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骨氣》教學設計2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談骨氣》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談骨氣》教學設計(通用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談骨氣》教學設計 1
一、課題:
談骨氣
二、課型:
新授課
三、執行人:
學校 編號
四、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用事實作論據的寫法
2、學習本文嚴密的層次結構
3、學會用簡短的語言概括事例的方法
4、認識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五、教學目標
1、課目內容分解
課目名稱 知識點 學習水平
識記 理解 應用
談骨氣
1.用事實作論據的寫法 √
2.嚴密的層次結構 √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事例 √
4.認識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
2、具體描繪各知識點教學目標
知識點 學習水平 描述語句 行為動詞
1 理解 三個事例如何證明論點的 理解
2 理解 課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理解
3 概括 用自己的話概括事例 運用
4 認識 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體會
六、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事實作論據的寫法
難點:怎樣用論據證明中心論點
七、媒體的選擇與組合
1、設計思想
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及教學需要,有必要借助計算機,以聲音和文字、音樂及故事展示課文寫作的背景、論據及文章結構。
2、媒體選用情況
知識點 媒體類型 媒體內容 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 使用方法
1 多媒體 展示目標 讓學生明白學習目標 看、記
2 多媒體 作者背景 為理解課文打基礎 聽、看
3 多媒體 論據 理解議論文中的論據 思、看
4 多媒體 課文結構 論據如何證明論點 思、看
八、教學過程
1、教學過程 簡述
首先用歷史上有骨氣的例子引入課題,接著學生自學課文,找中心論點和論據,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論據,然后探討課文是怎樣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重點理解課文的結構,這是一篇非常好的議論文,可作為學生學習議論文的典范文章,因此,深入理解課文的結構對學生掌握議論文和以后學寫議論文都有好處。
2、教學結構流程圖(附后)
九、板書設計
談骨氣
講道理 擺事實
富貴不能淫 文天祥慷慨就義
貧賤不能移 窮人不食嗟來食
威武不能屈 聞一多寧死不屈
《談骨氣》教學設計 2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憽叭恕弊郑┩瑢W們,這是一個“人”字,人之所以能夠站立,主要是因為人有骨頭,骨頭是人體內最堅硬的部分,骨頭就是這樣寧折不彎,因此,我們把剛強不屈的氣概叫骨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談骨氣》(板書)
二、簡介作者,介紹議論文的基本知識,提出預習思考題。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吳晗,他就是一位有骨氣的人,他堅持真理,反對邪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骨氣的人寫的這篇“談骨氣”。這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通常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單元提示已告訴我們,論點是作者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和主張,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或道理,那么論證就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F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舉例證明部分,按提出論點、證明論點和結論給文章劃分層次,并且利用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疑難字詞。
三、檢測預習情況。
、艡z測字詞。(出示卡片)丞:chéng強調職位高。
祿:lù強調古代有高官就有厚祿。
、平Y構。(板書)
四、學習主體內容:
㈠學習提出論點部分。
1、作者提出了什么觀點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一部分。(回答,板書)
2、作者在提出這一論點時帶著一種怎樣的感情呢?我們不妨對比閱讀一下。如果把這句話改成“我們中國人有骨氣”,請同學們體會一下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同桌小聲商量)
——————很明顯,原句語氣肯定,“是”有強調的作用,表達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這一感情始終貫穿全篇文章。請同學們再充滿激情地把論點齊讀一遍。
3、提出論點后,作者引用了孟子的三句話,這三句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齊答,從內容上解釋了骨氣的含義。請同學們把孟子的話背下來。(師板書)
