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9-29 09:20:50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優選11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優選11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和游戲,感知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

  2、指導生活中的疊放物品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3、愿意與同伴合作完成游戲,合作時尊重他人的意見。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五種顏色的積木、餐具若干,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各種積木,引發孩子的興趣。

  教師:老師帶來了很多積木,我們今天來玩堆積木游戲,你們想玩嗎?

  2、通過游戲,初步感知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

  ——這是老師堆的積木塔,大家要接受我的過關大考驗才能玩游戲哦!教師出示不同顏色或形狀搭成的4層積木塔。

  第一關:引導幼兒分別從上至下,從下至上數分別是什么顏色什么形體?如第一層是紅色立方體形狀的。

  第二關:這一層積木的上面一塊和下面一塊積木分別是什么顏色和形狀的?(指著中間的一塊問)

  第三關:請仔細觀察這個積木高塔,記住每一塊積木的疊放順序。然后教師用布把積木塔蓋住,讓幼兒四人一組回憶積木塔疊放順序搭出一座一模一樣的積木塔。

  3、幼兒展示操作的結果,看一看與老師有什么不同?并請幼兒描述某一塊積木的上面和下面分別是什么顏色和什么形狀的積木。

  4、通過實際操作引發幼兒發現疊放物品的好處。

  ——四組變兩組,兩組的積木合在一起,想辦法把這些積木搭起來,思考怎樣搭最高。

  ——活動快結束了,咱們把積木都放回籃子里吧,(教師隨意放,結果積木放不下)積木放不下,有什么辦法讓積木放得下呢?啟發孩子疊放整齊。

  5、發散孩子思維,生活中有什么東西是疊放的。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發現把物品一個一個地疊放在一起就會比較節省空間,同時也很整齊。但疊放時小朋友也要注意哦,有的物品是不能疊放太高的,如家里的陶瓷碗,如果太高容易歪倒,就會把碗打破。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通過闖關游戲的形式進行,孩子都很感興趣。從活動中孩子的表現看,孩子對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都很明確,能清楚地分辨從上往下數與從下往上數的位置關系。在這個活動中我還注重一點就是根據我班孩子合作能力比較差這一點,所以我設計的這個活動大多數都是以合作的形式進行,如在第二個環節的闖關游戲,從4人到8人一組,在第一次游戲時有個別喜歡表現的孩子(鐘鎮陽、陳朗)不理同組的同伴,自己拿了積木就搭,結果他們組是最后一個完成的`,于是我與孩子一起分析了原因,為什么?引導孩子商量著怎樣合作完成任務。在后面的兩個闖關游戲中孩子基本上都能做到商量合作完成任務,而且每一次完成任務后孩子都很有成就感。在最后一個環節與孩子一起發現生活中疊放的物品時,孩子們的發言也非常積極,也發現了疊放的好處,如占用的空間少,又美觀等。

  從這個活動的效果看,孩子對空間位置都比較熟悉,疊放的物品會比較節省空間,同時也很整齊的道理孩子也懂,如果能把重點放在實踐學習如何利用空間位置上,如讓孩子擺放積木,讓孩子思考怎樣擺放可以裝得最多,把各種不同大小的玩具放進柜子的那一層最合適等,對我班的孩子挑戰性會更大一些。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動手腦操作、探索,來發現圖片、某些物品的中心點,從而知道某些物品有中心點的原理。

  2、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探索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繩子、圓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1.出示一根繩子,請幼兒來找出它的中心點。

  2.教師小結:小朋友想的辦法又快又好,準確地找到這段繩子的中心點。

 二、幼兒操作、探索尋找圓的中心點

  1.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圓形的紙片,請你來找找看圓的中心點在哪?

  2.幼兒動手腦進行操作、探索,尋找圓的中心點,用筆點好。

  教師巡回指導、檢查,進行個別輔導。

  3.請幼兒來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

  你是怎樣找到中心點的?你的圓的中心點在哪?

