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輕重,讓幼兒感知、學習比較輕重的方法。
2、讓幼兒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并根據物體的輕重排序。
3、提高幼兒的感知覺能力。
活動準備:
1、衣架一個
2、三個相同的礦泉水瓶(一個裝滿水,一個裝半瓶水,一個空瓶)三個相同的易拉罐(一個裝滿水,一個裝半瓶水,一個空瓶)
3、一大一小積木若干,大小、形狀相同的積木若干(按3、6、10數量扎一起)
4、棉花沙包、豆子沙包若干、籃球、鐵球、蘋果、梨、桔子
5、在生活活動、區域活動中學習如何使用天平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平衡的衣架,讓幼兒觀察并提問: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衣架)它有什么作用?(掛衣服用的)現在我掛在前面,它處于什么位置?(水平)。請小朋友再看:我在衣架的一側掛上一袋橡皮,你們觀察衣架有什么變化?(掛橡皮的一側下垂)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掛橡皮一側重,另一側沒掛物品的輕),你們在看,我在衣架另一側掛一把尺子,你會發現什么變化?(掛尺子的一端下垂,掛橡皮的一端翹起來)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或這說明了什么?(掛尺子的一端比掛橡皮一端重)
師:小朋友非常聰明,知道在平衡的衣架上掛物品,重的一端下垂,輕的一端上翹,衣服架可以幫助我們區分哪個物體重,哪個物體輕。
二、出示礦泉水瓶、易拉罐等相同材料的物品來比較輕重
。ㄒ唬
1、教師:我這里有三個礦泉水瓶(一個裝滿水、一個裝半瓶水、一個空瓶子)你們知道哪個瓶子重?哪個瓶子輕?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兒:裝滿水的重;裝半瓶水的輕;空瓶子的最輕(利用目測)
教師:請幼兒驗證,用手掂一掂,感知哪個瓶子重?哪個瓶子輕?
2、按由輕到重、由重到輕排序
教師:現在,小朋友知道哪個重、哪個輕,請你按由輕到重排序,再按由重到輕排序。請個別幼兒操作
。ǘ
1、教師:礦泉水瓶透明,小朋友用眼睛看就知道,哪瓶水重,哪瓶水輕,我這里還有三個不透明的相同的易拉罐,你們怎么分辨哪個罐重?哪個罐輕?(一個裝滿水;一個空的;一個裝半罐)并按由輕到重順序排起來。
2、一大一小的積木
3、大小、形狀相同、塊數不同的積木(3塊扎一起;6塊扎一起;10塊扎一起)
4、幼兒自由看、玩、掂,比較輕重并排序。
5、師幼一起驗證幼兒操作,總結:相同的易拉罐,空的'最輕,裝半瓶水的較輕,裝滿水的最重;相同的積木,大的重,小的輕;大小、形狀相同的積木,塊數多的重,塊數少的輕。
三、比較不同物品的輕重
。ㄒ唬
1、大的棉花沙包、小的豆子沙包
師:請小朋友猜一猜,哪個沙包重,哪個輕?
2、籃球、鐵球
師:這兩個球,哪個最重,哪個最輕?
3、大小幾乎相同的蘋果、桔子、梨
師:這三個水果,大小差不多,用掂的方法很難比較,我們用什么方法來比較這三個水果的輕重呢?來小朋友動手玩一玩。
。ǘ┯變和
1、集體討論:為什么大的棉花沙包輕,小的豆子沙包重?為什么大的皮球輕,小的鐵球重?
2、請個別幼兒驗證怎樣比較蘋果、梨、桔子的輕重(用天平秤,稱一稱)
四、比賽
兩組比賽:不同輕重的物體混放,每一種兩個,每組幼兒協商每人排一種,比較同類物體的輕重,分別擺放在兩個寫有輕重的箱子里,快、對的那一組為優勝組。
另換兩組比賽:不同輕重、不同類物體混放,請幼兒用掂、稱等方法,按照從輕到重的順序排序,正確的一組為優勝組。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不同物體有不同的滾動路線。
2、自主探索出三類物體的滾動路線,并嘗試記錄。
3、在游戲中體驗合作探索的樂趣,產生進一步探索物體滾動路線的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物品:罐頭、杯子、球、紙盒、積木等。
2、小棒8根。(為游戲《趕小豬》而備的趕“豬”棒。)
3、大記錄紙一張,記號筆一支。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探索:哪些物體會滾動?
在活動室里散放著紙杯、茶葉筒、球、塑料盒、積木等各種物品。
1、找一找:“小朋友,這里有些我們平時用過、玩過的東西,請你們把會滾動的東西找出來!
評析:開放、自由的空間很快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玩一玩:請你們玩一玩,為什么這些東西會滾動呢?
評析:這個時候,幼兒手上拿著自己找到的會滾動的東西,開始有些興奮了,都忍不住想把它放在地上滾一滾,玩一玩,那么作為教師,應給予幼兒自由玩的空間,但并不是讓幼兒毫無目的地玩,而是帶著問題去玩。這個問題就是:想一想,為什么它們都能滾動呢?讓幼兒在玩中發現,玩中思考,初步感知能滾動物體的特征。
3、說一說:為什么這些東西都能滾動?
評析:幼兒帶著問題自由玩,對問題的答案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都急于想把自己的觀點告訴大家,這時老師及時給予幼兒大膽表達的機會,幼兒自由發表意見,老師適當引導,總結出答案:因為它們總有一個地方是圓的,所以會滾動。
二、第二次探索:物體滾動的路線是怎樣的?