第二段用孟子的話解釋了骨氣的含義,第三、四段指出了骨氣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同時代,不同階級骨氣的含義也不同,但是中國人的骨氣都體現了“堅定不移地為當時進步事業服務”這一原則,這兩段既是對論點的'補充,同時又領起了下文。
㈡學習證明論點部分。
1、文中選取了哪些事例來支撐論點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乎簡潔的話概括出來。(板書)
2、學習“文天祥拒不降元”的事例。
、艦榱耸雇瑢W們更具體介紹文天祥的事跡,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幻燈片。引出《過零丁洋》時,請學生背誦(已學習過),釋典故“汗青”。
課文中記敘得較簡略,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只需簡明概括即可,而在記敘文中則要求具體,生動形象,以情動人。這也是議論中的記敘和記敘中的記敘的不同外。
⑵思考,哪些關鍵詞語體現了文天祥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獔詻Q拒絕。
、俏奶煜榈氖吕龔哪膫角度證明了論點?—————富貴不能淫,他后來寫下的《正氣歌》就是他有骨氣的再次體現。
、鐚W習“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事例。
⑴默讀課文,提出要求,復述事例。要求:準確、清楚、完整。
、普垖W生動筆畫出“擺”“吆喝”“顯然”三個詞,思考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原因:人格受到了污辱。
、钦垖W生帶表情冒號后描摹窮人面對污辱性施舍時心里要說的話。
、仁吕淖饔茫簭摹柏氋v不能移”的角度說明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鑼W習“聞一多寧死不屈”的事例。⑴找出敘議分界處。女生讀記敘,男生讀議論。出示幻燈片,介紹聞一祥一事跡。
課文中哪些詞語體現了聞一多的英雄氣概這一段的議論與前兩個事例的議論相比,有什么特點?強調支撐論點可以是事例,也可以是名人名言。這樣更具說服力。
⑵事例作用:從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論證了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㈤小結:第三部分用了三個事例,各突出一個方面,從不同的角度證明了論點。中國人有骨氣的事例很多,作者只選取了這三個事例,有代表性嗎?———————時代跨度大,縱橫古今,從身份上,務階層都有,有代表性。且順序不能調換。時按從古至今的時間先后順序安排材料的,且與論證孟子的話相一致。
㈥學習最后一部分。
⑴齊讀最后一段?偨Y無產階級的骨氣。
⑵聯系時代背景,講本文的意義。
①讓學生列舉無產階級革命戰爭歲月中有骨氣的人畫。
、诼撓诞敶泄菤獾娜耍汉幽相囍菔宙偼鹾哟宓膶O天帥。出示幻燈片材料。結合書后題,請學生談看法,然后,介紹孫天帥的近況。
、亲寣W生列舉身邊有骨氣的人,并且思考,當代中學生怎樣做才算有骨氣呢?設計情景,講座發言。
、儆龅綄W習上的困難時
、谟龅缴畹睦щy時
③遇到外賓時
、苡龅絼e人污辱時等等。
小結:我們要弘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㈦布置作業
、沤Y合本文,了解議論文的基本知識。
、品e累本課中認為好的詞語。
⑶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做一個有骨氣的人,把感受寫在日記上。
《談骨氣》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理解“骨氣”的內涵,認識中華民族有骨氣的典型代表人物及其事跡。
學習本文的生字、生詞,理解作者闡述的“骨氣”的內涵。
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學習做有骨氣的人。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骨氣”的內涵,認識中華民族有骨氣的典型代表人物及其事跡。
難點:學習本文的生字、生詞,理解作者闡述的“骨氣”的內涵。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播放一段《臥虎藏龍》的電影片段,讓學生感受到片中主人公大俠孟良崮以身殉國的英勇形象,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內容。
介紹作者:吳晗,原名吳春晗,浙江義烏人。中國現代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曾任云南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光華大學、燕京大學教授兼系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華北日報》主筆。
閱讀課文,初步理解文意。
分析課文:本文以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為依據,闡述了中華民族有骨氣的典型代表人物的事跡,弘揚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文章從孟子的名言入手,引出了本文的主題——談骨氣。接著列舉了歷史上一些有骨氣的人的事跡,如文天祥、朱自清等,突出了他們身上所具有的民族精神。最后總結了全文,強調了做有骨氣的人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你對“骨氣”的理解是什么?
。2)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讓你感到有骨氣的人或事?請舉例說明。
。3)你認為現代社會還需要弘揚“骨氣”這種精神嗎?為什么?