  4.教師小結:小朋友操作、探索的方法、結果,并選出最佳的操作方法和最準確的操作結果。

  5.請幼兒再試試:學用剛才最佳的方法操作。

  三、幼兒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

  1.請幼兒動手腦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

  2.幼兒動手腦進行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用筆點好。教師巡回指導、檢查,進行個別輔導。

  3.請幼兒來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

  你是怎樣找到中心點的?你的正方形的中心點在哪?

  4.小結:邊對邊、角對角對折,兩條線的交叉點就是它的中心點。

  四、幼兒探索尋找圓形隊列的中心點

  出示:九個圓片排列成的正方形。

  剛才我們是用對折的方法找到的中心點,現在這九個圓片排列成的方形,不能折,那么,它的中心點在哪里呢?

  1.請幼兒動腦后講出中心點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在中間的圓心上,橫的中心線與豎的中心線交叉的地方就是它們的`中心點。

  2.出示:八個圓片排列成的長方形。那么,它的中心點在哪里呢?

  3.請幼兒動腦后講出中心點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在兩條中心線的交叉的地方就是它們的中心點。

 五、幼兒操作探索其他物品的中心點

  1.那么,你知道我們桌子的中心點在哪兒嗎?

  2.請幼兒與同伴一起合作操作,探索、測量出桌子的中心點。

  3.讓幼兒來介紹與同伴合作的操縱過程和結果。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圓錐體的特征,正確說出圓錐體的名稱。

  2、初步感知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的特征并能準確說出幾何形體的名稱。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以及對幾何形體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圓錐體并了解其特點。

  活動難點:能準確的區分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

  活動準備:

  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各一個、幾何形體課件、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老師:小朋友們,老師帶來一個神奇的袋子,袋子里裝的是什么呢?小朋友都很想知道吧。請一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猜袋子里到底是什么。(請小朋友來摸一摸并說說摸到的是什么樣的東西。)介紹球體(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溜溜的,而且它的哪一面都能滾動,這樣的幾何形體叫球體)、圓柱體(上面一圓,下面一圓,兩個圓一樣大,中間一樣粗,只有放倒才能滾動的形體叫圓柱體)、正方體(幾何體6個面,都是正方形,這幾個正方形一樣大)、長方體(由6個面組成兩兩相對的兩個面大小、形狀一樣,這樣的幾何體叫長方體)。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新的幾何形體朋友——圓錐體。

  二、認識圓錐體,感知圓錐體的特征

  1、老師:哪位小朋友愿意來摸一摸圓錐體,看看它有什么特點,有哪些地方與我們之前看到的幾何形體不一樣的地方。重點講解圓錐體的底面是圓形,上面是尖形。這就是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圓錐體(播放圓錐體課件,讓小朋友們說出圓錐體的名稱)。

  2、請小朋友比較圓錐體與圓柱體的不同,上面一圓,下面一圓,兩個圓一樣大,中間一樣粗,只有放倒才能滾動的形體叫圓柱體,圓錐體是底面是圓形,上面是尖形,不一樣粗。

  3、小朋友想一想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圓錐體很像如:冰淇淋、圣誕帽、路錐等等。請小朋友回答之后播放課件為小朋友介紹生活中的圓錐體。

  三、感知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的不同

  老師進行三段式教學提問如:請你把圓柱體舉起來,哪一個幾何形體不見了,它叫什么名字,請你抱一抱圓錐體等等,請個別小朋友回答問題。

  小朋友們都很棒,為了獎勵小朋友們下面我們進行游戲——幾何形體蹲與蘿卜蹲游戲的規則相同,請小朋友記住自己的幾何形體的名字,開始游戲。

  四、發展幼兒觀察力,完成記錄表

  每位小朋友一張記錄表,請小朋友觀察課件并準確的做好記錄。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圓錐體,請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和圓錐體一樣的。

  活動反思:

