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面》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面》教案(通用11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面》教案 1
《一面》簡案(第一課時)
一、素質教育目標
1、感知課文,明確記敘要素
2、掌握肖像描寫的方法
3、初步體會魯迅先生關心進步青年、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重點①:了解課文大意,初步體會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可用懸念法,及先學課文第二部分,引起對事件的好奇心,后指導學生速讀課文,找出各記敘要素,并據此簡述事件,同時談談自己對各人物的認識。
2、重點②:從魯迅的肖像描寫中體會其性格、精神。結合課文內容,可用朗讀、討論的方法體會其性格、精神。
3、難點是歸納和掌握肖像描寫的方法。可在分析三次肖像時,引導學生找出其共性,歸納出寫作方法,然后通過課堂片段練習來鞏固。
三、教學過程 :
導語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許多人,你能對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印象嗎?如果有一個人你只見過一次,以后就再也沒見過他了,你在多年后還能描述出他的樣子嗎?(視學生的情況而定過渡語)有一個叫的阿累先生和魯迅先生只見過一面,而他卻深深地記住了魯迅的樣子,這是為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一面》這篇課文。
(一)明確目標
(見上)
(二)整體感知
1、介紹寫作背景(見預習提示和教師用書)
2、介紹作者基本情況(見素質教育新教案)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齊讀課文第二部分,明確:用了什么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
記敘什么事?表達了什么觀點?抒發了什么情感?(師生討論)
過渡語:如果說這篇課文我們上到這就算上完了,你對課文還有什么疑問嗎?(引出對事件的.關注)
2、學習第一部分,完成學習目標①、③
⑴全班默讀課文第一部分,劃出表現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句子。
⑵請一至兩位學生說出記敘要素,并根據要素簡述課文內容。
⑶請一至兩位學生談談對魯迅先生的看法。(揭開目標3所遮住部分)
過渡語:在這個事件的敘述過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引出學習目標②的學習)
3、學習對魯迅的三次肖像描寫,歸納人物肖像描寫方法
找出三次肖像描寫處,邊明確問題邊歸納寫作方法:三次描寫有什么不同?分別在怎樣的情況下描繪的?
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征來寫? (寫作方法1:抓住人物特征)
可看出魯迅是怎樣的人嗎?從哪些描寫可看出?(方法2:體現人物性格、精神)
三次描寫的順序怎樣? (方法3:按一定順序描寫)
結合事件內容歸納: 方法4:有必要時可反復寫
方法5:不一定面面具到
(四)肖像描寫片段練習
利用剛才的方法,用幾句話描寫出你的同桌或教室里任何一個人的外貌特點。(生寫,師巡視。)
5分鐘后,師檢查寫作情況。請幾個學生讀出自己的作文片段,師生共同評其優劣。
(五)總結、拓展
(根據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說總結語)
(六)布置作業
思考:文中哪些句子體現出了“我”對魯迅先生怎樣的情感?(要求劃出并簡評。)
附:板書設計 一 面
阿 累
時間:1932年秋的一天中午 地點:內山書店 人物:魯迅、“我”、內山老板 事件:(略) 主題:體現了魯迅先生關心進步青年、為革命事業甘愿自我犧牲的高貴品質
《一面》教案 2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魯迅先生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貴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課前準備】
魯迅的照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前面幾節課通過學習《少年閏土》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魯迅先生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做了許多讓人難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堅定的斗爭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筆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以至有這樣一個人,因為魯迅與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關于魯迅先生的故事。
板書課題:
一面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全文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
按時間順序,記敘了作者與魯迅見面的全過程。
先寫“我”與魯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寫內山的熱情接待和“我”買書缺錢造成的窘況。
重點寫“我”與魯迅的會面。
第二部分:
寫一面之交對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響。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探究,體會重點語句
1、跳讀課文,勾出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認真讀一讀,看能收獲到什么。
2、學生讀書,劃出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仔細朗讀,體會:
指導學生朗讀三處外貌描寫:
⑴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
⑵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⑶我很驚異地望著他: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
3、這三處外貌描寫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出示魯迅的照片,自己觀察,對照課文的描寫,對作者的描寫作出評論。
4、引導思考:
文中這三次外貌描寫有什么作用?
5、在寫人物方面,你收獲到了什么?
6、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⑴默讀討論:
“我”為什么能在歷盡艱苦的、受盡虐待的情況下,咬緊牙,昂起頭?
⑵真情朗讀:
范讀──個人讀──集體讀。
四、真情朗讀,升華感情
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談你對魯迅又有了哪些新認識。
五、探討
題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為“作者與魯迅的一面之緣”,你還有其他有新意的不同理解嗎?
(還可以理解為魯迅先生偉大人格的一個側面,即“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
《一面》教案 3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輕視、徒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
2、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難點:
1、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2、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啟發教學為主,讀、說結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覺學習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采用多媒體電教手段輔助教學。
教材分析:
《一面》是一篇略讀課文,在這篇課文中,作者在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以及“我”的感受時,不惜濃墨重彩,細致入微。特別是六次外貌描寫,由遠及近,由粗到細,逼真傳神,給人一種“一面”勝似數面之感。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感受魯迅先生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導學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學情分析:
課文篇幅較長,教學時,教師可對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稍作介紹。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對魯迅三次外貌的描寫,抓住“瘦”的特點,連同“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這三次外貌描寫表現人物品格。課后,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進一步搜集魯迅先生關系青年成長的故事。
學生活動: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學法指導,課件設計:
采用默讀,觀察、練說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理解感悟,表達分析能力,和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課型:新授課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查找有關《毀滅》《鐵流》及魯迅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了解一個人可以直接接觸他觀察他,但對于像魯迅這樣已經逝去的偉人我們從何了解呢?對!通過他的朋友、親人、同事對他的評價中去了解。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我們學習和平時閱讀的文章中,在魯迅先生侄女周曄眼中魯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在作家蕭紅眼中是怎樣一個人?在偉大的劇作家巴金眼中魯迅又是怎樣一個人?