(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課堂小結:本文通過對孟子名言的闡述,讓我們認識到什么是骨氣以及中華民族歷史上一些有骨氣的'人的事跡。通過學習本文,我們不僅了解了民族精神的內涵,也激發了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希望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作業布置:請同學們寫一篇以“做一個有骨氣的人”為題的作文,字數不少于500字。
《談骨氣》教學設計 4
一、授課對象:
由于版本不同,這篇課文編進的年級也不同,所以假定為七年級上冊,學生初次接觸議論文。
二、課型:
講授課
三、教學目標:
1、感受議論文與記敘文的不同
2、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知識
3、正確理解“骨氣的”含義,體會所舉的三個例子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論點的提出
。2)論點、論據、論證及三個事例的典型性
2、教學難點:
領會作者如何圍繞中心論點,精心選取典型事例進行論證的寫作方法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
介紹有關議論文的知識
1、議論文的三要素
2、論點的特點,位置
3、論據的分類
4、論證的方法
5、議論文的結構
第二課時
一、回顧議論文知識
三要素
論點:見解和主張(靈魂)(證明的是什么)
論據:論述論點的材料(用什么來證明)
論證: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怎樣來證明)
議論文的結構
引論——提出問題(亮出自己的觀點)
本論——分析問題(用論據)
結論——解決問題
二、新課導入:
(基本知識)
1、簡介作者:吳晗(1909—1969),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2、寫作背景:時間1961年1959年到1961年我國的經濟建設和人們生活水平處于一種非常困惑的時期
原因:黨的政策失誤
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
蘇聯無理撤銷援助(重點)
造成一大批人面對困難,對當時的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動搖的想法,甚至產生畏懼和退縮這樣的想法,在這個時刻,作為歷史學家,吳晗站出來,用這篇文章亮明了自己的觀點,意在與告訴全體中國人我們是有骨氣的子孫,我們應該發揚這種有骨氣的精神去克服當前面對的困難(體現議論文的針對性)
3、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4)引論(提出問題)
。5—9)本論(分析問題)
(10)結論(解決問題)
4、學習引論部分:
。1)第一自然段: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固定句式“是……的”:增強肯定語氣的作用。
假設提問:去掉兩個字“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你們覺得那一句話更具有自豪感呢?原因:作者把自己作為有骨氣的中國人的一員,自豪地代表全體中國人來說出這樣的口號,所以說這是更增強了作者的那種自豪感。
過渡:作者吳晗沒有一上來亮明觀點之后,就跳入到第二部分,5到9的舉例論證,而是用了2、3、4自然段對骨氣的含義,以及對骨氣的發展演變做一個概括,在這個基礎上,充分解釋了論點的基礎上,才進入了論證的過程。
第二自然段:骨氣的含義
作者為了更好地說明什么是骨氣,引用了孟子的一短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富貴不能淫:富貴不能使之迷惑
貧賤不能移:貧賤不能使之動搖
威武不能屈:威脅與武力不能使之屈服
此之謂大丈夫:這就是大丈夫(大丈夫:有志氣有作為的男人,對于現在已不僅指男人)
作者的解釋:高官厚祿收買不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的大丈夫,來進一步解釋了孟子的三句話。
第三自然段:骨氣的相關問題
“我國經過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很多這樣有骨氣的人,我們就是這些有骨氣的人的子孫,我們是有著優良革命傳統的民族”
意在說明有骨氣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
第四自然段:骨氣的相關問題
骨氣的具體含義根據社會,階級的不同,而不同(舉例:抗日時期)
但是評價骨氣的原則是不變的,堅定不移的為當時的`進步事業而服務,在這基礎上提出了,我們要學習我們祖先的骨氣。
。1—4)段意:亮出觀點,用孟子的話,解釋了骨氣的含義,指出有骨氣是我們民族的傳統,號召我們向祖先學習。
第三課時(講授內容)
一、回顧議論文知識
三要素:
論點:見解和主張(靈魂)(證明的是什么)
論據:論述論點的材料(用什么來證明)
論證: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怎樣來證明)
議論文的結構
引論——提出問題
本論——分析問題(用論據)
結論——解決問題
二、學習本論部分:
論據
1、南宋的文天祥
處境:關在獄中,元誘投降拒絕降元“富”
論述:正氣歌
2、古代的窮人
處境:餓得快要死了,拒絕施舍。
給的方式:丟,嗟,來食帶侮辱性
施舍者的嘴臉:慈善家的面孔,喲喝一聲“喂,來吃”
為人辦事:有背良心的事,有違人格的事
評論:寧可餓死,也不吃你的飯(心理活動)——夾敘夾議“
貧”
3、民主戰士聞一多
處境:明知有人暗殺他,還有繼續工作
體現骨氣的一句話:被害前幾分鐘還大聲疾呼,痛斥國民黨特務
用毛主席《別了,司徒雷登》贊揚聞一多,“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體現骨氣)
“威”
分析三個事例:
1、由古及今,古代——現代
2、地位階層涵蓋大,封建士大夫——下層人民——知識分子
(代表性)
曾想過用朱自清的例子。
朱自清的例子:抗日戰爭勝利后,美國投放救濟糧的時候,朱自清當時是一身重病,但寧愿餓死也不愿領美國的救濟糧,后來貧病交加去世了,去世之前還立下了遺囑,叫家里的人絕對不要去領救濟糧。
選擇窮人的原因:論據的涵蓋力,普通來百姓獨具有這樣的骨氣,何況知識分子呢
三、學習結論部分
歸結上文,無產階級骨氣的含義
四、整體板書設計
引論: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本論:
1、文天祥,拒絕降元“富貴不能淫”
2、古代窮人,不吃嗟來之食“貧賤不能移”
3、聞一多冷對暗殺分子“威武不能屈”
《談骨氣》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投影)
1、學習課文運用典型事例論證中心論點的寫法。
2、理解“骨氣”的含義,認識當前我們應該提倡什么樣的骨氣,怎樣才能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3、積累下列詞語。
吆喝 拘囚 丞相 高官厚祿 大聲疾呼 拍案而起
嗟來之食 寶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二、課時:
一課時
三、教學重點
本文是怎樣選擇和安排典型事例,用事實證明觀點的。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961年我國正處在經濟暫時困難時期。為了讓廣大人民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學習偉大先人的'榜樣,從他們勤勞、智慧、勇敢的美德中汲取力量,斗志昂揚地建設我們的祖國,歷史學家吳晗寫了這篇熱情洋溢的文章——《談骨氣》。
板書課題:2談骨氣吳晗
2、作者簡介
吳晗——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省義馬人。
3、生字詞學習(資料)
1)要求學生齊聲朗讀生字詞。
2)要求學生把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解決。
4、輕聲朗讀課文,標好段序。同時思考下列問題:(投影)
1)作者在課文中提出什么主張?