  圓錐是小學階段新接觸的一個幾何形體,是在學生學習了圓柱的基礎上學生所要學習的比較難理解的一個物體。首先讓學生想象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圓柱與圓錐 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分組讓學生利用倒沙子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圓柱與圓錐 之間的關系。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削、觀察、猜想、推理、驗證等方法,找到圓柱與圓錐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先讓學生推導出公式,再嘗試計算有關圓錐形物體的體積 接著利用課件演示一個圓柱被削成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的過程,使學生明白被削去的部分是圓柱的三分之二。通過這兩種形式,學生對“圓柱轉化成圓錐”的認識就很清楚了。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新年和幼小銜接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一年是多久呀?幾個月是多長時間啊?有多少天呢?"幼兒對于"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設計了"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并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展示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使原來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于理解。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過游戲,知道掛歷等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它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

  三、活動準備:

  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圖卡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日歷、臺歷和掛歷各一份、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筆、人手一份、20xx年日歷表人手一張

  四、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系,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并認讀。

  2、你認為數字與房子有什么關系?(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置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系。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么名字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這些房子比較大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這些房子比較小最小的月是幾月?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五、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

  1、認識日歷、臺歷和掛歷。

  2、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幼兒嘗試在日歷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附故事:

  年媽媽的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一共有365個日娃娃。

  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媽媽就為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里,并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這些房子怎么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頂小頂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來,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點兒,每座有30個娃娃。那座頂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么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蓋好了以后,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著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里的最后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著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復過著同樣的生活。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ppt課件、圈畫、數數等活動區分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畫有水娃娃的.卡片若干、彩筆、神秘袋一個。

  活動過程:

  1、由談話導入教學活動小朋友,今天有許多數字寶寶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看是誰來了……播放ppt課件(幼兒邊看邊說:是數字寶寶3、5、9…..7),噢有這么多數字寶寶和我們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來幫這些數字寶寶按順序排成一隊吧。

  2、集體活動:繼續觀看ppt課件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是怎樣排的隊?(幼兒:有水娃娃、紅水娃娃、綠水娃娃,它們是兩個兩個排的隊)

  (2)請集體、個別幼兒兩個兩個數,數出每一組水娃娃是多少個。

  (3)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畫面上是不是每一組水娃娃都被兩個兩個圈起來了?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幾個數字?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到最后沒有圈完的?是哪幾個數字?

  (4)引導幼兒回答后教師:

  像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雙數,沒有圈完只剩一個的1、3、5、7、9叫單數。

  教師小結:a、像1、3、5、7、9兩個兩個地數,數到最后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

  像2、4、6、8、10兩個兩個地數,全部都能數完的數叫雙數。

  b、10以內有5個單數,有5個雙數。

  c、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他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簡單的向幼兒介紹一下奇數、偶數。

  小朋友你們告訴老師,你有幾個名字?啟發幼兒說出幼兒園里老師、小朋友叫你什么,在家里爸爸、媽媽又叫你什么。(如:我叫李艷,還叫貝貝)師:老師告訴你們,數字寶寶也有兩個名字,單數也叫奇數,雙數也叫偶數。

  (6)找一找、說一說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3、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從身體上找出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如:一個頭是單數,兩只手是雙數,一張嘴是單數,兩只耳朵是雙數等……)

  (2)練習卡操作活動

  (3)集體游戲: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后,在家里的東西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并記錄下來,明天來幼兒園交給老師。

  活動反思:

  1、我能熟悉教材,教學思路清楚,課前準備充分。

  2、根據孩子們的思維特點,我從孩子們身邊熟悉的實物著手,并逐步過渡到能夠擺脫實物、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述。孩子們從中找出了成單成雙的物品,孩子們的思維也由此得到了鍛煉,在活動中,孩子們思維的敏捷性、正確性在游戲速度的快慢與變化,形式的集體與個體變化中得到發展與強化。

  3、對于個別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孩子啟發不到位,以后我要多幫助這些孩子。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教育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培養愛科學的意識和激發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創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環境。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4.可以用來自制鐘面的有關材料(如長短針、1~12的數字、各種形狀和造型的硬板紙或吹塑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嘗試情境,激發幼兒嘗試欲望

  邊聽“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么要設計、制造這些鐘表?

