詩的基本特點----以田園鄉(xiāng)村為寫作內(nèi)容。接下來通過初讀、速讀、慢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疏通文本,熟讀成誦,并在嘗試讀出節(jié)奏韻律的過程中,去初步想象詩歌描述的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板塊二品析田園美感受“農(nóng)家樂”

  一、品讀想象,讀出景與畫

  1.在品讀時,你看到了鄉(xiāng)村的哪些景物?請你在詩句中圈畫出來。

  2.這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點呢?在你的眼前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3.把你看到的畫面組合起來,就是詩歌所描述的田園美景圖了。

  二、品讀發(fā)現(xiàn),讀出動與靜

  1.交流發(fā)現(xiàn):鄉(xiāng)村里只有這些景與物嗎?為什么詩人只寫了這些呢?再讀詩歌,說說你又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

  果與花——梅子、杏子與麥花、菜花;

  顏色與狀態(tài)——金黃、雪白與肥、稀;

  植物與動物——梅子、杏子、麥花、菜花與蜻蜓、蛺蝶

  動與靜——無人過、蜻蜓蛺蝶飛

  2.情境朗讀:我看到果園里一片豐收的景象——梅子金黃杏子肥;我看到田野里色彩芬芳——麥花雪白菜花稀;我看到農(nóng)家小院靜悄悄——日長籬落無人過;我看到這一片靜謐之中也有生命在舞動——惟有蜻蜓蛺蝶飛。

  三、品讀促思,讀出疑與惑

  1.促疑引思:前三句都是寫夏日田園的安靜,為什么第四句又寫動景呢?是否不符合整體的'畫面感覺?以動寫靜,更顯夏日之靜。

  2.情境朗讀:請用你的朗讀,還原這夏日的田園美景吧!生活在這樣美麗的田園之中,詩人由衷地感受到農(nóng)家之樂,請用你的朗讀幫助他表達吧!

  【設計意圖】這一板塊的設計,通過品讀,讀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讀出景與畫。詩是不可解的,因而在品讀時,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詩中描述的景物及其特點,加入自己的想象,結合實際經(jīng)驗與圖片資源,去描述畫面,其實是對內(nèi)容理解最好的方式。第二個層次,讀出動與靜。這首詩采取白描的寫法,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引導學生自己去詩中發(fā)現(xiàn),詩人選擇這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寫的用心,前三句與第四句的動靜對比,再通過情境朗讀去還原,加深理解。第三個層次,讀出疑與惑。為什么第四句要寫動物,寫動景?讓學生思考與交流,從而發(fā)現(xiàn)以動襯靜的妙處。同樣用朗讀去表達感悟,始終在讀中深化理解。

  板塊三拓展田園詩,體會“農(nóng)家忙”

  一、拓展閱讀,發(fā)現(xiàn)農(nóng)家忙

  1.促疑引思:讀來讀去,我們看到了農(nóng)家景,卻沒見到農(nóng)家人。為什么會“日長籬落無人過”呢?別著急,范成大在他的另一首《四時田園雜興》中給出了答案哦!

  2.拓展古詩:請自由讀一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二、對比閱讀,感受農(nóng)家忙

  1.小結發(fā)現(xiàn):正是因為農(nóng)民們有著忙不完的農(nóng)活,所以白天籬邊才少有行人,可是范成大卻不直接寫農(nóng)人都忙著勞動去了,只寫一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側面透露。

  2.朗讀提升:范成大喜歡家鄉(xiāng)的田園風光,讀出他內(nèi)心的“農(nóng)家之樂”來吧!他更欣賞農(nóng)民們的勤勞,讀出他對于“農(nóng)家之忙”的欣賞吧!其實,在范成大的這組詩中,他還寫出了對“農(nóng)家之苦”的同情,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在課后去讀一讀他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五)。

  【設計意圖】對于本首詩歌的學習,不能局限于只識農(nóng)家景,還應從詩歌中的關鍵句去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被譽為“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不僅僅在于他描寫了田園之美,更在于他寫出了農(nóng)家樂、農(nóng)家忙與農(nóng)家苦。我們應將課堂學習變?yōu)橐粋窗口,引導學生如隙中窺園,激發(fā)他們對于閱讀更多的詩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板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靜景:梅子金黃麥花雪白杏子肥菜花稀

  動景:蜻蜓蛺蝶飛

  無人過——惟有

  第二課時《宿新市徐公店》

  板塊一歸納學法初品景美

  一、介紹背景,激疑導入

  1.認識詩人:楊萬里和范成大不僅同屬“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而且他們倆互為知己,經(jīng)常以詩歌唱和。他們都喜歡創(chuàng)作田園詩,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宿新市徐公店》。

  2.解題激趣:

  “宿”在甲骨文中是這樣寫的,上方有屋頂,屋內(nèi)有人臥在席子上休息,表示住宿、過夜。題目的意思是楊萬里住宿在新市的徐家旅店。住在這里,又有哪些情景打動了他,引得他作詩一首呢?