1、游戲:滾進球門。
老師介紹游戲玩法:小朋友兩兩一組,一人分開雙腳做球門,一人滾動物體進球門,輪流進行。
評析:這個游戲的優點在于,縮短了幼兒等待游戲的時間,一個人滾動物體時,兩個合作伙伴能同時觀察,共同探究發現不同物體的滾動路線,有助于發展幼兒的合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與協作的機會。在幼兒游戲過程中,老師所做的就是觀察與傾聽,必要時和孩子們一起玩,做幼兒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和鼓勵者,最大限度地放手讓幼兒通過親身經歷去發現,讓幼兒體驗發現的樂趣,成功的快樂。通過這個游戲,幼兒會發現,有的東西滾不進球門。小組的兩個合作伙伴對發現的這一現象進行了質疑、思考、討論。這時,老師作為活動的`引導者,有必要帶領全體幼兒對這一發現作一個總結和提升。
2、集體交流,并嘗試記錄物體滾動的路線。
老師:“哪些小朋友的東西滾不進球門?”(幼兒回答、交流后,請幼兒把這些滾不進球門的東西都送到前面來,這樣可以讓大家看得更加清楚。)
老師以驚奇的口氣提出疑問:“咦,為什么這些紙杯、方便面筒、肯德基筒就滾不進球門呢?”幼兒思考、討論。
當幼兒回答出“這些東西都是一頭大一頭小的”、“滾動的時候會轉圈”等答案時,老師及時作現場演示,讓幼兒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觀點和想法的接納、重視和贊賞,同時也可以讓全體幼兒對圓錐臺滾動時會轉圈這一科學現象有一個更深刻的印象。這時再請幼兒上來在大記錄紙上記錄它們滾動的路線,幼兒都躍躍欲試。在記錄出圓錐臺滾動路線的基礎上,再來記錄圓柱體和球體滾進球門的路線對幼兒來說就更容易了。
評析:在這一環節里,幼兒學會了記錄,懂得了當自己在科學探究中有了結論或觀點時,可以通過記錄把他們呈現出來,讓幼兒了解如何真正地“做科學”,培養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三、第三次探索:圓柱體和球體滾動時哪個更靈活?
1、游戲“趕小豬”。
老師介紹游戲玩法:這是一個三人合作的游戲,小朋友自愿組合成三人組,其中兩人做小樹,一人分別趕“皮球小豬”和“圓筒小豬”,在“兩棵小樹”中間繞“8”字型走,三人輪流進行。
評析:上一個環節中,幼兒已經自主探索出三種物體的滾動路線,但對圓柱體和球體滾動路線的異同還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作為教師,有必要為幼兒提供更進一步的觀察、經歷、體驗的機會,讓幼兒探究出球體、圓柱體的外型與它們滾動路線之間的相互關系。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為了解決這一難點,老師在這個環節中首先設計了一個三人合作的游戲——趕小豬。這個游戲巧妙之處在于,幼兒在趕這兩種小豬繞“8”字走時,由于圓柱體和球體的不同特性,幼兒趕著它們轉彎會有很明顯的差別,一定會有不同的感覺,為順利解決活動難點埋下伏筆。教師在游戲中繼續扮演活動支持者的角色,對幼兒的探究活動盡量不去打擾。
游戲結束后,老師提問:
“剛才,我們趕了‘圓筒小豬’和‘皮球小豬’,你有什么感覺?”
“為什么‘皮球小豬’好趕,‘圓筒小豬’就難趕呢?”
評析:這一問題給了幼兒較大的發散思維空間,由于幼兒都分別趕過這兩種“小豬”,有了親身的經歷和體驗,所以都有話說,樂于說。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提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皮球小豬’好趕,‘圓筒小豬’就難趕呢?”幼兒經過思考和觀察發現圓柱體是一個長長的圓筒,而皮球從各個角度看上去都很圓,由于它們形狀上的不同,導致它們在滾動的時候出現了不同的結果。教師這時及時演示,同時請幼兒上來說一說,指一指,并注意肯定和贊賞幼兒的發現,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從上到下一樣大的圓筒,我們把它往哪兒推,它就只能往一個方向直直地滾去,轉彎時不靈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滾動,很靈活。
得出結論后,讓幼兒在記錄紙上補充出球體可以向各個方向任意滾動的路線。
四、結束活動
老師小結活動情況,對積極參與游戲和探索的幼兒給予表揚,并提出問題和要求:“你們還在哪兒看到過會滾動的東西?它們滾動的路線又是怎樣的呢?請你們回去找一找、滾一滾,把它們滾動的路線也畫下來,帶到幼兒園來給大家看!
評析:會滾動的東西不只局限于課堂上幼兒所看到的,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幼兒對它們依然有好奇和疑問,于是老師順理成章地在活動小結以后向幼兒提出問題和要求,讓幼兒課后繼續進行滾動路線的探究和記錄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源于幼兒的生活,生于幼兒的興趣,設置游戲情境,以幼兒自主探索為主線,教師適時指導、提升為輔線,充分激發了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培養了幼兒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兒自我建構知識與經驗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學、玩中學,達到了本次活動的教育目標。
小百科:滾動,漢語詞匯,釋義為轉動體沿轉動方向的運動稱作滾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區分以自我為中心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2、能指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復合方位。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1、9個格子的塑料地墊每組一塊;幼兒畫的腳印卡每組5-6個,富有動感的音樂。
2、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17面<找找畫畫>,8種顏色的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我會分左右
1、我說你做,教師發出指令,幼兒做相應的動作,如,舉起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左肩膀,碰碰你的左耳朵。
2、我說你猜。教師描述一物體的方位,幼兒根據教師的指示判斷,尋找。如一物長得長長方方的,它在電腦顯示器的右邊,請你說說它是什么?