這些都是熟悉了解魯迅先生的人對他的看法和評價,那對于一個和魯迅僅有一面之緣的公交車售票員阿累眼中,魯迅先生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阿累眼中的魯迅。
二、自讀自悟
1、學生自由默讀思考:討論本文主要講了什么?勾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或句子。按時間順序復述課文內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師生交流《一面》所處的時代背景。
3、在售票員阿累眼中,與魯迅的一面之交,給魯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瘦)
4、勾畫出描寫魯迅瘦的句子,寫下你的感受。
5、仔細品讀寫魯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魯迅的“瘦”:“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臉──瘦!”、“他的手多瘦啊!”
為什么他如此的面黃肌瘦?
魯迅的“精神抖擻”:“頭發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像濃墨寫的隸體一”
6、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你從作者刻意的“瘦”描寫中體會到魯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魯迅剛毅堅強的性格的體現)
7、是怎樣一個人?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三、仔細品讀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1、通過作者的文字,在這短短的一面中,魯迅先生給予作者怎樣的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這一面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誠懇推薦別人的書,多么地謙遜;那“微笑、點頭”蘊含了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
這一面給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和勞苦大眾永遠在一起的!
四、拓展寫作
抓住特征描寫外貌,并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
全文的成功之處,是通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的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了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現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為本班同學或老師畫像。
《一面》教案 4
教學要點:
1、檢查舊課作業;
2、研習第二部分;
3、總結課文
4、討論練習題。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舊課
“揣摩、運用”第五題,先由學生交流,然后教師做適當講解或提示。
二、研習課文和第二部分
1、集體有表情的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劃分層次,概括大意。
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小結:
第一層:寫“一面”給“我”的鼓舞——“我”更加堅強起來。
第二層:寫對魯迅先生的悼念——踏著他的血的足印,繼續前進。
第三層:寫作本文的緣由——“我”不能自已。
3、閱讀討論
(1)“我”為什么能在“歷盡艱苦”、“受盡虐待”的情況下“咬緊”牙、“昂著頭”?
學生閱讀討論,教師明確:
因為與魯迅先生見了一面,它給“我”極大鼓舞,獲得了生命的支柱——“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我”更加堅強起來。
(2)“歷盡”“受盡”“咬緊”“昂著”這一系列動詞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討論、小結:
一系列動詞,表現了“我”在種種艱苦和虐待面前堅強不屈的性格,充分顯示了“一面”給“我”的巨大力量。
(3)文中說“現在,先生是死了!我們不愿恣情地悲痛,這還不是我們恣情悲痛的時候”,你對這句話是如何理解的?
討論,小結:
對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夠的,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這才是對先生最好的悼念。“不是時候”是指當時社會太黑暗,要趕快投入頑強的戰斗,繼續先生未竟的事業。
(4)最后一節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討論、歸納:
既點明寫作緣由,收束全文,又通過議論抒情,表達了對魯迅先生的深切懷念和無限崇敬。“不能自已”強烈地表達了上述感情。
這一部分是寫與魯迅相見一面對“我”產生的深遠影響。
三、朗讀、背誦第二部分
方法:先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然后讓全班同學自由朗讀,要求當堂能背誦,最后檢查背誦情況。
四、總結課文
1、師生共同歸納中心。
明確:本文敘寫“我”偶然見魯迅先生一面的往事,贊頌了魯迅先生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質,表達了作者踏著魯迅足跡繼續前進的革命意志。
2、教師歸納寫作方法。
(1)成功的外貌描寫,突出了文章中心。
例如,對魯迅外貌進行三次集中的描寫,突出地表現了魯迅先生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
(2)對比和襯托的運用,抒情和議論的結合,也有力地表達了中心思想。
例如,“團軟得像一團棉花了”與見到魯迅先生“歡喜得快要跳起來了”的.對比;用工人所受的虐待與歧視和魯迅先生“正直而慈祥的眼光”對比,用陰冷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來反襯魯迅對進步青年的關懷。
五、練習
體會“揣摩、運用”第四題。
六、布置作業
1、預習《一件珍貴的襯衫》。
后記:引導學生理解本段中主要運用了哪種表達方法?
七、板書設計
預習題:
1、熟讀課文。
2、查工具書給加點字注音。
3、解釋下列詞語:
赫然:這里是很鮮明的意思。
優遇:優待。
躊躇:猶豫,拿不定主意。
摩挲:用手輕輕地摸了又摸。
頹唐:精神不振作。
抖擻:振作。
打眼:引人注目。
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別人的便宜。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一面》教案 5
學情分析
文章選材典型,小中見大,于細微處見魯迅的偉大品格,本班學生閱讀面窄,要啟發學生深入討論,小事中所表現出的魯迅的偉大品格,將所見之“小”與魯迅的人格之“大”聯系起來。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學習本文選材典型,小中見大的寫作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魯迅先生關懷進步青年、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感受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魯迅的肖像描寫中體會其性格、精神。結合課文內容,可用朗讀、討論的方法體會其性格、精神。
難點:歸納和掌握肖像描寫的方法。可在分析三次肖像時,引導學生找出其共性,歸納出寫作方法,然后通過課堂片段練習來鞏固。
教學過程
1、提問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少年閏土》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魯迅先生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做了許多讓人難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堅定的斗爭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筆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以至有這樣一個人,因為魯迅與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關于魯迅先生的故事。(板書課題:一面,讓學生齊讀課題)
2、了解背景,作好鋪墊
向學生介紹寫作背景及作者阿累:本文寫于1936年10月,魯迅逝世的當月。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葦,30年代在上海學習、當售票員,后加入共產黨,參加過罷工,1936年后從事寫作和翻譯。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學校長。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齊讀預習提示,整理出預習提示中的三個問題。
問題一: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問題二:在作者眼里,魯迅是個什么樣的人?