  3.歸納學法:回顧我們以往學習詩歌,都有哪些好的方法?(解詩題,知詩人;讀注釋,明詩意;入詩境,悟詩情。)試著用上這些方法,自由讀詩,探尋詩中打動作者的情景吧!

  出示自學要求:自由朗讀詩歌,注意標出讀音的生字;邊讀邊結合注釋想象畫面,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標注上記號。

  二、反饋交流,誦讀疏通

  1.識字讀詩:認讀詩中的生字,并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sù xúshū

  宿 徐 疏

  2.反饋困難:在自學的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難?我們一起來交流。

  一徑深: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一條深遠的小路。

  未成陰:樹葉還不夠茂盛濃密。

  急走:跑得很快。

  3.疏通詩意:在解決完困難后,我們的眼前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請你試著說一說。

  【設計意圖】有了學習過上一首田園詩的基礎,教學本首古詩,可以先引導學生歸納學習方法,再放手讓學生先自學。在學生自學過后,及時反饋學習成果,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完成流暢朗讀、疏通詩意的基本學習任務。

  板塊二想象情景感受童趣

  一、朗讀想象,細品景美

  1.再品景美:籬落、小徑、綠樹,這些日常可見的鄉(xiāng)村景物,為什么會吸引詩人的注意呢?回到詩句中,再品一品,這些尋常景物各有哪些特點?

  籬落——疏疏 徑——深 樹頭——新綠、未成陰

  2.想象畫面:站在旅店門前,由近處的籬落沿著小徑往遠處望,詩人究竟看到了哪些美景呢?再讀這兩句詩,打開想象,說說在你眼前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3.比較品析:

  同樣是籬落,《四時田園雜興》中是“日長籬落無人過”,是靜謐的村居籬笆,而楊萬里眼前的籬落是怎樣的?

  同樣是小徑,《山行》一詩中有“遠上寒山石徑斜”,那是一條陡峭的石路,而徐公店前的這條小路又是怎樣的?

  同樣是綠樹,《詠柳》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那茂盛的、生機勃勃的美,是徐公店前的綠樹所沒有的,為什么這抹“新綠”能吸引詩人呢?

  二、品讀發(fā)現(xiàn),細品童趣

  1.再品童趣:也許這稀疏的籬落、蜿蜒的小路、新綠的樹梢,比不過他處的風景名勝,但這悠閑的鄉(xiāng)村生活,卻讓楊萬里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尤其是此時此刻,他恰好看到這有趣的一幕——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2.聚焦細節(jié):請一位同學來扮演這追蝶的孩子,其他同學用你的眼睛做攝像頭,捕捉了急走時的動作,追蝶時的表情,再來猜猜這捕蝶的孩子前后心情的變化吧!用耳聽,用眼看,用嘴說,用腦想象,用心感受,我們來將孩子捕蝶的畫面豐富起來。

  3.朗讀傳情:看到田園的美景,詩人心情舒暢;看到兒童在追蝶,詩人覺得有趣;這一靜一動不同的美,都深深印刻在詩人的心里。讓我們用朗讀來傳遞這種快樂吧!