明確: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即中心論點)
2)開頭引用孟子的話有什么作用?
明確:引用孟子的話,是為了具體解釋“骨氣”的含義
(全班齊讀第一、二自然段,深入理解“骨氣”的含義)
3)(點名朗讀三、四自然段)要求學生概括段意,分析它們與中心論點的關系。
明確:
第三段:從歷史的角度,指出有骨氣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每個時代都有有骨氣的人。
第四段:從繼承的角度,指出不同時代“骨氣”含義也不同。
這兩段是對“骨氣”含義的深層分析,增強了說理的力度。使中心論點具有不辯駁的氣勢,支持論點。
4)課文提出中心論點后,用什么材料來證明論點的?
明確:精選三個典型事例,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論證中心論點。
5)要求學生口述文中的三個事例并分別擬上小標題。
《談骨氣》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了解什么是骨氣,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體會本文精煉、嚴謹、雄辯的論證藝術,學習議論文的基本寫法。
二、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論證的方法和過程。
理解“骨氣”的含義。
三、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氣。
學習本文精煉、嚴謹、雄辯的論證藝術。
四、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孟子的資料。
準備一些有關骨氣的典型事例。
五、教學過程
導入:什么是骨氣?骨氣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堅貞,是一種剛強不屈的氣概。一個人有骨氣,就會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標;一個民族有骨氣,國家就會繁榮昌盛。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個有骨氣的人呢?今天,我們來學習《談骨氣》。
介紹作者及本文的`背景: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他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他的一生,曾過著長期的私人講學的生活,中年以后懷著政治抱負,帶著學生周游列國。晚年回到故鄉鄒國,從事教育和著述。《孟子》是記錄他的思想和與門徒及其朋友的問答內容的書!墩劰菤狻愤@篇議論文是作者針對當時一些人污蔑中國人崇拜帝國主義者和買辦文人,鼓吹中國人缺乏骨氣的言論而寫的,鮮明地提出了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觀點。
整體感知:本文從三個方面論述了中國人有骨氣的主要表現: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三個方面按照思想覺悟的三個階段逐漸遞進展開。其中,第一個方面側重于論述有骨氣的人在面對金錢利益時毫不動搖;第二個方面則側重于論述有骨氣的人在面對人格侮辱和貶低時能夠堅守尊嚴;第三個方面則進一步深化了前兩個方面的內容,側重于論述有骨氣的人在面對武力威脅時毫不屈服。
深入研讀:本文在論證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方法,包括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和道理論證等。其中,舉例論證主要是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證明論點;對比論證則是通過對比不同人物的行為和態度來進一步強調論點的正確性;道理論證則是通過深入剖析人物的思想根源來闡述論點的合理性和正確性。
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尋找現實生活中“骨氣”的事例,討論如何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課堂小結:本文通過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和道理論證等多種方法,從思想覺悟的三個階段逐漸遞進展開,闡述了中國人有骨氣的主要表現。學習本文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還可以學習議論文的基本寫法。做一個有骨氣的人需要堅定的信念和意志,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孟子的教誨,“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始終保持中華民族的骨氣和尊嚴。
《談骨氣》教學設計 7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用事實作論據的寫法。
2、教育學生做有骨氣的人。
教學重點:
議論中的記敘。
教學難點:
理解骨氣的含義。
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1、教師:請學生背誦詩歌:
《石灰吟》(于謙)
《詠竹》(鄭板橋)
《贈從弟》(劉楨)
《烏江》李清照
《青松》(陳毅)
2、教師:這幾首詩歌頌了同一種精神,同一種氣節,同一種品質,是什么?