問題三:交流交流你對魯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2)讓學生默讀課文,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同時,劃出表明“我”與魯迅先生會面時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和結果的詞語或句子,讓學生讀出來。
時間——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點——虹口公園,內山書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會兒雨,順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經過——翻看書籍,內山老板殷勤接待,買書缺錢,與魯迅會面、交談并接受贈書。
事情的結果——從“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響。
(3)讓學生將上面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和結果聯系起來,回答預習提示中的第一個問題,說說課文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
4、深入探究,體會重難點
(1)讓學生跳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并齊讀出來。提問學生:是按照什么順序進行描寫的?并加以詳細分析。
提示:由遠而近,由粗到細,由略到詳,由整體到局部。
第一處描寫:在暗處,只能模糊辨出形體。寫了長衫(因有顏色)、煙嘴(因有火光)。
第二處描寫:在近處,看得清楚了。寫了面孔、寸發、胡須。這三樣都抓住了特征,直豎的寸發,隸體“一”字的胡須是魯迅形象的特色,而黃白的面孔則是勞累的表現。
第三處描寫:面對面,可以仔細辨認。前兩次描寫的總繪,還是面孔、頭發、胡須、長衫、煙嘴,只是更細致、更具體了。
通過對三處外貌描寫的分析,讓學生明白:與觀察對象的遠近距離不同,觀察到的結果也不相同。這一點在寫作中應當注意。
(2)在課件上展示魯迅的相片,加深學生對魯迅外貌的印象。讓學生結合課文中三處對魯迅外貌的描寫,說說這三處外貌描寫給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魯迅外貌的哪一特征?
明確:“瘦”。(板書:瘦)
(3)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總共有幾次寫魯迅的“瘦”,讀出相關詞句,并找出瘦的原因。
明確:6處。“我們這位戰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給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毀壞了。”
全文共六次寫“瘦”: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從情節發展上,每到一個轉折處,便出現一次對魯迅先生“瘦”的描寫。這樣反復描寫,不僅使魯迅的形象深印在讀者心里,而且構成了一條內在線索,把全文聯成有機的整體。
(4)除了肖像描寫,本文還有語言、動作、心理描寫。其中“我”同魯迅先生的對話很精彩,意味深長,由學生找出“我”同魯迅的`對話,并自找拍檔一起表演對話,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作者內心的感受。
(5)讓學生回答預習提示中的第二個問題:在作者眼里,魯迅是個什么樣的人?
提示:嚴肅慈愛/頑強戰斗/關懷進步青年/無私奉獻。
5、詳析課文,加深理解
(1)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天氣的句子,并讀出來。
明確:“門外,細雨煙似的被秋風扭著卷著,不分方向地亂飛。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樣,冷氣從褲管里向上鉆。”(板書:秋深、風大、天冷)
(2)提問學生:文中對天氣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提示:①既點明了當時的自然環境,又說明了“我”進店的原因;
②通過寫天氣的寒冷襯托內山老板的熱情,魯迅先生的關懷給“我”帶來的溫暖。
(3)提問學生:當“我”發現魯迅譯的《毀滅》時,心情如何?哪里可以看出來?體現了“我”對魯迅先生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驚喜。“《毀滅》?”、“我像得到了保證似的”、“立刻”。得到了保證似的”。體現了“我”對魯迅先生的崇敬與信任,說明魯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4)提問學生:看到魯迅,“我”的心情如何?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指名讓學生朗讀出來。
明確:激動。“那種正直而慈樣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嚴肅和慈受交織著的撫摩似的;我結結巴巴的,歡喜得快要跳起來,我的鼻子陡然一陣酸,像要哭出來。”
(5)指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7自然段,看哪一位學生讀得。提問學生:為什么那個名字在“我”的心理亂蹦,“我”像四周望了望,可沒有蹦出來?
提示:1932年,中國正處于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非常猖獗,大肆捕殺革命人士,各大城市處于一片白色恐怖中,中國革命處于低潮階段。
(6)讓學生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提問學生:
①“我”為什么能在“歷盡艱苦”,“受盡”“虐待”的情況下“咬緊”牙,“昂著頭”?
提示:因為與魯迅先生見了一面,它給“我”極大鼓舞,獲得了生命的支柱——“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我”更加堅強起來。
②“歷盡”、“受盡”、“咬緊”、“昂著”這一系列動詞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明確:一系列動詞,表現了“我”在種種艱苦和虐待面前堅強不屈的性格,充分顯示了“一面”給“我”的巨大力量。
6、課文延伸,升華情感
(1)播放關于魯迅的視頻
(2)讓學生結合課文與視頻,回答預習提示中的第三個問題:談談你對魯迅又有了哪些新認識。
提示:切合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學生自由發揮。
7、布置作業找一部魯迅寫的小說來讀,寫讀書筆記。
板書設計
一面
環境:秋深、風大、天冷
人物:魯迅——瘦——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
事件:贈書給“我”——熱愛勞動人民,關心進步青年。
《一面》教案 6
第一課時
1. 同學們,在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短暫的邂逅,但由于時間短暫,有時會形象模糊,有時會蹤跡全無,而那留在記憶深處,往往都是人生的精華!那么今天,我們就用心感受一下,作者阿累那一段刻骨銘心的往事,去傾聽他向我們講訴那異常珍貴的一面吧。
2. 魯迅逝世前四年,即1932年,懷著對無產階級的堅定信念,他寫了一系列,痛斥帝國主義在中國的走狗對蘇聯無產階級革命的誣告。并親自翻譯,介紹蘇聯無產階級革命文學。1936年10月19日凌晨,在上海逝世,作者正是懷著這種悲痛的心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回憶了1932年秋天,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的情景。
3.速讀全文,找出文中表時間的詞語。
a)本文記敘的順敘是怎樣的?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順序;表時間的詞:1932年秋天,一天中午,還要等半個鐘頭的樣子,這事到現在已經隔了四年)
b)本文記敘的是誰見誰一面?為什么以“一面”為題?