二、自制跳舞毯
1、教師出示一塊9個格子的塑料地墊和若干腳印卡。這是一塊跳舞毯,腳印貼在哪,就表示腳要跳到哪里。
2、以中心格為準,將腳印卡依次放在中心格的上,下,左,右。請幼兒快速反應并說出“腳印”都貼在哪個位置。
3、將腳印卡依次貼在中心格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請幼兒說出以上復合主位。
4、幼兒分組在跳舞毯貼腳印卡,邊貼邊說出腳印卡放置的.方位。
5、幼兒分組嘗試自制的跳舞毯,一幼兒喊口令,另一幼兒跳到相應的位置上,
其他幼兒做裁判,看看有沒有按指令跳到相應的位置上。
6、播放動感音樂,教師喊指令,讓幼兒跳到相應的位置。
三、幼兒作業
1、找找畫畫請幼兒翻到活動材料《數學》第17面《找找畫畫》,根椐畫面上的提示,給小花涂顏色。
2、以紅色小花為中心,說說其他顏色的小花在紅色小花的什么方位。
3、請幼兒仔細聽提示語,
教師說:請找到第一排第一幅圖,找到紅花上面的花,并用黃色水彩筆做好標記(在畫上點上黃色,先不涂色)。
4、幼兒聽指令依次完成后,再完整涂色。
四、結束部分
完成的幼兒互相說說在什么方位涂了什么顏色。
課后反思:
選定科學活動《上下左右跳起來》課后,就開始寫教案。我自己認為對大班孩子來說:區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是一個難點。所以我把課的目標定為: 1。以自我為中心區分上下、左右。2。通過游戲,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復合方位;顒舆^程分三步走:一、我會分左右。主要是和幼兒一起復習上下,左右,我覺得只有孩子們分得清上下,左右,才能在此基礎上繼續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為了讓幼兒感興趣,我把它分為:我說你做和我問你答兩個小點,讓幼兒在小游戲中復習上下,左右。通過復習,孩子們都能清楚地分辨上下,左右。二、學習區分左上等復合方位。通過給森林里的小動物搬家的游戲,讓幼兒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個方位。孩子們都很愿意幫助小動物,通過這個游戲既讓幼兒學習了復合方位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又培養了幼兒的助人之心。三、游戲:跳舞毯。請幼兒站在跳舞毯的中間,聽指令跳到相應的格子中。游戲分三步:第一次游戲是老師當指揮官,幼兒聽指揮跳格子;第二次游戲是請能干的幼兒當指揮官,讓指揮官請自己的好朋友來跳格子;第三次是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角色游戲。通過游戲,讓每個孩子都跳起來,進一步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體驗游戲的快樂。
整堂課上下來,我覺得流程還算順利,孩子們也都很投入,在前兩個環節,孩子們都說的很好,就是到了跳舞毯游戲時,有幾個孩子有點分不清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這四個復合方位,但經過我和其他孩子的提醒,他們能馬上改過來。
不足:
1、在第二環節中,搬家游戲后,還應加一個幼兒練習的環節,這樣的話,
可能在第三環節游戲時,效果會更好些。
2、跳舞毯游戲中,當指揮官的孩子會直接從右邊報到左上,這樣,有的孩子就有點混淆,這說明游戲之前我的講解不太清楚,孩子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總之,課是上好了,但還有許多細節問題需要自己反思,只有不斷反思,才會有進步!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能與同伴交流有關果實的經驗。
2、教幼兒觀察了解秋天的果實,能運用多種方法對果實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各種果實實物或自制的果實圖片。
2、商店布景,上面分別標上“水果”“堅果”。
3、自制水果、堅果(各種)小卡片若干,幼兒人手1套。
4、幼兒搜集的水果和堅果若干。
活動過程
1、感知水果和堅果的不同。
2、請幼兒品嘗水果和堅果,引導幼兒通過看、摸、品嘗,感知它們在形狀、顏色、結構、吃法、味道等方面的不同。
3、講故事《果果開會》,了解水果和堅果的特點。
4、教師一邊講述,一邊出示榛子、核桃、栗子等幾種堅果及蘋果、香蕉、葡萄等水果。引導幼兒知道什么是水果,什么是堅果,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5、果實進行分類。
6、請幼兒拿出畫有堅果、水果的小卡片進行分類,教師巡回指導。玩"開商店”的游戲。
7、請幼兒把堅果和水果按標牌正確地擺放在貨架上,幼兒當售貨員或顧客進行游戲。
8、可以用做游戲的方式進行,如幼兒戴上各種堅果、水果的頭飾表演分類。
活動延伸
1、指導幼兒用堅果果核粘貼創意畫。
2、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的'相關內容。
重點提示
1、教師應該提供較多品種的果實,使幼兒在品嘗中得到感性體驗,有利于分辨水果和干果,了解水果和干果的特點。
2、個別指導幼兒在玩商店游戲時,教師指導幼兒正確擺放堅果和水果的位置。
活動材科
兒童故事:果果開會
“滴答滴答——”小蘋果吹著喇叭,叫道:“果果王國開會了!我們要選健康的果娃慰問抗洪救災的解放軍!果果王國開會了!”
不一會兒,紅富士蘋果來了,鴨梨來了,獼猴桃來了,水蜜桃來了,葡萄來了,許多水果都來了,他們坐在會場上小聲地談話,等著大會開始。
突然,大門口吵極了,他們轉過頭去,原來,小蘋果正在和幾個黑不溜秋的小家伙吵架呢。
小蘋果說:“不行不行,你們看來都不是小果果,怎么能進去呢?”那幾個黑家伙說:“誰說我們不是小果果,我們是果家族的另一類,我們是干果,也屬于果類!”
小蘋果說:“你們跟我們長得不一樣,怎么也是小果果呢?”
他們正吵著,西瓜大嬸說話了:“孩子們,別吵了!你們芊果、梨、葡萄是果,他們是桂圓、核桃、紅棗也是果,你們都是植物的種子。但是蘋果、梨、葡萄還有許多果,他們皮薄、水分多,中間是果肉,里面有核,這類是水果,不容易保存。像桂圓、荔枝干了以后就是干果,干果的保存時間比水果長一些。像核桃外面果殼比較硬,中間有果肉,里面有核,水分少,是堅果。好了,水果寶寶,你們明白了嗎?快進去開會吧!”