  二、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 的數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建立正確概念

  1.教師操作演示:一只鐘兩根針都指在12上;一只鐘時針撥到1上,分針撥到12上;另一只鐘時針撥到12和l的中間,分針撥到6上。

  2.提問:①三只鐘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分別代表幾點鐘?

  ②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哪里?半點時,分針指在哪里?

  ③想一想,2點整時,時針應在哪個數字上,分針應在哪個數字上?1點半時,時針指在哪里?分針應在哪個數字上?

  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半點時,時針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①按老師的要求撥整點、半點;②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半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

  五、教師總結時鐘的有關知識內容

  六、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說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呢?(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的用途)

  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

  七、出示時鐘演變過程的圖片,讓幼兒簡單了解從古到今計時器的變化,激發幼兒嘗試探 索知識的興趣

  師:古時候沒有鐘,人們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來計時。日晷在常州的天寧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隨著科學的發展,聰明的叔叔阿姨設計、制造了各種各樣的鐘和表(鬧鐘、石英鐘、音樂鐘、工藝鐘、手表、懷表),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還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小朋友,你們現在好好學習,長大后也來發明創造出更多更美的鐘和表,好嗎?

  延伸活動:

  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模型。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圖形在孩子們現實生活中到處可見,世界上各種物體都是由各種形狀和它們的變體而構成。小班的時候,孩子們就認識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長方形。當我們把各種圖形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就能自發的用稚氣的小手拼出很多物體,為了滿足孩子們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設計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圖形的基本特征,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已經學過的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認識。

  2、在了解這幾種圖形基本特征的基礎上,能創造性地進行圖形的組合拼搭。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展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套圖片、膠棒、白紙、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復習對圖形的認識

  出示各種圖形,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小朋友回答后,貼到黑板上,教師有意識的把出示的圖形組合成一副畫面,讓幼兒觀察。現在老師變成了一個魔術師,把圖形組合在一起,發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二)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⒈點擊烏龜。引導幼兒觀察。提問: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⒉點擊狐貍。方法同上

  (三)運用圖形拼搭物體

  1、提供圖形和圖片,讓幼兒嘗試拼搭

  2、擴散幼兒的思維與想象力,激發幼兒拼搭的`興趣

  師:圖形不僅可以拼搭成一個個物體,而且還可以變成不同的數字。你們覺得好不好玩?

  3、幼兒嘗試運用多種圖片組合拼搭物體

  (四)動手操作,自由想象拼搭

  幼兒自由拼物體,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老師拼的不一樣。

  師:你們想不想像老師一樣也做一名魔術師,用圖形組合成各種各樣的物品呢?

  (五)活動評價與延伸

  1、請個別有代表性的幼兒拿作品到前面,讓他說出他拼的圖片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并把制作理由講給大家聽。

  2、教師積極評價。

  3、老師鼓勵幼兒用手中的圖形自由組合畫面,幼兒用自己的理解把這幅畫編成故事講述。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8

  1、觀測表事先每人一份

  2、穿珠子、夾玻璃球、套曲別針的操縱原料

  3、派克筆一支、記錄紙三張

  4、時鐘一個、一分鐘沙漏一個、PPT

  勾當流程:

  一、熟悉時鐘,感知一分鐘

  1、提問:孩子們,你們熟悉時鐘嗎?本日王先生給各人帶來一個時鐘,咱們來一路看一看時鐘上都是有些什么?對,時鐘上偶然針、分針、秒針,尚有1——12的阿拉伯數字)那么你們熟悉時刻嗎?此刻是幾點鐘?好,先生把此刻的時刻點分先記在黑板上。好,我要繼承提問了,誰能匯報我時鐘上哪一根針走一圈時一分鐘呢?對,秒針走一圈是一分鐘,那么一分鐘有多長呢?