(A、阿累見魯迅先生一面;
B、一方面造成懸念,引起讀者思索,吸引讀者;另一方面突出主題,表時間的短暫,卻能留下異常深刻的印象,無比巨大的精神力量,可見魯迅精神感人之深。)
c)討論歸納本文的中心事件。
時間:1932年秋天的一個中午
地點:內山書店 人物:魯迅先生、“我”、內山老板
事件:魯迅先生薦書、贈書
起因:“我”到內山書店等車、躲雨
經過:“我”渴望得到魯迅譯得《毀滅》,卻無錢購買
結果:魯迅低價賣書并贈書給“我”
3.小結。
作者阿累當時只是上海英商汽車公司的一個普通汽車售票員,可魯迅先生卻能夠親自接待并低價賣書、贈書,可見魯迅先生對進步青年的關心愛護。這正是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精神的真實寫照。同學們課外收集有關“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方面的故事。
板書:一面
魯迅 低價賣書并贈書 阿累 受到巨大精神鼓舞
關心進步青年 化悲痛為力量 繼續前進
第二課時
一、引言。
同學們,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的去世,使人們陷入了巨大有悲痛。紀念魯迅的層出不窮。那么在浩如煙海的紀念中,為什么只和魯迅見過一面的普通工人所寫的這篇能如此感人之深呢?作者是怎樣表現魯迅先生的偉大精神的呢?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敘述者、魯迅先生、“我”、內山老板):
1. 找出文中特寫鏡頭:
(A、書店全景:空蕩無顧客,兩個人用日本話談笑,冷窖;
B、書架一角的近景:架上橫排一列中文的《毀滅》;
C、一本書特寫:書上印著“魯迅譯”三個字。)
2. 本文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通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的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出魯迅的崇高形象和“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精神。其中對魯迅三次肖像描寫,給讀者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找出文中對魯迅肖像描寫的三段,比較其異同。
(A、剛走進門不久:外形:瘦瘦的 年齡:五十歲上下 衣著:穿一件牙黃的長衫
嗜好:嘴里咬著一支煙嘴————輪廓描寫
B、老人走出來時:“瘦得叫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臉色黃里帶白;頭發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象隸體寫的“一”字————近觀外形瘦削而精神钁鑠頑強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形象。
C、魯迅賤賣贈書后驚異:細致刻畫長衫的質地“羽衫”,煙嘴一頭已經熏黑——崇敬)
3. 齊讀三次肖像描寫:文中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征進行描寫?文中滲透著“我”對魯迅怎樣的感情?
(瘦,但精神很好。突出他整個生命獻給人類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滲透著“我”對魯迅先生無限熱愛,無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4. A、當我醒悟到眼前贈書者不是別人,而是一位偉人時,文中怎樣描寫我欣喜若狂的心情,又是怎樣寫魯迅的回應的?
(沒有過多的對話卻勝似千言萬語。一個是興奮的“結結巴巴”快要跳出來;一個是“微笑”“默默點了點頭”,顯示出慈父般的安詳和溫柔。)
B、作者為什么“結結巴巴”?為什么“向四周望一望”?沒有蹦出魯迅的名字?
(“結結巴巴”顯示出作者突然發現自己崇敬、熱愛的魯迅站在身邊,一種深切的感動的`神態和幸福的心情,難于用語言表達。“向四周望了望”表現出當時社會環境的黑暗與險惡,作者有意強壓自己的感情,竭力保護魯迅。表現“我”對魯迅由衷的敬愛之情。)
5. 老人薦書并贈書時,“我”感到驚異;當認出魯迅后,“我”由衷的愛戴、崇敬、激動、狂喜。作者高度贊揚了魯迅先生是同志、朋友、父親、師傅、戰士。這些稱呼有何深刻含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同志:志同道合
朋友:親密無間
崇敬熱愛 父親:崇敬熱愛
師傅:效仿學習
戰士:奮戰不息
6. 讀38段,理解:
“帶著體溫的銀元”:勞動所得,雖少卻很珍貴
“他的手多瘦啊”:魯迅憂國憂民,操勞一生,自我犧牲
“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來”:被崇高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感動
“恭敬地鞠了一躬”:由衷感激和崇敬
7. 齊讀第二部分:
A、難忘的一面對我產生了深遠影響,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我”為什么能在歷盡艱苦受盡虐待的情況下“咬緊了牙”“昂著頭”?
(“一面”給了“我”極大鼓舞,給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我”獲得了精神的支柱,也就更加堅強起來。)
B、怎樣理解我們不愿恣情悲痛?為什么不是恣情悲痛的時候?
(○1表示魯迅逝世后僅僅感到無限悲痛是不夠的,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2當時社會太黑暗,要趕快頑強戰斗。進一步顯示“一面”給“我”的精神力量。)
C、文尾中“在前進中,我不能自已,寫下了上面的話”,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哪個詞集中表現了這種感情?