小蘋果點點頭,說:“我明白啦!”不好意思地拉著桂圓、核桃的手,進會場去了。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鐘面等點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學會看整點。
2.學會看整點并能正確撥出,讀出整點。
3.初步形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實物鐘2個,若干個鐘面,若干個圓,若干個勾線筆,掛圖。
活動過程:
一、時鐘的分類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鬧鐘的聲音)我們聽見鬧鐘的聲音會做什么事?(起床)有幾只小動物一起約好在7點的時候去逛商店,聽見鬧鐘的聲音都起床了,都到他們約好的地方集合了,約好的時間到了,可是小豬沒來,你們說要不要等它呀!(要等)他們等了好久,小豬還沒來,小動物只好走了,小動物們一起去逛商店了,他們來到了時鐘店,看了很多種,也不知道買什么種,我們也來看看有什么鐘。(欣賞圖片)你們看過這些鐘嗎?
小結:有小動物的是卡通鐘,能掛在墻上的是掛鐘,放在桌面上的是座鐘,放在地上的是落地鐘。
二、觀察并認識時鐘,分針及了解他們的運行關系和運行規律。
師:剛剛我們一起看了這些鐘,你們發現這些鐘有哪些一樣的地方?(上面有數字,有兩根針)這兩根針他們都有個好聽的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分針,時鐘)
小結:鐘的上面有兩根針,一根短,一根長,短的叫時針,長的'叫分針,上面還有數字1-12,數字是怎么排列的?(小結:數字從向右方向從小到大繞一圈排的?
師:出示時鐘,你們看看時鐘里的指針朝哪個方向轉的?(向右)順著指針的方向我們叫它的順時針?纯蠢蠋煱逊轴樲D一圈,時針有什么變化?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分針轉一圈走12格,時針則走一格,就一小時,分針要走一圈才是一小時。
三、認識整點
師:出示圖,誰能告訴我圖片上的鐘幾點了?分別出示12個不同時間的鐘面,讓幼兒說出整點和怎樣寫整點。
師:小動物買好了鐘都是回家,可是小豬還沒來,它到底干什么了?我們去看看它在干什么?出示圖片(睡覺)看看幾點鐘了(10點)小豬是一個不守時的小豬,我們不要學小豬,我們要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吃飯,上學,早睡早起,就不會遲到了,我們學會珍惜時間,因為時間過去就不會回來。
四、學撥整點
森林里其他小動物看見他們買的鐘都很羨慕,可是他們不知道怎么看時間,小朋友幫幫小動物,好嗎?老師撥時間,你們說,然后請小朋友來撥時間。
五、練習畫鐘面、時鐘、分針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6
一、活動名稱:
“窗戶上的哈氣與冰花”——大班科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樂于關注周圍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大膽探究哈氣與冰的秘密,初步了解水的三態變化。
三、活動提示:
1.關注幼兒對于冬季活動室玻璃上哈氣的發現,適時提問:“哈氣從哪來?”并引導幼兒晚上和早晨觀察自己家臥室、浴室、廚房的玻璃,“你有什么發現?”
2.幼兒自由討論自己的發現及問題:“為什么會有哈氣?冰花從哪來?”
3.幼兒共同搜集有關信息并相互交流,初步了解哈氣及冰花產生的原因。
四、觀察要點:
幼兒探究周圍生活中各種現象的.興趣與發現。
五、延伸活動:
1.和幼兒一起進行“凍冰花”的游戲或在科學區投放加熱可觀察水蒸氣的材料,在操作、嘗試中進一步感知水的三態變化。
2.欣賞故事“小水滴旅行記”,進一步理解水的三態變化。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萌發對自然現象的興趣和探究欲望。
2、知道風的形成原理,探索產生風的各種方法。
3、初步了解風與人類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已經有過玩風車的經驗。
2、每組一筐能產生風的物品。
活動過程:
1、幼兒回憶自己玩風車的感受。
“今天早上我們一起玩了風車,你們的風車是不是都轉起來了?你是怎樣讓風車轉起來的呢?”“那為什么你跑或者用嘴吹時風車就會轉了呢?”(小結:是風讓小風車們轉起來的。)
2、用筐內物品探索產生風的方法。
。1)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那現在教室里有沒有風呢?我們小朋友能不能想辦法變出風來?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你們也可以用這些東西去試一試,看能不能變出風來!
(自評:注重觀察和傾聽,把握教學契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要練就一雙像鷹一樣的眼睛,而這雙眼睛不應該只盯著看“我教的孩子們會了沒有?”“孩子們是不是按老師的規定在活動?