  【設計意圖】這一板塊的設計,通過品讀,品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品景美。詩中平常的三種景物,究竟美在哪兒?一方面引導學生扣關鍵詞,根據(jù)由近及遠的方位順序,融入想象去描述;另一方面,比較有同樣景物的其他詩句,去探尋景物不同的美。第二個層次,品童趣。這首詩動靜結合,后兩句把兒童追蝶的活潑,無處尋的迷茫寫得活靈活現(xiàn),也讓籬落、幽徑、樹頭、兒童、菜花、蝴蝶這些意象完全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春光爛漫的田園鄉(xiāng)景圖。讓學生通過扮演還原,觀察聚焦,描述細節(jié)的讀寫活動,進一步去體會童趣,也體會詩人眼前此景的快樂。

  板塊三補充背景,體會詩情

  一、補充背景,細品詩心

  1.補充背景:楊萬里創(chuàng)作這首小詩時已經(jīng)66歲了,經(jīng)歷了幾天的趕路,尤其是在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時刻,突然遇到了一次春日暖陽,看到了田園這美好的春光,看到了孩子追蝶的快樂,讓他也忘記了路上的奔波,忘記了世事的煩惱,而珍惜起美好的春光。

  2.情境朗讀: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請用你的朗讀,還原這晚春的田園美景,表達詩人內(nèi)心的安寧吧!

  二、作業(yè)超市,課后鞏固

  必做題:背誦、默寫古詩。

  選做題:讀《宿新市徐公店》,畫一幅暮春圖,或寫一篇《追蝶記》。

  【設計意圖】已至暮年的詩人楊萬里空懷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門,在清明時節(jié)仍要匆忙趕路。此時忽逢暖陽,忽見春光,忽遇童趣,這種由苦悶到快樂安寧的心境變化,如果脫離背景的介紹,是很難深入理解的。而所有的理解也只是通過朗讀來表達,不解詩,只讀詩矣。

  【板書設計】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一徑樹頭

  急走追無處尋

  第三課時《清平樂﹒村居》

  板塊一比較辨析初識作者

  一、談話導入,初識詞牌

  1.初識詞牌:一看題目,我們就發(fā)現(xiàn)它的不同之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不是古詩,而是一種新的體裁——詞。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它興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種配樂歌唱的詩,所以每首詞都必須按一定的歌譜填寫,這歌譜叫詞牌。

  2.猜測風格:詞牌名表示一種節(jié)奏,一種情感,一種意境,規(guī)定了這首詞的曲調、句數(shù)和字數(shù)。從詞牌名上也可以大致推測出詞的情感基調或是意境風格。讓我們來玩?zhèn)猜猜看的游戲,這里有兩個詞牌名,破陣子、清平樂,你認為它們各自代表什么樣的情感呢?

  沒錯,從“清平樂”這個詞牌中,我們已經(jīng)初步感受到了這首詞的風格是清新的、安寧的。“村居”是詞名。

  3.比較格式:對比前面我們學過的兩首田園詩,你發(fā)現(xiàn)詩詞的格式與內(nèi)容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格式:詩詞的字數(shù)、句數(shù)不同;詞分上下闕,中間空兩格。

  內(nèi)容:這三首詩詞都是寫田園鄉(xiāng)村的風景與生活。

  二、交流學法,誦讀疏通

  1. 自讀理解:詞和詩雖然是不同的體裁,但是學習方法卻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我們?nèi)匀豢梢允褂眠@些步驟和方法來學習這首詞。(解題目,知作者;讀注釋,明意思;入意境,悟情感)自由朗讀全詞,注意讀準生字;邊讀邊結合注釋想象畫面,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標注上記號。

  2.識字讀詞:詞和詩雖然是不同的體裁,但是學習方法卻是基本一致的。首先我們需要解決詞中的難字。哪些生字的讀音你覺得需要提醒大家呢?

  máo yánwēngǎochúwúlài bō

  茅 檐 翁 媼 鋤 亡賴 剝

  “剝”是個多音字,還有另外一個讀音bāo,剝香蕉皮。

  3.朗讀疏通:生字過關了,讓我們來讀一讀這首詞,看看你是否讀得既正確又流利。這是怎樣的村居呢?你的眼前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了哪些景?哪些人?試著說一說。

  有的同學看到了茅屋、小溪、草地、田地、荷塘,這是一幅鄉(xiāng)村美景圖。有的同學看到了老夫妻倆在聊天,這是翁媼對話圖;有的同學看到了大兒鋤豆圖,中兒編織圖,小兒臥剝圖。還有同學發(fā)現(xiàn)這首詞中出現(xiàn)了三個“溪”字,溪上、溪東、溪頭,一條小溪將這些畫面串聯(lián)起來,讓我們看到這樣一幅多姿多彩的村居圖!