  2、出示一分鐘沙漏,讓幼兒悄悄地等一分鐘

  適才有的小朋友說一分鐘是很長的,有的小朋友說一分鐘是很短的,此刻咱們就悄悄地等一分鐘,看看一分鐘到底有多長?這是時刻沙漏,是一個計時器材,內里的沙子所有流完就是一分鐘,好,開始。

  3、教師總結:一分鐘已經已往了,孩子們,一分鐘著實是很短的,可是假如我們悄悄地等上一分鐘,一分鐘照舊有點長的。

  二、一分鐘你醒目什么

  1、那么孩子們,一分鐘的時刻我們醒目些什么呢?記著只有一分鐘的時刻。小朋友能在一分鐘做這些工作,那么大人呢?咱們來一路看一下。(PPT)

  2、體驗一分鐘可以做什么。

  一分鐘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此刻先生就給你一分鐘的時刻,看看一分鐘你到底能做些什么。

  本日先生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原料:夾玻璃球、套曲別針、穿珠子。四個小朋友一組,過一會先生說計時開始的.時辰,小朋友的小手就可以事變了,不外請你們記著了,我們不是角逐,以是說小朋友沒干廈魅張,假如你一求助,小手一抖,你會更慢的。籌備好了嗎?開始!

  3、請幼兒數一數一分鐘本身穿了幾多顆珠子、夾了幾多個玻璃球球、套了幾多個曲別針,并請幼兒報數其他幼兒記錄。

  此刻請小朋友來報數,報出一分鐘本身穿了幾多顆珠子、夾了幾多個彈球、套了幾多個回形針,每個小朋友都是有使命的,你要記著他們最多的是誰?有幾多?起碼的是誰?有幾多?一會請你來記。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9

  目標:

  1、認識時鐘,了解鐘面的主要結構。

  2、辨認整點與半點,了解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運轉的關系。

  準備:

  1、教具:時鐘(實物)

  2、學具:幼兒收集的各種計時器若干,筆,幼兒用書第三十頁(畫鐘面)的操作材料。

  過程:

  一、 參觀計時器。

  1、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平時我們是怎么知道時間的?

  2、幼兒之間互相欣賞、參觀各自帶來的計時器,并互相介紹,了解各種不同計時器顯示的'時間的方式。

  3、教師:計時器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二、 認識時鐘。

  1、引導幼兒觀察鐘面上數字排列的位置以及三根指針的長短。

  2、教師操作,幫助幼兒了解三根針走動的快慢以及它們代表的不同時間。

  幼兒制作鐘面。

  3、采用教師撥鐘幼兒辨認、教師報時間幼兒撥針的形式,鞏固對整點與半點的認識。

  三、 幼兒操作活動。

  利用幼兒用書第三十頁《畫鐘面》的操作材料,按提示要求指導幼兒完成此頁的練習。

  課后反思:

  (一)2幼兒對鐘的生活經驗掌握較好,所以幼兒對鐘面及三根指針能夠很快的掌握,但對三根指針轉動的時間掌握一般,大部分幼兒對整點與半點掌握的較好,還需加強練習。

  (二)1班:幼兒對三根指針認識和轉動的時間掌握的較好,對整點和半點掌握的一般,常規有所進步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時間無直觀形象是較為抽象的,因此,我運用了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引導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如:8:00入園,3:30離園……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為其理解和接受。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認識整點、半點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實物掛鐘一個,自制一座大鐘(分針上有一只小兔,時針上有一只小烏龜)。

  2、為每個幼兒準備硬紙片做的鐘一個。

  3、課件

  活動過程

  第一版塊:【調動情緒,引入課題】(B2)

  一、教師課件演示:讓學生認識各種各樣的鐘表

  1、孩子們老師帶你們逛商店去,看看今天逛的是什么商店?(鐘表店)

  二、出示掛鐘

  1、提問:它叫什么?家里還有哪些鐘(大座鐘,催我們早早起的小鬧鐘,還有人們為了攜帶方便,將鐘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鐘的作用是什么?(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評價