”……應該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兒,關注他們活動的過程,在孩子們的活動中去看、聽、交流和思考,只有注意觀察兒童的言行舉止了,注意傾聽兒童的言語、交淡了,注意思考孩子的實際水平和發展進程了,才能把握幼兒的情緒表現、心理需要、能力水平,然后“針對兒童去做”,開出“調理配方”,充分體現引導者、幫助者、教育者的作用,以滿足幼兒發展的需求。這樣真正收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的育人目標。在方面我深有體會,因為在試教這堂課時,我只注意了讓幼兒自由探索和討論,而沒有能認真地去傾聽和指導,于是到頭來,還是白忙一場,沒能針對幼兒出現的問題來進行下面的教學,從而使整個教育教學活動陷入了教師無法把握的`境地。在后來經過了反思,我注意了這一問題,在這個環節中注意仔細傾聽和指導幼兒,從而使得下一環節中有了可抓住的教育方向,更使我的教學具有了針對性和目的性。)
。2)幼兒講述。“誰來說說剛才你玩了什么?怎么變出風的?”(小結:小朋友用捏一捏、扇一扇、壓一壓、吹一吹、抖一抖的方法都變出了風。)
。3)師生共同小結風的形成原理。
①“我們剛才用紙扇、用嘴吹就讓周圍的空氣動起來,空氣一動起來就有了風。”
②“那你們想一想我們怎樣才能讓風大一點?怎樣讓風小一點?”(小結:當我們用很大的力氣去扇、壓、捏的時候風就會很大;當我們用很小的力氣去扇、壓、捏的時候風就會很小。)
。ㄗ栽u:給機會讓幼兒自由探究,主動學習對于兒童來說,外面的世界就是一個神秘的未知世界,有許多讓他們感到新奇的事物和現象,都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想去自己試一試。在過去我們會用一種簡單化的教育方式——老師的直接告知來讓幼兒獲取知識,而忽視了兒童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探究!毒V要》指出要強調幼兒的主動學習,還指出:“科學教育要盡量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所以,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就選用了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專門拿出了時間,給幼兒以自由探究的空間。課中,我沒有直接告訴幼兒怎樣才能產生風,而是用了一定的時間讓幼兒用我為他們準備好的材料來自己探索、發現產生風的方法,在之后提出的怎樣讓風能變大、變小的問題時,我又讓幼兒自由的探索、發現,加之一個游戲,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總結、驗證了難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科學現象。這正如皮亞杰所說的,兒童獨立摸索,看起來是“浪費”了時間,實際上恰恰是贏得了時間。)
3、初步了解風的用途和危害。
、佟帮L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用呢?”
、凇帮L有這么多好的地方,那它有沒有不好的時候呢?”
③“剛才我們小朋友說了風在很多時候都對我們有很多好處,但它也有不聽話的時候,會給人類帶來很多災難。那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做才能減少風的危害呢?”
。ㄗ栽u: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行為大自然以其無比寬廣和慈愛的胸懷,在每個季節都向孩子們獻出妙趣橫生的禮物——雪、雨、風、霧等等,還有光、熱、水、土、動植物等,孩子們用它們做游戲,感受、體驗和發現著自然界的變化和奇妙。而這些自然要素在與人類長期共處中也產生了各種依存關系。《綱要》中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因此,我們就應該從孩子們在生活中經歷過、有經驗的事開始,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培養他們對環境的關愛之情。)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栗子的特征和用途,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能力。
2.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剝栗子的方法,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香甜的栗子
2.帶毛刺的栗子,栗子食品,手套。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栗子球的名稱和外形特征。
課件一
1.觀察栗子球的形狀、顏色、體會摸上去的感覺。
小結:栗子球市綠綠的、圓圓得,摸一摸刺刺的、毛毛的、很扎手的。
2.引導幼兒探索取出栗子果實方法。
這么一個毛毛的、刺刺的、圓溜溜的東西里面到底藏著什么小秘密呢?
。1)先讓幼兒猜一猜。
。2)教師戴上手套用手用力地掰,用小榔頭重重地敲,把外面的刺皮敲掉。
小結:因為栗子球外層代刺,所以在取果實時要盡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那帶刺的球,可以戴上手套或用腳幫忙。
二、認識栗子的外形特征。
課件二
1.看一看:取出來的栗子的形狀、顏色?
2.問一問:有什么味?
3.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小結:栗子有的是球形、有的是半球形,成熟的栗子,外面有一層深棕色的硬皮,而不太成熟的栗子這層硬皮變成了綠棕色的.軟皮。像小皮球、像月亮、像剛出升的太陽、像小船等。
4.栗子肉到底藏在哪兒呢?讓我們再來動手剝一剝。
。1)你想請誰幫忙?課件三
。2)剝開后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剝好的栗子肉。
(3)討論剝栗子肉的方法:
請手指幫忙,掰開栗子。
。4)說說栗子肉的特征。
小結:剝開栗子的硬皮外面有一層前棕色的毛茸茸的薄皮包著,里面是黃色的肉。
三、品嘗栗子,了解粒子的功用。
課件四
1.啟發幼兒談談吃過哪些用栗子制成的食品。
2.品嘗栗子食品,知道栗子的多種吃法。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9
設計意圖
我們都知道風是看不見的,它相對抽象但又能感覺得到的,而《綱要》中指出,幼兒科學活動重在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索的欲望。因此,在《調皮的風》這節科學活動課中,我將激發幼兒對風的好奇心,并喜歡探索風的秘密,培養幼兒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能力作為本活動的重點。于是就設計了這次科學活動《調皮的風》。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風速,培養幼兒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能力。
2.讓幼兒了解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風對人們的利與弊。
3.激發幼兒對風的好奇心,并喜歡探索風的秘密。
重點難點
1.嘗試感知風的存在和風速。
2.了解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旗、報紙、扇子、桌布、塑料袋、帽子、空牛奶盒、絲巾、一次性紙碟、羽毛若干根;彩旗一條;抽紙一包;墊子若干張;《調皮的風》課件PPT一份。
2.經驗準備:已經知道空氣的存在;活動前在戶外感受風。
活動過程
一、談論與發現風
。ㄒ唬┱勗捯龑
1.提問: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看看,這是什么呀?
。ǘ┮龑в變焊兄L的存在。
教師:我們來和小旗子做個游戲,請小朋友們不碰小旗子但又能用我們身體的某個部位來讓小旗子飄動起來。
(三)小結:我們用身體的某個部位動一動就會帶動空氣的流動,形成風,風就會讓小旗子飄動起來。
二、發現和探索風的秘密
。ㄒ唬┳杂商剿靼l現
教師:那老師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的材料,請你們都用每一樣材料來讓小旗飄動起來。
。ǘ┘w檢驗
1.教師:你選擇的是什么東西?