  【設計意圖】詞是首次作為精讀課文來學習,因而了解詞的基本特點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引導學生去比較辨析詩詞的異同,幫助他們有更清晰的認識。同時,詩詞在理解大意、想象情境等方面是相通的,故學習詞也可以用學習詩的方法作為基礎。這是第三課時的學習,所以可以直接安排學生自學疏通,理解詞意。

  板塊二細研聚焦想象豐富

  一、細研聚焦,把詞讀短

  1.聚焦關鍵詞:這首詞有點長,上下闕共有46個字。但在朗讀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關鍵詞能讓我們感受到這首詞的那種閑適、安寧的情境之美,你發(fā)現(xiàn)了嗎?

  2.品讀“醉”:醉可以組什么詞?(酒醉、陶醉)在這首詞里,究竟是翁媼喝醉了,還是辛棄疾陶醉了呢?請你到詞中去找證據(jù)來說明吧。

  喝醉:老夫妻用吳音絮絮叨叨地聊著天,恩愛和睦。想象一下,他們會聊些什么呢?

  陶醉:是什么讓辛棄疾陶醉呢?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夏日的生機勃發(fā),潺潺流水,青青草地,鄉(xiāng)村美景讓他陶醉;白發(fā)翁媼的恩愛和睦,三個孩子的勤勞懂事讓他陶醉;這一家人雖然貧窮,卻幸福和美的生活讓他陶醉。用你的朗讀讀出他的沉醉吧!

  3.品讀“喜”:眼前這一切,哪些讓他心生喜愛?辛棄疾最“喜”的是什么?為什么他“最喜小兒亡賴”?用你的朗讀讀出他對這村居的喜愛!

  二、想象豐富,把詞讀長

  1.想象說畫面:此時此刻,我們眼前的畫面越來越豐富,已經(jīng)不止短短46個字了,讓我們把眼前看到的這夏日美景,這和睦的家庭,這恩愛的父母,這三個勤勞可愛的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吧。

  2.聚焦細節(jié):小兒是怎么剝蓮蓬的?“臥”可以換一個詞嗎?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他是怎么臥?怎么剝的?你看到他的表情了嗎?你聽到他的笑聲了嗎?把你想象到的情景說給大家聽。

  3.朗讀傳情:酒不醉人人自醉,經(jīng)歷了二十多年沙場征戰(zhàn)、官場浮沉的辛棄疾,看到此情此景,怎能不陶醉其中呢?讓我們讀出他內(nèi)心之喜來。

  【設計意圖】這一板塊的設計,通過品讀,品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把詞讀短。讀短,其實就是聚焦關鍵詞。“醉”與“喜”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詩情詞心,由這兩個關鍵詞往外去探尋,就能讀出村居的安貧友愛之美。第二個層次,把詞讀長。聚焦關鍵詞,拎清情脈,再融入想象,補充細節(jié),進一步還原這村居之美,體會詞人內(nèi)心所盼。

  板塊三拓展閱讀,辨析品悟

  一、補充背景,體悟詞情

  1.補充背景:辛棄疾是南宋愛國詞人,是詩人中能夠領兵打戰(zhàn)的將軍,是將軍中能夠賦詩填詞的詞人。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親眼目睹了老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復失地,渴望讓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為抗金做著不懈努力。42歲時,他遭受投降派的打擊,被貶到遠離戰(zhàn)火的江西農(nóng)村,一住就是十八年……

  2.情境朗讀:眼中有景,心中有念,當他看到“醉里吳音相媚好”時,他想到的是什么?用你的朗讀,讀出他的感慨與期盼來。

  二、拓展閱讀,深入品詞

  1.拓展閱讀:辛棄疾還有一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讀讀這首詞,你讀出作者的期盼了嗎?

  2.小結提升:同樣是醉,辛棄疾喜歡“醉里吳音相媚好”的安寧,“醉里挑燈看劍”,盼望著收復祖國河山,盼望著所有的人民都能“醉在村居”“安在村居”,人人安居樂業(yè),家家幸福長遠!

  三、作業(yè)超市,課后鞏固

  必做題:背誦《清平樂·村居》。

  選做題:讀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或《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設計意圖】兩首詞的對比閱讀,有利于學生更深入、更立體地了解詞人,更有利于他們理解詞人對于“村居之安寧”的喜與盼,更會將學生引入課后的閱讀中去。

  【板書設計】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4-17

語文四年級下冊趣味方案設計09-30

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03-24

語文四年級下冊趣味教學方案10-15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04-03

語文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1-06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03-03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4-19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