明確:剛強不屈。
教師:我們把這種剛強不屈的氣節叫做骨氣。我們今天與吳晗先生一起來談談骨氣。
二、檢查學生預習時對字詞的積累情況。
1、教師和科代表巡檢教材上或筆記本上學生所做注釋。
2、教師提問部分字詞的解釋。
丹心:紅心;忠心;真誠的心。
汗青:史冊。
厚祿:豐厚的俸祿。
淫:誘惑。
疑:動搖。
屈:屈服。
三、理清文章結構。并簡析第一部分。
(一)、速讀課文,理清結構。
教師: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快速列出文章結構提綱。
1、學生獨立完成。
2、討論明確。
。1—4)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2—9)以三個事例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個方面論證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10)無產階級應該有自己的骨氣。
。ǘ、簡析課文第一部分。
教師:請同學們簡析第一部分,分別指出各段的大意。
。1)、提出中心論點: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2)、引用孟子的話,將骨氣分解為三個方面的表現。
。3)、從歷史的角度闡明骨氣的歷史意義。
。4)、從傳承角度闡明骨氣的現實意義。
四、祥析課文第二部分。
(一)、分析三個事例的特點。
學生讀“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還有它積極的教育意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句。
教師:我們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下文將有怎樣的內容?
明確:寫祖先有骨氣的事跡。
教師:我們先找同學讀出下文中的三個事例。思考三個事例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1、學生讀文,獨立思考。
2、討論明確。
相同點:
。1)、三個事例都是圍繞中心論點進行的敘述,都是中心論點的論據。
。2)、三個事例都隱含著同一種內容的對比——生與死。
(3)、敘事簡明概括。
不同點:
(1)、論證的角度不同。
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事例中的三個人物所處的時代不同、所代表的階級不同。
古代士大夫
古代平民百姓
現代知識分子
(二)、分析本文在事例的基礎上所生發的議論的特點。
教師:記敘,在議論文中,是以擺事實的'論證方法出現為議論服務的。下面,我們探討一下,作者在敘述三個事例的基礎上,生發了怎樣的議論,這些議論又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1、學生默讀課文,獨立思考問題。
2、討論明確。
相同點:
。1)、都是用了講道理的方法。
(2)、都緊緊圍繞中心論點生發議論。
不同點:
。1)、第一個事例后,直接議論(簡略)
。2)、第二個事例后,議中又敘(詳細)
。3)、第三個事例后,引主席的話議論(詳細)
3、學生朗讀三處議論的句子。
。ㄈ、分析第10段
教師:本段表現了作者寫此文怎樣地目的,是什么?
明確:提出無產階級應有自己的骨氣,不向任何困難低頭。
五、學生質疑。
教師:同學們如果心存疑惑,不論課文的內容或形式哪一方面的,請提出來,大家討論一下。
教師引導學生對三個人為什么能夠在生命攸關的時刻表現出剛強不屈的氣節進行探討,看看作者是怎么分析的,再想想還可能有什么原因。此環節主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只做引導,不做說教。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內容。
參考話題:
文天祥不求富貴嗎?(求)
俄人拒絕了什么?為什么餓死了?(輕侮,沒有得到帶有同情心的施舍)
敵人以殺相威脅,想要他放棄什么?(正義)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到底是什么?(信念)
六、布置作業。
教師:請同學們寫一篇《談骨氣》的讀后感,不限字數。
七、結束。
教師:我們在大致領略了《談骨氣》的觀點之后,讓我們再一次在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講》中來體悟一下骨氣的含義吧。
播放《最后一次演講》錄音,到下課鈴響。
《談骨氣》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認識“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一論斷的根據和意義。
2、在回憶議論文一般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觀點相反的材料的分析,培養思辨的興趣和能力。
3、積累一定的詞語、句子。
教學方法:
采用導讀與探究相結合的方法。先由學生自讀、質疑,然后組織全班討論,加深學生對“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一論斷的理解。作業采用探究法,要求學生搜集、篩選有關資料,再就“中國人的骨氣”問題發表議論。
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
“導讀法”確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師的“導”必須著眼于學生自讀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本文的教學擬從引入不同觀點的文章入手,激發學生深入鉆研課文的興趣。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的前15分鐘為學生自讀,其余時間組織學生質疑、討論,教師相機點撥指導。探究性作業另外安排時間(結合作文課)進行。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引入與課文觀點相反的文章;學生自讀課文;正字音、釋詞義;討論、把握本文的論點、論據。
一、導入新課
有人在網上發表文章,對吳晗的《談骨氣》提出不同的看法,不妨先來看看那篇文章說了些什么:
近日查檢以前的書時,不經意地翻到了初中語文課本中選入的吳晗的《談骨氣》。……又讀了一遍這篇文章,我沒有再次感受到什么“愛國主義”的豪情壯志,……吳老先生一開始就像一個天真的小學生似的寫道:“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請問:“難道那么多中國人都是有骨氣的嗎!”答案不說也知道。為了支持論點,吳老先生搬出了那個“不食嗟來主食”的乞丐,寧死不屈的文天祥和橫眉怒視國民黨反動派的聞一多,我真為這三個不屈的靈魂感到不值。人家不屈,說明人家的人格高尚,憑什么拿人家高尚的精神往那些麻木的人,那些坐享其成的偽君子的臉上貼金?還說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說吃餃子是一個民族的傳統有人信,可硬把“有骨氣”當成所謂“傳統”塞到本國本民族的腰包里,稍明智一些的人都會嗤之以鼻的'。這與中國封建統治者宣揚的“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妄自尊大有何區別呢?
