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塾.
胡月
教學目的
1、賞析人物形象。
2、品味人物語言。
教學重點:從富有個性的人物語言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學課時:1課時
----------------導入
本出戲又名“春香鬧學”。今天學習本文,明確三個問題:誰鬧?怎樣鬧?為什么鬧?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二、細品課文:
1、誰“鬧”?
學生明確三個人物:春香,麗娘,陳最良。
2、怎樣“鬧”?(目的就是要學生找出產生鬧劇效果的情節、場面、語言,進行評論)
(1)、板書:出場鬧、學詩鬧、模字鬧、鬧學高潮
出場鬧------------春香一上來就給冬烘先生陳最良一個“下馬威”:“今夜不睡,三更時分,請先生上書!闭Z帶譏刺,弄得陳最良表情尷尬開口不得!
學詩鬧------------①、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內關著個斑鳩兒,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這是丫環春香故意繞舌利用諧言雙關打岔。
②、在春香追逼下,陳最良自喪其尊“作鳩聲”,春香樂不可支“學鳩聲”,已過耳順之年的龍鐘老頭和一個青春煥發的伴讀婢女同臺嘰嘰咕咕學鳥叫,是何等滑稽的場面。
③、為甚好好的求他?\":此為明知故問,使塾師不得回避愛情這一敏感話題。
模字鬧------------- 陳最良令“取文房四寶來模字”,春香故意錯拿“筆墨紙硯”,陳最良茫然不識,麗娘“作笑”調侃道:這是畫眉筆、薛濤箋、鴛鴦淚眼硯。她用耐人尋味之一“笑”,譏諷了這位不學無術的塾師,還令其渾然不覺。陳最良不識衛夫人書法之妙,令麗娘“鬧”膽頓壯,戲稱這是“美女簪花之格”,春香雙關戲言“寫個奴婢學夫人”,麗娘不但不嗔怪,亦以戲言答之:“還早哩。”
鬧學高潮----------聽講中途,春香“領出恭牌”,請假溜出去轉了一遭,興匆匆回來稟告小姐:外面“有座大花園,花明柳綠好耍子哩!”飽受揶揄奚落的陳最良終于按捺不住,于是,一個步履蹣跚追“打”,一個嘻嘻哈哈“閃”避,一老一少,在舞臺上繞起圈子來了。好一個春香,居然動手“搶荊條投地”,弄得陳最良目瞪口呆無地自容。
(2)、都有誰在鬧?只有春香一人鬧嗎?
三個人都參與了鬧。春香鬧得天真直率明顯,麗娘鬧得端莊矜持含蓄,陳最良鬧得胡涂不知就里。
比如------麗娘的鬧
“師父,依注解書,學生自會”(隱藏了一句話)--------------你說的完全是廢話!對我無用。
杜麗娘對春香的“訓斥”其實是演給陳最良看的戲!瓣P關的雎鳩,尚有河洲之興,何以人不如鳥乎?”身在閨塾,麗娘注意的是窗外傳來的陣陣“賣花”聲。陳最良退場,麗娘迫不及待詢問那“亭臺六七座,秋千一兩架,繞的流觴曲水,面著太湖山石,名花異草,委實華麗”的花園,早將塾師“手不許把秋千索拿,腳不許把花園路踏”這一嚴厲警告拋至九霄云外。至此,觀眾才明白,她對老師的畢恭畢敬原來是裝模作樣。就這一點而言,麗娘也在“鬧學”:春香“鬧”得大膽潑辣,她“鬧”得富有心機。
比如------陳最良的胡鬧
麗娘向陳老師要鞋樣,老陳竟說“做個‘不知足而為屨’”。顯然,老陳把“不知足而為屨”理解為一種鞋子(意即“‘不知足而為’之屨”),糊涂荒唐,這樣的鞋子是決不可能做出來的。正如同我們問:“今天午餐吃什么?”回答:“就吃‘誰知盤中餐’吧。”照搬《孟子》中的句子,可見既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又不懂生活中的鞋樣是什么,真正迂腐到極點。(這兒學生讀不出幽默感來,主要是對這句話不理解。一經講解,學生有恍然大悟之感,且會心而笑。)
(3)、小姐麗娘在鬧中起到什么作用?從中看出二人怎樣不同的性格特點?
矛盾主要在陳最良和春香之間展開。麗娘對侍女和陪讀春香之鬧采取默許態度。春香之“鬧”,鬧在明處,鬧得歡快。其實,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個貌似旁觀者的杜麗娘,才是“鬧”的真正主角。沒有麗娘的默許、縱容、支持,春香未必敢“鬧”,敢“鬧”也未必“鬧”得起來。春香是麗娘的影子,春香之“鬧”,其實是麗娘之“鬧”的曲折反映。二者的區別在于,地位、身份、教養的不同,注定麗娘不可能如春香般明鬧、諢鬧、大鬧,麗娘之“鬧”,鬧在暗處,鬧得文雅,鬧得巧妙。由此可見二人的性格:春香天真直率大膽潑辣,生性單純,無視師道尊嚴和封建禮教。麗娘端莊矜持,溫順而有個性,穩重而不失機敏。
3、為什么“鬧”?(讓學生討論老師設置的問題)
(1)、是小姐不愛學習,一門心思想玩?
(2)、是春香毫無教養無視教學秩序?
(3)、還是別的?
明確:
①人與人之間性格矛盾:小姐丫環的女孩兒性格與塾師老朽先生性格的矛盾;春香的淘氣與陳最良的迂腐矛盾。
然而,千萬不可忽略冬烘先生陳最良。麗娘、春香與這位先生的戲劇沖突構成整出戲的主要矛盾。閨塾能夠“熱鬧”,與陳最良其人的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