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斑羚飛渡》的另類解讀
第一次讀到《斑羚飛渡》是在2001年的《小小說選刊》上。后來這篇小說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編輯看中,入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因為上課和聽課的需要,又無數次研讀了這篇頗能煽情的文章。但讀的次數越多,越讓我感到疑惑不解,懷疑這篇故事的真實性。
故事開頭說“我們狩獵隊分成好幾個小組,在獵狗的幫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傷心崖上”,“逼”在這里是“接近,靠近”的意思,證明獵人和斑羚群之間的距離應該十分接近,這從敘述者“我”可以看到斑羚面部表情:“斑羚們凝望著彩虹,有一頭灰黑色的母斑羚舉步向彩虹走去,神情飄渺,似乎已進入了某種幻覺狀態”可以證明。甚至,敘事者“我”和獵人們應該離斑羚群很近,就像是站在了斑羚群旁邊。如果這個情況屬實,斑羚群“冷靜選擇”飛渡的可能性就幾乎沒有存在的可能。試想,作者和獵手們是干什么來的?——打獵來的!一直就追著這群斑羚來到了懸崖。面對即將到手的獵物,他們為什么突然就不再獵殺斑羚了呢?是為了欣賞一幕老斑羚舍生救小斑羚的悲劇?還是動了隱惻之心?顯然都不通情理。但是作者卻安排了一個讓斑羚群“冷靜選擇”的過程看,斑羚群顯然沒有受到作者和其他獵手的干擾,說明作者和其他獵手應該離著斑羚群還有一段距離。這豈不矛盾?小說的第三段和第四段也寫道:
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沒測準距離,還是故意要逞能,竟退后十幾步一陣快速助跑奮力起跳,想跳過六米寬的山澗,結果在離對面山峰還有一米多的空中哀咩一聲,像顆流星似的筆直墜落下去,好一會兒,懸崖下才傳來撲通的落水聲。
過了一會兒,斑羚群漸漸安靜下來,所有的眼光集中在一只身材特別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似乎在等候這只公斑羚拿出使整個種群能免遭滅絕的好辦法來。
一個“好一會兒”,一個“過了一會兒”兩個時間用語,“老斑羚”“退后十幾步”和助跑起跳,也需要幾秒鐘的時間,這讓獵人和斑羚群之間的距離問題更加突現出來。還有“鐮刀頭羊”組織“斑羚群”飛渡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了,不提也罷!
還有,小說的后半部分這樣寫道:“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獵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連狗也驚訝地張大嘴,長長的舌頭拖出嘴外,停止了吠叫。” 如果說作者和獵人們被這一悲壯舉動所感動還有可能性的話,那么,作者筆下的獵狗也沒有了“狗性”,也被斑羚的精神感動了,還會是獵狗?除非是我們城市里閑人們馴養的充物“吧兒狗”!雖然我不反對藝術是來源于生活但是又要超越于一般生活經驗的說法,如果作者真的受感動了,并開始憐憫斑羚群,他和其他的獵手完全可以迅速離開斑羚群,解除對斑羚群的威脅,不再逼迫它們進行殘酷的一救一以老救少的活動。相反,作者和其他獵手們把貓戲老鼠的游戲一直玩到了最后一只斑羚“壯烈犧牲”,然后還貓哭耗子加以“歌頌”!作者的殘忍和偽善到了令人惡心的程度。
令人非常驚奇的是,文章中這群斑羚的頭腦中有良好的奇偶數概念,這科學合理嗎?甚至,這個斑羚群能夠做到老少分隊,調整比例,顯然在進行比簡單記數還要高級的思維活動,這在低級動物斑羚那里會有可能?這從根本上違反了一般科學常識!還有,雖然動物研究者們得出結論認為,動物也有一定的利他行為,但是,從小說描寫中可以看到,危難時刻的斑羚群的紀律性甚至比潰敗中的軍隊的紀律要好得多,簡直是訓練有素,在危難中保持著集體性的沉著,而鐮刀斑羚的“偉大”表現和“光輝”形象,就是放在我們人類最優秀的那一層次中,也是能令人高山仰止!有關“動物世界”的電視或電影畫面我們大家應該都看到過,有這種可能嗎?
另外,本文的語言也輕佻得到家,讓我們體會到人性的虛假。試想,既然作為獵人的“我們”在捕殺斑羚,又怎么談得上為被捕殺者感到“悲哀”“悲愴”和“更悲慘”呢?還擺出什么“讓我震驚”的假惺惺!還有如比作“絢麗的彩虹”,“美麗的天橋”,“就像兩艘宇宙飛船在空中完成了對接一樣”,“在山澗上空畫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啦;什么“高超的跳躍技藝”,“從容地走向死亡”,“消失在一片燦爛中”等等等等,越讀越讓人忍不住作嘔。最最惡心的是那句說什么在“咩咩”的音樂伴奏中,跳著一種叫做“回家”的舞蹈。如此喪失人性的文章,編者居然還其編入語文課本,是否也要我們學生學學作者和獵人們的兇殘、偽善和絲毫懺悔之意的所謂“懺悔”。如此作假和漠視生命的文章竟然當作了好文章!
再則,作為文本敘述者的“我”的敘事視角又如何確定?因為依照作者開篇的敘述,那么,“我”應該在斑羚群的身后。但到了第二段,敘事者“我”的視角卻變成了從空中俯瞰:“斑羚們發現自己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絕境,一片驚慌,胡亂躥跳。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沒測準距離,還是故意要逞能,竟退后十幾步一陣快速助跑奮力起跳,想跳過六米寬的山澗,結果在離對面山峰還有一米多的空中哀咩一聲,像顆流星似的筆直墜落下去,好一會兒,懸崖下才傳來撲通的落水聲。” 一會兒,“我”又站站在了斑羚群的旁邊。請看第三段:“斑羚群漸漸安靜下來,所有的眼光集中在一只身材特別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似乎在等候這只公斑羚拿出使整個種群能免遭滅絕的好辦法來。毫無疑問,這只公斑羚是這群斑羚的頭羊,它頭上的角像兩把鐮刀。鐮刀頭羊神態莊重地沿著懸崖巡視了一圈,抬頭仰望雨后湛藍的蒼穹,悲哀地咩了數聲,表示自己也無能為力。”敘事視角的混亂,后文尚有不少,不再一一列舉。由此,讀者也就不難得出正確結論了。
我想,把《斑羚飛渡》選入人教版的語文課本,大概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這篇文章里敘述的故事新奇,希望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引起學生對保護自然環境的關注意識;二是讓學生學習“在面臨種群滅絕的關鍵時刻,斑羚竟然能想出犧牲一半挽救一半的辦法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老斑羚們會那么從容地走向死亡,它們心甘情愿用生命為下一代開通一條生存的道路,從而鑄就生命的輝煌”的精神,說白了就是要求作為生命個體的學生具有為了國家利益或集體利益而甘于犧牲自己的高尚道
【《斑羚飛渡》的另類解讀】相關文章:
斑羚飛渡05-01
《斑羚飛渡》教案02-25
斑羚飛渡教案02-17
斑羚飛渡說課稿04-28
《斑羚飛渡》教案04-25
斑羚飛渡505-01
斑羚飛渡205-01
斑羚飛渡作文10-14
斑羚飛渡說課稿09-22
斑羚飛渡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