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病梅館記》教學設計3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 姜華忠課型:常州市語文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評優課。
上課時間、地點及班級:1998/9/21上午第4節,省前中高一(2)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投影課題及作者。(配音,配病梅插圖)
投影教學目標 (配梅花插圖)
能聯系有關背景材料研讀課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能具體分析課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能掌握文中“繩、夭、病、復、全”等實詞和“以”、“之”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具體分析課文
1、學生個別朗讀全文,初步體會本文的主旨及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
2、檢測學生對詞語含義的理解,并完成思考練習一、二。(充分利用觸摸區響應,移動響應,文本響應,配梅花插圖)
3、簡介作者。龔自珍,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詩人,散文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之一。他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支持林則徐查禁鴉片。他對清朝嚴酷的思想統治和腐敗的政治深感不滿,力主“更法”“改圖”,廢科舉,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則徐、魏源等人組織“宣南”詩社,講求經世致用之學,宣傳改良主義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義,也仍然為保守勢力所不容。所以他一直遭受排擠打擊。在北京輾轉10年,都是做小官,最后還被迫棄官回鄉。他的革新思想在當時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并對后來的維新派政治改良運動起了推動作用。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說:“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確有功焉。”(配作者及梅花插圖)
4、寫作背景簡介。清朝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本文寫于1839年,是作者辭官南歸之后寓居江蘇昆山時所作。(配梅花插圖,利用觸摸區響應并閃爍圖標“八股文”和“文字獄”各三次)
(1)八股文:明清科舉制度的一種考試文體,每篇有部分組成。在內容上,八股文只許為圣賢立言,講四書五經所講過的道理,如有所闡發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學的范圍。這種內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體,是束縛人們思想的工具,對當時文化思想的發展危害很大。
(2)文字獄:舊時統治者往往故意從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構成冤獄,以鎮壓知識分子,叫“文字獄”。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興文字獄,刑罰殘酷,株連眾多。龔自珍《詠史》:“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5、具體分析“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所處的時代背景,決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了重大的政治主題。下面展開討論并完成表格內的有關內容,具體體會作者是如何運用這種手法的。(充分利用觸摸區響應)
表層意
言外意(比喻義)
梅
(人才)
病梅
(遭摧殘、壓抑的人才)
文人畫士
(封建統治者)
品梅標準:(曲、欹、疏)
(選拔人才標準:奴才、庸才、
歪才)
摧殘梅的手段:(繩、夭、病、斫、刪、鋤、養、遏)
(束縛人才思想、屠殺正直之士、
豢養奸邪小人、扼殺新生力量)
摧殘梅的后果:(皆病、禍烈)
(大批人才遭殘酷屠殺)
療梅的措施:(購、縱、順、毀、埋、解、復、全、辟、貯)
(解除人才束縛、恢復人才生機、
解放人才個性、改革沉悶政局)
療梅的愿望:(誓、必、
甘、窮)
(表達了拯救人才的強烈愿望、
與準備迎接斗爭的堅定信心)
6、分析作者時代的和階級的局限性。作者在文中表達了解除人才束縛、恢復人才生機、解放人才個性、改革沉悶政局的強烈愿望,這種思想是積極的,值得肯定的,它的主旨其實可以用“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話來概括。然而作者以慨嘆作結,慨嘆自己暇日不多,閑田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這也就是慨嘆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殺的黑暗的政局。那么作者為什么會以慨嘆作結呢?作者所追求的只是個性解放,所依靠的力量只是他個人的力量,這當然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另外,從《己亥雜詩》中的兩句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們也可以進一步體會到,作者把這種希望寄托在“天公”即清朝最高統治者皇帝身上,這就決定了他的政治主張最終是不可能得到實現的。這體現了作者時代的和階級的局限性。雖然如此,作者為改革沉悶的政治局面所體現出來的無所畏懼的勇氣和忘我的犧牲精神仍然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也正是我們今天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所在。
聽全文配樂朗誦,進一步體會本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課外閱讀《龔自珍傳》,全面了解其人其文。
《病梅館記》教學設計3
【《病梅館記》教學設計3】相關文章:
《病梅館記》讀后感04-25
夏日梅溪館寄龐舍人,夏日梅溪館寄龐舍人張祜,夏日梅溪館寄龐舍人的意思,夏日梅溪館寄龐舍人賞析 -詩詞大全03-13
《竊讀記》教學設計04-25
《囚綠記》教學設計04-29
《觀舞記》教學設計05-01
《核舟記》教學設計05-02
踏莎行候館梅殘的原文及賞析11-14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05-02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設計06-05
新課教學設計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