2.教師:它是否可以讓小旗飄動起來?(幼兒演示)
。ㄈ┎势祜h飄
1.教師:請小朋友們用每一樣材料讓彩旗飄動起來!
2.幼兒自由探索
3.小結:原來,我們生活中許多東西只要動一動都可以造出風。
三、制造風
。ㄒ唬╋L速
1.教師:請小朋友們利用墊子制造出不一樣的風速(大風和微風)。
2.小結:
。1)造出大風:要用很大的力氣,手抖動的速度要快快的。
。2)造出小風:要用很小的力氣,手抖動的速度要慢慢的;
。ǘ┯螒
1.教師:請小朋友們用不一樣的風速讓紙巾飄動。
2.幼兒自由探索。
3.小結:用微風的時候紙巾慢慢的輕輕的飄走了;用大風的時候紙巾到處飄。
四、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觀看《調皮的風》PPT課件)
教師:風的本領很大,也很調皮,在夏天,調皮的風可以帶給我們涼爽,在冬天,會讓我們覺得很寒冷;調皮的風還可以可以讓我們的風箏飛到天上去;它還可以幫助蒲公英傳播種子;也可以幫助我們吹干衣服,調皮的風還可以發電呢。但是,當風發怒的時候,它會帶來可怕的龍卷風和臺風,龍卷風和臺風會引發風暴潮,這些風暴潮會把我們的樹木、房子全都摧毀,嚴重的還會造成人員傷亡,讓我們失去紙巾的親人;發怒的風還會帶來可怕的沙塵暴,使空氣質量嚴重惡化,污染我們的生活環境。
五、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們是喜歡和調皮的`風做好朋友還是喜歡和發怒的風做朋友呢?我們都喜歡和調皮的風做好朋友,因為調皮的風會帶給我們許多歡樂和幫助,所以我們都喜歡和調皮的風做朋友,那現在讓我們拿著羽毛到外面去與調皮的風一起玩耍吧!
活動總結
風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的一種自然現象,它相對抽象但又能感覺得到。雖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我設計這節科學活動就是為了讓幼兒去發現風,探索風和感受風并了解關于風這一自然現象對我們人類生活的影響。只有讓幼兒親自感受到風的存在,才可以體會到單憑口說理解不了的知識!芭d趣是幼兒的老師”,那怎樣可以使幼兒感受到風呢?于是我想到了借助輔助材料,因此我為孩子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小旗子、塑料袋、空絲巾、一次性紙碟、羽毛等,還利用了信息技術讓孩子觀看有關風的PPT課件來更進一步了解風,把它"變"得與幼兒生活更近一些,加上一些歡快的、狂怒的背景音效,孩子仿佛舍身處境一般感受到了風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0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領域的學習中,我清楚地了解到,幼兒科學教育應以引發、支持和引導幼兒的主動探究為目的,大班孩子喜歡猜測,喜歡操作,他們開始學會用實驗等方式發表見解;記錄自己的方法,獲得學習經驗。
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孩子的興趣需要,班級開展了生活秘密角《有趣的影子》,在這個探究階段中,孩子們通過找影子,探究影子的來源,和影子做游戲等活動了解了光透過物體會形成影子,影子是黑色的。在這個階段,我們將跟孩子一起繼續探索光的穿透性。選擇的探索材料都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活動中我們將讓孩子自主選擇探索材料,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感受光的穿透現象,并對探索光感興趣。
活動內容:
《魔力彩光》
活動目標:
1.對探索光感興趣。
2.積極探索,感知光的穿透現象。
3.能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并嘗試記錄不同的發現。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手電筒幼兒每人一支,并學會使用。
。2)活動前教幼兒學會用壓花機壓花。
2.物質準備
。1)各種顏色的彩色紙、“我的記錄表”、彩色筆、壓花機、剪刀、石頭、塑料袋、透明紙、水果泡沫網、各種顏色的布、各種玩具。
(2)供幼兒操作的畫板貼上白紙、展示記錄表的底板。
(3)兩段燈光視頻、音樂。
3.場地準備:將活動室進行遮光處理。
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樱河^看視頻激發幼兒對探索光的興趣。(5分鐘)
1.播放燈光視頻,激發幼兒好奇心,引起幼兒的興趣。
2.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
。ǘ┑谝淮巫灾魈剿。(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紙后,光顏色的變化。)(10分鐘)
1.幼兒實驗,記錄!澳銈兡懿荒苷页鲇蓄伾墓,把你找到的記錄下來,當聽到音樂結束時請把記錄紙貼在黑板上。”
2.集中展示記錄表并交流:請小朋友說說你找到了什么顏色的光?是怎么找到的?你在哪見到這種顏色的光?
3.教師小結:有時候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的物品,會變出了各種各樣顏色的光,跟我們剛才看的視頻里面的顏色一樣的美。
。ㄈ┑诙巫灾魈剿鳎俅胃兄獾拇┩脯F象。(手電筒的光透過各種玩具或圖形后,光形狀的變化。)
1.觀看燈光動畫造型視頻。
2.回憶:剛才的燈光秀里你看到什么造型?
3.燈光造型圖真的很漂亮,你們能不能也來嘗試用常見的材料找出有造型的光?可以讓輔助工具幫助你哦!
4.幼兒實驗。 ( 常規強調,音樂停時請把材料放回籃子里,帶上你的發現回到我身邊)。
5.教師評價:你成功了嗎?誰愿意來說說你變出了什么形狀的光?
6.師幼一起得出的結論:平時我們看到光透過物體會形成黑色的影子,今天我們還發現了光還有穿透的本領。光透過不同形狀的圖案能發出不同形狀的光。
。ㄋ模┯^看幻燈片,進一步感受光透在生活中的運用。
。ㄎ澹┗顒友由
1.劇場要舉辦一場燈光秀,讓我們也來做一回燈光師吧,小朋友們可以去邀請一位客人老師一起表演!