(對魯迅深切懷念和無限崇敬之情。“不能自已”集中表現了這種感情。)
三、小結。
本文語言極其平常,表達出作者對魯迅真摯而深厚的感情,全文求真意,毫無雕飾的痕跡。既有“理”,又有“情”,從一件平凡的小事,深刻提示了魯迅永遠和廣大群眾在一起的主題,從而使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板書:一面
同志
崇敬 朋友
愛戴 父親
師傅
戰士
以小事,抒真情
《一面》教案 7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研讀課文第1至17節。
2、體會語句中流露的情感。
3、分析課文中第一次外貌描寫。
重點難點
1、把握記敘的要素,注重對人物身份分析。
2、體會我的矛盾心理及對魯迅的感情。
3、分析第一次外貌描寫。
教學方法
閱讀討論,情景體驗,揣摩心理。
教具準備
投影膠片
一、簡介單元教學要求,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單元我們學習了景物描寫,看到景物,能借景抒情,表達內心的思想情感。當你看到人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人的外貌,在第三單元我們將要學習外貌描寫,用外貌描寫來表現人物思想性格。有個名叫阿累的人曾見魯迅一面,就寫了一篇《一面》文章,今天我們就學習這篇文章。(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葦,曾當過汽車售票員,因參加工人罷工被捕判刑,后從事寫作和翻譯。1936年,《中流》月刊要出紀念魯迅逝世的專號,向他約稿,寫下這篇文章。
三、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朗讀生字。
2、概述課文內容,說說課文圍繞“一面”寫了哪些內容。劃分段落。
四、研讀課文1至2節
1、指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去內山書店的原因。
2、討論為什么強調“我”的身份,及“我”疲憊程度。
明確:突出魯迅對普通青年工人的關心,和魯迅書對我的影響之大。
五、研討3至于7節
1、學生默讀3至于17節。
2、簡介當時政治背景,討論:內山老板是日本人,“我”為什么還去內山書店?
明確:“非日本”“西裝同胞”“受著這樣的優遇”的含義;
“非日本”:指口音、語調不完全像日本人,更指那種友善之態不像一般的日本人。含有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唾棄及對同情中國的'日本人士的肯定。
“西裝同胞”:(見課文注釋)側面表現了魯迅先生的大眾立場。
“受著這樣的優遇”:“優遇”指“一杯冒著熱氣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寫內山,也是襯托魯迅。
3、找出課文中哪些語句是對魯迅的外貌作了第一次的描寫,明確抓住什么特征來寫的。其中有哪些詞語是相互照應。(“陰天,暗得很”“模糊辨”與“一亮一亮”照應)
4、討論第五節環境描寫的作用。
5、找出描寫“我”對魯迅書的感覺的句子。分析其中的感情色彩。
明確:“赫然”:字體鮮明醒目;魯迅先生偉大形象引人注意。
“得到了保證”:“我”是個追求光明的進步青年,了解魯迅,對魯迅無比信賴。
“書也太好了……摩挲著那本書”的含義:對魯迅高度肯定信賴,閱讀魯迅的書是身體和精神的愉快的享受。
6、討論“我”為什么會有“窘相”,聯系上下文分析為什么要著力表現“我”的“窘相”。
明確:充分襯托魯迅先生對一個普通工人的體貼關懷。
六、總結本課內容。
七、布置作業
1、整理筆記,預習下文。
2、完成“思考和練習”三1、2。
3、用“赫然”“殷切”“躊躇”“摩挲”各造句。
《一面》教案 8
一、單元及知識回顧:
這周復習,上周我們學習了第幾組課文這一組的主題是什么?(板書:魯迅)那么通過前兩篇課文的學習,你對魯迅先生有了怎樣的了解,用一句話來匯報,不許與別人重復。(開火車來進行,不想說可以說“過”)
二、揭示課文題目:
師: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魯迅是個什么樣的人?(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還有一句話可以做為魯迅一生的寫照,那就是:“俯首甘為孺子牛”。
師:魯迅先生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做了許多讓人難以忘懷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堅定的斗爭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筆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以至于有這樣一個青年(板書:青年),因為魯迅與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關于魯迅先生的故事。(板書課題)
三、釋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發現?
1、(寫事或通過事寫人的文章)如果讓你以《一面》為題寫一件事,你將如何去寫?如果塑造人物形象你會采取什么辦法?
2、這是閱讀課文。這樣的課文應如何去學?(借助連接語,運用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讀懂課文)
四、回顧本單元的讀寫訓練點:體會含意深刻的句子。
通過前兩課的學習,你已掌握了哪些體會含意深刻句子的方法?(聯系上下文;抓重點詞語;結合時代背景;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
那么作者是怎樣寫這件事的?又是怎樣塑造人物形象的?下面我們就運用以上的方法學習本課。
五、讀銜接語,明確要求:
讀,然后說說知道了什么?
六、初讀課文解決第一個問題:
1、第一遍讀文應該解決什么問題?(讀正確,讀流利)
2、因為全文篇幅較長,所以老師直接檢查讀文。大家一邊聽讀音是否正確,一邊思考第一個問題。
3、正音。讀準讀讀記記中的詞語。交流對生詞的理解。
4、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
七、理清文章的.思路:
那么文章除了具體寫我和魯迅一面之交的經過,還寫了什么?(影響)因此課文可以分幾段?怎樣分?(板書:印象、影響)
八、再讀課文,解決第二個問題: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劃出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并反復朗讀,體會在作者眼里,魯迅是個怎樣的人?
2、交流畫出的句子。(六句)
3、讓我們六句話連起來讀一讀,看看魯迅留給作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板書:瘦)
4、魯迅先生為什么會這么瘦啊?
(針對學生體會句子的方法,給予小結、鼓勵)
師小結:直到逝世前三天,魯迅先生還在為曹靖華的譯作寫序,逝世前兩天還在寫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他是被工作拖垮的呀!
5、除了“瘦”,魯迅先生還帶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瘦但很有精神 板書:精神)
6、是的,瘦但卻有精神。你能通過朗讀展現“我”所見到的魯迅嗎?選擇印象深刻的一處。(師生交流朗讀情況)
7、小結:所以說,剛才我們所讀的描寫外貌的語句,既寫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又是魯迅剛毅堅強的性格的體現。
8、讀了寫外貌的句子,請你再快速閱讀其它內容,看看你對魯迅會有哪些新認識。作一下批注,再和同學交流。(對勞苦大眾深切關懷;謙遜;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希望;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
小結:只是和作者的一面之交,不但給作者,也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那么,這一面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指板書小結)
九、回到全文:
1、題目《一面》怎樣理解?