這位作者對《談骨氣》的批評究竟有沒有道理?老師沒有“標準答案”。現在請同學們暫時把這些批評的意見放在心里,慢些下結論,先按常規讀懂、讀好課文,然后再對兩篇文章的是非做出自己的判斷。相信這個問題會引起同學們思考的興趣的。
二、提示自讀要求
1、通讀課文兩遍。第一遍默讀,要求圈出生字、新詞,查字(詞)典讀準字音,了解詞義;按自然段次序標明序號。第二遍朗讀,要求讀得比較流利,有一定的感情。
2、按“什么?”(作者提出了什么觀點?)“怎樣?”(作者怎樣證明他的觀點?)“為什么?”(作者為什么要這樣進行論證?)三個問題的順序大體梳理課文內容。
。▽W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三、檢查自讀
1、了解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略)
2、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提示:主要是講道理的,但作者寫得很有感情,有些句子讀起來很有勁。讀的時候盡可能把文章的感情表達出來,并把那些你認為讀起來特別帶勁的句子找出來,體味體味。
學生朗讀課文后,找出了“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位窮人是有骨氣的:看你那副臉孔、那個神氣,寧可餓死,也不吃你的飯”“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劇臣’等句子。然后結合給“寧(níng)音,要求學生用“寧”字組成表現骨氣的成語,學生說出了“寧死不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等成語。
四、梳理文章內容
1、揣摩思路。教師提示:為了梳理和討論的方便,我們先來揣摩一下作者的思路,并根據思路把文章劃分為幾個部分,然后再按“什么”怎樣”為什么”的順序進行討論,力求完整、準確地把握作者的論點、論據和論證過程。
學生在討論作者思路時,意見有分歧,絕大多數學生認為1—4段為第一部分,主要提出論點并說明骨氣的含義以及今天我們對待骨氣的原則。5——9段為第二部分,作者分別用文天祥、餓人、聞—多三個事例論證“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一中心論點。第10段為第四部分,、總結全文,并指出無產階級應該有怎樣的骨氣。個別同學則認為第1段應為文章的第—部分,獨句成段,揭示中心淪點,顯得肯定而有力。2—9段為第二部分,先用孟子的話闡明什么是骨氣,然后用文天祥等三個具體的事例分別印證孟子三句話,這樣劃分才能顯出第二部分思路嚴密、結構緊湊的特點。對第三部分沒有意見分歧。教師指出:文章怎樣分段,本來沒有絕對的標準!憬虒W參考書上都采用第一種分法,但第二種分法確實也言之成理,反映了同學們對作者思路的正確把握。老師欣賞這種獨立思考的態度。
2、按“什么”“怎樣”“為什么”整體解讀課文。學生發表意見,生:“談骨氣”這個標題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論點。
生:我不同意,“談骨氣’只是表明論述的范圍,第一段“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才是揭示中心論點的。(大家表示同意)
師:體會一下,這個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給人怎樣的感覺。
生:這是一個語氣肯定的判斷句,用“是……的”這樣的句式,給人斬釘截鐵不容懷疑的感覺。
師:你的語感很準確。下面大家討論一下,作者是怎樣論證這個觀點的。
生:作者在提出論點后,第2段就用孟子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具體說明什么是骨氣。第3、4既從歷史、傳統的角度進—步肯定了中國人的骨氣以及我們今天對待骨氣的原則:對歷史上有骨氣的人,主要看他是不是“堅定不移地當時的進步事業服務”。
生:從第5段開始,作者用了三個具體的例子證明了“我國經過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很多這樣有骨氣的人”,這就支持了中心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生:課文最后一段在肯定孟子三句話積極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出無產階級骨氣的內容,既、總結全文,又發出號召。
生:我有一個問題,作者所列舉的三個人物,如果按年代先后排列,應該是:餓人、文天祥、聞一多。但作者卻沒有這樣排列,為什么?