2.播放音樂。幼兒把手電筒的光照射在活動室各個地方,發出不同顏色、形狀的圖案。隨音樂舞動燈光。
3.音樂;顒咏Y束:燈光秀結束了,讓我們問問客人老師們,我們的燈光秀精彩嗎?請給我們掌聲!謝謝大家!
。┗顒咏Y束,幼兒快樂地離開大廳!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1
火箭上天
教學目標:
1、了解火箭的基本結構,探索圓柱體箭體與圓錐體火箭頭接口的大小關系。
2、感知火箭升空的原因,能大膽嘗試并分析火箭升高的各種因素。
3、嘗試用多種材料自制火箭,發展幼兒的動手及想象能力、激發幼兒探索航空知識的興趣,
4 、積極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發現。
教學準備:
1、孩子對火箭的興趣及初步的了解。
2、火箭模型,幼兒收集的各種瓶子、卡紙、鉛畫紙、蠟筆、即時貼、剪刀、膠水、雙面膠等。
3、多媒體課件《火箭上天》
重點:探索圓柱體箭體與圓錐體火箭頭接口的大小,嘗試自制小火箭。
難點:火箭頭的制作和各部分的粘貼,,探索讓小火箭飛高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1、提問導入:你見到過火箭嗎?在什么地方見過?你見到過的火箭是什么樣子的?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觀看課件。老師與大家討論有關“神七”的話題,小朋友知道,神舟七號的成功發射,多虧了小火箭的本領。那小朋友想不想和飛行員那樣飛上太空呢?我們自己來設計制作小火箭,好嗎?
二、觀察討論,探討制作方法,學習制作航天火箭
1、觀看課件后半部分,說說火箭的主要結構。師:火箭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發射出去的?你想不想自己設計一個能飛上天的火箭?
2、教師示范制作,幼兒嘗試設計制作。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小火箭,看看它是怎么做成的?教師將正方形紙變成圓柱體的箭體,把半圓形紙變成圓錐體的火箭頭;讓箭體和火箭頭相親相愛在一起。
3、誰來試試怎么做圓柱體的箭體,圓錐體的火箭頭?請個別幼兒嘗試。重點介紹火箭頭的制作方法。
4、幼兒按意愿選擇材料制作,教師作巡回指導,指導幼兒進行粘貼組合,制作火箭頭。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孩子。
提醒幼兒注意良好的操作習慣及衛生習慣。對有創意的幼兒及時表揚,適當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三、展現交流,探索讓小火箭飛高的方法。
1、幼兒展示自制火箭,共同參觀并請個別幼兒介紹。先完成的小朋友去外面,借助發射器,試試怎樣讓小火箭發射上天。
2、回教室,請個別幼兒介紹經驗,看看誰的火箭飛得高, 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航空知識的興趣。師:你是怎樣讓小火箭發射上天的呢?(用手用力一拍)。為什么用力一拍,小火箭就能飛上天?剛才玩的時候,你還發現了什么?(有時飛得高,有時飛得低)
3、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再去玩一玩,這次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比一比什么時候飛得高,什么時候飛得低?為什么?(用力,瓶子大,拍發射器的底部,卡紙做的火箭飛得高)
4、集體發射小火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我們一起去發射臺發射,看誰設計的小火箭載著的神舟號飛船飛得最高。
開始倒計時:10,9,8,7,6,5,4,3,2,1,點火!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和求知欲望。
2.增進幼兒肢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
3.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發生變化。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把顏色混合在一起
2.紅、黃、藍三種顏料水若干瓶、一次性塑料杯、紙巾。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講故事
泡泡媽媽有很多的泡泡寶寶,有一天他們在玩耍,藍泡泡和黃泡泡一抱忽然變成了綠色,
藍泡泡和紅泡泡一抱忽然變成了紫色。紅泡泡和黃泡泡一抱忽然變成了橙色。
提問:小朋友們想一想這是怎么回事?
二、展開
1.觀察:泡泡寶寶變變變
投放材料請小朋友動手驗證
(兩種顏色的水寶寶混在一起會有什么變化)
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會變成綠色。
2.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
3.請小朋友說一說,藍黃寶寶混合后會有什么變化?變成什么顏色了?
4.教師小結: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真的會變成綠色(出示色卡)。綠色真漂亮,
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什么是綠色的?
三、感知配色方案
1.趣味練習:把顏色混合在一起
把一種顏色和另一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么顏色呢?
幼兒觀察并涂色
2.投放紅色顏料瓶,請幼兒進行配色游戲,感知多種配色。
(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要求)
。2)請幼兒交換場地,進行另一種配色活動。
3.請小朋友說一說,藍紅(黃紅)寶寶混合后會有什么變化?變成什么顏色了?
4.教師小結:藍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紫色,黃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橙色。
(出示色卡)。紫色真漂亮,還有什么物品是這個顏色的?
你還知道什么漂亮的顏色呢?