2、那么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
十、作業:
魯迅的精神一定又一次震撼了你的心靈,課下再讀關于魯迅的書籍,進一步認識這位偉人。
《一面》教案 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魯迅先生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質。
2、揣測抓住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讓同學閱讀有關阿累、《毀滅》、《鐵流》和魯迅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新課
通過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們對魯迅有了一定的了解。魯迅一生中做了許多令人難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堅定的斗爭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筆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年輕的汽車公司售票員阿累,因為魯迅與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在他的眼中,魯迅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今天我們將一起走近阿累眼中的魯迅。
板書課題:
一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勾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和句子,按時間順序復述課文內容,弄清事情起因、經過和結果。
同桌交流以后老師再指名提問。
(只要同學說出自身的理解即可,老師指導同學把語言說完整、正確。)
三、深入探究,體會重點語句
1、在阿累眼中,魯迅是什么樣子?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仔細朗讀。
(文中有六次對魯迅先生的外貌描寫。)
2、與魯迅的一面之交,留給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這六處的外貌描寫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3、為什么他如此瘦?
4、通過細讀這些外貌描寫,你體會到魯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了嗎?
以上問題小組進行深入討論以后,再全班交流。讓同學體會到魯迅先生的性格剛毅堅強,他用筆當槍,與xxx派、黑暗社會進行著不屈的斗爭。
5、熟讀描寫魯迅外貌的'句子,寫下自身的感受。
四、仔細品讀,體會魯迅先生對青年的關懷
1、在這短短的一面中,魯迅先生給予了作者怎樣的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從哪里能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情?
3、這一面對作者發生了怎樣的影響呢?結合課文談談自身的感受。
(小組討論、交流,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回答問題。老師引導同學談出自身內心真實的想法,并積極鼓勵,讓同學敢于大膽發言。)
歸納: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魯迅先生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魯迅先生誠實地推薦他人的書,蘊含了魯迅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
正是與魯迅先生見的這一面,給了作者極大的鼓舞,是作者獲得了生命的支柱──魯迅是同我們一起的!這是作者在種種艱苦和險惡面前堅強不屈的力量源泉,是這“一面”給了作者巨大力量,是這“一面”鞭笞作者不時進步。
五、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1、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發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難忘的一面。
2、本文最大的勝利之處是通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的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了魯迅先生的高尚形象,表示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對你熟悉的一個人進行外貌描寫。
3、研討:
題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為與魯迅一面之緣,你還有其它不同的理解嗎?
(還可以理解為魯迅先生偉大人格的一個側面,即“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
《一面》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面孔、輕視、陡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
1、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2、感受魯迅關懷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少年閏土》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魯迅先生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做了許多讓人難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堅定的斗爭和犀利的批判文筆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以至于有這樣一個人,因為魯迅與他的一面之交而懷念不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關于魯迅的故事。
教師板書課題:一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全文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按時間順序,記敘了作者與魯迅見面的全過程。
先寫“我”與魯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寫內山的熱情接待和“我”買書缺錢造成的窘況。
這一部分重點寫“我”與魯迅的會面。
第二部分:寫一面之交對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響。
三、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三處外貌描寫。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
(2)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揪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3)我很驚異地望著他: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揪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
3、仔細閱讀三處外貌描寫,思考:
這三處外貌描寫有什么共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4、引導學生思考:文中這三處描寫有什么作用?
四、品讀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1、通過作者的文字,在這短暫的一面當中,魯迅先生給予作者怎樣的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誠懇推薦別人的書,多么謙虛;那“微笑、點頭”蘊含著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
