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楊禮贊 教學設計示例
白楊禮贊 教學設計示例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象征的藝術手法。
2.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手法。
(二)能力訓練點
1.能在整體感知文章思想內容的基礎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語句。
2.能指認并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
(三)德育滲透點
讓學生了解學習北方抗日軍民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四)美育滲透點
對黨領導下的廣大抗日軍民、中華優秀兒女的縱情謳歌,對國民黨反動派的鄙視、否定。
二.學法引導
在熟讀課文、把握關健詞句含義的基礎上借助聯想,研討白楊樹、北方農民和“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之間的相似點,理清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理解作者賦予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及象征的藝術手法,是本課的學習重點,可放手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來完成。
2.富有感情和含義深刻的語言,是學習的難點,需要老師引導,分析。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課前熟讀課文,找出富有感情的語句,體味其中蘊含的喜或憎、褒或貶的鮮明態度。
2.結合第7自然段內容,討論排比句和反問句的特點。
3.老師一方面引導討論,一方面要善于隨時小結。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研讀關于白楊樹的生長環境、外在形象和內在性格的描寫語段,感受作者對白楊樹的贊美之情。
(二)整體感知
課文題目運用“禮贊”這個詞語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看似白楊實則北方農民以至民族精神的崇敬和贊美之情。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介紹時代背景,兼說茅盾當時行蹤,提出學習本文應著重研討的兩個問題:白楊樹是一種什么樣的樹?作者借贊美白楊樹贊美什么?
2.研讀第一部分(第1段)。
(1)體會“實在”一詞的意義。
(2)明確這一部分在全文中作用:內容上,點出白楊樹“不平凡”,定下“贊美”感情基調;結構上,領起全文。
3.研讀第二部分(第2—4段)
(1)過渡:開頭點出白楊樹“不平凡”,本部分是否緊接著就描寫白楊樹?看一看,并想一想為什么。
(2)著重研討第2、3段。
地理背景:黃土高原。
自然景象:黃綠錯綜,坦蕩如砥,無邊無垠。
作者感受:雄壯、偉大;單調,懨懨欲睡,描寫以上景觀和感受對表現白楊樹的作用。
4.研讀第三部分(5、6段)
(1)通過“導語”明確本部分學習要掌握兩點內容:白楊樹形象特點及氣質性格。
(2)形象特點:
總體特點:力爭上游。
分別從哪些方面描寫:干、枝、葉、皮。
描寫時,兼用肯定否定句式,使特征更為強烈。
(3)氣質性格:倔強挺立,向上發展,不折不撓。
(四)總結、擴展
在本節課中,我們主要研討了三部分內容,研討中對重點段落進行了朗讀,使我們逐步加深了對白楊樹形象的認識。
課后請思考:寫白楊樹贊美了什么?有何象征意義?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感受作者對北方抗日軍民的贊美之情,培養對象征作品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整體感知
象征是托意于物,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抽象的事物或思想感情。文中的白楊樹象征西北敵后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
(三)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用自己的話,并適當引用文章的關鍵詞語,說說白楊樹的形象特點和氣質性格。
2.研讀第四部分(第7、8段)。
(1)明確本部分的學習和研討的要求,強調指出只有讀懂了這—部分才是真正讀懂了全文。
(2)作者是怎樣看待白楊樹美不美問題的?為什么說“也許”?
(3)四個反問句的意思是怎樣逐層加深地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的?這個問題應作重點討論。
(4)第8段是怎樣進一步揭示白楊樹象征意義的?
3.研讀第五部分(第9段)
(1)寫楠木是不是離題了?“那也是直挺秀頎的”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2)體會“高聲”中包含的感情。
(四)總結、擴展
出示茅盾先生1943年在一位畫家根據《白楊禮贊》的題意而作的一幅白楊圖上題的詩:
北方有佳樹,挺立如長矛。
葉葉皆團結,枝枝爭上游。
羞與楠枋伍,甘居榆棗儔。
丹青標風骨,原與子同仇!
讀該詩后,讓學生進一步討論明確本文主題以及象征手法寫作本文的必要性和戰斗意義。
八.布置作業
第一課時:1.整理本節課筆記。
2.查閱有關資料,弄清象征手法。
第二課時:1.思考第一題。
2.書面完成課后練習第四題。
3.背誦課后
【白楊禮贊 教學設計示例】相關文章:
《白楊禮贊》教案設計01-10
《白楊禮贊》教學反思04-10
白楊禮贊教學反思10-14
《白楊禮贊》的教學反思范文04-28
《白楊禮贊》教學計劃04-27
《白楊禮贊》課文教案設計08-26
《白楊禮贊》教案設計11篇02-27
《白楊禮贊》課文03-05
白楊禮贊教案04-25
蘇教版白楊禮贊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