  學生觀察后,利用生活經驗回答問題。

  第二版塊:【探索新知】(A18)

  一、教師出示自制的大掛鐘

  1、請幼兒看看這個鐘是什么形狀的(圓形的),小朋友們還看見過什么樣的鐘(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請幼兒看看鐘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數字,有二根針)教師講解鐘上的數字“12”總是在上面,“6”總是在下面,并教幼兒認識“時針”和“分針”的`名稱。

  二、放課件給幼兒看,幫助幼兒認識較短的時針和較長的分針,感受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三、認識整時

  1、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認識,請看鐘面,你知道現在是幾時嗎?(3時)

  你是怎么知道的

  2、 3時,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師將3時的鐘面貼在黑板上)

  3、 師出示5時、6時、9時、12時的鐘面圖,請學生說一說——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是幾時?然后將圖貼在黑板上。

  2、整時的特點和認整時、方法

  出示課件

  這幾個鐘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時,看看他們有什么相同點?(分針都指到12)

  師: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看整時的方法嗎?

  生: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時。(表揚)

  3、認整時

  師快速拔出幾個不同的整時,學生回答。

  4、拔整時

  在鐘面上拔出老師或學生所說的整時

  5、認識半點:出示有半點的鐘面,讓學生觀察時針、分針的位置特點并在小組內討論

  6、小組匯報:請幾個組的代表說說半點時時針、分針的位置特點

  7、老師總結:時針走過幾,分針指到6,就是幾時半

  評價

  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動手操作,得出結論。

  第三版塊 【動手操作、嘗試練習】(B7)

  1、 要求全體幼兒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紙片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床,上午8半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餐,下午3半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間進行各種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放學時不能在路上貪玩。

  2、 教室內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孩子。

  3、 時間對對碰(聯線):請你把鐘面上的時間和下面的時間用線聯接起來

  4、 小結: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時,

  時針走過幾,分針指到6,就是幾時半

  5、 看圖說說小狗,小豬在什么時間,干什么?為什么小豬該睡覺了還沒有完成作業?教育孩子要遵守作息時間

  第四版塊 【玩游戲、鞏固新知】(B3)

  玩老狼老狼幾點鐘游戲,請幼兒撥鐘。

  1、講游戲規則:小朋友們扮小羊撥鐘,老師說幾點,小羊就撥幾點,請老狼看鐘。小羊撥好了鐘就定住,老狼看時間撥正確了就不吃小羊,時間撥錯了,就吃小羊。

  2、請幼兒將鐘當方向盤,開車出教室玩游戲。(結束全課)

  評價

  全體孩子按教師出示的課件內容獨立動手操作,嘗試練習,拔準整時和半時,戲中,鞏固已學到的知識。

  第五版塊[課后延伸]

  讓孩子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認識時鐘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認識時鐘》前一天,我讓孩子們把家里的鬧鐘帶到幼兒園,方便他們更直觀地了解、認識時鐘。活動當天,當孩子們把玩著自己的鬧鐘時是那么地自豪,那么地投入專注,但是,從最后的書面操作結果看,孩子們掌握的情況并不理想。為什么有了可以直接操作的材料效果反而不理想呢?深思后得出了以下結論:

  (一)前期經驗不足。雖然孩子們都帶了鬧鐘,但是是在活動當天帶來的,帶來后沒有足夠的時間、有效的引導他們去觀察、認識。孩子們對這個新鮮材料缺乏時間去認識、去發現、去探索。

  (二)活動時刺激太大。活動中,孩子們大部分注意力都在自己手上的鬧鐘上,再有就是關心別人的鬧鐘有沒有什么新鮮特別的地方,孩子們很難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中。

  針對上述兩點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孩子鞏固對整點、半點的認識。“老狼老狼幾點了”改成“XX小朋友XX小朋友幾點了”的游戲,在有節奏的游戲語言的帶動下孩子們參與的熱情非常高,效果也較好。