四、趣味練習:顏色的混合
試試兩種顏色碰在一起會有什么變化。
請幼兒將自己的配色結果涂在趣味練習上。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3
【設計意圖】 綠豆芽在我們家常菜肴中并不陌生,孩子們幾乎都吃過,但對綠豆變成豆芽的生長過程卻知之甚少,我決定讓大班的孩子們來做一次綠豆發芽的小實驗,讓他們多一次新奇的生活體驗。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綠豆發芽的生長過程。
2、培養孩子們探索科學自然現象的濃厚興趣。
3、初步體驗勞動的.樂趣和不易,教育幼兒要學會愛惜我們的食物。
【活動準備】 綠豆種子,綠豆芽,自帶的可口可樂或雪碧空瓶子,紙杯,干凈吸水的小毛巾、溫水、小剪刀、雙面膠、中性筆。
【活動流程】 浸泡綠豆—觀察生長過程—實驗總結
一、浸泡綠豆
1、認識綠豆種子和綠豆芽。
。1)教師出示綠豆種子和綠豆芽,讓幼兒識別并說出名稱、形狀、顏色。
。2)教師引導幼兒,說說綠豆芽是怎么長出來的?教師提問:你們吃過綠豆芽嗎?好吃嗎?你知道一顆小小的綠豆是怎樣變成綠豆芽的?教師提問: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發好多脆脆的綠豆芽讓媽媽炒著給一家人吃啊?(激起孩子的表現欲)
2、讓幼兒把綠豆種子裝入紙杯(綠豆約占三分之二),倒入溫水淹沒綠豆。
3、在教師輔導下把飲料瓶子底下用小剪刀鉆4個比綠豆小的眼(以保證每天澆的水不積在瓶子里,積水會讓綠豆爛掉),把瓶口錐形部分剪掉(便于通風和生長)。
4、在雙面膠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貼在瓶子上。
5、把紙杯里泡好的綠豆放入飲料瓶內,并在綠豆上面蓋上干凈吸水的毛巾(主要是保濕),開始第一次澆清水,多余的水會通過瓶底小眼排出。
二、觀察生長過程
活動過程
1、幼兒每天觀察綠豆發芽的情況,并由老師帶領進行兩次澆水管理(每天上午和下午澆水,綠豆芽一個星期即可長成食用)。
2、引導幼兒觀察生長情況。教師提問舉例:今天你看到了什么?和昨天比有什么變化?回答:綠豆皮裂開了,有個白色小芽鉆出來了!………白白的身子上還有兩片小葉子………
三、實驗總結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知曉綠豆種子發芽也像小朋友一樣需要呼吸,需要喝水。
2、實驗總結:空氣和水是綠豆種子發芽不可缺少的條件。
3、讓幼兒體驗收獲是需要等待的,也是要付出勞動的。
4、實驗總結:我們所吃的食物是來之不易的,要學會珍惜。
【活動延伸】
1、讓幼兒將發好的綠豆芽帶回家,讓媽媽給全家炒一盤香噴噴的綠豆芽菜,2、當一回小老師,把發綠豆芽全過程教給爸爸媽媽,讓他們也學會在家里發不同種類的豆芽菜。
3、讓幼兒家長給教師手寫一封短信,介紹一下綠豆芽菜的口感和自己的孩子“授課”的全過程,發表一下感想,然后教師在全班一一念出。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使幼兒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3、引導幼兒了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稱得上“之最”的動物。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大象有個長鼻子。
2、ppt課件:動物之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觀看動畫片,引起興趣。
小朋友最喜歡看動畫片了,現在呢,老師請小朋友看一個很有趣的動畫片,看完以后呢,給老師和小伙伴講講動畫片里演了什么故事。
2、你在動畫片里看到了什么動物?
。1)大象
。2)長頸鹿
(3)鴕鳥
。4)河馬
二、展開。
1、這些動物有些什么特點呢?(讓幼兒互相說一說)
2、引導幼兒討論動物身上最明顯的特點。
它們都有各自的本領和特點,那么,它們身上最明顯的特點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想一想吧。
3、ppt課件:動物之最
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幼兒說出的.動物之最,進行歸納:
。1)脖子最長的動物是:長頸鹿;
(2)鼻子最長的動物是:大象;
。3)耳朵最長的動物是:兔子;
(4)跑的最快的動物是:獵豹;
。5)最兇猛的動物是:老虎;
(6)嘴巴最大的動物是:河馬;
。7)唱歌最好聽的動物是:百靈鳥。
4、請幼兒同桌兩人互相說說自己喜歡哪個動物,它有什么本領?還有哪些動物之最?
5、請幼兒表演動物之最。
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長鼻子的樣子,并說:“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長。”
活動延伸
學唱英語歌:大象有個長鼻子。
師幼一起邊看動畫片,邊唱英語歌,根據幼兒的興趣,反復跟唱。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5
設計意圖:
每天孩子們都在探索導線、燈泡和開關之間的關系,可是卻沒有一個系統的知識幫助他們梳理提升經驗,真正了解電流的秘密。此微課借“電流君”這個角色,希望以動畫的方式向他們展示基礎的串聯、并聯小知識,支持他們在玩中學科學。
活動目標:
1.探索電池、燈泡、導線、開關、電鈴之間的簡單關系。
2.對電流感興趣,敢于嘗試不同方式的電路連接。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玩電路材料的經驗。
2.物質準備:電池、底板、門鈴、導線、門鈴、開關、PPT等。
活動過程:
一、從生活出發,提出問題:小彩燈一個壞了,為什么整串都不亮?
二、出示燈泡君和電流君卡通人物,解答疑問。
1.小彩燈一個燈壞,整串不亮的`原因。
2.家里兩個房間燈,一個壞了不影響另一個燈的原因。
三、探索讓燈泡亮起來的方法,了解基礎的串聯、并聯小知識。
四、遷移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串聯、并聯電器。
五、實踐操作:根據奶奶和小美的需要,設計不一樣的電路。
實施效果:
活動中以卡通人物、動畫、實際紐扣電路操作動圖等方式,向幼兒展示了不同的電路(串聯、并聯)。在此過程中,將電流這種抽象的概念具體形象化,符合大班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解決了幼兒在實際操作紐扣電路材料中出現的開關控制、燈泡、電鈴連接等問題。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科學教案大班01-08
科學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01-15
幼兒園大班《聲音》科學教案01-25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01-06
幼兒園大班《風》科學教案02-12
幼兒園大班復制科學教案03-03
幼兒園大班《磁鐵》科學教案03-23
幼兒園大班優秀科學教案04-01
幼兒園大班《水》科學教案01-26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02-06