師;問題提得很好。誰能回答?
生: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三個人物完全是與孟子的三句話一—照應的;文天祥多次拒絕元朝高官厚祿的誘惑,這是“富貴不能淫”;餓人直至餓死也不吃嗟來之食,這是“貧賤不能移’;聞一多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死不屈,這是“威武不能屈”。如果三個人物按年代前后排列,就跟三句話的次序不一致,思路就有些亂了。
生:我認為,這篇文章的思路,從優點說,比較嚴謹;但同時也顯得有些呆板,讀起來不大有味道。(不少同學表示贊同)
師:同學們很會讀文章,我也同意這位同學對本文優缺點的看法。這是一篇寫得“規規矩矩”的議論文,比較適合于初次接觸議論文的入學習,放在初中三年級學習,確實嫌“淺”了,顯得不耐咀嚼。但是我們如果把它作為一個思考的對象,仍然是可以學出趣味來的。下一課我們就來做這件事。
五、布置作業
作者列舉的三個事實論據,涉及到三個人物,請同學們到圖書館或網絡上查找以下資料:
1、文天祥《過零丁洋》;
2、“嗟來之食”的故事出處;
3、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中有關聞一多的文字;4你感到有興趣的其他資料。(找到資料后,有條件的同學可用電腦制作幻燈片)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討論、理解本文的論證過程,要求在關鍵處都能問個“為什么”;在充分了解本文的淪點、論據和論證過程的基礎上,聯系網上的批評文章,獨立思考,可以提出問題,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發表意見要求觀點鮮明,理由充足。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布置探究性作業。
一、學生交流作業
1、文天祥《過零丁洋》(學生背誦)
2、《禮記·檀弓下》: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饑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睆亩x焉,終不食而死。(由學生作口頭解釋)
3、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二、學生就“為什么’(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論證)的問題展開討論
師:經過上面的討論,同學們已從整體上理解、把握全文內容,還找到了課文涉及的一些資料。這是閱讀的第一步工作,大家完成得很好。
下面大家再細讀文章,請在關鍵處都問個“為什么”,這樣也許會把本來較。
《談骨氣》教學設計 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議論文的特點,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2)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詞和文學常識。
。3)能夠準確分析作者的觀點,并結合實際闡述對 “骨氣” 的理解。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和方法。
。3)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和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議論文的論證方法,分析本文的論證思路。
(2)理解 “骨氣” 的內涵,培養學生的高尚品質。
教學難點
結合實際,闡述對 “骨氣” 的深刻理解。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和情感。
講授法:講解議論文的特點和論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維能力。
拓展法: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和思考,加深對 “骨氣” 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播放一段有關民族英雄的視頻或講述一個有骨氣的人物故事,引出課題 “談骨氣”。
(2)提問學生對 “骨氣” 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者及背景介紹
。1)介紹作者吳晗的'生平經歷和主要作品。
。2)講解本文的寫作背景,讓學生了解文章的時代意義。
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2)教師提問: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論述 “骨氣” 的?
。3)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進行總結和歸納。
深入研讀
。1)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開頭、中間和結尾部分,分別分析其作用。
學生小組討論,梳理文章的論證結構,明確作者的論證思路。
。2)學習議論文的論證方法。
教師講解議論文的常見論證方法,如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等。
學生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理解 “骨氣” 的內涵。
教師提問:文中列舉了哪些有骨氣的人物事例?他們的 “骨氣” 分別體現在哪里?
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分析人物的行為和精神,理解 “骨氣” 的內涵。
拓展延伸
。1)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2)學生代表發言,分享自己的觀點和體會。
。3)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課堂小結
。1)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中心論點和論證方法。
。2)再次強調 “骨氣” 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2)寫一篇關于 “骨氣” 的短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 “骨氣” 的理解。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議論文的特點和論證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對 “骨氣” 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討論和思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及時和全面,拓展延伸部分的時間安排不夠合理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文。
《談骨氣》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 “骨氣” 的內涵,學習議論文的基本知識。
。2)掌握議論文的論證方法,如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等。
。3)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論證結構和論證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 “骨氣” 的內涵,掌握議論文的論證方法。
。2)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論證結構,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
。1)如何引導學生將 “骨氣” 的內涵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如何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講授法:講解議論文的基本知識和論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和結構。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圖片、視頻等資料,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播放一段有關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視頻,引出 “骨氣” 這個話題。
。2)提問學生:什么是骨氣?你認為一個有骨氣的人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2)教師范讀課文,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情感。
。3)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傥恼碌闹行恼擖c是什么?