同時,“一面”給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笞著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和勞苦大眾永遠在一起的!
正是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記住這難忘的“一面”。
五、拓展寫作,布置作業
1、抓住特征描寫外貌,并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處,是通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的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現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
2、搜集魯迅關心青年成長的故事。
《一面》教案 11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刻畫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方法。
二、學習魯迅同情、愛護勞苦大眾,和工農站在一起的崇高精神和堅定立場,激勵學生以魯迅為榜樣,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三、掌握字、詞:
教學設想:
一、安排三教時。
二、引導學生體會三寫魯迅肖像在反映人物精神、氣質上的作用,是本文教學的重點;通過“‘一面’的印象的分析,加深對‘一面’的力量”的理解,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三、三寫肖像的文字,可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講解和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四、以課文為借鑒,結合作文,寫一個初次相識的人的外貌特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
《一面》是一篇回憶魯迅的文章,最初發表在1936年11月5日出版的《中流》雜志一卷五期上,當時離魯迅逝世只有半個月時間,第二年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魯迅先生紀念集》。在這以后的四十多年中,多次被收入各地結集出版的魯迅回憶錄里。作者阿累當時是上海英商汽車公司一個普通的汽車售票員,他回憶了在內山書店與魯迅先生偶爾相遇的“一面”的印象,逼真地勾畫了魯迅先生真切動人的形象,從而寫出了“一面”的力量、“一面”的意義,從一個側面深刻地反映了魯迅先生的崇高精神,揭示了魯迅先生是和勞苦大眾永遠站在一起的這一深刻主題。用“一面”作題目,樸實、親切,反映的是記敘的中心:“一面”的印象;同時也是主題所在:“一面”的力量——“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我們只有踏著他的血的足印,繼續前進。”
二、檢查課前預習。
課前要求預習、掌握字、詞。堂上檢查正音、正字、釋義、(詳見“教學目的”三),展示小黑板,拼音由學生上黑板填寫,辨形可以安排選字填空練習,釋義是口頭回答。
三、劃分段落層次。
(一)確定自然段。
1、教師指導:獨立成節的一段文字最末一個標點符號如果是冒號或者是破折號,那么劃分自然段時,應該將下一個獨立成節的文字一起劃為一個自然段。
2、學生標自然段。全文計35個自然級。
(二)劃分段落層次。
根據學生討論歸納:全文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31自然
段,“一面”的印象。第二部分:32——35自然段,“一面”的力量。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三個層次:①1——3自然段,交代時間、地點、事體和人物;②4——14自然段,寫“我”渴望得到魯迅譯的《毀滅》卻又無錢購買的矛盾心里;③15——31自然段,寫魯迅低價賣書和贈書。
四、指導學習課文。
(一)學習1——3自然段。
1、提示:這一層首先交代了時、地、人、事,引導學生分別劃出。“接連一個禮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車上搖晃十一個鐘頭”,以至于“已經困軟得像一團棉花了”,這是舊社會汽車工人生活的寫照。“搖晃”一詞形象地寫出了工人辛苦顛簸的生活。
2、借助注釋簡介內山書店店主內山完造。內山完造,日本社會活動家,中國人民的朋友。1913年他來到上海,當過日本藥房職員,后來開設內山書店,與魯迅交誼很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回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他致力于日中友好活動,任日中友好協會副會長,曾經多次訪問中國,1959年在北京病逝,遺體葬在上海。著有《一個日本人的中國觀》、《花甲錄》和記述中國見聞的隨筆集數種。
3、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提示,這一自然段是第一次集中筆墨寫魯迅肖像。在寫肖像之前,首先寫書店里“有兩個人用日本話在談笑”,“說得很快”、“有時忽然一陣大笑,象孩子一樣的天真”,氣氛和諧而又活躍。文章由朗朗的笑聲寫到“模糊辨出”的最初印象,因為是“陰天,暗得很”,又是在“店后面長臺子旁”,印象當然不甚清晰,卻也勾出了人物的大致輪廓反映了人物的外貌特征。
提問:作者是抓住人物怎樣的外貌特征,勾勒出魯迅的大致輪廓的.?學生回答,教師的摘要板書:“瘦瘦的”、“五十上下”(以上總寫大概的印象)、“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里咬著一支煙嘴”(再從衣著、嗜好寫印象)。
(二)學習4——14自然段。
1、這一層,寫了作者翻檢書籍和內山老板的殷勤接待,寫了“我”渴望買書卻又力不從心的矛盾心理。先看,翻看南面一排社會科學雜書,作者覺得怎樣?翻到《毀滅》一書時,“我”的心情又怎樣?為什么?學生回答,明確:一般的社會科學雜書,“覺得沒有什么合意的”,翻到《毀滅》時,馬上記起雜志上介紹過“是一本好書”,又見到“魯迅譯”三字,“便像得到了保證似的,立刻從書架上抽下一本”,可見魯迅著作的感召力,魯迅是為勞苦大眾說話,和勞苦大眾心心相通的。
2、出示小黑板,要求學生將第5自然段刪節過的文字與原文比較,怎樣才能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感情?
“……忽然,我看見架上橫排著一列中文的《毀滅》。我記得一本什么雜志上介紹過,說是一本好書。看一下那書脊,赫然印著“魯迅譯”三個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證似的,立刻從書架上抽下一本。”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歸納:“《毀滅》?”加上這一句,更顯出“我”的驚喜之情,作者又是在翻檢過一般的社會科學雜書作過比較之后,此時,盡管“秋風”“細雨”(作者在這里用了一個“扭”字,很形象,把風雨人格化了),“店里冷得象地窖一樣,冷氣從褲管里向上鉆”,“我”卻就像在黑暗中見到了光明,地窖里遇到了陽光一樣,驚喜之情,無可言狀,“《毀滅》?”句正表達了我的這樣一種心情,表達了“我”渴望讀到魯迅的書的一種急切之情。“赫然”表達了對魯迅的無比敬仰,“……便……立刻……”,又表達了驚喜之情。
3、請大家說說這里的“忽然”一詞的作用。
在學生議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作者對社會科學雜志不合意,“秋風”“細雨”又令人冷得掃興,通過“忽然”一轉,又是另一種感情,這樣不僅使前后文貫連了起來,而且突出了作者想得到《毀滅》的渴望和對魯迅的崇敬的心情。
4、指名朗讀第4、5自然段,加深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及其對魯迅崇敬的心情。
5、指名朗讀第6——14自然段,體會內山老板對“我”熱情接待的感情。內山老板是魯迅先生的朋友,我們中國人民的朋友,他是這樣同情中國、同情窮苦工人,內山老板確是值得我們敬愛和感激的“先生”。
6、引導學生找出反映“我”渴望看到魯迅譯的《毀滅》,卻又無錢買書這種矛盾心理的詞語、句子。詞語:“窘”、“躊躇”、“摩挲”,引導學生看課本有關注釋;句子:“……拿在手里,有一種怪舒服的感覺”“飯是不能不吃的,然而書也太好了……我摩挲著那本書,舍不得丟開,不說買,也不說不買。”
矛盾又是怎樣解決的呢?下一課再學習。