  (二)操作制作加深對時間、時鐘的進一步認識。準備了大量的鐘面、時針、分針,讓幼兒制作時鐘。在制作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整點、半點的認識,還可以自己探索發現更多的秘密。

  (三)繪畫活動增加競爭意識。分別讓幼兒畫兩面鐘,上面的時間分別為整點與半點,具體時間由自己確定。活動要求是:說出這兩個時間自己分別在作什么,可以把鐘面裝飾得漂亮一些,最后大家比一比,看看誰的時間準,誰的鐘漂亮,布置一個“漂亮鐘王國”

  (四)區域中添加與時鐘有關的操作材料,讓能力弱的孩子有繼續操作、鞏固的機會,而且是自由選擇,孩子沒有心理負擔。

  通過上述的補救措施我班孩子對時鐘的認識效果較好,還設計出了一些漂亮的時鐘,豐富了區域材料,可謂一舉多得。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11

  生成背景:

  在種子分類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了,大的種子占的地面大,小的種子占的地面小,他們來告訴我:“老師,這么大的種子,都放不下了,小的倒是放得下的。”這里蘊涵著數量守恒的數學概念,于是我們一起探究了關于蠶豆種子的數量守恒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將種子進行分類,排隊,并作記錄。

  2、探索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隊長短的關系。

  3、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養成愛探索、勤動腦及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紅豆、黃豆各10顆)

  2、排隊卡片人手一張。

  3、道具鋼絲一條。

  活動過程:

  (一)觀察種子

  1、這里有什么?

  2、它們有什么不同?

  (四)第一次探索: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樣的種子,排隊長短不一樣。

  1、觀察分析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2、幼兒操作記錄:要求每顆種子要挨緊,小心灑落地面。

  3、討論:為什么都是十顆,排列隊伍不一樣長。

  4、師生: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實錄:在這個環節中,我選取了蠶豆、花生和黃豆這三種大小差異很大的種子,認為靠緊排列后蠶豆排列的隊伍一定是最長,花生其次,黃豆最后,但是在幼兒操作過后,我發現情況并不是我預想的一樣,有的`幼兒把蠶豆豎著排隊,把花生橫著排隊,結果發現花生排的隊比蠶豆長。講評的時候,我故意把這個現象拿出來,引發孩子討論,發現原來排列方式的不同也會影響隊伍的長短。因此,承認學習方式的多元性也是教學個性化的體現。

  (三)第二次探索:感知大小不同的種子,排列長度相同時,數量不同。

  1、觀察分析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2、設疑:請幼兒猜測如果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用不同的種子排隊,他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

  2、幼兒操作記錄。

  3、討論:為什么排一樣長的隊伍時,顆粒大的用的少,顆粒小的用得多?

  4、師生:隊伍一樣長時,顆粒大的用的少,顆粒小的用得多。

  (四)游戲:排隊

  請部分幼兒上來排隊,每排數量一樣多,請幼兒思考為什么數量相同,排隊長短也不一樣。

  實錄:由給種子排隊到自己來排隊,把教學拉回了生活,這里,沒有用一點教具,就運用孩子的身體,就能發揮孩子多的優勢,而不把它當作一種弊端來看。

  (五)電腦游戲:哪種種子多、少、一樣多

  1、個別猜測。

  2、集體猜測。

  反思:把幼兒又拉回到抽象的虛擬世界中,故意了排隊的干擾因素,如大小、間距、位置后,幼兒的數量守恒概念又要混淆了,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驗,這與平時老師滲透得不多或者幼兒自己的經驗有關,因此課后還要多引導和發現。

  活動延伸:

  1、利用更多的材料體驗物體大小、排列疏密與隊列長短的關系。

  2、到戶外游戲:用腳步(腳尖頂著腳跟走)測量相同路段的線哪種路線最長。(有直線、斜線、曲線等)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04-03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1-29

幼兒園的大班數學教案02-02

幼兒園大班《對稱》數學教案12-27

(經典)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6-01

【熱門】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1-29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推薦】01-23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精】01-22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熱】01-18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熱門】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