、谧髡呤侨绾握撟C中心論點的?
、畚恼轮辛信e了哪些事例?這些事例分別說明了什么?
分析論證結構和論證方法
。1)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論證結構,明確文章的總分總結構。
。2)學生分組討論文章中運用的論證方法,并舉例說明。
。3)教師總結文章中運用的論證方法,如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等,并分析這些論證方法的作用。
深入理解 “骨氣” 的內涵
。1)學生再次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 “骨氣” 的贊美之情。
。2)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 “骨氣” 的理解。
。3)學生發言,分享自己對 “骨氣” 的認識和感悟。
拓展延伸
。1)教師展示一些有關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讓學生朗讀并背誦。
。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談談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如何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3)學生代表發言,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
課堂小結
(1)教師總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強調 “骨氣” 的重要性。
(2)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有骨氣的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2)以 “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 “骨氣” 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了議論文的論證方法,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 “骨氣” 的認識和感悟,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但是,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教學方法不夠靈活多樣,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及時準確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談骨氣》教學設計 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 “骨氣” 的內涵,學習議論文的基本知識。
(2)學習本文運用典型事例論證中心論點的方法。
。3)品味本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朗讀、分析、討論等方式,理解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2)學習作者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的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 “骨氣” 的內涵,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2)品味本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教學難點
。1)理解文中引用的名言警句的作用。
。2)引導學生將 “骨氣” 的內涵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和情感美。
討論法:組織學生討論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
分析法:分析文章的結構、論證方法和語言特點,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拓展法: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拓展思維,深化對 “骨氣” 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播放一段關于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視頻,引出 “骨氣” 這個話題。
(2)提問學生:什么是骨氣?你認為一個有骨氣的人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糾正字音和斷句錯誤。
整體感知
。1)提問學生: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中心論點的?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然后小組討論。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中心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作者通過引用孟子的話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引出中心論點。
精讀課文
(1)提問學生:作者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論證中心論點?這些事例分別體現了中國人的哪些骨氣?
。2)學生默讀課文,找出相關事例,并分析其體現的骨氣。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作者列舉了文天祥拒絕降元、窮人不食嗟來之食、聞一多怒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手槍三個事例。這些事例分別體現了中國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氣。
分析論證方法
。1)提問學生: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這些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2)學生默讀課文,分析論證方法,并回答問題。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本文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舉例論證使文章更有說服力;道理論證增強了文章的權威性;對比論證突出了中心論點。
品味語言
。1)提問學生: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點?請舉例說明。
。2)學生默讀課文,品味語言,然后小組討論。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本文的語言準確、嚴密、簡潔、有力。例如,“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這句話,語言簡潔明了,表達了作者堅定的信念。
拓展延伸
。1)提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有骨氣的人或事?請舉例說明。
(2)學生思考問題,然后發言。
(3)教師引導學生將 “骨氣” 的內涵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課堂小結
。1)提問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學生回顧課文內容,總結收獲。
。3)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談骨氣》這篇議論文,理解了 “骨氣” 的內涵,掌握了本文的論證方法和語言特點。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一個有骨氣的.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中引用的名言警句。
(2)寫一篇議論文,談談你對 “骨氣” 的理解。
五、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認為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比較好:
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難點突出。在教學過程中,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教學方法多樣,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朗讀法、討論法、分析法、拓展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教學過程流暢,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在教學過程中,我按照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精讀課文、分析論證方法、品味語言、拓展延伸、課堂小結、布置作業的順序進行教學,使教學過程流暢自然,知識的系統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及時、準確。在教學過程中,我對學生的回答和表現評價不夠及時、準確,沒有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教學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在教學過程中,我在分析論證方法和品味語言這兩個環節花費的時間較多,導致拓展延伸和課堂小結這兩個環節的時間比較緊張。
【《談骨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談骨氣》教學設計205-01
《談骨氣》教案設計05-02
談骨氣說課稿05-01
談骨氣作文11-04
變序式教學案例-《談骨氣》教案設計04-25
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五冊《談骨氣》教學設計04-30
語文教案-談骨氣05-01
《談骨氣》課堂實錄及評說04-30
談教學設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