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伶官傳序》教學設計6

時間:2023-05-02 00:32:03 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伶官傳序》教學設計6

伶 官 傳 序

歐陽修

《伶官傳序》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

1. 盛衰成敗在于人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 篩選主要觀點,論據,論證的信息能力。

3.掌握詞類活用的相關知識。

[教學重點]

先提出論點,然后運用事例,步步深入論證的方法。

[教學難點 ]

對名句的理解。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學家的作品,蘇洵、蘇軾、王安石,今天我們學習歐陽修的作品,《伶官傳序》。歐陽修不但是文學家,他還是一位史學家。他著有兩部史書,一部是與人合編的《新唐書》,一部是《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今天我們學習《新五代史》中《伶官傳》。清代文學家沈德潛認為本文 “抑揚頓挫,得《史記》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對本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品味一下這篇文章。

二、釋題:

師:伶,樂工,藝人。伶官,樂工作了官。《伶官傳》記敘了五代時期后唐莊宗李存勖寵幸的伶官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人亂政誤國的史實。莊宗喜好音樂戲曲,寵愛伶人,封許多伶人做了官,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壞,后發生暴亂,伶官郭從謙帶人圍困莊宗并將他亂箭射死,李克用謫親子孫全被誅殺。本文就是基于這樣的史實而寫的序。

三、 范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3分鐘)

要求: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思考本文體裁。

學生質疑。師答疑,或請學習較好的學生幫助答疑。

四、 講析課文:

(一) 通過剛才的閱讀,請同學們判斷一下本文的體裁?

本文是一篇史論。

(二)思考。本文的論點是什么:用課文的原話回答。

明確: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或答“憂勞……”

問:找學生翻譯此句。

用現代漢語概括這一句話。

明確:盛衰在于人事。

(三)由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將運用什么論證方法?作者立論的依據是什么?

明確:例證法“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A、概括:莊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強調:寫史論一般都要使用例證法,以論帶史,以史證論。

B、如果我們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來應該寫什么內賓呢?

明確:寫莊宗如何得天下,寫莊宗如何失天下的內容。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作者是如果寫的。

(四)讀課文二三段及注釋,篩選下列信息:

師:莊宗李存勖父親晉王李克用去世時是908年,課下注釋中還有三處時間912年,923年,926年,參看注釋,回答,在這幾年里,在李存勖身上發生了什么事。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話概括。(邊講邊譯,將翻譯融入講析中)

明確:

908年,“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繼父遺命。三支箭分別代表他的三個仇敵,一個是梁,一個是燕,一個是契丹。

912年,滅燕,“系燕父子以組。”

923年,滅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翻譯,強調“函”詞類活用,名詞活用作動詞,譯為“用木匣子裝……”

926年,后唐亡,“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五)師:莊宗得天下用了十幾年的時間,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認為莊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

明確:“盛”——“憂勞可以興國”

“衰”——“逸豫可以亡身” 。

并翻譯。強調“興”“亡”使動用法。

(六)課文是如何表現他的“憂勞”的呢?

明確:“其后用兵則遺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A問:為什么每次出師征戰都要“負而前驅”,用三支箭激勵自己,表明其復報的決心和意志。

B師問:這段記敘寫得較細,有何作用?

明確:目的是說他的成功與其不斷的努力分不開。那么這里突出強調了“人事”的作用。

(八)這一極盛到極衰,作者運用了什么寫法?

明確:對比的論證方法。

A找出課文中運用對比進行論證的部分。

明確:第三段的前兩個大句子,和第四段開頭兩個句子。

B讀這兩個句子,體會一揚一抑的寫法。讀出語氣,一贊一嘆。

(九)由這一極盛到極衰,作者在感嘆之余發出這樣的疑問:“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此句話是什么意思?翻譯。

前一句是反問句,意思與字面相反,意為“不是得之難而失之易”。重點句是哪句呢?第二句,意為“還是說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事跡,都是由于人事呢?”回應論點。強調“抑”,“本”字義。

此句為對句,又用了正反對比,句式工整,讀之有節奏感。

(十)小結:作者采用對比論證(極盛與極衰)和例證法(李存勖的成敗)。

(十一)學生齊讀第四段,第四段進一步論證了論點。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哉?”翻譯。結尾一句,以問句結束有何作用?

明確:引人深思,強調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僅限于溺愛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聲色犬馬的逸樂之中,忘記憂勞興的治理,同樣會導致身死國滅的下場。啟發人們通過歷史看到現實,告誡北宋統治者不要忘記歷史教訓,

五、總結:

全文圍繞“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這一句來談,因此這句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六、 文是從序文的角度命題的,《六國論》《過秦論》是從史論的角度命題的,如果也從史論的角度給本文命題,而且也有一個“論”字,怎樣改好?

如:《興亡論》等。

七、品語言并讀課文。

本文的語言最突出的特色是抑揚頓挫的筆法。以第三段為例,本段文字句式上有問句,有嘆句,有駢句,有散句,有長句,有短句,讀起來就有了抑揚頓挫的效果。從內容上看前一個大句子寫的是“盛”后一個大句子寫的是“衰”,讀是注意語氣。 問句讀上揚調,嘆句讀下降調。

并做示范性誦讀。教師給予補充糾正。

八、背誦第三段。

《伶官傳序》教學設計6

【《伶官傳序》教學設計6】相關文章:

《伶官傳序》教案設計04-25

伶官傳序教案04-25

《伶官傳序》原文與翻譯12-17

伶官傳序(教案3)04-25

伶官傳序原文、翻譯及注釋03-03

《伶官傳序》公開課教案04-25

伶官傳序語文教案(精選10篇)11-30

五代史伶官傳序教案01-06

五代史伶官傳序教案(8篇)01-06

五代史伶官傳序教案8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