五、布置作業
除常規作業外,可加下面標點訓練:
給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標點(不看課文,作后自對):
忽然我看見架上橫排著一列中文的毀滅毀滅我記得一本什么雜志上介紹過說是一本好書看一下那書脊赫然印著魯迅譯三個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證似的立刻從書架上抽下一本。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學生上黑板,摘要出第一次寫魯迅肖像的主要詞句。
二、繼續指導學習課文。
(一)“我”正躊躇,老人出來了。文章又一次集中筆墨描繪了魯迅的肖像,請同學們集體朗讀二寫肖像的第16自然段,并與一寫肖像作比較。學生齊讀節16自然段。
(二)指定學生上黑板摘要寫出二寫魯迅肖像的主要詞句,教師整理、修正(板書要求參考板書設計總表有關部分)。
(三)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分析:這段肖像描寫,文字雖然不多,卻是十分逼真地再現了魯迅外形消瘦精神卻很好的形象特征。作者與魯迅面對面觀察更為仔細,描寫也就進了一層,先寫面孔,次寫頭發,再寫胡須,就像電影中逐漸放大的臉部特寫鏡頭一樣,把人物最鮮明的外表特征,由整體到局部再到細部,逐一展現在讀者眼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寫肖像只是突現了“瘦瘦的”“穿一件牙黃長衫”“嘴里咬著一枝煙嘴”的外表特征;二寫肖像,從瘦入手著重寫他的精神特征。“他的面孔是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反映了“這位戰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給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毀壞了”,接著通過“但是”一轉,由“一根根精神抖擻”的頭發、“很打眼”的濃黑的胡子,寫他“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完全是個戰士的精神狀態。(要求學生在有關詞語下劃線。)
(四)集體慢速朗讀第16自然段,體會作者通過最鮮明的外貌特征,描繪出魯迅精神狀態的肖像寫作特點。
(五)第17自然段寫作者仔細觀察后的深刻感覺,使讀者進一步加深印象。請同學上黑板作這方面的選詞填空練習(出示小黑板):
“你要買這本書?”他看了我一眼。那種正直而——(慈祥、安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按摩)(嚴厲、嚴肅)和——(慈祥、慈愛)交織著的——(撫摩、撫摸)似的。
(六)要求學生在16——23自然段中分別找出人物肖像描寫(通過人物外貌的描繪,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做肖像描寫)、語言描寫(通過人物語言,去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做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用人物行動去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做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用人物的所想所感去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心理描寫)的有關文字。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①肖像描寫集中在第16自然段。②語言描寫:“你要買這本書?”“你買這本書吧——這本比那一本好。”這種誠懇的勸告,充滿了感人肺腑的摯愛。③行動描寫:“他看了我一眼”、“他從架上扳下一本書來”、“用竹枝似的手指遞給我”,這樣的誠懇、熱情,這與平素見到的“西裝同胞的嘴臉”正好形成鮮明的對照。心理描寫,集中在第17、第21兩個自然段。本文較好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手法。
(七)講讀第24——31自然段。
教師范讀。簡析:通過對話描寫,說出了魯迅的贈書。魯迅的贈書使作者大為感動、振奮,平添了力量,恢復了勇氣。在這基礎上,三寫魯迅肖像。我們看,三寫魯迅肖像與前兩次的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點?(學生回答,教師邊歸納邊板書)第三次肖像描寫,既寫外貌,又寫精神,是前兩次肖像描寫的綜合。這是它的主要特點。同時,對煙嘴和長衫寫得更細了:左手里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牙黃羽紗的長衫”作者所以一再寫這些特點,目的是為了表達作者對魯迅的崇敬心情和使讀者對之不斷加深印象。(要求學生將第三次肖像描寫與前兩次相同的和不同的,分別用雙線和單線把它們劃出來)當作者想起這正是哪本雜上的一段訪問記所寫的時,他的心情無比激動。請同學們回答,哪些詞、句表達了作者激動的心情。學生回答,明確:“您就是——”,“——”這里表示由于十分高興激動而說不出話來:“結結巴巴”、“喜歡得快要跳起來”;“一定是他!”“一定是他!”的重復;兩個“蹦”字。魯迅的表情是“微笑”、“點頭”,顯得那樣的安祥、慈愛,充滿了對窮苦工人的信賴和關切,對青年一代的鼓勵和希望。
指名朗讀第30自然段。啟示體會用詞:同志、朋友、父親、師傅、戰士。
集體朗讀,要求將第27自然段和第30自然段中“這一來不會錯了……越老越頑強的戰士”連起來讀,進一步體會通過肖像描寫突現人物性格和精神的作用。“我又仔細地看他的臉——瘦!”“——”,用時間的停頓突出“瘦”,與上文的頑強呼應,顯示了魯迅的精神狀態。
(八)結語:“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甚至親自送書給一個被壓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工人,這是對勞苦大眾的深切關懷;孩子般天真的笑聲,使人想見先生性格的爽朗;誠懇地推薦別人的書,先生又是多么謙遜;那“帶著獎勵似的微笑”、“點頭”,蘊含了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而先生那“黃里帶白的臉”,“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擔心”的身體,正反映了他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于細微處見精神,魯迅的品格是多么偉大!“一面”的印象有著無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三、布置作業:
(一)課本“思考和練習三”。
(二)預習思考:課本“思考和練習二”。
第三課時
一、復習舊課,檢查“作業(一)”,答案參見前兩教時的有關內容。(教師歸納時,出示板書設計總表)。
二、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一)集體慢速朗讀第32自然段,體會作者為什么能在“歷盡……”“受盡……”“艱苦”和“虐待”的情況下,能“咬緊”牙,“哼都不哼一聲”,“總是昂著頭”?這力量是從哪里來的?
學生思考、議論,明確:這力量是從“一面”來的,是“一面”給了作者這樣巨大的精神力量。因為“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
提問:在這一段里接連用了一系列動詞,從表達思想內容來說,起了什么作用?
學生議論回答,明確:這一系列詞都是寫“我”在種種艱苦和非人的待遇面前怎么能咬緊牙關,昂首挺胸的,充分顯示了“一面”給人的巨大力量。
提問學生:“歷盡”與“受盡”的位置在文中能否對調?明確:不能。互換后動賓搭配不當。
(二)學生自由默讀第32自然段 加深理解上述內容。
(三)齊讀第34、35自然段。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的深切懷念和無限崇敬的心情,同時也進一步寫了“一面”的力量,決心“踏著他的血的足印,繼續前進。”
(四)集體朗讀第二部分。
三、課文小結與當堂鞏固練習
四、布置課外作業
【《一面》教案】相關文章:
一面的教案03-03
一面優秀教案08-26
一面語文的教案設計02-12
一面語文的教案設計(5篇)02-13
一面語文的教案設計5篇02-13
一面的作文08-11
一面的作文11-12
第一面作文07-09
我是一面墻作文08-06
匆匆一面作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